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參加一個政府就「鐵路發展策略2000」的諮詢會,與會者大部分是受影響新界地區居民代表,以及專業人士,大家都對港府未來發展鐵路集體運輸系統,在大前提上是支持的,當中尤其在荃灣往屯門之間的沿海鐵路線,更獲得與會者明確表態贊成。 港鐵指,根據其西鐵綫及馬鐵綫之環評,採用適當的軌道設計,可以紓緩由地層傳導噪音,所以並不預期項目將有不良的地層傳導噪音影響。 對於具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以及包括古迹的建築文物,預期並不需要緩解措施。 註釋:北環綫第一期只興建在東鐵綫落馬洲支綫上增設的古洞站,第二期則為西鐵綫錦上路及古洞站之間的北環綫主綫,並於新田、牛潭尾及凹頭增設3個中途站。 2012年4月20日,香港政府提前完成並且公佈《鐵路發展策略2000》的檢討報告,透過「我們未來的鐵路」第一階段進行為期3個月的諮詢。 其實現時新田古洞一帶屋苑多屬獨立屋或洋房,以大價豪宅為主,一般業主本以有車作代步,有鐵路概念與否對該區居民來說並非主要考慮。
- 《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在新界西北除了有屯門南延線外,亦包括加設新洪水橋站及全新興建的北環線,其中北環線的興建更從此將東西鐵線連接,形成一個大循環,更有利西北居民前往北區甚至深圳,區內樓市潛力宏大。
- 公務員宿舍有六座五層高及五座四層高之宿舍,提供336個單位,分配與已婚警察人員及區內各部門公務員居員。
- 過去港府曾委託房協研究在大欖隧道一帶作郊野公園邊陲地帶作用途研究,後來叫停,惟前特首梁振英近期再提出有關計劃。
- 凹頭區內有具高生態價值的沙埔濕地,我們在發展鐵路的同時,將繼續致力保護環境,確保當區生態的可持續性。
- 值得留意的是,文件指在進行步詳細規劃及設計工作後,將落實錦上路站、凹頭、牛潭尾及新田為地面或地下車站,古洞站則建議為地下車站。
由於其餘三地保持為鄉郊地帶,人口密度甚低,在未確立大規模發展前,未必有需要設站於此。 2020年11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及會加緊落實北環綫,配合古洞北新發展區公營房屋入伙,帶動新田、牛潭尾及凹頭一帶發展。 政府至今在沿綫附近物色到總面積約90公頃(相當於4個太古城)的房屋用地並陸續進行研究,當中包括新田/落馬洲樞紐,若落實北環綫,土地可望帶來超過7萬個房屋單位。 北環線約長10.7公里,提供穿梭於兩個站(即錦上路站和古洞站)之間的服務。 除了服務新田等沿線居民,北環線其中一個功能是成為一條連接現有西鐵線及東鐵線的鐵路線。 日後區內乘客可於錦上路站轉乘西鐵出市區,又或於古洞站轉乘落馬洲支線往落馬洲/上水/ 羅湖。
凹頭站位置: 車站及接駁路線
現時旅港大長隴鄉萃渙堂建醮勝會,於每逢閏月之年農曆八月十三至十五日均在九龍城賈炳達道球場建醮祭祖,並賀驪山老母誕。 走了百多米,稍稍聽到沙頭角公路的噪音,火車左轉入下一條村莊 — 大朗。 「1924 年航空照片組」記錄了鐵路走線,禾坑—石涌凹展線大部分鋪在一米至五米高不等的土墩上,而土墩有標準的規格、下面有涵洞,加上以火車橋連接,只要找到這些元素,就能夠與農田土墩區分。
- 新界西北發展潛力優厚,配合北部都會區概念及未來港鐵北環綫發展,新鴻基地產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申請,計劃於元朗潭尾打造大型綜合項目,提供接近1萬伙私宅,規模媲美沙田第一城,較同系西貢十四鄉發展項目擬建約9,700伙還要多。
