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證「愛國愛港者治港,反中亂港者出局」,選舉制度有必要進行改革,撥亂反正,杜絕外部勢力透過代理人進入管治架構干預香港… 民主派「35+」主張誕生後,一直受到官方和建制派的注視。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於2月底與建制派一場會面中,稱民主派35+的主張是「奪取管治權」;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3月初亦向《香港01》記者表示,若反對派主導議會,可能阻礙整個政府運作,不利中央落實一國兩制、愛國者治港等方針,屆時中央就對港政策或會作出調整。 戰術上,抗爭者是凶險,以遊擊對抗政府的正規武力,但是在戰略上卻並非如此,警察每天對著市民施以暴力,上了世界各國的鏡頭後,香港對於各國的印象,就會更像利比亞而不是紐約。 這最終形成了長期遊擊戰略,這點自古以來就是弱勢方對抗強大帝國的做法,不論是荷蘭對抗西班牙、美國獨立戰爭、越南對抗美國、英國以私掠船對抗無敵艦隊,都是在正面打不贏,以對方的補給與經濟能力為目標。 相對於臺灣,《緊急法》就是香港版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而支持此種行為的本土派人士則認為,在政府不斷忽視民意的情況之下,「攬炒」是較爲合理的方式;因為香港的經濟、政治地位的特殊,「攬炒」可獲得較多的國際支持[2][11]。 攬炒十部曲2025 亦有觀點認為,「攬炒」可以阻嚇政府進一步推行不合理政策[12]。 立法會金融界議員陳振英指出,戴所提的一切完全是「政治攬炒」,視港人福祉不顧之餘,更是想推港人跌落深淵。 若社會長期處於不穩定狀態,莫說經濟無法發展,甚至出現插水式的倒退,最終受苦的就是廣大市民。
攬炒十部曲: 美國貿易戰
警方拘捕戴耀廷及「35+初選」的組織者、參與者,就是展示香港國安法不是「無牙老虎」。 警方早前雷厲執法,拘捕參與55名參與及組織「民主派35+初選」的人士,指他們涉嫌觸犯《港區國安法》中的「顛覆國家政權」罪。 前終審法院常任法官烈顯倫日前撰文評論事件,從法理角度分析,一針見血點出問題所在,駁… 當「35+初選」行動達到預期效果,攬炒派取得立法會過半數議席,「攬炒十步曲」就可一步步向顛覆政權的目標推進,將香港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這已經不能用「專制」來形容,直接就是三權合一的軍事獨裁體制。 我看到臺灣不時都會有人說解放軍來就完蛋了,但香港的抗爭者在抗爭初期,就已經說得很清楚:不怕解放軍,最好你立即就開坦克進來,對香港射飛彈。 戴耀廷在文中續稱,如今香港社會已全面「威權化」,「公民抗命」已不再適用,「違法達義」從理念及實際情況出發,會是香港抗爭的「主導原則」云云。 參賽者已知難逃被罰二倍或三倍(「炒雙」、「炒三」),從而拖人下水[註 1]、玉石俱焚、相互保證毀滅,就是攬炒。 [4][5][6]詞彙起源年代不明,2010年代末應用於香港政治、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戰,2020年代則應用於地緣政治、英國鐵路工人、醫護人員、執業律師、救護員及教師因為不滿工資水平而發動大規模罷工。
攬炒十部曲: 社會事
8月1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立法會選舉延期不少於一年,議員原班過渡,民主派經過反複爭拗後決定留任。 攬炒十部曲2025 直至11月,人大決定將原先獲准留任的4名議員一併DQ,觸發民主派總辭。 去年4月開始,戴氏推出「攬炒十步曲」,到6月「攬炒十步曲」漸漸成形,開始有計劃地部署,目的是透過否決財政預算案,將特首拉下台,「攬炒」香港,簡直是歹毒險惡之至。 逾50名發起或參加攬炒派初選人士,今早(6日)被警方國安處人員上門拘捕。
- 前年11月區議會選舉,民主派挾著民間強烈反政府氛圍大勝,取得八成半議席。
- 這次會觸發《基本法》第52條,如果重選後立法會再次拒絕通過同一步財政預算案,行政長官就要辭職。
- 這的確會重創抗爭者,但因為能化整為零,逃到海外,重創並不等於全滅,而這也會同時重創香港的經濟,香港政府的信譽,以及香港的銀行與金融系統。
