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介上載的照片所見,劏盤呈長方型,有獨立廁所,尚算光猛,不過廣告中指的床,原來設在狹窄的客廳中,靠牆安裝的一張吊床,租客需利用樓梯櫃上床,打造迷你「複式」間隔。 美國之音報導形容,这次香港史上宣传开销最大的区议会选举,耗费近十二亿港币,在“无所不用其极”的宣传攻势下,却是不足120万的建制派选民,这些花费仅仅保住了建制派的基本盘[52]。 元朗工廈劏房2025 元朗工廈劏房2025 所有論壇除經大氣電波於電視或電台廣播外,亦會於所屬媒體或主辦單位的官方網站、OTT服務平台或YouTube頻道直播及提供重溫。 行動中,人員共拘捕37人,包括8名本地男子、13名內地男子、9名內地女子、4名外籍男子及3名外籍女子,年齡介乎22至60歲,分別涉嫌「違反逗留條件」、「僱用不可合法受僱的人」、「有遣送離境令對其有效下,從事有薪的僱傭工作」、「非法入境者」及「行使偽造文書」。
- 本屆區議會選舉投票日於12月10日(星期日)舉行,地方選區選舉投票時間由上午8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27],設於懲教院所的專用投票站投票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4時。
- 今日(14日)下午6時許,香港仔香葉道40號貴寶工業大廈外有鹹水管爆裂,泥水夾雜砂石湧出,導致附近行人路及工廈停車場水浸,一片泥濘,就工廈內升降機槽也有積水。
- 另外,落馬洲及深圳灣口岸合共最少有2架巴士,以及多條專線小巴途經元朗市中心,車程只需要約20分鐘,繁忙時間班次約5至7分鐘一班,為元朗區帶來不少經常過來購買日常用品的內地旅客人流。
- 因應2023年香港選舉改革,政府當局重新劃分選區,全港18區設立44個區議會地方選區,取消單議席單票制,每個選區兩席議員,一共選出88名議員。
- 聯盟續指,當局長遠應全面檢討並改善清拆及安置政策,確保能為受影響工廈劏房住戶,提供適切經濟及安置支援。
- 今年內推出「社區客廳試行計劃」,由商界提供場地,關愛基金提供資金,委聘非政府機構負責營辦。
- 工廈租戶極擔心會有巡查被發現住用,很多時候保護意識較強,而且工廈大門經常多重上鎖,導致即使社工主動上門外展接觸亦有一定困難;同時租住工廈家庭在學兒童數字較少(14%),在欠缺學校、大廈法團、社會服務團體等媒介,極為阻礙其資訊吸收。
今年內公布全面採用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製作和審批私人發展項目的建築圖則的路線圖。 要求香港房屋協會、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及港鐵,帶頭明年第二季起以BIM製作住宅項目建築圖則。 劏房廣告登出後,被大批網民質疑業主「無良知」,坦言吊床設在廚房上面,「好似死後火化咁」,亦有人認為監獄也比該劏盤好住,「終於明白點解有人唔帶口罩持槍行劫搏坐監」,更有網民表示租客遲早學小龍女,「剩係訓(瞓)條線」。
元朗工廈劏房: 觀塘兩工廈申合併重商廈 提供建數據中心零售樓面
工廈劏房由於租金相對較低,是不少基層居民的選擇,惟其安全、衞生成疑,更有「愈劏愈細」趨勢。 有團體指出,現時工廈單位的分間單位平均數達16.5個,更有單位「1劏45」。 團體又指,有逾四成工廈住戶表示在單位內收不到電話訊號,比一般劏房住戶更加隱蔽,住戶亦需擔心會因當局執法行動逼遷;形容住戶情況有如韓國電影《上流寄生族》的主角般,是「工廈寄生族」。 元朗工廈劏房 本屆區議會選舉亦是繼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再次沒有選區自動當選,所有選民均需要投票,亦是自1982年以來首次沒有民主派人士參選[1],也是首次沒有現任立法會議員參選。