- 擬建的北環綫將在新界北形成一個環狀鐵路網絡,完善新界東西的鐵路連接,並有助釋放沿綫土地的發展潛力,帶動香港的長遠發展。
- 太平紳士尹耀聲夫婦、新界高級視學官胡興德、屏山理民府徐家祥、學生家長聯誼會主席林慎;修,南約童軍總會鄧乾新等、學生數百人。
- 當中於本年4月亦向城規會申請元朗YOHO MIDTOWN 第二A、二B及三期的發展,其中二A期亦擬設1幢37層高酒店,總樓面為13.14萬方呎,涉及324間酒店客房。
- 由於展線鋪在山邊,大部分至今天仍是官地,一百年來沒有發展,因此今天沙頭角支線的路基、橋躉等遺蹟都保存在這段展線裏。
項目距離未來北環綫凹頭站約800米,東面為作高密度發展的沙埔公屋潛力用地,而申請地盤已為熟地,土地的北面及南面早年亦已獲城規會批准作大型特賣場及酒店發展。 除了多個香港樓盤資訊外,House730亦提供不同類型的樓市資訊,包括地產新聞、成交數據等等,讓你成為精明買家或租戶。 House730雲集香港各類型樓盤資訊,包括香港新樓盤或是二手樓、港九或是新界、住宅或是工商業大廈,務求為用戶提供最全面的樓盤資訊。 另一個可留意的北環線沿線為凹頭,預期未來興建多達四萬個公私營單位。 事實上,該區近年不斷有新盤落成,當中規模最大的為新鴻基地產旗下的峻巒,已成為該區的地標,市場曾估計凹頭站將設在該屋苑附近,但最終以相關部門公布為準。
凹頭站位置: 九龍城寨「三不管地帶」 清拆前一遊!
早前有消息指,凹頭、牛潭尾及新田的住宅發展,最快入伙的一幅用地是位於凹頭沙埔,預計於2030至2031年入伙。 根據運輸及房屋局遞交立法會文件顯示,北環線古洞站的開通日期,將以古洞北首批公營房屋的入伙日期為準,即「古洞站」料於2026年開通。 議員指,政府日前透露過北環線或要分期興建,擔心項目將淪為屯馬線翻版,需分期逐段開通,隨時需等多10年都未能全線通車。 顧問公司建議不設上述三站的理據,在於上次研究時,預計北環線沿線的凹頭、牛潭尾、新田及古洞地區,將會在二○一六年發展為超過20萬人口的發展區,因應人口增長放緩,政府修訂新發展區選址,四地中只有古洞北列入規劃研究,初步計劃容納65,000人。
走線長十一點七公里,初期稱為「粉嶺支線」,通車初期從粉嶺至石涌凹,翌年才通至沙頭角。 凹頭站位置 通車初期有粉嶺、龍躍頭、孔嶺、禾坑、石涌凹及沙頭角共六個車站,一九一六年增加「隨意站」— 由於鐵路以兩英尺窄軌規格建造,因此車速不高,乘客可以隨時「叫落」或「截車」,不局限在車站上落。 香港電車曾經實行「隨意站」,現今仍有「隨意站」的有馬來西亞的山區鐵路(米軌)和著名的阿拉斯加鐵路(標準軌)。 而北環綫支綫則由新田站向北延伸,經洲頭站前往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後,再接入重置後的深圳皇崗口岸之地下預留位置,並以一地兩檢形式與深圳通關。
凹頭站位置: 遊廢棄鐵路 + 公路 — 舊京廣鐵路、梅樂公路、桂坑尾瑤寨
迄今,政府在北環線附近物色到總面積約90公頃的房屋用地,相當於四個太古城,正陸續進行研究。 我們期望這些用地可以帶來超過70 000個房屋單位,其中30 000多個來自新田/落馬洲樞紐,10 000多個來自牛潭尾站附近的棕地,其餘在凹頭站附近一帶棕地。 只聞樓梯響多年的北環線近期展開新一頁,政府終於踏出一步,邀請港鐵為項目作詳細規劃。 北環線的興建將大幅節省來往新界東與新界西的時間,該線沿途涉及五個車站,要在沿線找尋住宅潛力盤,以下位置值得留意。
凹頭站位置: 位置資訊
