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是很常見的一種中藥材。 大黃的功效與作用是很突出的。 大黃具有很強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夠調節免疫、抗炎、解熱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促進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膽、保肝、瀉下作用。 如研末可治黃水瘡、濕疹等皮膚病;與陳石灰同炒至桃紅色,研細後撒布傷口,可止創傷出血。 大黃外用功效 治實熱便秘,譫語發託,食積痞滿,痢疾初起,裡急後重,瘀停經閉,症瘕積聚,時行熱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陽黃,水腫,淋濁,溲亦,癰瘍腫毒,疔瘡,湯火傷。 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
【鑒別】(1) 本品橫切面:根木栓層及皮層大多已除去。 韌皮部篩管群明顯;薄壁組織發達。 本品具有瀉下、抗潰瘍、保護腸黏膜屏障、抗病原微生物、抗急性胰腺炎、腎臟保護、保肝利膽、抗纖維化等作用。 2、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漢學家們根據中國《二十五史》寫出了「大黃史」,列出它們在各個朝代的故事。
大黃外用功效: 清熱涼血
常與芒硝、厚朴、枳實配伍,以增強瀉下攻積之力,為急下之劑,用治陽明腑實證,如大承氣湯(《傷寒論》);若大黃用量較輕,與麻仁、杏仁、蜂蜜等潤腸藥同用,則瀉下力緩和,方如麻子仁丸(《傷寒論》)。 大黃外用功效2025 大黃外用功效2025 大黃外用功效2025 使用者下載或拷貝本網站內容,或以任何形式將本網站內容傳輸、散布或提供予公眾者(包括但不限於轉貼連結、轉載內容等方式),皆不得基於商業目的或作為商業用途。 此外,使用者利用本網站內容時須遵守著作權法的所有相關規定,不可變更、發行、播送、轉賣、重製、改作、散布、表演、展示以及利用本網站相關網站上局部或全部內容與服務賺取利益。 大黃是中醫常用的通便藥材,也具有清熱瀉火、消腫解毒等功效。
主治眼胞壅腫,瘀血凝滯不散而漸生翳者。 大黃丸(《聖濟總錄》) :本品、黃芩、黃連、當歸、赤茯苓、黃芪、干地黃、赤芍葯、柴胡、梔子。 治虛勞骨蒸,心神煩躁,大小便難,四肢疼痛。
大黃外用功效: 大黃化學成分
秋季開淡黃白色花,大圓錐花序頂生;花梗纖細,中下部有關節;花被6裂,長約1.5毫米,排為2輪;雄蕊9個。 瘦果矩卵圓形,有3稜,沿稜生翅,翅邊緣半透明,頂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 用生大黃3~8錢,煎取150~500毫升(每劑最多使用2天),供漱口、濕熱敷及洗滌用,每天4~6次。 治療前先清洗局部,除淨分泌物。 本法對於一般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口腔炎、口唇潰瘍、皮膚毛囊炎及頭部癤腫等炎性疾患均有效,局部培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轉陰日數亦比較迅速。 【功能主治】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
- 大黃對四氯化碳所致急性大鼠肝損傷,大黃可使其血清谷丙轉氨酶活性明顯下降,肝細胞腫脹,變性及壞死明顯減輕,肝蛋白、核酸和糖原明顯增加,並促進肝細胞再生。
- 相使配對,辛以行之,苦以降之,相輔相成,有通降下行,瀉火散瘀之效。
- 由第三方經營的網站均由各該第三方業者自行負責,不屬本網站控制及負責範圍之內,本網站對任何連結至本網站網頁上的第三方網址及其網站內容,並不保證其合適性、即時性、有效性及正確性。
- 根狀莖及根供藥用(見彩圖大黃)。
- 本品外用能瀉火解毒,涼血消腫,治熱毒癰腫疔癤,如用治乳癰,可與粉草共研末,酒熬成膏的金黃散(《婦人大全良方》);用治口瘡糜爛,多與枯礬等份為末擦患處(《聖惠方》)。
- 故大黃無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 當蒐集個人資料之目的消失或期限屆滿時,您可要求刪除、停止處理或利用個人資料。
