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審裁處暫委法官陳玲玲於今年7月,裁定房委會須支付相關座數自1999年12月起計的管理費,房委會其後在評定金額的聆訊中引用《時效條例》,指不應被要求繳付超過12年前、即2001年10月以前近兩年的管理費。 惟法官指房委會當初在狀書中並沒提出以此作抗辯理由,故不接納相關理據,裁定房委會須支付至今年8月所欠的4500萬元管理費及利息逾2600萬元。 釘契分多種,有因僭建物而被釘契,也有因與物業有關的欠款而被釘契。 中原地產研究部聯席董事黃良昇指,買家只要清楚被釘契單位的風險,而又肯承受這些風險,就可買入被釘契的單位,「被釘契嘅單位,售價一定會比市場平一截,如果唔係唔會吸引到買家」。 發生兩宗醜聞後,當時立法會通過對時任房屋委員會主席王䓪鳴及時任房屋署署長苗學禮的不信任動議,但議員提出修正案要求兩人立即辭職的方案就不獲通過。
- 房委會隨後而到高等法院上訴,最後上訴得直,需發還土審處重審。
- 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
- 領匯發言人表示,頌富商場的喉管並非設於露天廣場的地底,領匯會定期維修保養物業,確保設施運作暢順。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 「你身為一個高官,帶領一班人同我哋談判,係咪應該聽對方講嘢,係咪唔應該我一開始講就離場,直至我講完嘢先返來!」經記者再三追問,他才道出對方是房屋署助理署長梁世智。
- 莫希望上訴庭就土地審裁處是否應該處理《時效條例》作裁決,如裁定應該需要處理,則須將案發還土地審裁處再審。
- 糾纏六年的天水圍天頌苑管理費爭議,上週三房委會放棄上訴後終於畫上句號,令選擇在土地審裁處自行申辯的小業主莫炎熙,有望為屋苑六千住戶討回七千萬元管理費。
9月24日,房委會決定花1.89億元,聘請工程師把H、K和L座進行加固工程,L座另外作修復工程。 2003年,高等法院裁定其中2名工程人員串謀詐騙建築師及房委會罪名成立,重判入獄7年,同案5名工程人員則脫罪。 莫炎熙形容未來三個月是關鍵時期,房署可能會想方設法令天頌苑業委會接納一千萬元的和解方案,所以他向房署提出在十一月的業主大會加插議程,由居民成立追討委員會。
天水圍短樁: 事件經過
但我希望闡明,像香草園一類的社區藝術,其藝術的性質不在結果,而在跨越個人界限、與他人/他物對話的體驗。 分享,作為在天水圍基層社區尚未來臨的文化,是正在生產的意義。 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重視永續自然(permaculture)的原則,「觀察並互動」、「小即是美」,他們在社區裏的工作盡量隨社區變化而發展,也盡量不急於求成,逐步逐步來。 「游擊菜園」雖然好玩,但始終游走於私有產權的灰色地帶,若果社區不理解,容易造成壓力。 而且甘冒風險去種田,其中的社區意義若沒有說明,亦着實浪費了種田的氣力和心思。
社區報的專題採訪和報導並重,嘗試並置不同地方的經驗,和各種有關種植的社區資訊,帶動社區裏的意見往前走。 5.柴灣工廠大廈會改建作公屋出租,增加180個單位供應,市建局亦將重建兩幢工廈,一幢重建作住宅,提供180個單位。 東方日報報導, 死者梁造財(四十七歲),与妻子及四子女住屯門龍門居,梁曾在天頌苑地盤當散工數月,天頌苑落成后,轉到天水圍另一地盤工作。 上周五傍晚突有廉署人員到地盤,將他及數名工友帶返中區執行處總部,協助調查該宗短樁案。
天水圍短樁: 事件及爭議
