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赤鱲角隧道於2020年12月27日全線通車,因元朗及天水圍區機場路線重組方案需要多次修訂,最終在延遲數月後才正式得以落實,本路線於2021年6月20日起,實施相關的總站遷移及路線改動,除縮短行車時間外,更將機場巴士服務範圍擴展至凹頭、爾巒、高埔村及港鐵錦上路站一帶。 因全程行車里數大為縮減,全程收費由原本的 元朗機場巴士 $27.70 調低至 $18.90。 運輸署於2016年發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本地公共交通服務安排》,建議在港珠澳大橋通車當日,安排所有機場A線在青嶼幹線轉車站後,取道順朗路(屯門至赤鱲角南面連接路)往返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然後才往返機場。
元朗(八鄉路)開經:八鄉路、錦河路、錦田公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屏山段)、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元朗公路、屯門公路、皇珠路、龍富路、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順朗路、北大嶼山公路、東涌東交匯處、裕東路、順東路、赤鱲角南路、駿運路、駿運路交匯處、航膳西路、駿運路交匯處、觀景路、東岸路、機場路及暢連路。 錦上路站開經:東匯路、錦河路、錦田公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屏山段)、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元朗公路、屯門公路、(屯發路、屯門公路、)皇珠路、龍富路、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赤鱲角路、順暉路、順匯路、赤鱲角路、東榮路、東岸路、觀景路、駿運路交匯處、觀景路、東岸路、機場路、暢航路、機場路、機場南交匯處、暢連路、航天城交匯處、東岸路、東耀路、東岸路、航天城交匯處及暢連路。 巴士總站落成時建有六條車坑,供途經的巴士路線76K、276、276P、277及多條專綫小巴路線使用,上述專營巴士路線於2007年3月12日起改回停靠朗日路新元朗中心站(現稱形點II)[5],以便進行改善工程。 新設計的三條車坑車站於2007年6月29日重新投入運作[6],其中專綫小巴及居民巴士使用西面車坑,而東面兩條車坑則用作口岸接駁路線B1及B2的總站。 元朗機場巴士2025 九廣西鐵(現屯馬綫一部分)於2003年12月20日通車,元朗站是其中一個車站,附設的公共運輸交匯處率先於11月27日啟用[4]。
元朗機場巴士: 香港巴士大典
因此,龍運巴士及運輸署在《2019-2020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重組沙田區的機場巴士服務,建議A41線試辦上午一班由火炭(駿景園)開往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的特別班次,途經源禾路及沙田市中心,為期六個月;同時建議開辦一條全新機場巴士路線,編號為A42,全日來往水泉澳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途經沙田圍、秦石邨、大圍、田心圍、顯田及美林邨後經青沙公路往返機場[3]。 不過,沙田區議會不滿A42線收費較A41線為高,而碩門邨、火炭及源禾路的居民依然未有全日來往機場的巴士服務[4],建議最終未能落實[5]。 E34B線更名為E36線並改經屯門赤鱲角隧道後,縱使此舉動令行車距離縮短,但元朗公路及屯門公路在繁忙時間塞車頻繁,交通意外也經常出現,以至宏達路不時擠塞皆令整體行車時間增加,引起元朗區議會要求此線繁忙時間甚至全部班次回復行經大欖隧道[6]。
初時往來元朗西鐵站(即本站的前名)至落馬洲支線總站(現稱落馬洲站)。 提供元朗市中心、屏山、廈村、屯門、深井往來 荃灣西站的巴士服務,於1973年7月16日起投入服務,經黃金海岸。 為配合元朗站物業發展工程,總站於2019年12月22日臨時遷往形點。 隨著機場島內基建陸續展開,以及夜航飛機班次持續增加,帶動N30線需求上升,龍運需開辦N30P線以作疏導。 龍運巴士E36P線是香港一條來往上村及航天城巴士總站的巴士路線,只於星期一至六清晨設去程及下午繁忙時間設回程服務,途經錦上路、錦田、凹頭、大欖隧道、青嶼幹線、東涌市中心及機場後勤區,便利八鄉的居民往返大嶼山。
