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永遠的課題,但到底是因為下不了決心、改變自己,還是用錯了方法、看不到效果呢? 告訴你,是因為你忽略了「基礎代謝率」,訂定減重計畫前,一定要先了解基礎代謝率的計算方式,才不會多走冤枉路。 如果要增肌或減脂,可以往上看分別要怎麼調整,公式是死的,人是活的,知道自己需要的熱量是第一步,而吃了什麼、選擇對的食物也很重要。 如果你每週量都超過0.5公斤,代表你可能不只是增加肌肉,可能也增加比較多的脂肪,此時,你一天吃的熱量就要稍微往下修一點(下修約100到300大卡不等,依增加的重量調整)。 如果你懂怎麼選擇,那就不太重要,有一些人(如健身界的人)沒有去精算他們的熱量,因為他們已經很了解自己的身體、了解食材的特性、也很清楚知道自己該吃多少份量。 蛋白質的攝取量要足夠,且可以配合肌力訓練,達到足夠刺激肌肉生長的情況,才能在減重的同時,保有足夠的肌肉、減去脂肪。
Jennifer 因其在運動和健康生活方面的營養科學知識,而在 Vogue、Elle 和 Grazia 等各大線上出版物中被引用或提及為營養學家。 • 要計算 TDEE,需要查看一天中的運動量和活動量,只需將您的 BMR 乘以與下表中對應的 PAL 指數即可。 當然我們也寫了一篇有關於增肌飲食的文章,你可以點擊以下的文章來延伸閱讀,我們將告訴你增肌期該怎麼吃。 多關節的動作如:深蹲、臥推、肩推、划船和硬舉這些動作,這些動作可以練到身體最多部分,對你的身材改變最明顯。 看到這裡,請了解TDEE和BMR,並控制適當的熱量攝取。
增肌熱量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于2020年與健身好友 Kelvin 一起開創 Fitness Twenty 此健身網,希望能把最全面的健身咨詢帶給大家,也希望能幫助大家達到自己的理想身材。 增肌有別於減脂,增肌一般需要的時間都比較長,可長達16周,20周甚至是24周,那是因爲肌肉增長的速度非常慢。 這裏需要注意的是網上查出的TDEE會跟自己真實的TDEE有所誤差,所以只可作爲參考,建議根據自己的體態和體重變化來做出調整,就能找出最適合自己增肌的TDEE。 這是許多人常犯的誤區,大家都會覺得只要吃夠蛋白質就一定能增加肌肉量。
複合式運動就是運用多關節和大肌群的動作,臥推、肩推、硬舉、深蹲…等,算是多關節運動,能激活各個肌群,效益相對較大,有利全身整體肌肉量和力量的建立。 吸入氧氣之後,循環系統會把氧氣送到身體每一個地方就像物流公司一樣,運送貨品的速度是越快越好;如果我們運送氧氣和清除身體廢棄物的速度越快,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就越低。 爭鮮gogo在全台都有據點,想了解的讀者可以點選連結查詢哦。
增肌熱量計算: 基礎代謝率BMR與每日總消耗熱量TDEE計算器
訓練前的一小食到半個小時,可以補充一些小東西,例如:香蕉。 一根香蕉熱量約 110~120卡,可以提供訓練時的能量。 大H 也提醒,雖然是攝取天然食物,不代表就可以亂吃,攝取大於消耗總量太多的話,身體也會來不及反應,因此,不管是增肌或是減脂時期,一定要慢速調整。 這時如果你恢復正常飲食後,由於你的基礎代謝率下修到低位,你攝取的熱量會很輕鬆的大於TDEE,這就是造成嚴重復胖的原因。 BMR與TDEE的計算方式,BMR主要以性別、年紀、肌肉量、身高來做區分,TDEE還要加上活動量、運動量、攝食產熱效應來做區分。
