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蔣麗芸稱,其辦事處委託政府認可化驗所檢驗六條屋邨共142個水辦後,其中石硤尾邨二期所抽取兩戶四個水辦裏,發現其中一個在浴室抽取的水辦,含鉛量34微克,超出世衛標準上限2.4倍。 白田邨重建圖則 4座樓高13層(12/F,不包括天台),12樓(11/F)及13樓(12/F)沒有升降機直達;21座2樓(1/F)沒有升降機直達,22,23座三樓(2/F)沒有升降機直達,可經由21座地下乘升降機前往。 4座的樓層號碼與鄰近的南山邨、大坑東邨有所不同,本邨同時運用了中、英式樓層分辨,即地下層會稱為一樓G/F、二樓1/F……如此類推,這特別情況於升降機按鈕、升降機廣播、樓層、信箱等可見。
- 然而有區議員指延後計劃會減少房屋供應,令第9、10、11及13座居民無法原邨安置,說服街坊支持提前清拆12座的工程。
- 政府刊憲,就強制在公共交通工具、港鐵、指明處所及指明公眾地方佩戴口罩的規定,將繼續有效至下月8日。
- 該樓宇名為美葵樓,共提供240個公屋單位,已於2019年3月4日開始入伙,並首次出現12間可間三睡房,備有兩浴室的構件式非標準設計出租公屋單位,首創出租公屋單位有條件設主人套房的先河。
- 在今日的聯席會議上,委員通過向繳付十足市值租金並以定期租約租賃的合資格商戶發放特惠津貼,金額相等於正式公布清拆相關安排當日時,於租約內所訂明的每月淨租金的15倍。
- 由於屆時蘇屋邨第二期的新單位將會落成,屆時房屋委員會會用作安置受提前清拆影響的住戶,整個重建計畫亦可提前兩年半完成,即由2025年年中提前至2023年上半年。
- 若合資格商戶放棄參與局限性投標,會獲發放一筆過替代津貼133,000元。
- 「不過起好都唔知仲係咪度!過得一日得一日啦。」容婆婆如是說。
1986年,白田邨部份樓宇被發現出現結構問題,原因是承建商偷工減料,於興建時混入了鹹水和英泥成分不足,此批樓宇於1989年年中被拆卸重建,成為今天的翠田樓及裕田樓。 第4至6座則於1999年3月16日永久封閉,並於2000年初拆卸。 白田邨重建圖則2025 其後新建樓宇於1993年7月至2004年4月分階段入伙。 這些新建樓宇部份是用來接收附近石硤尾邨第10、11、37、39、40及41座重建工程影響的居民(尤其是2000年3月落成啟用的昌田樓、盛田樓、瑞田樓及2004年4月20日落成啟用的太田樓、麗田樓和運田樓)。
白田邨重建圖則: 社區設施
第1期重建成美如樓及美映樓,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單位類型由1/2人、2/3人、1睡房、2睡房、以至3睡房單位均有提供,其中美如樓更是罕見地擁有非構件式3睡房(3B)的非標準型公屋大廈。 第一期樓宇樓高37-39層不等,大部份單位附設窗台及/或花槽,外牆主色是白色底色襯藍色及紫色,項目於2007年1月入伙,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管理。 白田邨重建圖則2025 兩座均採用了「通用設計」,室內及戶外公共地方的設施均方便傷健及長幼人士使用。 由於屆時蘇屋邨第二期的新單位將會落成,屆時房屋委員會會用作安置受提前清拆影響的住戶,整個重建計畫亦可提前兩年半完成,即由2025年年中提前至2023年上半年。 至於第1、2、3及12座,以及白田商場,則會按照原定計畫,在2014年或者之前率先清拆。
當中重建後的瑞田樓、昌田樓及盛田樓則由領先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管理。 甄啟榮指出,重建計劃第9、10、11及13座共四座,約有1800戶正等待重建搬遷住戶。 房屋署較早前所公布第9、10、11座安置到下邨第7及8期新樓,第13座就分開安置到上邨第11期新樓。
白田邨重建圖則: 重建期間的工程圖片
