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為保存古蹟,將巨石削為四方形,移至宋王臺公園現址放置。 近年於興建港鐵沙中線時,曾在附近發現宋元年間的文物。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太子滙今年暫錄兩宗成交,最新為上月售出的中層B室兩房戶,建築/實用面積738/546方呎,成交價730萬元。
- 以該地皮可建樓面面積約71,591平方呎計算,項目每呎樓面地價約22,465元,略高於市場上限2%。
- 據賣地章程規定,龍翔道住宅地高度限制為主水平基準以上160米,發展商需鋪設地皮對出龍翔道的一段道路,以及連接項目的公眾行人天橋。
- 香港電台:港台現有廣播設施及節目製作中心分佈於廣播大廈、教育電視中心及電視大廈,分別於1969年、1971年及1975年投入運作。
- 「五台」先後進駐廣播道,按時序為「無綫電視」、「麗的電視」、「香港電台」、「商業電台」和「佳藝電視」。
- 衙前圍道旁的市場,當年還是一個戶外市場,售賣各種衣物、蔬菜和食品。
- 區內別墅被日本軍官及商人佔用,日軍在整個區域嚴密佈防。
- 由於地盤位處山坡旁邊,發展商亦要負責進行岩土勘探及山泥傾瀉防治等工作。
項目早在2018年12月已獲屋宇署批出建築圖則,總樓面面積約43.6萬平方呎,可興建四幢樓高13層分層住宅大樓,另設兩層基座平台及兩層地庫。 九倉九龍塘龍翔道項目地皮的地盤面積約121,224平方呎。 廣播道花園 廣播道花園2025 用途屬住宅(乙類),所在地段為新九龍內地段第6579號。 當中的傳統名廈包括「天樂園」、「和域臺」、「新餘邨」、「龍景樓」等。 如想選配套較齊全及較新的物業,則可選長實發展,樓齡約8年的單幢物業「珏堡」,以及同系的「畢架山一號」。 為吸引廣播道沿途居民前往樂富廣場購物,該商場設有免費穿梭巴士來往廣播道,吸引不少居民乘搭,間接影響專營巴士及小巴的客量。
廣播道花園: 廣播道貴氣不減
影片記錄了飛機著陸的一刻,獅子山每天遠遠守護著與它為鄰的啟德機場。 啟德機場的前身是「花園計劃-啟德濱」住宅項目,但後來因為省港大罷工、公司經濟等問題使計劃擱置,及後才演變成啟德機場項目。 衙前圍道旁的市場,當年還是一個戶外市場,售賣各種衣物、蔬菜和食品。
- 警員到場,封閉皇后大道中左一及左二行車線、以及花園道落山向皇后大道中全線。
- 上述地皮地盤面積約23,864平方呎,最高可建樓面面積約71,593平方呎,料可提供80伙住宅單位。
- 概括而言,其範圍在獅子山郊野公園以南,加多利山以北,石硤尾及又一村以東,以及九龍仔以西。
- 啟德機場的前身是「花園計劃-啟德濱」住宅項目,但後來因為省港大罷工、公司經濟等問題使計劃擱置,及後才演變成啟德機場項目。
- 九龍塘發生車禍,周五(9月30日)晚上11時許,姓戴(57歲)男子駕駛一輛載客的士沿獅子山隧道公路,往九龍方向行駛,甫轉入至龍翔道支路、近廣播道花園對開時,據報失控撞欄,繼而衝上行人路,猛撼護土牆後停下。
- 要數廣播道樓齡最新的豪宅,算是廣播道1號的逸瓏。
- 由於『宅谷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九龍塘是香港市區罕見的低密度豪宅區,以別墅及平房為主,環境清幽。 區內著名學校林立,為九龍之主要名校區,兩所政府資助的大學均座落於此。 廣播道花園2025 在1970至90年代,該區亦一度以時鐘酒店和安老院聞名。
廣播道花園: 使用情況資訊
