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1月24日:運輸署公開招標8組共26條專綫小巴新路線,此線與第一代4、第一代5及第一代7號線編為同一組。 2020年4月12日:因營辦商捷輝汽車宣布清盤而終止所有路線服務,此措施原擬於4月10日執行,但經立法會議員黃碧雲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介入後,6路線繼續服務至4月11日,6X線則於4月10日取消。 最後因沒有營辦商願意接手經營,6號線將直接終止服務,等待運輸署重新招標及遴選新營辦商。
- 直至該路線於1995由城巴接辦及改經灣仔北後,此路線客量提升不少,尤以假日及泳季為甚,惟服務時間有限一直為人詬病。
- 由本路線往赤柱村方向於上車後一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尖沙咀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赤柱村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本路線往赤柱監獄,本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 期間本港的經濟、政治、司法和社會狀況在不同階段皆有變遷,懲教制度亦隨之經歷多番改革才發展至今面貌。
- 1999年12月6日:所有城巴赤柱路線之雙向分段收費改為只接受以八達通繳付,乘客如欲享用雙向分段收費,必須在下車時再次拍卡。
- 本路線在城巴接辦初期,仍保留晚間繞經舂磡角的班次,而且提升至每晚均提供,在中巴64及66線收車後提供往來舂磡角至中環的服務。
現時,九巴冠以「特色購物遊」(Specialty Shopping)之名向海外遊客大力推廣,宣傳乘搭此路線可到達彌敦道沿線特色購物點。 2021年10月11日:取消下午繁忙時間由赤柱炮台往中環方向之服務,由6X線平日下午繁忙時間增設由赤柱炮台開往中環的特別班次取代。 1967年10月16日:早上七時許,一輛往統一碼頭方向的佳牌亞拉伯五型單層巴士(AH4002)駛至淺水灣道門牌98號赤柱軍營宿舍附近斜路時,巴士車掣突然失控,司機於是將巴士扭軚左轉並鏟上路邊,其後再扭軚並撞向山邊的一棵大樹,導致司機、售票員及四名乘客受傷。 乘客使用上述付款方式,將只可享有與其他城巴/新巴獨營路線或聯營線城巴/新巴班次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乘車優惠計劃」。
城巴6號路線圖: 使用車輛
為配合政府收緊低排放區的標準,此路線於2015年6月加入原屬102及118線的Enviro500 MMC 12米(ATENU)及斯堪尼亞K280UD樣辦車(ASUD1/TE7277)行走。 城巴6號路線圖 2016年7月,此路線加入原屬271線的另一輛斯堪尼亞K280UD樣辦車(ASUD2/TF6087)行走。 惟兩者於2016年9月調離,並改派Enviro500 MMC(ATENU)及少量富豪B9TL(AVBWU)行走。 後來原本的富豪B9TL(AVBWU,於2022年5月重新加入)調離,全線使用Enviro500 MMC(ATENU)行走。 截至2011年,此路線仍有一輛非空調富豪奧林比安11米(S3V9/GK3895),自該車於同年3月15日調往32線後,此路線實際上已沒有非空調巴士。 雖然唯一的非空調巴士字軌已懸空,但在該四個月期間,荔枝角車廠(L)會從其他路線或後備車隊中抽調非空調巴士行走,此路線亦未有因為非空調巴士字軌懸空而成為假熱線。
因中巴經營不善,於是在1993年9月1日,城巴接辦6及6A線,並提供全空調巴士服務,6A線也提升至每日早上至傍晚服務。 城巴又於1994年11月10日開辦6X線,只於星期六及假日服務,後來增設平日服務。 1995年9月1日260線也改由城巴接辦,於同年12月4日改經告士打道,以縮短行車時間,並提升至每日早上至午夜服務。 城巴6號路線圖2025 初時稱作4號線,每2小時一班,後來改稱3號線,縮短至灣仔莊士敦道,班次也不斷削減至每天只有固定班次3班。
