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亦是至目前為止唯一每年皆需發出八號信號的年代。 1960年代共有17個熱帶氣旋引致天文台懸掛五至八號信號(分別用作表示西北、西南、東北及東南方向),列表中這些信號已替換至現今通用之信號。 八號風球持續 本頁以列表形式介紹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6年)香港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及其前身——五至八號烈風信號)的懸掛或發出紀錄,截至2023年11月為止,香港天文台共懸掛或發出過127次此信號。 最近一次八號信號於2023年10月8日至9日生效,當時香港受到強颱風小犬吹襲。
預計今晚影響香港東部沿海地區,尤其是西貢、城門河、大埔、沙頭角等,最高水位有機會與2018年山竹襲港時相若。 八號風球持續2025 香港自1946年有記錄以來一共發出過233次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而下表1946年至1972年間嘅8號西北、8號西南、8號東北同埋8號東南信號實則係當時嘅5至8號風球。 從1987年開始,香港天文台於八號信號生效前2小時內發出預警信息,即現今在天文台網頁的「熱帶氣旋之特別報告」。
八號風球持續: 發出時間點
最終天文台在下午4時2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68],當時小犬集結在香港之西南偏西約210公里;隨後天文台亦在下午5時45分取消所有暴雨警告信號[69]。 獅子山最接近香港的距離為490公里,成為1957年有紀錄以來風暴中心距離香港最遠的八號信號,打破了2020年熱帶風暴浪卡440公里的紀錄。 由於獅子山周六全日一直滯留在海南島,風向維持東至東南,而香港風力持續增強,因此無法「落波」。 八號風球持續2025 自1946年以來220次八號信號之中(以單一方向計算),生效時第六長的八號信號,也一度是1973年烈風信號改革以來最長的八號信號,但紀錄只維持三日便被颱風圓規的23小時20分打破。 隨着獅子山開始遠離,香港風勢逐漸減弱,天文台於10月10日凌晨1時45分表示在日出前考慮改發三號信號。
- 當颱風遇上副高時,多數會受副高的引導氣流影響,當副高增強或減弱、西移或東退時,颱風的移動路向也會跟着改變。
- 因此當一熱帶風暴襲港,可能因烈風範圍太小未能令香港吹烈風,要到近距離橫過香港才有機會為香港帶來烈風。
- 在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吹襲澳門期間,由於山竹對澳門構成嚴重威脅,氣象局提前超過三小時預告表示,將在9月16日凌晨2時改發八號東北風球,在發出八號風球時,山竹集結於澳門之東南約430公里。
- 他又提醒,現時吹偏北風,故如市民前往北面較開揚的地方要小心大風影響。
- 由於獅子山周六全日一直滯留在海南島,風向維持東至東南,而香港風力持續增強,因此無法「落波」。
- 同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20。
- 對上一個在11月令天文台發出8號風球的熱帶氣旋,已為1972年的強颱風「柏美娜」。
因八號風球關係,所有COVID-19常規病毒核酸檢測站和COVID-19疫苗接種站在當天全日暫停開放。 八號風球持續 [26]澳門國際機場多班航班出現不同程度的延誤,超過200名旅客於機場客運大樓滯留。 10月6日上午8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及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八號風球持續2025 八號風球持續2025 同日上午11時,開始離開菲律賓南部的群島並轉向西北移動。
八號風球持續: 颱風小犬|10月7日消息
