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採用梯田式設計,即一幢有若apm高度的地標建築物,附近再零散興建樓高數十層的酒店或者辦公大樓,避免屏風樓設計,仿似「牆」的效果;而中央一個綠化區,有着地標式大草地和流水瀑布。 王歐陽(香港)集團董事林和起表示,設計特點是把綠化與建築融合起來,是當中擁有最多綠化面積的設計。 建豐街1號2025 建築物具穿透性,建築物的中間位置設有空中花園,可以讓遊人觀賞景物,又可以減輕觀塘道的壓迫感,令人沒有被包圍的感覺。 載通國際(00062)公布,向新鴻基地產(00016)出售旗下附屬TM Properties Investment Limited(TMPI)50%權益,後者持屯門建豐街1號屯門市地段第80號,即九巴屯門車身裝嵌廠,總樓面面積約10.5萬方呎的物業。
- 故第二輪招標將修訂項目相關工程的延誤風險條款,包括放寬原來計劃全部興建600至800方呎大單位規定,容許發展商「拆細」單位,回應市場對上車單位需求,以減低中標發展商面對的不明朗因素。
- 有份入標的會德豐地產,主席梁志堅認為,項目是次流標原因仍未清楚,可能發展商提供的標書內容與市建局的要求有距離。
- ),於2001年8月16日以7,450萬元購入,持貨12年易手帳面約賺2.045億元或2.74倍。
- 主要街道包括新運路(粉嶺段)、馬會道(粉嶺段)、粉嶺聯安街、粉嶺聯發街。
- 2008年5月5日,市區重建局宣布斥資逾300億港元,分期重建觀塘市中心,並且一次過收購物業,估計有1,646名業主受影響;新項目預計於2021年落成,提供逾200,000及150,000平方米的商業及住宅樓面。
到截收發展意向書當日共接獲24份意向書,包括長實、新地、恒基、信和、會德豐地產、鷹君、華懋、遠東發展、中國海外和多間不知名財團。 到同年2月2日,市建局公佈收回有關的招標項目,代表流標收場。 第4及5區位處政府合署及裕民大廈一帶,將以商業發展為主,地盤面積為275505平方呎,樓面面積達 平方呎,計劃作零售、辦公室及酒店用途,可興建約400間套房;而樓面將達104.1萬平方呎的商場,規模將比apm商場還大,成為區內最大商場。 市建局在2017年8月向城規會邀交的項目修訂中,靠近觀塘道的政府辦公室及零售建築「鵝蛋」形設計消失,公眾休憩用地及綠化空間亦因「有關部門」不希望公園內有水景設計,改為平實設計。 結果引起部分市民和觀塘區議會批評新修訂淪為商場式設計,違背社區共識,並譴責市建局繞過諮詢程序。
建豐街1號: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
市區重建局於2005年至2006年先後進行三輪諮詢,為期18個月。 2006年初進行的第三輪諮詢中,由逾100名居民、業主及社區人士提出6組規劃方案。 北區的粉嶺@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22,586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87,028人。 主要街道包括新運路(粉嶺段)、馬會道(粉嶺段)、粉嶺聯安街、粉嶺聯發街。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花都廣場,牽晴間,粉嶺中心,碧湖花園,綠悠軒。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3,800,年齡中位數為 建豐街1號2025 41.8歲。
- 到同年2月2日,市建局公佈收回有關的招標項目,代表流標收場。
- 2014年9月1日,市建局宣佈由信和置業及華人置業合組的財團溢順投資有限公司成功投得項目。
- 2010年1月26日,市區重建局以172,398,000港元收購Tsui Chak Company Limied持有裕民坊14-24號裕民大廈一樓4至5號,及裕民坊26-32號國泰大樓地下C號鋪。
