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名被捕人士介乎27至77歲,分別為27男3女,懷疑他們於協助批出工程及物料供應合約,以及相關的行政和財務安排上涉嫌貪污。 【本報訊】廉政公署早前拘捕香港機場管理局為「三跑道系統項目」以短期合約聘用,涉及填海及第三跑道興建工程的4名高層人員,指他們涉貪:另有26名工程承辦商及分判商職員和其他人士亦被捕。 廉署索取法律意見後,暫控其中兩人串謀使公職人員接受利益及向公職人員提供利益罪,指他們涉收取及提供賄款共約380萬港元。 截至2013年4月月中,法定環境影響評估數據初步顯示,赤鱲角島北面水域是白海豚游經的水域,赤鱲角島西面水域則是白海豚的棲息地。 機場管理局認為,於北面興建第三條跑道可能影響白海豚的移動路線,但是西面的進口航道限制區會比較現時大,屆時船隻無法進入,將會減少對白海豚滋擾,改善海洋生態。 機場管理局表示,調查已經一半完成,將會於同年9月陸續地完成,屆時將會綜合所有數據,評估三跑道系統工程對海豚的影響,及預計法定環境影響評估料最快可以於同年年底提交。
昨被落案起訴的人已獲保釋,明日(17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應訊,案件稍後會轉介區域法院答辯。 為了實踐三跑道系統發展方案,整項工程需要填海約650公頃,相當於現時半座香港國際機場的面積,提出當年預算造價為863億港元(至2015年3月,最新估算為1,415億港元)。 三跑道系統發展方案的內容包括興建全長3.8公里的第三條跑道、滑行道系統、100座停機坪、航空交通控制塔及可以連接60座登機橋的丫形新跑道客運廊、擴建行李處理系統、延展香港國際機場旅客捷運系統,並且改建二號客運大樓成為無人駕駛列車鐵路站等等。 【本報訊】廉政公署本周內兩天進行代號「暴雪」的執法行動,拘捕香港機場管理局為「三跑道系統項目」以短期合約聘用的一名總經理、一名首席高級經理、一名高級經理及一名高級工程督察,涉及填海及第三跑道興建工程:另有26名工程承辦商及分判商職員和其他人士被捕。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機場三跑貪污案9人提堂 機管局兩經理等人准保釋4月14日再訊
其相關的地基及底部結構工程合約於於2020年2月批出,合約編號為3405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2025 (三跑道客運大樓地基及底部構造工程),中標承建商為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合約總值超過港幣46.39億元,鑽孔樁柱工程已於2021年展開。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2025 【本報訊】由禮頓—俊和聯營承建的機場三跑「二號客運大樓地基及底部構造工程」,早前約半百名分判商工人到機管局行政大樓外靜坐,指承建商要求離場,惟未支付相關工資「尾數」。 有分判商代表昨日向本報表示,至今仍未獲有關當局以及承建商就拖欠的工程費用作相關安排,不排除本周內會有進一步行動。 他又稱,靜坐令更多分判商申訴,據其了解,拖欠金額估計超過2.5億元。
- 機管局表示,第三條跑道預計年底前大致完成填海,而在今年十月中已開始鋪設跑道,預計明年底完工,2022年啟用跑道,而整個三跑系統2024年可以啟用,整個工程在1415億內完成,沒有超支。
- 涉案人士年齡介乎27歲至65歲,涉嫌行賄、受賄、洗黑錢等15項罪名,所涉賄款共430萬元,涉及工程分判合約及物料訂單總值逾兩億元。
- 由於香港社會上有要求機場管理計算社會投資回報(即社會成本),2012年9月,機場管理局決定聘請顧問尋找適合評估興建新跑道的社會成本方法,預料費用少於1,000萬港元,評估結果或者會令到新跑道所能夠為香港帶來的經濟效益減低;與此同時,機場管理局會為到新跑道進行碳審計。
- 透過採用新工程合約模式,有關各方可建立更良好的關係及合作,並提高靈活性,促進各方共同研究創新方案及價值工程,以降低成本和風險,同時採取更積極主動的方式解決問題。
- 其中3名為機管局前總經理殷國強、前首席高級經理李永輝,以及李永輝妻子陳珏丹;廉署指2017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間,殷國強及李永輝合共收取430萬賄款,協助分判商及供應商,取得合共2億元的分判合約及物料定單,其中最大的一張涉及逾1.4億元。