根據2016年人口普查顯示,元朗區人口共逾61萬人,是全港18區人口第三多,年齡中位數為42.1,是18區中最年輕。 擴大標準化補地價安排,今年內恆常化工廈重建的「標準金額」安排,將適用範圍擴展至1987年前落成的特殊用途工廈。 政府亦會推出試行計劃,分階段將「標準金額」擴展至新界農地,首階段對象是元朗、北區及屯門的現有新市鎮範圍及鄰近的鐵路站的私人發展項目。 日前有中介於網上放租元朗一個唐樓四樓130呎單位,月租5,800港元,業主大玩偽複式設計,在狹窄的客廳中間安裝一個吊床,營造小閣樓感覺,吊床卻是開放式廚房,引來大量網民批評業主「無良知」,認為床設在廚房上面,「好似死後火化咁」。 香港寸金尺土,樓價高昂,昨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布的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既無出招為樓市降溫,亦無幫助市民置業,市民只好繼續捱貴租或住劏房。 元朗工廈劏房2025 繼早前油麻地驚現「溫馨廁所劏房」後,近日元朗又有奇則劏盤,不過今次明顯「升呢」,轉玩偽「複式」間隔。
元朗工廈劏房: 團體促全面檢討並改善清拆及安置政策
此帖文引來不少網民回應,原來有很多人住在工廠大廈,只要不得罪人就沒有人理會。 該網民說:「一定有關,每晚9點10點,觀塘寫字樓周圍很熱鬧,除了樓上BAR或餐廳之外,附近工業又有年輕人居住,所以觀塘這麼熱鬧。」有網民表示有很多工廈已經以劏房形式招租,該網民說:「六千幾元租一個月,好過住劏房啦!」更有網民分享其友人經歷,他朋友家居裝修數月,也在工廈居住。 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於今年7月至8月期間,以電話及家訪方式成功訪問80戶居於葵涌區工業大廈的住戶。 調查結果顯示,住戶反映的工廈劏房單位,分間單位平均數達16.5個,較去年同類調查所顯示13.2個,再多出3.3個。 在調查中,分間數目最高的工廈劏房,是「1劏45」一個單位分間出45個房間。
而今屆選舉為政府呼籲投票的名人包括方凱申[來源請求]、尹光、謝雪心、沈震軒[來源請求]、馬浚偉、張明敏、嚴浩、張智霖、袁詠儀、連詩雅、草蜢、任達華、伍詠薇、徐小明、王祖藍、鄺美雲、黃百鳴、蘇永康、石修等。 12月4日,廉政公署拘捕一名38歲男子,涉嫌煽惑他人在區議會選舉中不投票。 12月5日,廉政公署落案起訴該男子,控告他涉嫌在選舉期間,於其個人網上社交媒體專頁轉載一則煽惑他人杯葛區議會選舉的貼文,廉署並獲裁判官簽發手令,通緝該貼文的原作者,即黃世澤。 當中,機動部隊人員和荃灣警區特別職務隊人員於荃灣市中心一帶進行掃黃行動,拘捕9名懷疑進行賣淫活動的女子,其中6名為內地女子及3名為外籍女子,涉嫌「違反逗留條件」。
元朗工廈劏房: 工廈劏房愈劏愈細最嚴重1劏45 團體形容住戶如「工廈寄生族」