- 新地認為,改劃發展建議可以更有效善用土地資源,發揮其位於西部經濟走廊上的獨特地理優勢,幫助屯門區升級轉型發展商業中心,更好地配合未來北部都會區的發展。
- 2006年8月10日,市區重建局根據居民建議,委託建築師顧問公司所提交的三個發展設計概念,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
- 2009年11月11日,市區重建局以3.258億港元購入恒生銀行持有裕民坊70至74號(麥當勞以下)自用多年的舖位,以該舖面積2,000方呎計算,成交呎價達163,000港元,成為重建項目中的「舖王」。
- 關注項目的「活在觀塘」負責人馮炳德表示,有兩名鐘表匠及3名商戶未獲得安置。
- 他指出,過去不少有蓋交通總站的抽風系統設計欠佳,使站內空氣無法流通。
於完成後,載通及新地將就發展安排訂立股東協議,據此,各訂約方將同意管理TMPI及發展該物業作寫字樓、商舖及服務用途(受限於獲得政府相關之批准)。 工料測量師估計現時項目成本約為58億元,將由新地及載通平均承擔。 前述申請涉及港鐵屯馬線屯門站西鄰約40.07萬方呎土地,鄰近私人住宅項目大興花園和卓爾居等,對面一河之隔為屯門站,現時屬於「綜合發展區(1)」和「綜合發展區(2)」等用途。 新地認為,改劃發展建議可以更有效善用土地資源,發揮其位於西部經濟走廊上的獨特地理優勢,幫助屯門區升級轉型發展商業中心,更好地配合未來北部都會區的發展。
建豐街1號: 成交記錄
(星島日報報道)政府大力發展「北部都會區」願景計畫,全力開拓新界區用地,部分財團更積極改劃區內項目發展,新地就屯門工業區內的兩幅車廠用地(九巴車廠及前九巴車身裝嵌廠)及連同毗鄰私人持有的商廈,新近向城規會申建3幢商廈,涉及可建總樓面約208.08萬方呎。 新地指,改劃上述用地作商業中心,可為區內提供就業機會和促進屯門工業區轉型。 2008年3月14日,城市規劃委員會已經考慮有關申述及意見,決定不會就觀塘市中心主地盤及月華街地盤發展計劃圖提出修訂。 2006年1月14日,市區重建局舉辦了工作坊, 逾百位來自觀塘有關的不同界別人士參與腦力激盪法,包括受到影響的觀塘街坊、社區領袖、商人、規劃師、建築師、社會工作者和入圍的三家建築顧問公司等。 前述屯門發展計劃分為3個地盤,當中位於震寰路兩旁的巴士廠和倉庫等用地,由新地和旗下載通(00062)持有。
該物業於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所披露的帳面淨值為190萬元。 2021年5月4日,市建局派出百多名保安人員與執達吏到觀塘裕民坊進行清場行動,將未肯在限期前搬離的商戶強行抬走。 2019年2月28日,所有接受市建局搬遷方案的商戶及住戶均需離開,只剩下小部份商店留守。 市建局表示截至下午6時,63個構築物的用戶已交吉,至於餘下的8個構築物未有接受方案。 2014年2月28日,市建局已在第5發展區內466個物業業權中,收購了447個業權(約95%)。 ),於2001年8月16日以7,450萬元購入,持貨12年易手帳面約賺2.045億元或2.74倍。
建豐街1號: 屯門建豐街一號擬重建商廈
市建局去信觀塘區議會解釋指出,是「因應有關政府部門意見,而改為樓面面積較實用及易於管理的平實建築設計,以減輕政府管理時的困難和挑戰」。 在受到公眾及觀塘區議會議員的猛烈評擊後,市建局再次修改方案,原本鵝蛋型的地標式大樓改為「半蛋」設計,並重新加入梯級式平台花園。 建豐街1號2025 2012年5月8日,市區重建局以5.87億港元收購冠華鏡廠許銘及有關人士持有觀塘輔仁街88至90號銀都戲院大廈南面地下及1樓全層,原由渣打銀行租用,物業每層樓面約3,000方呎,合計約6,000方呎,以收購價5.87億港元計,呎價約98,000港元。
建豐街1號: 發展計劃的時間表
