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提及相關領取資格、登記時間及程序,可是不少市民仍有大量疑問,如:代領問題、被盜用身分問題等。 消費券第二階段的第二期將於10月1日發放,不少商場搶先紛紛推出優惠吸客,本文整合上水廣場、北角匯、將軍澳中心、香港仔中心等優惠精選,方便大家參考。 「轉數快」快速支付系統將會於 9 月 儲值支付工具 30 日正式投入服務。 現時各支援銀行都已經開放了「轉數快」的服務申請,用戶可事先進行登記。 手機、電腦都用得--以往有些電子支付只支援手機付款,但「轉數快」將跨越不同平台,不同電子裝置、平台,都能瞬間轉賬至參與「轉數快」的銀行與儲值支付工具。
現時市面流通的八達通卡超過3 500萬張,逾99%年齡在15歲至64歲的香港人均擁有一張八達通。 與此同時,信用卡是香港第二受歡迎的支付方式,截至2018年第一季末,全港市面流通信用卡總數約2 000萬張,即每人平均約有2.7張信用卡。 新監管制度分兩階段實施,旨在為牌照申請人提供足夠時間準備文件及完成獨立評核報告,並讓金管局審批申請。 在第二階段生效時,申請人必須按照法例的要求取得牌照,方可開始或繼續營運相關業務,否則會觸犯法例。
儲值支付工具: 支付寶香港 Alipay Hong Kong
電子錢包使用方便,吸引不少消費者認識流動支付服務,以及逐漸開始使用有關服務。 在香港,有意見關注到本地電子錢包的應用落後於很多其他地方,特別是內地。 儲值支付工具 3註釋符號代表隨着流動電話網絡的滲透率不斷提升,以及價錢大眾化的智能手機大量應市,內地消費者傾向使用智能手機購物,跨越了尚未於內地普及的傳統支付工具,例如支票和信用卡等。
- 此外,若投標人士持有結算公司的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的投資者戶口,則可直接透過結算公司進行。
- 另外,八達通卡有限公司亦在2007年11月21日推出了「Hello Kitty銷售版成人八達通連匙扣套裝」,乃該公司首次推出以毛公仔為媒介的非卡類八達通,在部份7-11便利店有售。
- 有網民提到,若中途想更改領取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要如何做等問題。
- 除了購物付款外,電子錢包亦支援個人對個人(“P2P”)轉帳,經電子錢包將資金轉帳到對方的電子錢包,轉帳透過對碰雙方的智能手機、使用二維碼科技或經互聯網轉帳進行。
- 八達通最初只能於香港地鐵、九廣鐵路的九廣東鐵、九廣輕鐵、輕鐵接駁巴士、油蔴地小輪中環至坪洲線、九巴和城巴的部分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上使用。
- 只要在銀行的網上理財或手機 APP 登記後,只需簡單的識別資料,就可以直接連結銀行賬戶收付款。
- 用家若對以上網上支付平台有任何疑惑,應了解清楚,宜先清楚自己支付的習慣,方能選擇最合適自己的電子支付平台。
自儲值支付工具發牌制度實施以來,本港共有16個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包括電子錢包和預付卡支付服務提供者。 然而,根據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於2018年5月至6月間進行的調查,過去一年只有20%受訪者以流動支付(包括電子錢包)作為常用的支付渠道。 5註釋符號代表請參閱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 八達通卡在支付市場佔有主導地位,加上信用卡滲透率相對較高,或令本地消費者較難接納其他支付方式,不利電子錢包在香港的發展。
儲值支付工具: 「香港共用二維碼」一個 QR Code 接受多間電子支付
2017年9月13日,韓國三星電子在Galaxy Note 8香港發佈會上宣佈Samsung Pay將支援八達通功能。 香港地鐵在1980年通車後不久就啟用香港地下鐵路多程車票,是一張循環再用的磁性塑膠卡片作為車票,這類車票可以分為單程車票及儲值車票。 九廣鐵路也於1984年10月15日開始使用這種卡片作為車票,名為通用儲值票。 到1989年,通用儲值票通用範圍擴展至九巴、城巴接駁地鐵及九鐵的服務,更應用到一些非交通類的服務上(例如在快餐店或自助證件相機付款)。 儲值支付工具 為慶祝八達通推出二十週年,八達通卡有限公司於2017年9月推出新標誌,同時推出印有新標誌的第四代八達通卡,改用平面設計;惟新設計發佈後即被網民批評。 1997年第一代的八達通卡卡面左上角印有營運公司聯俊達的標誌,到2002年改名為「八達通卡有限公司」再發新卡時該標誌已消失。
