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長者每星期完成最少150分鐘中等強度帶氧運動或75分鐘劇烈帶氧運動, 而每次運動至少持續10分鐘11, 12。 中等強度帶氧運動包括急步行、慢跑、 認知障礙症訓練 遠足和游泳等;劇烈帶氧運動包括跑步、踏單車和球類活動等。 研究亦發現,身心運動(Mind-body exercise)如耍太極可有助減慢認知能力衰退13;伸展運動亦有助維持腦部健康。 目前香港約有十萬認知障礙症人士,預計在未來20年,數目將增至33 萬 人。 當長者認知功能下降,例如開始記性變差,反應變慢等,家人除鼓勵他們多做運動及做簡單家務外,亦可鼓勵他們參加適當的認知訓練。
為方便患者洗澡後換上清潔衣物,家屬可於浴室清晰分隔清潔與不潔衣物。 不妨選用有蓋的髒衣收納籃,並於其外貼上鮮明的文字或圖畫,顯示內裡衣物不宜穿著;另外,可把患者的清潔衣物,整齊地順著穿衣次序摺疊好,並放於另一個顯眼的位置,讓患者洗澡後更容易辨別並自行穿上乾淨衣物。 許多失智症的亞型(Subtypes)是神經退行性的,蛋白質錯誤折疊是這些亞型的一個主要特徵[30]。 我還是請家人和病人一同再想想,這幾個月間有沒有發生什麼事情,讓家人覺得不對勁。 終於他的大女兒提到,春假期間全家去金門旅行時,一早起來時,他的父親覺得左腳使不上力,不過沒幾天就好了,但也確實這些健忘是那次事件之後才發生。 因為是這兩個月間的事情,所以我會特別問到:「有沒有跌倒撞到?」「有沒有新冠確診?」「有沒有吃新的藥物?」答案都是「沒有」。
認知障礙症訓練: 職業治療師上門為長者或認知障礙症患者家居環璄作評估,並提供照顧技巧及家居環境改善建議,協助個案建立健康生活習慣及合適居住環境
另外亦可使用恒溫熱水器,將水溫設定至最低熱度,並以圖示提醒患者水龍頭的冷熱水調較方向,避免患者燙傷。 視覺反饋:小圓盤的LED燈分成六組,可分別控制開關,並各有紅、綠、黃、藍、紫、青、白等七種顏色供選擇,透過LED燈讓長者得到視覺上的刺激。
走訪不同地區,及早識別出現記憶力衰退及認知障礙症徵狀人士在當區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評估和診斷,並為確診人士開展後續治療和支援。 根據醫院管理局2017年的資料,本港65歲以上人士患有認知障礙症者佔同齡總人口的比率估計為5%至8%,而80歲以上人士的患病比率則估計為20%至30%。 現時,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身體活動確定為維持認知功能的一種方式,但這研究反映做運動的同時還應考慮睡眠習慣,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認知健康的長期利益。 雖然隨著年齡增長,人的睡眠時間會減少,但研究小組補充,對於 認知障礙症訓練2025 70 歲及以上的人而言,儘管睡眠時間短,但運動對認知功能的益處仍然存在。 活動是對認知障礙症普遍的治療媒介,形式包括個人、小組和大組活動。
認知障礙症訓練: 家屬照顧者
長者隨著認知障礙症發展階段,認知和自我照顧能力會逐漸衰退。 正因如此,讓患者發揮僅有的自我照顧能力,鼓勵他們參與日常生活事務,不但有助他們延緩認知衰退情況,而且能減少對照顧者的依賴和照顧壓力。 此外,研究工作對預防及治療認知障礙症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醫療研究有助找出患病成因、疾病機理和對不同範疇的影響,因此,科研人員可透過這些發現而對症下藥,研發出有效預防及治療認知障礙症的方法。 我們希望大眾可以接受及支持本中心的研究工作,為未來及下一代帶來福祉。
- 認知障礙症患者家屬,需要不時評估患者的能力,了解他們那些家務仍能獨立處理,那些家務需要家傭口頭提示、指引下才能完成。
- 其實不論是計數、寫字、閱讀或朗讀文章,所有過程都需要運用腦袋,讓長者的大腦「不停轉動」,他們需要去回想計算的方法、文字的寫法、讀法,對於鍛煉腦筋都是很好的練習。
- 文本中也闡明了該疾病與其他疾病的關係,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分裂性情緒失調症」。
- 患者家屬不妨了解患者現時的自我照顧能力如何,並與家傭商討何時為患者提供協助、何時能讓患者獨立處理家務。
然而,這種情況在 10 年間發生了變化,50 多歲和 60 多歲的睡眠不足者,即使進行運動亦不能改善認知能力下降的問題。 做運動的好處有很多,過往更有不少研究發現,做運動可以改善長者的認知能力。 然而,近日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年齡約50至60歲的長者,若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即使經常做運動亦不能防止記憶力和思維能力下降。 由於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認知能力急劇退化,日常生活逐漸受到影響,並較容易發生家居意外。
認知障礙症訓練: 低強度運動 長者都可以經常做!
