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膠袋徵費調整措施,她指一田會推出四招,除了加強員工的培訓,亦會提醒顧客,以及鼓勵他們自備購物袋等。 不過有在街市開設凍肉店的檔主就批評,政府指引不足,擔心實施時會產生混亂。 現時多數超市都會提供平口袋供市民自由取用,環保署指,商店提供平口袋不會違反規例,但要因應顧客取用目的作出收費。 【膠袋徵費懶人包】由12月31日起,膠袋徵費將會由5角增至1元,同時冷凍食品不再受豁免! 膠袋徵費豁免 計劃落實後首個月,對於未有遵守優化措施的商戶,環保署會先作口頭警告,如有關商戶未有糾正違規行為,環保署會採取執法行動。 由明年1月31日起,一旦發現商戶有違規情況,環保署在採取執法行動前將不會再作警告。
中國大陸廣東省於2008年開始徵收膠袋稅,一般膠紙袋為人民幣2角,或不低於人民幣2角。
膠袋徵費豁免: 31起膠袋徵費升至1元 冷凍食品豁免取消
但如若發現有商戶多次違例,可處以2000元定額罰款,甚至檢控。 首次定罪最高可被罰款10萬元,往後最高可罰款20萬元。 去酒樓飲茶打包吃剩的叉燒包,都是不需要付膠袋費用。 但只適用於首個膠袋,假設你去麵包店買麵包,已經用平頭膠袋裝載,你再向店員索取膠袋便需要支付膠袋費用。 《經濟日報》調查發現,商戶膠袋徵費水平不一,大部分均指每個膠袋收費5毫,但有商戶收費逾5毫,包括周大福收1元,榮華最多收3元,而海洋公園更最高收5元。 A:徵費收益應該歸於政府所有,而政府亦應利用這筆徵費,成立一些半官方的環保基金,與環保團體聯手推進本地各項環保工程,如回收廢物、環保育和環保科研等,以免惹來外界質疑和抨擊政府獨攬徵費。
-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將塑膠購物袋收費提升至1元的決定是考慮了其他地區水平和顧及整體社會接受程度,相信今次的加價足以提醒或喚醒市民,改變心理或行為,減少使用塑膠購物袋。
- 普遍而言,香港整體塑膠使用量不跌反升[11][12]。
- 中華民國台灣從2002年7月起,規定百貨公司、便利商店、量販店、超級市場等零售業者,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即至少收費1元台幣)。
- 政府建議每個膠袋收費不少於5角,首階段涵蓋全港5.5萬個零售點中約2000個零售點,針對連鎖式超市、便利店及個人用品護理店。
- 單單環保袋兩家大生產商的產量已可抵消減少約90%超市膠袋。
- 有生產商稱,這樣做法相對聰明,透露當局在3月初時曾聯絡他們「建議」廠商可考慮申請驗證,被問到是在投標時已取得,還是中標時擁有驗證,當局則未有正面回應。
- 結果反映實施前平均每天使用購物用膠袋共 68,178個,政策實施後平均每天使用量為1,081個,減少購物用膠袋使用量比 例達98.1%[3]這部分的收費,計入該商店的營業收入。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膠袋徵費實施多年,惟去年港人膠袋棄置量升至約41.8億個,被質疑每個膠袋徵費5毫已「失效」。 環境局今日(19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把膠袋徵費上調至1元,並取消現時對冰凍或冷凍食品及已被非氣密包裝完全包裹食品的豁免安排。 疫下不少市民轉買外賣,建議繼續豁免盛載非氣密包裝外賣膳食的塑膠購物袋,不過限制免費派發數目為1個。 膠袋徵費豁免2025 儘管首階段計劃初步取得成功,但其涵蓋範圍有限,在受規管的零售界別以外的零售類別內,膠袋的堆填區棄置量仍有上升。 在2011年5月,政府就應否及如何擴大膠袋徵費計劃,展開了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
膠袋徵費豁免: 香港電台
如果水果不經任何包裝,或僅以海綿網盛載,都可以取免費膠袋。 如果是已預先包裝的水果(包括用膠盒盛載)則不獲豁免,需付$1膠袋徵費。 為了確保食品衞生,如膠袋只盛載無包裝或非氣密包裝,供人或動物食用或飲用的食物、飲品或藥物 (統稱「食品」),便毋須收費。
