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前銅鑼灣東角填海前,大坑是銅鑼灣的核心地區,直到1950年代銅鑼灣海旁大規模填海後,大坑才在法定地區上加入大坑的名字,而新的大坑是銅鑼灣的分區,而法定地址仍可加上銅鑼灣,代表大坑為銅鑼灣的分區,為銅鑼灣大坑或大坑。 現時,銅鑼灣站內提供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或進食,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咖啡店、書店、花店、銀行及速遞等零售業及其他服務商店[4]。 此外,銅鑼灣站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照相機等[4][3]。 另外,港鐵於南大堂及東大堂的非付費區各設有2部「會員服務站」,供乘客享用港鐵友禮會的會員優惠[5]。
近年銅鑼灣東部,因為較西部寧靜,而有一系列社區設施,往返銅鑼灣西面步行只須5分鐘,發展商建了不少酒店,都是以銅鑼灣命名,如香港銅鑼灣海景酒店,銅鑼灣皇悅酒店,銅鑼灣維景酒店等. 此區是香港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由於建住宅的地理位置優越,早在20年前已經過度開發了,拆卸樓宇有了高度限制,而成本過高,近20年建成的高樓大廈住宅只有海景軒,其餘都是酒店和辦公大樓. 而在銅鑼灣東邊盡頭近十年建了不少辦公大樓如友邦廣場。 之後2屆選舉(94,99)區份擴大,用東南西北加法定地區已不可行了,全港各分區也沒了東南西北,而由94起劃分區份基本和下面的選區分析一樣了。
銅鑼灣757: 使用規則與條款
大丸百貨開業後,因為該百貨公司成為香港地標之一,每年亦有大量利潤,於是多家日資百貨公司先後在銅鑼灣開業,令銅鑼灣成為港島主要購物中心。 銅鑼灣西亦有了大丸之稱,大丸雖然已結業20年,但此名稱在小巴仍沿用至今. 在1972年,作為推動銅鑼灣發展的一部份,連接銅鑼灣和紅磡的海底隧道通車。
- 銅鑼灣裁判署(Causeway Bay Magistracy)位於電氣道20號,是一座樓高10層、充滿十九世紀色彩的古典建築物,由巴馬丹拿畫則師樓設計,於1958年10月動工,並於1960年春落成。
- 銅鑼灣住宅區的居民自東角大丸開業後普遍用大丸來指銅鑼灣東角一帶,大丸結業後普遍使用商場來代替,近年少量在港鐵站建成後才來港定居的新移民家庭使用銅鑼灣來代替銅鑼灣西面商場一帶,而在其餘的銅鑼灣地區則加上主觀的通俗分區或歸入錯誤的法定地區.
- 自1950年代填海後,新銅鑼灣面積已經很大,加上市區亦慢慢伸展入內陸本來不及市區發達的大坑內陸和加路連山等地。
- 世界貿易中心會位於大廈頂層38樓,在1976年營運,設8個宴會廳,為會員提供宴會和派對服務。
- 而天后作為通俗地區名,已經被過份亂用了,每個定義的天后距離很遠,如銅鑼灣中央圖書館及北角威景台,摩天大廈及大坑勵德邨。
- 而直到2019年,政府已經不再提及「地下街」計劃,換言之銅鑼灣地下街計劃相繼告吹。
現今不少人對銅鑼灣的聯想為商場區,但在50-80年代其實更令一定數量的人聯想到學術。 大量的華僑富豪聚居於大坑一帶使各路商家雲集銅鑼灣東角,銅鑼灣東角開始形成一個購物消費區,最重要的消費者以天后、大坑一帶的富豪,也有來自北角以及灣仔的消費者。 居於西半山以及山頂的人口較少到銅鑼灣消費,他們以到中環為主,南洋富豪在銅鑼灣東角的消費力遠高於其他族群,亦使銅鑼灣東角的購物區遠比以當地居民日常需要的北角以及灣仔興旺。 區議會之後,基本上地方事務是細分給各選區,而各選區綜合事務(較少,主要是各選區自理)仍由18區各分區各分區管理,綜合選區事務是以灣仔區為大區考慮而不是以大坑,銅鑼灣,而政府的施政不一定是以18區為基礎,好像民政事務署,灣仔區和東區是在同一區,而在東區的銅鑼灣社區中心服務對像也是全銅鑼灣及少量周邊地方。
