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馬綫元朗站與設於新元朗中心/形點II商場地下的輕鐵元朗站相鄰,大部份屯馬綫乘客皆可免費接駁輕鐵,前往元朗大馬路一帶。 車站南面是供轉乘輕鐵元朗站及上蓋物業新元朗中心,緊接為元朗(東)巴士總站,沿行人天橋往南走可步行到新時代廣場。 港鐵屯馬綫的元朗站(Yuen Long Station)位於新界元朗區元朗市朗日路新元朗中心之北,與輕鐵元朗站相連,屬架空車站。 元朗西鐵尾班車2025 受臨時封路影響,57條巴士路線,包括18條九巴、19條城巴及20條隧巴路線和19條專線小巴路線需分階段實施臨時改道、縮短路線或遷站措施,直至道路重開為止。 元朗西鐵尾班車2025 封路期間,受影響道路上的的士站(包括的士上落客點)、公共小巴站、路旁停車位及私人停車場將暫停使用。 此特别班次于2013年9月2日投入服务,途经蕉径、八乡、港铁锦上路站、锦田、凹头及博爱医院,只于上课日上午繁忙时间开出一班(0700)。
- 輕鐵可使本站的服務範圍擴張至青山公路(元朗段)沿線,對提高人流相當有效,但人流以上下班及上學放學的乘客居多。
- 環繞巴士總站的道路名為「安達坊」(On Tat Square)。
- 該路線於2010年7月停辦,自此一度沒有任何專綫小巴路線以元朗(東)為總站。
- 惟該站停車場後來在2020年因配合物業發展工程而遷移至近B及C出口一邊,而D出口的所有公共交通路線的站都已遷移至東面的錦上路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由於每條鐵路路綫及其相關設施均需要定期進行維修,每條鐵路路綫都沒有可能設計成每天都是24小時運作,因此在非24小時運作的日子自然會出現了首班車和尾班車。
- 於1997年10月19日投入服務,途經元朗市中心、港鐵元朗站、大欖隧道、長青隧道、西九龍公路、西區海底隧道、西營盤、上環、中環、金鐘及灣仔。
錦上路站是屯馬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屯門方向或烏溪沙方向的列車,往返屯門、元朗、荃灣、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城門河東部及馬鞍山新市鎮等地。 「香港街馬」本周日(17日)舉行,運輸署將於當日凌晨1時至下午1時,在港島北、九龍東及將軍澳多處將分階段實施臨時特別交通及運輸安排,港鐵、巴士及小巴會作出相應的調整,包括改道及遷移車站。 警方表示,當日凌晨1時至早上9時,東隧的北行管道將會封閉,部門亦會對違例停泊的車輛嚴厲執法,包括將有關車輛拖走。 首班車(或稱頭班車,英文:First Train)是指非24小時運作的鐵路路線中,當日第一班前往指定目的地的列車班次;而尾班車(Last Train)是指當日最後一班前往指定目的地的列車班次。 由於每條鐵路路綫及其相關設施均需要定期進行維修,每條鐵路路綫都沒有可能設計成每天都是24小時運作,因此在非24小時運作的日子自然會出現了首班車和尾班車。 此特別班次於2013年9月2日投入服務,途經蕉徑、八鄉、港鐵錦上路站、錦田、凹頭及博愛醫院,只於上課日上午繁忙時間開出一班(0700)。
元朗西鐵尾班車: 香港巴士大典
元朗(西)巴士總站(Yuen Long (West) Bus Terminus),位於新界元朗區元朗市安達坊11A號擊壤路熟食市場對開露天地帶。 巴士總站採用傳統平行式單排車站月台佈置,配備七組乘客候車月台與停車處。 輕鐵可使本站的服務範圍擴張至青山公路(元朗段)沿線,對提高人流相當有效,但人流以上下班及上學放學的乘客居多。 九廣西鐵在2005年推廣水頭水尾村旅遊景點,但該站人流仍然處於極低水平。 自從九鐵推出泊車轉乘優惠後,吸引了不少擁有坐駕的錦田居民駕車至此站,再轉乘西鐵往市區,故現時使用量已有所改善。