上述代謝物可直接刺激大腸局部或粘膜下神經叢,使蠕動加強,同時通過抑制Na+、K+-ATP酶而抑制水分的吸收 (較正 常時增加45%) ,產生容積性致瀉作用。 大黃收載於《神農本草經》,是一味瀉熱毒、蕩積滯、行瘀血的良藥,倍受醫家的青睞。 據統計,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共有36個配伍大黃的方劑。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完素以治療熱病善用寒涼藥而著稱,他的弟子中就有一位叫「穆大黃」的,其河間學派的用藥風格可見一斑。
大黃外用功效: 清熱瀉火
高10~15cm時定苗,每穴1株。 子芽繁殖:在收穫大黃時,將母株根莖上的萌生健壯而較大子芽摘下,按行株距55cmX55cm挖穴,每穴放1子芽,芽眼向上,覆土6~7cm,踏實。 栽種時在切割傷口塗上草木灰,以防腐爛。 蓼科(Polygonaceae) 大黃外用功效2025 大黃外用功效 大黃屬(Rheum)多年生草本。
5、疳積:大黃、芒硝、梔子、杏仁、桃仁各2錢。 共研細粉,加麵粉適量與雞蛋1個,共搗爛成糊狀,敷於臍部,24小時後除去,局部呈紫青色即可。 【功能主治】瀉實熱,破積滯,行瘀血。 主治:實熱便秘,食積停滯,腹痛,急性闌尾炎,急性傳染性肝炎,血瘀經閉,牙痛,衄血,急性結膜炎;外用治燒燙傷,化膿性皮膚病,癰腫瘡瘍。
大黃外用功效: 大黃相關的方劑
(4 ) 慢性腎功能衰竭(CRF):大黃用於治療CRF主要原於其瀉下作用,CRF時,腎臟的結構破壞,功能喪失,含氮的代謝廢物瀦留體內,通過瀉下可促進其從腸道排泄,減輕氮質血症,從而緩解CRF的臨床症状。 大黃外用功效2025 本品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藥用大黃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乾燥根及根莖。 大黃外用功效2025 秋末莖葉枯萎或次春發芽前採挖,除去細根,颳去外皮,切瓣或段,繩穿成串乾燥或直接乾燥。 大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下品。
大黃外用功效: 大黃的功效 大黃的使用禁忌都有哪些
本品有較好的活血逐瘀通經作用,其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熱,爲治療瘀血證的常用藥物。 本品有較好的活血逐瘀通經作用,其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熱,為治療瘀血證的常用藥物。 本網站內容著作權係屬本網站或其他授權本網站使用之提供者所有。 而本網站或相關連結網站所刊載內容或建置連結之網頁或資料,均由被連結網站所授權提供,本網站不擔保其正確性、即時性或完整性。 大黃外用功效 您下載或拷貝本網站內容,或以任何形式將本網站內容傳輸、散布或提供予公眾者(包括但不限於轉貼連結、轉載內容等方式),皆不得基於商業目的或作為商業用途。
大黃外用功效: 大黄
明代醫家張景岳將大黃與人參、熟地、附子並稱為「藥中四維」,創製了40多個含大黃的復方。 在中國醫學史上,從宮庭醫案、醫家著作到民間單方,從配伍內服到炮炙外用,大黃都以其瀉熱通便、破積行瘀、解毒止痛的功效被醫家和病患所稱道,劑型有湯劑、散劑、丸劑、膏劑、洗劑等。 除此之外,大黃酒、大黃茶等還是養生保健的佳品。 大黃外用功效 但醫界有諺語云:「大黃救人無功,人參殺人無過。」說明世人喜進溫補而忌攻下的用藥心理。
大黃外用功效: 大黃
其實,在辨證施治的前提下,妙用大黃對於一些疑難痼疾常常會有出奇制勝桴鼓相應之效。 本品有較強的瀉下作用,能盪滌腸胃,推陳致新,為治療積滯便秘之要藥。 又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洩熱,故實熱便秘尤為適宜。
大黃外用功效: 《中國藥典》:大黃
大黃煎劑有明顯的瀉下作用,這種作用受溫度和時間的影響。 其熱水浸出液,在酸、鹼條件下或50℃減壓濃縮,瀉下效力 均不受影響。 沸水浴常壓濃縮,其瀉下作用僅為原浸出液的1/3。 瀉下作用隨加熱時間的延長而減弱。
大黃外用功效: 大黄的种植和炮制