同年9月,由於一連串問題地基工程(尤其是天頌苑一期)引起社會關注,房委會主動全面勘察轄下地盤建築物的沉降情況。 12月8日,房屋署勘察發現愉翠苑D座及E座出現嚴重沉降,於是聘請專家獨立調查,證實該兩幢樓宇短樁情況嚴重;房屋署並於同月23日向廉政公署舉報,指事件牽涉貪污。 天水圍短樁2025 26座問題公屋醜聞是1980年代多座香港公共屋邨被揭發存在結構問題的事件,一共發現577座樓宇存在結構問題。
- 他又指,由於這兩幢樓宇已空置十四年,買家購入時須做好幾項驗樓工作,包括檢查水喉有否滲漏、窗框有否生鏽、電線膠有否出現溶蝕等問題。
- 1998年5月至7月期間,為加快挖掘樁孔,會漢兩名董事指使員工無須將「臨時套管」打入樁井底部,改用泥土穩定劑以鞏固樁井內壁,但是情況仍未有改善跡象。
- 廉政公署控告7名工程人員,涉嫌訛稱地基樁柱符合規格,串謀詐騙房委會,經過逾80日審訊,負責監工及品質控制的2名工程人員,裁定串謀詐騙建築師及房委會罪名成立,重判入獄7年,同案5名工程人員則脫罪。
- 筆者認為,要改變剩餘單位的用途並不容易,繼續維持居屋用途應屬最可行的做法。
- 但我希望闡明,像香草園一類的社區藝術,其藝術的性質不在結果,而在跨越個人界限、與他人/他物對話的體驗。
莫希望上訴庭就土地審裁處是否應該處理《時效條例》作裁決,如裁定應該需要處理,則須將案發還土地審裁處再審。 近日有網民在社交平台上傳相片,指天水圍天恒邨對出的明渠旁邊,有9座高約2米的巨型圓柱,頓時引起居民的熱烈討論,「日日返工經過都唔知係咩」,更出現各種千奇百怪的猜度。 有人指這「係貓抓柱,比貓貓磨爪用」,又有人指這是「護河樁柱」,造護土牆前先建圓柱,是用來鞏固河邊護土牆,也有人指是阻止車輛駛入違泊,說法疑幻又似真。 天水圍出現神秘巨柱陣,在區內「紮根」近20年,但街坊仍不知道有何用。
天水圍短樁: 樓宇
原業主於1997年11月以256.8萬元購入,帳面獲利129.2萬元或五成。 天水圍短樁 曾涉短樁案的天水圍天頌苑呎價9個月內急升51%,最新綠表呎價造5,462元,創屋苑新高,媲美房委會以市價六折發售的新蒲崗景泰苑平均呎價5,658元。 祥益地產黃肇雯表示,天水圍居屋天頌苑呎價連環破頂,屋苑L座高層5室,實用650方呎,綠表成交價350萬元,呎價5,354元,原本打破8月份屋苑綠表呎價最高的紀錄5,182元。 其後同座高層2室,實用650方呎,以綠表價355萬元成交,呎價5,462元,呎價再創新高,成為屋苑綠表最貴呎價。 比較今年1月份,屋苑高層三房戶綠表呎價3,616元,呎價9個月內急升51%。
天水圍短樁: 項目會所、景觀、交通、生活配套及社區康樂設施
同年8月,會漢因出現經濟困難而停止使用泥土穩定劑進行地基工程。 8月至9月期間,曾有會漢地盤職員就事件向會漢董事示警,但不獲理會;會漢董事並策劃一連串欺詐行為以掩飾違規工程。 天富苑是天水圍北第一個發展住宅項目,建築密度比較天頌苑高,但是未至於像天華邨、天逸邨及天澤邨一樣規劃時用盡最高的地積比率興建及屋苑休憩空間比較小的情況。 逸東邨(Yat Tu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西大嶼山東涌的西部,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於2001年3月入伙。 邨內分為逸東(一)邨(項目編號為IS02NR)及逸東(二)邨(項目編號為IS03NR)。
天水圍短樁: 業主放盤
梁啓榮憶述,房屋署約在98年中,經測試後發現愉翠苑兩座興建中的居屋出現沉降問題,抽驗樁柱後,發現D座及E座的36支樁柱只得四支的深度合格。 東網記者各多個部門查詢,原來圓柱是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00年發展天水圍新市鎮時建造,並由各種高度及直徑的圓柱形花崗岩組成,約有30支。 發言人指,圓柱屬園景藝術建築的一部分,未來沒有計劃移動。 同類單位上月也錄成交,J座中層2室,同是650方呎3房戶,成交價391萬元,呎價6,015元,已經是新高紀錄,相隔不足一個月再度破頂。
