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可向教育局註冊成為持有幼兒教育證書 [C(ECE)] 的合格幼稚園教師,及向社署註冊成為幼兒工作員 專上教育文憑2025 (CCW) 、幼兒中心主管 (CCS) 及特殊幼兒工作員 (SCCW) 。 註:「高級文憑課程」申請人通過面試後,可同時獲得「高級文憑」、「基礎教育文憑」、「餐飲管理文憑」及「社區護理文憑」四項課程的「有條件取錄」(如適用)。 英國的情況比較簡單,英國的大學是三年制,完成整個大學三年課程便可得到榮譽學士學位(Honours Degree)。
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簡稱「學評局」由香港政府根據《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條例》(香港法例第592章)而成立的法定機構,以獨立的法定地位為香港高等教育機構的學術水平進行評審,及就各院校申請授予自行評審資格向政府提供建議。 除具有自行評審資格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以外,香港各大專院校所開辦的高等教育課程都要通過學評局的學術評審。 具有自行評審資格的自資院校,雖然無需評審可自行開辦新課程,但為確保課程及管理的質量,仍需定期由學評局進行校外評審及提供意見[68]。 由於計劃推出後反應良好[53],特首梁振英於2017年1月的《施政報告》宣布SSSDP資助計劃恆常化及將資助學額增至3000個[54],並於2018年起實施[55]。 專上教育文憑 香港政府於2017年8月公佈2018/19學年將有六所自資院校提供2776個資助學額[56]。 香港政府於2017年7月5日宣布設立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為15所自資專上院校所開辦的學士學位課程提供經常性資助,每名合資格學生每年可獲公帑資助三萬港元[57],立法會於7月19日通過撥款後隨即於2017/18學年起實施[58]。
專上教育文憑: iPASS 課程搜尋
名次
- 香港教育學院曾經於2007年申請升格大學,但是於2009年遭到政府否決,教資會反對教院升格大學並提出其決定的理據[87],指出教育學院存在單一學科及研究能力等問題。
- 另外牛津大學、劍橋大學亦有頒授相當於大學三年級程度的本科畢業文憑(Undergraduate Advanced Diploma)。
- 在歐洲地區,專業文憑常見於藝術類高等教育院校,以法國為例,法國藝術類高等教育包羅多項專業領域,公私立校院皆有,規模大小不一,隸屬不同部會監管,相較於法國大學學制顯得較為複雜。
- 本課程協助學生充分掌握幼兒教育的專業知識和視野,裝備學生在融合教育方面的分析能力與實務技巧,以能有效地與家長協同培育幼兒,並促進學生的個人及專業發展,培養出幼兒教育工作者應具備的專業精神和素養。
- 最重要的是,透過這個課程,我培養了積極正面的學習態度以面對我的學業。
- 1999年,職業訓練局將其下七所工業學院及兩所科技學院合併成為香港專業教育學院[27]。
嶺南學院獲教資會建議正名大學,政府在嶺南學院改組管治架構後,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於1999年6月授予嶺南學院大學名銜,經香港立法會三讀通過後,於1999年7月升格為嶺南大學[83]。 2020年7月中共在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後,香港的學術自由因此而受到影響。 香港的副學士和高級文憑主要不同之處,在於副學士為美國制度,較為注重通識教育,較配合將來升讀學士;高級文憑則類同英國制度,相對注重於學科專業,較配合將來直接就業找尋工作。 由於高級文憑傾向職業導向,加上此制度較副學士傳統,所以部份歷史較悠久的課程在社會認受性頗高。
專上教育文憑: 高級文憑
我在文憑試的失誤並非我學習歷程中的終結,而是開展我學習的新一頁。 在課程中,學習的內容是可以讓我在往後的課程中打好基礎,迎接更多的挑戰。 同時,我發現自己並非輸在起跑線,只是讓自己做好熱身,令我在往後的學習跑道上更能翱翔。 書院提供多樣的實習機會,例如在暑期實習中,我擴寬了有關專業範圍的知識,並提升自己不同的技能,這對於任何行業都非常重要。 「達標並表現優異(II)」相等於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第四級或以上的成績; 「達標並表現優異 (I)」相等於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第三級;及
高級文憑(英語:Higher Diploma,簡寫:HD;愛爾蘭語:Ard-Dioplóma;阿拉伯語:دبلوم عالي Diblōm 專上教育文憑2025 ʻAli)是一種設於香港、愛爾蘭、英國、伊拉克、利比亞和阿曼的學位等級。 公司今日舉行頒授典禮,於麥當勞已工作了35年的Pear Wong是課程畢業學員之一。 他於中三時經同學介紹到麥當勞工作,由餐廳組員晉升至餐廳總經理,幫公司管理過三間分店。 即使臨近退休之齡57歲,亦可修讀今次課程,讓他在退休前收到這份大禮物,一圓「四方帽」的夢想。
專上教育文憑: 香港資歷架構
