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商場的目標客群中,本地客將佔8成,遊客佔兩成,商場在2015年12月底開幕。 灣仔道188號 從數據提取的信息關於大廈年齡和情況由保持了規劃、建築、消防、以及民政事務局和土地發展公司(即市區重建局前身)利用作為初步依據為估計對都市更新的需要. 逐漸變成包括區和計劃的發展,運輸,社會人口統計和環境考慮在描述的都市更新項目區域。 許多在優先項目區域在老化的市區的地方化的部分被共同安排及承擔了一種目標區域方法對都市更新。 灣仔是最初描述的九個目標區域之一,聚焦再開發和修復行動以對應的方式。 灣仔道188號 其他區域是馬頭角、旺角、大角咀、深水埗、油麻地、油塘、觀塘、西營盤及荃灣。
而船街、麥加力哥街則為停泊及維修船隻的碼頭及船塢。 至於在春園以西的日、月、星三街附近是香港首家發電廠的舊址。 至於灣仔道以東、今日活道一帶原為一小山丘摩理臣山,曾經是石礦場。 現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摩理臣山分校至今仍有一角石牆為紀念。
灣仔道188號: 灣仔道83號寫字樓租單位出租
倘若閣下須行使任何應有權利時,可按以下地址聯絡我們,並在通訊中註明「保密」字樣。 我們在回應閣下的要求時,可能要求閣下提供某些有關閣下的詳細資料,以確認閣下是有關資料所指的人士。 在閣下提出要求後,我們須要並將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盡力於40天內給予回覆,但我們可能因此而需向閣下收取合理費用。 倘若閣下按任何廣告或連結其他網站的超連結,即會離開本網站而進入另一個位置。 在瀏覽任何其他網站時,我們並不負責保護閣下的私隱、個人資料及可能受到的“曲奇”之影響,我們建議閣下應自行參閱該位置的私隱政策(如有)。 以下將詳細說明我們處理閣下之個人資料的政策及方法,請仔細參閱及理解。
- 新鴻基中心是灣仔北最早期發展的甲級商廈之一,樓高54層,飽覽開揚的維港景致。
- 雖然用膳環境既炎熱又不衛生,但很多居民都享受那些既便宜又新鮮的中式食品,如腸粉、粥及炒麵等。
- 1847年灣仔洪聖廟落成[註 9],當地人流漸多,而「灣仔」之名也不脛而走,至1881年港英政府根據民俗將「下環」之地正式命名爲「灣仔」。
- 本網站並不保證於網站內顯示的物業按揭資訊內容均完全準確。
- 主要街道包括軒尼詩道(灣仔段)、駱克道(灣仔段)、謝斐道(灣仔段)、告士打道(灣仔段)。
- 西邊有新灣仔街市大廈,其中設有香港市區重建局的地區辦事處。
根據規劃署數據顯示於地鐵沿線,如港島、荃灣,官塘各區有9,300座私有大廈,樓齡達到30年以上,而於未來十年內,樓齡達到30年以上將增加將50%。 為加快重建及舊區更新香港政府於2000年7月根據市區重建局法例(第563章)於2001年5月1日成立市區重建局負責市區重建及更新。 該學校於1919年以書塾的形式成立,然後於1934年改稱為敦梅學校。 日本佔領香港的時候學校曾經停辦,戰後學校繼續為較富有家庭的小童提供中式教育。 而為回應附近區域的學位緊張,學校也為較貧困的學生提供學費減免。 灣仔道188號 灣仔道188號2025 而因為沒有完整校舍,學校經常在灣仔各處戰前唐樓的個別單位上課。
灣仔道188號: 駱克道188 號, 灣仔, 香港
在荃灣路全線通車後,進入屯門的車輛可經荃灣路至屯門公路,並只需要兩分鐘,而無需取道青山公路,經過荃灣市中心[8]。 荃灣路自建成以來已經是香港主幹道系統的組成部分[3],在第二代幹線編號系統中屬於「2號幹線」[15],現時則屬於5號幹線[9]。 荃灣路至今仍是香港重要道路網的一部分,承載新界西北與九龍及香港島之間途經荃灣地區的龐大長途交通流量,同時也是荃灣區的集散道[16]。 根據香港法例第374E章《道路交通(車輛登記及領牌)規例》,荃灣路二期容許新界計程車行駛[17]。 此外,荃灣路介乎葵涌道至大涌道一段是現時香港少數容許紅色小巴行駛的快速公路之一[18]。
灣仔之名來源於現今灣仔洪聖廟一帶原來的小海灣地貌,故當地村民稱呼該海灣爲「灣仔」[註 7][1]。 香港開埠後灣仔附近成爲華人的聚居地,當時的華人對香港島北岸城區有「四環九約」的通俗分區,現今灣仔到銅鑼灣禮頓山以東一帶被稱爲「下環」,爲「四環」其中一環[註 8]。 1847年灣仔洪聖廟落成[註 9],當地人流漸多,而「灣仔」之名也不脛而走,至1881年港英政府根據民俗將「下環」之地正式命名爲「灣仔」。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灣仔道188號: 灣仔「綠屋」活化為動漫基地