- 於2004年4月18日投入服務,取代原有A70及A74線,途經天富苑、天晴邨、嘉湖山莊(美湖居、麗湖居、景湖居)、天水圍游泳池(只限回程)、天慈邨、朗屏邨及元朗廣場。
- 更甚的是,主要使用元朗(東)總站的68X線於2007年6月24日遷往洪水橋[2],令此站重要性大不如前,站內只限專營巴士使用的車坑大多已告荒廢。
-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錦上路站公共運輸交匯處[3],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 目前多家中小行均提高逾5厘定存選擇,其中以大新銀行港元3個月期定存達5.3厘最高,但需為全新VIP銀行客戶,且設有存款上限,為10萬至50萬元新資金。
港鐵巴士K73綫一直以「元朗(西)」為折返點,但不停靠此總站,而是在元朗大馬路元朗廣場(近輕鐵豐年路站)接載乘客;直至2015年12月13日,該綫把循環點改設於此站,令此站首次成為中途站。 元朗西鐵尾班車 港鐵在遷站前把九巴的混凝土候車亭髹上代表港鐵的深藍色,同時放置乳豬盤及站牌,並為車坑邊緣油上黃色警告,提醒車長小心車頂。 而在2016年6月,K73綫與九巴54線對調車坑,港鐵在對調車坑前把九巴的混凝土候車亭髹上代表輕鐵路綫705、706及761P的紫色及綠色色彩[2],而原有候車亭髹回代表九巴的紅色。 元朗西鐵尾班車2025 2016年10月30日,港鐵巴士K73綫取消循環運作,此站改為總站,試行三個月[3],如今已轉為永久實施。 受惠於大欖隧道1998年5月25日通車,元朗市多條對外巴士路線翌日改經欖隧,以及實行大幅重組。
元朗西鐵尾班車: 九巴地點代號
於2004年4月18日投入服務,取代原有A70及A74線,途經天富苑、天晴邨、嘉湖山莊(美湖居、麗湖居、景湖居)、天水圍游泳池(只限回程)、天慈邨、朗屏邨及元朗廣場。 創興銀行方面,全新客戶兼完成指定項目,可有5厘優惠,起存額為50萬元;若以現有資金計,3個月存期最高4.9厘,同樣要求50萬元起存,而如果以5,000元起存,也可有4.75厘,但需在網上或手機銀行開立。 若以現有資金計,則可享5.15厘,起存額僅1萬元,但同樣需為CITICdiamond客戶;若是一般客戶,最高只有5.05厘。 目前多家中小行均提高逾5厘定存選擇,其中以大新銀行港元3個月期定存達5.3厘最高,但需為全新VIP銀行客戶,且設有存款上限,為10萬至50萬元新資金。 該路線於2010年7月停辦,自此一度沒有任何專綫小巴路線以元朗(東)為總站。 直至2013年8月25日,77線分拆出77B線,後者曾一度以此站為常規總站。
配合地鐵荃灣綫通車,九巴68M線於1982年開辦,為元朗大馬路、洪水橋、藍地及屯門市中心的乘客提供鐵路接駁服務。 港鐵多條路線當日將於凌晨約3時起,提早開出頭班車接載跑手,其中東鐵綫和屯馬綫,將於凌晨3時05分,分別由開上水、屯門及烏溪沙開出。 由早上7時半至11時期間,亦會增加來回北角至寶琳,以及調景嶺至康城的列車。 元朗西鐵尾班車 巴士公司亦將於活動當天早上設有特別巴士路線往維多利亞公園,以接載全馬拉松及半馬拉松的跑手前往賽事起點。 元朗西鐵尾班車2025 提供崇山新村、塘頭埔村、蝶翠峰往來元朗市中心的穿梭專線小巴服務,並在朗屏站接駁港鐵西鐵綫,於1986年8月起投入服務。
元朗西鐵尾班車: 使用情況