新校於1947年開始興建,由蘇炳記興建,於 1949年10月落成開課,連建築費達廿一萬,由教育局資助十萬元,餘下十萬元由元朗紳商鄧伯裘、趙聿修等發起募捐籌款(興建兩年之久,可能跟香港政府到1948年年中還未確實撥款日期有關)。 新校落成後即時投入教學,由梁秉憲擔任新校校長,港督葛量洪爵士曾於1950年4月24日視察,學校原定於1950年7月24日舉行開幕典禮,不料建校委員會主任鄧伯裘離世而延遲至9月11日舉行。 開幕典禮由教育司柳惠露主持啟鑰禮,來賓包括教育界名流、新界理民官及官員、東華三院主席、總理、華商總會代表、莫樂天神父、大埔鄉議局、大埔商會、元四邑商會、港九中醫師公會等。 牛潭尾站(Ngau Tam Mei Station)係香港一鐵路車站,喺新界元朗區牛潭尾,歸港鐵北環綫,而家重建議緊。 相信於香港抗日戰爭中,英軍未有防止日軍從深圳入侵而炸毀紅毛橋,因為香港光復後,港英政府整頓新界交通,於1949年替紅毛橋加建了新橋樑,以應付調港之軍車,例如坦克車鐵甲車等,提供堅固之道路面對北方的中共壓力。
凹頭站位置: 鐵路藍圖(三): 北環線接通東西鐵 元朗北潛力增
雖然九廣鐵路公司的鐵路網已經交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50年,而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於2008年年報中亦有繪出北環綫之路線,但是由於香港政府沒有表態,北環綫的處理也沒有包括在兩鐵合併的內容中,所以就興建計劃沒有確實的結果。 近年,北環綫與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合併為一個項目進行研究,在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的「共用通道方案」下,高速鐵路列車將會行經北環綫錦上路至洲頭附近一段的路軌;然而共用通道方案在2007年8月香港政府決定採用「專用通道方案」的同時被否決。 東鐵綫落馬洲支綫及屯馬綫錦上路站已經預留了設施以作伸延之用至今。 九鐵決定大幅縮減北環線規模,部份路段將改以單軌雙線行車,不會有列車直接由西鐵駛往東鐵上水站。 為了令西鐵乘客可轉乘東鐵,九鐵在上水至落馬洲支線增設洲頭站,作為東西兩鐵的轉車站;預計建築費可由一百億元,大幅減至五十至六十億元。 九鐵主席田北辰預計北環綫可於2012年落成啟用,而票價方面會比巴士更具競爭力。
凹頭站位置: 北環線|五車站位置曝光 預留走線通錦上路以南、坪輋及深圳皇崗
另外,在早期提出方案中指出的洲頭站,於《鐵路發展策略2014》文件中經已不再提及,因此原作為提供東鐵綫與北環綫轉車的車站落實機會應該相當渺茫。 北環線第一期將在落馬洲支線上增設古洞站, 而北環線第二期將包括一條約 10.7 公里長的鐵路以連接錦上路站及古洞站,並於新田、牛潭尾及凹頭設有三個中途站。 北環線第一期工程預計於2023 年動工,目標於 2027 年竣工。 北環線第二期工程預計於 2025 年動 工,目標於 2034 年竣工。 新田站則在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的市中心附近,主要以隧道和高架橋連接。 早前元朗區議會曾審議該發展樞紐的初步城市設計框架,以及初步土地用途計劃。
凹頭站位置: 車站位置
我介紹過幾條國內國外展線,包括雲南滇越鐵路人字橋展線、庫頁島 Devil’s Bridge 環形展線和日本箱根人字形展線,「禾坑—石涌凹展線」只屬超蚊形,不過符合車速慢、低成本的原則。 其中一戶說,小時候聽祖母說,屋後就是禾坑站,屋旁有路基的涵洞。 另一戶年紀較大,他不單確認禾坑站,也說出讓對頭火車經過的側線的位置,也記憶小時候在車站遺址執路釘。
凹頭站位置: 預計2023年動工及2027年竣工