城巴6號路線圖: 使用狀況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九龍市區空調巴士路線第6號線特別班次臨時停用巴士站 荔枝角 – 尖沙咀碼頭〉[交通通告],2020年8月14日。 於東頭灣道登車之乘客可在赤柱村巴士總站用同一張八達通卡登上此路線、6或260線往中環方向之班次,首程所付車資可獲全數回贈。 港島市區巴士路線6X,由城巴營辦,來往赤柱市場[註 1] 及中環(交易廣場),途經馬坑、舂坎角、淺水灣、深水灣、香港仔隧道、灣仔(皇后大道東)及金鐘。 於東頭灣道登上此路線、6X或260線往赤柱方向之乘客可在赤柱村巴士總站用同一張八達通卡登上此路線、6X或260線往中環方向之班次,首程所付車資可獲全數回贈。 6、6A、6X線無論是全程收費還是分段收費均比260線便宜,而260線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往赤柱方向不設中環至淺水灣的分段收費。
- 本館開放時間為逢星期二至日早上十時至下午五時,星期一及公眾假期休館,免費入場。
- 沿赤柱村道右轉黃麻角道,步行十五分鐘,便可到達赤柱軍人墳場,該處便是埋葬當年為保衛香港而壯烈犧牲的軍人和平民,並有當年日軍入侵香港的史實立成碑文,供遊人憑弔。
- 〈公共交通優先使用道路計劃 港島中區本週實施 多綫巴士改道行駛〉,《華僑日報》,1982年10月4日。
- 截至2011年,此路線仍有一輛非空調富豪奧林比安11米(S3V9/GK3895),自該車於同年3月15日調往32線後,此路線實際上已沒有非空調巴士。
- 它們的編號也是各不相干,香港島、九龍及新界亦分別有小巴1號線、2號線等。
但由於該總站細小的關係,當時赤柱監獄總站只作為調頭之用,車務上的真正總站仍然為赤柱村。 博物館有藏品(歷史文物及圖片)達600件,介紹香港懲教制度超過160年的歷史。 期間本港的經濟、政治、司法和社會狀況在不同階段皆有變遷,懲教制度亦隨之經歷多番改革才發展至今面貌。 館內並有一座模擬絞刑台和兩間模擬囚室,博物館頂建有模擬的監獄瞭望塔以凸顯博物館的主題。 博物館外尚有面積達200平方米的觀景平台,遊人可在此飽覽大潭灣的海光山色。 赤柱村巴士總站對面的赤柱大街和赤柱市場,有不少富有懷舊特色的建築物、露天茶座、食肆、酒吧、小攤檔和店鋪,售賣各式美食和紀念品。
城巴6號路線圖: 分段收費爭議
繳付車資,使用此支付方式的乘客可享有與其他城巴/新巴獨營路線或聯營線城巴/新巴班次之轉乘優惠,惟不適用於與非城巴/新巴路線之轉乘優惠,乘客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城巴6線是香港一條來往赤柱市集和中環(交易廣場)的巴士路線,是赤柱居民來往灣仔和中環的路線,亦是港島區老牌巴士路線之一。 每日0615由赤柱監獄開出班次及1930後由赤柱村開出班次,會改經赤柱村道、佳美道、馬坑巴士總站、佳美道、環角道、舂磡角道、迴旋處、舂磡角道、赤柱峽道後返回淺水灣道原有路線。 城巴機場快線長者優惠祇提供予六十五歲或以上人士,六十至六十四歲人士欲享受城巴機場快線之轉乘優惠必須使用成人八達通卡/電子支付系統。
城巴6號路線圖: 服務時間(詳細班次)
〈九巴新款比亞迪單層電動巴士今日投入服務 行6號線每車載客81人〉,《香港01》,2022年4月25日。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新一代純電動單層巴士正式投入服務 朝全線採用新能源巴士目標進發〉[新聞稿],2022年4月25日。 1967年7月26日:晚上九時許,一輛往荔枝角方向的AEC 城巴6號路線圖 Regent五型「大水牛」雙層巴士(A171/AD7162)在彌敦道及奶路臣街交界遭左派暴徒襲擊,有人向車頭投擲土製鐵罐炸彈,炸傷司機及一名乘客。 1967年7月12日:中午十二時許,三輛行走此路線及6C線的巴士於深水埗青山道富貴大茶樓附近遭左派暴徒擲石襲擊,乘客倉皇跳車逃生,防暴隊接報到場驅散暴徒,事件中無人受傷,三輛巴士亦繼續如常行駛。
城巴6號路線圖: 收費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2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路程/登車站收費全程收費$5.4收費備註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半價後不足一角之餘數亦作一角計算。 九巴在1994年12月15日開辦幾乎行經整條彌敦道的「彌敦購物線」(Nathan Shopper Route)B1;而同樣近乎走遍彌敦道的203線,亦納入其中作重點推廣。 城巴6號路線圖2025 B1線在2003年1月1日停辦,彌敦購物線正式成為歷史;203線亦已於2014年1月18日與2C線合併,成為現今203C線,九巴亦未再為其他同樣駛經彌敦道的路線作特別宣傳。 1974年3月10日:由荔枝角(荔園)縮短至荔枝角(橋底)(即現今的美孚巴士總站)。 1933年6月11日地區專利生效後,九巴取得專營權,並設頭等及二等收費,當時頭等收費為首兩段一毫,其後每段五仙;二等車費為首兩段五仙,其後每段五仙,軍人及小童可以使用二等車票乘搭頭等。
