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表示,對比1949年的航空照片及1963年的測量圖,其實22號至29B的一排屋都幾乎沒有變化;若再以現時的測量圖及航拍照與1963年的對比,只有29A及29B後部有較大改動,但兩者均保留了金字頂,基本結構不變,即整排屋都未曾遇拆卸重建,曾留下文化人的足跡。 村內的牌照屋是根據《土地(雜項條文)條例》收租,即每年每平方米3毫。 若以署方透露村內最大牌照屋面積3000呎計算,該大宅年租僅83港元,月租僅約7元。 九華徑重建2025 其中一屋的正門外疑有僭建物,面積佔牌照屋三份之一大小;另一屋則在屋旁3個位置設疑似僭建物,並設圍牆將僭建物包圍。 鄭敏華說,武雄橋位處高山深谷中,經工程團隊詳細評估水文地質,並兼顧生態環境永續及運輸需求下,最後採取截彎取直的橋梁改線作法,新橋長89.8公尺、寬10.6公尺,採高橋墩、大跨徑橋梁,避開土石流威脅,提供用路人安全行車環境,該項工程獲得今年勞動部優良工程金安獎佳作。
- 《香港01》曾詢問地政總署,在九華徑新村內一帶,有沒有牌照屋違反牌照規定。
- 為加快出售剩餘的租置單位,房委會今年6月通過恆常化出售租置計劃回收單位,相關單位定價為市價的15%至18%,售價由14萬元至123萬元不等,平均售價約50萬元,即低至萬多元首期已可做業主。
- 據2019年出版的《九華徑舊村及鄰近地區研究》[4],九華徑舊村的歷史可追溯至三百多年前,曾氏族人先祖在 1669 年(康熙八年)撤銷遷海令時移居該地。
- 《香港01》記者日前到現場視察,發現村內餘下12幢已評級歷史建築物仍保存完好,大部份仍有人居住,但有原居民慨嘆,其建築物已日久失修,不時漏水,但歷史建築物維修程序複雜,工程費用亦昂貴,惟擬在該村大規模發展的遠東酒店,至今仍未提出保育方案,令原居民感失望。
- 被指無牌經營十八年的九華俓燒烤場所在地皮,在2022年1月份由遠東酒店(0037)等向城規會提交新申請,連同毗鄰地皮一併發展,擬建14幢分層住宅,提供5,973個住宅單位,佔地逾52萬平方呎,為近年罕有市區大型住宅項目。
- (星島日報報道)近年市區土地供應短缺,大型住宅發展就更為罕有;三十年間發展一直停滯不前的九華徑鄰近一帶用地及毗連政府涉逾二十多萬方呎土地,包括兩家早前無牌經營多年的燒烤場所在地,遠東酒店近日向城規會申請大規模建屋計畫,率先申建十四幢大型屋苑,共逾六千零五十三伙,可建住宅達二百五十九萬多方呎。
- 因此,假如所有申請均獲城規會通過,單是計算提供過千個單位的申請個案,粗略計算已可以提供3.8萬個單位。
總綱發展藍圖項下建議發展的早期階段目標提供2983個單位,連同餘下發展階段,擬將提供合共6053個單位。 九華徑燒烤場在內的整個發展項目,有條件走豪宅路線,以遠東最新申請項目單位平均面積達431方呎計,如每呎售價有機過2萬元,單位入場費近900萬元。 發展局回覆表示,九華徑本身共有13項獲評級的歷史建築,包括九華徑1號、4-5號、10號、14號、15號、22號、26A號、30號、32號、39號、42號、42A號及43號,全部均為三級歷史建築,並屬私人擁有。
九華徑重建: 安捷利榮獲寧德時代認可 供應商品質優秀獎!