銅鑼灣757: 服務時間及班次
因此銅鑼灣整區東邊,西南邊,東北邊盡頭亦設地鐵站,交通是全港最港最方便的地區之一。 銅鑼灣757 每個香港人對天后的定義都不同,有些人會把整個銅鑼灣(東)稱為天后,有些人只把天后地鐵站附近稱為天后,老一輩口頭上沿用銅鑼灣稱呼銅鑼灣(東),東角為銅鑼灣(西)。 而銅鑼灣(東)的銅鑼灣街市便剛剛在港鐵天后站和炮台山站中心。
- 自銅鑼灣商業區更大規模發展後,開始有廣府人遷入,但仍以天后為主,加上天后20年前建了不少300多呎的單位,很多外區人口遷入,所以天后一帶廣府人亦不少,但以福建籍較多,銅鑼灣東角因為唐樓非常多,除了在區內工作的人口,則大多仍為居住多以至數十年的閩籍人口。
- 天后、大丸、炮台山等是銅鑼灣個別地方的俗稱,但沒有具體範圍。
- 銅鑼灣道(英語:Tung Lo Wan Road)是香港灣仔區的一條街道,位於銅鑼灣東部及大坑以北。
- 而銅鑼灣是香港政府的法定區份,是各種要負法律責任文件中規定的地名,香港每地方只可歸於單一區份。
- 受事故影響,中區及灣仔等地的多個巴士站及電車站也出現冗長的排隊人潮[16][17][18]。
- 維多利亞公園由填海得來,未填海前,原維多利亞公園東西岸兩邊海岸線像一個銅鑼,因而取名為銅鑼灣。
- 而公署開幕禮將會在7月8日早上7時進行,附近路面亦會被封閉[1][2]。
遍地的摩天大樓中,藏有不少自營精品店和本地美食鋪。 銅鑼灣7572025 銅鑼灣道建於昔日的海岸線上,以本灣命名,其著名地標包括奉拜海上女神的天后廟、怡和午炮及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銅像,供遊客感受當地中國傳統和殖民管治文化的交織。 2006年8月,新鴻基地產宣佈耗資港幣2億港元,把世貿中心6層商場擴展至15層,商場面積將由16萬平方呎增加至28萬平方呎,零售商舖數目亦會增逾100間。 擴展工程還包括加設落地玻璃,以收180度海景景觀;商場外牆改以玻璃幕牆;在謝斐道入口加設巨型LED熒光幕及大型畫布;以及商場建築和室內設計採用高透度物料,以創造強烈的空間感及開揚環境。
銅鑼灣757: 香港遊艇會
物業現時有部分寫字樓樓面早年售出,包括17、29、31及33樓等,其餘均仍由新地持有。 用戶包括香港房屋協會(28至30樓於1994年以约近2.5億元購入)、經營蘭芝(LANEIGE)及雪花秀(Sulwhasoo)等護膚品品牌的愛茉莉太平洋(34樓),香港世界貿易中心會(38樓)等。 1994年,怡和把世貿中心出售予新鴻基地產[1],由於碧麗宮屬於舊式戲院,競爭力遜於銅鑼灣的新式多影院組合式戲院(最大例子如當年剛開幕的時代廣場UA),因此不獲續租,於4月結業,並把下層重新改裝成商場,上層則繼續作為辦公室。 1996年,銅鑼灣世貿中心商場正式開業,當時的租戶主要為洋服、眼鏡店、酒樓等。
銅鑼灣757: 香港銅鑼灣智選假日酒店
天后、大丸、炮台山等是銅鑼灣個別地方的俗稱,但沒有具體範圍。 銅鑼灣的市中心是由現天后站周邊向現在的炮台山站及香港中央圖書館方向伸展,早在19世紀便在現今銅鑼灣東及天后站周邊進行填海,而現天后站原是香港政府重要機構銅鑼灣裁判司署,香港多數中年以上人士也曾到過此處,而銅鑼灣西邊盡頭東角一帶亦在19世紀進行填海而成為香港開埠以來最重要的碼頭之一。 銅鑼灣7572025 大坑北面和加路連山(或掃桿埔北面)50年代前屬於銅鑼灣,早年位於銅鑼灣(東)現在已拆毀的銅鑼灣警署,銅鑼灣裁判司署和現在還在的銅鑼灣消防局和銅鑼灣社區中心便要負責全銅鑼灣分區的社會工作。 現今大坑和加路連山雖然和銅鑼灣有一段距離,但不少地址上仍然是用銅鑼灣大坑,但亦有不少人用只用大坑為地址名。
銅鑼灣757: 港鐵路綫圖
