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這樣跟患者解釋什麼是粉瘤:我們把粉瘤想像成一顆水球,但是水球裡面裝的不是水,是白色的角質,這些角質,是水球的壁分泌出來的,角質分泌越來越多,水球就越來越脹大,所以原先在皮膚下面小小米粒大的東西,經年累月之後,就慢慢長大,長成一顆花生米大,甚至變成一顆乒乓球大小。 毛囊長釘子照片 由於粉瘤是增生性的疾病,如果沒有移除它,它就一直都在,只要它還存在一天,就有發炎的可能,因此粉瘤發炎會常常在同一個部位反覆發生。 疔瘡的感染來源,最常源自於細菌,尤其以正常皮膚就會有的細菌,像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大宗,因此只要把細菌殺死了,疔瘡就可以痊癒,不會反覆發生。
故本身有糖尿病、免疫疾病、肝腎功能不佳者,更要特別當心。 治療發炎的粉瘤,或是正在感染的疔瘡,通常以口服抗生素、消炎藥、外用抗生素為主,同時做好傷口照護,不論是粉瘤或是疔瘡,都可以在一周內得到大幅度的緩解。 筆者認為先民將毛囊的細菌感染分為粒仔、疔仔,充滿了智慧,簡單、明瞭又實際,由病名很容易讓人知曉疾病的危險性、治療方式與預後。 粒仔位置表淺,病情較輕,膿出就好了,而疔仔根深,病情凶險,應要積極治療,以免細菌感染擴散,甚至造成病人死亡。
毛囊長釘子照片: 什麼情況會引起毛囊炎?毛囊炎的好發部位與嚴重程度
要預防毛囊炎的復發並不困難,遵守以下幾個原則就可以減少毛囊炎發作的機會。 針對毛囊炎患者的日常生活清潔與保養上,在文獻中提及了一些建議,我們整理如下。 如果又有新病灶,有可能是免疫力下降,需要注意身體健康。
葉慧昌指出,皮膚不僅反映疾病,更是衰老的標記。 事實上,當皮膚逐漸出現枯燥、起皺、晦滯、毛髮疏鬆脫落,都是衰老的預兆,這無非在警告人們,身體已經開始走下坡,體內臟器已經退化。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為避免皮膚「長釘子」(疔子、疔瘡),平時要注重個人衛生,做好日常清潔保養。
毛囊長釘子照片: 為什麼會長「釘子」?小龍女陳妍希也為它煩惱,做好4件事才能 …
若確診為疔瘡,只要按照醫囑正確服用、塗抹抗生素藥物,同時避免擠壓、觸碰患處,增加傷口感染風險。 一般只要規律用藥十天至兩周內,症狀皆能獲得控制,患者要有耐心。 建議民眾應盡量避免熬夜,以免干擾荷爾蒙、內分泌平衡,少吃甜食、辛辣、刺激食物,養成良好的清潔習慣,不讓肌膚處於悶熱、不透氣的良好狀態,都有助於預防「疔子上身」。 毛囊炎是非常普遍的一種皮膚問題,幾乎每個人都可能發生過在身體某處的毛囊變得紅紅、癢癢的情形。 但由於毛囊炎在健康的人身上多數是有機會自行復原的,民眾不一定會就醫,因此實際上的發生率到底有多高,其實很難掌握。 雖然改善生活習慣及免疫力提升後,多數的毛囊炎是可以自行痊癒的,但有時也因為這是一個普遍被認為的「小病」,反而在一些較嚴重、需要醫療介入的狀況下,民眾反而不知道要就醫。
- 尤以疔仔初起時,外觀為一顆中有小粒凸起的紅腫疹子(圖6),容易被當成蟲子叮咬的疹子,輕忽其危險性。
- 至於,近幾日網路上熱議的疔子案例,該名患者之所以會因為長疔子,造成這麼大且深如彈痕般的傷口,趙昭明醫師解釋,這主要與患者患部遭細菌腐蝕至深層組織,也就是細菌侵犯皮膚的皮下脂肪、肌肉層有關。
- 除了環境高溫潮濕外,長期熬夜、飲食太過刺激、久坐等習慣也會導致疔子上身,建議民眾 …
