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而且做的有聲有色。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這樣的教會有什么不對呢? 從世人的眼光來看,這些教會都是成功的教會,是被人羨慕的教會。
- 教會在運作上完全像一間工商機構,又好像一間俱樂部。
- 47節則是使徒行傳的總結:將福音傳到地極。
- 「倚靠主放膽講道」『倚靠主』原文是『在主裏』;信徒的心靈從環境事物中轉而進到主的裏面,就能激發膽量、自由自在地講道。
- 「使徒在耶路撒冷聽見撒瑪利亞人領受了神的道,就打發彼得、約翰往他們那裡去。」(v.14)由此可見,腓利與耶路撒冷的使徒仍然有很好的連結,他仍然順服在使徒的權柄之下。
- 不過是有幾樣辯論,為他們自己敬鬼神的事,又為一個人名叫耶穌,是已經死了,保羅卻說他是活著的。
祂用大能的手把教會的手伸出來,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也要伸出他的手。 寫作目的:使徒行傳為的是提供早期教會的歷史。 本書強調了五旬節的重要性,並受力為耶穌基督作有效見證。 使徒行傳記錄了使徒們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以及周邊地區為基督作見證。 本書的亮點在於聖靈的恩賜,說聖靈給力、引導、教誨並充當我們的中保。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11章
注意46節,這節經文總結了路加福音——基督受苦、死亡與復活。 47節則是使徒行傳的總結:將福音傳到地極。 47節與46節一樣,都講述有關上帝的旨意,這兩節經文清楚地表明:傳福音、宣教和佈道,是上帝不變的旨意,直等到祂兒子再來。 使徒行傳2025 然而,復興越大,逼迫越大。 因為「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以致舊的勢力沒有安全感,仇敵就大大工作。 在復興當中,教會要不停地解決很多內部、外部的問題。
那時,使徒和長老並全教會定意從他們中間揀選人,差他們和保羅、巴拿巴同往安提阿去;所揀選的就是稱呼巴撒巴的猶大和西拉。 使徒行傳2025 這兩個人在弟兄中是作首領的。 保羅、巴拿巴與他們大大的紛爭辯論;眾門徒就定規,叫保羅、巴拿巴和本會中幾個人,為所辯論的,上耶路撒冷去見使徒和長老。
使徒行傳: 聖經易讀App
這表明路加只是將他本人所聽見或其他目擊證人告訴他的話忠實地記錄下來。 很多聖經學者同意,《路加福音》的執筆者就是《使徒行傳》的執筆者。 兩本書同是寫給提阿非羅的。 藉著在《使徒行傳》的起頭複述福音書末了所載的事件,路加將兩份記載連接起來,就像來自同一位執筆者一般。 這本書開頭顯示是寫給提阿非羅的。 既然他被稱為「大人」,他可能擔任某個官職,或者這僅是個尊稱而已。
當教會很多人想要爭奪權柄、恩賜,教會就會分裂。 『無教會主義』的人,他們無論是怎樣的屬靈與追求,必然會逐漸地沒落。 正常的教會,必然對神的兒女和神的國度都大有幫助。 「二人在各教會中選立了長老」『選立』原意『將手伸出』,喻權力的交接與託付。
使徒行傳: 聖經問答比賽:使徒行傳篇(一) |附答案及經文出處
按定判,非斯都須備好案情報告一份上呈御覽,但苦於對案情不甚了了(二十五25-27),便請希律王亞基帕二世咨議。 亞基帕顯然是與其姊正預備拜晤新到任的羅馬巡撫(二十五13)。 他是希律王亞基帕一世之子,可算是猶太裔;於主後50至100年間治理巴勒斯坦部分地區。 他有任命猶太大祭司的權柄,也熟悉猶太教傳統,故對保羅一案的瞭解較深刻,他的地位也較適切審斷此案。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Acts
保羅的生平與佈道以在耶路撒冷被捕(二十一,二十二章)、在該撒利亞繫獄(二十三至二十六章)、被航解羅馬(二十七,二十八章)三事為高潮。 路加的記述顯示,聖靈大能的臨在即體現於新信仰所具備的能力、正直與堅忍不拔上。 使徒行傳2025 聖靈使教會有能力忠心地為主作見證(徒一8),又建立真誠的信眾(二44-47,四32-37),這正是古代以色列民朝夕切盼的景象。 申辯路加為何要向提阿非羅講述這些事呢?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18:23
與此相關的一個主題,就是基督復活是眾信徒復活的基礎,因而也是基督徒盼望的依據(四2,十三32、33,十七18、29-32,二十三6,二十四21,二十六23)。 我在耶路撒冷也曾這樣行了。 既從祭司長得了權柄,我就把許多聖徒囚在監裡。 使徒行傳 他們被殺,我也出名定案。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第十章34-48節
割禮是神跟以色列人立約的記號,外邦人又不是選民,一定要行割禮嗎? 使徒行傳 這類問題也是我們面對的。 我們所信的福音都是由西方白人傳給我們的,當我們信了耶穌,是否也要接受西方文化呢? 西方人過聖誕節會裝飾聖誕樹,聖經沒有這個吩咐,那麼華人過聖誕節,是否也要裝飾聖誕樹呢? 我們所唱的聖詩,都是西方人的作品,我們可以唱中國音調的詩歌來敬拜神嗎?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2 - 彼得第一次行神蹟
在這項記載裏,自始至終均見到上帝大大祝福傳道工作的擴展,也見到早期基督徒的勇氣和喜樂,以及他們在面對逼迫時不屈不撓的精神。 他們甘願為人服務,例如保羅就是個最好的榜樣:他敏於響應往海外服務的呼召,毅然前往馬其頓。 使徒行傳 今日的基督徒會衆應當並無二致,同心協力地在聖靈的指引下傳講「上帝的大作為」。 「使徒在耶路撒冷聽見撒瑪利亞人領受了神的道,就打發彼得、約翰往他們那裡去。」(v.14)由此可見,腓利與耶路撒冷的使徒仍然有很好的連結,他仍然順服在使徒的權柄之下。 當時,腓利傳福音很有能力,也行神蹟奇事,但還未領受聖靈。 他們跟耶路撒冷仍很有連結,聖靈就下來。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18:10
反過來說,一些傳統教會視聖靈的話題為禁忌,想單以聖道救贖靈魂,則是偏向了另一極端。 (覆蓋經文2:1-42)。 使徒行傳 本書記載,所有門徒都聚集在耶路撒冷。 忽然,有一陣彷彿大風的響聲充滿整座房子。 恍如火焰的舌頭落在一切在場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