24小時網購商場,提供超市及生活百貨,更有翌日送貨服務及Mall Dollar現金回贈,幫你慳錢慳力慳時間。 以火車為設計主題的The Platter,提供各款環球及亞洲美食、半自助餐及自助餐。 建豐街1號2025 建豐街1號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 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建豐街1號: 重建方案
新地表示,整個發展計劃除寫字樓外,亦會提供零售、私人會所及娛樂場所等,包括1家幼稚園,以滿足社區的教育需求。 至於屯門市地段第80號和81號的地庫,將會設有公眾停車場,提供105個公眾停車位。 2022年11月,市建局就觀塘第4、5區商業項目進行招標。 建豐街1號2025 雖然曾經獲得18家發展商或財團入標,但最後截標時只有新地獨資入標。 到2023年2月2日公布收回有關的招標項目,代表流標收場。
建豐街1號: 屯門建豐街一號擬重建商廈
規劃方案造成地區通風受阻,一直關注項目的香港建築師學會觀塘重建關注組主席何文堯表示憂慮規劃方案造成地區通風受阻,龐大的半地下交通總匯將積聚廢氣,對候車市民造成影響。 他指出,過去不少有蓋交通總站的抽風系統設計欠佳,使站內空氣無法流通。 他又稱,市建局規劃中的商場平台高逾4層,在觀塘道路面上望如一幅巨型牆壁,使地面空氣難以流通。 長春社主席何少芳則表示,8倍地積比率過高,將使市中心變成將軍澳翻版,不但通風受阻,亦使社區剩下只有名店進駐的豪華商場,失去原有社區生活。 2009年7月12日,九龍巴士26M線率先遷離受到重建影響的觀塘(月華街)巴士總站,揭開《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的序幕,其餘5條原於月華街巴士總站的路線亦於2009年7月19日(3D、16M)及2009年8月9日(17、89、89X)遷出。
建豐街1號: 重建方案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於1998年由土地發展公司公佈,直至2007年3月,由其演變為的市區重建局就項目啟動法定規劃程序,項目至此正式展開。 2010年1月26日,市區重建局以172,398,000港元收購Tsui Chak Company Limied持有裕民坊14-24號裕民大廈一樓4至5號,及裕民坊26-32號國泰大樓地下C號鋪。 2009年10月18日,市區重建局宣佈信和集團以逾每呎樓面地價7,000港元力壓其餘7家財團奪得月華街巴士總站住宅發展項目。
建豐街1號: 成交記錄
在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帶動下,新界西北發展潛力急增,發展商亦看準機會謀求於區內交通方便的用地作大型商業發展。 新地(00016)近日向城規會建議,於鄰近港鐵屯門站的建豐街一帶興建3幢商業大樓,總樓面面積約208.07萬方呎,較同系葵芳商業項目新都會廣場的規模大了約八成,料成為屯門區最大型的商業發展計劃。 2009年11月11日,市區重建局以1.71億元購入霍英東家族持有裕民坊64至76號裕民大廈1樓、裕民坊76號及76A號地下麥當勞舖位。 霍家近數個月,先以72,048,000港元向市區重建局出售裕民坊大廈2至5樓住宅,及後以2.4億港元出售一批舖位。 2009年11月11日,市區重建局以3.258億港元購入恒生銀行持有裕民坊70至74號(麥當勞以下)自用多年的舖位,以該舖面積2,000方呎計算,成交呎價達163,000港元,成為重建項目中的「舖王」。 恒生於1969年以128萬元購入該舖,獲利近3.245億港元,物業大幅升值近254倍。
建豐街1號: 發展計劃的時間表
2008年5月5日,市區重建局宣布斥資逾300億港元,分期重建觀塘市中心,並且一次過收購物業,估計有1,646名業主受影響;新項目預計於2021年落成,提供逾200,000及150,000平方米的商業及住宅樓面。 到同年7月市建局向城規會遞交申請,容許發展商可以彈性分配商業、辦公室、酒店設施樓面面積,當中酒店部分可以放棄興建。 到同年8月10日邀請有興趣參與的發展商及財團提交合作發展意向書,截收意向書日期為9月7日中午。
