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每位$2,500,菜式包括熱湯、刺身、握壽司、手卷和創意甜品,每天不同。 現時提供的包括以兩片北海道馬糞海膽和白海膽為主角的海膽三重奏,以長崎市深海吞拿魚的大拖羅製成的握壽司和自製金箔黑芝麻雪糕配新鮮北海道蜜瓜等。 餐廳地方不大,裝潢型格,約30多個座位,偌大的弧形開放式吧枱位最搶手,讓客人近距離欣賞大廚在備長炭炭爐前燒串燒技藝。 餐牌菜式,貴精不貴多,雞是主角,有12個部位,從雞翼、雞皮、雞軟骨到雞頸、雞肝、雞心元(即雞的大動脈)都有,全部選用新鮮黃油雞製成;此外也有數款和牛、豚肉及蔬菜串燒。 上環日本菜2025詳盡懶人包!(小編推薦) 自家製免治雞肉,燒得香口 上環日本菜2025詳細介紹!(小編推薦) juicy,有別於坊間一般做法,沒有混入雞軟骨,而是加入爽口的山芋粒,中和油膩。 必試雞腎,香脆鮮美;雞頸肉嫩滑有嚼勁,蘸少許柚子胡椒醬或日式芥末醬,更加美味。
位於銅鑼灣登龍街的日式海鮮丼專門店豊勝手丼上月剛剛遷至現址,季節魚廚師發辦壽司($328)以非常優惠的價格發售,每份九件包括大家都喜歡的海膽、牡丹蝦和赤貝等等。 Tanigawa由前四季酒店日本餐廳四季菊行政總廚日本藉谷川茂師傅(Shigeru Tanigawa)主理,在香港日本餐廳中是高質之上可以預期。 店主打廚師發辦懷石料理套餐,午市(三道菜$300起)和晚市套餐(八道菜$1,500起)在懷石料理而言算合理。
上環日本菜: 日式料理
養生藥膳燉湯特別要提一提呢個跟餐既養生湯, 唔好睇小佢, 我食呢個中式套餐都全因為佢, 因為得返中餐有得免費跟呢個湯, 食日式個啲係要加錢(HKD30)先可以轉呢個湯。 日本核廢水排放計劃於8月24日啟動,香港政府即時禁止東京、福島、千葉等10個日本都縣的水產品進口,未知對日本菜情有獨鍾的香港人會因此而「戒口」日本海鮮嗎? 最近有日本餐廳已轉陣以環球採購海鮮廚師發辦做主題,務求讓大家食得開心又安心。 午餐輕食有泰式燒牛肉沙律($118),嫩滑的生牛肉片拌入了芝麻菜、青瓜和車厘茄,然後淋上辣椒檸檬汁,惹味開胃。
- 開放式廚房配以高貴優雅的白色雲石台,提供19個雅座,另外設有私人廂房,設六個座位,用餐時飽覽270度的無敵維港海景。
- 店主打廚師發辦懷石料理套餐,午市(三道菜$300起)和晚市套餐(八道菜$1,500起)在懷石料理而言算合理。
- 店方主打日本直送的手打烏冬,客人可從5款湯底選一(鰹魚醬油湯、濃厚豚骨湯、咖喱湯、鮮香麻辣湯及香濃番茄湯),以及有約30款配料(如日式叉燒、壽喜燒牛肉、豚肉腩片、炸蝦天婦羅、半熟流心蛋、豬軟骨、鴨胸及櫻花蝦)任你選擇!