元朗機場巴士: 港鐵巴士K73綫
即使後來更直接往返元朗及機場的A36線提升至每天全日行走,此路線全程車費廉宜,仍受乘客歡迎。 2017年5月28日,本總站的所有路線因興建物業而改至元朗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只剩下68F線使用此站。 元朗機場巴士2025 A42線全程收費為$23.4[1],並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13],惟此線並不受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中的$2票價優惠覆蓋[14]。 元朗機場巴士 乘客登車時需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車資,不設找贖;而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帶同最多兩名四歲以下而且不佔座位的兒童乘車[13]。 此外,乘客亦可透過多元化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繳付車資[註 2],乘客使用此付款方式不能享有與非九巴/龍運路線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15]。 於2004年4月18日投入服務,取代原有A70及A74線,途經天富苑、天晴邨、嘉湖山莊(美湖居、麗湖居、景湖居)、天水圍游泳池(只限回程)、天慈邨、朗屏邨及元朗廣場。
- 因此,龍運巴士及運輸署在《2019-2020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重組沙田區的機場巴士服務,建議A41線試辦上午一班由火炭(駿景園)開往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的特別班次,途經源禾路及沙田市中心,為期六個月;同時建議開辦一條全新機場巴士路線,編號為A42,全日來往水泉澳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途經沙田圍、秦石邨、大圍、田心圍、顯田及美林邨後經青沙公路往返機場[3]。
- 本總站原本設在元朗鳳翔路附近(近鳳琴街體育館),即元朗(鳳翔路)巴士總站,最晚在1970年代初已經存在。
- 此路線設9個字軌,暫不設掛牌車,主要使用客車版Enviro500 MMC(15XX、55XX)雙層巴士行走。
- 為配合屯門赤鱲角隧道通車的第二階段巴士路線重組,此路線改經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同時伸延服務範圍至凹頭一帶,並更改編號為E36。
- 元朗(東)巴士總站(英語:Yuen Long (East) Bus Terminus)是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的巴士總站。
- 有關巴士路綫將不再途經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及大欖隧道巴士轉乘站,乘客亦將不能於有關轉乘站轉乘其他路綫。
九巴B1線開辦初期曾以此站為總站,其後於2008年6月22日遷往天水圍站作總站,而此站則改為往落馬洲鐵路站方向的中途站。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1年5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ACROSS網站。 如要查詢有關路線的最新用車資訊,請參考ACRO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雖然香港特區政府已盡力確保本網頁的資料準確,但香港特區政府不會明示或隱含保證或擔保該等資料均準確無誤。
元朗機場巴士: 路線資訊
提供崇山新村、塘頭埔村、蝶翠峰往來元朗市中心的穿梭專線小巴服務,並在朗屏站接駁港鐵西鐵綫,於1986年8月起投入服務。 本線乘客可於屯門赤鱲角隧道轉車站免費或以優惠票價轉乘其他途經屯門赤鱲角隧道的龍運巴士路線,詳情請按此處。 元朗、天水圍及東涌的新住宅項目陸續落成,取道落馬洲及機場過境的人數亦不斷增加,加上機場島基建設施工程的開展及港珠澳大橋的興建,往來元朗區及大嶼山北部的通勤人流有持續上升的趨勢。 惟當時E34線覆蓋元朗及天水圍,行車時間冗長,沿途容易受輕鐵燈號和繁忙路段交通影響,導致班次不穩,營運欠效率。 元朗(媽橫路)開經:媽橫路、青山公路(屏山段、元朗段)、朗日路、形點交通交匯處、朗日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博愛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汀九橋)、青衣西北交匯處、青嶼幹線、北大嶼山公路、東涌東交匯處、裕東路、順東路、赤鱲角南路、駿運路、駿運路交匯處、航膳西路、駿運路交匯處、觀景路、東岸路、機場路及暢連路。 註:因應最新疫情發展,往來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公共運輸服務及跨境客運服務已相應作出調整。