被指不合法經營的九華徑燒烤場,該位置連同毗鄰地皮被遠東酒店以綜合發展地區(包括分層住宅及學校)方式,向城規會再新申請建6053個住宅單位,差不多等同近半個美孚新邨,如成功獲批,勢成市區鮮有大型項目,兩個原因令潛力大。 其中,遠東酒店(00037)持有葵涌九華徑農地及村屋等地多年,連同毗鄰政府地,向城規會申請興建一個超過6000個單位的大型住宅群,預料可容納近1.4萬人居住,而首批約3000個單位最快在2028年落成入伙。 九華徑重建 據城規會資料,上述地點為九華徑測量約份第4約多個地段及毗連政府土地,地盤面積約520,053方呎,當中政府土地佔239,378方呎,擬作綜合發展,包括興建14幢樓高31至35層的分層住宅,提供6,053伙,涉及住宅樓面259.22萬方呎,另設一所6個課室的幼稚園及提供1,395個停車位。 約70多年前,一批文人受國共內戰影響,逃難至香港九華徑暫居,包括國畫大師黃永玉,惟近日其故居、三級歷史建築「曾氏祖屋」被拆卸,社會為之婉惜。 但根據長春社考證,「曾氏祖屋」旁邊的一排屋,同樣極具歷史價值,尤其毗連「曾氏祖屋」的九華徑23號屋,其實亦曾是黃永玉故居,而且他在這裏居住的時間比「曾氏祖屋」更長,惟至今仍未獲古蹟辦評級。
不過,現時全港39個租置屋邨、共18.4萬個單位中,仍有近3.2萬個單位仍未售出,房屋局早前書面回覆立法會查詢時表示,有3大原因令現有租戶不購買租置單位,到底哪個屋邨出售比例最高? 被古諮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九華徑舊村22號的曾氏大宅(又稱明德堂),日前傳出在無聲無息下被夷為平地,消息由民間團體「考城學社」翻查拆樓紙時確實。 值得留意,上述地皮附近社區早已發展一段時間,有公屋及居屋荔欣苑,而樓齡逾20年私樓有曉峰居,平均二手呎價為13,564元。 雖然各人於九華徑居住的時間未必長,大部份只於1948年至1949年秋天暫居,但李少文指,他們於九華徑完成了不少文學作品,並對香港報業有正面影響,例如方成於《大公報》副刊連載四格漫畫「康伯」、端木蕻良又與黃永玉合作創作《狗爬徑山歌》,由端木蕻良作辭,黃永玉配以板畫。
九華徑重建: 九華徑燒烤場申建6000伙 獲城規會批准 遠東酒店停牌
為加快出售剩餘的租置單位,房委會今年6月通過恆常化出售租置計劃回收單位,相關單位定價為市價的15%至18%,售價由14萬元至123萬元不等,平均售價約50萬元,即低至萬多元首期已可做業主。 然而,此計劃主要面向有綠表資格,以及「特快公屋編配計劃」合資格人士;加上不少未售出單位現時都有租戶租住,每期放售單位僅數百個,要配合綠置居或居屋攪珠出售,故合資格而有機會購買到的人或不多。 【租置 / 公屋 / 回收單位 九華徑重建2025 / 租者置其屋 / 折扣率】租者置其屋計劃(租置計劃)讓公屋住戶以特惠價格購入所住單位一圓「上車夢」,而今年通過恆常化出售回收租置單位後,亦令更多合資格人士也可購入相關單位,售價更低至14萬元,相當吸引。
- 還有不在表列範圍的前養正學校、曾氏外祖祠及保康寧藥行遺址等值得保留的古蹟。
- 這幅位於葵青及荔枝角之間的市區靚地,連發展商都以「位於九龍」自居。
- 《香港01》亦發現,部份牌照屋疑違反牌照限制,涉擴展僭建或出租,惟地政總署無回應曾否調查,僅交代曾在九華徑新村發出130個牌照,年租每平方米3毫,意味村內最大3000呎牌照屋,年租僅83港元。
- 城規會將於明日審理,據規劃署文件顯示,不反對有關申請,料明日可獲「開綠燈」。
遠東酒店公告重建九華徑燒烤場後,股價連日抽升, 九華徑重建2025 今日半日再升138%,報0.68元,較停牌前0.13元水平升約4倍,今日成交1.52億元。 他建議當局將公營項目的文物影響評估(Heritage Impact Assessment)擴展至私人發展項目,在發展前先提交報告,並要先獲古諮會同意,期間公眾亦可有一定知情權,令歷史建築不會無聲無色的消失。 李少文續指,在國共內戰的紛亂年代,九華徑成為「避難所」,為文人提供喘息機會,方成在離開香港約30多年後,曾憶述當時生活,形容為世外桃源,「印象還清晰地留在我記憶中,至今不忘」;其房友單復也曾撰文憶述當年生活,指早上各自工作後,下午便會與方成、端木蕻良奔向海灘。 臧克家雖然只短居3年,但於多年後的作品中仍憶述當時生活,並保留當年照片,「這歷史陳述,我是今仍然珍存著」。 鄒廣榮又指,九華徑位於市區,附近亦有荔欣苑、華荔邨等公屋居屋,地理上適合興建公營房屋,惟實際上要視乎公共設施、配套等是否可以配合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武雄橋附近有2棵紅檜都超過300年以上,此次重建原規劃路線會影響到其中1棵,交通部公路局南區養護工程分局認為:「先有這棵紅檜才有南橫公路,不能輕易犧牲老樹生命!」因此決定採「以路就樹」方案,調整路線及橋梁位置,讓紅檜老樹得以保存下來。
