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國有鐵路有限公司董事長道金達說,活動以中老鐵路沿線站點的藝術與設計提升為基點,致力於將兩國文化、藝術創作與文旅產業應用進行交叉融合,推動文化交流與傳播,頗有意義。 西貢環保鐵路2025 希望通過活動,大家能更深入地了解中老鐵路背景、熟悉鐵路建設過程、挖掘老中合作故事,並提煉雙方人文亮點、增加站點整體美感、拓展藝術交流新合作。 四川美術學院建筑與環境藝術學院副院長黃紅春表示,希望通過聚焦中老鐵路沿線站點的文化空間設計,讓更多民眾感受藝術與生活的融合,在促進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促進文明互鑒、增進民心相通,探索跨國界的藝術設計合作與交流,從而推動創意產業國際化發展。
在一年多的研究後,地鐵於2004年提出修訂方案,將南港島綫一分為二,並將拆出來的西段與當時建議的「西港島綫」(現稱港島綫西延)合併,西段的終點站為西營盤,服務數碼港至黃竹坑。 東段仍稱為南港島綫,終點站則延長到金鐘,服務香港海洋公園至鴨脷洲,當時東段亦考慮加停跑馬地及灣仔。 西貢環保鐵路 2000年,香港特別行政區運輸局發表的「鐵路發展策略2000」構思興建南港島綫並將其列作長遠發展方案,待規劃情況有重大變化時再作探討。
西貢環保鐵路: 行車路線
2014年,政府公布未來鐵路發展策略,田北辰表示獲悉屯門至荃灣沿海鐵路因為造價可能高達一千億港元,並不符合成本效益等等各種因素,政府因而不打算興建[9]。 長遠而言,當屯門至荃灣沿岸人口有顯著的增長,政府才重新審視這個方案。 為調景嶺港鐵站上蓋的住宅項目,總共有9座,分兩期發展,第1期包括1至5座(不設第4座),2期為6至10座,名為城中駅。 都會駅是長江實業於將軍澳首個發展項目,除地鐵公司(現稱港鐵公司)和長實,南豐集團亦是發展商之一。 儘管將軍澳新市鎮內有多個商場,但缺乏大型商業區,所以很多居民會往市區就業。 而油塘站至東區海底隧道一段匯集了將軍澳綫和觀塘綫的乘客,所以流量是全綫最大的。
香港行政會議於1998年10月20日批准前地鐵公司興建將軍澳支綫,並於1999年4月24日於坑口站工地(東港城前面)正式動工興建。 動工禮期間,地鐵亦舉行將軍澳嘉年華,以慶祝支綫正式動工[17]。 本綫是繼荃灣綫(1982年通車)、東涌綫及機場快綫(皆於1998年通車)之後,與更改走綫的觀塘綫並列為第四條及第五條連接新界區的原地鐵路綫;也是2007年兩鐵合併前,地鐵最後一條落成的主要路綫[5]。
西貢環保鐵路: 西貢公路
惟拉直了急彎反而導致不少司機超速,引起了不少交通意外[26],當中最嚴重的一次是發生於2008年的旅遊巴翻側事故。 目前政府在新西貢公路往西貢方向的入口處加裝超速攝影機[27],近迴旋處一段更劃出了比開路時更深色更凸出的黃色減速線,並鋪上防滑鋼沙,以提醒司機減速[28]。 另外,政府在南邊圍一段路面進行道路改善工程,包括增設防撞欄,用作分隔迴旋處和巴士站,改善道路安全[29]。 港鐵西鐵線啟用後,香港鐵路運輸首次覆蓋新界西區,但是由於荃灣沿青山公路至屯門沒有鐵路,沿線約35萬名居民一直飽受交通不便及交通費用昂貴問題。 西貢環保鐵路2025 主要原因在於西鐵綫路線先繞元朗、後經天水圍,最終才到達屯門,費時失事而且交通費用高昂,而屯門前往市區經屯門公路會比較直接。 2008年至2009年,屯門區議會向政府爭取興建屯荃鐵路[2],但是不獲接納。
- 2008年至2009年,屯門區議會向政府爭取興建屯荃鐵路[2],但是不獲接納。