- 元朗(西)巴士總站[1](英文:Yuen Long (West) Bus Terminus)是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安達坊的巴士總站,旁邊為元朗廣場,原址為填平山背河支流橫洲河的土地。
- 下列8條巴士路線將停靠屯門—赤鱲角隧道巴士轉乘站,方便乘客利用巴士轉乘往返元朗區及北大嶼山/機場各個目的地。
- 不過,沙田區議會不滿A42線收費較A41線為高,而碩門邨、火炭及源禾路的居民依然未有全日來往機場的巴士服務[4],建議最終未能落實[5]。
- 九巴B1線開辦初期曾以此站為總站,其後於2008年6月22日遷往天水圍站作總站,而此站則改為往落馬洲鐵路站方向的中途站。
- 初時往來元朗西鐵站(即本站的前名)至落馬洲支線總站(現稱落馬洲站)。
- # 星期一至五1715, 1755開出班次繞經東岸路、東耀路、迴旋處、東耀路、東岸路及航天城交匯處,返回赤鱲角路原有路線。
此路線設9個字軌,暫不設掛牌車,主要使用客車版Enviro500 元朗機場巴士 MMC(15XX、55XX)雙層巴士行走。
元朗機場巴士: 路線改動沿革
提供港鐵元朗站、元朗市中心、屏山、洪水橋、屯門藍地往來深圳灣口岸的口岸巴士服務,於2007年7月1日起投入服務,以配合深圳灣口岸啟用。 上村開經:錦田公路、上村迴旋處、錦田公路、錦上路、東匯路、錦田公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博愛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汀九橋)、青衣西北交匯處、青嶼幹線、北大嶼山公路、東涌東交匯處、裕東路、順東路、赤鱲角南路、駿運路、駿運路交匯處、航膳西路、駿運路交匯處、觀景路、東岸路、機場路、暢連路、機場(地面運輸中心)巴士總站、暢連路、機場南交匯處、暢連路、航天城交匯處、航天城路及航天城第二街。 龍運巴士E36S線是香港一條來往來往元朗(媽橫路)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的巴士路線,本線於星期一至六上午設去程及下午設回程服務,途經及取道則與已取消的龍運巴士E34B線相同,但不會途經暢航路一號客運大樓分站。
元朗機場巴士: 巴士時間表
本路線開辦時的12米掛牌車在投入服務9天後(8月13日)亦換成同款巴士的12.8米版本,令本路線成為繼A43、A43P線後,第三條上掛12.8米「巨無霸巴士」的龍運機場巴士路線,也成為第三條全線用車皆為12.8米巴士的專營巴士路線,後期才再次加入Enviro500 MMC 12米巴士(55XX)行走。 為配合屯門赤鱲角隧道通車的第二階段巴士路線重組,此路線改經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同時伸延服務範圍至凹頭一帶,並更改編號為E36。 有關巴士路綫將不再途經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及大欖隧道巴士轉乘站,乘客亦將不能於有關轉乘站轉乘其他路綫。 此特別班次於2013年9月2日投入服務,途經蕉徑、八鄉、港鐵錦上路站、錦田、凹頭及博愛醫院,只於上課日上午繁忙時間開出一班(0700)。 元朗(西)巴士總站[1](英文:Yuen Long (West) Bus 元朗機場巴士2025 Terminus)是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安達坊的巴士總站,旁邊為元朗廣場,原址為填平山背河支流橫洲河的土地。
元朗機場巴士: 元朗(西)巴士總站
本總站原本設在元朗鳳翔路附近(近鳳琴街體育館),即元朗(鳳翔路)巴士總站,最晚在1970年代初已經存在。 專綫小巴方面,32線以此站為總站,因車站設計問題,小巴只能短暫停留。 元朗機場巴士 604線官方總站為元朗(鳳翔路),營辦商卻於2005年自行延長路線至此站。
元朗機場巴士: (一) 港鐵、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服務