2023年香港区议会选举在2023年12月10日举行,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港區國安法》、2021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2023年香港选举改革后的首次區議會更替。 當中選出香港十八區區議會44個雙議席地方選區及176個地區委員會議席;連同179個委任議員及27個當然議員,合共470個議席,任期四年(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 聯盟又指出,工廈劏房住戶往往受政府清拆執法行動影響,搬遷開支亦是其中一個沉重負擔,建議政府將關愛基金內,為工廈劏房住戶因執法行動搬遷的津貼恆常化,並增加津貼額及放寬申請資格,減少工廈劏房戶搬遷的經濟壓力。 聯盟續指,當局長遠應全面檢討並改善清拆及安置政策,確保能為受影響工廈劏房住戶,提供適切經濟及安置支援。
- 基層難以負擔私樓租金,搬離工廈劏房非「不為」而是「不能為」,強硬取締工廈劏房及天台搭建物,只令真正困苦的市民礙於經濟能力只是變得「隱形」,在同樣惡劣環境下「隱居」,問題根本未有杜絕。
- 該租盤位於元朗又新街一幢唐四樓,廣告稱是「全新大套房」,面積約130呎,以「多窗,開揚,有床有櫃」作招徠。
- 至於現時負責執行土地契約的政府部門主要是地政總署,但是該署一直強調全港私人土地契約「數量龐大」,又聲稱派員定期巡查包括多層工廈在內的私人土地、物業「欠缺效率」和「不合乎成本效益」,導致署方往往只會在接到有關單位違契情況的主動投訴時才會作出處理和跟進。
- 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認為,調查中可見業主把劏房「愈劏愈細」、工廈劏房有逐漸「私樓化」情況,而雖然租管條例已於去年一月生效,有近八成工廈住戶未知租管條例涵蓋工廈,條例要求住戶主動舉報,成效亦備受質疑。
- 近年工廈單位分間作細型單位出租愈見流行,當中的劏房附有獨立信箱及電錶,而且設有共用的洗手廁及沐浴間,而且業主亦會聘請清潔公司維持整體單位的整潔,除了吸引租客作辦公室、貯物室等用途,甚至可讓租客作住宿用途。
所以本會在2020年7至起至2022年7月期間,持續訪問及跟進了139個租住工廈劏房、板間房、床位及天台屋的住戶,其經濟及住屋狀況,以期了解其租住工廠大廈的原因及對政策的建議。 本報日前直擊該批劏房,現場所見,該B室已分拆成約33個細單位,並各有獨立房間號碼,而大堂亦設有各單位的信箱,更獨立分開電表。 至於租戶方面,鄧表示,項目於2018年7月入伙後可免租2年,每月只需繳付營業額12%作營運費;目前已有租戶洽租,但尚未落實。 各位可能誤會咗蔡生嘅意思,合法化係要補地價,更加要駛好多錢大裝修,符合消防條例同埋安裝花灑系統,唔簡單. 今年內推出「社區客廳試行計劃」,由商界提供場地,關愛基金提供資金,委聘非政府機構負責營辦。 社區客廳會提供共享廚房、飯廳及用以做功課、舉辦興趣班和集體活動的共用空間,為「劏房」戶提供額外生活空間。
元朗工廈劏房: 香港寫字樓及工廈出租
至於工廈劏房單位實用面積平均呎數則為177呎,亦比過去同類調查報告所顯示的201.5呎更小。 隨着女兒慢慢長大,生活不便,他另租一間劏房供母女三人居住,自己繼續獨居工廈單位,坦言「只有不便,沒有方便」。 業主買來多個單位,裝修精美,家電都現代化,百多呎地方需上萬元月租。 根據修訂的規例,在逃生樓梯或其防護門廊的圍封部分上開鑿或改動門口、在樓宇單位內豎設用磚建造的非承重牆,以及鋪設實心地台以加厚樓宇單位內的樓板,均被指定為小型工程項目。 2012年底的調查顯示,劏房單位平均租金達2,985元,佔劏房家庭入息比例高達36%,高於統計署公佈的全港居民25.7%租金開支比例。 改裝前後比對多收每月6萬元 , 元朗工廈劏房 用6萬元攤分投資的255萬元 , 要43個月 , 即是3年半才能收回成本 。
元朗工廈劏房: 香港樓宇目錄
