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6年大埔廠房落成後,本地98%的煤氣由大埔廠生產,餘下則來自馬頭角廠。 別以為馬頭角廠只提供煤氣予九龍居民,其實早於1958年,已經從馬頭角廠舖設海底管道,供應煤氣給港島居民了。 [5]十三街附近一帶的馬頭角街道,多見車房的存在,以及一系列工廠大廈。
1962年至1970年間,土瓜灣沿海進行填海工程,海心島因工程而連陸,海心廟被搬遷。 工程完成後,1972年興建了現在的海心公園,島上的嶙峋怪石如魚尾石、海心石和大部份的自然景觀仍然保留,有傳拜過海心石就能有一段美好姻緣,因此吸引不少情侶前往。 土瓜灣煤氣鼓 土瓜灣煤氣鼓 海心石旁向海邊走,通過一段小橋便可到達粉色的海心亭,望向維多利亞港,是欣賞日落的好地方。
土瓜灣煤氣鼓: 馬頭角道
據粗略估計,單是十三街內的車房數目,便有超過190家[7]。 這群車房由於密度實在太高,故市區重建局仍需對重建十三街項目作更深入研究,並需予業主商討業權及賠償問題[8]。 鴻運街(英語:Hung Wan Street)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7條,為一南行街道。 街兩旁的建築能直接通往隔鄰的鵬程街和蟬聯街,多見車房,街尾可望翔龍灣。
2012年8月,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就市區重建的初步方案諮詢公眾後,所聘請的顧問公司在參考所收集得來的意見及社會影響評估的結果,以及與相關香港政府部門或者機構商量及討論後,調整了地區重建的初步方案。 其中的「土瓜灣十三街重建項目」,香港政府提議撥出10億港元協助[11],惟只資助區內已經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的樓宇,故此引發其餘業主不滿意[11]。 馬頭角道(英語:Ma Tou Kok Road)為十三街街區南面外圍的主要道路,亦為馬頭角的最主要交通樞紐之一,西起馬頭圍邨,為一條雙線單程的掘頭路,終望維港。 街上設施林立,市政大廈、公共服務設施俱能在街沿途找到。
土瓜灣煤氣鼓: 馬頭角十三街
但此時香港人口急劇增長,社會又迅速發展,原有的煤氣鼓設備和產能已不足應用,煤氣公司於是購買現今北廠所在的土地興建二號煤氣鼓。 北廠旁倚新山,現今的新山幾已削成平地,更凸顯煤氣鼓的宏偉,因此成為土瓜灣的主要地標。 游走於馬頭角,一定不會錯過大型煤氣鼓,其亦是本港市區碩果僅存的相關設施,原本分為南、北兩廠,但至今只有介乎新山道與馬頭角道的北廠仍存在。 事實上,煤氣鼓設施早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已於區內興建,首先發展為南廠,及至一九五六年北廠亦投產,並成為區內地標。 土瓜灣馬頭角的大型煤氣鼓設施,早已成為區內地標,加上鄰近色彩繽紛的「十三街」舊樓群,以及趣味滿溢的「牛棚藝術村」,增添超現實之感。 土瓜灣煤氣鼓2025 而源於煤氣廠的翔龍灣,乃區內換樓升級的熱選屋苑,因位處臨海,有超過五成單位可外望優美海景。
- 鵬程街(英語:Pang Ching Street)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6條,為一南行街道。
- 從1986年大埔廠房落成後,本地大部份的煤氣由大埔生產,馬頭角廠只作後備之用。
- 在一九八六年大埔廠房建成之前,馬頭角廠房是唯一生產及供應全港煤氣的廠房。
- 昔日土瓜灣道為當時的瀕海大道,因接近土瓜形小島因而得名[1]。
- 街兩旁的建築能直接通往隔鄰的鷹揚街和鴻運街,多見車房,街尾可見中華煤氣中心一角及眺望翔龍灣。
每次經過土瓜灣道近新山道,都會被中華煤氣公司巨大的煤氣設施所吸引。 這座廠房是一九五六年投產的北廠,至於一九三三年興建的南廠已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停產和拆卸,二○○七年建成了私人住宅翔龍灣。 2013年6月,市區重建局為了解決十三街逾200家車房成為重建最大阻力的問題,擬定於鄰近地區物色一幢工廠大廈,及將整幢大廈改裝成為汽車維修中心,及將全數受到影響的車房遷入經營,以避免車房結業而影響近千人的生計。