運輸署提供,8條龍運營辦往返元朗區及北大嶼山、機場的專營巴士路綫,周日(20日)首班車起將改經屯門─赤鱲角隧道,以便市民利用巴士轉乘往返元朗區及北大嶼山或機場各目的地。 元朗站開經:朗樂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屏山段)、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天福路、天城路、天龍路、天葵路、天秀路、天瑞路、天湖路、天耀路、屏廈路、洪天路、天水圍西交匯處、元朗公路、屯門公路、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海珠路、海皇路、皇珠路、龍富路、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順朗路、北大嶼山公路、東涌東交匯處、裕東路、順東路、赤鱲角南路、駿運路、駿運路交匯處、航膳西路、駿運路交匯處、觀景路、東岸路、機場路、暢連路及暢達路。 龍運巴士N30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通宵巴士路線,來往機場(暢達路)及元朗站,途經機場後勤區、東涌市中心、屯門赤鱲角隧道、豐景園、安定邨/友愛邨、屯門市中心、紅橋、屏欣苑、天耀邨、天瑞邨、天秀路、天慈邨及元朗市。 機場(地面運輸中心)開經:暢連路、機場南交匯處、機場路、東岸路、觀景路、駿明路、觀景路、駿運路交匯處、航膳西路、駿運路交匯處、駿運路、駿坪路、赤鱲角南路、順東路、達東路、順東路、裕東路、東涌東交匯處、北大嶼山公路、青嶼幹線、青衣西北交匯處、青朗公路(汀九橋、大欖隧道)、元朗公路、博愛交匯處、青山公路—元朗段、擊壤路、元朗安寧路、媽廟路及媽橫路。 於1997年10月19日投入服務,途經元朗市中心、港鐵元朗站、大欖隧道、長青隧道、西九龍公路、西區海底隧道、西營盤、上環、中環、金鐘及灣仔。 於1983年4月7日配合九廣鐵路(英段)電氣化而投入服務,取代原有64綫,途經元朗市中心、港鐵元朗站、博愛醫院、凹頭、錦田、港鐵錦上路站、八鄉錦上路、林錦公路(嘉道理農場、林村)、大埔花園、港鐵太和站、大埔中心及大埔墟。
元朗機場巴士: 路線資料
龍運巴士NA36線是A36線的深宵特別路線,總站是設在國泰城,途經機場客運大樓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 除了來回程繞經屯門市廣場和所有班次均服務國泰城外,NA36線的停站安排皆和A36線相若。 於2012年8月6日上午去程班次投入服務,2013年5月20日增設以此為總站的下午回程班次,2014年9月15日上午去程班次由媽橫路(山水樓)縮短至由此開出,2019年10月21日起延長元朗(德業街),此站改為中途站。 元朗機場巴士 途經朗屏邨、元朗市中心、港鐵元朗站、大欖隧道、長青隧道、西九龍公路、西區海底隧道、林士街天橋、中環灣仔繞道、東區走廊及北角,只限於下午班次往元朗方向時途經此站。 元朗機場巴士 提供港鐵天水圍站、元朗市中心往來洲頭村、下灣漁民新村、落馬洲站/福田口岸的巴士服務,於2007年8月15日投入服務。
元朗機場巴士: 港鐵巴士命名
受順朗路(屯門至赤鱲角南面連接路)工程延誤影響,加上考慮地區人士意見,運輸署於2017年5月的修訂建議,則只安排9條A線駛經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本路線為其中之一,往機場方向在2號客運大樓巴士站後,先繞經位於順暉路的港珠澳大橋旅檢大樓落客,才駛往機場(地面運輸中心)巴士總站;往市區方向,由機場(地面運輸中心)巴士總站開出後,繞經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公共運輸交匯處,然後經赤鱲角路、機場路返回北大嶼山公路原有路線。 隨著港珠澳大橋於2018年10月24日早上0900正式通車,本路線隨即實施上述修訂改動,並提早頭車及延長尾車時間。 由於原本未能趕及與大橋同步通車的順朗路(屯門至赤鱲角南面連接路),其中連接北大嶼山公路往返市區方向的支路,能夠趕及與大橋同步通車,因此運輸署安排本路線依2016年的原建議方案,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公共運輸交匯處上客後,改經赤鱲角路(東行)、順朗路返回北大嶼山公路,以節省行車時間及減輕機場島上道路交通負荷。 本路線提供港鐵錦上路站、高埔村、爾巒、凹頭、形點、元朗大馬路、屯門(紅橋)往來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機場的豪華巴士服務,於2015年9月30日起投入服務,初時總站為洪水橋(洪元路),途經塘坊村、屏山、元朗市中心,袛於每日早晚繁忙時間提供單向服務。