合約3801是機場管理局與其承建商訂立的第一份新工程合約,涉及就三跑道系統項目在現有機場島上挖掘和建造一條備有四個管道結構的鋼筋混凝土旅客捷運系統隧道,以及一條備有兩個管道結構的行李處理系統隧道,並包括所有相關道路/公用設施改道及修復工程。 第三案被告李永輝(48歲、機管局前首席高級經理)、王清梧(49歲、工程公司經營者)、黃斌漢(62歲、工程公司經營者)、廖偉倫(55歲、工程公司項目經理)及陳珏丹(45歲、家庭主婦)。 李永輝與其妻子陳珏丹共同被控3項洗黑錢,而李永輝另被控4項洗黑錢罪,陳以另被控一項相同罪行。 廖偉倫於2022年1月3日至7月16日,在香港,與吳啟安一同串謀,在無合法權限下向李永輝提供10多萬元,及向三跑項目主要填海工程總承建商的施工經理曾展強提供10萬元,作為李、曾協助該吳、廖就三跑道系統項目主要填海工程的3206號合約進行工程的誘因。 【明報專訊】斥資1415億元的三跑工程,為本港史上造價最大的單一工程項目,整項工程預計2024年底前完成,當中兩項主要工程——擴建二號客運大樓(T2)、以及興建三跑道客運大樓和停機坪,本應同於今年第一季展開,並於2024年第三季完工,施工期接近4年半。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
當中三跑道系統發展方案於2015年3月17日獲行政會議通過,於2016年動工,整個系統最快於2024年竣工,工程預計耗資1,417億元,將會超越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成為香港開埠以來最昂貴基建工程。 新跑道客運廊透過旅客捷運系統與二號客運大樓連接,列車約每2.5分鐘一班,每小時可接載最多10,800名乘客。 機管局代表於接收請願信,之後回覆傳媒稱,正安排總承建商在合約到期後,與後續承建商交接。 機管局一直按工程合約和既定程序支付總承建商,並提醒總承建商妥善處理其分判合約,確保工人獲得報酬。
代表之一、紮鐵二判唐仕鵬要求禮頓於10個工作天內,支付10至11月的薪金、合約工程保證金等;他又要求機管局介入事件,跟工人對話,處理合約分歧。 10名年齡介乎27至65歲的被告,被控3項串謀使公職人員接受利益、兩項串謀向公職人員提供利益、一項串謀向代理人提供利益、8項處理已知道或相信為代表從可公訴罪行的得益的財產,以及一項串謀盜竊罪。 機管局表示,牽涉的機管局前員工的短期僱用合約已中止,而相關分判商已沒有參與任何機場的工程。 當局又全面檢視,包括翻查所有相關工程文件及記錄,以確保相關分判商有參與的施工部份,符合安全及質量要求;結果顯示,所有相關施工均合乎法定準則及要求,沒有發現異常地方。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三跑填海傳超支 承建商索額外80億工程費
三跑項目的「主要填海工程」的工程合約編號為3206,由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有份組成的聯營公司承包,合約金額為一百五十二億六千萬元,當中大部分款項用來購入填料,包括海沙。 有關工人要在屯門、東涌乘船到工地,因是興建中的工地,與機場地方分開,無法循陸路。 港九小輪有份營運屯門去機場三跑的渡輪航線,之前有小輪船員爆疫,但之前調查過與乘客無密切接觸,所以未必關事。 向工人了解過,到達工地後就到貨櫃更衣,再乘車到工作地點,同公司會共用貨櫃有接觸,工人之間工作時亦有接觸。 港九小輪其後回覆,該公司一直只有提供由荃灣至機場三跑工地的航線服務,屯門至三跑、東涌至三跑這兩條航線都並非由該公司提供服務。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工人從屯門、東涌乘船到工地
香港地球之友和香港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等人成立的「人人監機會」,於2015年3月10至18日委託香港浸會大學,訪問600多名市民,近7成受訪者認為,機管局未用盡兩條跑道前,不應考慮興建第三條跑道,過半則認為應擱置三跑計劃。 調查又發現,6成4認為政府不應繞過立法會,為機管局融資興建三跑擔保;約6成受訪者認為,未解決空域衝突前,不應批准建三跑。 由於香港社會上有要求機場管理計算社會投資回報(即社會成本),2012年9月,機場管理局決定聘請顧問尋找適合評估興建新跑道的社會成本方法,預料費用少於1,000萬港元,評估結果或者會令到新跑道所能夠為香港帶來的經濟效益減低;與此同時,機場管理局會為到新跑道進行碳審計。 T2 客運廊主要工程合約於2020年11月批出,合約編號為3408 (三跑道客運大樓及停機坪工程),中標承建商為BUCG-CCCL Joint Venture(北京城建-其士聯營),合約總值超過港幣156.1億元。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機場擴建工程統籌辦公室成立