- 古人將病灶頂端尖起,膿頭很小,底部堅硬且根深,有如一枝釘子嵌入皮膚內的化膿性皮膚病歸類為「疔」(圖4)。
為避免症狀因延誤就醫而惡化,趙昭明醫師也再次提醒,一旦民眾發現自己皮膚出現紅腫、疼痛等疑似發炎症狀,且持續3天未見改善(消退),就建議應儘速就醫,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釐清原因,依據病況給予相關藥物治療,較有保障。 疔瘡,則是我們常說的「釘仔」,是一種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侵入毛囊所引發的急性化膿皮膚炎。 此病初期多為疼痛、紅腫、丘疹,常讓人誤認是蚊蟲叮咬,但發病迅速、易於惡化,只消短短幾天就可以腫成5~10公分大的腫塊。 假如掉以輕心遲未就醫或自己亂擠亂貼,病菌就有可能趁此往深層組織擴散,變成更嚴重的蜂窩性組織炎。 古人將病灶頂端尖起,膿頭很小,底部堅硬且根深,有如一枝釘子嵌入皮膚內的化膿性皮膚病歸類為「疔」(圖4)。 由於疔侵犯至皮膚深處,古人體會到疔的病情比較嚴重,如果處理不當,易於惡化,還可能「疔瘡走黃」,即西醫的敗血症,在沒有抗生素時代是會致命的,所以中醫說「治疔如防虎」,甚至還有「朝發夕死」、「隨發隨死」等令人毛骨悚然的說法。
毛囊長釘子照片: 屁股長痘痘坐立難安?男大生癤子上身,險釀蜂窩性組織炎
經年累月,慢慢長大,可能從一粒「花生米」,變成一顆「乒乓球」。 水球埋在皮膚裡,多數時候可以相安無事,但當水球大到一定程度,包在裡面的角質外漏,就會引起「發炎」反應。 毛囊長釘子照片2025 毛囊長釘子照片 粉瘤如果不移除,它就一直存在,因此粉瘤發炎多半會在同一部位,反覆發生。
有過經驗的人都知道,要十天半月才能孵出來的「大悶痘」,就是最討厭的痘痘類型! 從感覺硬硬的,冒出頭來,膿醬噴發,到徹底痊癒,花上好幾個月也有可能…。 至於粉瘤能否自己擠掉,其實只要囊袋還存在就會重新堆積,萬一是發炎性粉瘤,用力去擠壓,反而會把細菌及化膿物推往皮膚深處。
毛囊長釘子照片: 發炎時要考慮其他潛在的原因
粉瘤通常不痛不癢、甚至可以存在數年,知名製作人沈玉琳早年臉上長的即是粉瘤,可是一旦遭受細菌感染以致發炎變大,就會引起患部產生紅、腫、熱、痛或膿包。 皮膚突然出現會痛的病灶,屬於急性皮膚病,請儘快就醫,不要拖延,早期治療可以讓病程縮短,也可以降低永久性疤痕產生的機會。 3.慎選保養:在選擇保養品方面,依照自己的膚況選擇適合的保養品,避免使用過度油膩的乳液、防曬產品,頭部產品如髮膠、髮蠟使用後也要適度的清潔,減少毛囊阻塞發炎的機會。 粉瘤的正式名稱是表皮囊腫,英文名字叫Epidermal cyst,名字中有個「瘤」字,就表示他是屬於增生性的疾病,大多數增生性的疾病,要根治都需要手術切除。 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毛囊炎的感染不同於上述的菌種,通常在泡溫泉、洗三溫暖、溫水游泳池等使用公共設施後發生,常又被稱為溫泉性毛囊炎(hot tub folliculitis)。 青春痘跟疔子一樣都是毛囊炎的現象,不過2者所感染的菌種卻大不相同。
毛囊長釘子照片: 皮膚發炎有傷口?紅腫恐釀蜂窩性組織炎!9大病徵要注意