九華徑重建: 遠東酒店:無法掌握12幢建築物情況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表示,對「曾氏祖屋」被清拆感到詫異和失望,形容該建築物有別於村內一般村屋,是九華徑內較罕有的豪華建築,建成後亦有多名南下的左派先進人士入住,包括國畫大師黃永玉等,形容是九華徑內較重要的歷史建築,但卻僅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其價值被遠遠低估。 不過根據古蹟辦資料,上述房屋中,只有 10號、22號、26A號A饒公祠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其他大部份都不包括古蹟辦於2009年列出的1,444幢歷史建築。 上述項目伙數是近年市區甚為罕見,能與之匹敵的大型屋苑之一,以毗鄰美孚新邨規模最大,提供約一萬三千一百四十九伙;鰂魚涌太古城則提供一萬二千六百九十八伙;佔第三位的為紅磡黃埔花園,提供一萬零二百八十五伙。 九華徑新村一間牌照屋的居民表示,其住所的牌照是父親留下來,已在屋中居住了幾十年,至今仍是每年為每個牌照繳交70多元,便可續居。
發展局續指,在尊重私有產權的前提下,政府會為擁有歷史建築的私人業主,提供合適的經濟誘因,以鼓勵他們保育其歷史建築,並因應該建築的文物價值,以及業主提出的保育方案等因素,按每宗個案的個別情況提供經濟誘因。 該局指,根據現行政策,如涉及的私人歷史建築屬一級歷史建築,政府會考慮透過換地進行保育,古諮會建議政府不應使用公帑直接購入私人歷史建築。 九華徑重建2025 九華徑重建2025 九華徑重建 九華徑重建 申請人指,擬議發展將會按照現有的土地業權分布分期進行,早期階段發展可適時由申請人落實,預計可於2028年落成,提供合共約2,983伙單位,佔政府年度私營房屋供應目標約23%。 連同餘下階段的發展,擬議方案最終將可提供約6,053伙私樓單位。
九華徑重建: 香港文匯網
而區內設有荔枝角公園、荔枝角公園泳池及體育館、饒宗頤文化館及蝴蝶谷道寵物公園等。 九華徑重建2025 九華徑重建2025 記者上周六(19日)到現場視察,發現「曾氏祖屋」已被夷為平地,但村內其餘12幢三級歷史建築物,全數仍保存完好,包括鄉村學校「養正家塾」、「饒公祠」和多幢住宅等,仍有原居民仍在相關建築物內居住,包括九華徑30號。 擬議發展方案上月獲城規會「開綠燈」,條件之一,是在任何工程進行前,須先提交村內13幢歷史建築物的保育建議方案(Conservation Management Plan),並要得到古蹟辦或城規會同意才可施工。 會德豐地產亦放棄把九龍灣九龍貨倉重建為商業大廈的計劃,改為向城規會申請將土地發展住宅,提供近1800個中小型單位。
九華徑重建: 遠東酒店(37.HK):批准需時做好隨時下車準備
遠東回覆查詢時表示,仍未制訂好城規會要求的保育建議方案,而集團亦未取得其他期數的三級歷史建築物之業權,故無法掌握其餘12幢歷史建築物是否正在或有意進行拆卸申請,但願意與相關業主商討維修和保護九華徑的歷史建築和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九華徑重建2025 (星島日報報道)近年市區土地供應短缺,大型住宅發展就更為罕有;三十年間發展一直停滯不前的九華徑鄰近一帶用地及毗連政府涉逾二十多萬方呎土地,包括兩家早前無牌經營多年的燒烤場所在地,遠東酒店近日向城規會申請大規模建屋計畫,率先申建十四幢大型屋苑,共逾六千零五十三伙,可建住宅達二百五十九萬多方呎。 申請財團回應指,改劃方案釋放市中心珍貴土地資源發展潛力,增加房屋供應。 業界預期,項目規模龐大,同時位處市區,若落實發展,勢將成為另一藍籌屋苑。 回顧九華徑土地的歷史,始於當年遠東集團邱德根家族擬在此興建荔園遊樂場而進行收地,現時已建成的私人住宅盈暉臺、公屋華荔邨及居屋荔欣苑,都曾是荔園的一部分。