現在的第19及20座興建於原本的徙廈第3至6座位置,於1979年7月至9月落成;而第21至24座則建於原來徙廈第11至13座位置,於1979年4月至1982年9月落成。 上述樓宇用作安置大坑東邨第7至9座及同邨徙廈第7至10座重建的住戶。 直至2021年1月26日,房委會才為9-11座居民揀樓的次序進行攪珠,並預計於2月尾起進行揀樓,但揀樓日期最後略為延遲至3月1日才開始。 除了同邨新廈及現有和諧式單位外,居民亦可選擇同區或少量新界各屋邨的翻新單位。 與此同時,第7-8期四幢樓宇的部份中層單位,亦撥入了紓緩擠迫調遷計劃,於同期進行揀樓。 由於先前的驗收曾經不及格,需要進行執漏工程,康田樓、健田樓、詠田樓以及心田樓,最終延至同年8月11日正式入伙。
至於白田居民原邨安置問題,當初爭論12座重建問題的區議員們,均要求當局在遷置安排中加入原邨重置的選項。 政府於2017年宣佈,第9、10、11、13座的白田居民能選擇原邨安置,不必全數移居蘇屋邨,料2019年入伙。 白田邨最早的重建計劃源自1986年,此後白田居民開始與重建為伴。 當年白田邨第14、15、16座被揭偷工減料,混入鹹水及英泥不足,1989年,港英政府決定清拆涉事大樓。 90年代,政府再分批清拆樓齡近30年的第4至8座及17座。
白田邨重建圖則: 安置大火災民
白田邨得名於現址為白田街一帶的白田村(白田上村、中約、下村),白田邨的前身是於1947年關閉的是石硤尾墳場(新九龍6號墳場)。 1953年石硤尾大火後,倖存的石硤尾村居民在石硤尾徙置區以北一帶重建家園、繼續生活。 1965年起,政府在該處開山拓展土地,石硤尾村寮屋終究在1969年被悉數拆卸,以騰空地方興建白田邨。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第2期樓宇採用非標準設計,但部份1及2房大型單位重新使用了新和諧一型構件,連同第5期成為最後一批附帶和諧式設計單位的大廈。 粗體表示該樓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相關樓宇除第21-23座外已納入整體重建計劃下重建、而第21-23座由於情況並不嚴重,故此一直未列入「整體重建計劃」。
白田邨重建圖則: 公共交通
石硤尾工廠大廈是山寨廠 (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本土家庭式輕工業)集中地,現已改建為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內裡保留了昔日的工廠大廈建築特色,是一項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全年境內建築大獎」的改建,並於2008年開幕,以自負盈虧非牟利機構模式運作。 第5期重建成4幢公屋,分別為美益樓、美賢樓、美笙樓及美盛樓,於2012年中入伙。
白田邨重建圖則: 清拆民生集中地 變地方角力
「白田邨9、10、11、13座重建關注組」 由此成立,在區議會及地區爭取民意保留12座至最後一期重建工程。 當年坐在房署代表前的地區人士之一,是上白田區議員吳美,與日前宣佈退出民協的前立法會議員馮檢基。 早於2012 ,當時政府擬提早清拆巴士總站和12座,變相只有24個月通知期。
白田邨重建圖則: 興建
甄得悉有不少重建戶反對房屋署將以上四座樓分開安置,要求一起安置到白田其中一期的新建公屋單位。 他認為重建計劃訂立至今已歷經不少政策改變,促請房署對白田邨重建計劃從善如流,順應政策最新改變,為重建居民提供更加適切安排。 為紀念石硤尾邨歷史,美益樓地下設有展覽廊,內設展板及互動遊戲,介紹石硤尾邨的歷史及屋邨生活的演變,對出亦保留了重建前的紅磚屏風。 美益樓及美賢樓以粉紅色間花為主調,而美笙樓及美盛樓以橙黃色為主調,低層的間色模仿原址第1型徙置大廈,由周余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由領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承建商為瑞安建業。