- 香港店最新推出環球美饌大廚發辦($1,980/位),嚴選世界各地的食材,如加拿大象拔蚌、西班牙紅蝦、南海的槍魷魚、杜拜生蠔、菲律賓和印尼紅蟹等,帶領大家來一場環球美食之旅。
- 必試雞腎,香脆鮮美;雞頸肉嫩滑有嚼勁,蘸少許柚子胡椒醬或日式芥末醬,更加美味。
- 和緣主廚用料相當矜貴,有海膽、魚子醬、鵝肝、花膠、松葉蟹等,但定價合理,6道菜午餐$680;11道菜晚餐$1,980。
- 位於上環時尚地段的 Chachawan自2013年開業起,已是區內最受歡迎的正宗泰國依善美食餐廳。
另外餐廳還在灣仔月街開了分店 TMK Rap & Rolls,氛圍及菜式延續其搖滾精髓,值得約上三五好友一試。 上環日本菜6大優勢2025!(震驚真相) 座落上環,日本餐廳Honjo環境舒適,尤為注重手藝和材料,不斷為傳統菜式帶來創意變奏。 位於中環荷李活道中心地帶的傳統壽司店 Umi ,僅設十個座位,環境私密。 擁有 30 年烹飪經驗的新任主廚原田誠師,特別為餐廳開業五周年悉心準備了多款滋味美饌,推出時令廚師發辦套餐。 Umi 在日語中解作「海」,菜單亦以海鮮為主,嚴選品質最上乘及短暫季節限定的食材,為海洋的美味珍饈注入創意。
上環日本菜: 日本餐廳必試菜單|中上環尖沙咀日本菜:A5和牛、爐端燒、Omakase統統齊集!
晚巿設兩款,分別為$1,680/位及$1,980/位,由前菜、碗物、蒸物、天婦羅、燒物、主菜、甜品通通有齊,有9-11道菜。 定價不平,但食材矜貴,例如會用吞拿魚腩刺身配合炸海苔及芥末泡沫來吃;簡單的茶碗蒸都會加入鵝肝及花膠增加矜貴感。 上環日本菜10大分析2025!(小編貼心推薦) 當然少不少高級日本菜常見的鹿兒島A4和牛、海膽、牡丹蝦等等。 師傅每道菜都會在客人面前料理,整過體驗就跟一般日本餐廳不同,物有所值。 店主兼老闆立師傅(梁偉立)出身自見城日本料理,遵循傳統日式料理手法處理,精於關東江戶前壽司,堅持採用最新鮮時令的食材入饌,每個步驟都一絲不苟。
- 其後壽司逐一奉上,例如大分縣右口魚配柚子胡椒、北海道帆立貝掃上一層甘香的豉油、來自熊本的虎蝦、長崎鰻魚以火槍略烤後帶有淡淡焦香等,以一款廚師精選手卷作結,其後大家可以品嚐味噌湯及甜品,例如蕨粉麻糬或招牌綠茶朱古力,為盛宴落下完美句號。
- 大廚Que擅於改良越南菜,例如Bánh Mì Rice Tacos,保留了經典越式三明治的傳統味道,又配上捲餅製作成一口大小的美食,創意十足,方便女生一口進食!
- 位於沙田帝逸酒店頂層的源峰,由兩位日籍主廚坐鎮,擅於烹調日本各地域風土味道的定食,供應的套餐多達20款,包括北海道的豪華北海道定食($420)、關西地區的銀鱈魚西京燒定食($240)、沖繩的香炸沖繩豚肉伴滑蛋蓋飯定食($180)。
- 當中一直深受客人歡迎的今佐日本料理招牌菜式,包括鹽烤長野縣香魚、岩手縣生蠔配粟米天婦羅、石垣石烤鮑魚配飛驒牛柳均是不可錯過的料理。
- 午餐輕食有泰式燒牛肉沙律($118),嫩滑的生牛肉片拌入了芝麻菜、青瓜和車厘茄,然後淋上辣椒檸檬汁,惹味開胃。
槍魷魚素麵配 「燒賣」,槍魷魚切成幼絲,做成素麵及燒賣型狀,再配上芝麻素麵汁,清爽開胃。 拔蚌昆布泡泡,則以昆布做成高湯,再打成泡沫,配以加拿大象拔蚌,鮮美無比。 一系列的單點美食都相當有驚喜,例如是前菜的焦糖野菌布甸($88),廚師特別以雜菌入饌,令布甸帶鹹味卻完全沒有違和感。 另外,編輯大力推介必試黃油雞飯($268),它加入了煲仔飯元素,令吃到焦脆感十足的飯焦,而雞件更是以炭燒形式炮製,即使放了一段時間,雞皮仍然保留到脆香的口感,當然要記得淋上特製香蔥豉油,更能帶出飯的油香。
