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按照病理类型,将肺癌分为4种:肺腺癌、肺鳞癌、大细胞肺癌,以及小细胞肺癌。 肺癌靶向治疗发展得很快,大量的肺癌新型靶向药上市,让很多肺癌病人可以长期生存。 但是这些病人基本上都是属于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而小细胞肺癌,则长期没有新药出现。 腺癌:约占肺癌的40%,大都沿着管外生长,也可沿肺泡壁蔓延,常在肺外周部形成直径2~4cm的肿块,早期可侵犯血管及淋巴管,常在原发灶引发症状前发生远处转移。 肺癌新发病及死亡数量目前仍为恶性肿瘤首位,而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5%,男性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 对ⅢB期(已侵犯邻近重要脏器) Ⅳ期(已有远处转移)患者则无法手术治疗,此类病患可考虑接受化学药物或放射线治疗。
- 至于这两个标志物是否与获得性耐药相关,以及IGFR-1是否可以作为未接受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者的预后因素,需更多研究来给出答案。
- 常會使用影像輔助胸腔鏡手術(英語: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2]。
- 意大利研究组评估了长春瑞滨治疗老年NSCLC患者(中位年龄74岁)的疗效,其中PS 0~1分的患者占76%。
對大多數早期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手術會選擇只切除一個肺葉(肺葉切除術(英語:lobectomy))。 對於不適合行完整肺葉切除術的病人,可能可沿邊緣將含有腫瘤的三角形區域切除(楔形切除術(英語:wedge resection))。 但是與肺葉切除術相比楔形切除術術後更易復發[102]。 在楔形切除部位的邊緣進行近距離放射碘治療(Radioactive iodine brachytherapy)可能會降低復發的風險[103]。
非小細胞肺腺癌: Q2 肺癌篩檢方式有哪些?肺癌確診還需要哪些檢查?確定肺癌分期,還需要做哪些檢查?
其它經常發生突變或擴增的基因有c-MET(英語:c-MET)、NKX2-1(英語:NKX2-1)、LKB1(英語:LKB1)、PIK3CA(英語:PIK3CA)和BRAF(英語:BRAF)[56]。 和許多其它癌症類似,肺癌也始於原癌基因的激活或抑癌基因的不活化[54]。 K-ras(英語:Ras (protein))原癌基因的突變導致10-30%的肺腺癌[56][57]。 大概4%的非小細胞肺癌與一個EML4-ALK(英語:EML4-ALK)酪氨酸激酶融合基因有關[58]。
该研究的三组病人(顺铂/VP-16组、顺铂/大剂量泰素组及顺铂/小剂量泰素组)中均有10%~17%的患者年龄大于70岁,这部分患者的缓解率及无进展生存均与70岁以下患者相近。 多项Ⅲ期随机临床试验、重要的协作组研究及荟萃分析均显示,新药两药含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相同。 各方案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毒性特征、给药的方便性和治疗费用的不同。 非小細胞肺腺癌 在美国,晚期NSCLC一线治疗的总体缓解率为20%~50%,中位生存期为8~10个月,1年生存率为30%~35%,2年生存率约为10%~15%。 经手术后,I期患者5年生存率约70%,II期5年生存率约50%,III期能做手术或不能手术化放疗联合治疗者5年生存率15-30%,而单纯放疗则为5-10%。
非小細胞肺腺癌: 健康 熱門新聞
在美國,老兵的肺癌發生率較其他族群要高出了25–50%,可能肇因於其抽菸比率較高[169]。 也可能是在二戰和韓戰期間暴露於石棉當中,或在越戰中有遭受橘劑暴露[170]。 小細胞肺癌被歸入局限期(limited stage,只限於單側胸腔的一半,且能被納入單一放射治療區域)和廣泛期(播散範圍更廣)[1]。 但使用TNM系統進行分類有助於評估其預後[77]。 使用TNM分期系統可將非小細胞肺癌分為隱匿癌、0、IA、IB、IIA、IIB、IIIA、IIIB、IIIC、IVA,和IVB期。 這一分期系統可輔助選擇治療措施和評估預後[77]。