- 我只能說東西是一體兩面的,人體每日熱量所需,本來就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東西,你要用簡單的方法,代價就是比較不準確。
- BMR普遍常用來估計的方法是:Harris–Benedict equation,這方法發明在西元1919年,主要採用身高、體重、年齡跟性別為參考依據。
- 大H 也提醒,雖然是攝取天然食物,不代表就可以亂吃,攝取大於消耗總量太多的話,身體也會來不及反應,因此,不管是增肌或是減脂時期,一定要慢速調整。
- 在衛生署所公布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中,建議成年人每天應攝取0.9克/公斤(體重)的蛋白質,也就是說一位70公斤的成年男性,建議每天應該至少要攝取63克的蛋白質。
- 若覺得透過控制飲食來減少熱量攝取很難,可以透過有氧運動來增加 TDEE 來得到同樣的效果,可以參考本站的 MHR 心跳計算機所建議的心跳率,來達到有效燃燒脂肪的目的。
另外,剛開始運動的人士因為身體本身肌肉量比較缺乏,所以剛開始運動時對於身體的衝擊較大,容易做到增肌同時減脂。 對於目標是減脂的人來說,有一個運動飲食的觀念很重要,常有人說增肌比減脂重要,原因是因為肌肉增加,會提升基礎代謝率,可以幫助消耗熱量,讓你吃多也不怕胖、躺著也能瘦⋯。 當然「增肌可以提升基礎代謝率」是沒錯的,但後面的結論整個歪掉了,其實肌肉消耗的熱量並沒辦法達到你想要的瘦身,或是減少體脂肪效果,這種事情只會發生在剛開始認真運動的人身上,但沒辦法長久有效。 飲食中攝取的三大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質),會經過重重化學反應,最後產生能量供我們的身體使用。
增肌熱量計算: 什麼是BMR和TDEE?
但相對於可樂餅(碳水+脂肪),炸白身魚熱量較低、營養價值也比較高。 增肌期要攝取的食物,以「食物的原型」為主,就不用需要過多的補給物(營養品)。 更簡單來說,就是你躺著一天不動就會消耗的熱量就是BMR,也會因為每個人的性別、身高、體重、年紀、環境溫度、生理狀況、肌肉量都不一樣,都會影響BMR的不同。 增肌熱量計算2025 很多女士在增肌期間都不會太過緊張自己的脂肪和肌肉比率,只著重追蹤自己的體重數字上有甚麼轉變。 其實在增肌時應該要定時監察著體重之餘,更應該追蹤體脂率和肌肉量,根據體脂和肌肉的變化是否跟上增肌進度,來決定要否改變隨後的增肌減脂進程。
增肌熱量計算: 口服降血糖藥與胰島素 有效穩糖不傷腎
建議可以在飲食中緩慢的增加攝取的蛋白質,並且注意身體的適應狀況。 此外,如果想要增加肌肉量,也別忽略了碳水化合物與脂肪的攝取,並留意體重的變化來調整飲食內容與熱量。 到底吃多少蛋白質才能有助於肌肉增長,其實並沒有一個正確的數值,而是要依照每個人的體重與生活習慣不同而有有所調整。 在衛生署所公布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中,建議成年人每天應攝取0.9克/公斤(體重)的蛋白質,也就是說一位70公斤的成年男性,建議每天應該至少要攝取63克的蛋白質。
增肌熱量計算: 不會算卡路里?6 種食物熱量計算 APP 小工具推薦,30 秒輕鬆控管熱量!