除了消費者對私隱保障和支付安全的疑慮外,本地流動支付市場現時面對的另一主要挑戰,是電子錢包支付平台繁多,但彼此不能互聯互通,造成市場割裂。 《條例》亦列出向儲值支付工具發行人發出儲值支付工具牌照的若干準則。 例如,持牌人必須擁有最少2,500萬港元的已繳股本,並須令金管局相信持牌人有充足資金,足以保障儲值金額。
儲值支付工具: 接受存款公司
在未宣布消費券詳細方案時,不少市民都關注為方便市民消費,消費券適用於所有接受消費券計劃下的4款儲值支付工具的交通服務,包括「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所涵蓋的公共交通服務、的士等,亦不會對現時「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計算補貼有任何影響。 不少討論區的網民都在討論消費券可否用在網上購物上,若根據政府網頁提到,消費券必須用於本地零售、餐飲及服務業商戶,包括:其實體店舖及網店。 但是,直接向非本地商戶購買商品或服務(包括於本地透過非本地網上平台購物),不能使用消費券。 儲值支付工具2025 【5000元消費券Q&A】港府公布5,000元電子消費券計劃,7月4日起接受市民登記。 除了相關領取資格、登記時間及程序,很多人對計劃仍有不少疑問,有見及此,《香港財經時報》整合了20個5,000元電子消費券Q&A。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在物色營辦商時已考慮儲值支付工具普及度、使用方便程度、商戶覆蓋面,以及相關經驗和配套、籌備所需時間等;當局正與4間營辦商商討細節,包括系統設計、詳細流程等,將盡快公布計劃詳情。
儲值支付工具: 相關影片:
若要進行大額消費,Alipay HK官網指出只要增值足夠餘額、連結信用卡或銀行帳戶即可。 至於WeChat Pay HK方面,官網亦提到用戶只需連接銀行帳戶、信用卡,即可支持各種額度消費。 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紀錄冊載有現時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的資料,持牌人可發行或促進發行《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條例》”)所界定的儲值支付工具。
儲值支付工具: 第一階段收取消費券的八達通卡已遺失,應該怎樣做?
此外,現時兩個常用的流動支付技術 – 掃描二維碼和使用NFC功能 – 本身亦非沒有風險。 根據消委會的資料11註釋符號代表請參閱Consumer Council 。 ,用戶掃描偽冒的二維碼後,會被引導至惡意網站或下載病毒,令個人資料被竊。 至於NFC,具NFC功能的讀卡器如沒有保護,不法分子可重寫標籤內容,惡意修改,或透過偽冒NFC閱讀器盜取交易內容。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亦曾發出新聞稿,提醒電子錢包服務營運商留意其法律責任,確保就收集的個人資料做好保安措施。 8註釋符號代表請參閱Office of the Privacy Commissioner for Personal Data 。
儲值支付工具: 電子錢包增值限額
港鐵公司已簽訂了深圳地鐵的自動收費系統的合約,研究如何令八達通可於深圳地鐵使用。 這涉及貨幣的自動兌換,如何將人民幣金額轉化為港幣金額。 2018年开始,在深圳地铁各站设置的深圳通銀行卡自助增值机除了可以增值深圳通外,也可以增值八达通。 但充值金额是以港币为单位,並以当日人民幣對港幣汇率进行扣款。
儲值支付工具: 呢類八達通不接受拎錢 代人登記、填錯資料要… 消費券20條必知Q&A
同時,八達通公司亦推出為小童而設藍色的小童八達通手帶。 長遠來說,考慮到租用八達通讀卡器的月費,一次性購入其他讀卡系統較便宜。 因此,一些學校或住宅決定不使用八達通,而是自行設立自己的感應式讀卡系統。 於2012年7月18日推出,两种版本均不設押金,只發行成人版本。 於2016年推出「一卡一芯雙錢包」新制式取代「一卡兩芯」制式 。
儲值支付工具: 消費券計劃登記表格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用戶或須下載多個應用程式,才可跨越各個電子錢包支付平台進行購物付款和轉帳。 由此可見,流動支付平台缺乏互聯互通,實屬電子錢包支付服務在香港普及的一大障礙。 電子錢包服務營運商要求用戶在註冊帳戶時,須提供個人資料,但資料種類和數量多寡,則視乎用戶要求的會員級別或服務範圍而定。 用戶如欲獲得較高會員級別,以便享有更高的轉帳或儲值上限,或須提供更多個人資料,例如身份證副本和地址證明。 此外,電子錢包用戶如擬使用P2P支付服務,相關營運商會要求查閱和收集用戶智能手機的通訊錄資料,以進行支付交易和發出通知。