- 在對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中,化療可能會與和緩醫療聯合應用。
- 肺癌的治療是依據癌症分期、能否切除(英語:Resectability)、病患表現狀態(英語:Performance status)、腫瘤的組織學和基因組變異來做決定[2]。
- 另一点要说明的是,鳞癌患者含培美曲赛化疗方案的缺失影响的不仅仅是化疗,还会影响到靶向联合化疗以及免疫联合化疗这种具有前景的组合治疗方案。
- 2012年,超過三分之一的新增患者出現在中國大陸,而非洲和南亞肺癌發病率則要低得多[158]。
- 目前也正在研究該療法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以及間皮瘤的潛力[198]。
不丹於2005年起已實行完全禁菸令[81],印度也從2008年10月開始也實行了公共場所禁菸令[82]。 世界衛生組織(WHO)號召各國政府全面禁止菸草廣告以防止年輕人沾染,WHO估計在實行這種禁令的國家菸草消費量已減少了至少16%[83]。 Hello 非小細胞肺腺癌2025 醫師期待成為您最值得信任的專業醫療訊息平台,我們提供您完整豐富且正確之醫療新訊,協助您時刻在健康保健的道路做出最佳決定,擁有富足美好的健康人生。
非小細胞肺腺癌: 醫師 + 診別資訊
持续15~20分钟后,关闭氩气,再启动氦气,又可籍氦气在刀尖急速膨胀,急速加热处于超低温状态的病变组织,可使病变组织温度从零下140℃上升至零上20℃~40℃从而施行快速热疗。 其降温及升温的速度、时间和温度,摧毁区域的尺寸与形状,可由B超或CT等实时监测,并由计算机精确设定和控制。 非小細胞肺腺癌2025 更重要的是由于氩氦刀制冷或加热只局限在刀尖端,刀杆不会对穿刺路径上的组织产生冷热伤害。 腫瘤包含任何大小直徑,但已經侵犯到縱膈腔、心臟、大血管、氣管、喉返神經、食道。 吸菸導致肺癌眾所周知,不吸菸也會發生肺癌,卻是一般民眾認知模糊的地塊,更是公共衛生教育必須加強的範疇。
非小細胞肺腺癌: 診斷
目前肺癌的免疫治療在靜脈注射藥物是 PD-1 及 PD-L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較於化學治療,免疫治療引發的副作用比較少,如果發生副作用也有藥物可處理,病人可以持續工作,維持日常生活品質。 用於治療肺癌的全肺切除術(英語:pneumonectomy),在1933年首次成功[188]。 姑息放療從1940年代開始使用[189],從1950年代開始使用根治性放療,即嘗試對那些處於肺癌早期但不適合手術治療的病人使用更大的放射劑量[190]。 在1997年,連續超分割加速放療法出現,這被認為是對傳統的根治性放療的改進[191]。 對小細胞肺癌,1960年代開始嘗試手術切除[192]和根治性放療[193],但並不成功。
非小細胞肺腺癌: 支氣管鏡
LDCT比X光檢查更準確地偵測肺癌,且輻射很低,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能降低重度吸菸者20%肺癌死亡率,建議不論有無符合補助資格,都可以定期安排檢查,照護自我的健康。 ALK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会接受ALK抑制剂的治疗,药物包括克唑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等。 目前,普遍认为二代ALK抑制剂疗效显著优于一代药物克唑替尼。 非小細胞肺腺癌2025 同样,只有涉及到含铂双药化疗时,才会区分鳞癌和非鳞癌的区别。
非小細胞肺腺癌: 治療
一些研究表明:飲食中蔬菜和水果比例較高的人患肺癌風險似乎更低[29][98],但這也可能混雜了其他混擾因子(英語:confounding),因為會吃蔬果的人可能會抽菸的比例也較低。 目前還未有嚴謹的調查研究證明飲食和肺癌風險之間有明確關聯[1][98],但有芸萃分析支持抽菸者如果配合健康飲食可以降低肺癌風險[99]。 若親屬中有肺癌患者時患病風險會增加一倍, 本疾病可能由多基因(英語:polygenic disorder)共同調控[51]。 目前已知5、6和15號染色體上的基因多態性會影響患肺癌的風險[52]。
非小細胞肺腺癌: Q4 肺癌常見症狀有哪些?哪些症狀是轉移的徵兆?