上環日本菜: 香港必試日本餐廳 #1 – 壽喜燒 伊勢熊
Tasting Menu ($1680-$1980/位),先品嚐兩款和緣特式前菜打開胃口,再奉上時令刺身三款;接着有碗物、天婦羅三部曲、燒物鹿兒島A4和牛柳及主食自家製意粉、海膽、海苔醬、烏魚子。 配上由駐場專業侍酒師精心揀選的酒品($580/三杯)的入門體驗,可以享用香檳、日式清酒及 Burgundy 紅酒。 主打傳統割烹料理,餐廳佔地1,000平方呎,以典型的和食開放式廚房設計,設有14個座位的吧枱用餐位,讓你能近距離體驗地道的割烹料理文化。
Odds 集壽司、鐵板燒、串燒、酒吧和咖啡廳於一身﹐提供多元日式餐飲體驗。 壽司及和食方面,師傅在傳統江戶前壽司中加入不少新派元素,在調味料的運用或配搭上加入創意元素,例如柚子芝麻、昆布漬、烏魚子等,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適逢餐廳兩週年,特別推出「Beat the Odds, Beat the Pandemic」料理長發辦八道菜菜單($1,780/位),包羅時令前菜及刺身、燒物、蒸物、吸物,也有鐵板燒、壽司及甜品。 推介包括:和歌山真鯛鯛魚白子、富山縣螢光魷魚、昆布漬北海道牡丹蝦、法國藍龍蝦蒸蛋等,性價比高。 日籍名廚師Keizo Sek的Omakase餐廳Sushi Zo新近落戶在到香港的「大館」,選用每天從日本空運到港的新鮮海產和食材,造出別具個人特色的18道菜美饌體驗。 Sushi Zo香港分店由Keizo Seki團隊中的主廚Fumio Azumi主理,每日舉辦兩場廚師發辦美宴(晚上6時及8時30分入席),每次招待最多12名賓客。
上環日本菜: 和綠割烹料理 上環新開270度海景日本餐廳
近年壽司Omakase深受港人喜愛,大家坐在壽司吧枱前,能看著師傅即場製作壽司,然後送到眼前,品嚐新鮮的刺身及壽司師傅的功力。 今次新開的壽司店Sushi Yonjugo「四十五」位於中環,主理的劉晉維(維師傅)曾於日本銀座壽司名店「久兵衛」工作,加上全店只得9個座位供近距離交流,難怪現在訂座已經相當爆滿。 這個日本國民美食是以少量醬汁烹煮食材的牛肉火鍋料理,而城中更將帶來最新日本壽喜燒料理專門店「壽喜燒 伊勢熊」,於4月1日在香港尖沙咀棉登徑正式登場,室內設計採用樸實原木及和紙,滿載日系極簡主義,打造寫意氛圍,可同時容納22位賓客。 餐廳提供於晚市時段供應的兩款壽喜燒料理菜單($680起/位);另有多款午市壽喜燒套餐($280-$880/位)備有前菜、茶碗蒸、日本季節蔬菜、味噌湯、漬物、飯食及甜點。 八道菜週末早午餐廚師發辦菜單($880/位)加可無限暢飲推廣清酒佳釀(另加$238/位)。 如高野主理的「Ezo 上環日本菜15大優點2025!內含上環日本菜絕密資料 Awabi」,以其童年回憶為靈感,原隻鮑魚配上鮑魚肝醬;濱崎所製作的「Shirako Gyoza」餃子餡料加入香滑的白子,配搭北海道紫蘇花和茼蒿醬汁,表達她對中式點心的熱愛。
上環日本菜: 餐廳廚房內稻‧火鍋應如何確保食物衞生?