白田邨重建圖則: 公共屋邨食水含鉛超標事件
1980年代起,政府推行「整體重建計劃」,計劃全面重建徙置大廈及廉租屋大廈。 然而有區議員指延後計劃會減少房屋供應,令第9、10、11及13座居民無法原邨安置,說服街坊支持提前清拆12座的工程。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按《長遠房屋策略》(「長策」)訂下的原則及房委會既定政策,今日(八月三十日)宣布清拆黃大仙美東邨兩座較舊樓宇及深水埗白田邨四座樓宇以進行重建。 房委會轄下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及商業樓宇小組委員會今日舉行聯席會議,亦通過對該兩項清拆行動下受影響住宅及商業租戶的遷置及相關安排。 重建前的白田商場,位於白雲街潤田樓以南、盛田樓以西,為三層高商場,並設有街市及停車場。 房屋署已在2018年4月收回所有商舖,並於2019年2月拆卸。
白田邨重建圖則: 重建單位縮水 白田邨居民堵地盤促改圖則
重新興建計畫各階段完成後,房屋委員會將會於2018年至2023年在原地興建約共5,650個單位,比較重新興建前增加約2,150個單位。 發言人表示,為到受到影響的租戶的清拆安排詳情預計將會於2015年公布,房屋署會盡量讓受到影響的租戶遷往鄰近或者其所選擇的地區的公共屋邨單位。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公屋申請飆升,房署為增加單位供應量,宣布明年起分三期重建深水埗白田邨八幢樓齡達三十四年的公屋及商場,合共提供五千六百多個公屋單位,較現時單位數目大增六成。 首期先重建白田邨一、二、三及十二座,涉及九百五十多戶,受影響居民將於明年四月遷往附近石硤尾邨。
白田邨重建圖則: 公共交通
最低兩層部份改建為公屋博物館,重現昔日公屋居民的生活,上層則改建成青年旅舍,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營運。 另外由新福港承建,以舊長型大廈設計的第42座美山樓、第43座美虹樓及第44座美彩樓,建於原來徙廈第7至10座位置,於1983年落成,用作安置大坑東邨第3至6座及第10至13座重建的住戶。 大批白田邨居民不滿重建後單位面積「縮水90呎」,繼上月圍堵房屋署建築地盤出入口後,本月再將行動升級,發動為期1個月的「朝七晚七」靜坐行動。 行動今日進入第3日,約20名居民一早「擔定櫈仔」坐在地盤正門出入口,並用雜物圍堵地盤其餘3個出入口,令地盤車輛及工友都無法進出,約40名工友只能望門輕嘆。 「個商場都空晒啦,𠵱家剩係想快啲拆晒佢。」這次沒有參與抗爭的72歲容婆婆(化名)淡然地說,她覺得商場被清空,抗爭守衛也是徒然。 重建次序成定局,街坊只得適應無法撼動的重建計劃,在清拆12座、清空商場後,飲茶便走到山坡下的石硤尾,買餸便花十多分鐘至石硤尾街市,甚至多走20分鐘到深水埗北河街街市。
白田邨重建圖則: 安置大火災民
設有平台層,有兒童遊樂設施、商店、餐廳、非牟利機構辦公室、商場管理公司辦公室及公廁,而地下層亦有郵政局,四面設有樓梯連接地下層,並有4條天橋連接美山樓、美彩樓、近美亮樓對出空地及重建第六期。 第20座因地盤大小問題只有半座,但設獨立升降機服務及大堂,與同為半座的24座有所差別。 第7期重建項目主要興建1座13層公屋大樓及平台,提供247個單位,已於2019年3月20日入伙。
白田邨重建圖則: 興建
興建中的第十期基座為商場二期及街市的其中一部份,並設有行人隧道連接第十一期商場,預計將於2023年啟用。 為興建連接兩期的地下通道,當局於2020年起將白雲街部份行車綫封閉,而該段白雲街及T形路口只維持單綫行車,三邊設有交通燈控制交通。 其後落成的第7、8及14至17座分別於1971年8月至1972年7月落成,這批大廈主要用來接收受到石硤尾徙置區重建影響的居民,稱為白田政府新邨。
