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說,市民可以善用環保署的社區回收網絡「綠在區區」,把分類出來的回收物交到這些回收點,積極把回收融入日常生活當中。 另外,如市民需棄置一些無法放入指定袋的大型垃圾,則必須貼上指定標籤,否則該等大型垃圾也會被視為違規垃圾。 市民須使用正版指定袋/標籤來棄置垃圾,這些正貨只會在獲授權的銷售點出售。 市民應到獲授權的銷售點、網上平台或自動售賣機購買指定袋/標籤,獲授權的實體銷售點將容後公佈。
- 廢物徵費,又稱垃圾徵費,是針對都市固體廢物而作出的收費,用以補償廢物收集及廢物處理的成本,同時鼓勵減少製造廢物,配合污染者自付原則。
- 垃圾收費,是根據「污染者自付」原則,對棄置的垃圾按量收費。
- 另外,如市民需棄置一些無法放入指定袋的大型垃圾,則必須貼上指定標籤,否則該等大型垃圾也會被視為違規垃圾。
- 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垃圾收費)是按「污染者自付」原則,對全港所有住宅和非住宅(包括工商業界)產生的垃圾按量收費,推動各界改變產生垃圾的行為,從而減少整體垃圾棄置量。
- 環保署會就此設立熱線,以解答市民的查詢及接收違例投訴及舉報。
- 而三人家庭為例,若每日使用一個10公斤或15公升的指定垃圾袋,每日須繳付約1.1元或1.7元。
我們已淘汰不符合環保原則的舊式堆填區,並正修復有關設施改作其他用途,例如興建多用途草地球場及高爾夫球練習場等。 我們亦須採用先進科技縮減需要處置的廢物體積,以保留珍貴的堆填區空間。 經過詳盡的研究,我們正計劃發展以焚化為核心技術的綜合廢物管理設施,大幅減少廢物的體積以及回收能源。 另外,我們會發展有機資源回收中心,把已被源頭分類的有機廢物轉化為有用的產物。 對於有住戶或會將垃圾棄置於其它樓層,難以追溯源頭,黃錦星說會賦予環保署人員權力上樓,在樓宇內針對黑點作監控,又形容執法有挑戰。
垃圾徵費香港: 垃圾徵費重點4:違反垃圾徵費條例將被罰款1,500元
除離島廢物轉運設施外,最低收費為1公噸(即載量不足1公噸,亦會作1公噸計算),超過1公噸的廢物載量以每0.1公噸計算收費。 離島廢物轉運設施的收費為每0.1公噸$20,最低收費則為0.1公噸。 答:「指定垃圾袋」或「指定標籤」只於獲授權的銷售點出售,包括超市、便利店、郵局、自動售賣機及網上訂購;「指定垃圾袋」有訂明規格及防偽特徵。 談到減少廢物,不期然會聯想到循環再造,但答案其實並非如此簡單。 垃圾徵費香港 減少廢物運動要取得成功,除了回收再造,還需大家同心協力,盡量避免製造廢物。 第二類按代表參數的「近似量收費」:通常此一收費模式會按住戶較易計算的生活資源使用量來作代表參數計算收費,例如台灣大部分地區(台北及部分都會地區除外)就以耗水量為代表參數,計算每戶的收費金額。
思匯政策研究所早前委托香港民意研究所,於本年1月14至25日以電話隨機訪問1,012名18歲或以上香港市民。 結果顯示,近8成受訪者曾以使用可重用物品、回收等方法減少棄置廢物,66%人同意污者自付原則,88%受訪者認為應加強有關減廢及清潔回收的教育。 違規垃圾是指沒有用指定袋包妥,亦沒有貼上指定標籤的都市固體廢物。 如市民使用指定袋棄置垃圾時,沒有把垃圾袋束緊,或任由當中的垃圾刺破袋身,這些垃圾便可能被視為違規垃圾。 政府指出,減廢和回收相輔相成,當局預期實施垃圾收費後,市民對社區回收設施的需求會相應增加,藉以減低所須繳付費用。
垃圾徵費香港: 大型垃圾「按標籤」收費
工商界則須「按重量」繳費,每公噸$365,如廢物是運往市區及新界西北廢物轉運站,入閘費則須$395元。 政府指最快於2019年下半年實施計劃,屆時市民可於超市、便利店及郵局等購買指定垃圾袋,政府亦會設置垃圾袋自動售賣機,全港約有4000個銷售點,如有市民違規,或被罰款1,500元甚至遭檢控。 立法會上月(8月26日)以37票贊成、1票反對,三讀通過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並落實垃圾徵費。
「指定垃圾袋」和「指定標籤」均可於獲授權銷售點購買,包括超市、便利店、郵局、油站、自動售賣機及網店。 垃圾徵費的其中一大爭議,是如何確保市民使用指定垃圾袋。 陸嘉健承認,確實難以完全避免,即使台北、首爾等已實制垃圾徵費的城市,仍有人會胡亂棄置。 她續指,垃圾袋會有特徵識別,包括採用特別字體,另會印上QR code供市民連結至相關網站及應用程式。 垃圾袋上亦印有批次號碼以供辨別,一旦出現次貨,市民亦可以替換。