儲值支付工具: 新聞稿
持卡人可為最多6張八達通申請自動增值服務(3張持卡人及3張家屬親人),可選擇每次$150、$250、$500或$1000增值。 當八達通餘額於交易前少於$0.1,或其正數餘額加上備用餘額仍不夠支付該次交易款項,便會自動增值,款項會在已登記的信用卡內扣除。 $10,000消費券計劃將分為兩個階段推出,第一階段是先在4月7日向已成功登記2021年消費券計劃的合資格市民發放$5,000元消費券,餘額會在新一輪消費券計劃第二階段推出時分期發放。 注意,市民必須使用登記2021年消費券計劃的同一款儲值支付工具收取有關消費券,不能在此階段轉換儲值支付工具。
儲值支付工具: 【轉數快 FPS APP】懶人包 香港快速支付 登記手續 + 疑難解答
根據條例,除非獲得豁免,否則在未持有牌照的情況下營運儲值支付工具,即屬違法。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支付工具都需要領牌,例如非儲值支付工具(如Apple Pay、Android Pay、Samsung 儲值支付工具2025 Pay)或單一用途的儲值支付工具(如餅卡) 便毋須領牌。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八達通銀包
此外,用戶亦可以購買「八達通PC閱卡機」,透過互聯網,於電腦上查詢。 2013年3月,八達通宣佈正與網絡供應商合作商量及討論合作,將八達通與SIM卡結合,透過手提電話提供八達通服務,預計於同年推出Octosim,即附帶八達通功能的SIM卡,長遠發展至可以應用於網上購物。 同年10月,八達通聯同電訊盈科流動通訊推出「八達通流動電話卡」,推出初期只適用於6款具備近場通訊功能的手提電話。 八達通行政總裁張耀堂表示會測試在其他型號手提電話機推行新服務,及與其他網絡供應商討論合作的機會。 儲值支付工具 地鐵最終決定採納更多先進的科技,於1993年宣佈將會採用非接觸式付款智慧卡。 為了令到更多人接受,地鐵、九鐵、城巴、九巴和油蔴地小輪,於1994年成立聯合公司,命名為聯俊達有限公司(於2002年重新命名為八達通卡有限公司),不過當時香港島上主要的公共交通營運者中巴卻拒絕參與。
如果你曾成功登記去年推出的「現金發放計劃」並領取一萬元,認證身份時只須回答兩條預設題目。 這兩條題目分別是登記「現金發放計劃」時使用的電話號碼的最後四位數字及當時領取一萬元時指定的收款銀行帳戶號碼的最後五位數字,或領取支票的郵局。 其他認證身份的方法包括透過「智方便」應用程式進行登入,或按通知上載身份證複本。 政府公布5000元電子消費券的4間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包括支付寶香港(AlipayHK )、八達通、WeChat Pay HK及Tap & 儲值支付工具 Go拍住賞,目標在今年暑假期開始接受登記。 消息一出,不少網民驚訝早前盛傳會獲納入的滙豐PayMe竟然落空,又大呻在4間營辦商當中,目前只有使用八達通,「仲要係冇名最普通嗰隻」,相信日後將要申請有身份登記的個人八達通。
他們亦必須確保在營商過程或業務運作中,沒有應用任何虛假商品說明。 近年來,市面上推出了不少創新的「儲值支付工具」,透過互聯網或智能手機科技,為市民提供方便的支付服務。 當這些儲值支付工具被廣泛使用,有關風險(包括支付系統的穩定性、用戶儲值的保障等方面)亦隨之而來。 市民如欲更改領取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下周四起至下月23日期間可在網上更改資料,新符合資格領取人士也可於同期內登記,當局有八個臨時服務中心協助市民登記;如選擇沿用上次登記的支付工具,則無須重新登記,經資格審查後,消費券會自動分期發放。
有網民提到,若中途想更改領取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要如何做等問題。 可是政府為了避免爭議,以及防止出現詐騙的情況,登記人不能在計劃中途更改領取消費券的儲值支付工具帳戶。 除非在特殊情況下,例如:原有的儲值支付工具帳戶已遺失或失效。 儲值支付工具 同樣地,政府為減少爭議及盜用他人消費券的風險,因此會將消費券發放至合資格登記人所選定的儲值支付工具帳戶,消費券不可轉移至其他帳戶。 於6月18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布,5,000元電子消費券計劃最新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