開業皮膚專科醫師游懿聖說,門診常遇患者面帶愁容,走路姿勢有點奇怪,請其坐下時也猶豫再三,坐姿有點歪歪扭扭的,多半是患者在大腿內側、屁股附近,長出「壓了會痛」的東西。 毛囊長釘子照片 「粉瘤」的正式名稱是表皮囊腫,屬於「增生性」疾病,根治需要手術切除。 毛囊長釘子照片 「疔瘡」的感染來源,常源自細菌,尤以正常皮膚常見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大宗,只要除菌,疔瘡就可痊癒,也不會反覆發生。 毛囊長釘子照片2025 游懿聖形容,粉瘤好比是一顆水球,但是水球裡面裝的不是水,而是白色角質;這些角質,是水球壁分泌出來的,角質分泌愈來愈多,水球就愈來愈脹大。
毛囊長釘子照片: 一直長疔子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疔子又可以稱作「癤子」、「癰」,指的是一種皮膚毛囊感染、發炎的問題。 其主要成因為皮表傷口、毛孔不慎感染金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綠膿桿菌所引起,因此只要是人體皮膚有毛孔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生。 毛囊長釘子照片2025 疔瘡初期不一定會有膿產生,硬要擠,可能會把原本已經被白血球包圍好的細菌往外推擠,引發鄰近部位感染,也有可能因為擠壓的過程製造了新的傷口,讓皮膚門戶大開,細菌長驅直入。 由於環境與個人衛生的改善,以及抗生素的發達,細菌感染性皮膚病已沒那麼常見了,使得年輕民眾與醫師不識毛囊炎、粒仔、疔仔為何物,常將之誤認為蚊子、跳蚤叮咬,或是痱子、青春痘。 尤以疔仔初起時,外觀為一顆中有小粒凸起的紅腫疹子(圖6),容易被當成蟲子叮咬的疹子,輕忽其危險性。 一到夏天,常見報章登載「蚊蟲叮咬搔抓引起蜂窩組織炎」、「擠青春痘造成蜂窩組織炎」等新聞,依筆者的經驗,應是醫師一開始就將疔仔誤診為蚊蟲叮咬或是青春痘的機會較大,結果延誤治療,病人的病情惡化(圖7),醫師卻歸咎病人搔抓或擠引發細菌感染。
毛囊長釘子照片: 毛囊炎可以擠?多久會好?醫推薦藥膏,4生活習慣預防
天氣轉暖,細菌感染性皮膚病又蠢蠢欲動,常見毛囊細菌感染,西醫依病情的輕重程度分為毛囊炎、癤、癰,閩南語也有粒仔、疔仔、癰仔(「癰」的閩南語發音同「英」)等病名。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並邀請各專科醫師撰稿,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只要免費註冊會員就能使用整合診所、藥局等醫療機構的地圖資訊,便捷的搜尋功能,是您的就醫好幫手。 粉瘤的正式名稱是表皮囊腫,英文名字叫 Epidermal cyst,名字中有個「瘤」字,就表示他是屬於增生性的疾病,大多數增生性的疾病,要根治都需要手術切除。
毛囊長釘子照片: 血糖飆高高 醫師有妙招
一名中年男性將屁股上的粉瘤誤當成是「釘仔」,自行貼上膏藥幾個月仍未見好轉,直到求助皮膚科醫師後,才終於平復。 粉瘤的正式名稱是表皮囊腫,英文名字叫Epidermal Cyst,名字中有個「瘤」字,就表示它是屬於增生性的疾病,大多數增生性的疾病,要根治都需要手術切除。 由上述定義,可知西醫以疾病影響範圍的大小來定義毛囊細菌感染,毛囊炎的面積最小,癤大於毛囊炎,癰又大於癤。 先民則依疾病侵犯皮膚的深淺,將毛囊的化膿性細菌感染分為「粒仔」與「疔仔」兩大類(圖4),浮淺無根的為粒仔(圖2),深入皮膚內部的為疔仔(圖5至8)。
毛囊長釘子照片: 屁股上長痘是怎么回事?這4個地方長痘的真相,你早該知 …