-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認為,被捕人的目的相當明顯,他們有綱領、計劃、行動,去凝聚力量,奪取立法…
- 這證明了戴耀廷有先知性的預測,測到政府對於抗爭行動的回應,甚至是預期在2022年1月完成的「十部曲」,足足早出了一年已超額達到,皆因政府不待前「七部曲」,也即是「35+」的完成,而是在其提出後、未實行,已然提前動手,因此「省掉」了一年光陰。
陳振英認為,目前泛暴派已令立法會停擺,倘戴再使香港攬炒,實在難以想像,任何愛香港愛自己家園的人,均不會令其狂言得逞。 前終審法院常任法官烈顯倫今日在《星島日報》撰文,提到早前引發警隊國安處進行拘捕行動凡的民主派初選,批評由港大前法律學者戴耀廷提出的「攬炒十步」,是要進入立法會否決預算案,逼使特首下台,雖然目前還沒有事… 攬炒十部曲2025 於7月底,由於本港爆發第3波新冠肺炎疫情,政府有足夠理由取消原定於9月舉行的選舉。 而於選舉前夕,12名已報名參選的人士,包括4名時任立法會議員被取消參選資格,埋下往後政治風波的伏線。
攬炒十部曲: 修例風波訴求未達 民主派冀用盡體制內空間反擊
這次會觸發《基本法》第52條,如果重選後立法會再次拒絕通過同一步財政預算案,行政長官就要辭職。 现今攬炒被香港激進民主派人士称之為“先破後立”的概念,即“利用香港和中國内地在政經上的特殊關係,透過香港破壞中共的國際形象及引致外資撤出以動搖中國經濟和人民幣兌換美元的能力;損害中國在港利益、換取本土生存空間;以造成中國巨大損失為籌碼,換取中國答應在香港落實民主”。 攬炒十部曲 攬炒十部曲2025 反對此種概念的人士批評「焦土派」有反社會行為,實施法西斯主義;溫和民主派也批評「焦土派」的意識形態近似部份激進建制派。
而這些反對派議員按《基本法》有責任審議預算案,但他們的“攬炒十步”的計劃公開宣布要不顧一切,只求否決預算案,癱瘓特區政府,這是一種顛覆行為,動機明確公開,因此特區政府的行動拘捕合理合法。 在去年(2020年)國安法已經實施之後的7月11至12日, 攬炒十部曲 一些反對派成員為立法會選舉搞初選,公開宣布以通過初選實施癱瘓特區政府的計劃。 今天,警方國安處共拘捕了其中53人,他們涉顛覆國家政權罪被捕。
攬炒十部曲: 戴耀廷曾倡「攬炒十步曲」 民主派綑綁「抗爭派共同綱領」
可能很多人以為,香港抗爭者的目標,是要與政府和解,或者是像臺灣一樣的政黨輪替,或者香港民主化,或者在軍事上全滅警方與解放軍,或在議會宣告獨立。 經歷咗持續1年嘅香港修例風波事件之後,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喺2020年6月18號發佈《點解要攬炒》MV,曲長只有1分13秒,由佢領唱,合唱仲有幾名人士。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亮星也批評戴耀廷行事惡毒,斥其所提及的「攬炒十步曲」,完全是「害港十步曲」,經過一整年的黑暴之亂,大家已經清楚明白,這些人口說天花亂墜,實際就是想摧毀幾代人建立的成果,更將香港變成西方勢力干預國家的棋子,沒有半點為港人設想,大家須認清其真相。 簡單點說,這兩部曲,大致上已經完成了,在現時民主派的眼中,也實質上等於是成立了臨時立法會和協商產生特首了。 本文作者為立法會議員陳克勤 攬炒十部曲2025 攬炒派利用選舉作為反中亂港的工具,企圖奪取香港管治權。
攬炒十部曲: 參與攬炒十步曲的後果
中聯辦發言人發表聲明,重申堅定支持警方依據《港區國安法》採取的執法行動,以及特區政府堅決維護國家安全的嚴正表態。 本身是執業律師的港區人大代表、香港中小型律師行協會創會會長陳曼琪認為,戴耀廷等人的「攬炒行動」有組織、有目的,如同顏色革命,目標是奪取管治權,行為危及… 反對派說:他們目的是攬炒,果然,今日通通一鑊熟,民陣、教協、香港眾志、杏林覺醒、新公務員工會等一個接一個執笠解散。
攬炒十部曲: 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澳洲四國的外交部長也在1月10號發表聯合聲明:
客觀數據是,香港銀行系統,目前對中國的貸款額,是40,000億港元以上,即是約新臺幣「16兆元」。 而這個信貸系統,建基於香港的資產價值上,香港的資產價值崩潰,香港銀行的信貸能力就會受到威脅。 同時,香港政府不斷開出大規模基建,去輸送利益給中國,這件事也受到了很大的波動,香港政府原本有一個「10000億」(港元)人工島計劃,計劃向中國購買大量海砂,若香港的經濟被抗爭影響,這些計劃都受到了妨礙。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是未到盡頭時,包括戴耀廷及「35+初選」的組織者、參與者被警方以涉嫌觸犯香港國安法而拘捕,正好應驗了這句話。
攬炒十部曲: 香港研設藥物審批機構 助引入內地靚藥
這個戰略,最後是以經濟傷害量度抗爭的成果,抗爭或許某天平息,但會有大量的後遺症以及永久傷害,會是中港政府與銀行系統需要承受的,他們將會在這裡付出代價。 這的確會重創抗爭者,但因為能化整為零,逃到海外,重創並不等於全滅,而這也會同時重創香港的經濟,香港政府的信譽,以及香港的銀行與金融系統。 這些會影響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信貸,以及所有的海外計劃,也就是說會動搖中國的海外戰略,特別是一帶一路。
攬炒十部曲: 提出「真攬炒十步」戴耀廷話係「香港宿命」
於國安法中,「顛覆國家政權罪」內容,包括「攻擊、破壞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權機關履職場所及其設施,致使其無法正常履行職能」。 攬炒十部曲2025 戴耀廷「攬炒十步曲」文章在建制陣營廣傳,《大公報》曾發表社評,批評戴耀廷文章「提出了顛覆特區政府的清晰路線圖」,以「35+」作為「大殺傷力憲制武器」顛覆特區政府,形容「國安法利劍出鞘的時機到了」。 由於民主派新興派別(抗爭派/本土派)對傳統泛民政黨欠缺信任,他們要求如要參與協調,民主派內須有共同綱領,否則「理念不同」,不會與泛民協調。 攬炒十部曲 比方說,政府縮短了公共交通工具的營運時間,經常封閉車站,在機場交通上予以留難,並在各個遊客區域放催淚瓦斯,警察有打傷或拘捕外國人與遊客,這些動作,都打擊各行各業經濟。 首當其衝的當然是旅館業,接下來是飲食業、零售業,運用《緊急法》去隨便立法,降低了國際對香港的法治信心,而打擊了對私產保障與投資信心的評級。
攬炒十部曲: 香港電台
去年4月,戴耀廷提出「攬炒十步曲」,更揚言:「走到第十步時,我們已攬着中共… 最終初選如期於7月11及12日舉行,共51張名單參與,香港民意研究所受委託建立投票系統,逾61萬人參與投票。 按照初選結果,多名被認為屬抗爭派的人士獲得出線權,包括中西區區議員梁晃維、屯門區議員張可森、前《立場新聞》記者何桂藍等,多名老一輩泛民人士包括民主黨黃碧雲、衞生服務界李國麟低票落敗,抗爭派一時之間聲勢大振。
攬炒十部曲: 香港文匯網
戴耀廷在上文中提及,要實現這十步,便需要以初選“進行協調出選”以開始攬炒第一步。 戴耀廷是在公開表明以大規模街頭暴動,加上其他手段,令香港陷入停頓,加上國際政治及經濟制裁,令香港癱瘓,達致真正“攬炒”,也準備共同跳崖,這是有組織、有計劃地令香港陷入險境。 有關計劃如果得逞,香港社會、經濟及民生都會受到極嚴重衝擊及破壞。 因此,特區政府絕不應容忍顛覆國家政權的行為,相關罪行嚴重,當局嚴厲執法十分正確。 至於《基本法》有列明否決財政預算案的後果及處理方式, 攬炒十部曲 這是正常情況下的運作。
戴耀廷將「違法達義」包裝成「糖衣毒藥」,餵給「信徒」服食,與攬炒派策動「35+初選」,企圖奪權亂港,作惡多端,是時候受到法律制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違法「佔中」發起人、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近日公然列出「攬炒十步曲」,矛頭直指中央政府。 有政界人士及立法會議員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直斥,戴耀廷滿腦子是如何害香港、拖中央後腿,現又詳列攬炒香港的十步曲,港人須認清這些人的陰毒想法,不要被利用「攬炒」香港。 由於民主派各大陣營各據山頭,極難協調,過去選舉多次出現互相搶票、贏選票輸議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