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換樓人士欲申請高成數按揭,可以向按保公司提供證據,證明購入單位作自住用途,獲批後有機會獲取最高八成按揭。 不過獲批機會非常小,建議以先買後賣方法的換樓人士,做好資金預算,以免銀行批核按揭出現問題而撻訂收場。 若該住宅物業由任何以個人或公司(不論在何地註冊)名義,於2010年11月20日至2012年10月26日取得,並在取得後24個月內轉售,均須繳額外印花稅。 例如一個九龍塘“畢架山一號”業主,通過內部轉讓獲得首置身份後,以1.74億購入九肚山豪宅盤一個獨棟洋房,節省印花稅竟高達1765萬,而所節省的稅費,再買兩套800萬上車房放租也綽綽有餘。 如因有法庭令離婚或遺產繼承而轉名,轉名後即時賣樓,可免SSD額外印花稅。
值得留意,合資格外來人才居港滿 7 年,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就其首次購買的住宅物業,可申請退回已繳付的新住宅印花稅,但仍需支付首置的從價印花稅(按第二標準稅率計算)。 有關措施適用於 2022 年 10 月 19日及以後簽署的買賣協議。 自從香港與內地通關消息一出,不斷有消息流傳指各大發展商都會考慮於 第二套物業印花稅2025 2023 年推售手上的新盤,引發不少市民矚目。
第二套物業印花稅: 買第二層樓 印花稅雙倍
買樓最好當然是趁年輕時買,以免日後年紀太大,影響到銀行批出的按揭還款期,增加貸款難度。 買家購置第二層物業的收入要求將大增,同時,要留意印花稅劃一為樓價的15%,600萬及1100萬樓價的印花稅分別為90萬元,以及165萬元,遠高於首置要求的18萬元和41.25萬元。 如已簽署轉名臨約,法律上其實已生效,惟於按揭層面,原有物業未正式完成轉名手續前,相關人士不被視為首置身分。 近親的定義為夫婦、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異母)、子女。 另外,祖父母和孫兒不當作近親,但如父母已離世,則可向稅局申請當近親論。 此外,若以送贈方式轉讓、法庭令下轉讓(如離婚轉讓、遺產承辦)、居屋轉名予家庭成員(即使該成員已擁有住宅),均可免繳從價印花稅。
另外,換樓人士如於買入物業(以買賣轉易契日期起計)6 個月內,出售其唯一的另一個住宅物業,其後便可向稅務局申請退還部份印花稅(相當於新舊印花稅差額)。 以 $1,000 萬單位為例,首置買家須付 3.75% 稅率,相等於 $37.5 萬元稅款;而非首置買家,則須付 $150 萬元印花稅,兩者相差逾 $110 萬元。 如果是非香港永久居民買家,購買新物業時,須另付15%的買家印花稅。 若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14天內便簽訂正式買賣合約,需要簽訂正式買賣合約後30天內繳付印花稅。
第二套物業印花稅: 印花稅類型
與此同時,ROOTS上會創立獨家A.I.按揭評估,讓客戶了解按揭負擔能力、獲批按揭的機會、按揭利率、現金回贈等資訊,以衡量是否落訂買樓及應選擇申請哪些銀行按揭計劃,大大減低撻訂機會。 另外,我們亦提供精準的智能按揭計算機方便各位計算能否通過壓力測試及每月按揭供款額。 【按揭成數】最新按揭成數懶人包,話你知買樓要幾多首期! 【按揭Mortgage Link】存款掛鈎按揭真係好? 【按揭利率】一文睇清「P按」與「H按」分別,教你慳到盡! 第二套物業印花稅2025 第二套物業印花稅2025 【聯名物業甩名須知】近親轉讓竅門,內部轉讓如何慳盡印花稅!