從4月1日開始,無論你在任何貨品零售點購物,只要你購買的物品不符合豁免膠袋費用的範圍,就要支付每個膠袋至少5毫的費用。 雖然不用在港設廠,生產商可在全球任何地方製造指定膠袋,但公司必須已獲ISO9001驗證。 有生產商稱,這樣做法相對聰明,透露當局在3月初時曾聯絡他們「建議」廠商可考慮申請驗證,被問到是在投標時已取得,還是中標時擁有驗證,當局則未有正面回應。 同時,當局更集中要求生產商專注於運輸安全上,成本計算包括運輸使用的卡板、包裝等,運輸的車輛上亦必須設有GPS定位追蹤。
膠袋徵費豁免: 膠袋費周六生效 冷凍食品不再獲豁免
膠袋徵費12月31日實行新措施,收緊豁免範圍,每個膠袋由現時$0.5提高至最低$1,新例不少執行細節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能不搞清。 根據環保署數據,近年棄置到堆填區的膠袋有回升趨勢。 一田百貨行政總裁黃思麗表示,其公司超市派發膠袋的數字顯示,今年對比去年派發量減少9%,而去年對比2020年則有6%跌幅,估計歸功於員工對顧客解說及宣傳,加上一田顧客群較多年輕人,支持及認同環保理念的比例較大。 假如膠袋是用作預先包裝貨品及於運送到零售商之前已經密封,便毋須付費。
此外,如膠袋只盛載冰凍或冷凍食品以把凝結的水氣與其他貨品分開,亦毋須收費。 《星島》於去年11月底獨家披露,由於標書標價過高,垃圾徵費指定膠袋招標取消,事隔4個月,當局終再次重新招標。 《星島》取得最新一份英文版標書,披露取消要求製造商在港設廠的要求,但要求生產商必須持有ISO9001驗證,亦要求運輸時設有GPS定位追蹤等。 有曾投標的生產商表示,價錢仍在計算中,雖然今次毋須在港設廠,但當局在更多方面加設要求,暫時估計價錢或會減少約兩成,仍未達到當局早前預期的四成。 膠袋徵費今日(31日)開始實行新措施,收緊豁免範圍,每個膠袋由現時$0.5提高至最低$1,新例不少執行細節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能不搞清。
膠袋徵費豁免: 超市平口袋任攞
新措施會取消現時對盛載冰凍或冷凍食品的塑膠購物袋豁免,因此購買雪糕/急凍食品等冰凍食品,需要自費最低$1購買膠袋。 新膠袋徵費措施下,購買沒有包裝的食品例如沒有包裝的麵包、鮮魚、生肉、水果等,依然能夠獲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 膠袋稅是一個政府對使用塑膠購物袋(膠袋)徵收的稅項,目的是為了減少膠袋的使用,所得的收入也有助推動環保(不過香港的膠袋稅可由商戶使用)。 中華民國台灣從2002年7月起,規定百貨公司、便利商店、量販店、超級市場等零售業者,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即至少收費1元台幣)。 結果反映實施前平均每天使用購物用塑膠袋共 68,178個,政策實施後平均每天使用量為1,081個,減少購物用塑膠袋使用量比 例達98.1%[3]這部分的收費,計入該商店的營業收入。 對於明日起實施的膠袋徵費新措施,黃思麗認為較為清晰,不過最困難是要分辨清楚甚麼產品可獲豁免取得免費膠袋。
膠袋徵費豁免: 豁免與例外:(一)因食品衞生而用的袋
然而,疫情下政府曾一度禁堂食、晚市,市民外賣激增,用膠袋更多,變相倒行逆施。 有環保團體對此感到失望,批評政府以疫情作藉口,在減廢策略上節節敗退。 稅項實施前,市民普遍會將超級市場購物所得的膠袋循環再用,二次使用為垃圾袋。 稅項實施後,市民為了減省每個膠袋5毫港元的費用,都紛紛改用以塑膠製造的不織布袋,而塑膠垃圾袋則另為購買。
膠袋徵費豁免: 膠袋收費12.31起升至1元 冷凍食品膠袋豁免取消
環保署日前在記者會中指,會印製單張宣傳新措施,並會派員向商戶作出解說,生效日期起計一個月會有寬限期,讓市民及商戶適應。 首階段膠袋徵費實施至今已5年,減派膠袋的威力亦漸退。 根據環保署數字,首階段膠袋徵費徵收金額每年遞增,在2010至2013年,金額由2,500萬元增至3,300萬元,增幅32%,每年派發膠袋數量由5,000萬個增至6,600萬個。 你購買的食品,只要是含有冰粒或從雪櫃中取出,便不用付5毫的膠袋費,例如「七仔」便利店用膠盒包裝的三文治、外賣壽司、鮮奶、汽水等。 (左)僅以海綿網盛載、屬「非完全包裝」的水果可獲免費膠袋;(右)已有保鮮紙或其他物料包裝的水果則不能免費獲額外膠袋。
膠袋徵費豁免: 香港10大YouTube頻道廣告收入 / 訂閱人數排行榜!訂閱人數多唔等於賺最多?估算廣告收入第1名竟然係佢!