元朗機場巴士: 行車路線
於2008年9月13日投入服務,取代原有N968線,途經元朗市中心、港鐵元朗站、凹頭、大欖隧道、屯門公路、荃灣路、港鐵美孚站、西九龍走廊、海底隧道、港鐵天后站、銅鑼灣、灣仔、金鐘、中環及上環,只於深宵時段提供服務。 本路線於2017年7月31日提早頭車時間後,朗屏站開出頭車時間為0500,曾與龍運A47X線並列香港各條機場巴士A線中,最早開出頭車的兩條日間全日路線,也曾是元朗區日間巴士路線中頭車時間最早的,總站遷往錦上路站及改經屯門赤鱲角隧道後,元朗端頭車改為0510開出,紀錄因而被龍運A37線取代。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啟用後,本路線由機場開出頭車提早至0515,成為現時日間機場A線中,機場開出頭車時間最早的。 機場(地面運輸中心)開經:暢連路、機場南交匯處、暢連路、航天城交匯處、東岸路、東耀路、東岸路、航天城交匯處、赤鱲角路、順暉路、順匯路、赤鱲角路、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龍富路、皇珠路、屯門公路、(屯喜路、屯門公路、)元朗公路、朗天路、水邊圍交匯處、宏達路、鳳池路、屏會街、元朗安寧路、媽廟路、青山公路-元朗段、朗日路、形點交通交匯處、朗日路、青山公路-元朗段、錦田公路、錦河路及東匯路。
不足一個月後,運輸署開始著手與龍運巴士研究將此線部分班次改經大欖隧道的可能性[7],並於同年7月下旬向元朗區議會正式建議開辦E36S線,其走線與E34B相同,惟只於星期一至六上午及下午繁忙時間分別提供往機場及往元朗方向服務[8],並在同年8月30日正式實施。 龍運巴士A36線是香港一條機場特快巴士路線,來往錦上路站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途經凹頭、形點、元朗市、紅橋、屯門赤鱲角隧道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 龍運巴士A42線是香港一條機場巴士路線,由龍運巴士有限公司營辦,於2023年12月3日起投入服務,來往黃泥頭至機場(地面運輸中心),途經水泉澳邨、沙田圍、新田圍邨及顯田後,取道青沙公路、青嶼幹線及北大嶼山公路往返香港國際機場,全程收費為$23.4。 提供元朗市中心、屏山、往來流浮山的巴士服務,於1961年4月6日起投入服務(前身為九巴路線24),2003年12月19日起配合九廣西鐵(現稱港鐵屯馬綫)於翌日通車改稱K65,並繞經港鐵天水圍站。
早於2020年6月,運輸署發表《配合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北面連接路通車專營巴士行車路線調整安排》,建議在屯門赤鱲角隧道通車當日起,將屯門、元朗、天水圍及北區的大部份機場巴士路線,改經該隧道往返新界區至機場,並進行相應的巴士路線重組。 經屯門、元朗及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商討後,當局決定分階段實施方案,於屯門赤鱲角隧道通車當日起實施屯門區的機場路線重組,至於元朗及天水圍區的機場路線重組,則約在屯門區機場路線重組實施後約一個月後實施。 龍運巴士及運輸署在《2020-2021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再次建議重組沙田區的機場巴士服務,當中建議開辦一條全新機場巴士路線,編號為A42,全日來往碩門邨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途經黃泥頭、水泉澳、沙角邨及大圍後,再經青沙公路及青嶼幹線往返香港國際機場,為相關地區一帶的乘客提供機場巴士服務[6]。 元朗機場巴士2025 元朗機場巴士2025 元朗機場巴士2025 不過,沙田區議會不滿《計劃》中另一條新路線A46於沙田區內繞經大圍的走線迂迴[7],因此龍運巴士及運輸署於2020年11月提交修訂建議,建議此路線縮短至黃泥頭,並繞經新田圍邨以及原有方案中A46線途經之顯田,碩門邨的服務則由A41線取代[8]。 然而此路線在新田圍邨的站點設於獅子山隧道公路,時任沙田區議會主席程張迎批評邨內居民需途經斜道、升降機和崎嶇小徑才能抵達車站乘搭巴士,有關安排難以接受;亦有其他議員不解A42線服務時間為何較區內其他機場路線為短[9]。 為配合機場三跑道系統項目工程,機場(二號客運大樓)於2019年11月28日晚上2300起關閉,以便進行長達四年的擴建工程。
元朗機場巴士: 服務時間