香港機場管理局將會透過借貸承擔三跑道系統當中1/3工程費用,餘下2/3建築費用將透過停止向政府派息、向旅客徵收每人180元的機場建設費、以及增加航空公司收費等方式籌措。 外界預料乘客除直接繳付建設費外,航空公司徵費增加最終亦轉嫁給乘客,乘客變相雙重付費。 2013年11月29日,機場管理局公布法定環境影響評估初步研究結果,證實中華白海豚在工程範圍(香港國際機場西及北面)出沒,惟並非牠們的主要覓食及棲息地,出沒的中華白海豚數目及密度均低於大嶼山一帶水域。 機場管理局表示,施工期間,將會採取連串緩解措施,並且正在評估將新跑道對出的海事禁區連接沙洲及龍鼓洲和大小磨刀,打造成為大型海岸公園,有信心中華白海豚數目不會進一步下跌。 2012年5月,機場管理局就第三跑道及相關設施的興建計劃向環境保護署署長提交工程項目簡介,展開法定環境影響評估程序。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相關文章
其中3名為機管局前總經理殷國強、前首席高級經理李永輝,以及李永輝妻子陳珏丹;廉署指2017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間,殷國強及李永輝合共收取430萬賄款,協助分判商及供應商,取得合共2億元的分判合約及物料定單,其中最大的一張涉及逾1.4億元。 至於機管局時任首席高級經理李永輝,先後收受填料供應運輸分判商「卡樂」及供應填海用砂的「駿豐」提供的賄款。 李永輝先收受「卡樂」東主吳啟安250萬元賄款,以協助「卡樂」獲得三跑項目主要填海工程一間承建商優待及獲得三跑另一項工程,涉案填料供應運輸分判合約總值2800萬元;李其後亦收受卡樂時任項目經理廖偉倫的逾10萬元賄款,以協助卡樂參與三跑項目主要填海工程的相關工程。 2019年4月10日上午11時,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填海工程範圍的地盤,正在進行「泵砂」期間有器材起火,黑煙還潭至正在運作的北跑道,起火期間北跑道所負責的降落航班並沒有受影響,工程人員將火救熄,消防船亦到場戒備,事件中沒有人受傷。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我們的業務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案發在2017年1月至去年8月,負責為填海和三跑建造工程提供填海砂、填料運輸和鋼鐵工程的3間分判商和供應商,包括多金鋼結構工程、卡樂工程及駿豐工程,涉嫌向機管局兩名以短期合約形式聘用的工程師殷國強及李永輝,提供賄款以取得合約或優待,合約及物料訂單總值逾2億元,涉及3份合約。 香港航空公司代表協會、國泰航空及港龍航空均對機管局計劃增加航空公司及旅客收費感關注,認為機管局有能力透過融資解決所有資金需要,毋須向機場用者額外徵費。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廉署起訴8人涉機場三跑貪污案 430萬賄款換逾兩億元合約訂單 (18:
案件至今累計起訴10人,包括機管局一名前總經理及一名前首席高級經理。 涉及賄款430萬元,所涉三跑工程分判合約及物料訂單總值更逾2億元。 機管局亦指,已翻查所有相關工程文件及記錄,相關施工均合乎法定準則及局方要求,無發現異常或不足。 美國商務部轄下工業與安全局周三(26日)宣布,將24間中國企業列入實體名單(即貿易黑名單),當中包括中國交通建設旗下的5間子公司,名單中的中交建及其旗下的中交疏浚,均為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工程的聯營承建商之一,有業界人士憂會影響三跑工程。 機場管理局回應《東網》查詢時表示,初步評估美國最近就「實體名單」所作的相關公布,不會影響三跑項目的填海工程。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相關參見
王清梧、黃斌漢同控1項串謀使公職人員接受利益罪;廖偉倫被控2項串謀使公職人員接受利益罪、1項串謀向代理人提供利益罪;李永輝、陳珏丹同被控3項洗黑錢罪,李另被控4項相同控罪,陳另被控1項相同控罪。 首案被告為黃斌漢(62歲,工程公司經營者)及黃汝鏗(27歲,工程公司董事),同被控1項串謀偷竊罪,指兩人於2020年7月19日12月22日間在香港,一同串謀偷竊中國銀行欠下駿豐工程有限公司合共35萬元的債項。 機場警區聯同警察機動部隊、入境事務處及機場管理局今日(21日)下午在機場第三跑道工程地盤東碼頭進行「冠軍」的反罪惡行動,分別拘捕一名29歲姓林及一名57歲姓黃的被通緝男子。 一眾請願工人手持示威標語,批評禮頓不負責任,「點解工人有汗出冇糧出?」