香港銅鑼灣維景酒店(英語:Metropark Hotel Causeway Bay Hong Kong),原名維景酒店(英語:Metropark Hotel),為香港灣仔區的一間四星級酒店,位於銅鑼灣銅鑼灣道148號,鄰近港鐵天后站,樓高33層,共提供266間客房。 銅鑼灣住宅區的居民自東角大丸開業後普遍用大丸來指銅鑼灣東角一帶,大丸結業後普遍使用商場來代替,近年少量在港鐵站建成後才來港定居的新移民家庭使用銅鑼灣來代替銅鑼灣西面商場一帶,而在其餘的銅鑼灣地區則加上主觀的通俗分區或歸入錯誤的法定地區. 而其他地區的人普遍使用銅鑼灣來稱呼全區,去大丸一帶或會用大丸代替。 整個銅鑼灣(包括整個東面和西面)在城市規劃分區屬於H6銅鑼灣區[9]香港中央圖書館的建設,便是以銅鑼灣整區為考慮的全港性建設。
銅鑼灣757: 設施
而現時銅鑼灣站的位置,地鐵站建成前則經常被稱為東角,指銅鑼灣東角,意思為維多利亞城之東的一個海角。 東角的位置大約是現時維多利亞公園與波斯富街之間的地區,即東角道附近。 基本上多數成年人(80年代以前出生)也有去銅鑼灣裁判司署的經歷。 銅鑼灣757 因為銅鑼灣商業區光污染,聲音污染嚴重,他們的物業被收購後又遷入天后、跑馬地以及炮台山一帶,或租出物業成為樓上舖,跑馬地一帶的閩籍人口比北角更密集,基督教會香港閩南堂總堂亦設在跑馬地,分堂則設在北角和香港仔。
銅鑼灣757: 銅鑼灣
維多利亞公園則是香港面積最大的公園,有很多休閒、體育設施,加上香港中央圖書館等全港性的文化設施,使銅鑼灣成為香港市民重要的休閒以及文化活動中心。 灣仔到北角在香港歷史上一直是重要的住宅區,而銅鑼灣則為兩區的中心,不少商家看準了此區潛在的商機,而香港政府亦將不少全港性的設施放在銅鑼灣,如維園,中央圖書館以及把全港第一間官中名校皇仁書院(中央書院)移到銅鑼灣,銅鑼灣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令此區發展高速發展。 今時今日銅鑼灣已成為香港最重要的購物,娛樂,公共娛樂中心之一。 而香港市區隨住人口不停增長,基本上港島區和九龍西區已經是全港最發達的地區了,而銅鑼灣亦是港島區的中心,地理位置優越。 80年代開始,在監視政府的區議會事務上,雖然區議會是以選區為主,18區為副,銅鑼灣一個選區(西部)劃入區議會灣仔區,希望帶動灣仔區的住宅發展及分享商業設施,二個選區(東部)連維園劃入區議會東區,希望帶動東區的商業發展及分享文娛設施。 而50年代以前,現大坑北面亦是銅鑼灣的核心範圍,而今鵝頸選區亦有1/3地方(堅拿道天橋以東)在法定分區銅鑼灣內,成為銅鑼灣商業區的擴展。
銅鑼灣757: 香港崇光百貨
此外,由於車站鄰近跑馬地馬場,故此每逢在跑馬地馬場舉行賽事的賽馬日,有不少馬迷會使用該站往返馬場,為車站帶來了額外人流。 而銅鑼灣站亦鄰近維多利亞公園,部分乘客會經車站往返維園[來源請求]。 由於連接2號月台及西、南大堂的行人通道過於陡斜,故港鐵公司亦官方建議有需要人士使用設有升降機設施的東大堂進出車站。 世界貿易中心會位於大廈頂層38樓,在1976年營運,設8個宴會廳,為會員提供宴會和派對服務。 會所在2023年3月31日表示將在6月1日停業,但沒有解釋原因。 寫字樓樓層由14至38樓,單位每層面積約12,770平方呎,每層樓面最多可分間6個單位,由01至06室,面積最小單位約1,400平方呎,適合中小型公司使用。
銅鑼灣757: 車站構造
部份中小學生或較後移民家庭誤以為銅鑼灣只是地鐵站名和地鐵站周邊的地方,40歲以上又是在香港土生土長而有接觸過港島區的人一定會知道銅鑼灣東及西的大概範圍. 而現今的香港學生家長不少亦不是在香港長大,所以已經部份中小學生不知道銅鑼灣的意思和所處的地區了. 近數年,漸漸聽到銅鑼灣的核心地方被說成北角的核心地方,部份報章報導誤把銅鑼灣的核心地方寫成北角,如香港商報某報導把維園所在地的興發街說成北角。 不知道銅鑼灣分區的人只集中在比較後期移民家庭,亦不是主流,但近年有了不少新增的通俗分區帶來了港島以法定地區為地址的混亂,如郵政系統,因為通俗分區沒有一個固定範圍,參看香港行政區劃。
