公視基金會發出聲明嚴正駁斥,並對徐瑞希近期以來所發表的不實言論,保留法律追訴權。 台灣基進不分區立委參選人史惟筑今(14)日則批徐態度前後不一,宛如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翻版,令人遺憾。 駿利亨德森新加坡投資組合經理Sat Duhra表示,印尼銀行擁有強大的存款業務和充足的流動性,現階段是最好買的股份。 同時,他指印尼的金屬生產商,包括由鎳到鋁等,隨着綠色能源轉型和電動車銷售增長,相信也會得到提振。
- 被告昨日在觀塘裁判法院被裁定罪名成立,及被判罰款1.5萬元。
- 另一方面,內地股市今年遭受重創,許多分析師均預計,至少某些板塊在未來一年將進一步下跌。
- 房署指涉案申請人在去年7月向房署遞交公屋申請表,申報只擁有銀行存款約2.7萬多元,其後房署在同年九月的調查中,揭發該申請人刻意隱瞞另一間銀行的綜合理財戶口,涉款248萬元,被控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
-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將於本周五審議2019/20年度公屋入息及資產限制的檢討,消息指,房委會會邀約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會面,做詳細資格審查,若有需要會跟進調查,包括向境外機構索取資料。
-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24日)開會,一致通過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和世襲制度等,以打擊濫用公屋問題。
現時在電視台熱播的一套劇集,當中便有為申請公屋故意露宿街頭,亦有假結緍甚至認母親的情敵為母等橋段,引發不少網民共鳴,表示對虛報情況見慣不怪。 此外,透過「批出新租約政策」獲批新租約的住戶和透過「公屋租約事務管理政策」獲批相關申請的住戶,不論其居住年期,亦須每兩年按「富戶政策」作出申報。 房屋署提醒所有公屋申請人,如因違反《房屋條例》第26(1)(c)條,即在申請公屋時明知而向房委會作出虛假的陳述,即屬犯罪。 一經法庭定罪,最高可判罰款5萬元及監禁6個月,而所登記的公屋申請亦會因此而被取消。 公屋漏報資產 房屋署指出,近日有公屋申請者及其丈夫於申請公屋表格上,隱瞞擁有逾70萬元存款及資產淨值。 公屋漏報資產2025 二人在周一(8日)被法庭裁定罪名成立,分別被判處罰款8000元及90小時社會服務令。
公屋漏報資產: 公屋申請虛假陳述個案五花八門 隱瞞內地資產、現金支薪避審查
事實上,疫情期間當局進行封區強檢時,便發現有不少空置的公屋單位沒人應門,租戶或者是另有居所,或者是長期不在香港。 公屋漏報資產 房署上年度共查核了逾13,000宗個案,並因租戶濫用或違反租約等原因收回約1,300個公屋單位,比例之高令人咋舌,可見情況的嚴重程度。 根據房署定義,常見濫用公屋行為包括空置單位(逾三個月非經常持續居於單位)、分租或轉租單位、在單位內進行不法活動(如聚賭或藏毒等)、將單位用作非住宅用途(如營商或貨倉等)及虛報入息或婚姻狀況等資料。 另外,一名公屋申請人在其2018年遞交的一份申請表當中,未有申報擁有估值140萬元的新界土地,超出該申請人家庭的資產限額44萬元。 該名申請人因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違反相關房屋條例而被檢控,並被裁定罪名成立,被判監禁6個星期(緩刑12個月)、罰款5000元,及取消公屋申請。
若其遷出證明屬實(藉證明文件、家訪,或其他方式),戶主會獲邀辦理删除戶籍 的手續,以及出示他所持的租約以便作出更改。 住宅物業包括在香港的任何住宅物業、未落成的私人住宅物業、經屋宇署認可的天台構築物、用作居住用途的土地及由地政總署批出的小型屋宇批地(包括丁屋批地)。 公屋漏報資產 另外,由於私樓樓價高,吸引不少公屋租戶非法放租單位,有租戶公然在網上招租公屋單位,部分月租索價五、六千元,較原本的公屋租金多出逾倍,租戶有錢落袋。 房署發言人指過去四個月網上巡查組共發現約三百宗網上留言,大部分為徵租個案,十一宗為招租,房署跟進後,最近成功收回兩個市區公屋單位。 他又說,由於不少瞞報及漏報個案遭揭發,與公屋住戶舉報有關,房署本月內會再發信予全港公屋住戶,呼籲他們踴躍舉報。