SUIT Izakaya & Sake Bar早前以換上全新型格居酒屋面貌,並推出多款西式日本菜fusion菜式,結合西餐的烹調方式及上乘日本食材,炮製出無論是賣相還是味道都極有新鮮感的佳餚。 煙三文魚芝士薄餅($178):JACOMAX用的芝士味濃,芝士愛好者一定會非常喜歡。 上環熟食中心整層有著多間香港道地的特色小店,包括現在介紹的瑞記咖啡。 來到瑞記咖啡,一定要食他們聲名遠播的西多士(約$25-30)和樽仔凍奶茶($15-20)。 店家的豬扒是即叫即煎,鑊氣十足、熱辣辣,味道香口,厚薄適中,口感仍然有肉汁,非常惹味好吃。 上環日本菜2025必看攻略!(震驚真相) 一份餐的份量非常足,非常適合在上環工作的人中午去吃一頓令人滿足感爆滿的豬扒飯。
上環日本菜: 上環美食推介:SUIT Izakaya & Sake Bar
而七味粉鮮蝦雞尾杯(HK$168),灑上大量頂級烏魚子碎,配上迷你羅馬生菜和以芥末調製的雞尾醬。 西班牙蛋餅配抱子甘藍(HK$125)以日式高湯加入蛋汁製成的西班牙薯仔蛋餅,再配上抱子甘藍,口感獨特。 今佐日本料理選用日本各地高級食材,如頂級 A5 和牛、岩手縣生蠔、豐腴肥美的海鮮刺身等,製成懷石料理。
上環日本菜: 上環稻‧火鍋
景緻找換店現時有12間「景緻找換」外幣兌換及匯款代理專門店,店舖分布在香港區/九龍區/新界區,但由於不同地區有不同之需求, 故各分行之營業時間亦有所不同。 自2016年起連續獲得《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頒發二星榮譽的柏屋香港分店去年迎來新任主廚長本輝彦先生,柏屋的香港分店是十分具有「侘寂」氛圍的場所,店裏一事一物皆考究,招牌木魚等更是古董,改裝的難度必定高,也令人期待新面貌。 上環日本菜2025詳盡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長本輝彦先生追隨大阪柏屋總廚及店主松尾英明先生逾二十年,筆者當日吃的懷石Omakase(每位$1,800起)包括燒風乾鮎魚(圖)、炙燒蒸鴨胸和鮑魚御飯等等,盡得夏天時鮮食材真味。 「割烹 炑」自今年初開業以來便在菜式設計上遵循日本料理的「五色」、「五味」、「五法」原則,由經驗豐富的廚藝團隊主理,傳承和諧調和的東瀛飲食文化精髓。 餐廳設有14個座位,室內設計融入不同色澤及形態的木材,靈感源自簡潔樸實的侘寂美學,打造恬靜的木系和風格調。 大阪米芝蓮二星壽司名店 壽司芳於2018年中進駐香港,為日本以外首家海外分店。
上環日本菜: 香港最佳日本料理餐廳
千両的「職人壽司」系列根據日本二十四節氣精選當季時令食材入饌,以當造魚鮮如廣島蠔、赤鯥魚、松葉蟹、銀鱈魚、三陸海岸沙甸魚、三重石斑魚、北海道北寄貝、北海道馬糞海膽、紋甲墨魚、吞拿魚等手工呈獻壽司。 店方主打日本直送的手打烏冬,客人可從5款湯底選一(鰹魚醬油湯、濃厚豚骨湯、咖喱湯、鮮香麻辣湯及香濃番茄湯),以及有約30款配料(如日式叉燒、壽喜燒牛肉、豚肉腩片、炸蝦天婦羅、半熟流心蛋、豬軟骨、鴨胸及櫻花蝦)任你選擇! 要數主打湯底,分別是麻辣醒胃的鮮香麻辣湯及 濃郁香甜的香濃番茄湯,初嚐者必試。 Zuma 的天婦羅拼盤亦同樣有心思,當中以墨西哥青辣椒天婦羅配北海道忌廉芝士、牛油果天婦羅配塞拉諾辣椒及香菇野蝦天婦羅,一改傳統天婦羅的滋味。 餐廳更以Casamigos龍舌蘭酒打造兩款混合日式元素的雞尾酒Bajiru Smash 和Shāpu,後者混入七味梅酒,巧妙地變身西日交融的餐飲。