垃圾徵費香港: 垃圾徵費「胎死腹中」令廢物問題雪上加霜
10億元回收基金已於2015年10月正式啟動,並接受申請。 回收基金透過協助回收業提高作業能力和效率,促進廢物回收再造,轉化為有用資源及產品,從而推動回收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推動本地回收業的發展,政府已在屯門第38區發展佔地20公頃的環保園,以可負擔的租金提供長期土地供循環再造工業使用,籍此鼓勵業界投放資金,發展先進的循環再造技術及增值工序。 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已同意撥款1千萬元,以支持政策大綱下的公眾教育計劃。
按「污染者自付」原則,對產生的廢物按量徵費,改變大家以為丟棄垃圾不用成本的觀念。 廢物按量收費旨在帶來誘因,推動各界改變產生廢物的行為,從而減少整體廢物棄置量。 根據其他大城市的經驗,廢物按量收費可以有效推動減廢。 落實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垃圾收費)的《2021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已於2021年8月26日獲得立法會通過。 以18個月為基本安排的準備期已經開始,讓政府、不同持份者和市民大眾為落實垃圾收費做好準備。
垃圾徵費香港: 二、「指定垃圾袋」或「指定標籤」的銷售點
根據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的建議,我們制定了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的框架方案建議,並於2015年2月向立法會介紹。 經參考業界和不同持分者的意見後在2017年10月提出優化的建議收費安排和推出多個宣傳教育活動。 自環境局在2018年11月向立法會提交落實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的條例草案以來,政府一直致力配合法案委員會的審議工作。 垃圾徵費香港 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亦在2016至17年度起資助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的社區參與項目,讓公眾為日後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作好準備。
垃圾徵費香港: 垃圾徵費Q&A|市民拒用「指定垃圾袋」可逃避收費?環保署稱會巡查執法 (20:
另外,當局亦計劃加強回收服務,包括將社區回收網絡首次擴展到公屋屋邨,在50個屋邨設立「綠在區區」,及增加收集點,同時試行夜間自助回收服務。 根據近年的研究結果,將不會使用生物降解款式,一旦出現次貨,市民亦可退換。 垃圾徵費香港2025 市民也可經由垃圾收費網的「慳多啲計算機」,計算每月垃圾費開支,以了解哪方面的垃圾最多;或是瀏覽香港減廢網站,獲得更多減廢貼士。 環保署已在憲報刊登公告,訂明指定袋/標籤的規格,包括其大小、形狀、設計及用料,以便市民辨別其真偽。 至於乙類類帳戶則主要適用於具規模的垃圾產生者(即日常產生大量垃圾的處所,例如大型設施、工廠、商場等)。
垃圾徵費香港: 環保署
政府希望在未來將廢物棄置量減低四成,推行垃圾徵費會令政府更快達成這個目標。 可是,有些市民本來打算用自己儲下的舊膠袋裝垃圾,但推行了垃圾徵費後,他們可能會因為丟掉它們而浪費了很多膠袋。 為了避免購買垃圾袋及交垃圾費,一些不守法的市民也可能會將垃圾丟到街上的垃圾筒裏。 垃圾徵費香港2025 再者,一些基層人士本身的收入也不多,再加上垃圾徵費,會令他們的生活百上加斤。 推行垃圾徵費原意為改善市民的生活,但結果似乎適得其反。 我認為在本港推行家居垃圾徵費計劃弊多於利,因為這樣會增加市民的負擔,還可能會令街道比以前更不清潔。
垃圾徵費香港: 環保園