教資會其後對教育學院提出改善的建議,教育學院於2010年起根據建議進行增加課程種類等工作,並再次申請正名大學,2015年教資會認為教院已有升格大學的條件,於2016年1月經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升格大學,並於同年5月經立法會修例易名為香港教育大學[88]。 香港在1941年至1945年間經歷二次大戰及日佔時期,到香港重光時人口只餘下約60萬人,但此後香港出現戰後嬰兒潮,及後因為中國爆發國共內戰大量難民湧入香港[3],到1949年中國政權更迭後又發生逃港潮,香港人口由1945年的60萬人激增至1961年超過300萬人。 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取得中國大陸的執政權後,於1952年實施高等院校院系調整,有宗教背景的大學都被逼停辦或被兼併[4],當中有部分學者、教員及學生來到香港,期望可以在香港復辦大學[5],但受限於香港法例,這些在香港運作的院校都不能使用「大學」或「學院」命名,只能以「書院」為名作为私立中学在香港繼續辦學。 其中崇基、新亚及联合都是这样开始,而香港政府於1961年同意設立香港第二所大學,並成立香港中文大學籌備委員會,當時各自獨立辦學的崇基學院、新亞書院及聯合書院,經談判後同意合併成為一所新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於1963年10月正式成立。
- 為配合香港理工學院和城市理工學院準備於1994年升格大學,政府安排職業訓練局接辦兩間理工學院開辦的高級證書及高級文憑課程[25],職訓局於是成立兩所科技學院主力開辦高等程度課程[26]。
- 表現優秀的本地和非本地學生更可獲香港特區政府獎學基金頒發獎學金。
- 麥當勞為香港飲食界首間開辦屬資歷架構第5級課程的企業,為餐廳經理提供免費在職培訓。
- 冠軍 (高中組)
- #港專由即日起至8月31日期間(星期一至五)開放4個招生中心,提供整套即場入學申請服務(包括課程諮詢、報名/確認取錄、面試、安排取錄通知及繳費等)。
- 在六七十年代由於香港的高等教育隨人口增加而有殷切需求,所以政府決定在《教育條例》之外,另行通過《專上學院條例》進行規管[9],浸會書院、嶺南書院及樹仁書院先後於1974年按《專上學院條例》註冊為認可專上學院,並更名為香港浸會學院、而在1981年另两家亦獲注册成为嶺南學院及香港樹仁學院。
屯門天主教中學
專上教育文憑: 課程
結果,這一年來,我肯定 了自己讀書的能力,而且,更一再找到自己真正路向。 此外,對比起工作時每天面對爾虞我詐的人事關係,在學院裡我有幸還結 識了一班志同道合又能交心的好朋友,所以我十分慶幸選擇了基礎專上教育文憑這條升學路。 苏东剧变后,由于原苏东阵营斯大林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快速解体,专科学校的毕业生不再一毕业就能取得国家分配的工作,因此面临相当程度的困难,不少前职业学校都在转型期间倒闭。 虽然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仍由计划经济主导时,职业学校毕业生因学制较短、毕业后能得到由国家分配的工作而受到一定程度的追捧[3],但随着中国大陆的市场经济改革,因文化等因素,职业学校目前在中国大陆并不受到重视,职业学校入学要求普遍低于同级的普通学校,毕业后取得的文凭也难以在就业市场上获认可,导致职业学校出身者较难找到满意的工作[4]。
專上教育文憑: 香港主權移交後
香港公開進修學院於1996年取得自行評審資格後,於1997年2月獲總督會同行政局同意升格香港公開大學[24]。 嶺南學院於1991年成為教資會的資助院校,並於1992年獲准開辦大學學位。 專上教育文憑 五所教育學院於1994年被合併為香港教育學院,其後成為由教資會資助的院校。
專上教育文憑: 嶺南大學於1999年升格
另一方面,法定大學在校董會組成及管理架構上,都受到其所屬條例的規管,香港的法定大學的校監,在港英政府管治時期皆由香港總督兼任,即使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仍承襲傳統,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兼任校監,大學的校董會或校委會主席都需要由行政長官委任[64]。 專上教育文憑 在臺灣,專科學校畢業生可進一步攻讀二技或插班大學,畢業後可取得副學士學位,或滿足若干條件後,以同等學力直接報考研究所碩士班。 專上教育文憑2025 一般而言「大學」多僅指大學或學院,若與專科學校合稱則為「大專院校」。
專上教育文憑: 院校排名
政府的持續進修基金(CEF)為有志進修的同學提供持續教育和培訓資助。 專上教育文憑2025 當我中五完成毅進課程後,便投身社會,工作了接近七年,直到2014年得朋友介紹入讀學院的基礎專上教育文憑,亦多謝學院 給我這個讀書的機會。 還記得第一天來到九龍灣的校舍,都有擔心自己會否跟不上進度,讀書壓力會否很大,令人透不過氣?
專上教育文憑: 課程通過「資歷架構」評審列第五級 餐廳總經理在職修讀
一部分專科學校屬於中等教育(如中國大陸的職業高中),一部分專科學校屬於高等教育(如中國大陸的職業技術學院)。 港幣200元的報名費將於下一個工作天從閣下的信用卡戶口扣除 專上教育文憑 (所有網上報名只接受信用卡付款) 。 香港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多所本地大學的教學和研究成就在亞太區內數一數二。 根據二零二一年國際高等教育評鑑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的世界大學排名,在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中,有五所(即港大、科大、中大、城大和理大)躋身世界前一百名。 1908年,第十四任香港總督盧吉宣布籌建香港第一所大學[1],《1911年大學條例》(University Ordinance 專上教育文憑 1911)通過後[2],香港大學於1911年3月正式成立,大學開辦時設有文學院、工學院及醫學院,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在1912年完工後於同年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