後來,新界農展會改於元朗八鄉石崗舉行,展出時間更長至七天,後期的農展會曾經被批評為一種向市民表現社會昇平的一項活動。 當時元朗官立醫局負責學生健康及定期檢查,學校經常與元朗官立四校(元朗公立中學, 鄉村師範學校, 元朗官立小學及鄉村師範附屬小學)於大陂頭運動舉行田徑運動會。 元朗公立中學由香港聖約翰救傷隊提供訓練,學生亦可以加入元朗支隊成為女護士,因為趙聿修為香港聖約翰救傷隊元朗區主席。 昔日1954年元朗廣興園十八街大遷拆事件,由於當時廣興園地勢比起大馬路低於四五尺,業主用泥填高該地以方便興建康莊街市及樓宇,將元朗中學附近一土山的山坭用作填地築路用。
凹頭站位置: 車站設計
政府預計今年上半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2021年下半年展開勘查研究。 新校課室不敷用,學校於1953年進行擴建工程,於學校兩翼增建課室六間。 對於凹頭這兩棵「古樹名木」大樹,令人想起 凹頭站位置2025 1898年英國接管新界遇到反抗,港英政府隨即於大埔、元朗凹頭及屏山三處地方皆建立警署派兵駐守,以作鎮壓新界村民,而凹頭警署剛好位於八鄉和十八鄉主要交界處,就在凹頭這兩棵名木附近。
凹頭站位置: 車站數目
元朗官立小學於1904年創立,至今已經有過百年歷史,昔日的外觀屬紅磚屋格調,現在外牆掃上白色。 凹頭站位置2025 而元朗公立中學於1964年落成,由鄉紳集資興建,是新界歷史最悠久的中學。 元朗公立中學的凹頭原址前身是元朗凹頭警署,建於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有大量英軍駐守,代表英國正式接管新界,現為東華三院馬振玉紀念中學的所在地。 「凹頭」亦寫作「坳頭」,而「凹頭」中的「凹」則依古時讀音讀作「坳」,因為凹頭地理位置屬於山坳。
凹頭站位置: 新界東機槍堡及戰壕探險
2012年4月20日,北環綫興建計劃擱置多年後納入最新一次的公眾諮詢內容,走綫更長遠至可以伸延至打鼓嶺。 凹頭站位置 顧問指出,因為新發展區的規劃情況近年大幅改變,故此原本建議於凹頭、牛潭尾及新田興建的車站或會取消,走綫日後可以選擇由錦上路直達古洞或落馬洲,再接駁至落馬洲支綫。 報告指出,按照原有規劃,北環綫途經過牛潭尾及新田等地,本來預計於2016年會有20萬人居住,但是由於香港人口增長程度放緩,只有古洞北被納入為新發展區研究,預計日後只會有6.5萬人,故此北環綫的原設計的車站可以減少。 相反,因應《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預定人口密度不斷提高,北環綫計劃向東伸延,連接粉嶺北新市鎮及坪輋/打鼓嶺新市鎮。 文件亦指,工程包括潛在錦上路以南擴建、位於新田以北潛在落馬洲河套及皇崗口岸分線之備置工程。
凹頭站位置: 元朗官立小學
北環線途經的位置,包括濕地緩衝區等,生態價值較高的地區,同時附近一帶亦為候鳥飛行路線,港鐵稱,為減少營運期間產生的噪音,主要的可行措施包括設置隔音屏障、半密封式隔音罩及全密封式隔音罩,設置附空氣調節的全密封式車站月台及大堂。 梁振英於2017年的《施政報告》曾提出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曾委託房協研究大欖郊野公園邊陲作房屋用途,有關選址正正位於錦上路站以南,當時的研究預計在2019年底完成基線研究,但政府在2019年上旬叫停研究。 時任房協行政總裁黃傑龍曾指,當時處於實地視察生態情況階段,未展開公眾參與。 古洞站屬北環線一期工程,將較早於2027年建成,早前已公布會是地底車站。 至於其餘4個站,文件表示,要在進一步詳細規劃及設計工作後,才能落實是地面或地下車站,但指出為處理嘈音問題,車站會採用附空氣調節的全密封式車站月台及大堂。 古洞北新發展區在全面發展後,將容納合共 凹頭站位置 人口和33 300個職位。
凹頭站位置: 港鐵路綫圖