浴室若放有電器(如吹風機),也應確保插頭已被拔除並遠離水源。 例如有些長者年輕時從事會計工作,對數字特別敏感、特別喜歡算術,我會因應其喜好以相關元素作為訓練工具,安排數學題目來進行訓練。 又例如有些人士特別喜歡文字的,我便會安排閱讀報紙、朗讀文章、寫書法等作為訓練。 一個考慮周詳的環境設計和貼心的設施配置,是保障腦退化症人士的安全的一個關鍵。
- 過去DSM-IV中用來診斷間歇性暴怒症的標準與目前的標準相似,差別在於言語攻擊不是用來診斷患病的標準。
- 舉例來說,如患者能夠自行煮食,但經常忘記了熄火和烹調步驟,不妨考慮使用電磁爐或電陶爐,並讓家傭從旁提示患者烹調步驟,鼓勵患者烹調出自己喜歡的菜式。
- 倘若患者對參與家務了無興趣,家屬可按患者過去的工作背景、嗜好和興趣,安排他們參與活動,例如寫書法、園藝、與家傭參與橋牌配對遊戲和逛超市等。
- 現在就由房協一級職業治療師黃莎莉 (Sally Wong) 為大家講解一下。
- 若認知障礙症症狀較嚴重,或會運用圖卡訓練病患專注力、跟隨指令,以及自理能力。
- 向來關注長者身心健康的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下稱耆康會),除了建立「樂回家」網站以提供預防走失支援服務、提高尋人效率之外,亦透過「睿智坊」認知訓練中心幫助延緩長者認知退化,實行線上線下雙管齊下,預防長者走失。
他們自己的身心需要負荷得來,同時亦要懂得如何去照顧患者。 在第四版(DSM-IV)中重新定義了一些標準,但仍然缺乏關於攻擊行為的強度、頻率、性質等能明確判斷是否為間歇性暴怒症的標準, [15]為此一些研究人員使用替代標準來進行“綜合研究”(IED-IR)。 診斷所需的攻擊行為的嚴重程度和頻率明顯可控,攻擊行為本質上必須是衝動的,並且在發作之前會感受到痛苦,同時它也成為邊緣性人格和反社會人格的診斷標準。 [29]這些研究標準成為診斷第五版(DSM-5)的基礎。 綜合以上幾點,可見預防認知障礙症的最佳方法是維持全人身心健康。 立即為自己和家人建立循序漸進的目標,多參與益智活動來運動大腦、定期做身體運動以維持健康體魄、保持良好社交生活和多約會親戚朋友。
認知障礙症訓練: 失智症
[27]但因腦退化症涵蓋範圍過大,2012年經專業團體再改為「認知障礙症」。 李先生的案例相當特殊,在單一位置出現缺血性中風,就出現那麼多失智症的常見症狀。 短期之內就有失智症狀,除了考慮譫妄的形成原因,也要留意是否有局部神經學症狀(單手單腳無力),別忘了腦中風也是常見的問題。 血管型失智症的種類繁多,也經常與阿茲海默症共存,但是目前仍然不容易鑑定,舉凡:多重梗塞、腦部小血管疾病、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變、大腦微出血、急性中風後失智症、大腦類澱粉血管病變。 由於患者的認知能力減弱,就算一個居住多年的居所,患者也有可能認不出單位內的設施,如厠所。 因此,家中的厠所門應用鮮明的圖片標示厠所位置,或最好將厠所門長開,讓患者容易看到。
認知障礙症訓練: 最新課程 / 活動
協會精心製作「六藝®」桌上遊戲及卡牌遊戲,遊戲適合一般長者、輕度認知障礙人士、早期認知障礙症人士,透過遊戲體驗「禮、樂、射、御、書、數」的「六藝®」多元化的大腦鍛鍊;同時,促進溝通及社交能力。 如您亦希望支持認知障礙症患者及家人,請下載並填寫捐款表格,傳真/電郵/郵寄給我們。 您的捐款將會全數作為周佩芳認知障礙預防研究中心的經費。 認知障礙症並不是遙不可及,你和我的身邊難免會有家人、親戚或朋友是認知障礙症患者。 周佩芳認知障礙預防研究中心致力研究各類型認知障礙症,並希望喚起大眾對認知障礙症的關注。
認知障礙症訓練: 環境設施