銅鑼灣757: 大堂
18區的分區主要是各選區及總區處理下放的資源,而東區之名不是在法定區份的地址上,法定區份的地址要香港政府批准才會轉的。 1985上半年,1982年3月動工之地鐵港島綫首期通車,座落銅鑼灣一帶的港鐵站有銅鑼灣站,天后站和炮台山站。 政府與港鐵公司曾研究《銅鑼灣站地下行人通道計劃》,擬擴建並翻新現有的東大堂,發展地下商店街,貫穿軒尼詩道以及怡和街一帶的地底。 同時新大堂將興建5個新出入口,藉以疏導銅鑼灣區地面及車站大堂的繁忙人流,工程預計在2012年完工。
國家安全事務顧問駱惠寧、駐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兩名公署副署長李江舟及孫青野、特首林鄭月娥及三名司長,紀律部門首長等高官,先後乘坐車輛進入大樓出席開幕儀式[3]。 此外,酒店設有24小時免費寬頻(Wi-Fi)上網、健身室、桑拿、商務中心、多功能廳、醫務室、停車場等設施。 香港在1891年只有20萬人口,大多為苦力、建築工人以及經香港下南洋經商、工作或到西洋的華工,真正的人口不多。 而香港的商人大多聚居在中環半山,富有的鴉片商販則聚居在山頂。 維多利亞公園由填海得來,未填海前,原維多利亞公園東西岸兩邊海岸線像一個銅鑼,因而取名為銅鑼灣。
銅鑼灣757: 香港大球場
虎豹別墅於1935年建造完成,周邊人口大多是福建人或福建華僑。 而原本的兩個出入口則被改為緊急出口用途,事實上這兩個出入口自建成以來從未被常規使用過。 在互聯網服務上,現時銅鑼灣站大堂及月台均設有免費由電訊盈科提供的Wi-Fi熱點[6]。 同時,港鐵公司於西大堂的付費區內設有「iCentre」免費上網服務設施[7]。 到了同年10月,商場首期翻新工程正式開始,主要是把5至13樓辦公樓面,改為零售、飲食及娛樂樓層,另進行內部裝修,包括改善中庭外觀、重鋪地磚及天花、加設由2樓直達4樓的扶手電梯,以及新增顧客電梯大堂等,首期工程已在2007年10月完成;另外,發展商在世貿中心13樓設立佔地5,000平方呎WTC 概念展示館。
銅鑼灣757: 銅鑼灣如心酒店
對於很多遊客甚至香港人而言,現時已經很少人提起東角此地名[11][12]。 而天后作為通俗地區名,已經被過份亂用了,每個定義的天后距離很遠,如銅鑼灣中央圖書館及北角威景台,摩天大廈及大坑勵德邨。 近年不少中、小學生開始用港鐵站名來稱正式地址,如以彩虹為正式地址名去彩虹站一帶的地方,雖然只是很少量的人把天后作為地址的開首,因為天后並不是一個真實的區域,會做成一定郵政上的混亂。
歷史上當地名爲「銅鑼灣」的海灣因為填海而兩度北移,原海灣範圍變成了現今的維多利亞公園,現今的「銅鑼灣」海灣僅指興發街、維園道和鴻興道之間的海域,而銅鑼灣地區的範圍東至屈臣道、麥連街及蜆殼街,西至告士打道天橋,南至銅鑼灣道及禮頓道。 香港珀麗酒店距離銅鑼灣地鐵站約 5 分鐘步行路程,入住可俯瞰維多利亞公園與維多利亞港的美麗景緻。 飯店距離時代廣場、崇光百貨和希慎廣場步行僅約不到 10 分鐘。 香港珀麗酒店距離香港國際機場和亞洲國際博覽館僅需 45 分鐘車程,距離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僅約 銅鑼灣7572025 5 分鐘車程。 客房色調柔和且溫暖,並提供空調、平面有線電視及迷你吧;私人衛浴內附浴缸。 Excellent location, very reasonably priced, helpful and friendly sta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