雖然港鐵巴士K73綫以「元朗西」為循環點,但實際上並非停靠此站,而是在附近的輕鐵豐年路站和元朗安寧路停站(2015年12月13日前)。 元朗機場巴士 # 星期一至五1715, 1755開出班次繞經東岸路、東耀路、迴旋處、東耀路、東岸路及航天城交匯處,返回赤鱲角路原有路線。 由本路線往機場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往逸東/滿東方向(經東涌/後勤區),或於一小時半內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往新界方向,上述路線之車程免費。 署方提醒,部分現有路綫的行車路綫或上落客站點亦會有所改變,乘客應及早留意巴士路綫改道及相關巴士轉乘安排,以免影響行程。 持「機場員工個人八達通卡」的合資格機場員工,可以優惠價$25.9乘搭此路線。 有關乘客需在登車時向車長出示「機場員工個人八達通卡」,並以該卡繳付車費。
為配合該項工程,位於翔天路的機場(二號客運大樓)巴士站於翌日(2019年11月29日)凌晨起停用,本路線由當日起,在機場(一號客運大樓)落客後,即直接前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旅檢大樓,才返回機場(地面運輸中心)巴士總站,不再途經機場(二號客運大樓)。 同日起,所有往新界方向班次改由機場(地面運輸中心)開出,取消傍晚由國泰城開出之班次。 龍運巴士E36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元朗(八鄉路)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的巴士路線,途經錦田(高埔村)、凹頭、元朗大馬路,取道元朗公路、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及順朗路往返東涌市中心和機場後勤區。 此路線前身為途經大欖隧道及青嶼幹線的E34B線,因配合屯門赤鱲角隧道第二階段巴士路線重組而改經該路並更改線號,並同時伸延服務範圍至凹頭一帶。 A36線為洪水橋、屏山及元朗市中心一帶乘客,提供特快巴士服務往返國泰城及機場客運大樓,當局預計乘搭此路線來往元朗市中心及國泰城/機場客運大樓的行車時間,較E34B線節省約15分鐘,並預料部分乘搭E34B線來往機場的乘客會改乘此路線,有助分流該路線之乘客。 過往沙田城門河西岸除了沙田市中心一帶,並未有全日往返香港國際機場的巴士服務;而城門河東岸的顯田、水泉澳邨及黃泥頭亦同樣未有全日往返香港國際機場的巴士服務[2]。
元朗機場巴士: 元朗站(北)公共運輸交匯處
由任何一條九巴獨營路線(不論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任何一條龍運A線往機場,或由往新界方向的任何一條龍運A線轉乘任何一條九巴獨營路線(不論方向),第二程可獲 $6.00 轉乘優惠或減免接駁龍運A線的一程九巴車資,以較低者為準。 元朗機場巴士2025 1980年代中期,輕便鐵路工程進行,在元朗大馬路中間鋪設路軌,元朗(鳳翔路)巴士總站受到影響。 政府為配合輕鐵工程,在元朗總站附近闢建新巴士總站(現在的本總站),並於1988年輕鐵通車前正式啟用,取代位於鳳翔路的巴士總站(該總站現時成為多條專線小巴的總站)。 元朗(東)巴士總站(英語:Yuen Long (East) Bus Terminus)是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的巴士總站。
8條由龍運巴士有限公司營辦往返元朗區及北大嶼山/機場的專營巴士路線,由本月20日(星期日)首班車起將改經屯門─赤鱲角隧道。 下列8條巴士路線將停靠屯門—赤鱲角隧道巴士轉乘站,方便乘客利用巴士轉乘往返元朗區及北大嶼山/機場各個目的地。 運輸署提醒乘客,經調整後的8條巴士路線將不再途經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及大欖隧道巴士轉乘站,有關乘客亦將不能在上述的轉乘站轉乘其他路線。 元朗機場巴士2025 詳情請瀏覽運輸署網頁(/tc/tmclkl/index.html)或龍運網頁(/tc/tmclk.html)和相關流動應用程式。 全長9公里的屯門赤鱲角連接路,其中的北段(往來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至屯門第40區,已命名為「屯門赤鱲角隧道」)定於2020年12月27日起通車(而連接至北大嶼山公路的南段(即順朗路)則早於2018年10月24日隨港珠澳大橋一併落成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