整體而言,社會大眾支持擴大計劃的涵蓋範圍至整個零售業界,以進一步處理香港過量使用塑膠購物袋的問題。 膠袋徵費豁免2025 政府於2013年5月向立法會提交《2013年產品環保責任(修訂)條例草案》,經審議後,立法會於2014年3月通過《2014年產品環保責任(修訂)條例》,並訂明於2015年4月1日正式全面推行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 《產品環保責任(塑膠購物袋)規例》(第603A章)則列明全面推行膠袋收費的執行細節。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膠袋徵費實施逾10年,政府決定提高徵費。 特區政府表示,立法會今日(19日)已通過有關優化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的三項附屬法例。
膠袋徵費豁免: 冷凍食品不再豁免
至於一田所收取的費用,會用作與環保有關的推廣活動,例如購買環保袋優惠。 政府表示,立法會今日通過有關優化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的三項附屬法例。 膠袋徵費豁免 12月31日起,每個塑膠購物袋的收費將提高至最低一元。 政府於2021年邀請了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會)就管制即棄塑膠進行公眾參與。
膠袋徵費豁免: 環保署突取消垃圾膠袋生產招標 垃圾徵費恐延遲
政府發言人呼籲零售業界盡量避免讓顧客自取塑膠購物袋和避免主動向顧客提供要付費的塑膠購物袋。 新膠袋徵費計劃下,只有購買無包裝、非完全載於任何包裝的食品,包括麵包、鮮魚、生肉等,才可獲免費提供膠袋。 現時購買急凍/冷凍食物(包括已雪藏的汽水、啤酒、雪糕或牛奶等)仍可獲發免費膠袋,但新措施將取消載急凍/冷凍食品的膠袋(包括平頭膠袋)的豁免,屆時需付$1膠袋徵費。
膠袋徵費豁免: 【$1膠袋徵費FAQ】Q2. 購買急凍/冷凍食物仍可獲發免費膠袋嗎?
「一張單」內包括多項獲豁免的食品,如果把多種食品放在同一免費膠袋,會令食品的品質受損,商戶可額外提供一個/多個免費膠袋。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民建聯葛珮帆表示,雖減去最大成本設廠,惟看似仍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要求,強調不希望當局亂批,惟擔心最終因為一些無理限制或過多要求導致再次流標,將影響垃圾徵費落實安排。 她亦關注當局有否與業界,有足夠的溝通,促當局下月截標後,應盡快向立法會交代整體安排。 今次招標更將印刷防偽特徵的特別墨水,列入成本當中,又將膠袋回收物比例由之前的五成,下調至兩成,並准以使用超市裝生果用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一般膠袋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生產。 膠袋徵費豁免 有生產商解釋,市場上的HDPE的回收料相當較少,價錢亦較貴,但多一項選擇亦可取,再加上今次營運服務費用,沒有與通脹掛勾計算波動,「咁始終我做生意,個成本真係要計清楚,呢條數都要有一定錢」。
膠袋徵費豁免: 政府:關注翹英教育結業 該校九龍城中心無註冊涉違例
但由於「5毫子」膠袋稅維持10年不變,市民似乎早已消化,膠袋每日平均棄置量已自2016年起連續3年上升,至2018年的最新數字,膠袋每日平均棄置量達851公噸,按年升7.4%。 政府減廢措施「瓣瓣衰」,除了醞釀15年的垃圾徵費計劃胎死腹中,環保園廚餘廠、廢紙廠、塑膠廠全部難產,連膠袋收費亦做得一敗塗地。 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推出至今超過10年,惟一直維持「5毫子」膠袋稅,且從未加價,被指欠缺阻嚇力。 政府聲稱檢討多年終完成,並將於本月底將建議諮詢公眾,惟因應疫情下經濟慘淡,據悉,檢討方向將不會增加膠袋稅,但會收緊豁免範圍及限制在豁免情況下可派發的膠袋數目等。
膠袋徵費豁免: 豁免與例外:(二)用作包裝的袋
根據香港環境保護署一份擴大塑膠購物袋環保徵費計劃公眾諮詢文件[13]顯示,因膠袋稅2010年比2009年增加了廿五萬多個袋垃圾(包括多種物料的環保袋,紙袋,垃圾膠袋),而袋垃圾重量則增加約十七公噸[14]。 台灣要求販賣的塑膠袋厚度較厚,若轉移自備購物袋的顧客比例不夠高,反而會增加塑膠使用量。 因此政府除了鼓勵重複使用塑膠袋以外,也將沒有油、水、湯汁等污染的乾淨塑膠袋列為資源回收項目。 部分縣市不再實施垃圾處理費用隨水費徵收,改採販賣專用垃圾袋的方式。 導致購物時所另外購買的塑膠袋,無法直接用於裝垃圾,但可用於重複裝提商品,如已污損則,可盛裝資源垃圾或廚餘使用。 除膠袋稅阻嚇力低外,膠袋豁免範圍廣也是推高膠袋棄置率的主因。