适宜手术患者会接受肺切除术+淋巴结清扫;不适宜手术的患者会接受放疗。 意大利研究组评估了长春瑞滨治疗老年NSCLC患者(中位年龄74岁)的疗效,其中PS 0~1分的患者占76%。 结果显示,长春瑞滨组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均显著优于观察组。 ECOG 5592研究也支持具有较佳PS评分的老年患者可接受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
非小細胞肺腺癌: 4. 臨床病期1期から3A期の非小細胞肺癌の手術後の補助化学療法
对于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化疗。 具有EGFR突变的患者会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治疗,药物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奥希替尼等。 目前,主要采取先一、二代药物治疗,耐药后改换三代药物的模式。 当然,EGFR突变的患者如果有特殊原因不能使用靶向治疗,仍会使用化疗。
非小細胞肺腺癌: 肺癌的種類
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如果病人身體可承受,化療可提高存活率,為第一線治療手段[122],並且通常使用兩種藥物來治療,其中一種常為鉑類(順鉑或卡鉑)。 其它常用的化療藥物為:吉西他濱、紫杉醇、多西他賽[123][124]、培美曲塞(英語:pemetrexed)[125]、依託泊苷或長春瑞濱(英語:vinorelbine)[124]。 70歲以上的患者如果使用鉑類藥物進行化療,其產生嚴重副作用的風險會較高[126]。 如果確診為非小細胞肺癌,對其進行分期可確定肺癌病灶是否為局限性、能否手術切除,或是否癌組織已擴散到無法用手術治療的程度,這可用CT和正電子成像術(PET)掃描來決定[1]。
非小細胞肺腺癌: 確診第一天
肺癌如果復發,除了在肺部會再看到腫瘤,肝臟、骨頭和腦部都是比較會發生轉移的部位。 從1960年代開始,相對於其他類型肺癌,肺腺癌的發病率開始上升,部分原因是過濾嘴香菸的面世。 過濾嘴過濾掉了菸草中的大顆粒物,因此減少了大氣道中的沉積物。 但是抽菸者必須吸得更深以獲得等量的尼古丁,因此沉積在小氣道的顆粒物就增加了,而小氣道正是肺腺癌易發部位[175]。
非小細胞肺腺癌: 晚期症状
對有患肺癌高風險的人群可以透過電腦斷層來篩查發現癌組織,也使病人有機會早期診斷並治療從而延長壽命[65][85]。 高危人群是指那些年齡為55-74歲,抽菸量相當於連續30年每天1盒,而且戒菸不超過15年的人[65]。 而國際醫界也一直在針對小細胞肺癌治療做研究,近20年都沒有進展,但近期有好消息傳出。 肺癌的治療取決於癌細胞的類型,擴散程度和病人的身體狀況。 通常的治療措施包括:和緩醫療[100]、手術,化療和放療[1]。 對晚期肺癌來說,標靶治療(英語:Targeted 非小細胞肺腺癌 therapy of lung cancer)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非小細胞肺腺癌: 肺癌分類
另一点要说明的是,鳞癌患者含培美曲赛化疗方案的缺失影响的不仅仅是化疗,还会影响到靶向联合化疗以及免疫联合化疗这种具有前景的组合治疗方案。 尽管两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相同,但因为涉及到新辅助/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的应用,只有非鳞癌的患者可以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的化疗方案。 在我国,肺癌是影响人群最多的一种癌症,每年新发超过70万例。 尽管在日常交流中“肺癌”是一个司空见惯的概念,但对于想了解自身将会面对什么疾病的患者本人或家属,只知道“肺癌”这个概念是不够的。 该研究没有发现IGFR-1表达和PTEN丢失与吉非替尼原发性耐药之间具有相关性。 至于这两个标志物是否与获得性耐药相关,以及IGFR-1是否可以作为未接受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者的预后因素,需更多研究来给出答案。
4、部分局部的晚期肺癌可进行放疗,特别是能精确定位的放疗,即三维适形放疗与适形调强放疗。 这类放疗可在杀灭更多的肿瘤细胞的同时使正常组织受的损伤减少。 3、采用新的抗癌化学药物,如泰素、泰索帝、健择、诺维本、开普拓,它们治疗效果更好,其副作用更少。 二手菸致癌主要是因為燃燒過的粒子更小,更容易到達肺深部。 暴露於二手菸環境的人,罹患肺腺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1.35 倍。 目前肺癌的許多成因仍然不明確,但是可以歸納出罹患肺癌的高危險群,而不吸菸者,若長期暴露於致癌環境,或是罹患肺部疾病、家族直系血親中有罹患肺癌者,也務必要有所警覺。
但对于有些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必须给予放射治疗。 晚期的放射治疗又分为根治性放疗和姑息性放疗两种。 对于胸部仅有轻微症状、但又不适合手术或根治性放射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临床上通常会立即或在需要的时候给予姑息性胸部放射治疗。 目前看来,应用化疗治疗晚期NSCLC已经达到了平台期,而为了进一步提高晚期NSCLC的治疗效果,多项随机临床试验评估了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各种治疗肺癌的靶向药物中,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或Erlotinib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均为阴性,未证实化疗联合EGFR抑制剂可改善生存。