土瓜灣煤氣鼓: 歷史特色及區內樓宇問題
鑑於災情嚴重,時任港督貝璐於當日及翌日兩度前往災區視察及慰問災民,各方亦發起籌款賑災。 最近港鐵被爆出隱瞞土瓜灣站附近地區沉降的實況,連煤氣公司也被蒙在鼓裏。 雖然兩間公司都大派定心丸,但與馬頭角煤氣廠朝夕相對的街坊擔心煤氣爆炸是情有可原,因為他們絕不會想西環煤氣爆炸事件重現。
街道規劃可分作兩部分:九龍城道以西為住宅區,以東則為工業區,座落著一些傳統工業大廈。 「馬頭角十三街」,鼎鼎大名,是舊區土瓜灣的著名地帶。 馬頭角十三街由13條街道組成,當中有11條全直街道,街名字首分別以11隻寓意吉祥的瑞獸,龍、鳳、鹿、麒麟等命名。 十三街歷史悠久,這一帶的樓宇樓齡逾半世紀,龐大的唐樓群外表並不光鮮,但七彩顏色勝在夠特色。 樓上民居,樓下車房遍地,左右有茶記、小店,共冶一爐,湊成香港舊區獨有的味道。
土瓜灣煤氣鼓: 九龍城碼頭:來回北角航線
2006年4月11日,九龍牛頭角偉景樓附近在當天下午2時多發生巨大煤氣爆炸,最少造成2死8傷[16][17][18][19]。 土瓜灣煤氣鼓2025 意外懷疑是喉管受污水侵蝕出現破洞,煤氣外泄大量積聚於地下,再沿地下管道虛位滲進大廈後引發災難[20][21]。 公司第一所,亦是亞洲第一所煤氣廠房設在港島西環(今皇后大道西至薄扶林一帶)屈地街,為政府辦公室及軍營、香港大酒店、怡和洋行和屈臣氏藥房供應煤氣作照明用。
土瓜灣煤氣鼓: 重建
煤氣公司在香港擁有兩座生產廠房,分別位於大埔工業邨和馬頭角。 現時98%煤氣由遠離市區的大埔廠房生產,其餘來自馬頭角廠房(後備)。 鶴齡街(英語:Hok Ling 土瓜灣煤氣鼓2025 Street)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最後一條,為一南行街道。 駿發街(英語:Tsun Fat Street)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10條,為一南行街道。
土瓜灣煤氣鼓: 煤氣廠重建而成
街兩旁的建築能直接通往隔鄰的鹿鳴街和鷹揚街,地下店鋪多見車房,常見私家車聚集停泊於此。 土瓜灣煤氣鼓 鷹揚街(英語:Ying Yeung Street)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5條,為一北行街道。 街兩旁的建築能直接通往隔鄰的麟祥街和鵬程街,多見車房,街首可見中華煤氣中心一角。 鹿鳴街(英語:Luk Ming Street)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3條,為一南行街道。 街兩旁的建築能直接通往隔鄰的鳳儀街和麟祥街,地下店鋪多見車房,有街區內歷史最為悠久的車房[4],街尾可見牛棚藝術村一角。 龍圖街(英語:Lung To 土瓜灣煤氣鼓 Street)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1條。
土瓜灣煤氣鼓: 中華煤氣公司 @ 土瓜灣馬頭角
中華煤氣亦持有中環國金二期、嘉亨灣和翔龍灣的部分股權。 於2021年12月31日,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恒基兆業地產)是中華煤氣的最大股東,持有約41.53%股權。 恒基兆業地產聯席主席李家傑和李家誠是中華煤氣聯席主席。 隱身於馬頭角明倫街與忠信街交界一帶,走過一家又一家的車房,你會看到斑駁的牆上居然出現了一代影星阮玲玉的身影。 阮玲玉是30年代上海著名演員,演技出色,作品無數,可是在25歲時自尋短見,香消玉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