城巴6號路線圖: 香港巴士路線編號
填完資料及付款後即會獲發QR code,再到口岸自助取票機掃描QR code取票。 城巴6號路線圖2025 珠海金巴(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係其中一個返大陸非常方便嘅交通工具,公司亦於1月8日起恢復24小時營運服務。 據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核二零一四至一五年度開支預算管制人員的答覆編號THB148,營辦商原申請加價15.4%,運輸署最終批准加幅為9.6%。 城巴6號路線圖2025 據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核 年度開支預算管制人員的答覆編號THB162,營辦商原申請加價19.3%,運輸署最終批准加幅為8.8%。 據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核 年度開支預算管制人員的答覆編號THB150,營辦商原申請加價17.7%,運輸署最終批准加幅為6.5%。
城巴6號路線圖: 收費資料
赤柱廣場在2000年落成,將附近環境與美利樓、五層高購物中心、戶外表演場地閑情坊和天后廟融為一體,成為一個旅遊熱點。 美利樓原位於中環花園道中銀大廈現址,1846年建成作英軍軍官宿舍,是香港僅存的古歐陸式殖民地建築。 為配合都市發展,政府在1982年把大樓拆卸,四千多件花崗岩磚石和樑柱都獲編號碼和妥善保存以備重建。 美利樓最終於2000年在赤柱再次屹立,回復昔日外貌,內部則改建成介紹大樓歷史的展覽廳和餐廳。 乘搭本路線於赤柱村巴士總站(往赤柱方向車站編號 30)下車可達,若乘搭途經馬坑班次更可在赤柱廣場巴士總站(往赤柱方向車站編號K)下車前往。
城巴6號路線圖: 路線全長
1967年6月29日:晚上八時許,一輛往荔枝角方向的丹拿C型雙層巴士(D275/AD4731)在彌敦道近弼街交通燈位處遭廿餘名左派暴徒襲擊。 城巴6號路線圖2025 2015年1月17日:下午一時許,一輛往尖沙咀碼頭方向的斯堪尼亞K310UD(ASU4/PC2853)在彌敦道慢線與一輛違規切線之的士相撞後,的士失控剷上行人路,撞向馬會投注站外牆始停下,兩車司機及兩名途人受傷送院,的士司機事後因涉嫌危險駕駛被捕。 1982年7月7日:早上十時十分,一輛往尖沙咀碼頭方向的利蘭勝利二型(G421/CV342)沿長沙灣道駛至界限街交界的燈位時,因前方一輛電單車停車而收掣,卻遭尾隨一輛行走6C線的AEC Regent五型(A/AD48X0)撞及車尾,造成兩車共18人受傷。 1972年5月7日:晚上七時零五分,一輛往荔枝角方向的AEC Regent五型駛至彌敦道與公眾四方街時因天雨路滑,撞向一輛往佐敦道碼頭方向、轉右駛入公眾四方街的51線亞比安23型(L127/AD7040)的左邊中間部份,造成51線巴士的14人受傷。 1966年4月17日:晚上十一時五十分,一輛往尖沙咀碼頭方向的丹拿C型(D296/AD4752)沿彌敦道行駛至加士居道近賽馬會辦事處時與一輛私家車相撞,兩車共3人受傷。 1924年8月25日:晚上,一輛往天星碼頭方向的用車駛至青山道[註 5]與大埔道交界時,遭三名歹徒攔截且登車,當中兩人佩帶左輪手槍;車長在被一名歹徒用槍指向的情況下駕駛巴士瘋狂衝撞,接著跳離巴士,一名劫匪隨即持槍向車長射擊,惟車長並無受傷;事件中,售票員遭匪徒劫去$9.4。
城巴6號路線圖: 班次
1998年11月17日:下午約2時30分,一名男子在街頭搶去一名日籍女子的手袋後,於金鐘站登上一輛往赤柱村方向的此路線巴士。 另一部巴士的車長全程目擊該男子的犯案過程,其立即駛上前通知正駕駛此路線的劉姓車長。 劉氏聞訊後立即把巴士停在皇后大道東及準備報警求助,惟男子驚覺身份敗露,立即從巴士太平門逃去。 劉氏見狀遂下車追趕,至皇后大道東28號廣信商業大廈對開(現稱為金鐘匯中心)制伏賊人,並報警求助,由警員到場將賊人帶署調查。 2018年6月10日:除早上及晚間部份由赤柱開出之班次外,赤柱總站由赤柱監獄遷往赤柱村,往赤柱村方向仍繞經赤柱監獄;惟官方網頁資料早於5月28日已作出更新。