用於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溼熱黃疸。 廣泛用於治大便秘結、癰腫、疔瘡、目赤腫痛、痄腮、血熱妄行引起的各種出血、淤血經閉、產後腹痛、跌打損傷、溼熱洩痢、黃疸、水腫、中風痰迷等,有盪滌胃腸,推陳致新,安和五臟之功。 本網站有權因下列因素,包括但不限於系統修復、軟硬體更新、定期維護、網路品質不良或天災等人力不可抗拒之因素下,變更、暫時或永久停止繼續提供全部或部分服務。 您同意本網站對您或任何第三方對於服務變更不負擔任何責任。 大黃外用功效 您透過本網站發表的各種言論(包括但不僅限於諮詢問題、就醫經驗、感謝信等),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您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大黃外用功效: 大黃古籍記載
對於您使用本網站各項服務時所留下的個人資料,本網站絕對予以尊重並且依據本網站的「隱私條款」加以規範保護。 本網站絕不會把您寶貴的個人資料提供給任何與本網站無關的第三者。 您可以點閱本網站的「隱私條款」以獲得更多資訊。
大黃外用功效: 大黃的功效與作用
實驗證明大黃可促進犬和貓膽汁分泌,使膽紅素和膽汁酸含量增加。 大黃外用功效2025 大黃可使小鼠胸腺指數、脾指數增高,並能促進血清溶血素生成,大黃還能明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使吞噬率和吞噬指數升高。 較敏感的細菌為厭氧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和淋病雙球菌、白喉桿菌、傷寒副傷寒桿菌和痢疾桿菌。
大黃外用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大黃
本網站不保證提供不間斷、即時、安全、無錯誤的網路服務。 大黃外用功效2025 本網站或其他協力廠商可能會提供連結到第三方網站或網路資源的連結。 僅為了增加使用者方便性,您可能會因此連結至其他業者經營的網站,但不表示本網站認可該網站的內容或與該網站有任何關係。
大黃為常用中藥,具有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的功效。 用於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扑損傷,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 熟大黃瀉下力緩,瀉炎解毒。 現代醫學證明,本品具有導瀉、利膽、保肝、抗潰瘍、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目前對於大黃國內文獻尚未見有明顯的毒性報導,但是近年來國外學術刊物較多地報導了大黃素及其蒽醌類化合物的腎毒性和致癌性。
大黃外用功效: 大黃功效
根狀莖及根供藥用(見彩圖大黃)。 栽培種主要為掌葉大黃(R.palmatum),次為唐古特大黃(R.palmatum var.tanguticum) 和藥用大黃(R.officinale)。 中國用大黃於醫藥有悠久歷史,西漢初已成批運銷歐洲。 品種較多,外觀形狀及表面顏色不一,藏邊大黃、河套大黃呈類圓錐形,外表紅棕色、黃褐色;華北大黃、天山大黃、心葉大黃呈類圓柱形,外表為黃棕色、棕褐色或黑褐色;信州大黃多加工成橢圓形塊狀,表面棕褐色。 斷面大部分無正品的特徵,橫切面大多無星點;聞之無正品大黃的特異氣味,大多氣微,口嘗味微苦,有的微澀。 金黃散(《外科精義》) 大黃、薑黃、天花粉、黃柏、蒼朮、厚樸、陳皮、甘草、白芷、生天南星。
大黃外用功效: 大黃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亦有按上法反覆蒸制2~3次者。 大黃炭:取大黃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外面呈焦褐色(存性),略噴清水,取山曬乾。 一般為長形,切成段塊,個大形圓者常縱剖成片,質地較松,內色較西寧大黃淡,錦紋不甚明顯,斷面星點亦排成圈環狀,其它與西寧大黃相似。 主產於甘肅銓水、西禮等地。 屬於銓水大黃型的商品,尚有文縣大黃、清水大黃、莊浪大黃等數種,產於甘肅文縣,成縣、清水等地。 【別名】黃良、火參、膚如(《吳普本草》),將軍(李當之《藥錄》),錦紋大黃(《千金方》),川軍(《中藥材手冊》),峻(藏名)。
大黃外用功效: 止血
並且您同意不將本會員條款或任何本使用條款賦予您的權益或義務轉讓給他人。 大黃外用功效 當您註冊並成為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之會員時,表示您已經閱讀並願意遵守以下服務條款。 往後任何新添加的功能也適用於以下條款,您可以在此看到最新版本的服務條款。
