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表示,假設收入沒有上升,樓價跌兩成,剛性需求的買家才能重要負擔能力,而若用歷史平均淨租金收益率為基準,只有樓價跌35%及40%,投資者才會重返市場,所以樓價跌30%的可能性較高。 此外,雖然供求關係對樓價影響不大,但當前碰上利率上升及家庭收入停滯,封關及移民潮令本港家庭數目出現25年來最大跌幅,放大了樓價下行的不利因素。 李婉茵續指,雖美聯儲本次加息,符合市場預期,但今年下半年仍有議息會議,故置業買家仍會抱持觀望態度,預計整體高息環境最快要來年第二季才有調整機會,在高昂的貸款成本,資金去向趨向保守的心態下,下半年樓市成交有可能持續牛皮。
同時,亦有市場人士認為,隨著美國放緩加息步伐,相信息口已見頂,而且新冠疫情的影響亦逐步減退,在通關及復常的情況下,樓市可於今年見底回升。 最終樓價走勢如何,仍須視乎好淡因素如何角力,畢竟近年政策市主導下,難以預測的變數亦愈來愈多。 代理認為,去年支持加國樓市上升的元素仍然存在,例如按揭仍維持低息,加上疫情令人追求更理想的居住環境,買家的購買意慾仍然強勁。 同時,代理們亦看好今年疫情會好轉,令新移民和國際學生可以重回加拿大,以支持租務市場。
樓市預測: 下半年料樓市反彈
本季住宅物業成交放緩,料全季數字按季下調22%至約11,600宗。 展望7月份市況,發展商的新盤持續以貼市價開售,搶佔二手購買力,加上當時息口走勢未明朗,買家入市意欲仍慢。 縱然金管局於月初進一步放寬中高價物業按揭,惟效果並未彰顯,暫時對市況影響極微。 樓市預測 預期7月份樓價指數將持續再跌0.5%,連同8月份再跌,而9月份喘定,估計第三季樓價將回落約1.3%。
- 若以2020年的樓市表現來看,疫情似乎無礙全球樓市上升,今年是否能夠繼續?
- 作者認為近月已有不少業主劈價賣樓,2021上半年香港樓價走勢可能會有5-10%跌幅。
- 當中,中小型單位樓價按月跌幅最勁,達1.31%至2.15%。
- 碧霞老師指,匯市走勢都會與「九運」有關,「九運」屬火,「離中虛」,特別旺南面地區,加上「北面見水」或「火剋金」等等的因素,西邊的國家及貨幣未算十分強,包括美金、英鎊等;而相反,澳元在未來20年有機會較強。
即使面積一樣,高層與低層單位的估值隨時會相差接近幾十萬。 樓市預測 樓市預測 以東涌映灣園近期成交為例,同是約900呎的單位,低層單位成交價為900萬,而高層的單位的成交價就達980萬元。
樓市預測: 香港樓市2022|CCL跌至3年新低
戴德梁行執行董事及香港研究部主管鄧淑賢指,本港疫情仍然反覆,在未有確實的通關時間表的情況下,經濟復甦進度緩慢,加上本港隨美國進入加息周期,令二手住宅交投受壓。 樓市預測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樓價在首季上衝後,在次季及第三季整固,惟料第四季在利好因素支撐下可拗腰回升,全年樓價保守看升6%。 陳海潮指出,6月份樓價指數持續偏軟,主要反映了買家入市動力減慢,新盤在貼市價開售下,衝擊二手市場,部分心急賣樓的業主無奈降價沽貨,導致樓價連月回落。
- 換句話說,問銀行借了 1000 萬的人每年要還 70 萬本金與利息。
- 而代理RE/MAX則訪問了旗下的代理,其中35%代理認為遷省及搬往其他城市的買家會繼續刺激今年的樓市,45%代理認為想改善生活環境的買家將會成為今年樓市的動力,該行預期全國樓市在今年會上升4-6%。
- 其中二手私宅成交量於整季錄得6,857宗,按季下跌36.8%,創下自2018年第四季以來的15個季度新低。
- 然而,由於銀行委聘的測量師行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銀行對同一個單位的估價或有差異。
- 不過,海景也分很多類,例如是否永久開揚海景、還是罅海景,這些都會影響物業的價值。
及嘉里 (00683) 樓市預測2025 。 其中,上車盤及細價盤調整幅度較爲明顯,而豪宅市場業主普遍持貨能力較高,故樓價波幅亦相對較少。
樓市預測: 香港樓市2022|資產價格下跌成必然
來到2021年,暫時世界各地疫情仍然持續,歐美尤其嚴重。 若以2020年的樓市表現來看,疫情似乎無礙全球樓市上升,今年是否能夠繼續? 今天就先看看港人置業熱門地點加拿大2021年的樓市表現。 樓市預測2025 有「神準分析師」之稱的對沖基金GROW思睿首席經濟學家洪灝在早前亦指,在加息、本港經濟下行、資本外流和中產移民等多項因素夾擊下,本港樓市已進入新一輪下行長周期,CCL在未來3年有機會從去年8月中所創的191.34歷史高位下調50%。