觀塘亦有工廈劏房出租,代理亦指此類24小時出入的單位「好搶手」,兩個放租單位已在兩星期內成功出租。 辦公室實用面積由13 sq.ft起,可作24小時工作室,辦公室,網上直銷店,商業登記地址,供冷氣,免費無線寬頻,會客室,辦公枱,租金包差餉,管理費,水費,處理郵件速遞,租辦公室位處銅鑼灣港鐵站,大廈落地玻璃設計。 因屋宇署執法行動而需遷出工廈非法住所的住戶,可申請現時關愛基金所設的搬遷津貼援助,自2011年12月起獲撥款443萬推行。 但截至今年3月底只有194戶完成申請,撥出71萬予受影響人士,只佔整個計劃撥款的16%。
元朗工廈劏房: 香港工業大廈搜尋
但業主並未遵從,因而遭屋宇署檢控,並分別於去年1月及4月被法庭判處有罪,合共罰款4萬元。 但業主在法庭定罪及罰款後,仍不進行任何所需工程,因而遭到第二輪檢控,業主在庭上認罪,現正候判。 本屆區議會選舉投票日於12月10日(星期日)舉行,地方選區選舉投票時間由上午8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27],設於懲教院所的專用投票站投票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4時。 而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投票時間由上午8時30分至下午2時30分,設於懲教院所的專用投票站投票時間為上午9時至上午11時[28]。 元朗工廈劏房2025 地區委員會界別在投票結束後,投票站工作人員會確保已上鎖和密封的投票箱不受干擾,直至地方選區投票結束才會開始點票,以避免對地方選區選舉結果造成影響。
元朗工廈劏房: 觀塘街頭賣淫猖獗 跨境集團月賺廿萬 警拘5骨幹14內地女2劏房業主
今次介紹的工作室位於九龍灣工廈,建築面積大約280呎,設有窗及無窗單位,各單位內設有獨立茶水間、廁所包熱水爐,更有Free 元朗工廈劏房 Wifi、冷氣、電錶、信箱及大門,恍如一般的住家。 調查亦發現,42.5%的工廈住戶表示在單位內收不到電話訊號,難以使用電話通話及數據功能聯繫外界,及第一時間接收最新資訊。 調查發現,67.5%受訪工廈劏房住戶稱,因單位沒有窗戶或窗戶長期不能打開,導致室內通風侷促;61.2%受訪者則表示單位沒有獨立廚房,不便煮食;有43.7%受訪者需與其他住戶共用廁所,而廁所平均與12.2戶共用。 元朗位於新界西北部,東面連接北區以及大埔區,南面鄰近荃灣和屯門區,範圍包括元朗市、屏山鄉、新田鄉、廈村鄉、十八鄉及天水圍新市鎮等,總面積逾1.4萬公頃。
元朗工廈劏房: 出租 黃竹坑
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認為,調查中可見業主把劏房「愈劏愈細」、工廈劏房有逐漸「私樓化」情況,而雖然租管條例已於去年一月生效,有近八成工廈住戶未知租管條例涵蓋工廈,條例要求住戶主動舉報,成效亦備受質疑。 她說,起初因工廈劏房租金較低、面積較大而入住,惟其後發現環境很差,「住緊嗰度成層都係劏房!一開窗就見到老鼠!電話又冇訊號,渠管又有異味!」她希望政府增加房屋供應,並增加工廈劏房「逼遷」津貼額,讓他們應付搬屋開支。 工廈劏房住戶陳先生表示,過去20年來都住在工廈劏房,約5年前因屋宇署執法行動,他需搬到現時住處。 他透露,現在居住的單位面積約60平方呎,業主將一個面積700平方呎單位劏為6間,業主將面積最大的一間,佔約200平方呎的劏房用作貨倉,剩餘5間用作劏房租出。
元朗工廈劏房: 元朗通團隊