上環日本菜: 香港必試日本餐廳# 3 – Umi
當中一直深受客人歡迎的今佐日本料理招牌菜式,包括鹽烤長野縣香魚、岩手縣生蠔配粟米天婦羅、石垣石烤鮑魚配飛驒牛柳均是不可錯過的料理。 日本料理無人不歡,當中料理變化多端,每次跟友人相約去日本餐廳,都要問清楚想試的菜式:是廚師發辦的Omakase、抑或惹味的爐端燒、手打烏冬或便當。 鍾情以上所有日本美食的朋友,定要mark 實以下8間日本餐廳,主要位於中上環及尖沙咀,另有部分位於新界,照顧不同地區的日本迷。
上環日本菜: 上環美食|10+餐廳推介:靚海景歎日式料理、手工製意粉、型格居酒屋
試業期間的菜單特色菜包括:和牛他他配魚子醬及海膽伴皇室海苔、招牌和牛壽司伴冷麵及牛尾凍、紅酒燉和牛柳及賀茂茄子、炭燒和牛配時令蔬菜、壽喜燒配溫泉蛋等。 別樹一格的日式割烹料理,選用當造的高級日本及本地食材,亦會根據四季的變化配合不同的擺設,將割烹料理華麗升級到至高層次。 開放式廚房配以高貴優雅的白色雲石台,提供19個雅座,另外設有私人廂房,設六個座位,用餐時飽覽270度的無敵維港海景。
上環日本菜: 香港6間必試日本餐廳及居酒屋推介|壽喜燒、高質壽司、刺身 Omakase 日本料理…
如夏天有鮮美的貝殼類海產、初秋期間則有秋刀魚刺身及晶瑩飽滿的北海道筋子等,以正宗的手法帶來傳統關東壽司的精粹。 來自東京的鳥割烹專家希鳥進駐香港,以「農田直送餐桌」為概念,找來鹿兒島的合作農場直接引入當地的著名鬥雞品種黑薩摩雞,此品種雞隻的油脂分佈均勻,口感結實又不失柔嫰。 由日籍主廚主理,鳥割烹菜單結合廚師發辦的用餐模式,包羅16道菜式,前菜、湯品、燒鳥串燒、慢煮雞肉、蔬菜、主食及甜品,你只要安坐吧桌前,便能近距離細味廚藝團隊親自演繹的燒鳥串燒,體驗正宗日式鳥割烹之美。 餐廳佔地逾800平方呎,可容納19人,並設有一間六座位的貴賓室。 上環日本菜8大優點2025!專家建議咁做… 餐廳由來自日本福岡縣的資深日籍主廚久家弘一先生親自主理,用上獨門割下(佐料醬汁)配方,以創新方式詮釋傳統壽喜燒的風采。 來自新加坡的和牛懷石料理專家犇(Ushidoki),引入全港獨家供應的小田和牛作為主要食材,並以一系列時令及優質配料襯托和牛的脂香豐腴,提供午市($1,300/位)及晚市($2,000/位)廚師發辦菜單。
會說日文當然好,只用英文對談的話他們會很努力嘗試,禮貌上請大家盡量配合。 這種「善意的虛偽」是日本文化的支柱,說幾句自然賓主盡歡大家好下台,如果你忽然認真起來他們反而不知所措。 離開時他們會問你要去哪,然後預早召喚的士等你,不須要的話也不妨開心見誠告訴他們,當然在香港的話就簡單得多了。
上環日本菜: 上環美食推介:北歐咖啡室 Hjem