隨著動作熟悉、肌力的增加,同樣的訓練和負重,對肌纖維造成的損傷會愈來愈小,所以必須慢慢提升重量、增加阻力,並透過改變動作的角度,或是減慢離心、向心的收縮時間,讓肌肉受到更多的刺激。 增肌減脂是減肥兩大重點,但要同時做到增肌減脂,或是減肥時不掉肌肉,都不是容易事! 以一位50-60kg的女性做示範,和大家分享一日飲食該如何選擇。 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組成、生活習慣、基因都不相同,因此建議大家參考即可。
增肌熱量計算: 訓練後(晚餐)
2013年的研究將每天的蛋白質攝取訂為80公克,做了三種測試。 因此增肌期的餐次安排最好以一天4餐為原則,每3-4個小時進食一次,並且將蛋白質平均分配在4餐之中。 大部分民眾每日的飲食習慣為一天三餐,大約每5-6個小時會進食一次,2018年發布的研究探討了每餐蛋白質的利用率,發現如果想讓肌肉合成速率最大化,將一整天的蛋白質平均分配到一天4餐中是最理想的。 沒錯,吃高油高糖等高熱量的食物,確實容易讓你發胖,但我相信你應該也不想要吃出三高、只有長脂肪不長肌肉、變泡芙人、或是吃壞腸胃然後又消瘦回來。 計算營養素的優點:科學化並精準,讓你認識吃到肚子裡的食物有什麼營養。 另外,認知功能障礙如失智患者,或不當減重、骨質疏鬆者都會增加肌少症風險;此外,研究也發現,年長者若因失能臥床超過10天,就可能減少1公斤的肌肉量,如果再加上疾病,耗損速度更快。
增肌熱量計算: 計算機
對於想要完成一件事,我的價值觀是要用最有效的方法達到目標,但可惜的是,通常最有效的方法並不是最容易的。 但對於有些不計算營養素的人來說,她認為只吃一點點應該沒有關係,但這邊吃一點、那邊吃一點,加起來可能把你剛剛在健身房揮汗如雨、消耗掉的熱量都吃回來了。 增肌期需要攝取比日常更多的熱量與蛋白質,因此 大H 在增肌時期, 會明確算出自己一天所需的熱量與蛋白質量,並且依體重上升的幅度來調整飲食內容。
增肌熱量計算: 熱量赤字和TDEE 計算方式
但你也會在餐廳點超過低消,這超過低消的部分就是你的活動量,而運動量就是正餐以外加點的點心。 低消加上超過的金額就是你今天的結帳總金額,結帳的總金額就是TDEE。 Vivi 2016年時的身體不算肥,但脂肪就集中在肚,顯然是「吃出來的肚腩」,相信也跟不少女生的肥胖問題一樣。 你是否羡慕健美人士,也希望自己能有一身健壯又飽滿的肌肉,而想要擁有一身又壯又結實的肌肉,增肌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训练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健身房里锻炼,但是却很少关注于自己的饮食,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三分靠练,七分靠吃”,这句话其实说的很贴切,足以说明饮食对于训练的重要性。
增肌熱量計算: 訓練前(點心)
基礎代謝率會隨著年齡增加或體重減輕而降低,而隨著肌肉增加而增加。 疾病、進食、環境溫度變化、承受壓力水平變化都會改變人體的能量消耗,從而影響基礎代謝率。 增肌熱量計算 有些人以為訓練量要很夠才能增肌,於是每天都上健身房,做一樣的器材,結果肌肉量卻一點動靜都沒有,反而太勞累連帶免疫力下降。 這是因為肌肉至少需要48小時的時間才能修復,所以不建議同一個肌群每天鍛鍊,至少要隔兩天以上。 而可以運動日高碳水,休息日低碳水,做一休一或做一休二,來達到最好的效果。
增肌熱量計算: 增肌熱量計算: 健康網》靠飲食「吃」出腹肌! 營養師教4招小撇步
在你利用以上方法來安排和分配飲食后,接下來我們就需要定期追蹤我們的身體狀態和體重,就能知道自己有沒有在進步,也可以在遇到問題時(體重不會上升或是上升的太快)做出調整。 在睡前攝取一點需長時間消化的酪蛋白例如奶製品,説到這裏可能有人會有疑問說,睡眠時人體的熱量消耗非常低,這時候攝取酪蛋白不會發胖嗎? 答案是不會的,因爲人體吸收酪蛋白的速度較爲緩慢,所以在睡前攝取酪蛋白不但不會發胖,還能修復肌肉和避免人體在睡眠時分解肌肉來代謝。 許多人在增肌期發現體重增加了很多,就認爲自己的肌肉量增加了。 而其實肌肉量的成長速度遠遠慢于脂肪,體重在短時間内增加了很多,其實長多的很可能是脂肪而不是肌肉,這時就應該要調整自己的飲食和訓練。
不過上述的這些方法由於沒有考慮到肌肉量的部分,所以對於肌肉量較高或是體脂肪率很高的人,估算起來還是會有誤差,但對一般的人來說,是蠻精確的。 下面就提供The Mifflin St Jeor Equation的公式,用這個公式可以計算出你的基礎代謝率BMR。 增肌熱量計算 蛋白質可以幫助肌肉生長,每日建議的攝取量是體重的1.5倍到2倍。 若一顆雞蛋是7克,四指幅的瘦肉是20克,500c.c.豆漿或一和中華豆腐都是15克,如果不想吃肉,也可以用蛋白粉來取代,絕對比一餐只有白麵條和燙青菜好。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有些民眾天天跑健身房,但是減脂效果不彰,肌肉量也差不多,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對此,醫師分享增肌的7個關鍵,並表示,想要增肌,建議配合碳水循環、休息時間要足夠,以及肌群訓練要平衡,才能有效增肌減脂。
閒時運動量請評估您在一天當中除去健身(或其他形式的運動)的時間以外,自己的活躍水平。 如果您一天裡的絕大多數非健身時間都是坐在電腦前,哪怕您每天都會去健身房,也請選擇第一個選項:很少活動。 增肌熱量計算2025 大體重的,減重速度會比較快,相對的你的體重已經在標準值,瘦的速度就會比較慢M我們建議每個禮拜體重下降的速度大約是0.5%~1%,速度越慢代表你保留的肌肉量越多,所以瘦的快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情。 了解BMR和TDEE不同後,營養師請問所以我要吃多少熱量啊!