天水圍短樁: 廉署逼供 助查短樁案散工跳樓死
天水圍天富苑聚富及賢富閣:案情與天頌苑相似;前者需進行補救工程,於2003年完工,並於2007年出售;後者則如期完工及出售。 葵涌(Kwai Chung)在香港新界西南,亦是荃灣新市鎮的一部份,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 天水圍短樁2025 在香港行政區劃中,曾經為荃灣區,葵涌後來與青衣島一同分拆,組成葵青區。 葵涌可以再細分為–、–及–,住宅主要集中在上葵–及下葵–,較多大型的公共房屋及私人住宅,人口比較稠密,而工業區則主要集中在中葵–一帶。
天水圍短樁: 房屋署
然而,天頌苑出現嚴重的沉降現象,是因為樁柱未達到足夠深度,這就反映了現行監察制度存在著問題,當局必須加以正視,積極改善現行制度及堵塞漏洞。 此外,當局須要重新招標進行維修工程,浪費了納稅人的金錢,亦延誤了建屋進展,其中涉及損失非常龐大,民建聯促請當局認真找出事件中是否涉及有人失職,及有那些人須要為此負上責任,並儘快採取行動,令承建商及有關方面得到應有懲罰。 天水圍短樁 公營房屋早年出現短樁醜聞,令政府蒙羞,事件至今仍記憶猶新。
天水圍短樁: 地基
「久而久之,我咪對啲條文熟悉。」他漸漸對打官司產生信心,去年初終於決定申請法律援助入稟高院。 而天水圍天頌苑短樁事件亦引起社會極大反嚮,於1999年房署因無法在天頌苑K座及L座安裝升降機槽,而發現根宇出現不尋常沉降,繼而揭發短樁,事件又涉及貪污。 及後雖然不用拆卸樓宇,但房委會要動用2.5億多萬元進行補救工程,約為樁柱工程款項三倍,之後才陸續出售。 項目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的的分層住宅樓盤,屬「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位於新界元朗天水圍天秀路15號,分別於2000至2007年入伙。 但到了同年4月,由於打樁工程進展不順利,會漢建設改用馬力較大的挖掘機鑽孔,不過因為缺乏足夠配件,仍未能將臨時套管打入樁井底部,令沒有套管支撐著的樁井內壁泥土坍塌,因而延誤工程進度。 1998年5月至7月期間,為加快挖掘樁孔,會漢兩名董事指使員工無須將「臨時套管」打入樁井底部,改用泥土穩定劑以鞏固樁井內壁,但是情況仍未有改善跡象。
天水圍短樁: 香港食水管路含重金屬超標事件
玄空風水及格局法八字專家,擅長在大城市石屎森林、高樓大廈群中、以至村屋及獨立屋,找尋風水極佳的陽宅單位。 以及透過陰陽五行及卦象,針對性地來作各種風水佈局,提供解決有關風水問題的方案。 【大紀元3月4日訊】 天水圍天頌苑短樁案涉及三間公司,包括B+B公司、興業建筑師事務所及由立法會議員周梁淑怡丈夫周明權開設的土力工程顧問公司。 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於2007年成立,旨在連結區內的照顧者,建立資源共享、互助自主的綠色社區。 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的主要工作包括,成立街坊組織關注及支援兒童照顧者、收集及派發社區剩食、發掘社區資源推動社區經濟,等等。 2010年,南華早報披露,天水圍新巿鎮的種種社會問題,原來起因於政府與私營發展商早簽訂的一份秘密協議。
天水圍短樁: 天水圍天頌苑短樁居屋何去何從?