期間有多名二判承建商到場,有負責釘板工程的公司代表楊先生表示,禮頓至今拖欠1,500萬元工程費,得知有請願行動,故特意前來「追埋一份」;另有負責裝頂工程的公司代表鄧先生,指禮頓尚欠670萬元尾數未找。 鑑於該兩合約工地出現爆發,會發出強制檢測,規定擴建三跑合約編號3206及3033的工人,在過去兩星期逗留過2小時,須於1月31日至2月2期間接受強制檢測,共涉及約3000名工人,如在1月28王1月30己接受檢測可豁免。 關注機場團體「人人監機會」提出1992年《新機場規劃總綱》削山方案,透過將大嶼山東北的兩個山峰大陰頂和花瓶頂分別削低12米和60米,騰出空間讓現有的雙跑道實施「混合模式」,同時升降航班,增加升降容量。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三跑工程 承建商欠薪逾2.5億
調查亦發現,該4名機管局人員涉嫌曾多次在不同食肆、夜總會及其他娛樂場所接受有關承辦商及分判商人員的款待。 廉署發言人指此案與工程及物料供應合約的審批、行政及財務事宜有關;調查並未發現任何資料顯示當中涉及工程質素及物料規格方面的問題。 事發在早上9時許,大批建築工人包括釘板、裝頂、紮鐵工人及分判商,戴上安全帽及手持標語,地面張貼寫有訴求的橫額「機管局無良心」、「禮頓俊和建造業敗類」等字眼,在機管局行政大樓外靜坐,抗議承建商拖糧。
當局亦藉興建三跑的機會設立一個面積約2400公頃的新海岸公園,與已在規劃中的大小磨刀海岸公園及現有的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和機場三跑道系統的船隻限制區連接,形成一個面積5200公頃的海洋保護區。 其後,香港政府表示同意報告,預計於2012年首季作出決定,以啟動下一階段的工作,包括環境評估、工程設計及融資方案。 如果一切可行順利,預料工程最快於2014年動工,2022年啟用。。
三跑道系統項目工程其中一家承建商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獲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頒發「年度新工程合約承建商」大獎。 該承建商在合約3801與所有相關各方合作協調,在項目交付及良好施工方法方面表現卓越,因而獲得嘉許。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2025 執法行動中牽涉的機管局前員工的短期僱用合約已經中止,而相關分判商已沒有參與任何機場的工程。 議員陳克勤指,執法部門於2017年稱會協助機管局加強合約判授和管理方面的防貪政策,結果反映防貪合作不符預期,他期望相關部門檢討為公共機構的大型項目推出度身訂造的防貪政策時,應如何更具針對性,以提升成效。 執法部門早前已落案起訴李永輝及吳啟安,昨再起訴另外8人,以及加控李永輝相關罪行,調查仍然繼續,不排除會有進一步執法行動。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機場三跑地盤跨部門打擊罪惡 警拘兩通緝犯
鄭礎明亦認為,案件主要涉及個別人士操守問題,相信機管局並無貪污文化。 而行動中牽涉的機管局前員工的短期僱用合約已經中止,相關分判商已沒有參與任何機場的工程。 局方亦作全面檢視,包括翻查所有相關工程文件及紀錄;調查結果顯示,所有相關施工均合乎法定準則及機管局制定的要求,並沒有發現異常及不足的地方。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財政
廉署早前已就案件檢控機管局一名時任首席高級經理李永輝(47歲)及卡樂工程獨資董事兼股東吳啟安(65歲),昨再落案起訴多8人,包括李永輝的妻子陳珏丹、機管局時任總經理殷國強,以及3間分判商和供應商東主和職員等。 機管局表示,第三條跑道預計年底前大致完成填海,而在今年十月中已開始鋪設跑道,預計明年底完工,2022年啟用跑道,而整個三跑系統2024年可以啟用,整個工程在1415億內完成,沒有超支。 關注團體「人人監機會」召集人、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表示,廣州白雲機場第三條跑道落成後,因為空域有限問題,航班處理量每日只增加10班,他擔心香港建新跑道會面對同樣問題。 他批評在空域問題未解決前拍板建機場第三跑道是「大香港主義」的霸道行為,破壞珠三角地區合作互利基礎。 前民航處處長林光宇和樂鞏南早前在報章撰文指,開放空牆問題討論多年仍未解決,三跑道復飛航道將與內地空域重疊,假如內地對放寬空域寸步不讓,三跑道工程勢淪為千億元大白象,建議香港機場可與鄰近機場合作和分流、互補不足。 樂鞏南於2015年3月中接受傳媒訪問時形容官員的言論是紙上談兵,他指顧問所設計的三跑位置及運作方式,必須向深圳取得空域,這涉及極複雜問題,要經過實時模擬機運作測試,證實成功才可落實,否則三跑只會淪為大白象工程。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政府同意