在下午5時,颱風小犬集結在香港以東約580公里,即在北緯22.1度,東經119.8度附近,預料向西移動,時速約10公里,橫過台灣海峽。 根據天文台最新更新的九天天氣預測,香港明日有狂風驟雨及雷暴,初時吹北至西北風6至7級,後轉東北風10級,即暴風程度,離岸及高地達12級,即颶風程度。 預料泰利會在明日橫過北部灣一帶,移入廣西內陸並逐漸減弱,但與其相關的雨帶仍會為華南沿岸帶來狂風驟雨及雷暴。 踏入風雨季,大家記得留意天文台的最新天氣資訊,並適時做好防風防雨措施。 八號風球持續2025 八號風球持續2025 原本受遮蔽的地方可能會變得當風,市民需保持警惕,請遠離岸邊及停止所有水上活動。 八號風球持續 受泰利帶來的風暴潮及天文大潮的共同影響,沿岸低窪地區早上可能出現淹浸,市民請儘早完成防風防水浸的措施。
天文台會視乎本地風力變化,評估是否需要在黃昏前後發出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1950年代共有16個熱帶氣旋引致天文台懸掛五至八號信號(分別用作表示西北、西南、東北及東南方向),列表中這些信號已替換至現今通用之信號。 香港天文台僅提供之1960年起之熱帶氣旋的風速、氣壓數據,以及相關的死亡、失蹤及受傷人數,所以此年代上述的數據都沒有提供。 本年代段落列出的中心最低氣壓,則改為採用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提供,美國海軍當時記錄的最佳路徑數據。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1949年止,共有9個熱帶氣旋引致天文台懸掛五至八號信號(分別用作表示西北、西南、東北及東南方向),列表中這些信號已替換至現今通用之信號。 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江偉解釋,天氣預報中的「初時」是指明日「頭半日」。
八號風球持續: 颱風小犬丨黃宇詩9號風球下返港滯留機場 遇的士獅子開大口叫價3000元
獅子山吹襲期間,天文台測風網絡8個參考自動氣象站有5個錄得強風,其中2個錄得烈風,更有1個錄得暴風,三號信號達標,但八號信號不達標。 長洲、機場、西貢、啟德及流浮山錄得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分別為每小時94、63、56、46及44公里。 八號風球持續 10月7日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進一步將風暴升級為熱帶低氣壓,並從該機構獲得編號「22W」。 當時,該系統也進一步鞏固,同時過渡到季候風低氣壓,因為它繼續保持一個廣闊的中心,其風場隨着其核心出現25-30節的風而收縮。
- 海事處接獲香港領港會有限公司通知,領港服務將會由今日下午11時起暫停。
- 下列視由發出至取消八號風球為一整體數目,改發風向信號不作分開計算。
- 梁榮武又稱,東北季候風對熱帶氣旋可有兩個影響,包括兩者疊加,風力會更大:「好似細路仔玩緊氹氹轉,已經轉緊,再將佢推一推就再轉快啲。」不過由於東北季候風空氣乾涼,如捲入熱帶氣旋環流,會不利熱帶氣旋維持強度,會慢慢減弱,而現時尼格亦出現類似情況。
- 雖然以最接近距離而言,尼格距離澳門(10 公里)還要比香港近(40 公里), 但由於尼格在澳門北面掠過,故未能夠受到其東北象限烈風影響, 導致吹襲澳門期間未能夠錄得烈風,而香港因其在南面掠過,不少地區錄得烈風,甚至暴風。
- 截至10月12日17時止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計5億7595萬元[16]。
- 港鐵表示,基於安全考慮,港鐵已即時暫停所有露天路段的港鐵列車和輕鐵服務。
其中於2008年颱風鸚鵡襲港期間的風暴消息內,翡翠台同步直播北京奧運男子乒乓球項目。 紅色信號代表颱風距離香港超過300哩,黑色信號則代表颱風距離香港少於300哩[3]。 「臺東縣太空科學節」活動地點位於國立臺東大學臺東校區體操館,展期自即日起至2024年1月底止,展出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早上9點至下午5點,最晚入場時間為下午4點,歡迎各學校與臺東縣民於活動期間前往參觀。 另外,由於教育局於凌晨5時已宣布所有學校今日停課,不少網民留言大讚教育局決定快,「起碼放咗班學生唔使返學先,抵讚」、「今次最叻都係教育局」、「教育局呢舖真抵讚」。 但亦有網民表示理解天文台懸掛8號風球時間決定,「我都明白玩大遷徙係好攰,但係個風真係未到,一路埋嚟一路減弱,個風又行得比預期北,一路都轉唔到東風,推遲出八號嘅時間都理解嘅」。 隨著小犬遠離臺灣,中央氣象署於10月6日凌晨2時半解除陸上颱風警報,並於上午11時半解除所有颱風警報。