- 如換樓客現以聯名方式持有第一個單位,可採用轉名或除名恢復首置的身份,再購買新單位以避免繳交15%的雙倍印花稅。
- 但要留意,若接手閣下物業的買家突然撻訂,閣下需要即時補交15%印花稅的差價。
- 取得住宅物業的時間例子2010 年 11 月 20 日或之後取得,並在24 個月或以內,以確認人身分轉售(俗稱「摸售」)的住宅物業交易。
- 根據香港法例中的《印花稅條例》,印花稅是對書面文件徵收的稅項,有關買賣座落於香港的不動產之書面文件亦須被徵稅,否則有關文件將不具法律效力,例如文件牽涉於法律訴訟時,文件將不獲法庭受理。
- 物業按揭 假若你不是「首置」人士,買樓時便要繳付「非首置」印花稅,亦稱雙倍印花稅(DSD),這是政府為要遏制炒風而設,2016年11月5日起稅率一律為物業價值的15%。
本法律對退還稅款未有規定的事宜,補充適用經作出必要配合後的三月二日第16/85/M號法令《撤銷及退還稅捐及稅項之一般制度》的規定。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六百零一條及本法律第二條(三)項規定,由於甲乙的婚姻財產制度為分別財產制,甲乙各自對婚前及婚後的財產保留擁有權,且乙並不擁有任何住宅單位,在以個人名義購買另一住宅單位時不須繳納“取得印花稅”。 此外,由於乙為非本地居民,根據《印花稅規章》第五十三A條第一款之規定,除須按該規章的規定繳納財產移轉印花稅稅款外,尚須按照《印花稅繳稅總表》第四十二條或第四十三條訂定的額外稅率(10%)繳納印花稅。 根據本法律第十條第一款(一)項規定,由於丙只擁有住宅單位X的25%業權,故其只要在購入住宅單位Y後一年內,出售其對住宅單位X所擁有的25%業權,並作成物業登記,便可自有關登記之日起計90日內申請退還已繳納的5%稅率的“取得印花稅” 。
第二套物業印花稅: 印花稅唔識分AVD, SSD, BSD, DSD
把住宅物業送贈予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徵稅的慈善機構。 考慮到買賣或轉讓住宅及非住宅物業須繳付的從價印花稅(第二標準稅率)的稅階,自2010零年都未有調整,故決定對此作出調整,主要目的是減輕一般家庭首次置業的負擔,特別是中小單位,詳情可參考預算案補編。 有關調整將按今日在憲報刊發的《公共收入保障令》即日生效,預計這項措施將會令3.7萬名買家受惠,政府每年因而少收約19億元。 為了打擊炒風,特區政府於2010年起,先後推出額外印花稅和買家印花稅等樓市辣招。 其中本文所提及的雙倍印花稅,是其中一種針對非首次置業人士或換樓買家而設的從價印花稅,根據規定置業者於買入單位後,須繳納樓價15%的從價印花稅。 不過,如成功在指定限期內售出原擁有物業,便可申請退還雙倍印花稅。
第二套物業印花稅: 重點10: 公司股份轉讓仍能合規避稅
由1999年4月1日開始,物業轉讓印花稅將根據代價款額或價值的確實金額計算,而非用以往調高至最接近的$100後才計算的方式。 由2016年11月5日起,「從價印花稅」的第1標準稅率分為第1部及第2部稅率。 第1標準第1部稅率適用於住宅物業而第1標準第2部稅率適用於非住宅物業及某些在2013年2月23日或之後但在2016年11月5日前就取得住宅物業所簽立的文書。 過往200萬非住宅物業稅率為 1.5%,即3萬港元,新例下印花稅減為$100,減幅為 99.7%。 估計200萬或以下非住宅物業受惠於印花稅遞減,令價格會跑贏大市。
第二套物業印花稅: About the Author: 按揭大師
印花稅署將以追討民事債項方式向所有責任方追討任何欠繳的額外印花稅和適用罰款。 《2012年印花稅(修訂)條例》頒布,於《2014年印花稅(修訂)條例》通過並於2014年2月28日刊憲,對2012年10月27日起取得之物業有追溯效力。 原本200萬元以下物業俗稱「釐印費」的印花稅為100元,放寬至樓價300萬元以下,1008萬元以下物業印花稅亦相應調低,中高價物業印花稅率則維持為樓價百分之3.75至4.25。 稅局以第一份買賣協議時間為準,在簽署臨約時,臨約就是第一份文件。 簽訂臨約後的30日內必須交印花稅,一般在第一份文件簽署時,律師就會要求業主先放下印花稅的支票。 原由內房中國恒大(3333)持有、現已轉讓予合夥股東鼎珮集團的長沙灣睿峰(易名前稱恆大.睿峰)將落實本周日(26日)推售14伙貨尾,主要為西翼高層兩房單位,包括一房及兩房開放式廚房單位,但不包括兩房梗廚。
第二套物業印花稅: 按揭預先批核讓買家安心入市
額外印花稅是政府為了打壓炒風而在2010年11月推出的其中一項樓市「辣招」,而在2012年10月則進行了修改。 例如,如果一手居屋最初估價為580萬元,售價為480萬元,印花稅估值則定為500萬元,政府就會以此金額計算印花稅。 政府計算一手未補地價居屋的印花稅估值,是定於最初市值估價與售價之間,意味實繳稅項會高於以售價計算的印花稅。 為讓買方及賣方盡早知道「額外印花稅」的應付總金額,當印花稅署認為有關代價款額不足,有關補充「額外印花稅」的評稅會在收到該加蓋印花申請後的 40 天內發出。 就「額外印花稅」而言,印花稅署會按一般解釋接受有血緣關係者、有半血緣關係者,及有夫婦關係、領養或繼養關係的人士,作為提名人、轉售人或轉讓人(以屬何者為準)的父母、配偶、子女、兄弟或姊妹。 物業持有期以公曆月計算,即由某月的某一日至下一個公曆月的前一日為一個月。
第二套物業印花稅: 甩名後 物業一開二攻略
舉例,男方為香港永久居民、在香港也沒有物業,購入了一層300萬元的物業,其後在簽訂「正式買賣合約」時加入一名女方,成為其中一半業權人。 沿用之前同一概念,如果採用「提名」方式入市,又能否達到慳稅效果? 例如先由一名永久居民負責簽署簽「臨約」及「正約」,之後待「轉讓契約」時「提名」非香港永久性居民。 根據稅務局規定,不論是否香港永久性居民,只要提名近親簽立轉易契都是以「從價印花稅」方式來計算。 第二套物業印花稅2025 計算印花稅很簡單,只需根據下列的印花稅表,按照樓價及物業種類就可以得出應繳的印花稅項。 當然,最簡單的方法,可以到我們的按揭計算機當中,只需輸入樓價,並回答是否持有多於一層住宅物業,計算機便會自動計出應繳印花稅,以及置業雜費。
第二套物業印花稅: 印花稅是什麼?