匯立銀行的12個月定存4.7厘,同樣是低起存額選擇,並可以現有資金開立。 建行亞洲及東亞銀行的3個月期定存最高5.05厘,前者起存額需100萬元新資金;後者起存額為10萬元,但需為全新顯卓理財客戶。 美國息口幾近確認見頂,明年更大有機會減息,惟目前港元定存仍有不少5厘選擇,若手持閒置資金,不妨趁機承造定存以鎖定高息,趕上「尾班車」。
另外,元朗站車站建築底部設有元朗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外,有多條接駁元朗鄉郊的專綫小巴路線停靠,亦有兩條分別接駁落馬洲支綫管制站及深圳灣管制站的專營巴士路線設站,是新界西北經陸路前往中國的主要中轉站。 元朗西鐵尾班車2025 屯馬綫元朗站對面的朗日路路旁也有「形點 II」巴士站,主要為跨區綫使用。 其他的巴士站,包括元朗東巴士總站及青山公路的形點I巴士站都距離較遠。 在開出尾班車後,乘客無法使用鐵路服務前往目的地,直至翌日服務開始為止,屆時乘客需要使用其他交通工具(例如通宵巴士、的士)來前往目的地。
元朗西鐵尾班車: 新界区专线小巴79S线
于1997年10月19日投入服务,途经元朗市中心、港铁元朗站、大榄隧道、长青隧道、西九龙公路、西区海底隧道、西营盘、上环、中环、金钟及湾仔。 元朗(東)巴士總站原指在1967年4月開放、位於鳳翔路的坑狀車站。 1980年代中,政府在屯門區及元朗區興建輕便鐵路系統,在元朗舊墟附近興建輕鐵元朗總站,以及一個全新露天巴士總站,務求趕及在輕鐵通車前落成。 1993年6月15日,九巴開辦368線,由元朗(西)開出,經新田公路、吐露港公路、大老山隧道、東區海底隧道、灣仔往上環,於早上繁忙時間服務,成為首條由元朗市直達港島區的專營過海隧道路線。 六年後,西區海底隧道1997年通車,九巴於10月19日開辦968線,每天全日直達銅鑼灣。
元朗西鐵尾班車: 列車服務時間
七十年代末政府大舉開發元朗新市鎮,各類建築物陸續拔地而起,毗鄰九巴舊元朗車廠、位於擊壤路的元朗(西)巴士總站於1978年12月1日刊憲啟用[1]。 環繞巴士總站的道路名為「安達坊」(On Tat Square)。 於豐年路泊街的路線於新站既成當日遷入,而大馬路為總站的路線則於翌年11月1日才遷入。 元朗(西)巴士總站最早於1970年面世,散落在元朗大馬路與豐年路一帶。 現今元朗商會中學對出的行人天橋口,當時建有兩組平行式月台暨停車處,乃第一代元朗(西)巴士總站之所在,九巴54、76線(今76K線之前身)及77線(今77K線之前身)皆由該站開出。 元朗西鐵尾班車2025 然而,該總站面積細小,令51、56(K66線前身)及64線(今64K線之前身)須在豐年路路旁泊街,沿用「元朗(西)」作站名。
元朗西鐵尾班車: 新界區專線小巴36線
更甚的是,主要使用元朗(東)總站的68X線於2007年6月24日遷往洪水橋[2],令此站重要性大不如前,站內只限專營巴士使用的車坑大多已告荒廢。 此站前身為「元朗(東)巴士總站」,設有多達九條車坑,曾為元朗區最具規模的巴士總站。 自從大欖隧道於1998年5月通車,大部分來往元朗及市區路線改經三號幹線後,駐站巴士路線大幅減少,令總站地位大不如前,站內只限專營巴士使用的車坑大多已告荒廢。
元朗西鐵尾班車: 新界區專線小巴79S線
在尾班車開出前後,更會有廣播提醒乘客,以免錯過尾班車或提示乘客轉乘其他交通工具。 此外,港鐵亦呼籲乘客在尾班車開出前5分鐘(鰂魚涌站及博覽館站為7分鐘)請勿入閘。 於2012年8月6日上午去程班次投入服務,2013年5月20日增設以此為總站的下午回程班次,2014年9月15日上午去程班次由媽橫路(山水樓)縮短至由此開出,2019年10月21日起延長元朗(德業街),此站改為中途站。 途經朗屏邨、元朗市中心、港鐵元朗站、大欖隧道、長青隧道、西九龍公路、西區海底隧道、林士街天橋、中環灣仔繞道、東區走廊及北角,只限於下午班次往元朗方向時途經此站。