而三人家庭為例,若每日使用一個10公斤或15公升的指定垃圾袋,每日須繳付約1.1元或1.7元。 政府亦為所有綜援人士增加標準金額,並補貼每人每月10元。 政府將於明年開始就生產指定膠袋招標,料由6至8間廠每月生產共9,600萬個膠袋,垃圾袋將分作9種大小,由3公升至100公升。
垃圾徵費香港: 垃圾收費:減廢良方:廢物徵費 廚餘管理
環保署表示,指定垃圾袋的具體設計未落實,但有防偽特徵讓市民容易識別,指定膠袋亦會採用特別字體,亦會印上二維碼(QR 垃圾徵費香港2025 code),以及膠袋批次編號。 每個袋需要有五成物料可回收,每個分三層,中間一層為回收膠。 如市民所在處所使用的垃圾收集服務,是經由私營廢物收集商壓縮型垃圾車收集,則會使用按重數「入閘費」的模式收費。 市民毋須以指定袋包妥垃圾、或在每件大型垃圾貼上指定標籤,有關垃圾將按重量於堆填區或廢物轉運站徵收「入閘費」。 在實施垃圾收費後,堆填區處置的都市固體廢物將按廢物重量收取每公噸365元的入閘費。
垃圾徵費香港: 垃圾徵費2023|指定垃圾袋及標籤購買地點
受保人可於年滿60歲4前,將原有保單轉換成終身壽險或儲蓄保險計劃,並且毋須出示健康證明。 請留意「易安康」癌症保障計劃的保障範圍並不包括由以下情況引起或導致的任何癌症,原位癌或初期癌症: i)酒精中毒或服用沒有經過註冊醫生處方的藥物而中毒。 若確診原位癌/初期癌症,每張保單可預支兩次不同部位的原位癌/初期癌症保障(包括如陰莖、睾丸癌、子宮頸、卵巢癌),每次賠償相等於20%的賠償額 。
垃圾徵費香港: 問:政府會否就法例設立「適應期」?
二零二零年,堆填區的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達每日1.44公斤,較其他大城市為高,為堆填區帶來沉重負擔。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情況下,推動各項惜物減廢和支援回收的工作,以減少碳排放及實踐低碳轉型,實在刻不容緩。 引入垃圾收費制度是我們減廢政策的重點工具,推動行為改變,鼓勵社會各界珍惜資源,實踐源頭減廢及乾淨回收,減少整體廢物棄置量。 立法會昨三讀通過垃圾徵費草案,不過,會上不少議員關注舊區三無大廈及法團已不運作的舊區大廈缺乏管理,許多公用地方環境衞生欠佳,促港府加強人手執法以防非法棄置。 廢物徵費,又稱垃圾徵費,是針對都市固體廢物而作出的收費,用以補償廢物收集及廢物處理的成本,同時鼓勵減少製造廢物,配合污染者自付原則。
垃圾徵費香港: 垃圾棄置將按量收費 違者罰款
由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透過其垃圾收集車、垃圾收集站和垃圾桶站收集的垃圾,以及由私營廢物收集商利用壓縮型垃圾車收集的垃圾,將以預繳式指定垃圾袋收費。 在垃圾收費實施的首三年,指定垃圾袋的收費建議定為每公升0.11元。 指定垃圾袋有九種不同大小,容量介乎3公升至100公升,以配合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認為,垃圾徵費政策對於「三無大廈」與鄉郊地區或較難規管,當局應多由教育宣傳著手,提高他們環保回收意識,相信隨著立法一段時間後,市民會逐漸習慣。
藍圖確立目標,即在2022年或以前減少40%的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 為達致目標,藍圖提出三方面的政策及行動,包括採取全方位措施,透過減廢政策及法規,推動行為改變;發起具明確目標的全民減廢運動;及投放資源以完善與廢物相關的基建。 環保署會定期統計每種廢物的數量,統計資料包括廢物的成份、運往各處理設施的數量及回收再造的數量。 由是觀之,實施收費模式時,有需要充分考慮不同區域和住戶類型等特點,而作符合民情實況的差別對待。 為了協助市民適應垃圾徵費,在為期18個月的準備期間,政府會免費向市民派發指定垃圾袋。 垃圾徵費香港2025 而針對基層人士,政府亦會向綜援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的受助人提供每人每月$10的津貼,以支援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的額外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