兩期面向白田街的一邊均設有街舖,而美葵樓一樓亦設有商舖。 此期重建項目,興建2座33層公屋大樓及平台,提供1,056個單位,預計可容納約3,310人居住。 白田邨重建圖則2025 二樓亦設有行人天橋連接第2期,方便屋邨居民和顧客通往第6期的新街市及石硤尾健康院,改善連繫屋邨上蓋設施。 第二期位於窩仔街與偉智街之間,前第8-13座位置,建造兩座公屋大廈美薈樓、美亮樓及石硤尾邨綜合服務大樓,由有利建築施工,於2012年5月入伙,為鄰近白田邨1-3及12座重建提供主要安置單位。
當時有地區人士轟房署先斬後奏,爭取延後清拆,因第12座底座是食肆、辦館與商舖的民生集中地。 他們憂慮失去第12座會令上邨成為百無的空城,老人家必須走到下邨及石硤尾才能採購生活必需品;同時質疑第2座及12座加裝升降機不足一年清拆,屬浪費公帑,安排失誤。 至於白田邨第九、第十和第十一座受影響約1 460個住戶,白田邨第七和八期的2 白田邨重建圖則2025 030個公屋單位預期於二○一九年底入伙,足以讓他們全部遷置入住。 白田邨第十一期有1 088個公屋單位,預計於二○二○年中入伙,可作為白田邨第十三座約820個受影響住戶的遷置資源。 白田邨受影響住戶如選擇提早遷出,亦可選擇入住預計於二○一八年中入伙的蘇屋邨第二期。
白田邨重建圖則: 公共屋邨食水含鉛超標事件
重建後,白田邨該兩個清拆的地盤將會提供約2 100個公屋單位及一所新的小學。 視乎法定規劃的審批結果,美東邨清拆的地盤則可提供約多達1 900個公屋單位。 2015年7月22日,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稱早前在石硤尾邨中2012年重建完成的第二期及第五期中,抽取6個樣本化驗,其中第二期美亮樓3個單位的4個水辦含鉛量超標,最嚴重的水辦更錄得每公升含87微克鉛,超出世衞標準7.7倍。
白田邨重建圖則: 社區設施
白田邨六個非政府機構所簽訂的福利租約將受清拆影響,房屋署已聯絡相關政府部門協助機構遷至其他地方讓其繼續提供服務。 房委會在二○一一年訂立「重建高樓齡公共租住屋邨優化政策」,規定房委會需基於四個基本原則考慮是否重建個別屋邨,即樓宇的結構狀況、修葺工程的成本效益、重建屋邨附近有沒有合適的遷置資源,以及原址重建的潛力。 二○一四年公布的「長策」除重申上述重建的基本原則外,更表明重建高樓齡公共屋邨,長遠而言或可增加公屋供應,但短期內會減少可供編配給輪候人士的公屋單位數量。
第2期重建成兩幢40層十字型的非標準設計大廈出租公屋,於2012年中入伙。 分別為美薈樓及美亮樓,另設有停車場及樓高8層的服務設施大樓,亦設有地舖。 大廈外觀髹漆間調跟第5期大廈大致相同,以黃綠色為主色調。 其中2棟公屋之間設有平台連接,平台層有休憩空間和小型公園,平台亦設住宅大堂,並預留了天橋口作連接日後第20座重建後的新平台。 第二期重建計劃最低幾層的間色模仿原址第一型徙置大廈,由周余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由領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另服務設施大樓7樓將會用作重置因白田邨清拆而搬遷的小型公共圖書館,命名為石硤尾公共圖書館。
白田邨重建圖則: 安置大火災民
4幢40至41層高Y字型的非標準設計大廈,近2,500個單位。 美盛樓與前第25座一樣設有地舖,1樓為幼稚園,2樓為第2期及第5期管理公司辦公室及保安室。 第42-44座樓宇的基座為停車場、酒樓、商舖、社區會堂,平台層設有屋邨辦事處、居民協會、非牟利機構辦公室、酒樓2樓後門入口、貨倉、平台花園、3座天橋連接19座平台及第五期。 第42座及第44座樓宇設有平台層(P/F)出入口及升降機大堂,升降機亦會停於此層。 據當區區議員民協秦寶山、文家傑咨詢居民意見的單張及報章報導,第三、七期的地盤於2014年進行重建,聯同第六期將提供約1520個公屋單位,料於2019年分段落成。 而窩仔街西面的位置,前石硤尾邨25-34座位置,則為第五期重建工地,為保留窩仔街與白田街交界的大樹,房署會在該邨重建第5期中,只興建4幢「T字形」式樓宇,中間位置會成為中央廣場。