元朗西鐵尾班車: 方向
由於車坑不足,過去使用該站的嶼巴B2線車隊於服務時間以外會在此站停泊。 于2008年9月13日投入服务,取代原有N968线,途经元朗市中心、港铁元朗站、凹头、大榄隧道、屯门公路、荃湾路、港铁美孚站、西九龙走廊、海底隧道、港铁天后站、铜锣湾、湾仔、金钟、中环及上环,只于深宵时段提供服务。 於1997年10月19日投入服務,途經元朗市中心、港鐵元朗站、大欖隧道、長青隧道、西九龍公路、西區海底隧道、西營盤、上環、中環、金鐘及灣仔。 地面設有巴士總站、小巴站等交通服務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北面是元朗舊墟。
元朗西鐵尾班車: 車站位置
于2004年4月18日投入服务,取代原有A70及A74线,途经天富苑、天晴邨、嘉湖山庄(美湖居、丽湖居、景湖居)、天水围游泳池(只限回程)、天慈邨、朗屏邨及元朗广场。 元朗西鐵尾班車2025 虽然港铁巴士K73线以“元朗西”为循环点,但实际上并非停靠此站,而是在附近的轻铁丰年路站和元朗安宁路停站(2015年12月13日前)。 元朗西鐵尾班車 于2016年10月30日,此路线取消循环运作,并以此站为终点站。
元朗西鐵尾班車: 車站佈置
以下專綫小巴路線皆在巴士總站對開的擊壤路路邊(即總站最外面的安全島)設站上落客,不會駛入巴士總站範圍。 本站設有27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元朗西鐵尾班車 擬建的北環綫將會連接錦上路站和東鐵綫的古洞站,屆時此站將會擴建,成為屯馬綫和北環綫的轉乘站,以及北環綫的南端總站,並會預留向南延伸至市區的條件,預計北環綫工程於2025年動工,2034年落成。 此外,虛擬銀行提供較低門檻選擇,平安壹賬通的4個月定存維持4.8厘,僅100元起存,新舊資金皆可。
元朗西鐵尾班車: 新界區居民巴士路線NR971線
現場火光熊熊濃煙衝天,消防接報趕至,動用至兩喉兩煙帽及升雲梯灌救,並疏散附近村民及青年綠洲住戶。 消防處晚上9時45分表示,起火的是馬田壆村兩間鐵皮屋,消防人員正在滅火。 政府界定入站通道、968線車坑與出站通道為名為「安達坊」(On Tat Square)的街道。 站長室設於總站西北角的一座獨立建築物之中,門牌號碼為安達坊11C號,由茶水站改裝而成的九巴員工自助餐廳亦在同一建築之內。
元朗西鐵尾班車: 車站票務
九廣西鐵規劃興建之時,當局預料使用錦上路站的乘客約80%皆以專營巴士或專綫小巴接駁,故錦上路站兩側皆設有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 惟該站停車場後來在2020年因配合物業發展工程而遷移至近B及C出口一邊,而D出口的所有公共交通路線的站都已遷移至東面的錦上路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錦上路站公共運輸交匯處[3],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元朗(西)巴士总站[1](英文:Yuen Long (West) Bus Terminus)是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区安达坊的巴士总站,旁边为元朗广场,原址为填平山背河支流横洲河的土地。 雖然港鐵巴士K73綫以「元朗西」為循環點,但實際上並非停靠此站,而是在附近的輕鐵豐年路站和元朗安寧路停站(2015年12月13日前)。 