而元朗區之中,人口最高的區域是十八鄉中,共21459人;個人入息中位數最高為元龍,達25,000元。 根據歷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為止,元朗區人口錄約61.4萬人,較2001年累積增長36.8%,平均每年複合增長約2.1%;大幅跑贏同期全港整體人口的9.3%增幅,反映元朗區人口增長急速。 傳統上,青山公路元朗段(又稱大馬路)是該區的一綫街,零售氣氛濃厚,以元朗大馬路為心中,東面至形點(YOHO MALL)、南面至馬棠路、西面至水邊圍村及北面至東頭工業村。 香港文匯報記者於上月爆發疫情第三波後不久「入伙」,與4年前的試住經驗相比,今次確實被「蚊型劏房」考起。
元朗工廈劏房: 工廈劏房: 免佣(免佣)$5700 起 觀塘敬業工廠大廈辦公室出租,適合陳列室,工作坊。更新日期:17/1/2022
另外,由於當局沒有執管收樓,唯一有執行的「釘契」警告又倒過來被市場視作單位具分間出租潛力的升值訊息,這就使得「劏房」業主變得更加有恃無恐,尤其他們深知政府無力立刻安置好被迫離開單位的租客,所以才會出現近日有反對租管業主敢於喊價「拆光劏房」、一拍兩散的例子。 由此可見,現有政策、法例已經無力遏止這種亂局,那麼在加強執管無疑還必須同時另闢蹊徑加快重建房屋程序。 根據2021年《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數字,居住環境欠佳的住戶由2020年122,000戶增加至2021年127,100戶,劏房戶數字只升不減,估計超過22萬人租住籠屋、板房、劏房,而上述數字卻未涵蓋工廠大廈等原先非作住用的地方。
元朗工廈劏房: 地區委員會
不過,中電、港燈、水務署等方面不會主動調查,不少劏房租戶對實際水電費不知情,交水電煤予業主時又不一定有收據作證,對於收入偏低、手停口停的基層而言,追究業主的代價令人卻步。 美聯工商舖助理營業董事蕭俊傑稱,目前荃灣區內,同類僅面積約100方呎的工廈劏房,放盤量並不多,始終市場需求相對較細,單位購入後亦較難轉手,而且近期受疫情影響,市場氣氛轉趨審慎,部分業主選擇靜觀其變,或推出少量劏房作測試水溫。 至於B室內亦備有公共廁所、沐浴間,而業主亦有聘請清潔公司,定期前往清潔,而走廊亦整潔,沒有堆滿雜物,但公眾位置沒有設備冷氣,炎夏時較為侷促,同時此外,目前已有部分單位,獲小型公司作為辦公之用。 土地註冊處資料,該中層B室,業主於17年9月以1230萬購入,並以公司名義持有,為CHEER BRILLIANT LTD(展鵬有限公司),董事為1名李姓人士。 所以業主並非用工廈收住宅價 , 元朗工廈劏房2025 不要以為益業主好多 元朗工廈劏房2025 , 出事業主願意無保障下都改裝 , 就是貪細細間 , 容易租出。
元朗工廈劏房: 候選人提名
本屆區議會選舉提名期由2023年10月17日開始,至10月30日結束。 11月10日,區議會資格審查委員會裁定全部399名候選人資格有效。 惟截至提名期完結,所有有意參選的民主派人士皆沒有取得足夠三會成員提名而未能報名參與今屆的區議會選舉。 工廈租戶極擔心會有巡查被發現住用,很多時候保護意識較強,而且工廈大門經常多重上鎖,導致即使社工主動上門外展接觸亦有一定困難;同時租住工廈家庭在學兒童數字較少(14%),在欠缺學校、大廈法團、社會服務團體等媒介,極為阻礙其資訊吸收。 以是次研究中為例,即使接受所有租戶均為工作家庭,但超過九成(92.1%)卻並未有申請任何政府資助、接近六成(58.3%)並未有申請公屋,而主因是不知道申請手續(77.1%)。 除了除了社交、資訊孤立,工廈租戶心理上亦因巡查而出現心理壓力(40.6%),因擔心無家可歸而終日誠惶誠恐,但面對憂慮,一半租戶卻顯得無能為力(51.8%),只能出入更為謹慎,當中只有約一成(11.7%)曾尋找社工協助,猶如孤島隱形人。