公屋漏報資產: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第二宗個案中,一名居於油塘邨的公屋居民在填寫資產申報表時,沒有申報其擁有的一個工業房產的業權及其淨值。 在調查完成後,他因忽略提供資產申報表指明的詳情,違反《房屋條例》而被檢控。 被告昨日在觀塘裁判法院被裁定罪名成立,及被判罰款1.5萬元。 香港房屋委員會(下稱「房委會」)自1987年4月1日起實施的「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和在1996年4月通過實施的「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一般統稱為「富戶政策」。
面對持續上升的公屋需求,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下稱「小組委員會」)認為在努力增加公屋供應的同時,有必要同步檢視如何更好地運用公屋資源,確保公屋資源能更聚焦地分配給較有迫切住屋需要的人士。 公屋漏報資產 在公屋在富戶政策下,住戶需要每兩年申報一次,所有住戶都要填上月入金額。 公屋漏報資產 住戶的家庭總資產淨值不得超出入息限額的100倍, 入息不可超出入息限額的5 倍,否則會要求須遷出單位。
公屋漏報資產: 調查問卷
發言人指,按房屋署現行政策,在公屋居住滿10年或以上的住戶,須每2年申報入息,若其家庭總入息超逾資助入息限額,便須繳交倍半或雙倍淨額租金另加差餉。 公屋漏報資產 繳交雙倍淨額租金另加差餉的租戶,更須在下一個申報周期申報資產。 若其家庭資產淨值超逾指定的資產淨值限額,或選擇不作出申報,他們便須遷出公屋單位。 兩名居住於深水埗麗閣邨的公屋租戶,去年填寫入息及資產申報表時,申報他們共同擁有5個非住宅物業的業權,並無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
前房委會主席孫明揚談及合併徙置事務處和隸屬市政事務署的屋宇建設科,合併為房屋署。 徐瑞希更痛批,新的《公視法》第28條新增公視營運及投資收入,只是在假公媒獨立之名,一手拿人民納稅錢、一手做無本生意,擠壓民間影視空間,而華視資產號稱要活化,卻搞機密。 〔記者黃靖媗/台北報導〕民眾黨不分區立委被提名人黃國昌、徐瑞希、張啟楷今(13)日上午召開媒體改革政見記者會,主張應制定「反媒體壟斷法」,嚴禁黨政黑手介入公共媒體。 而由唐鳳部長主持之節目,自設定題目及製播過程,皆與製作單位共同策劃,TaiwanPlus節目部督導把關;第二季起,設計虛擬主持人T_Plus,唐鳳部長及其他線上與談者,皆為受訪來賓。 該節目希望藉由科技專業人士之深入對談,將台灣科技力帶向全世界,同時也將全球的創新思維引進台灣,特此澄清。 公視法明文規定,公共電視屬於國民全體,其經營不受干涉,總經理並與新聞部工作人員代表簽訂新聞製播公約,以保障新聞專業自主、客觀公正。
公屋漏報資產: 公屋「住宅物業權審查」
不過房屋署在同年5月的調查發現,申請人實際上擁有銀行存款逾68萬元及多份有現金價值的保險計劃,總值超過5萬元;另外她的丈夫亦刻意隱瞞銀行存款及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共約1萬元。 繼房屋署收緊公屋富戶政策,要求公屋租戶每隔兩年申報資產及居住狀況後,房協亦宣布於今年12月1日起,採取加強打擊濫用公屋措施,並於明年4月收緊富戶政策。 公屋戶主去世或遷出後,單位的租約可無條件地批予在單位內居住亦是認可成員的戶主配偶,配偶可無需通過「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及「住宅物業權審查」而申請成為該單位的新戶主。 公屋漏報資產 房屋署指出,該名申請人在2018年3月向署方遞交一份公屋申請表,當中於資產淨值一欄中,她只申報擁有銀行存款2萬元及投資金額約1900元,而她的丈夫則申報沒有任何資產。 他指出部分公屋戶未必刻意隱瞞資產,舉例指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及股息等,因文件較為複雜,公屋戶或漏填而不自知,結果誤墜虛報的「陷阱」。