一站式物業按揭資訊平台,搜羅全香港銀行最新按揭利率資訊,為你做好香港置業準備。 我們誠意為你逐一格價,度身介紹最合適的按揭方案,獲得最優惠的銀行利率及額外轉介回贈,解答你按揭疑難,按揭申請跟進至成功批核,讓你申請按揭路上不孤單。 除按適用的法例或合約的責任而須保留的個人資料外,我們只會在需要履行收集資料的目的之期間內保留閣下之個人資料。 除以上第3段所述外,閣下的個人資料,不論其儲存方式,只可由我們授權及對我們有保密責任的僱員或承辦商查閱。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放盤方法很簡單,只需填寫幾個基本資料,就可以輕鬆鬆將訊息在網上發佈,多一個平台,機會無限由您掌握。 本網站提供的資料及內容只供一般資訊及參考之用,恆基租務代理有限公司並不對本網站所提供之資料及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及時性作出任何聲明、陳述、保證或擔保。 除得到恆基兆業地產代理有限公司及/或其他相關版權擁有人事先書面同意外,任何人不可下載、複製、複印、編輯、發表、提供或經任何渠道發布本網站或其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 荃灣路(英語:Tsuen Wan Road),舊稱荃灣支路[1](英語:Tsuen Wan Bypass[2]),是香港的一條快速公路,亦為5號幹線的末段,全長4公里[註 1]。 荃灣路位於新界葵涌醉酒灣及荃灣海濱的填海地上,連接葵涌道及屯門公路。
灣仔道188號: 兆安中心- 香港灣仔駱克道188號
恒匯中心 (One Continental) 座落於灣仔區灣仔道 (Wan Chai Road)232號。 大廈的主要用途為商業用途,提供多元組合的商業空間如選擇搭乘地鐵前往恒匯中心,可以從灣仔 (Wan Chai) 地鐵站下車前往目的地。 大廈月租車位供應需預先查詢,詳細資料可與恒匯中心大廈物業管理、業主、或於停車場收費處安排及登記。 至於空調系統方面,大廈主要以獨立冷氣冷氣機系統調節室內空氣,用戶能靈活地依據環境需要或個人喜好,隨時調整室內的空氣溫度和風力輸出。 灣仔是一個人口流動相當大的區域,雖然居住人口只有十多萬,但每日卻有達六十萬的通勤人口在該區上班和上學。
灣仔道188號: 灣仔道83號 83 Wan Chai Road
雖然用膳環境既炎熱又不衛生,但很多居民都享受那些既便宜又新鮮的中式食品,如腸粉、粥及炒麵等。 由於香港政府有意取締大牌檔,大牌檔已所剩無幾。 過往許多香港政府部門選址於灣仔,唯近年逐漸搬遷到其他區域,如港島東區和九龍東辦公,令灣仔失去了部分原本的經濟中心及政治中心的功能。 但仍有部分政府和司法機構位於灣仔,例如香港警察總部、香港區域法院。
灣仔道188號: 皇后大道東 188號的交通站點
現時位於灣仔道與軒尼詩道之間,在集成中心旁邊小公園的楷梯有一金線,即為填海前的海岸線。 灣仔之名本是「小海灣」的意思,不過隨著城市的發展以及持續的移山填海,昔日的「小海灣」早已不復見。 今日皇后大道東,大王東街和大王西街「洪聖廟」附近一帶,就是原來名爲「灣仔」的小海灣所在地。 惟經過多年的填海,海岸線早已北移數百米,現時皇后大道東一帶已被商業大廈及住宅大廈包圍。 在英國1841年從滿清王朝手上獲得香港島統治權之前,灣仔一帶已有人居住,當中主要為漁民。 英國政府在香港建立殖民地後,灣仔是華人主要的聚居地,也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亦曾為英國殖民政府的軍事基地,現時是香港其中一個主要商業區,區內亦有很多舊式住宅大廈,因此也面對著市區老化的問題。
灣仔道188號: 灣仔道83號寫字樓租單位出售
戰後初期灣仔的居民生活一般並不算富裕,因此該區的大部份食肆都提供價廉物美的食物。 區內有很多茶餐廳,一種典型的香港式快餐餐廳,售賣奶茶、菠蘿包及蛋撻等地道美食。 有些店鋪更售賣廉價中式健康食品,例如售賣涼茶和廿四味等有藥用療效的飲品的涼茶鋪,使居民能節省看醫生的金錢。 前香港總督彭定康更於返回英國之前品嚐過灣仔的涼茶。 另一種香港式的食肆,大牌檔(大排檔),則是昔日灣仔常見的食肆。
灣仔道188號: 灣仔道 83號
荃灣路為2至4線雙程分隔道路,全段均屬於快速公路及5號幹線,限速70公里每小時。 荃灣路分為兩期興建,兩期以德士古道為分界,其中第二期更牽涉填海工程。 荃灣路至今仍是香港重要道路網的一部分,承載新界西北與九龍及香港島之間途經荃灣地區的龐大長途交通流量,並同時作為荃灣區的集散道。 灣仔道188號2025 荃灣路曾因預期交通流量增加而有擴建計劃,惟後來因預期交通流量變為減少而推遲考慮擴建。 灣仔道是灣仔的早期主要街道之一,開闢於1850年代初[1]。
灣仔道188號: 灣仔煤氣客戶中心