本院去年向一百位教材套使用者進行成效調查,結果顯示,教材套能針對各患者的需要,有助改善他們的情緒、認知能力及生活質素。 教材套推出已有一年的時間,廣受業界及護老者的歡迎,至今已有數以千計的長者受惠,本院將繼續推廣該教材套,以令更多有需要的長者得到幫助。 認知障礙症訓練 相對少見的失智成因則有常壓型水腦症(英语: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帕金森氏症、梅毒、以及庫賈氏症等[12]。 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英语:DSM-5)中失智症被視為一種認知障礙,並再依其嚴重程度分類[14]。 失智症的診斷通常根據患者的病史,以及經過一系列心理衡鑑(英语:cognitive testing)與醫學影像檢查,並搭配抽血檢查,來找出可能的病因[15]。
認知障礙症訓練: 退化性失智症成因
在回憶的過程裡,可以引發長者的腦筋去轉動、不斷思考,我們會鼓勵長者多表達,例如就著舊物件讓他們詳述其用途、使用方法等,目的同樣是讓他們多動腦筋。 另外,我們發現透過「懷緬治療」,能夠紓緩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情緒(他們心理上容易缺乏安全感),同時可為他們帶來喜悅,因為當他們看見熟悉的事物會產生安全感。 在第五版中,該障礙被歸類在“破壞性、衝動控制和行為障礙”類別。 根據第四版標準,必須發生肢體上的攻擊才能被診斷為有此障礙,而第五版則針對這個標準進行了一點修改,內容包括口頭攻擊和非破壞性/未造成傷害的肢體攻擊,並且更新了一些標準。 此外,攻擊必須是衝動下的行為,並且需要對個體造成嚴重的痛苦、殘疾或不利影響;必須要年滿六歲才能接受診斷。 文本中也闡明了該疾病與其他疾病的關係,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分裂性情緒失調症」。
認知障礙症訓練: 健康網》運動、車禍造成鎖骨骨折 醫:不手術約7個月癒合時間
我曾接觸過一些個案,家人說已有一、兩年沒帶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外出,因長者一旦外出便會驚慌,家人覺得處理不來,但這其實是個惡性循環。 可能起初帶長者外出他的確會有點驚慌,但也別因此而完全不讓他外出;不然隔了一、兩年後才再帶他外出,到時他的反應會更加大(例如上茶樓飲茶時他會驚慌,推倒桌上的碗碟、食物等),然後家人便更加認為處理不來。 集合公眾人士力量、配合先進科技,協助尋找走失的腦退化症人士,同時加強公眾對腦退化症的認識和關注預防走失,長遠地建立腦退化症關愛社區。 根據兩項流行病學的美國樣本研究估計,間歇性暴怒症的终身患病率約為4-6%,具体數字取決於採用的标准。
認知障礙症訓練: 長者做運動有何好處?
失智症與年齡(老化)息息相關[22],約3%的人口在65到74歲之間得到失智症,另外19%的人口則在75到84歲之間,而將近一半的人口超過85歲得到失智症[23]。 隨著老年人口逐漸增加,失智症也變得越來越常見[22]。 但如果考慮特定年齡層的失智症盛行率,盛行率的數字卻可能隨著時間下降。 這樣的現象至少可以在已開發國家見到,原因是在這些國家中風險因子的控制較良好[22]。 失智症是世界上最常見的老人失能原因[5],在美國每年會造成六千零四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失智症患者通常會因為照護需要或是用藥(英语:chemical restraint)而被限制人身自由,這也引起了違反人權的疑慮[4]。
認知障礙症訓練: 記憶及認知訓練服務
周佩芳認知障礙預防研究中心的夢想是透過創新研究、教育、提倡及宣揚有效預防和治療方法,延緩認知障礙症對人口老化社會帶來的影響,令所有長者免受認知障礙症之苦,安享晚年。 隨著年齡增長,認知障礙症為很多長者與其親人帶來恐懼。 認知障礙症會奪去我們珍貴的回憶、令我們漸漸忘記自己的身份,最後失去最基本的自理能力。 認知障礙症除了會影響患者本人外,亦對身邊的家人和照顧者帶來沉重的壓力。
認知障礙症因大腦神經細胞病變,引致腦部功能不正常地衰退,繼而影響記憶、思維、語言、判斷能力、行為及性格。 不難發現,許多關心年老族群的協會和組織或會不定期舉辦認知障礙症訓練課程,其進行形式和內容可向主辦團體了解。 以下列出常見的訓練課程,有的機構也會針對照顧者提供相關培訓和諮詢服務。 ╴認知訓練:集合記憶、邏輯、計算及社區認識等元素,如飲茶美食、超市購物、康體玩樂、社區設施。 若認知障礙症症狀較嚴重,或會運用圖卡訓練病患專注力、跟隨指令,以及自理能力。