以該地皮可建樓面面積約71,591平方呎計算,項目每呎樓面地價約22,465元,略高於市場上限2%。 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後,令港府萌生將廣播機構集中在一地的念頭。 1967年5月6日爆發六七暴動,更多次發生涉及傳媒的事件,如林彬慘劇,成為政府開拓廣播道為傳媒集中地的導火線。 1967年2月16日,當局將光偉道及安寧道合併,易名為「廣播道」。
區內本有10間小學可供選擇,另有9間43區的小學亦為區內小朋友提供小一學額。 網內有不少傳統小學名校,而且逾四成有直屬或聯繫中學(可預留部分學位予直屬/聯繫小學),同學升讀更有保證。 區內另有龍翔道遊樂場、聯合道公園及網球場、樂富公園、九龍仔公園(連游泳池)、歌和老街壁球及乒乓球中心等設施供公眾使用。 物業每個樓層設有7伙,入屋參觀的單位,屬於低層G室,實用面積531方呎,大廳不設玄關,四正的內櫳用上大量木系元素布置,如大門、地板、百頁簾、茶几,以至開放式廚房廚櫃,各有不同深淺色調,增加層次感。 九龍寨城公園原址為九龍寨城(俗稱「九龍城寨」),早年曾用作防禦外敵的軍事基地。 廣播道花園2025 至二次大戰後,在沒有政府監管下,寨城內樓宇密集、衛生環境惡劣,更成為了罪惡的溫床。
廣播道花園: 物業管理
尚御共有3座物業,樓高8層,共提供103個單位,單位面積由約1,300方呎至2,100方呎不等,2011年建成,二手市場放盤最平入場費為2,000萬元,呎價由16,000元起。 方面,項目附近有龍翔道公園、龍翔道遊樂場、廣播道花園及獅子山公園,其中獅子山公園內設棒球場、射箭場及燒烤場;區內另有歌和老街兒童遊樂場、根德道花園、歌和老街公園、歌和老街壁球及乒乓球中心等供公眾使用。 項目前身為香港電台教育電視大樓,佔地約2,217平方米,地積比率為3倍,最高可建樓面面積約71,593平方呎,指定作私人住宅用途,地段屬新九龍內地段第6638號。 香港電台:港台現有廣播設施及節目製作中心分佈於廣播大廈、教育電視中心及電視大廈,分別於1969年、1971年及1975年投入運作。 廣播道位於九龍塘東北部、獅子山下的小山崗,東鄰老虎岩(後改稱樂富)。 中原余社朝說,廣播道百美花園B座複式戶,實用面積947平方呎,三房套房間隔,上月初租金叫價35,000元,其後調低至33,000元,終連車位,以27,000元租出,單位折實呎租僅28.5元。
廣播道花園: 廣播道91號附近醫院
至於半新盤,則有和黃及長實攜手發展,由前無線電視總台改建,總共有178伙的「星輝豪庭」;由和黃和奇創有限公司合作,坐落前亞視總台舊址的「尚御」,以及由前政府宿舍改建,信和置業發展的「逸瓏」。 想選擇較年輕的屋苑,則有樓齡只約4年,位於延文禮士道,由華懋發展的「賢文禮士」,有9座物業合共134個單位,實用面積由509呎至4,349呎,有多元戶型照顧不同家庭。 廣播道79號項目 的地盤面積約23,864平方呎,最高可建樓面面積約71,591平方呎,預計提供約80個住宅單位。 踏入夏季,又是家庭客搵盤高峰期,位處名校區內屋苑一向搶手。
廣播道花園: 地產博客
由於又一村緊鄰九龍塘,同屬低密度豪宅區(尤其是以植物命名的街道部分,例如壽菊路、牡丹路、紫藤路等),港鐵九龍塘站亦於該區的大型商場又一城設有出口,因此該區雖屬港鐵東鐵綫以西的深水埗區,但仍在廣義的九龍塘範圍內。 類似的情況就如香港理工大學及海韻軒酒店,雖分別屬於油尖旺區和九龍城區,但全皆位處廣義的紅磡範圍內。 至於以窩打老道、界限街,以及聯合道和嘉林邊道為界的九龍仔,現屬九龍塘的一部份 廣播道花園20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只有老一輩才把石硤尾一帶稱為九龍仔。