物業鄰近港鐵東鐵線會展站、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多個政府部門如稅務局、入境處,以及貿易發展局等公營機構。 高力資本市場及投資服務部高級行政董事王振康表示,是次出售物業位於灣仔道及摩利臣山道交界,僅5分鐘步程直達大型購物中心時代廣場。 該幢物業現為一幢樓高9層之服務式住宅,落成於1963年;地庫及地下現租予髮型屋,一樓至七樓為服務式住宅,提供26個單位。 項目地盤面積約1,890平方呎,已獲批以地積比率15倍重建為一幢22層高之銀座式商廈,料重建後面積約2.8萬平方呎,買家更可於新物業外牆及天台加設戶外廣告牌。
灣仔道188號: 大廈資料:188中心
荃灣路,在通車初期稱為「荃灣支路」,是為疏導葵涌、青衣及貨櫃碼頭一帶的交通、滿足荃灣人口增加所帶來的需求及工業界的需求而興建的道路,而其亦是荃灣新市鎮全面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環節[3]。 荃灣路分兩期興建[4],以德士古道為界[5]。 灣仔發展計劃第一期由1994年4月至1997年6月,主要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對出海面築一個70,000平方米的人工島作為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擴展部分,工程完成後保證附近的水質保持在令人滿意的水平。 灣仔道188號2025 為了應付問題,政府開始一系列的都市更新帶領新的生活進入區域。
街頭籃球賽亦不時於修頓球場舉行,吸引了很多愛好這種比賽的人士參賽或觀賽。 灣仔道188號 2005年有組織擬將修頓球場重建,構思頗為大膽,例如改為雙層球場,若然落實,修頓球場則可能再次成為灣仔的主要地標之一。 西式餐廳方面,灣仔早年並不算多,當時較為出名的是售賣牛扒為主的波士頓餐廳。 1980年代起,各種地區特式食肆的逐漸踴現於灣仔,常見的有日式、韓式、越式、泰式和印度式。 區內亦有很多港式和美式快餐店,謝斐道和駱克道亦有很多酒吧。
灣仔道188號: 相關新聞
1840年代英國人到來以後,春園街(Spring Garden Lane)附近很快就開始發展。 寶順洋行東主顛地(Lancelot Dent)在此建一私邸「春園別墅」,其範圍由灣仔道伸展至大王東街。 別墅內有一小湖供劃舢板之用,其水源乃由石水渠街所引入。 春園英語本來的意思是指花園內有一泉水(Spring)。 至於春園街附近的汕頭街和廈門街等,當時則為儲存準備運到不同的口岸城市的貨品倉庫。
灣仔道188號: 資料來源
翻查資料,該幢舊樓物業數年前獲財團收購,並在2016年遭申請強制拍賣,惟申請人尚餘240號地舖未成功收購,當時此舊樓估值約1.94億元。 灣仔道188號 辦公室位於香港灣仔灣仔道77-83號,Hong Kong 灣仔道188號 Offices 在灣仔道 83號共有 1 個辦公室出租或出售。 2000年代,運輸署實施「灣仔行人環境改善計劃」,其中第一階段包括擴闊莊士敦道南面部份路段的行人路至電車路旁[3],沿途西行的電車站成為罕見沒有使用島式月台的車站。 灣仔道188號 灣仔舊區發展是該區各方政治團體角力的主題,當中包括合和實業的酒店發展項目、社工帶領區民爭取保護古樹及古建築物。 南區的舂磡角@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41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515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VILLA PIUBELLO,柏濤小築,海天小築,雄冠園,壁如花園。
日佔時期灣仔有「小東京」之稱,是日本人主要的聚居地,從灣仔臨海至中環一帶也是日軍軍事要地,停泊有日軍戰艦[3]。 現今的灣仔區並不只有灣仔,還包括了銅鑼灣、天后、跑馬地、大坑、渣甸山及灣仔峽等地。 在灣仔區議會內部的分區中,有三個(軒尼詩區、愛群區和大佛口區)是完全位於灣仔,另外有兩個(鵝頸區和修頓區)則部份位於灣仔。 從香港開埠到20世紀中葉,港英政府對維多利亞城[註 10]的官方分區可分爲東、中、西三區,根據維多利亞城界碑所示,維多利亞城東界在現今跑馬地黃泥涌道,故可肯定灣仔一帶屬於當時的「東區」。 1963年港英政府對香港島北岸及九龍半島重新分區,灣仔之地被確立爲「灣仔區」。 到了1982年香港建立區議會制度,原「灣仔區」與「銅鑼灣區」和「跑馬地區」合併成大「灣仔區」,並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