其中北環線項目預計會分階段完成,其中為配合古洞發展,已作結構預留的古洞站會率先興建,並成為北環線與東鐵綫未來的轉車站。 古洞北新發展區預計未來容納約12萬人口,而錦田南公營房屋發展計劃,亦預計有4萬人遷入,交通需求大增。 運房局早前宣布開展北環線項目,接駁東鐵線及西鐵線,項目預計分兩期建造,首期於東鐵落馬洲支線加設古洞站,第二期則為錦上路站至古洞站,中間增設3個中途站。 凹頭站位置2025 另外,他說,北環線第二期會連接東鐵線及西鐵線,在新界及九龍形成一個環狀鐵路,大大改善新界東與新界西之間的運輸連接。 現時在繁忙時段往返元朗/錦上路及古洞之間,路面車程需約60至80分鐘,但使用鐵路的話,需時會大幅縮短至僅約12分鐘。
凹頭站位置: 位置
現時凹頭的發展並不明朗,政府並沒有計劃發展該地,所以北環線只會預留位置,將來並不一定興建車站。 北環線全線長10.7公里,設錦上路站、凹頭站、⽜潭尾站、新⽥站及古洞站。 文件指出,錦上路站將設在現時屯馬線的錦上路站旁,而凹頭站則會在沙埔發展區附近,根據文件內地圖資料,該站選址鄰近區內PARK YOHO系列多個樓盤的北面位置。 沙埔發展區為政府公布8幅棕地群中,較具規模的一幅,預計可以提供7000伙住宅。
凹頭站位置: 設計資訊
此外,鄰近還有爾巒及山水盈兩個屋苑,前者樓齡七年,後者2020年底開始入伙。 (4)回顧香港建鐵路的歷史,建造鐵路從來都不能光靠票價收回成本,以「地產」養「鐵路」已是傳統智慧。 說新田、牛潭尾及凹頭三地保持為鄉郊地帶,所以在此建站不合成本效益,這是否與港府另一邊廂在做開發土地儲備的諮詢有矛盾? 與其考慮填海及開發岩洞等耗時甚久而昂貴的途徑,何不在上述三地設站,而開發成新市鎮。 (2)「設站」與「客流量」是雞同蛋的關係,設站於一個新開發區,提供了機遇讓鐵路站上蓋及其周邊地域成為新開發的節點,加以規劃住屋及配套設施後,自然帶來新增人口,新增人口帶來鐵路的客流量。 當地居民不接受可以理解,他們原先預期港鐵東西線透過連接古洞及錦上路站而接通,為沿線三個站周邊地區居民帶來交通便利,如今顧問的新建議令居民由得變失,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文件顯示,除了古洞站,錦上路站、凹頭、牛潭尾及新田日後也有可能成為地下車站,規劃師林嘉輝認為有關建議可避免出現長形車站,將區內發展用地分割成兩節,並騰出優質位置建上蓋項目,增住宅供應。 值得留意的是,工程還包括潛在錦上路以南擴建、位於新田以北潛在落馬洲河套及皇崗口岸分線之備置⼯程,業界認為這顯示未來可能出現接駁走線。 凹頭站位置 值得留意的是,工程還包括潛在錦上路以南擴建、位於新田以北潛在落馬洲河套及皇崗口岸分綫之備置行程,業界認為這顯示未來可能出現接駁走綫。
凹頭站位置: 北區隱世勝景 — 山雞湖 + 上水華山軍路
顧問服務範圍包括就計劃制定工程設計,擬備建造時間表、刊憲圖則和項目成本估算,以及與政府部門及其他持份者聯絡。 惟就錦上路以南未見政府有何規劃需要港鐵於錦上路南有潛在擴建進行備置工程。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指,政府現時於錦上路以南附近棕地作公屋的選址規模較小,一定不足以支撐多一個站,很可能配合港鐵上蓋物業,及前特首梁振英早前重提的郊野公園邊陲發展。 港鐵近日就北環線項目提交環評研究文件,當中交代北環線整條走線,將穿過沙埔發展區、沙埔濕地、潭尾山至古洞新發展區,將以隧道和⾼架橋混合興建,但暫未決定錦上路站、凹頭、⽜潭尾及新⽥為地⾯或地下⾞站。 凹頭站位置 的住宅及一些農村,但發展並不明朗,政府並沒有計劃發展該地,所以北環線只會預留位置,將來並不一定興建車站。
凹頭站位置: 曾獲封「香港Adele」 44歲李佳嫁英籍老公誕兩子後再出道