他又認為,今年消費將有所增長,例如原本應去年結婚,因疫情延遲到今年結婚。 各個行業例如旅遊、會議展覽等環境轉好,都會令經濟快速增長。 廉署上月中旬調查天水圍居屋天頌苑「短樁」貪污案,拘捕二十人,包括建筑工程顧問公司的五名駐地盤員工、樁柱工程承建商兩名董事及九名員工、一名樁柱工程分判商、房署一名高級結构工程師和一名結构工程師,以及一名土力工程顧問公司工程師。 廉署調查發現天頌苑鑽樁紀錄可能遭人偽造,部分樁柱長度比規定最少短一米,有關調查繼續進行。 由於追討期間,莫炎熙經常跟房委會書信往來,對方拋出很多法例條文,解釋不用繳交管理費的理據,例如屋苑「完工紙」未出就毋須繳交,迫使他不斷研究大廈公契及建築物條例引證反擊。
《廉政行動2007》第二集之〈沙丘城堡〉改編自沙田愉翠苑短樁案。 廉政公署高級傳媒宣傳創作主任陳敏儀笑說,劇集以實景拍攝作賣點,但適逢香港建造業工程慘淡,加上拍攝時正值雨季,許多地盤停工,「曾經諗過要去澳門取景。」攝製隊走遍港九新界,幾經辛苦,終於在上環找到一個渠務署地盤正進行打樁工程,才可以順利「開鏡」。 及至工程後期,主謀連購買supermud的資金也缺乏,索性向員工拋出「手中冇mud,心中有mud」這金句,叫員工在樁孔內灌水,企圖以水壓壓實泥土再落石屎,手法兒戲。
天水圍社區種植關注小組發現天水圍的不同角落,雖然有不少閒置的土地,但要不是政府土地,申請困難,要不就是路邊的花槽,已外判予公司管理。 關注小組向政府部門申請用地,等待回覆的同時,捲起衣袖,挑了一塊疏欠管理、人煙罕至的天橋底花槽,開墾種植。 政府表示考慮轉為出租公屋或政府宿舍之用,涉及改變這兩幢居屋的用途。 由於這兩幢居屋屬於天頌苑的一部份,修改地契需要得到天頌苑業主的同意,預計存在相當的難度。
天水圍短樁: 香港
房委會隨後而到高等法院上訴,最後上訴得直,需發還土審處重審。 現時物業管理的經理人,大致可分為公契經理人及合約經理人,公契經理人為大廈公契內指明管理該建築物的經理人或管理公司,公契已列明經理人的管理年期。 目前居屋銷售後房委會是會出任公契經理人,直至業主成立法團,便會要求由法團自行委聘物業管理公司。 前年3月,房委會推出最後一期居屋餘貨,但臨時抽起825個天頌苑單位,其中逾600個為受短樁困擾的頌波閣及頌浩閣單位,房委會指因與業主委員會就拖欠數千萬元管理費爭拗未解決,故暫停出售。 葵涌石蔭邨:由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石蔭邨勇石樓上蓋工程使用不合格建材,事後已進行糾正工程,但入伙日期延遲兩個月。
在天頌苑L座安裝升降機槽時,發現升降機運作不順,其後天頌苑項目顧問建築師發現天頌苑十五座樓宇中,K座及L座出現地基不平均沉降情況,房署隨即委聘工程師調查,發現八十支樁柱中,共有三十支樁柱較已打樁柱的記錄長度為短,從而揭發短樁案。 其後,兩名品質控制工程師及助理工程監督被判串謀訛騙罪成判囚。 立法會經調查後,認為前房屋局局長黃星華、王䓪鳴及苗學禮需要承擔責任。 短樁案令天頌苑一期K及L座無法出售,而F、G、H及J座亦延遲一年才入伙,致使天頌苑公共位置的管理費一直只由已經出售的單位的業主承擔,但相關的業主認為有關的管理費需由房署共同承擔,因此指責房署拖欠管理費連同利息7千多萬港元,並入稟追討。 天水圍短樁2025 而由於此官司的影響,購入上述單位的業主需要繳付上述房署拖欠費用,而屋苑亦因而一直無法成立業主立案法團。 天水圍短樁2025 1999年7月27日,會漢因財政困難而宣布遭勒令清盤;2000年停止營運。
天水圍短樁: 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
上述單位打破7月錄得的5座高層B室、以實呎9139元售出紀錄,創屋苑今年分層戶呎價新高;原業主2012年以360萬元購入,帳面賺120萬元或33%。 律師黃國桐稱,買家因未必知道買入被釘契單位後實際有多大風險,故一般不會買入這類單位。 如買家驗證樓契時發現有釘契項目,除非業主清還欠債解除註契,否則可打退堂鼓不買。 糾纏六年的天水圍天頌苑管理費爭議,上週三房委會放棄上訴後終於畫上句號,令選擇在土地審裁處自行申辯的小業主莫炎熙,有望為屋苑六千住戶討回七千萬元管理費。 天水圍短樁 高官的欺壓、街坊的嘲諷、家人的冷漠,年近六旬的莫炎熙如今身心俱疲,他卻「感激」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一番凌辱小市民的說話,令他下定決心與房委會對簿公堂,成就了「雞蛋粉碎高牆」的奇蹟。