元朗工廈劏房: 地區委員會投票率
與過往的選舉論壇不同,所有論壇不設任何候選人互相辯論或質詢的環節。 元朗工廈劏房 元朗工廈劏房2025 由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舉辦的論壇只設候選人自我介紹及由候選人回答事先預備問題的環節,[26]而由香港電台舉辦的論壇則只設候選人自我介紹及由候選人回答即場抽籤分配問題的環節。 項目地盤面積約20,150方呎,申請放寬20%地積比率,由12倍增加至14.4倍發展,而建築物高度限制由主水平基準以上100米,放寬至120米,即增加20%,以興建1幢樓高26層、另有4層地庫,設有數據中心及餐廳和零售設施的商業大廈,涉及可建總樓面約290,165方呎。
元朗工廈劏房: 元朗130呎唐樓劏盤月租$5800 廚房上設吊床 網民:好似火化
至於現時負責執行土地契約的政府部門主要是地政總署,但是該署一直強調全港私人土地契約「數量龐大」,又聲稱派員定期巡查包括多層工廈在內的私人土地、物業「欠缺效率」和「不合乎成本效益」,導致署方往往只會在接到有關單位違契情況的主動投訴時才會作出處理和跟進。 由於區內人口持續增加,同時要顧及內地旅客需要,如此龐大零售需求,令有意投資元朗的投資者更進取,而當中有不少金舖更不惜面對加租壓加亦要入市,反映他們看好元朗前景。 作為住宅供應重鎮的元朗,發展商近年紛紛在區內興建新盤項目,該批屋苑已於近年先後落成,單計2016年底至2018年初,短短1年半期間已有合共逾3,600伙住宅落成,令區內常住人口保及人流持增長,帶來龐大消費力。 不少小本經營或初次創業的年輕人,因為資金或生意種類而物色工廠大廈的出租單位,租作工作室。 一經定罪,就清拆命令而言,最高刑罰可處罰款20萬元及監禁一年,及可就罪行持續的每一天,另處罰款2萬元;就中止命令而言,最高刑罰可處第5級罰款及監禁一年,及可就罪行持續的每一天,另處罰款5,000元。 屋宇署解釋,將工廠大廈改作「劏房」,可對住戶構成極大的消防安全風險。
元朗工廈劏房: 元朗人口
執業大律師陸偉雄表示,工廠大廈出租作住宅用途是違反《建築物條例》,一般而言,將工廈單位劃分成劏房可能需要改動建築物原有的間隔及結構,可被視為非法改動建築物。 朱亮恆回覆本報指牛頭角志聯工廈的LOFTER PORT廁所是有熱水爐,至於LOFTER BAY廁頂假天花為何暗藏熱水爐架,朱表示根據樂風提供的資料沒有附送熱水爐,但他不肯定利嘉閣職員銷售時是否提及熱水爐架。 香港工業發展早已北移,不少工廈早已轉作商業及儲倉之用,某些地區的工廈如荃灣、青衣甚至超過四分一至一半單純作為倉庫之用,亦有部份地區的工廈,如觀塘、大角咀等甚至高達四分一單位未能確認現有用途的資料[5],用途未明。 截至2022年3月,屋宇署已巡查 218 幢目標工業大廈,至同年8月已發現有77幢工業大廈曾作非法住用用途[2]。 可是面對工廈劏房問題,政府卻未去主動統計工廈住宅人口及其社經背景,選擇忽略了解背後原因,未有訂下完善的安置計劃,反而只於工廈住戶入住後才去巡查檢控,而且巡查時亦未有評估居住風險訂定取締優次,反而一律要求業主清拆,導致業主惡鬥租客,最終受害的亦是基層。
