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強調,暫時沒有顧客受影響,公司亦沒有裁員計劃,惟員工則安排停薪留職。 2022年10月28日,康泰旅行社的內地母公司凱撒旅遊集團發佈公告,表示董事會昨日(10月27日)已進行第二次會議,會上通過康泰旅行社資不抵債,正式啟動自動清盤程序。 而截至2022年6月30日,康泰總資產為97.27萬元人民幣,淨資產為負6813.45萬人民幣。 而同業的東瀛遊表示公司其中一位創辦人曾於康泰任職,承諾優先處理康泰員工的求職申請。 10月31日,香港旅遊業僱員總會總幹事林志挺指有數位康泰員工因欠薪、遣散費等問題向工會求助,涉款七到十萬不等。
成立於2020年的上水貨舖,店內九成半以上的貨源,均由本地製造之廠商提供。 即使是跨業界,上水貨舖亦因為康泰清盤一事於社交媒體上出Post,指「一路走來都是香港人撐住我們,我們也撐香港人,艱苦中共勉之。」發文向康泰員工招手。 香港旅遊聯業工會聯會理事長梁芳遠透露,據其了解,康泰仍有百名員工每周工作數天,處理會計、熱線查詢、綠色遊等工作,但由7月起一直被「拖糧」,有前線員工對追討欠薪及遣散費感「凍過水」。 康泰結業 她又指,不少員工在過去兩年一直放無薪假,對於能否追討遣散費,也感「幾難搞」。
康泰結業: 香港中國旅行社 China Travel Service
資深傳媒人吳志森在其網台節目說,事件反映現時香港的經營狀況,因為對外開放較遲,抗疫政策進退失據,復常遙遙無期,「大家望天打掛」。 「0+3」令很多港人「報復式旅遊」,旅行社可以從中受惠,但是相關措施「太少太遲」,康泰等旅行社「等不及」。 他進一步指,香港「背靠祖國」依賴大陸市場,令旅遊零售業現在被「殺死」。
- 她又提到康泰最近舉辦的旅行團不多,相信受影響客人有限,已報團或購買旅遊產品的客人,可持蓋有印花的收據,向旅遊業監管局申請90%旅費賠償。
- 旅遊業議會指,康泰於9月前仍有申請舉辦前往海外的遊行團,之前亦有申辦本地遊,認為受到疫情打擊,旅行社縮減營業規模,以及暫停門市並不意外,因過去3年,業界經營十分困難,加上沒有防疫抗疫基金資助,確實舉步維艱。
- 康泰旅行社母公司「凱撒同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在28日的公告指,康泰旅行社主營業務在粵港澳地區,受疫情持續影響較大,「盈利能力驟減,目前已不能償還到期債務,並且明顯缺乏債務清償能力」。
- 另一方面,自2002年起,康泰舉辦「狀元旅遊萬里行」,每年免費邀請30名成績優異的高考及會考生,以及家境清貧和品學兼優的學生,免費前往外地遊學及進行交流。
- 他又感求助無門,能否取得遣散費成未知數,「員工願意在艱難時刻放無薪假,等市場復甦,估唔到內地公司竟然放棄呢個品牌,丟低我哋」,批母公司無情無義。
2011年10月6日,一個康泰旅行團在中國北京一個餐館停車場,當團友準備下車時,一部旅遊巴士突然溜前。 當時全團連領隊有24人,其中3人因走避不及而不幸被撞倒喪生,領隊受輕傷。 康泰旅行社自1986年起贊助香港小姐外景拍攝,直至2015年度香港小姐競選開始不再贊助。 康泰結業2025 另一方面,自2002年起,康泰舉辦「狀元旅遊萬里行」,每年免費邀請30名成績優異的高考及會考生,以及家境清貧和品學兼優的學生,免費前往外地遊學及進行交流。
康泰結業: 康泰資不抵債 旅業龍頭清盤
不過,該客人發現網購平台早在9月份起已不可用現金券結帳,多次致電熱線,又在網上留言,但都沒有回覆,感到十分無助。 該客人認為,康泰早知營運困難,就不應該售賣現金券,已向消費者委員會及旅遊業監管局投訴,並希望康泰可向購買現金券的客人賠償損失。 康泰當時發表聲明,指新冠肺炎重挫旅遊業,業界步入寒冬,但公司仍可保持財務穩健,股東亦會全力支持。 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康泰5名董事中,已有3人請辭,而全港分店數目亦減至4間。 旅遊界議員姚柏良則稱,康泰9月有準時發薪予員工,而員工人數不多,亦甚少舉辦旅行團。
東瀛遊對康泰清盤感痛心,指公司其中一位創辦人曾於該旅行社任職,深深受其培育之恩,故承諾會優先處理受清盤事件影響員工的招聘事宜,既為旅遊業界挽留人才,也盼同行共渡時間。 康泰的內地母公司凱撒同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昨發公告稱,康泰主營粵港澳地區業務,受疫情持續影響較大,盈利能力驟減,已不能償還到期債務,並且明顯缺乏債務清償能力,董事會前日召開會議,決定康泰清盤。 積金局表示,十分關注康泰旅行社擬啟動清盤事件,並高度重視僱主是否有拖欠強積金供款的情況。 積金局根據積金局調查資料顯示,康泰旅行社未有為3名員工繳交涉及今年6月至9月不同供款期的強積金供款,以及未有為約250名員工繳交7月及9月由於遲供款而須繳交的附加費,金額總數約2萬元。