城巴6號路線圖: 巴士轉乘優惠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九龍專線小巴第6、6A及6X號線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13年8月7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九龍專線小巴第6、6A及6X號線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14年11月25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九龍專線小巴第6、6A及6X號線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16年12月8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九龍專線小巴第2、2A、6 及6X號線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18年12月21日。 1979年10月22日:6號線投入服務,來往黃埔新邨(德民街紅磡戲院外)及尖沙咀(漢口道);介乎紅磡火車站及尖沙咀之間的一段柯士甸道,與5號線提供每6分鐘一班的聯合班次。 1999年12月6日:所有城巴赤柱路線之雙向分段收費改為只接受以八達通繳付,乘客如欲享用雙向分段收費,必須在下車時再次拍卡。
開埠前,赤柱只是一條小漁村,為保佑村民作業平安,居民在1767年興建天后廟,現時是本港其中一間最古老的天后廟。 時至今日,舊赤柱警署已列為法定古蹟,是本港現存最古老的警署建築,現址曾經作高級餐廳,現為惠康超級市場。 衛奕信徑第二段由大潭水塘道(往赤柱方向車站編號13,下車後向陽明山莊方向步行10分鐘)起點,越過渣甸山舊石礦場,小馬山及鰂魚涌樹木研習徑,再經康怡花園及基利路抵達英皇道近港鐵太古站,乘搭港鐵至藍田站才行畢,全長6.6公里,需2.5小時行畢全程,另加港鐵部份4.5公里,車程約8分鐘。 干諾道中,夏愨道,紅棉路支路,金鐘道,皇后大道東,司徒拔道,黃泥涌峽道,淺水灣道,赤柱峽道,赤柱村道,東頭灣道及赤柱村道。 如使用八達通,在轉乘次程車程前,必須確保八達通卡之餘額為正數,設有自動增值系統之八達通卡則不受影響。
1986年起,逢星期五提供往來中環至赤柱炮台的特別班次,袛於兩邊對開一班,該項服務於1991年起被分拆出來,改稱6A線。 配合舂磡角居民需求,1992年3月30日起,平日晚間部份班次繞經舂磡角道。 1993年9月1日改由城巴接辦,並提升至全空調服務,是城巴第一批由中巴手上取得的26條巴士線之一。 長久以來,本路線是往來赤柱至淺水灣的市民及遊客的主要巴士線之一,因此客源相當穩定,尤其在泳季假日,本路線更是供不應求。 及至八達通普及,由於雙向分段的問題,城巴及八達通公司要為本路線及城巴赤柱區的路線特別安排一套程式,以便八達通乘客可享用雙向分段,並於1999年12月6日起實施。
城巴6號路線圖: 路線資訊
1985年7月12日:下午五時二十分左右,一輛巴士駛至淺水灣道門牌號時與一輛對面線的電單車相撞,電單車司機重傷。 城巴於2009年向富豪車廠引入一輛富豪B9TL(7500)兩軸雙層空調巴士作測試,於翌年7月到港,並於12月20日首航260線,而與之共用車源的此路線亦因而受惠,數度獲派該車行走。 1993年9月1日:改由城巴接辦,是第一批由中巴手上接辦的28條路線(26新里程)之一,並提升為全空調服務。 65歲長者或合資格殘疾人士,及 歲長者已申請樂悠咭者,必須以八達通繳付車資,方可享受兩元票價優惠。
城巴6號路線圖: 九龍專綫小巴6號線
赤柱村道,赤柱峽道,淺水灣道,黃泥涌峽道,司徒拔道,皇后大道東,金鐘道,皇后大道中,畢打街,康樂廣場及港景街。 星期一至五0655及每日1930後,由中環開出班次改經赤柱峽道、舂磡角道、迴旋處、舂磡角道、環角道、佳美道、馬坑巴士總站、佳美道、赤柱村道及東頭灣道。 由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本路線,或由本路線轉乘上述路線往新界方向,第二程可獲 城巴6號路線圖2025 $3.00 的折扣優惠。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100條九巴及龍運路線增設巴士到站時間預報系統〉[新聞稿],2015年3月19日。 1956年2月20日:下午五時半,一輛往尖沙咀碼頭方向的丹拿A型(D81/HK4139)駛至荔枝角醫院路口時,與一輛往佐敦道碼頭的16A線金馬單層巴士(HK4121)碰撞,無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