因此如果長了毛囊炎,雖然會醫師會檢查,但也請務必主動告知醫師身體還有沒有其他部位有類似狀況。 毛囊長釘子照片 經過診斷確診為疔子,更要按照醫囑正確服用、塗抹抗生素藥物,同時避免爛擠、爛壓,甚至觸碰患處,才不會增加傷口感染風險。 一般來說,只要規律用藥10天~2週左右,症狀皆能獲得控制,患者務必要有耐心。
毛囊長釘子照片: 什麼是身上長釘子?粉瘤與疔瘡都不要自己擠,以免細菌長驅直入
因此這篇文章就是要帶大家一起來了解毛囊炎的發生和預防,最重要的是什麼時候要就醫才不會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粉瘤會發炎是因為水球壁破掉而讓內容物外漏,引起發炎反應,用力去擠,只會讓內容物更往皮膚深層擴散,讓發炎反應更深、更廣、更惡化。 疔瘡初期不一定會有膿產生,硬要擠,可能會把原本已經被白血球包圍好的細菌往外推,引發鄰近部位感染,也有可能因為擠壓的過程製造了新的傷口,讓皮膚門戶大開,細菌長驅直入。
同時,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維持免疫機能正常運作,更是重要。 建議民眾應盡量避免熬夜,以免會干擾荷爾蒙、內分泌平衡,少吃甜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養成良好的清潔習慣,不讓肌膚處於悶熱、不透氣的狀態,都有助預防疔子、痘痘等毛囊炎問題找上門。 粉瘤又稱為「表皮囊腫」,是一種生長緩慢,位在皮膚真皮層或皮下脂肪層的良性囊腫。 導致粉瘤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皮膚表皮的毛囊增生現象,於是形成了囊袋,而老廢角質代謝物及皮脂腺分泌物堆積在囊袋中,日積月累下在皮膚表面隆起一個球狀凸起物。 毛囊長釘子照片 毛囊長釘子照片2025 一般來說,此病好發於成人,且全身上下都有可能患上,較常見在皮脂腺旺盛的部位,如臉部、耳垂、耳後、頸部、上胸部、背部及臀部。 剛剛提到,粉瘤是增生性的囊腫,如果包住粉瘤的水球壁不清除,粉瘤就一直都在。
毛囊長釘子照片: 美的好朋友 - 醫師藥師營養師團隊負責,最專業的醫療保養知識網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皮膚科門診,有時會遇到老一輩患者,用台語跟醫師說:「我長釘子(疔仔)了!」這當然不是真的身上長了釘子,而是「這種痛感,就像一根釘子釘在皮膚上一樣難受」。 醫師指出,造成這種現象,不外兩種病因:「粉瘤」或「疔瘡」。 為避免症狀惡化,一旦發現皮膚出現紅腫、疼痛等疑似發炎症狀,且持續三天未見改善,就應盡速就醫。 毛囊長釘子照片2025 增生性疾病 根治需手術切除
毛囊長釘子照片: 屁股長一顆東西?疔子和痘痘的差異?釘子亂擠恐蜂窩性組織炎!
一般來說在免疫力正常的人身上,毛囊炎通常是會自己慢慢痊癒的。 但有時比較嚴重的發炎或感染可能會讓疾病的時間拖長,或是症狀變得惡化,因此若是觀察症狀出現惡化(化膿、更加腫痛)、或是感染的範圍擴大,建議還是要去看醫師,讓醫師診斷出感染的原因對症下藥。 毛囊長釘子照片2025 通常症狀較輕微者,會先以外用的藥膏或洗劑來治療,若有需要則會加上口服藥合併使用。