非小細胞肺腺癌: 癌症專區
如果癌組織堵塞了一小段支氣管,可以在氣道內用近距離治療(局部放療)直接打通。 和體外放射治療相比,近距離治療可減少治療時間,也可減少對醫護人員的射線照射量[113]。 然而目前近距離治療的相關治療證據,仍比傳統的體外放射治療要少[114]。 非小細胞肺腺癌 大麻和菸草菸霧中含有許多相同致癌物[35],但抽大麻對患肺癌風險的影響還不清楚[36][37]。 非小細胞肺腺癌 2013年的一篇回顧性文章並未發現輕度到中度吸食大麻會使患肺癌風險增加[38]。
是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其發病年齡較輕,與吸菸關係不大。 早期即可侵犯血管和淋巴管引起肝、腦、骨等遠處轉移。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崇裕表示,小細胞肺癌在過去 20 年僅有化療可用,一旦化療失效,病人即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 即使進入肺癌第 4 期不等於末期,找對策略有意義地延長病人生命。 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病人度過 5 年存活期考驗,繼續和心愛的家人在一起,且是有意義、健康快樂的延長。
非小細胞肺腺癌: 肺癌分類與分期: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
对ⅢB期(已侵犯邻近重要脏器) Ⅳ期(已有远处转移)患者则无法手术治疗,此类病患可考虑接受化学药物或放射线治疗。 对于失去对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肺癌患者治疗的目标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尽量争取带瘤长期生存。 預防與篩檢,是每個人可以身體力行,遠離肺癌威脅的方式。 不吸菸或戒菸、避免暴露在二手菸或其他容易致癌環境下,廚房通風需良好,烹調時盡量減少熱油煎炒等易引起油煙等方式,同時使用抽油煙機,飲食著重於高纖多色彩的蔬果等,都有助於降低罹患肺癌的風險。 非小細胞肺腺癌 完成治療療程後,需定期追蹤,包括抽血,胸部X光及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影像等檢查。
非小細胞肺腺癌: 肺癌的臨床分型: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
至1970年代才開發出了成功的化療方案[194]。 化療通常和放療同時進行,對於不符合手術條件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放療也可用於根治性治療。 連續超分割加速放療(CHART)是對根治性放療的改進,它在短時間內給予患者大劑量的放療[110]。 非小細胞肺癌行治療目的的手術後一般不應進行胸部放療[111],但對有縱膈N2淋巴結累及的一些患者來說術後放療可能有好處[112]。 對可能治癒的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之外通常建議進行胸部放療[6]。 小細胞肺癌通常使用化療和/或放療[107],但是人們正重新考量手術對小細胞肺癌的作用。
程序性細胞死亡1(英語:programmed cell death 1)蛋白(PD-1)傳導的信號可使T細胞失活,一些癌細胞會表達PD-L1,使T細胞無法作用。 因此有些藥物藉由抑制PD-1與其配體PD-1配體1(PD-L1)來發揮療效,此類藥物已被批准作為某些肺癌的前幾線藥物[141]。 PD-1因此可使用PD-1和PD-L1的單株抗體來對況這些癌細胞。 對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來說有兩種分期評估方法:臨床分期和外科手術分期。 臨床分期在根除性手術之前進行,主要以影像學檢查結果(如CT掃描和PET掃描)和組織活檢結果為基礎。
局限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是20個月,五年生存率為20%[7]。 T細胞上的受體CTLA-4會抑制免疫系統,有些癌細胞便會依此機制來逃脫免疫系統的偵查。 伊匹單抗(英語:Ipilimumab)(Ipilimumab)會抑制CTLA-4,藉此來阻斷其信號傳導,減少癌細胞逃脫的機會,FDA已批准其用於治療黑色素瘤。 目前有第三期試驗顯示伊匹單抗與保疾伏(英語:nivolumab)(nivolumab)併用可以延長非小細胞肺癌的存活期[140]。
非小細胞肺腺癌: 篩檢
非小細胞肺癌的癌組織若能手術切除,術前化療(英語:Chemotherapy before surgery)也能提高療效[131][132]。 癌症分期是對其從原發部位擴散的程度進行評價[75],是影響肺癌預後和潛在治療措施的因素之一[1][75]。 最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分期評估使用的是TNM分期法(英語:TNM staging system)。
非小細胞肺腺癌: 藥物選擇
繼發性腫瘤可根據其原發部位分類,如擴散到肺部的乳癌被稱為轉移性乳癌。 非小細胞肺腺癌2025 癌組織中央常可發現因細胞壞死而形成的空腔[6]。 之所以稱其為大細胞癌是因為癌細胞體積大,細胞質過量,細胞核大,核仁明顯[6]。 戶外空氣汙染物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特別是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廢氣[4]。 懸浮細顆粒(PM2.5)和硫酸鹽氣膠(英語:Stratospheric sulfur aerosols)也會稍微提升風險,此類汙染物常來自於汽車排放的廢氣[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