八號風球持續: 颱風消息
梁榮武指尼格移動速度相當慢,現時速度為每小時10公里,比一般熱帶氣旋更慢,根據天文台資料,料明日(3日)起風力慢慢減弱,相信至周五(4日)所有風球亦會除下。 另外,他稱料尼格將會減弱,威脅不會很高,惟現時有東北季候風風力,兩者疊加帶有互補作用。 他又提醒,現時吹偏北風,故如市民前往北面較開揚的地方要小心大風影響。 澳門氣象局亦曾因在八號風球生效時澳門風勢偏弱而引起爭議。 氣象局在2016年颱風海馬吹襲期間懸掛八號西北風球,由於受地形屏蔽,澳門在八號風球懸掛期間風勢不大,氣象局因而被批評進退失據、隨意搬龍門。 2017年天鴿風災後,氣象局全面修訂發出熱帶氣旋信號的標準,結果在2018年為強烈熱帶風暴貝碧嘉發出23年以來風勢最弱的八號風球。
八號風球持續: 發出最少八號風球的年份
隨着香港風勢進一步減弱,天文台於10月14日凌晨4時40分改發一號戒備信號,並表示當圓規不再對香港構成威脅時,會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八號風球持續 八號風球持續 天文台最終於早上6時2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當時圓規集結在香港之西南偏西約780公里。 熱帶氣旋泰利7月14日在呂宋附近形成,向西北偏西移動,逐漸靠近廣東沿岸。 天文台分別於7月15及16日先後發出一號戒備信號及三號強風信號。
八號風球持續: 發出三號和八號信號的標準
在東北季候風和低壓系統所引致的奎明效應下,香港10月8日至10日風勢頗大,有狂風大驟雨,海有湧浪。 天文台表示,如果低壓系統顯著增強或更靠近香港,天文台才需要考慮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八號風球持續 八號風球持續2025 天文台同時呼籲市民,由於週末前後天氣不穩,戶外活動會受到影響,應留意天氣變化及天文台發出的最新天氣消息。 天文台再於10月7日下午指預料當時徘徊在南海中部、離香港西南偏南超過600公里的熱帶低氣壓會逐漸增強,並在翌日開始採取較為偏北的路徑,逐漸移向海南島一帶,較之前預測更接近廣東沿岸,會於10月8日早上初時考慮直接發出三號信號,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 香港在7日晚上開始受獅子山外圍雨帶影響,天文台於晚上11時20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並於10月8日凌晨4時40分發出三號強風信號以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58],當時獅子山集結在香港之西南偏南約630公里[59]。
八號風球持續: 發出最多八號風球的年份
小犬在10月4日期間在菲律賓的巴丹群島省上方約100公里處掠過,菲律賓氣象局因此就該省最北方伊巴雅特市發出三號風暴信號(暴風警告),其餘巴丹群島省的地區則發出二號風暴信號(烈風警告),部分位處呂宋島北部的省份則發出一號風暴信號(強風警告)[6]。 小犬於翌日(10月5日)下午離開菲律賓責任區,但由於該國巴丹群島與呂宋島仍然受小犬的影響,因此一號與二號颱風信號仍然在上述地區生效[7]。 10月6日早上,小犬對菲律賓的威脅解除,除呂宋島部分地區出現零星降雨外,其餘地區的雨勢與風勢皆已緩和[8]。 在2018年強烈熱帶風暴貝碧嘉 ,因預測貝碧嘉將在澳門100公里範圍內掠過,提前約4小時作出預告在8月14日晚上7時半改發八號東北風球,在發出八號風球時,貝碧嘉距離澳門約120公里,但在八號風球生效期間,澳門境內尚未錄得烈風風力。 顯示當有熱帶風暴或以上級別吹襲澳門時,並預料在澳門100公里範圍內正面吹襲時,氣象局會基於中心附近的烈風可能直接影響澳門而發出八號風球。 天文台於10月4日晚上9時4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當時小犬集結在香港以東約790公里[37]。