公屋漏報資產: 香港文匯網
至於中期的措施,主要是改善「富戶政策」,措施將於2024年4月1日起生效,與房屋署一樣,租戶需按時申報資料。 在新措施下,租戶須每兩年申報有否持續居於單位,並已遵守與居住情況相關的租約條款,例如沒有將單位分租或轉租等。 此外,因未符合「轉換戶主政策」或「富戶政策」下而遷出單位的租戶,若有暫時住屋需要,可申請「定期暫准居住證」,暫居期上限由現時12個月縮短至4個月,期間房協不會為租戶重新評估資格。 再加上,房屋署於今年10月起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回收公屋成效顯著。 截至今年11月,署方已收回近2,000個單位,情況包括濫用公屋而違反租約(例如丟空單位)、欠租違反租約條款或因富戶政策而不符合入住資源的,短短1個月收回單位的數字貼近上年度全年2,200個單位的水平。
公屋漏報資產: 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及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富戶政策」) 常見問題
但租金仍然較2014年第三季歷史高位低逾70%,核心街舖空置率創疫情爆發以來新低,年底已跌至11.6%。 現在的公屋與當年比較,已大有進步,不少公屋項目還得獎,設計和興建方式亦與年大不同。
公屋漏報資產: 香港文匯報
在首宗個案中,一名居於寶達邨的公屋居民在填寫入息申報表時,沒有將在申報時段內所賺取的花紅和津貼等非固定收入,包括在他申報的每月平均收入內。 經調查後,他被控忽略提供入息申報表指明的詳情,違反《房屋條例》。 被告昨日在觀塘裁判法院被判罪名成立,並需繳付1.4萬元罰款。 兩名公屋租戶,填寫入息及資產申報表時沒有如實申報,被法庭罰款,需合共繳付罰款24萬元,兩人因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違反了房屋條例,房署會將向被告一家發出遷出通知書,收回公屋單位。
公屋漏報資產: 國際生態經濟年會暨可持續發展論壇順利開展 香港可持續探新路
房屋署早前公布公屋最新輪候時間,截至今年9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6年,較上一季上升0.3年,主要原因是過去數季的新公屋單位供應減少。 另外,消息指,房委會建議取消將去年4月1日實施「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津貼,計算為公屋申請者入息。 消息透露,有委員提出職津是按照申請住戶的每月工時及入息計算金額,所以獲得的津貼金額浮動不一,不應與其他恆常和固定發放的津貼相提並論。 同樣是立法會議員的委員梁文廣亦表示,今次修訂不影響將公屋資源留給最有需要基層市民的原則,故委員一致通過收緊富戶政策。 有一點要留意,若果持有綠表的公屋住戶申請選購居屋或綠置居,必需在成功購買新單位後90日內交回其租住的公屋。
公屋漏報資產: 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及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富戶政策」)
史惟筑呼籲,徐瑞希應先捫心自問,自己對於公視董事名位的追求慾望到底所為何來? 若是一位願意協助公共媒體發展的資深媒體工作者,既在體制內就應透過體制反映問題,不應「吃碗內看碗外」,既要公共媒體董事名位,又想追求政治地位。 如今,因接受政黨選舉提名而失去媒體名位之時,反過頭來質疑政府介入公共媒體。
公屋漏報資產: 公屋申請|定罪:監禁10日 罰款2,000元
有內地女生於影片中介紹自己以月租1,200元住面積約200呎公屋單位。 公屋漏報資產 更表示自己曾做代購賺到100萬,但及後投資失利反蝕300萬。 公屋漏報資產2025 仲量聯行港島商業部主管郭禮言表示,甲級寫字樓的租賃需求仍然疲弱,截至11月底整體甲級寫字樓租金下跌5.3%。 整體甲級寫字樓空置率於今年年底升至12.9%,中環空置率升至9.9%。 不過,在市場招頂的寫字樓樓面較以往按年減少27.2%,反映企業縮減規模的情況改善。
公屋漏報資產: 網民留言:這麼便宜?