膠袋徵費豁免: 膠袋徵費新例生效 豁免範圍一帖搞清
根據修訂,優化措施包括將塑膠購物袋收費由現時最低五角提高至最低一元,並取消現時對盛載冰凍或冷凍食品塑膠購物袋的豁免。 膠袋徵費豁免2025 修訂又收緊豁免,只有購買沒有包裝或並非完全載於包裝的食品,或購買以非氣密包裝餐飲外賣,才可獲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並以每宗交易一個免費袋為基本原則。 由12月31日起,政府將實施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的三項新附屬法例,每個塑膠購物袋的收費將由現時最低五角提高至最低一元,並取消現時對盛載冰凍或冷凍食品塑膠購物袋的豁免。 $1膠袋徵費懶人包|大家平常購物會自備環保袋嗎? 環保署新的膠袋徵費計劃將於2022年12月31日起開始實施,屆時每個塑膠購物袋收費,會從現在的$0.5提高至最低$1。
謝展寰續指,會密切留意優化計劃的成效,按情況看看有沒有需要在今屆政府內再作檢討,或探討其他更好、更多的方法去減少使用塑膠購物袋。 針對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他指會配合膠袋徵費實施,務求做到「一袋兩用」,並會密切留意優化計劃成效。 塑膠購物袋環保徵費計劃 (首階段) 於2009年推出,起初只處理約3,500間連鎖及大型零售店過量使用塑膠購物袋的問題,隨後在2015年4月1日全面推行膠袋收費。 根據環保署數字,在實施膠袋徵費初期,膠袋每日平均棄置量確有明顯下跌,2009年推出當年的膠袋棄置量,明顯比2008年大跌21%。
明日起購買凍肉將不再獲發免費平口袋,黃思麗指,現時一田超市平均每間分店日均派發3,000多個平口袋,部份顧客索取多於一個;至於須付5毫購買的膠袋,每間分店平均每日售出450個。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去年曾透露「5毫子」的膠袋稅或已沒有阻嚇性,可討論是否有需要調高膠袋稅至1元,並會考慮收緊豁免範圍。 但據悉,由於目前正面對疫情,調高收費或會引起反彈,故年底即將公布的檢討膠袋徵費計劃將不會調高「5毫子」膠袋稅。 新例中,如有貨品以零售方式出售,賣方須就直接或間接向顧客提供的塑膠袋,向顧客收取費用,每個至少1元。 濫用塑膠購物袋是香港其中一個主要和明顯的環境問題。 2005年的堆填區的調查顯示,每年有超過八十億個塑膠購物袋被棄置在堆填區,即每人每日平均棄置多於三個塑膠購物袋,數目明顯超出生活所需。
膠袋徵費豁免: 收費責任在於商戶
台灣要求販賣的膠袋厚度較厚,若轉移自備購物袋的顧客比例不夠高,反而會增加塑膠使用量。 膠袋徵費豁免2025 因此政府除了鼓勵重複使用膠袋以外,也將沒有油、水、湯汁等污染的乾淨膠袋列為資源回收項目。 導致購物時所另外購買的膠袋,無法直接用於裝垃圾,但可用於重複裝提商品,如已污損則,可盛裝資源垃圾或廚餘使用。
該名曾投標的生產商批評,上次入標時政府掌握了全港膠袋製造商運作詳細資料,以至過去5年的合約數量等,今次細節地設計新計分制,的確令人懷疑當局是否已有心水生產商。 他更稱,行內很多「老行尊」英語水平有限度,今次只供英文標書且招標期短,相信上次無投標的生產商亦難以參與,令人猜疑或有意排除部分較小型的生產商。 當局表示,新法例生效後有一個月的寛限期,若發現有違規的情況,將會主要以勸喻為主,令公眾及商戶可以盡快適應。
膠袋徵費豁免: 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
不織布袋方面,則動輒用上數十個膠袋的塑膠量製成,如用棉質購物袋,由於製作時需要大量能源,所以亦未必環保[10]。 市民亦因為在家中累積太多「環保袋」,而要將部分掉棄。 普遍而言,香港整體塑膠使用量不跌反升[11][12]。
委員會其後於2022年4月提出了24項建議,當中包括12項有關優化計劃的建議。 政府接納委員會的建議並審視了計劃的實際運作情況,建議推展優化措施。 有關優化措施的附屬法例已於2022年10月19日立法會會議上獲得通過。 有氣孔的包裝同樣受制於新措施,只有購買以非氣密包裝的餐飲外賣(如茶餐廳紙杯裝外賣餐飲),才可獲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