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第3季,12.6%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為80,000元及以上。 另一方面,14.7%的家庭住戶的每月入息少於8,000元。 撇除22.7%非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後,只有3.0%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少於8,000元。 非技術工人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在眾多行業中最低,當中男性收入中位數為13,700元,女性則只有11,200元。 而根據 PP 家庭月入中位數 兄喺十樓所講,太古城居民入息中位數係 75,648 元,那麽就算那万零个太古城單位嘅业主,都係新來的,都係喺呢一年內『摸頂入』嘅,咁都無『有八成人的入息』不足以支持他們買自住物業呢回事喎。 据此,有网友就用现时香港的最低工资时薪37.5元计算,若要赚到平均楼价的金额972万港元,要不眠不休连续工作26万小时,约29.6年才能达到。
大圍名城、將軍澳天晉分別以月入中位數80,000、79,670排名15、17。 港鐵每年只可以檢討票價一次,通常在3月下旬待有關數據公布才計算加減幅度,並須按有關機制調整票價。 以上公式亦適用於輕鐵及港鐵巴士(新界西北),但不適用於機場快綫(機場員工優惠票價則適用於此機制)、港鐵接駁巴士、城際直通車、高速鐵路及昂坪360;而港鐵接駁巴士的票價調整會跟隨九巴同步調整。 香港最多僱員月入約2萬至2.5萬元,一共有46.8萬人,較去年同期升約1.5萬人。 每月就業收入逾10萬元的人數為10.5萬人,較2018年多約1萬人。 540個屋苑中,家庭月入中位數最高的兩個屋苑是位於南區的碧瑤灣及貝沙灣,分別有118,580及115,190港元。
家庭月入中位數: 薪酬趨勢|35歲至44歲月入中位數最高
新冠肺炎對貧困人士打擊較大,但也不能忽視有正式員工失業而向下流。 家庭月入中位數 上季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最少的組別為60歲或以上人士,而最新一季數字顯示,收入最少的組別為15歲至24歲組別,男女合計為13,000元。 家庭月入中位數2025 至於打工仔收入情況,第二季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減至一萬九千元水平,其中「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月入中位數為一萬三千元,按季少一千元;而「經理及行政級人員」,月入中位數四萬三千元,按季亦大減三千一百元。
- 所有申請均須接受以家庭為單位的資格評估,包括審查病人及所有同住而被納入經濟評估的家庭成員的入息及資產。
- 原因之一,是統計中「收入」定義是主要職業收入的中位數;副業的收入不計,似乎做生意、收租、股息之類的收入都不計。
- 2020年1人和2人住戶貧窮線訂在4,400港元及9,500港元。
- # 如病人的每年可動用之財務資源於六萬元或以下,他的分擔費用將會是一個定額,而計算申請人每年分擔額的方程式將不適用。
- 該行依次看好新鴻基地產、恒基地產、長實集團、嘉里建設及信和置業;另維持對新世界發展及九龍倉集團的「跑輸大市」評級。
- 根据政府统计处最新《综合住户统计调查按季统计报告》,就业人士每月入息中位数为1.9万元。
相關的調查報告是由SEEK、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及The Network聯合發表。 報告於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及印尼訪問了97,324名受訪者,當中有34%表示正積極搵新工。 儘管面對全球宏觀經濟存在不確定性,打工仔越來越傾向認同「工作是為擁有更好的生活」,而非為工作而活。 有67%的香港受訪者表示,穩定的工作及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是他們職涯規劃中最重要的元素及長期目標。
家庭月入中位數: 薪酬趨勢|每周工作時數為44小時
排名第二的悉尼平均年薪为57,959美元(约44.9万港元),第三则是慕尼黑,平均年薪57,425美元(约44.5万港元)。 家庭月入中位數2025 报告还指出,香港的平均楼价高达125.4万美元(约972万港元),也是位居全球第一。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或许这坚尼系数长期高企的都市里,已经听得耳熟能详。 贫富悬殊问题持续多年,市民却一直无法从政府政策里看见改变的希望。 家庭月入中位數2025 「港人平均月薪达4万」的幻象,政府是时候透过财富再分配,例如从提高最低工资增加基层收入,或从增建房屋、改善公营医疗系统等减轻基层生活开支等,以将结构性贫穷消灭。 香港政府应借此机会认清八成港人月入低于平均数的现实,理解到无法在香港安居乐业的市民,至今仍然是「沉默大多数」。
- 以行業來計,餐飲服務從業員薪金跌幅最大(按年減6%),而工資有增長的則有房地產、物品租賃業(按年增2.8%)、教育、培訓業(按年增1.2%)。
- 其後在2014年3月27日港鐵除根據統計處相關兩項指數據外,以及生產力因素-0.6%,結果為計算後得出+3.6%的加幅,於2014年6月29日生效。
- 從香港影壇起家的華裔女星楊紫瓊,最早是在1997年007電影《新鐵金剛之明日帝國》中飾演龐德女郎一角,才終於正式叩關荷里活,隨後又以《臥虎藏龍》打響了動作女星的名號,同時也風靡了全球無數觀眾。
- 而任何於撤回前已獲批的財政資助,醫管局當視為欠款或以其他形式作出追討,病人/申請人須承諾會向醫管局償還已獲批的財政資助。