康泰結業: 康泰結業 旅監局收45宗求助 政府研究團進團出助旅業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今日(28日)指,本港過去兩三個月公營醫療系統中重症比例、住院人數及死亡率亦沒有急劇上升,加上醫管局非緊急服務回復至接近原先情況,故認為放寬是合適。 康泰結業2025 不過於2011年,黃士心和兒子黃進達把康泰主要股權售予海航,去年底再由海航投資的凱撒旅業入主全數股份,康泰旅行社正式由港資變中資。 有人調侃道「中國憲法直接把美國包含進去不是更讚」,也有人指出中國大陸和台灣是「一邊一國,互不從屬」。 楊潤雄回覆指,政府支持本港舉辦大型賽車活動,吸引旅客來港,認為賽車有一定的受歡迎程度,不過由於香港土地比較「矜貴」政府在撥出用地辦推廣活動時,要作整體考慮,涉及土地運用問題。
康泰結業: 時間:2021-08-25 04:23:43來源:大公报
(星島日報報道)受疫情影響、屹立香港五十六年的康泰旅行社,所有門市已暫停營業,近日更傳出將面臨正式清盤。 儘管康泰方面否認清盤的消息,強調只是以最低成本營運「保留實力」,直至全面通關為止,惟最新消息指,康泰準備於下月中通過視頻會議舉行債權人會議,按清盤條例處理相關事宜。 旅遊業人士估計,受旅監局賠償基金所保障,加上疫下出團數目不多,即使有旅行社清盤,受影響顧客料不會太多,惟擔心有員工會被拖欠長期服務金。 康泰結業2025 受疫情影響、屹立香港五十六年的康泰旅行社,所有門市已暫停營業,近日更傳出將面臨正式清盤。
康泰結業: 康泰結業 前舵手不考慮接手
康泰結業,港人傷心,是因其歷史最悠久,很多香港人一家老小都跟過康泰團,當年捧紅港人赴台觀光,康泰功不可沒。 還有個原因令其深入港人之心,是康泰八○年代即資助香港選美,當年的香港小姐,都由康泰安排外景地拍攝。 是以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徐王美倫說,康泰作為行內的「老字號」,所有門市暫停營業,已發出警訊。 報導稱,東瀛遊發聲明表示,對屹立香港逾半個世紀的康泰旅行社結業相當痛心;又指東瀛遊其中一個創辦人曾於康泰任職,深受培育之恩,承諾優先處理康泰員工的求職申請,冀為業界挽留人才,並與同業共度時艱。 2018年5月14日,總部由金鐘統一中心5樓全層遷至荃灣中染大廈26樓。
康泰結業: 康泰旅行社清盤 評論:「0+3」後業界步入「最寒冷的冬天」
截至2020年7月,康泰旅行社在香港有10間分行,其主要同類競爭對手有永安旅遊、星晨旅遊和東瀛遊等。 康泰結業2025 2002年2月,由康泰旅行社黃士心或有關人士於以約9,109萬元購入香港金鐘統一中心5樓全層,新總部於同年12月10日開幕,面積達31,410方呎,總部內更設30萬元裝修的豪華桑拿浴廁。 康泰1985年於新加坡設立分公司,1992年於深圳開設分社;1999年6月於廣州開設全國首間中港合資旅行社。
康泰結業: 香港新增5656例確診 專家促制定撤口罩令路線圖
消委會指,昨日至今接獲2宗相關投訴,分別涉及預訂旅行團或船票而未能取回訂金。 康泰結業2025 基於清盤的公告未有提及對受影響客戶的後續安排,消委會促請康泰旅行社能交代。 康泰結業2025 屹立香港56年的旅遊龍頭企業康泰旅行社,才說暫以「最小化成本營運,保留實力,直至通關為止」,不到三天,母公司28日稱康泰淨資產為負6813萬元人民幣(約939.4萬美元),通過啟動康泰清盤。
康泰結業: 「香港越野跑挑戰賽」女選手馬頭峰一帶受傷 直升機救起送院
有員工則表示,公司目前仍有百多名員工,但他們自7月開始一直被「拖糧」,擔心康泰清盤後追討無門。 康泰結業2025 康泰結業2025 她認為,相較於其他預付產品,購買旅遊產品的顧客所獲得的保障已是十分大,但倘若只持收據而沒有印花,則只能像一般債權人般「排隊」,等候賠償。 發言人指,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旅遊業猶如「進入了看不到盡頭的黑暗隧道」,前線領隊以致內部員工在零收入的情況下,有的轉行,有的兼職,短時間內均難以復工,加上現時出境旅客以自由行居多,公司實難以支持全面營運,因此公司以及門市暫時未能如常運作。 他說,公司希望以節省成本為考量,暫時只有用最小化成本營運,保留實力,直至全面通關為止。
康泰結業: 母公司已脫離海航系 兩年蝕15億元
HT Mall主要售賣旅遊手信包特色小食、日本清酒等;另亦有防疫產品,包括市民最急需的口罩。 疫情稍緩時,康泰旅行社亦推出港人限定的本地一天遊旅行團,團費低至99元,冀轉攻本地市場。 於1966年成立的康泰旅行社,已陪伴香港人58年,亦是香港最悠久的旅行社。
康泰結業: 康泰旅行社否認清盤結業 指以最小化成本營運、保留實力至全面通關
通告又列明申請破產清算的原因,指康泰旅行社主營業務在粵港澳地區開展,受疫情持續影響較大,盈利能力驟減,目前已不能償還到期債務,並且明顯缺乏倩務清償能力,因此綜合自身情況擬啟動自動清盤程序,以公平處理債權債務,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康泰結業2025 儘管如此,據知康泰準備於下月中通過視頻會議舉行債權人會議,藉以處理《公司(清盤及雜項條文)條例》的相關事宜,而債權人屆時可親自或委派代表投票。 《星島日報》27日向康泰旅行社查詢,了解是否準備與債權人召開視像會議,發言人表示早前已作完整回應,沒有事情可以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