大黃外用功效: 大黃含有的化學成分
本品橫切面:根木栓層及皮層大多已除去。 韌皮部明顯;薄壁組織發達。 木質部射線較密,寬2~4列細胞,內含棕色物;導管非木化,常1至數個相聚,稀疏排列。 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並含多數澱粉粒。 根莖髓部寬廣,其中常見黏液腔,內有紅棕色物;異型維管束散在,形成層成環,木質部位於形成層外方,韌皮部位於形成層內方,射線呈星狀射出。 草酸鈣簇晶直徑20~160μm,有的至190μm。
大黃外用功效: 《中華本草》:大黃
沒食子酸尚可降低纖溶活性。 此外,還可增杖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聚集能力,使出血和凝血時間明顯縮短。 本公司隱私權聲明及其所包含之告知事項,僅適用於本公司所擁有及經營的KingNet網站。 KingNet網站內可能包含許多連結、或其他合作夥伴所提供的服務,關於該等連結網站或合作夥伴網站的隱私權聲明及與個人資料保護有關之告知事項,請參閱各該連結網站或合作夥伴網站。
大黃可以降低胃腸道的胃氣和腸氣,有助於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 【功能與主治】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 用於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 熟大黃瀉下力緩,瀉火解毒。
如有滲液外流,可聽其自然,第2天再洗。 大黃外用功效2025 大黃外用功效2025 輕者換藥3~6次,重者8~9次,即可新生肉芽。 此時不可再洗,藥粉可少用或不用,但”千層”必需每日一換。 當結痂牢固時會發生癢感,不可揭去痂蓋,隔5~7日或7日以上,癡蓋自然脫落。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大黃素(C15H10O5)和大黃酚(C15H10O4)的總量不得少於0.05%。 土大黃苷 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2ml,溫浸10分鐘,放冷,取上清液10μl,點於濾紙上,以45%乙醇展開,取出,晾乾,放置10分鐘,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不得顯持久的亮紫色熒光。 主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症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殺(《御覽》,此下有道字),調中化食,安和五臟,生山谷。 熟大黃(又名:熟軍,制軍):取切成小塊的生大黃,用黃酒拌勻,放蒸籠內蒸制,或置罐內密封,坐水鍋中,隔水蒸透,取出晒乾(大黃塊100斤用黃酒30~50斤)。
8、抑菌試驗:大黃的抗菌作用強,抗菌譜廣,其有效成分已證明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黃酸、大黃素和蘆薈大黃素的抗菌作用最好。 大黃酸和大黃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分別為15微克/毫升及10微克/毫升。 此外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及皮膚真菌等均有抗菌作用。 大黃外用功效2025 【備註】另有一種山大黃為同屬植物波葉大黃的根莖及根,又稱苦大黃。
大黃外用功效: 止血
【原形態】1、掌葉大黃 大黃外用功效2025 多年生草本,高達2米。 地下有粗壯的肉質根及根狀莖。 莖粗壯,中空,綠色,平滑,無毛,有不甚明顯的縱紋。
除盡外皮者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有的可見類白色網狀紋理及星點(異型維管束)散在,殘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繩孔及粗皺紋。 質堅實,有的中心稍鬆軟,斷面淡紅棕色或黃棕色,顯顆粒性;根莖髓部寬廣,有星點環列或散在;根木部發達,具放射狀紋理,形成層環明顯,無星點。 氣清香,味苦而微澀,嚼之粘牙,有沙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