當單一毛囊受感染,叫做「毛囊炎」;好幾個相鄰毛囊一起被感染,稱之為「疔瘡」;如果這好幾個毛囊感染,擴及到鄰近皮下組織,名為「癤」或「癰」。 感染若深及皮下脂肪、大到一定範圍,就成為「蜂窩性組織炎」。 游懿聖強調,「粉瘤」為良性囊腫,容易復發;「疔瘡」是毛囊感染,可以痊癒。 無論粉瘤或疔瘡,千萬不要自己硬擠,皆須由專業醫師執行切開排膿手術。 毛囊長釘子照片2025 開業中醫診所院長葉慧昌說,皮膚不好的人,老是長疔瘡,亦即台灣人所謂的「壞皮肉」,容易長「爛粒仔」或「生頭發尾」。 中醫有「癰、疽、疔、癤」之別,凡發病局部範圍較大,紅腫熱痛,根盤緊束的為「癰」,為毛囊皮脂腺感染;漫腫無頭,部位較深,不熱少痛,皮色不變的為「疽」;初起如粟如米,範圍較小,根腳堅硬,麻木或發癢,頂白而痛的為「疔」;形比瘡小,紅熱疼痛不甚,起於局部淺表肌膚的則為「癤」。
毛囊長釘子照片: 頭皮屑不處理 嚴重恐大量掉髮
因此切開排膿,請找皮膚科醫師或外科醫師,使用無菌器械、妥善消毒過後執行,合格醫師使用的刀片或針頭,是ㄧ次性使用過後就丟棄,並不會重複使用,所以請不要以為在家裡,用火烤一下縫衣針、或是美工刀,就可以有一樣的結果,消毒不當,往往會讓感染變得更複雜、更難治療。 毛囊長釘子照片 我常常這樣跟患者解釋甚麼是粉瘤:我們把粉瘤想像成一顆水球,但是水球裡面裝的不是水,是白色的角質,這些角質,是水球的壁分泌出來的,角質分泌越來越多,水球就越來越脹大,所以原先在皮膚下面小小米粒大的東西,經年累月之後,就慢慢長大,長成一顆花生米大,甚至變成一顆乒乓球大小。 毛囊長釘子照片2025 中醫認為擠膿是疔的禁忌,這句話在疔沒有熟透化膿前是對的,此時擠膿不當反造成細菌往外擴散,嚴重時更使細菌跑到全身,引發敗血症。
醫師會直接檢查患者的皮膚,並詢問有相關健康狀況,及目前有在使用的藥物。 醫師也有可能從患者的丘疹中採集液體樣本,以送檢查明造成感染的原因,是否為細菌或真菌等。 此外,避免皮膚長疔子,平時更要注重個人衛生、做好日常清潔保養。
毛囊長釘子照片: 毛囊炎的症狀
由於粉瘤是增生性的疾病,如果沒有移除它,它就一直都在,只要它還存在一天,就有發炎的可能,因此粉瘤發炎常常會在同一個部位反覆發生。 毛囊長釘子照片 毛囊長釘子照片2025 我常常這樣跟患者解釋什麼是粉瘤,我們把粉瘤想像成一顆水球,但是水球裡面裝的不是水,是白色的角質,這些角質,是水球的壁分泌出來的,角質分泌越來越多,水球就越來越脹大,所以原先在皮膚下面小小米粒大的東西,經年累月之後,就慢慢長大,長成一顆花生米大,甚至變成一顆乒乓球大小。 這種細菌因為對多種抗生素都有抗藥性,因此在治療上能夠選用的藥物就更少了。 毛囊發炎的位置可以對醫師診斷疾病成因有幫助,例如時常在大腿或臀部發生的毛囊炎,就可能跟較緊的褲子磨擦有關。
疔子通常發生於悶熱的夏季,多半長在胸、背、臀部等毛囊和皮脂腺旺盛的部位。 除了環境高溫潮濕外,長期熬夜、飲食太過刺激、久坐等習慣也會導致疔子上身,建議民眾 … 治療發炎的粉瘤,或是正在感染的疔瘡,通常以口服抗生素、消炎藥、外用抗生素為主,同時做好傷口照護,不論是粉瘤或是疔瘡,都可以在一週內得到大幅度的緩解。 • 粉瘤是良性囊腫,不處理沒關係,如果粉瘤破掉,會引起發炎,造成紅、腫、熱、痛。 此外,台灣的夏天氣候潮濕悶熱,容易流汗,若時常穿著太緊貼的衣物使皮膚長期處於悶熱不通風的環境,或是衣物過度摩擦皮膚造成刺激也很容易有毛囊發炎的情況發生。
毛囊長釘子照片: 疾病百科
由於「疔」乃中醫的觀念,如問西醫:「疔仔是甚麼?」是問不出個所以然的,因為西醫沒有這樣的病名。 從西醫角度,與「粒仔」相對應的西醫病名為「癤」,「疔仔」為往皮膚內部侵犯較深的癤、癰,「癰仔」則同西醫的癰。 毛囊長釘子照片2025 毛囊長釘子照片 4階段技巧擊退悶痘內包痘,悶痘是最討厭的痘痘類型,教你4階段擊退,改善痘痘!