在破產令頒布至整段破產期間,破產人須與破產管理署充分合作,並將其資產移交變現,亦需要提供債務、財務交易等資料,以下是破產人將可能受到的限制: 頒布破產令後, 破產後對生活有何影響? 一旦法院通過破產呈請並頒布破產令後,債務人在日常生活或花費方面都受到限制。 除非有充份理由,否則破產人不能有過份名貴、奢侈的消費。 第二套物業印花稅2025 而破產管理署亦有機會派職員到破產人的處所進行檢查,違者或被刑事起訴。 以下是破產後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除非有充份理由,否則一般不可為: 以上資料,謹供參考。 如有任何有關會計、公司破產、清盤的疑問,我們歡迎閣下的查詢。
第二套物業印花稅: 重點8: 持有非住宅、海外樓、車位 = 視作香港住宅?
不過納米樓申請按揭較一般二手樓複雜,今次為大家拆解納米樓按揭細節,包括按揭成數… 第二套物業印花稅 第二套物業印花稅2025 疫情下二手睇樓量及成交價雙雙下跌,個別業主願意提供議價空間,二手加快承接,交投反彈,業主議幅亦有所收窄。
第二套物業印花稅: 印花稅攻略:印花稅攻略:即睇印花稅計算方法、類型及繳交時間
事實上,「雙倍印花稅」 是政府在2013年2月所實施的新稅項,就是為了買家購入過多單位,成為投資者而徵收的稅項,當時稅階是按「從價印花稅」加徵一倍稅項,故被稱為「雙倍印花稅」。 第二套物業印花稅2025 由於三人各自擁有的住宅單位相加後的總數為兩個,不符合本法律第十條第一款(一)項的規定(取得人擁有的住宅單位合共不多於一個),故三人不可獲得退稅。 居屋申請人按現有資產限額計算,理應為首置客,因此需要以居屋原價價值,按首置從價印花稅第二標準以計算。 三、交易性質:如果是非首置客持有多於一項物業,即需要繳交15%印花稅;如果只是先買後賣的換樓客,則可以按機制退回部份印花稅。 二、物業價值:印花稅依據物業價值而定,目前非首置從價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從價印花稅,稅率均是15%,如果屬於首置客,則須按從價印花稅第二標準繳交。
若然買家在購入物業時擁有其他物業,又或以公司名義買入物業,就需以從價印花稅 AVD的第1部稅率計算,劃一為樓價的15%。 答:買入第二間物業,需要付從價印花稅15%,但如首間物業於其後一年內賣出,可退回與首置稅率差價的15%。 以公司名義購買住宅,當作投資物業論,故須支付15%稅項,同時要支付15%買家印花稅 ,合共須繳30%稅。 【買樓準備】慳稅借盡實戰攻略 現時法例規定,如果購買第二層物業的人士要繳交15%從價印花稅(AVD),如果本身為首置人士便可以選擇舊制印花稅。
第二套物業印花稅: 重點2: 怎樣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大前提就要視乎是用同一份文書來處理,還是分開兩份文書來處理。 如果買家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且在香港並沒有持有物業,購買一個住宅單位連一個車位時,只需按「從價印花稅」計算便可以。 舉例單位連車位價格600萬元的話,買家只需支付600萬X2.25%,相當於135,000元的「從價印花稅」便可以。 因為稅務局有特殊豁免,其中只要「提名」一個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的近親簽定「轉讓契約」,不論他本身是否香港永久性居民,均只需繳交「從價印花稅」,而不是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