廣播道花園: 業主放盤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廣播道花園 『宅谷地產資訊網』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作出任何保證,無論是明示或暗示的,就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 如閣下繼續使用本網頁,即表明同意接受此等免責條款。
廣播道花園: 九龍塘
在1978年8月,佳藝電視倒閉,然其總部原址並無拆卸,後改為香港電台電視大廈。 2009年9月22日,香港政府宣佈,會計劃於將軍澳重置新廣播大樓供香港電台使用。 2021年,洲立影片母公司麗新集團購得教育電視大廈地皮,預計將建成住宅。 嘉柏園屬單幢式住宅,樓高6層,提供42個單位,實用面積由約517至1055方呎不等。 屋苑位於廣播道,附近有廣播道花園,是居民的晨運及休憩地方,附近亦有巴士及小巴站,方便出入。
廣播道花園: 建築呎價失守萬關
方面,樓盤距離港鐵九龍塘站約15至20分鐘步程。 於龍翔道、義本道以及窩打老道沿線有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來往港九新界多處地方。 廣播道一帶亦有不少新舊物業可選擇,如樓齡較高的「寶能閣」、「碧麗閣」、「雅麗園」、「金翠苑」,以及「龍翔苑」等傳統廣播道名廈。
廣播道花園: 九龍塘小巴撞飛跑步男20米 送院搶救不治
高雅道及美玉道則在翌年1月5日分別改稱馬可尼道和范信達道,紀念兩位電訊發明家 。 余社朝續說,新租客鍾情屋苑坐擁「41校網」,附近有多間傳統名校,而且租金吸引,故即拍板承租。 既然上述租盤賣點甚多,何解業主仍以劈租吸客,代理解釋說,舊租客搬出後,業主隨即放租單位,惟遲遲未租出,由於暑假旺季已過,所以才願大幅減租。 事實上,業主早於1977年,以35萬元購入上址,即使目前大幅減租,仍享超豐厚租金回報。
廣播道花園: 香港大廈搜尋
九龍塘是低密度傳統豪宅區,新型豪宅屋苑不多,較具名氣的要數畢架山峰及畢架山一號,不過畢架山峰位處40校網,對於41校網Fans來說未必「啱心水」。 想「豪」住41校網名校區,不妨考慮依山而建的筆架山道新型屋苑畢架山一號。 對於成交價略高於市場估值,潘銳民認為,近月豪宅市場幾乎完全不受經濟環境影響,反映市場有需求,又指不少貴價豪宅的買家均來自內地。 重建後的尚御入伙僅逾一年,只由3座中密度住宅組成,配有流線型建築外形,外貌光鮮新穎,每戶備有落地玻璃窗,主打同區較少有的三至四房大宅,迎合換樓客市場需要。 以下三條公共屋邨位於東鐵綫以西,不再被視為現時九龍塘的一部分,往往以大坑東概括三條屋邨,而老一輩街坊則以九龍仔稱呼,當中九龍仔街坊會仍在該三條屋邨內運作,而每年的盂蘭節活動亦以九龍仔潮僑街坊盂蘭勝會為名。
廣播道花園: 提供80伙 市場估值10.7億至15.7億
此花園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園內面積與鄰近私人屋苑星輝豪庭相若,設施以休憩空間為主,有長者健身園地、卵石路步行徑和兒童遊樂設施。 由於兒童遊樂設施附近的長椅均是露天設計,建議家長帶備遮陽傘前往。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宅谷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 由於『宅谷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原來因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政治氣氛緊張,政府擔心廣播機構會被人佔領,所以將電台電視台設在英軍軍營附近的地方,以防暴動。 