八號風球持續: 颱風小犬︱將軍澳影業路水浸 渠務署派緊急應變隊伍清理
氣象局也警告市民8日可能有驟雨和間接性的烈風和陣風,並且低窪地區更可能發生輕微水浸,所以藍色風暴潮的機率調升為「中等」[86][87]。 天文台在凌晨5時45分表示,會在上午11時40分改發三號信號[60]。 天文台在上午10時半改發紅色暴雨警告信號[61],並在上午11時40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62],當時小犬集結在香港之西南偏西約160公里,並同時表示當小犬對香港的威脅進一步減低時,會改發一號信號,或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63]。 天文台在下午1時45分表示,會在下午2時40分改發一號信號[64]。 八號風球持續 天文台在下午2時半改發黃色暴雨警告信號[65],並在下午2時40分改發一號戒備信號[66],當時小犬集結在香港之西南偏西約190公里[67]。
八號風球持續: 風暴消息
「獅子山」一名由香港提供,是香港位於九龍和沙田之間的一座山,其山峰貌似獅子而得名[1][2]。 獅子山一名為第3次使用,當中2010年同名風暴亦曾吹襲華南,至於2016年同名颱風則在高緯度形成並多次轉向,最終掠過日本,其引發的暴雨則在北韓造成重大傷亡;無獨有偶,三代熱帶氣旋獅子山均以飄忽不定的路徑聞名。 澳門氣象局稱,按目前路徑預測,「小犬」未來兩日將移近珠江口,雖然「小犬」環流細小,但預料其移動路徑較預期偏北,並將在澳門以南120公里範圍內掠過,與其相關的8級風圈有機會影響澳門,因此週日(8日)下午至晚間改發八號風球可能性提升至中等。 八號風球持續2025 天文台表示,按照現時預測路徑,「蘇拉」會在明日至後日相當接近珠江口一帶,本港天氣將會轉壞,有狂風大驟雨,風勢進一步增強。
八號風球持續: 發出紀錄
天文台前助理台長、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表示,由昨日(1日)起多個預報一致預測尼格將十分接近本港,相信是天文台「掛波」主要原因。 由於典型熱帶氣旋路徑一般是西北、西北偏西或西北偏北移動路線,導致澳門受風暴吹襲期間的風向有慣常的轉變模式,造就典型的八號信號方向配搭;但部份熱帶氣旋的路徑可能較異常,造成其他類型的風向轉變,亦令八號信號的配搭有所不同。 此外部份熱帶氣旋由於正面吹襲澳門,可能導致配搭之間出現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八號風球持續 熱帶風暴獅子山(英語:Tropical Storm Lionrock,國際編號:2117,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222021,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Lannie)是2021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7個被命名的風暴。
八號風球持續: 香港天文台:下午1時40分或之前改發八號風球
在2000年至2017年,澳門氣象局會視乎澳門境內任意一個站點 (主要視乎跨海大橋風力) 的每小時平均風速持續已達到或預測兩小時後將會達到63公里或以上,才會發出八號風球,並且一般會提前一兩小時作出預告表示改掛八號風球。 1912年8月31日起,澳門改用數字警告信號系統,當受到熱帶氣旋吹襲時,就會以鳴炮、圓形、圓錐形或圓柱形的物件,向港口航海人士告知熱帶氣旋對澳門構成的威脅程度及烈風吹襲的方向。 八號風球持續 八號風球持續2025 最初原意是方便航海人士使用,故此釐定的標準主要是以澳門以內可能出現的風速為依據,當有熱帶氣旋進入了本澳三百英里(約480公里)範圍內時,港務當局始懸掛風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