- 舉例,從沙田市中心巴士總站可乘299X 到西貢公共運輸交匯處,大約45分鐘就可到達,非常方便快捷。
- 在2013年5月13日和2014年4月15日,列車在將軍澳綫行走和載客以進行試驗,為日後的緊急調度安排準備,目前未有將該款列車調往將軍澳綫服務的計劃。
- 目前政府在新西貢公路往西貢方向的入口處加裝超速攝影機[27],近迴旋處一段更劃出了比開路時更深色更凸出的黃色減速線,並鋪上防滑鋼沙,以提醒司機減速[28]。
- 2010年代初期,香港電車有限公司委託顧問進行可行性研究,建議在東九龍興建現代化電車系統,以取代香港政府建議的環保連接系統。
將軍澳綫在路綫圖中以紫色表示,其在2002年和2009年建成的車站月台都延續了港島綫的特色,以由退休港鐵建築師區傑棠題寫的大型毛筆字站名作為牆壁裝飾[4]。 西貢環保鐵路2025 第二階段公眾諮詢修訂而取消的車站:主要是不希望環保連接系統與港鐵的服務範圍重疊,並且專注應付日後新增的人流。 西貢環保鐵路 當局遂在1961年2月12日起准許車輛於西貢公路作雙綫雙程行車[20]。 法國與義大利正在興建一條貫穿阿爾卑斯山、連通兩國的高速鐵路,途中的長隧道工程引發環保疑慮。 反對人士今天聚集在薩瓦省抗議並引發暴力衝突,造成12名法國警察受傷。 由於寶琳站近多個大型屋苑或屋邨,因此人流眾多;而喺星期六、日及公共假期,因有唔少來自東區、觀塘區同埋將軍澳嘅乘客去新都城買嘢,人流比平日繁忙。
西貢環保鐵路: 前往西貢
根據兩會區議會的透過顧問公司建議的方案,該路線全長18公里,以高架行走的全程車程為22分鐘,設有荃灣西站、灣景站、深井東站、青龍頭站、掃管笏站、三聖站、屯門西站及屯門站。 至2014年,政府公布未來鐵路發展策略,由於屯門至荃灣沿海鐵路的造價極昂貴,並不符合成本效益等等各種因素,此建議當時被擱置,但於2017年運輸及房屋局再度提出。 乘搭觀塘綫的乘客前往香港島需要在油塘站轉乘將軍澳綫列車,再到鰂魚涌站或北角站轉乘港島綫。 西貢環保鐵路2025 西貢環保鐵路 所以通車初期,很多乘客都還未習慣繁瑣的轉車過程,加上將軍澳綫的列車班次疏落,一度引起混亂,期間亦導致東九龍居民改乘東隧巴士前往港島區。 不過,隨着鄰近調景嶺站及將軍澳站的大型屋苑紛紛入伙,以及油塘站附近的公共屋邨重建完成,將軍澳綫的客量大幅攀升。 惟此定綫忽略了香港仔居民的需要,加上以灣仔站為轉綫站不便於前往九龍的乘客轉乘,故暫時擱置。
西貢環保鐵路: 港鐵未來發展
研究結果建議,最為可取的方案是將環保連接系統由啟德發展區延伸至九龍灣及觀塘,為九龍東提供便捷的區內連繫;此外,透過接駁至附近的港鐵九龍灣站、啟德站及觀塘站,經由港鐵網絡連接區外其他商業貿易區域,推動九龍灣及觀塘重新發展,使該處轉型為一個優質的商業區。 西貢公路(英語:Hiram’s Highway)是一條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的主要道路,由清水灣道近大埔仔始發,向北途經蠔涌、白沙灣、西貢篤等地,最後到達西貢市中心的普通道和油麻莆街,南北兩端相距6.1公里[2],是市民往返西貢市郊及東九龍、將軍澳的唯一道路[3]。 西貢公路始建於香港日佔時期,一開始時為泥路[4],在香港重光後由駐港英軍及其戰俘[5]改建成正規公路,以改善西貢地區的交通[6]。 香港政府曾多次對西貢公路進行改善工程,而其於1999年3月展開「西貢公路改善工程第三期」中[7],在長命斜北面興建新西貢公路(英語:New Hiram’s Highway)以拉直急彎及改善其坡度,由新路取代的一段斜路則保留作居民出入之用。 事件導致調景嶺站至寶琳站/康城站的列車服務暫停近4小時,期間有乘客更表示在將軍澳站被告知沒有安排接駁巴士,結果須徒步前往調景嶺站乘搭港鐵[40][41]。 其後港鐵於當日晚上宣布將「全面檢討資產管理及維修保養制度」[42]。