餐廳定期推出不同主題的下午茶,,加上環境舒適,很適合和閨蜜談心放鬆。 特選三點盛有齊炙燒赤鯥、炙燒松葉蟹腳配三文魚籽和蟹味噌醬炙燒汁煮蠔,讓食客由淡至濃,體驗每貫壽司。 上環日本菜2025詳細懶人包!(震驚真相) 其餘值得一試的包括炙燒銀鱈魚配鹽昆布、石班魚伴日式練海醬、北海道馬糞海膽配紋甲墨魚等,值得你把握秋天機會品嚐。 上環日本菜9大好處2025!(持續更新) 無肉不歡的朋友,有和牛壽喜燒定食($350)、和牛砂煲定食($350)與關西煮牛腩蘿蔔定食($180);而是日燒魚鮫推介及兩款刺身定食($240)、魚生飯定食($290)和刺身定食($280)適合海鮮愛好者。 位於西營盤的人氣居酒屋Okra 上環日本菜2025必看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同時是一間清酒酒吧,主打天然、未經殺菌的清酒,配搭一碟碟精巧份量的明火炭燒美食及刺身。 Kra 只選取一小撮指定的供應商和農夫合作,確保以天然食材入饌,炮製新派日本料理。
素食者同樣有好選擇,可以一試青瓜沙律、醃紅菜頭蘋果沙律、 Asparagus Smørrebrød蘆筍三文治。 NOC Coffee是香港的本土咖啡品牌,以簡潔黑白風為裝修風格的,意即Not Only Coffee。 除了咖啡,店內提供舒適簡潔環境及鹹食,店內的toast和all day breakfast亦十分受歡迎,讓客人寫意地享受早餐或下午茶。 這家新入駐上環的小店,環境清淨舒適,透過玻璃可以望到維港海景,還有一面花花打卡牆裝,非常之少女風。
餐廳從前的復古的氣氛和室內裝飾經已變得更時尚,襯托Chachawan簡單直接的烹調方法。 上環日本菜好唔好2025!(持續更新) 而鵝肝花膠茶碗蒸,鵝肝油脂豐富,入口溶化,再夾住一大塊花膠,令人驚喜。 喜歡日式割烹料理的朋友,定要mark實上環和緣Wa-En Kappo! 位於干諾中心29樓的和緣,坐擁270度無遮擋海景,日間與黄昏時的景色更迷人! 餐廳以開放式廚房設計,讓客人邊食邊欣賞主廚的巧手工藝,另設有一間貴賓房,方便與朋友相聚。 DK Cuppa Tea致力打造繁華都市中的綠州,DK Cuppa Tea提供一系列主題下午茶、有機茶、咖啡、輕食和甜點,讓客人盡情放鬆。
上環日本菜: 香港Omakase(廚師發辦)日本餐廳推介
Omakase不時會用上罕見食材或者珍稀部位,口感和味道可能和常見的大為不同。 筆者曾經在Omakase食過三文魚頭肉之中的腦天和魚眼筋,前者較常見,後者則量少、功夫多加上那塊肉本身又有少少腥和韌,十分罕見,但當時炮製得十分美味,令人難忘,可惜此後至今都沒有再遇上。 上環日本菜7大好處2025!專家建議咁做… 其他各種各樣內臟、野味或者罕見的山野菜也會在Omakase出現,因為產量少,很難在大餐牌上提供嘛。 去日本的Omakase尤其是懷石料亭的話,和店主、主廚與仲居之間對話不少。
208 Duecento Otto素以城中獲獎薄餅而聞名,其實菜單上除了薄餅外,還有更多佳餚可供客人品嚐。 例如意大利中部阿布魯佐的標誌性菜餚Spaghetti alla Chitarra,其特色在於餐廳自家全手工製作的意大利麵,口感彈牙,配搭上以澳洲上等和牛製作而成的迷你肉丸,整道菜式層次非常豐富。 意大利餐廳Posso進行主打意式風味美食,尤其是各式手工製作意大利麵更是其招牌,編輯就特別推介這道相當色彩繽紛的海鮮意大利雲吞(Agnolotti),內餡混合了中墨汁、蟹及新鮮海膽,味道濃郁,再搭配惹味的醬汁,簡直是天衣無縫。 必食推介包括海膽丼飯(HK$350)特別使用來自北海道的新鮮海膽,配上Nishiki錦字壽司飯,當然亦少不了Okra自家熟成的香醇醬油,令人一口接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