根據海關統計數字,2016年兩個接近元朗入境口岸包括落馬洲、落馬洲支線及深圳灣佔整香港流量43.5%。 其中落馬洲2016年全年錄得約2,724萬人次,佔整體流量9.18%,深圳灣錄得3,852萬人次,佔12.98%,而落馬洲支線錄得6,341萬人次,佔整體人次21.4%。 首個社區客廳項目今年內於深水埗福華街推出,為期3年,預計為至少500個「劏房」戶提供服務,全年服務共約8萬人次。 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的稅率即日起減半,兩者均會由15%減至7.5%,減輕已擁有住宅物業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再購買住宅物業時的財政負擔,以及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購買住宅物業的成本。 繼續透過資助出售房屋,包括「居者有其屋」(居屋)、「綠表置居」(綠置居)、「港人首次置業」,及新的「樂建居」等計劃,在整體布局上設置公私營房屋軌道銜接的置業階梯。 該租盤位於元朗又新街一幢唐四樓,廣告稱是「全新大套房」,面積約130呎,以「多窗,開揚,有床有櫃」作招徠。
House730搵樓大本營每天均會提供全港各區的最新香港寫字樓出租、工廠大廈出租及工作室出租資訊,詳列單位的面積、月租、地址及圖片等,讓租戶自行篩選,輕鬆租到心水工作室、寫字樓單位及工廈單位經營業務。 若對寫字樓及工廠大廈的租盤有興趣,可直接透過業主或代理提供的聯絡方法查詢詳情。 政府在12月9日舉辦「區選繽紛日」,免費提供各種活動及優惠,以鼓勵市民在區議會選舉踴躍投票。 同日晚上7時至10時,無綫電視、ViuTV、HOY 元朗工廈劏房 TV、鳳凰衛視、香港電台、新城電台、商業電台七間電子傳媒合作的大型戶外音樂會《共建美好社區大匯演》在西九文化區竹翠公園、灣仔海濱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以及沙田公園露天劇場同步舉行。 12月5日,政府表示將於投票日作出兩項貼心安排,包括選民在投票後會獲派發一張政府心意謝卡、及在投票站旁會設「打卡位」讓市民可拍照留念。 《獅子山下 共建美好社區》由接近100名歌手和演員表演,包括鄺美雲、炎明熹、劉威煌、許靖韻、陳柏宇、蘇永康、鍾鎮濤、歐瑞強、胡鴻鈞、張衛健、車沅沅、李龍基等歌手,以及麥長青、阮兆祥、黎耀祥、陳豪,還有由劉丹率領一眾《愛‧回家》演員。
租賃市場失衡多年,小型單位租呎比美豪宅,基層承擔力不足,令工廈劏房繼續有市有價,即使屋宇署已持續檢控,本會亦發現部份經巡查後的工廈已死灰復燃。 基層難以負擔私樓租金,搬離工廈劏房非「不為」而是「不能為」,強硬取締工廈劏房及天台搭建物,只令真正困苦的市民礙於經濟能力只是變得「隱形」,在同樣惡劣環境下「隱居」,問題根本未有杜絕。 按照是次受訪的工廈住戶提供背景分析,工廈住戶多為51至60歲組別的中老年的獨居人士(53.3%),而且男性稍為偏多,當中16.3%家人在內地,真正單身的也高達37%,工廈亦分間不少伙數,最多的一個單位被分劏成40伙,人均面積中位數只有40平方呎,亦需6人共用一個洗手間。 雖然近工廈並非符合居住用途,但面對實際經濟的困境,基層其實並無選擇,政府卻未有對症下藥去處理房屋及安置問題,反而忽視問題根源,繼續在未有安置政策下繼續定期進行巡查並即時清拆,令一眾居於工廈的基層誠惶誠恐。 即使立法會終於去年10月20日三讀通過,並於今年1月22日正式實施《2021年業主與租客(綜合)(修訂)條例草案》(《條例》),並涵蓋保障工廈劏戶,但若租戶想受到法律保障,就必須先證明其處是所作「住宅用途」,並向土地審裁處證明相關改變是得到業主的同意或默許,令想獲得基本保障亦困難重重。 新蒲崗1幢工廈有樓層劏成30間工作室,內設獨立廁所與熱水爐,月租6800港元,代理暗示不少租客都是早出晚歸,又指有人查問可稱從事網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