西貢環保鐵路: 西貢英式餐廳:Camden Town
列車抵達調景嶺站時,所有乘客必須下車,之後列車會沿往油塘方向駛至五桂山隧道的五桂山側線掉頭,轉入往寶琳/康城方向軌道返回調景嶺站上客。 西貢環保鐵路 西貢環保鐵路 此外,採用單軌列車模式的環保連接系統可以成為香港其中一處具旅遊特色的地標,提升九龍東商業區的嶄新形象,增添啟德發展區對國際及本地遊客的吸引力。 乘客可以從高架列車俯瞰沿途的景色,觀賞啟德發展區內各具特色的地標,飽覽維港優美的景緻,為遊人帶來更精采的觀光體驗。 為配合康城站喺2009年7月26號啟用,將軍澳綫喺7月19號開始實施新行車模式。 繁忙時間(平日上下晝、星期六上晝)往北角方向,列車以四班做一組,每隔2分30秒一班,頭三班列車將由呢個站開出,第四班就由康城站開出。
西貢環保鐵路: 列車簡介
根據《2011至2012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提出,發展九龍東成為香港的第二個核心商業區,連接觀塘、啟德新發展區及九龍灣三地,並且建議改善行人連接系統,同時提出建造一條環境保護連接系統貫通全座啟德發展區,又與港鐵網絡接駁,以加強區內與區外的連繫[7]。 系統定位為非單純公共交通工具,亦是地標之一,乘客可以從高架列車車廂飽覽維多利亞港的景致,提升觀光體驗。 第一階段公眾諮詢於2012年2月至10進行,發展局於同年5至6月舉辦了兩次公眾參與工作坊;第二階段諮詢則於同年第4季展開,於2014年2月4日完結。 列車只能在同一個方向到達和離開,列車只會停留一段短時間,以免妨礙下班列車進站;正因如此設計,不時列車會為了保持安全距離而在未到站時減速,甚至停下,直至前方列車離開。 另外信號等機件維修成本也上漲,自然轉嫁到乘客身上,若出現壞車或訊號故障,追撞事故出現率比其他路綫更容易,處理事故要比其他地鐵路綫更長時間。 1986年,九廣鐵路公司開始進行1986年香港輕鐵系統擴展研究計劃,在新界西部興建鐵路連接九龍西及新界西,屯荃鐵路的走線因而再次提起,可惜該線段再次被否決,因為青山公路一段地勢險要,興建鐵路的費用龐大。
西貢環保鐵路: 西貢好去處1:西貢碼頭
何並聯同約50名西貢居民,在3月1日到政府總部外請願,要求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親自聆聽西貢居民意見,並要求政府延長收集反對意見的時限[49]。 此後若要前往蠔涌路車公古廟,車輛自南邊圍迴旋處駛出後,需駛經即將完工的新蠔涌橋,於連接鹿尾村路的延伸道路路口,轉入新建的連接路,繞過前亞洲電視大樓方能到達蠔涌路。 而原先包括舊蠔涌橋及左轉一段蠔涌路和現有的一段鹿尾村路亦將臨時封閉[43]。 港鐵市區綫中國製列車曾於2012年11月21日晚上非繁忙時間,於本綫進行不載客測試,模擬日常運作。 [26]於2013年5月13日至5月15日期間的晚上非繁忙時間,列車曾於本綫載客行走北角站至寶琳站,然後於2013年5月16日安排行走康城站穿梭列車作詳細試驗。 西貢環保鐵路2025 在2013年5月13日和2014年4月15日,列車在將軍澳綫行走和載客以進行試驗,為日後的緊急調度安排準備,目前未有將該款列車調往將軍澳綫服務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