房屋署於今年2月以「提供虛假資料」理由,取消申請人的公屋申請。 由於申請人涉嫌提供虛假資料,觸犯《房屋條例》第26(1)(c)條的規定,房屋署依例將他的個案交由檢控組跟進。 該個案於上月在法院審理,申請人承認控罪,被判罰款2,000元。 公屋漏報資產 有關申請人於2012年12月接受登記申請公屋,去年通過資格審查並安排配房。 「善用公屋資源分組」於去年11月抽樣調查該公屋申請,發現其申請人在遞交申請前,已經持有一份具有現金價值及紅利收入的保險計劃。
若未能如期交回有關單位,須先向房屋署申請不多於30天的延期居留,如獲批准,他們須為延期佔用該單位繳付佔用費,金額相等於單位的三倍淨租金/暫准證費另加差餉。 公屋漏報資產2025 「富戶政策」是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及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的統稱。 公屋漏報資產2025 公屋漏報資產 為維護公屋資源合理分配,如在刪減人口後,戶籍內的認可家庭成員人數低於現居單位所容許的最少居住人數時,便成為「寬敞戶」及須遷往房委會認為居住面積符合其家庭成員人數的公屋單位。 如已成功入住公屋上樓,若果家庭狀況有變化,需要公屋加名、除名或者轉名,甚至因某些因素而調遷,這些情況有必要多了解。 如果家庭成員包括長者,可以在輪候和配屋方面獲得若干程度的優先。 史惟筑表示,2020年文化部原定終止國際影音平台委託公視籌辦,徐瑞希曾不惜辭退董事以示抗議,如今,卻因接受政黨提名對辭去董事心有不甘,反過頭來指控政府操控公共媒體。
公屋漏報資產: 人士家庭需受公屋入息審查
未納入「富戶政策」申報週期的租戶,須填報「居住情況及擁有香港住宅物業詳情申報表」。 公屋漏報資產2025 已納入「富戶政策」申報週期而須申報入息、資產及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租戶,只須填報「居住情況申報表」。 公屋漏報資產 公屋具津貼性質,租金廉宜,加上不少「發迹」公屋戶更視公屋單位為風水屋,不願放棄單位,有超級富戶更瞞報入息及資產。 公屋漏報資產 為了防止濫用情況及有效運用公屋資源,政府去年在施政報告中特別要求房署除了恒常抽查的五千戶外,額外再增加抽查五千個單位,核實住戶有否瞞報及漏報情況。
公屋漏報資產: 資料庫
現時公屋申請者必須申報所有資料,包括於香港境內外的物業等所有資產,但有批評指新來港人士,在內地持有物業及資產超出申請上限,仍可獲分配公屋。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將於本周五審議2019/20年度公屋入息及資產限制的檢討,消息指,房委會會邀約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會面,做詳細資格審查,若有需要會跟進調查,包括向境外機構索取資料。 過去3年,共有約50宗個案涉及隱瞞擁有境外物業,惟只有4宗成功檢控並定罪。
不過,房屋署通常會以個別個案考慮懲處,包括寫悔過書,即使交由法院審理,最終亦多數判以罰款和社會服務令,未聽及有公屋戶因此被沒收公屋。 公屋聯會副主席梁文廣表示,作虛假陳述的情況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綠表人士申請公屋時作出虛假陳述;二則是公屋戶住滿10年或以上後,須每兩年申報全家入息時,較常出現虛假陳述。 仲量聯行今日(12日)發表地產市場回顧及2024年展望,報告指出今年香港商用物業租務及投資市場的改善情況均較市場預期緩慢,預料2024年中小型住宅樓價於將下跌約10%。 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更形容,目前「香港企喺一個好危險嘅山坡隔離」,若樓價再下跌10%,負資產數目料將升至約三萬宗水平。 她透露,亦有委員在會上提出相關問題,並要求房委會繼續檢討,並增設集思會商討如何檢視租戶在境外的資產,惟當局暫未有相關時間表,而有關工作難以單靠政府部門處理,需要與內地政府部門協商。 現時公屋比起不少私樓的間隔更加實用,周邊生活配套設施亦相當吸引,餐廳、醫療、超市和街市等設施應有盡有,大部分交通便利,有的更加坐落在港鐵站附近或名校網,因而每年都揭發出不少虛報資料意圖渾水摸魚的申請個案。
公屋漏報資產: 「香港夜饗樂」開啓 將派2千萬港元餐飲消費券
國稅局表示,被繼承人為經常居住境內且有身分證統一編號的國民,已辦理完成死亡登記,遺產總額3,000萬元以下,且配偶、子女未辦理拋棄繼承、在符合一定條件規定,可申請遺產稅稅額試算,輕鬆完成申報。 仲量聯行香港商舖部主管唐偉樂表示,展望明年,儘管本地消費受到港元強及港人持續北上消費所影響,商舖市場將持續復甦。 由於大部分核心街舖已租出,預期明年核心街舖的租金升可望上升5 至10%,優質商場租金會上升0至5%。 今年是房屋委員會成立50周年,房委會出版了50周年紀念特刊《安居》,多位前房屋署和房委會要員包括廖本懷、王䓪鳴、孫明揚撰文回顧,還有演藝、體育、漫畫界名人劉德華、黃金寶、邱福龍等,回顧公屋成長歲月。
本站使用元件之台股行情、個股基本資料及財務資訊為 凱衛資訊 提供。 本站元件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此外,若被繼承人是受死亡宣告(例如失蹤達一定時間),申報期限認定上,應從法院判決宣告死亡日起算;由法院選定遺產管理人申報者,則以法院指定日起算六個月內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