報告指出,有17%受訪打工仔指出表示「工作與生活平衡」為他們理想工作模式的「職場必要條件」的首要考量,排名僅次於「財務補償」(22%),其次重要的包括「有薪假期」及「職位穩定性」。 當符合入息限額後,若其家庭資產相等或少於所需項目預計費用/按金(如適用)的兩倍,病人一般可獲得基金全數資助。 如家庭資產高於所需項目預計費用/按金(如適用)的兩倍但不超過三倍時,病人需按累進計算表分擔部分所需項目的費用(見表二)。 當病人的每月家庭總收入高出對應其家庭人數的中位數,或病人家庭的資產高於所需項目預計費用/按金(如適用)的三倍,一般不會獲得基金資助。
家庭月入中位數: 社會民生
報告顯示女性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15,000,與去年同期一樣;而男性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21,000,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000。 數據反映最高的家庭入息中位數為6人或以上的家庭,數目是$48,700,但以人均入息計算,3人家庭的人均入息則為最高,為$11,666.6。 家庭月入中位數2025 若與2020年第4季相比,居住在資助自置居所房屋的家庭入息中位數由2萬5升至2021年第4季的2.79萬,比公屋的家庭住戶多。 家庭月入中位數2025 申請全費豁免、半費減免或三分一費用減免的家長須申報及證明他們的經濟狀況並提供證明文件,如未能提供相關證明的人士需就其最新的經濟狀況作出聲明。 課餘託管服務收費減免計劃在收費減免計劃下,社署提供全免、半費減免或三分一減免的資助,給讓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兒童接受課託服務。 另外,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則為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最低,當中男性的收入中位數為18,000元,女性則為13,900元。
家庭月入中位數: 【網絡熱話】譚仔阿姐好搵過ACO? 網民突破盲腸︰但ACO唔使做喎!
香港平均薪金冠绝全球,人均GDP位列全球第13位之后,亮丽的经济数据背后不免让人以为本港生活舒适、市民安居乐业。 收入平均数名列前茅之际,伴随而来的高楼价及高物价环境亦使月入少于中位数的市民生活更见艰难。 家庭月入中位數 原因之一,是統計中「收入」定義是主要職業收入的中位數;副業的收入不計,似乎做生意、收租、股息之類的收入都不計。 根據統計處公布《2020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資料》報告書顯示,本港2020年人口有7,395,900人,相較2019年減少了約2.6萬人。 家庭月入中位數2025 因為服務收費受到條例規範,公用事業機構可以辯稱「條例並沒有要求減價」之類的說話來避開社會對減價的要求。
家庭月入中位數: 中產夢,是甜是苦還是空?
《2020全球生活报告》指出本港平均楼价高达972万港元,位居全球第一。 由经济学人智库进行的《全球生活成本调查2020》亦发现,本港其他生活成本如麵包、牛奶、咖啡等都要价不菲,各项生活必需品价格位列全球第2至8位不等。 身为港人即使月入达到中位数,在扣除生活开支之后要储钱买楼亦不容易。 有網民勸樓主不應比較每個人的月入,因為就算月入3.5萬不等於收入只有3.5萬,對方或有其他收入途徑。
家庭月入中位數: 薪酬趨勢|逾1成家庭住戶每月入息高過80,000元
撇除外籍家庭傭工後,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28,500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00元。 月入四万之所以让人感觉离地,是因为本港过半人口连月入两万都难以达到。 根据政府统计处最新《综合住户统计调查按季统计报告》,就业人士每月入息中位数为1.9万元。 意即若将本港人口收入顺序排列,本港实际上有过半人口月入低于2万。 数据更显示,月入低于平均数4万元的人口佔全港八成,45万人月入低于1万元,月薪低于均值的市民才是真正的「沉默大多数」。 他们被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无视,却受贫富悬殊下的高昂生活成本所害。
家庭月入中位數: 樂施會的支援項目
2016年香港除稅前及福利轉移前的原住戶堅尼系數為0.539,除稅後及福利轉移後的堅尼系數仍高企0.473,兩者同樣創45年來新高,也是各先進國家及地區中,貧富差距最大的地區。 此外,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則為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最低,當中男性收入中位數為17,000元,女性為13,000元。 報告顯示,香港第二季勞動人口為三百八十六萬,較第一季三百八十八萬減少兩萬,跌幅約百分之零點五。 第二季的失業率更上升至百分之六點二,按年齡層劃分,以青少年失業情況尤為嚴重,十五至十九歲組別的失業率最高,達百分之十八點八;其次是廿至廿四歲組別,失業率亦達百分之十四點三。
家庭月入中位數: 薪酬趨勢|香港收入中位數2022|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最高薪
基金的資助不包括病人/申請人在資助獲批前所支付的醫療程序或相關用品 /儀器的費用或所支付的藥物。 基金批核日期不可追溯,基金亦不會退回病人/申請人在資助獲批前所支付的醫療程序或相關醫療用品/儀器的費用或所支付的自費藥物。 家庭月入中位數 病人/申請人及家庭成員必須提供完整、準確、適時及真確的資料予醫院管理局/社會福利署。 病人需分擔的藥費是取決於其家庭的可動用財務資源,及該申請的預計藥物開支。 在計算出每年可動用之財務資源後,病人可按累進計算表(表五)中的分擔比率計 算出每年最高分擔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