建豐街1號: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
其中較接近屯門站的建豐街1號(屯門市地段第80號),新地建議興建1幢32層(另設3層地庫)的商業樓宇;震寰路與建泰街之間的屯門市地段第81號(第81號地盤),則興建1幢27層(另設3層地庫)商業樓宇,兩者之間的基座將有部分相連接。 建豐街1號 新地建議,把前述土地一併改劃作「商業(2)」用途,以興建3幢27層至32層商業樓宇(另設3層至4層地庫),總樓面面積約208.07萬方呎。 以新地旗下葵芳新都會廣場總樓面面積約116.9萬方呎作比較,意味新地最新提出的屯門發展計劃,規模較新都會廣場大了約78%。 規劃方案未能改善基層社區生活,商販認為市區重建局年初以急於發展為由,要將植根觀塘數十年的商販趕走,市區重建局欠所有被逼遷的商販一個交代,未能改善基層的社區生活,需要反思現有的發展模式。
新地回覆本報查詢時指,隨着疫情爆發,社會對住屋、工作及社交等出現「新常態」,為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及追求較佳的工作環境,市場對位於市郊地區的辦公室需求有所增加。 然而,目前新界西北的工作及住屋人口分配不均,故認為改劃上述用地作商業中心,可為區內提供就業機會和促進屯門工業區轉型,緩解區內商業用地不足的問題。 2021年4月18日,一名日前被執達吏收回單位的商戶不滿被市建局強收舖位,爬上裕民坊天台一度表示要以死控訴,約4小時後被消防員勸服離開,期間張開氣墊戒備。 2021年4月14日,裕民坊仍然有4個商戶仍然未離場,其中一個經營清潔公司的商戶遭法院執達主任到場封舖,稱僅獲市建局賠償約100多萬港元,遠低於市建局可開出的最高賠償額。 2014年5月16日,受觀塘重建影響需搬遷的物華街小販,可搬往同仁街臨時小販市場繼續營業,市場分為地下及一樓兩層,合共有逾120個檔位,但多名小販批評臨時市場無冷氣、需自行接駁電錶、檔口窄及宣傳不足,擔心人流不足影響生意。 該物業以政府租契形式持有,政府租契限制該物業只可作工業或倉庫用途或兩者兼具。
包括長實、鷹君、恒地、嘉里、南豐、新世界、信置、新地、太古地產及會德豐入標競投合作發展。 早前有入意向的內房龍頭萬科、麗新發展及K&K 建豐街1號 Property則被踢出局。 消息指,市建局要求發展商出價最少達80億元,分紅比例由發展商建議,建成後需要將商場及公共設施交予政府,涉35萬方呎,政府會給予發展商18億元,近150萬方呎住宅樓面則由發展商擁有。 預算總投資額約達180億元,即使扣除該局提供最多約18億元,發展商也要負擔逾160億元投資額。
建豐街1號: 重建方案
輔仁大樓地下D舖面積約600方呎,市區重建局亦以67,252,000港元收購,呎價約110,000港元,原業主於1992年以15,000,000港元購入,帳面賺52,252,000萬元,物業升值3.48倍。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主地盤及月華街地盤,地盤面積共53,500平方米。 至於主地盤除裕民坊外,範圍還包括北至物華街雙數號,東至協和街,南至觀塘道,西至康寧道,面積大約48,860平方米。 主地盤的重建範圍除了私人樓宇、商舖及小販攤檔外,還包括了觀塘(裕民坊)巴士總站、位於同仁街的觀塘政府合署及郵政局、觀塘賽馬會健康院等公共設施。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涉及業權逾1,653個、居民約5,000人,分為5期發展,工程預計耗時約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