九華徑重建: 發展大型住宅
項目擬建14幢樓高31至35層的分層住宅,提供5,973伙,涉及住宅樓面259.2萬平方呎,另設一所6個課室的幼稚園及提供1,395個停車位。 據城規會資料,上述地點為九華徑測量約份第4約多個地段及毗連政府土地,地盤面積約52萬平方呎,當中政府土地佔23.9萬平方呎,即佔近一半,發展商持有土地則佔19.4萬平方呎或37%,其餘8.6萬平方呎土地則未完成收購。 據規劃署文件顯示,整個項目將分4期發展,其中第1A、1B期土地,由遠東酒店持有,將建7幢共2,947伙;另第A、B期,則由第三方土地持有人及政府持有,預計可建7幢共3026伙。 九華徑重建 署方指,項目的發展地積比率,及高度限制符合分區計劃大綱圖的限制,在視覺方面不會構成重大負面影響,規劃署不反對申請,料申請明日有望獲批。 其實,有關結合發展地區鄰近屬於港人集體回憶之一荔園遊樂場,遠東及長實早於97年已聯手發展荔園重建住宅項目,成為今日盈暉臺,屬重建項目第一期(之後期數不了了之),並提供696個單位,盈暉臺樓齡已20年,近月平均成交呎價要17,583元。
九華徑重建: 遠東酒店九華徑申建近6000伙 規模媲美半個美孚
有學者認為,土地供應緊拙下,政府可考慮收回土地興建公屋,但強調必先補償和安置村民。 申請人指,擬議發展將會按照現有的土地業權分布,分四階段進行,早期階段發展可適時由申請人落實,其中,第1A、1B期大部份土地由發展商持有,預計可於2028年落成,提供約2,947個單位。 再者項目景觀亦不俗,料向南高層單位普遍景觀開揚,可望向荔枝角公園,個別更高單位可遠眺少許海景或山景。 九華徑重建 而地皮附近社區配套完善,鄰近瑪嘉烈醫院及葵涌醫院,提供醫護方面便利。
九華徑重建: 遠東曾入禀控告燒烤場非法霸地
政府近年提倡公私營合作發展土地,「官商合作」下令這類大規模「滅村」的計劃似乎再次死灰復燃。 今次的拆古蹟事件雖然不是由遠東直接造成,但村內的古蹟群亦同樣地面臨類似的威脅,與近年多個古蹟被拆情況相似【註5】,隨時又再無聲無息地被消失。 九華徑村擁有超過300年歷史,村落依山而建,伴溪而築,本身佈局井然有序,二戰前後更收容了不少左派和國民黨名人,以致馬英九都曾經住過。 研究社參照1990年代的全港歷史建築普查,發現當年已記錄卻尚未評級的歷史建築就有33座,當中包括了1920至1930年代的西式大宅及客家大屋。 還有不在表列範圍的前養正學校、曾氏外祖祠及保康寧藥行遺址等值得保留的古蹟。 根據申請提交的總綱發展藍圖擬將申請地盤發展為14座住宅大樓連附屬設施及一所設6個課室的幼稚園,總地積比率為不多於5倍,最高建築物高度為不多於主水平基準以上120米,完全符合發展參數。
九華徑重建: 歷史
與1982年寮屋登記記錄不符時,牌照屋將喪失登記資格;市區的牌照屋不得重建,而任何修葺均先取得有關寮屋管制辦事處的批准,以及經修葺的位置、尺寸、建築物料及用途必須與記錄相同。 98年8月莫拉克風災造成南橫公路嚴重受損,寶來地區以上沿線公路橋梁幾乎遭損毀,位於2300公尺天池以上的武雄橋也完全沖毀,路段多年來以管涵便道通行,其間南區養工分局持續構思重建,但因施工環境險峻,歷經不斷規劃設計及方案調整,109年12月9日終於開工重建。 局方表示,租置計劃現有租戶不選擇購買單位有不同原因,2021年公營房屋住戶綜合統計調查就顯示,表示無意購買單位的受訪租戶中,約三成表示由於收入不足而未考慮購買。 另有不少受訪者提及非財政原因,例如約27%受訪租戶考慮到單位質素而不選擇購買,以及約18%認為租置單位樓齡較高等。
九華徑重建: 文化人珍重九華徑生活
據報載,前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在出生時,曾在九華徑村居住(其母秦厚修女士則在荔園售票);與此同時,不少左派文化人士,包括國畫大師黃永玉、作家端木蕻良及妻子蕭紅、樓適夷、詩人臧克家等等三十多人在香港避難時,也住在九華徑村。 預計發展商有見政府中短期土地供應不多,故積極嘗試以補地價等方法增加土儲,亦反映發展商睇好本港樓市發展前景。 燒烤場地主「荔園遊樂花園有限公司」先於去年7月入稟高院,要求「吉吉燒」交還土地,而「吉吉燒」東主其後亦被檢控,終於今年5月被裁定無牌經營食肆及違反限聚令罪成,入獄四星期。 記者發現其中一間位於村公所附近山坡的牌照屋,距離村口僅5分鐘路程,面積目測近2,000呎。 此外,屋外更有近千呎花園,舖有石地板,亦有盆裁、台凳等,整體儼如一幢「洋房豪宅」。 但翻查2012年衛星圖片,該屋明顯比現在佔地少,其屋頂的顏色亦不相同,證明屋舍曾遭翻新、修葺。