天水圍短樁: 天水圍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 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天水圍短樁: 新聞專題
世紀21日昇執行董事黃文龍表示,北角天后廟道摩天大廈低層A室,以3435萬元易手,以單位實用面積1806方呎計,實呎高見19,020元,成交價及呎價是今年第三度創屋苑歷史新高。 項目於今年2月首度破頂,當時一個中層B室以3300萬元易手,及後至上月初,一個低層C室單位以3370萬元沽出,成交價再創新高,而是次成交單位是2個月內第三度破頂。 【明報專訊】除嘉湖山莊外,天水圍同區其他居屋、私樓均錄高價成交。 天水圍短樁 消息稱,天頌苑錄得綠表3房歷史新高價,上述為屋苑L座高層2室,以355萬元(未補價)售出,成交價打破上周錄得的F座高層5室以350萬元(未補價)成交,再創該屋苑未補價市場的新高紀錄。 祥益地產營業經理黃肇雯表示,上述天頌苑單位實用650方呎,實呎5462元;原業主2013年以208.7萬元(未補價)購入,持貨滿3年沽出,帳面賺逾146萬元或七成。
房委會消息人士說,由於已加固地基,安全並無問題,定價時只考慮折舊,並不考慮短樁事件。 房委會推售832個居屋貨尾單位,下月底接受申請,近乎全數單位來自天水圍天頌苑,其中包括曾涉及短樁的兩幢。 房委會發言人指空心磚因黏合劑自然收縮形成,空鼓聲不代表會剝落,強調牆磚、牆身及地台有防水層,正常使用廚房及洗手間不會滲漏。 買家收樓後如發現單位有損壞,而不涉買家行為或疏忽,可於一年內通知房委會處理。 最後一期居屋貨尾共八百三十二個單位,當中八百二十五個單位來自天頌苑,折扣率約為定價七折。 天水圍天頌苑因地基出現過度不平均沉降,房委會較早時向打樁工程承建商「B+B」及承保人追討損失,高等法院去年9月2日裁定,房委會勝訴,獲賠5億5,000萬元。
筆者認為,房委會在這個問題上是理虧的一方,畢竟這兩幢居屋一日未有發售,房委會一日仍是樓宇的業主,實在不能夠推卸分擔管理費的責任。 可惜房委會偏要在這個問題糾纏下去,結果就是直接影響這兩幢居屋的命運。 梁啓榮及執行處C組的調查員要與時間競賽,在事件曝光前,翻看多箱文件,以免打草驚蛇。 該地盤的打樁工程表面上是判給亞太建設有限公司,但亞太將工程偷偷判給涉案的會漢工程,文件卻從沒出現會漢的名字。 幸好其中一名證人爆料指證,方能令調查員短時間內揪出元兇。
提供及接受賄款,串謀以「打入樁」代替「鑽孔樁」,並且沒有將樁柱打入基岩層。 記者昨日向管理該屋苑的新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查詢,職員表示昨日已巡查檢視裂痕情況,但拒透露有何跟進工作。 領匯發言人表示,頌富商場的喉管並非設於露天廣場的地底,領匯會定期維修保養物業,確保設施運作暢順。
1999年夏天,地盤工人發現地基出現不平均沉降,以致升降機槽嚴重傾側,未能正常安裝,繼而揭發事件,及後屋苑進行加固地基工程。 圓洲角短樁案,是香港於1999年至2002年期間被揭發的居屋短樁醜聞;與此同時,除了愉翠苑短樁事件以外,油塘油塘邨、葵涌石蔭邨勇石樓、天水圍天頌苑及天富苑,以及原先用作居屋的東涌逸東邨,亦同時被揭發出現短樁。 天富苑(Tin Fu Court)為香港房屋委員會建成的居者有其屋屋苑,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共建有5,120個住宅–,為全香港第4大居屋屋苑,首次推出時售價為542, ,004,500港元。.
而阿欣和街坊一同種田,推動社區種植,社區於是也是重要的素材。 阿欣和街坊了解到,種植的滿足感來自於收成,可以帶回家煮菜,所以揀選的比較多是大家慣用的蔬菜或者草藥,例如蕃薯葉、蘆薈、車前草,間或加入一些新鮮玩兒,例如左手香。 梁保釋回家后,終日精神恍惚,喃喃自語而且愁容滿面,徹夜失眠。 落口供后翌日(上周六)上午,梁如常返回地盤開工,詎料判頭突表示「已經□人代你個位喇」。 天水圍短樁 但亦有中籤者指,如果只剩下短樁樓寧願不買,至於其他單位,即使只是有小小瑕疵都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