廣播道被稱為「五台山」是因為1970年代中,佳藝電視、亞洲電視、無綫電視、香港電台、商業電台五間廣播機構都進駐了廣播道,同時也形成了「三台鼎立」的現象。 亦於1967年由本來的光偉道(Galway Road)及安寧道(Antrim Road)改名為廣播道(Broadcast Drive)。 由於廣播道花園在「五台山」(當年集中了五間傳媒機構的廣播道),據Moostrip知情人士透露,當年有不少粉絲於此公園內等待自己偶像。
該地原先計劃發展為高尚住宅區和中高級公務員宿舍,現在該處較有名的宿舍有龍翔苑、廣播道83號(已拆卸重建為住宅嘉皇臺)和廣播道1號(已拆卸重建為住宅逸瓏)。 1974年,九廣鐵路局在實行九廣鐵路電氣化時,決定特別於九龍塘設站,以配合地下鐵路的興建,並對地鐵和火車進行接駁,目的在於方便香港地下鐵路於1979年通車後修正仍然採用早期系統的觀塘綫。 現時,九龍塘是連接香港島、九龍和新界東北部的重要交通樞紐。 為配合2007年兩鐵合併,香港地下鐵路和九廣鐵路的九龍塘站已統一管理,但仍以觀塘綫和東鐵綫劃分。
廣播道花園: 九龍塘廣播道住宅地招標 估值約14億
一家三口想「平平哋」進駐41校網名校區,位處廣播道一帶內街馬可尼道的百美花園,可算是兩房入門首選。 該物業入伙36年,是區內出名的老牌上車盤,清一色供應細兩房單位,分層戶建築面積只有500餘方呎,但由於實用率高八成多,內籠見使好用,即使屋苑康樂設施欠奉,仍然深得實用至上家庭客歡心。 時移勢逆,今天「五台山」的電子傳媒機構陸續由廣播道遷出,未來料僅餘商業電台守山,星味固然大不如前。 為解他們思鄉之情,區內街道多以英國的郡名來命名。 1925年工程遇上海員罷工和省港大罷工,以及發展商東主義德病逝而面對清盤危機,部分業主及股東請求何東協助,何東先組織成「九龍塘花園會所」,然後繼續未完的工程,別墅於1929年相繼落成。 為感謝何東協助的功勞,政府從區內的九龍仔選取一條街道以其名字命名,即何東道。
當年香港電台還是用RHK作台徽,而相中位於廣播道的政府高級公務員宿舍現已改建成私人住宅。 香港電台的廣播大廈於1969年在廣播道30號落成。 香港電台電視部則於1987年遷入廣播道1號A的電視大廈,電視大廈前身為佳藝電視大廈。 碧麗閣於一九七七年入伙,由八座樓高8至9層大廈組成,共有269伙,間隔分兩房及三房,建築面積介乎500餘至1,200餘方呎,實用率逾八成。 廣播道花園2025 屋苑與毗鄰百美花園一樣,位處內街位置,環境清靜,離附近的社區配套又不遠,加上駁程小巴就到港鐵九龍站,交通尚算方便,而九龍站旁邊有多間名牌小學,包括嘉諾撒聖家學校(九龍塘)及九龍塘官立小學,湊囡囡返學便捷。
廣播道花園: 項目的景觀、交通、生活配套及社區康樂設施
概括而言,其範圍在獅子山郊野公園以南,加多利山以北,石硤尾及又一村以東,以及九龍仔以西。 而廣義上九龍仔(嘉林邊道、樂富公園、聯合道和竹園道以西的範圍)及又一村(即達之路以東至大坑東道一帶)也約定俗成地常被視為九龍塘一部分。 據發展商於2018年1月17日表示,項目擬打造成低密度高級住宅區,主力提供中大型單位,以2,000平方呎或以上之大單位為主。 項目是由九龍倉集團發展的分層屋苑新盤,位於九龍塘龍翔道與獅子山隧道公路交界,於2020年8月獲批建築圖則。 小學41校網覆蓋九龍城、九龍塘、筆架山道、廣播道、美東邨及曉薈等地區,範圍約由界限街以北,西至東鐵線,北邊盡頭為龍翔道豐力樓,東邊則以東正道、賈炳達道、培民街、聯合道及龍涎道為界(不包括樂富邨、御.豪門及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