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項目涉嫌貪污,廉署落案起訴十人涉嫌接受、提供及處理賄款共430萬元,涉三跑項目工程分判合約及物料訂單,總值逾2億元。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10名年齡介乎27至65歲的被告被控串謀使公職人員接受利益等共15項罪名,3宗案件今於東區裁判法院首次提堂,涉香港機場管理局前總經理及前首席高級經理的案件將押後至4月6日再訊,以準備文件轉介區域法院;三跑項目供應商涉偷取35萬元的案件則押後至4月16日在東區裁判法院進行答辯。 香港機場管理局前總經理及前首席高級經理涉受收賄款約200萬元,以工程公司於三跑道系統項目取得分判合約及填海物料採購訂單等,與另外7人被控串謀使公職人員接受利益等罪。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機場三跑承建商被美列「黑名單」 機管局:不影響工程
2012年3月20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機場管理局規劃興建第3條跑道,運輸及房屋局指出香港政府於2015年始會落實此興建計劃;機場管理局則會運用未來的兩年時間及斥資1億港元以進行法定環境評估報告,並且會以新空氣指標作為其基準。 當中包括使用18個月到興建第3跑道的地點進行生態實地分析;局方亦會與香港漁民及專業人士進一步研究工程對海洋生態、中華白海豚、漁業、水質、空氣質素、噪音及廢物處理的影響;及後亦會諮詢環境諮詢委員會及公眾。 廉政公署昨就機場三跑項目貪污案,再落案起訴多8人,至今累計10人被檢控,包括機管局1名前總經理及1名前首席高級經理,涉嫌接受、提供及處理賄款共430萬元,涉三跑項目工程分判合約及物料定單,總值逾2億元。 香港機場管理局三跑道項目管理副總監梁景然指出,航空交通需求急增,使現有的雙跑道系統幾近飽和,亞洲鄰近機場也積極擴建設施增加航機吞吐量。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次案被告殷國強(62歲、機管局前總經理)李錦安(62歲、工程公司董事)及屈紀章(56歲、總經理),他們同被控1項串謀使公職人員接受利益罪。 廉署執行處總調查主任鄭礎明指,案件主要影響機管局行政、合約批核及財務支付方面,沒有發現工程質素及物料規格問題。 他續指,機管局有獨立實驗室驗收工程物料,屋宇署亦會定期到地盤檢查,可確保三跑工程安全。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經濟效益
政府以一幅航班飛向機場南面鳳凰山的示意圖,指出混合模式須要削去大嶼山多個山頭,做法並不可行;不過機場發展關注網絡就指,須削的山頭應該只有上述兩個,質疑圖中飛機為何「不是往跑道方向飛,卻無故飛向眾山頂」,批評政府是為三跑護航而造假,營造出削山範圍廣泛的效果。 採用三跑道系統預計到2030年將會為香港帶來1,670億港元的經濟貢獻(即對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直接、間接及連帶貢獻的總和。),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4.6%;創造141,000個直接就業機會和199,000個間接就業機會。 而預計到2061年,三跑道系統帶來的經濟淨現值將可達到10,460億港元,相對同期如採用雙跑道系統,則僅能帶來5,910億港元的經濟淨現值。
消息指三跑填海工程承建商曾要求機場管理局支付額外一百六十八億元工程費,採購海沙有困難,後來又同意相關超支費用降至約八十億元。 機管局回覆指,已經掌握穩定填料供應,有信心三跑項目能於一千四百一十五億元預算內依時完成。 機場三跑工程合約 本土行動成員何來及環保觸覺義工余顯璧透過法律援助署申請法律援助後,於2015年2月6日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指控《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法定環境影響評估未符合法定研究概要及技術備忘錄的要求,並且其結果是建基於無實據的假設,因此要求法院將之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