此外,毛囊炎並無危險性,但會留下搔癢和疼痛的感覺,嚴重的話還會導致掉髮和疤痕,讓人因此感到自卑。 針對發炎厲害、內容物已經液化成膿的粉瘤或疔瘡,直接切開病灶、排出這些膿液,確實是最快速有效的治療方法;然而,切開排膿的重點,不在排膿,在於切開,妥善消毒之後,在粉瘤或疔瘡上面切開一個乾淨的切口,切口的深度要夠,才能讓底下的膿液順利排出人體,不會擴散到旁邊,這才是有效的治療。 針對發炎厲害、內容物已經液化呈膿的粉瘤或疔瘡,直接切開病灶、排出這些膿液,確實是最快速有效的治療方法,然而,切開排膿的重點,在於「切開」、妥善消毒之後,在粉瘤或疔瘡上面切開一個乾淨的切口,切口的深度要夠,才能讓底下的膿液順利排出人體,不會擴散到旁邊,這才是有效的治療。 根據長庚中醫部研究顯示,容易引起疔子發生除了原因之外,其餘像是當身體抵抗力差、慢性病患者如貧血等,或當缺乏維生素時,也會容易誘發感染長出疔子。 趙昭明醫師指出,由於疔子的成因主要與細菌感染、免疫力又無法即時發揮功能,抵禦病菌入侵有關。
毛囊長釘子照片: 醫師 + 診別資訊
上次我們在問題醫藥新聞破解系列的文章中,寫過戴安全帽悶熱引起毛囊炎恐禿頭的文章,文中談到頭皮毛囊炎的問題,那這次就要跟大家來簡單聊聊毛囊炎(Folliculitis)這個皮膚疾病。 不管是在夏日大量流汗浸濕了衣服,使我們的皮膚長期處在潮濕悶熱的環境,或者是冬日穿了厚重衣服導致通風不佳,都可能使身體上的毛囊受到刺激產生發炎反應。 由於紅色疹子的外觀與青春痘長的很相似,很多民眾可能會以為只是身體長了青春痘而延誤了治療,反而使症狀更為嚴重。
毛囊長釘子照片: 健康情報
其實粒仔、疔仔熟了化膿以後,將裡頭的膿擠出可讓疾病痊癒得更快,此時應及早切開擠膿,不然病灶也會自己破潰出膿(圖8)。 由於擠膿很痛,有人怕痛不願意擠,甚至還有醫師怕麻煩,也誤導病人不必擠膿,只要吃藥就好了,這是不對的。 因此切開排膿,請找皮膚科醫師或外科醫師,使用無菌器械、妥善消毒過後執行,合格的醫師使用的刀片或針頭,是一次性使用過後就丟棄,並不會重複使用,所以請不要以為在家裡,用火烤一下縫衣針、或是美工刀,就可以有一樣的結果,消毒不當,往往會讓感染變得更複雜、更難治療。 毛囊長釘子照片 毛囊炎(Folliculitis)是指毛囊發炎的1種皮膚狀況,常發生在鬍鬚、手臂、背部、臀部和腿部等有毛的身體部位。 毛囊炎一開始看起來可能像紅腫或丘疹(Papule),且可能會逐漸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
4.生活習慣:生活習慣方面避免食用過於辛辣油膩的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作息規律盡量避免熬夜保有良好的睡眠品質,注重自我壓力調適,保持心情放鬆才是根絕毛囊炎復發的最佳方法。 Hello 醫師期待成為您最值得信任的專業醫療訊息平台,我們提供您完整豐富且正確之醫療新訊,協助您時刻在健康保健的道路做出最佳決定,擁有富足美好的健康人生。 這當然不是真的身上長了釘子,而是這種痛感,就像一根釘子釘在皮膚上一樣難受,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外乎兩種病因:粉瘤或是疔瘡。
毛囊長釘子照片: 毛囊炎的日常生活保養及預防發作
一般民眾受到中醫影響,聽到「疔仔」往往不寒而慄,因為這意謂著一種極為危險的皮膚病;現在醫學發達,細菌感染性疾病已不像古時候那麼令人畏懼了。 皮膚若出現急性會痛的病灶,屬於急性皮膚病,請儘快就醫,不要拖延,早期治療可以降低永久性疤痕產生的機會。 趙昭明醫師解釋,雖然痘痘也是一種毛囊發炎的現象,但其所感染的菌種卻和疔子大不相同。 毛囊長釘子照片2025 一般來說,青春痘主要是因為感染痤瘡桿菌所引起,和疔子所感染的細菌相比,其發炎症狀大多不會這麼嚴重。 事實上,屁股上的痘痘可能不是單純的青春痘,而是由摩擦所引起的毛囊炎癥! 當我們長期坐著,臀部上的肌膚呼吸不到新鮮空氣又或者褲子太緊,皮膚長期被擠壓時,沾滿汗水的衣物就會不斷摩擦身體,加上沒有徹底清潔身體或內褲不潔,汗水,油脂,細菌就會容易引起毛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