認知障礙症訓練: 診斷
╴社交訓練:透過遊戲和活動,來引導病患之間的互動,練習社交技巧,表達情緒。 同時,照顧者會適時地給予病患指引,並在旁協助及鼓勵。 認知障礙症訓練2025 此訓練可幫助刺激病患智力與體能,增加生活情趣和愉悅情緒。 其實,認知障礙症訓練工具可能比你想的還容易找到,有的只要紙和筆就可以進行,有的於手機或平板下載遊戲即可進行,若有收硬幣的習慣,將其倒出來分類也是一種認知障礙症訓練工具。 下列為一些可幫助訓練認知能力的工具,若生活中間無法記起來,不應勉強,可適當利用外來資源協助解決問題,像是時鐘和貼紙。
認知障礙症訓練: 長者認知訓練
具這種人格的人通常會對挫折或環境壓力產生過度反應,這些反應可能具攻擊性,可以是言語或肢體上的嚴重攻擊,程度超出正常範圍。 ╴自理活動:透過簡化步驟、給予口頭、視覺或觸手提示,並多給予嘗試機會,病患可以更好地發揮自我照顧的能力,將其訓練成每日習慣。 果不其然,腦部掃描竟然顯示右大腦動脈區域有缺血性中風!
此外,根據醫學界於2017年發表的一篇文章表示,由2009年到2039年,預計本港60歲以上患有認知障礙症的人數,將上升三倍(即由十多萬人上升至三十多萬人)。 近年,大家越來越容易能夠從電視、報章甚至是上茶樓的市民口中,接觸到「認知障礙症」這個名詞,不過對於其成因、種類、患病的警號、特徵等等,大家又是否掌握得到 ? 認知障礙症訓練2025 認知障礙症訓練 現在就由房協一級職業治療師黃莎莉 認知障礙症訓練2025 認知障礙症訓練2025 (Sally Wong) 為大家講解一下。
認知障礙症訓練: 健康網》用眼過度當心白內障提早上門 營養師推6食材護眼
對於失智症患者與照護者而言,有些方法可以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4],例如認知行為療法可能有所助益[4];另外,對於照護者的衛教與情感支持亦相當重要[4]。 運動對於病患的日常生活活動功能有幫助,並可能改善預後[19]。 認知障礙症訓練2025 失智症引起的行為問題或思覺失調症狀,目前的醫生經驗上經常以抗精神病藥治療,但也有一派的專業醫師不建議這麼做,因為這樣的藥物治療其實幫助有限,卻可能增加病人因為藥物副作用的死亡風險。 隨着本港人口老化,認知障礙症患者數目不斷增加,居住於社區及院舍而需要接受照顧的認知障礙症患者比例亦不斷上升。 患者及照顧者在使用教材套後均表示有助增強專注力、自理能力、記憶力及延緩退化。
為免患者絆倒,通住厠所的通道亦應暢通無阻,切忌推積雜物。 認知障礙症訓練 另外,亦可在通道安裝夜明燈,以保障患者晚間去厠所有足夠的光線。 樂齡互動認知訓練器是一組六個的黑色小圓盤,結合應用程式智能互動系統,針對動作、協調、認知學習、記憶力、注意力、反應速度、社交互動等各項能力,寓訓練於娛樂,在遊戲的過程中,達致訓練效果。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65歲以上的人有5%有失智症,85歲以上則增加到20%。 長者在選擇運動方式時,只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健康狀況,就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若仍然對做何種運動存有疑慮,可以先向在醫生或運動教練的取得專業意見。
過去DSM-IV中用來診斷間歇性暴怒症的標準與目前的標準相似,差別在於言語攻擊不是用來診斷患病的標準。 DSM-IV診斷的特點是不連續發作,且因無法自我克制導致的暴力攻擊或破壞物品的衝動行為。 期間表現出的攻擊程度與社會心理壓力源的大小顯著不平衡,並且在排除其他精神障礙(如頭部受傷、阿茲海默症、物質使用疾患等)或藥物的影響後進行診斷。 [12] 根據DSM-IV中列出的標準,應透過心理諮商對情感和行為症狀進行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