九華徑重建: 大型資管公司助處理內房危機
計劃幾乎想將整個舊村部份鏟起,規模達半個太古城,研究員便曾實地考察並製作了一條影片剖析箇中影響。 【註3】當中鄰近新村的部份非原居民已受發展計劃影響而遭遇各種迫遷,而牽涉曾氏祖堂地的地段,則因「傾唔掂數」而一直未有下文。 【明報專訊】九華徑是位於美孚與葵涌之間的客家村落,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曾氏祖屋,是由美國軍艦船員總管曾憲新於1934至1937年間建成。 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曾有多名左派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在該樓居住,例如已故的王任叔、樓適夷及黃永玉等。
九華徑重建: 遠東酒店獲批起住宅 條件交保育13幢歷史建築物方案
因此,假如所有申請均獲城規會通過,單是計算提供過千個單位的申請個案,粗略計算已可以提供3.8萬個單位。 由於九華徑舊村的村民大多當上海員,這些海員從外國吸收知識後,運用了不同物料建屋,對村內產生了影響。 舊村內存在不同類型的建築物,包括傳統村屋、寮屋、校舍等等,當中一系列超過八十年甚至過百年的歷史建築物,蘊藏着了上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西洋平房的建築風格。 村內的曾氏祖屋、養正家塾、3個姓氏的祖祠等14個項目,是本港罕有具備逾百年歷史、中西合璧設計的建築物,其中12個項目分別於2010年和2021年獲通過為三級歷史建築[8]。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講座教授鄒廣榮認為,由於牌照屋位於官地上,法律上政府「絕對有權力」收回牌照屋,以作其他土地發展,尤其本港現時土地供應緊張,鄒廣榮坦言「政府任何機會都唔應該放過」。
九華徑重建: 增加供應/九華徑申建14幢住宅 供應6000伙
至於餘下土地,計劃會視乎整合分散業權及政府發展步伐而定,總而言之,今次提議的整個九華徑發展計劃,最終會興建14幢住宅大廈,提供約6053個單位。 九華徑位於下葵涌東南面,荔枝角北面,蝴蝶谷西面,鄰近填海前的茘枝角灣,為磨石山(今稱荔景山)[2]與坳背山之間的谷地,今日範圍主要包括九華徑村、九華徑新村、長坑村、九華徑泵房上村等各村及鍾山臺豪宅區。 茘枝角灣填海後,九華徑南面接上荔枝角陸地部分,附近建有荔灣花園、華豐園、樂園,以及位於荔園遊樂場舊址的住宅華荔邨、荔欣苑及盈暉臺。 十八區區域劃分上九華徑隸屬葵青區,但清麗苑及盈暉臺則屬於深水埗區[3]。 九華徑重建 九華徑重建2025 地理位置上,九華徑一帶的鄉村成為了最貼近市區,但仍屬原居民的傳統客家村落。 過去曾被指有人不法經營燒烤場的美孚九華徑,而該地段持有人之一遠東酒店(0037),就燒烤場及毗鄰一帶「綜合發展區」用地,去年初向城規會申請作住宅發展,擬建逾6,000伙住宅,並在今年初修訂發展方案,將興建單位數目略為減少至5,973伙,總樓面約259.97萬方呎。
而今次遠東酒店提出發展大型項目的九華徑土地,之前曾涉及無牌經營約18年的九華徑燒烤場也在項目範圍之內,遠東酒店前年更曾循法律途徑,收回被燒烤場霸佔的土地。 遠東酒店新近就九華徑測量約份第四約多個地段及毗連政府土地,包括九華徑兩家無牌經營多年的燒烤場所在地,鄰近美孚新邨、盈暉臺及居屋荔欣苑、部分用地屬早年荔園的一部分,向城規會申請大型住宅發展,共提供六千零五十三伙;規模與提供六千六百四十八伙的鰂魚涌康怡花園相若。 研究員上年已留意到邱德根家族持有的遠東酒店(0037)入紙規劃申請,欲於九華徑申建14座高達33層的私樓,合共6,053伙單位,以發展大型住宅項目。 九華徑重建 這幅位於葵青及荔枝角之間的市區靚地,連發展商都以「位於九龍」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