增肌熱量計算: 足夠且均勻分配的蛋白質
TDEE(總熱量消耗 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是健身人士想增肌減脂時必需留意的一項指標,也適用於設計增肌健身餐單之中。 TDEE是根據你的日常運動量加上基本維持身體機能運作的熱量計算出來,每個人的TDEE也不同,即使同樣體重的女士,她們的TDEE也會不一樣。 其實想更明顯增肌,也要選擇「正當」的熱量來吸收,例如是揀選良好的營養來源,選擇優質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即便是吃了過多的熱量,也可以確保有助合成肌肉。 增肌需要「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來幫助肌肉合成,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天的總熱量需求會增加;但是減脂期間需要的是「控制總熱量」,沒有增加碳水化合物的需求。 所以在追求理想體態的路上,我們不能完全採用別人的方法,也不要和別人比較體重機上的數字,而是要學會算出「適合自己狀態的熱量」和「三大營養素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熱量的攝取量會因個人體質、身高體重、體組成比例、基礎代謝率、活動量⋯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差異,並不是一週都不吃東西,熱量赤字超過7700大卡就會立馬甩油1公斤哦。
碳水化合物往往也是最容易攝取過量的營養素,但這並不代表吃得越少越好,它是身體最先轉化使用的能量來源,也是合成肌肉的建材之一,吃得太少將很難維持訓練與日常生活所需的能量。 根據2013~2014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指出,長者的飲食熱量攝取不足盛行率為42%,前5大缺乏的營養素為鈣、維生素E、維生素D、鋅及鎂;而6大類食物攝取不足的前2名為乳品類及水果類。 其中,肌肉的主要組成為蛋白質,預防肌少症務必要注意蛋白質攝取。 大H 以自身為例,目前他一天所需熱量為3000大卡,均分於一天四餐,一餐約700~800卡,有這個數據就可以知道自己一餐可以吃多少份量,再進而從體重變化來調整飲食與重訓計畫。 例如:假如每天已經吃到 3000 卡,但體重並沒有上升,代表就需要再吃更多熱量;但如果吃了 3000 卡,但在短時間體重上升的很快,就會需要稍微降低你所攝取的熱量。
算完TDEE以後,如果你想要再計算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跟脂肪要攝取的量,可以再用我們的食物組成計算器計算。 增肌熱量計算2025 肌肉在運動的過程中,會進行無氧糖解,產生需要代謝的廢物,例如:乳酸、肌酸、自由基、一氧化氮…等,而這些物質就是壓力來源,所以組間休息不能太久,才能讓身體進入無氧糖解的狀態。 其實肌肉有遠比減脂更重要的好處,也就是全方面的健康,這些好處不是只做飲食控制不運動能做到的。 增肌熱量計算2025 根據哥本哈根大學研究發現,運動能產生肌肉激素,能抗老、預防失智,以及改善皮膚問題,讓白色脂肪褐變,改善心血管系統,預防骨質疏鬆,增強免疫力,影響腸胃系統等好處。 建議將平常的手搖飲改成無糖茶,不會攝取多餘的熱量,還能補充豐富的兒茶素、加速脂肪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