換言之,物業樓齡愈高,下手買家可借貸的能力可能愈低,變相減弱物業價值。 香港經濟日報地產網提供即時地產新聞, 樓市分析, 樓市預測, 房屋政策, 樓價走勢, 樓市辣招, 供樓利率, 交易數據, 樓盤資料及買樓流程。 受疫情影響,普遍購買力下降,選擇租房的人會相應增加,因此對於海外投資者來說目前選擇購置適合長期租賃的公寓項目將是一個風口,但這類公寓一定要是交通方便,捷運網絡通達的1公里半徑範圍內,周圍擁有龐大的白領群體或學生群體的區域。 此次臨時放寬LTV房貸調控政策,將有助於通過房地產和相關業務為經濟帶來新的資金,佔國內生產總值的9.8%,並為280萬人實現就業,在接下來的2022年里,房市或將會被持續刺激,來幫助泰國經濟復蘇。
樓市預測: 香港樓市2022|下半年平均每月達2,000宗一手成交
但當疫情完結,這些措施消失,不能負擔供款的人便需要賣樓。 該行的風險管理部們主管指出,他們預期今年樓價會下跌8%,跌勢會持續至2023年底。 美聯布少明在1月19日在媒體表示今年樓價可能會有「小V彈」,主因是香港有大量資金流金,尤其12月、1月有多個中概股來港上市,所以市場上的資金其實非常充裕。 布少明主要特別看好豪宅及中小型單位前景,因為有多個大型豪宅盤推出,將會吸引到內地人來港置業。
樓市預測: 樓市走勢2022|高盛︰按息上調壓低負擔能力
當家庭的儲蓄及收入,及生產者的儲蓄及收入都下跌的時間,那最終會消費減少,最後整個循環會慢下來。 但問題是一般家庭在收入或儲蓄下跌的情況下,或者失業下如何生活下去及繼續還自己的房貸。 今年以來,香港樓市連跌兩個月,已累跌2.95%,倘3月份再跌1.5%至2%,則預料首季樓價將累跌約4.5%至近5%,完全蒸發了去年全年3.63%的升幅。 不過,陳海潮指出,近期疫情有所轉緩,如4月下旬真的可以放寬限聚措施,樓市交投及樓價均可出現較顯著的反彈,料樓價可在次季先築底、後回升,只要疫情不復來,下半年升幅將進一步加快,樓市可望出現大翻身。 中原相信樓市最壞時刻將過去,如果政府適時減辣,樓價有望於今年首季觸底,預料全年樓價於谷底反彈15%;美聯也預測全年樓價及交投勢有望同步回暖,將出現先穩後升的「U形走勢」,全年樓價或升約10%。
樓市預測: 香港樓市2022|疫情對市場情緒做成嚴重的影響
銀行估價基礎未必考慮到單位內部裝修等微觀因素,例若單位本身保養得宜,買家既能節省可觀的裝修費,亦可縮短因裝修而出現的同租同供情況,價值或吸引度會相對較高。 樓市預測 另外,銀行估價即銀行對物業價值的估計,也是判斷市價的一個指標。 樓市預測 銀行估價來自測量師行,測量師會根據區內近期相類單位成交價、物業質素不同因素等計算物業價值。
樓市預測: 地產中介網站指數
所謂市價,即是有成交支持,要知道個別屋苑和大廈的市價,我們可以參考成交紀錄。 若果近期同棟大廈沒有成交,我們也可看看同一屋苑類近戶型的成交價,或比較同區屋苑的交投。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複製及轉載或其他方式公開使用。
樓市預測: 最新樓價走勢
同時住宅的租金同售價同樣出現背馳,同引用政府的數據,住宅本年的售價是上升0.31%(截至九月),但同租金同期是跌9.17%。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2月份差估署樓價指數反映農曆新年傳統淡季市況,當時亦正是第五波疫情醞釀期,成交低迷,香港樓市亦應聲下跌。 三月份為香港疫情高峰期,收緊社交措施,物業市場及經濟活動幾近停頓,陳永傑料下月公布的3月份樓價指數會進一步下調。 花旗唱淡2022香港樓市,料受到移民潮、供應增加、美國有可能加息等負面因素影響,預料今年住宅樓價下跌7%至10%,更將恒地及信置評級降至沽售。
樓市預測: 香港樓市要再跌三成的投資迷思
2022年首季,香港出現第五波疫情,打擊整個社會、經濟及民生活動。 當樓市湧現大量不利消息,而樓市卻沒有崩潰,就要慎防樓市反彈回升。 這種情況曾經於2003年沙士時發生,上半年樓市受到沙士打擊而停滯;沙士一旦過去,下半年樓市急速轉旺,樓價反彈回升。 老樓撰文指出,2021年股市暢旺,帶動了2021 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