白田邨重建圖則: 興建
消息人士承認,白田邨重建旨為善用剩餘的地積比率,增加公屋單位供應。 深水埗白田邨有二十幢公屋,一九七五年入伙至今,共有八千四百戶居民,邨內五年前進行過大型翻新工程,部分新增設的電梯數月後才啟用。 重建八幢公屋及商場 不過,房署昨宣布明年起分三期重建八幢樓齡達三十四至三十八年的公屋和白田商場。
白田邨重建圖則: 清拆民生集中地 變地方角力
一批重建戶在區議員陪同下,今(27日)到房屋委員會總部請願,反對房屋署將其中四座重建樓宇分兩期作安置,要求齊齊獲安置到其中一期的新單位,以保持四十多年來重建戶之間的鄰里關係及互助網絡。 1996年10月港英政府下最後的一個雙十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於學生時代用菲林傻瓜機拍攝的石硤尾邨美荷樓,大廈的兩翼之間掛上了樓高數層的青天白日旗。 第六期位於石硤尾邨東面,設兩幢樓高33層的公屋樓宇,提供1,056個租住公屋單位,有3,700人居住,於2019年12月6日起入伙。 而休憩設施位於3樓平台,設施包括羽毛球場、兒童遊樂場、長者健身設施及棋桌。 白田邨重建圖則2025 第三期和第七期在美荷樓旁興建,分別包括1幢12層公屋和1幢13層公屋,並分別名爲美葵樓及美菖樓。 這兩幢公屋以白色為底色,再襯上深紅色,共提供487公屋單位,單位類型由1/2人、2/3人、1睡房、2睡房、以至3睡房單位均有提供,其中美葵樓更是目前全港唯一擁有三睡房(3B)構件式單位的非標準公屋大廈,於2019年3月入伙。
甄指,房屋署遵守7年前宣布重建白田邨時曾承諾,重建的新單位面積,不會少於居民獲臨時安置的單位的面積,但有重建戶獲分配的白田邨兩房重建單位,面積比石硤尾邨的單位減少了約65平方呎,認為部門應放寬編配5人或以上重建戶,以作補償。 新的白田商場首期將在原商場以西重建,並設有室內公共運輸交匯處、街市及停車場,而斜對面的白田邨第十一期基座亦設有兩層(地面及地庫)商場,前者已於2021年8月啟用,後者已於2021年12月啟用。 第七、八期商場樓高4層(LG1到LG4),出租面積約40,000平方呎,租戶包括麥當勞快餐店、百份百餐廳、便利店、西醫、屈臣氏、爐具店、文具店、及裝修公司,其中LG2層設有佔地近一萬平方呎的惠康超級市場。
深水埗區議員甄啟榮今日陪同約十名白田邨重建戶,手持「重建齊上齊落,維繫鄰里網絡」等字樣的標語,到達位於何文田的房屋委員會總部請願。 「石硤尾邨重建計劃第三、六及七期」簡介(附件一)(文件編號:67/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由於石硤尾健康院的位置並不方便,深水埗區議會在2010年1月通過了一項動議,促請政府抓緊石硤尾邨第6期重建的機遇,進行重置石硤尾健康院計劃。 為使上述3塊地台用地的設計布局更符合效益,建議把該等用地由「住宅(甲類)」地帶及「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改劃為「住宅(甲類)1」地帶,以便把有關用地合併,並規定須在該「住宅(甲類)1」地帶內興建一間政府診所。
因此,鑑於目前公屋需求甚殷切的情況下,大規模重建計劃只會凍結大量本來可編配予有需要住戶的公屋單位,所以並不可取。 白田邨重建圖則2025 深水埗區議員甄啟榮昨日陪同約10名白田邨重建戶,手持「房署必須遵守承諾,補償居住單位面積」字樣的標語,到達位於何文田的房屋委員會總部請願。 2018年6月,當區區議員甄啟榮連同過百名居民,因反對封閉白田商場(白田商場設有升降機,提供便捷途徑來往第9-11座、潤田樓一帶及白田街)而發起包圍白田邨房署辦事處行動。 事後甄啟榮被控一項刑事毁壞、兩項普通襲擊及兩項強行進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