由於青山公路通往朗善邨的友善街,以及毗鄰朗善邨的友全街的路面設計並不適宜專營巴士運作。 居民如需使用巴士服務,可步行到青山公路近東成里的巴士站,乘搭途經青山公路多條巴士路線前往不同地點。 此外,該公司及有關人士持有的元朗錦綉花園以東一幅用地發展低密度住宅發展,擬建106座洋房,而發展商最新再提交發展方案,當中包括原來的佈局外,申請人再加入2個設計,包括設立單車亭和食肆等。 同時,新地吼準新界西的酒店前景,亦積極在區內部署發展新型酒店。 當中於本年4月亦向城規會申請元朗YOHO MIDTOWN 第二A、二B及三期的發展,其中二A期亦擬設1幢37層高酒店,總樓面為13.14萬方呎,涉及324間酒店客房。
凹頭站位置: 香港舊路軌的故事(唔關九廣鐵路的故事)
凹頭站(Au Tau Station)係香港一鐵路車站,喺新界元朗區凹頭,歸港鐵北環綫,而家重建議緊。 地盤南面約29.56萬方呎土地將用作重置醬油廠房,貼鄰約6.67萬方呎用地預留作小學用途。 此外,該項目亦會提供約15.02萬方呎非住宅樓面,包括約7.3萬方呎商業樓面作零售及餐飲用途,而整個地盤的東北角落,將設有3幢建築物作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包括長者鄰舍中心、安老院、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及幼兒中心,營造長幼共融和諧社區。 由於距計劃竣工長達14年以上,要入手沿線物業,樓齡及位置皆是重點。 古洞站將最先落成,而錦上路站更存在已久,惟前者目前物業供應以洋房及獨立屋為主,包括天巒及歐意花園,選擇有限。
至於凹頭站,則擬設於沙埔發展區附近,地圖顯示該站選址鄰近區內PARK YOHO系列多個樓盤以南位置,附近一帶的沙埔用地,政府正研究興建公營房屋,消息指擬建七千伙。 北環綫全長約為十點七公里,總站為錦上路站及古洞站,設三個中途站,分別為凹頭、牛潭尾及新田。 政府年初邀請港鐵詳細規劃及設計北環綫,料二○三四年竣工;港鐵最新提交的環評文件,率先透露五個車站的具體位置及發展情況,其中錦上路站擬設於現時屯馬綫錦上路站旁。 透過運輸基建,帶動土地發展,為沿線地區創造更多發展機遇,提供更多房屋用地,造就更多房屋單位的供應。
凹頭站位置: 巴士站位數目
鬧鬼之說就好難證實,但部分路軌(今天的路基)被留下,原因是走線是官地,特別是禾坑至石涌凹一段,因為遠離了沙頭角公路,因此避過發展,結果被保留了。 由於展線鋪在山邊,大部分至今天仍是官地,一百年來沒有發展,因此今天沙頭角支線的路基、橋躉等遺蹟都保存在這段展線裏。 那是靈愛小學的一篇,是機遇和巧合加上有師兄師姐分享資料,加上有走過當天李鄭肖珍的草籚,才以決定用文字記錄下來,現時相信沒有一個讀靈愛小學的學生知道創校的故事了,包括我一年前的我。 錦田河鐵橋被元朗鄉民稱為「紅毛橋」,因為鐵橋是由英軍所建,而紅毛是中國人形容洋人的俗稱,廣東人眨稱紅鬚綠眼的英國人(和荷蘭人)為紅毛鬼,後來更泛指歐美洋人。 不過現時根據香港法例《種族歧視條例》,稱呼老外為紅毛鬼有機會觸犯第602章第7條種族騷擾條例,當然亦要視乎對方的中文程度吧。
北環綫並沒有增設任何車廠,相信北環綫會與屯馬綫共用八鄉車廠及其列車,但港鐵至今仍未透露會否增購列車。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將由屯馬綫錦上路站出發,以古洞站作終點站,沿途設有凹頭站、牛潭尾站、新田站,古洞站同時接駁東鐵綫。 朗善邨建於凹頭政府職員宿舍故地,有三座非標準設計公屋-善良樓、善愛樓、善勇樓、以及一座小型商場,已於2017年2月開始入伙。 朗善邨小巴總站(Long Shin Estate Minibus 凹頭站位置2025 Terminus),位於元朗區凹頭朗善邨善愛樓外,是一個路邊專綫小巴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