於2016年10月30日,此路線取消循環運作,並以此站為終點站。 元朗是屯馬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屯門方向或烏溪沙方向的列車,往返屯門、元朗、荃灣、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城門河東部及馬鞍山新市鎮等地。 錦上路站設有一個島式月台,1號月台往屯門方向,2號月台往烏溪沙方向。 2號月台路軌旁設有預留月台的平台基座,用以擴建本站成兩個島式月台,而此站南面渡綫後的中間位置亦有預留橋面,容納擬建之北環綫。
錦上路站在西鐵規劃和動工初期時候本稱「錦田站」(Kam Tin,代號KAT)。 本站設有11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每個月台可以容納一列9卡的列車停泊,現時因屯馬綫列車只設8卡,故列車靠站時只會使用月台頭8卡位置,務求使駕駛室剛好對準職員專用區域,以方便各種車務安排盡量在職員區域內進行。 此站原本計劃命名為「錦田站」(Kam Tin Station,KAT),惟鑒於此站地處錦田、八鄉之間,兩地居民對此站之命名爭持不下,最終決定以附近路名錦上路命名車站。
及後開辦了兩條來往邊境管制站的巴士路線後,車站成為轉乘該些路線的轉車站。 提供崇山新村、塘头埔村、蝶翠峰往来元朗市中心的穿梭专线小巴服务,并在朗屏站接驳港铁西铁线,于1986年8月起投入服务。 元朗西鐵尾班車2025 乘客透過使用「行程指南」,直接點選起點和目的地車站後,即時顯示多項港鐵重要旅程資訊,包括車費、建議路綫、預計乘車時間、轉綫站、轉綫指示及月台編號、起點站服務時間、頭班車及尾班車資料等便會即時顯示。 大欖隧道於1998年5月通車後,九巴安排大部分往返元朗及市區的路線改經三號幹線,同時取消來往此總站及深水埗的68線。
元朗(西)總站自此成為元朗市最主要巴士總站,逐漸取代元朗(東)巴士總站接駁市區路線的地位。 毗鄰元朗廣場與輕鐵豐年路站的元朗(西)總站,為元朗市內最具規模的專營巴士總站,竟日人流如鯽。 九巴現時稱此站為「元朗(西)總站」(Yuen Long (West) Bus Terminus);港鐵巴士則稱為「元朗西」(Yuen Long West)。
市場上目前港元3個月期定存方面,至少有8個選擇,最高更達5.3厘。 此站在之前是朗日路的一部分,到動工時,朗日路向北移,本來北面的不少村屋被收回用作工地,工程完成後至現時仍是空地。 2003年12月20日啟用的元朗站地處元朗新市鎮東面邊緣,除服務形點及元朗舊墟各村落外,亦透過輕鐵連絡元朗大馬路一帶。 元朗馬田壆近保良局李兆基青年綠洲,今日(15日)晚上8時許有鐵皮村屋發生大火。
元朗西鐵尾班車: 新界區專線小巴38線
於2008年9月13日投入服務,取代原有N968線,途經元朗市中心、港鐵元朗站、凹頭、大欖隧道、屯門公路、荃灣路、港鐵美孚站、西九龍走廊、海底隧道、港鐵天后站、銅鑼灣、灣仔、金鐘、中環及上環,只於深宵時段提供服務。 元朗西鐵尾班車 元朗西鐵尾班車2025 于2012年8月6日上午去程班次投入服务,2013年5月20日增设以此为总站的下午回程班次,2014年9月15日上午去程班次由妈横路(山水楼)缩短至由此开出,2019年10月21日起延长元朗(德业街),此站改为中途站。 途经朗屏邨、元朗市中心、港铁元朗站、大榄隧道、长青隧道、西九龙公路、西区海底隧道、林士街天桥、中环湾仔绕道、东区走廊及北角,只限于下午班次往元朗方向时途经此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