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為新界西南一個島嶼,亦可稱為青衣島,原屬於荃灣區,後與葵涌組成葵青區。 自 70 年代新市鎮發展以來,青衣島上增設了許多重要基建,包括青嶼幹線、機場鐵路、汀九橋、昂船洲大橋等,亦建有九號貨櫃碼頭,成為重要的運輸樞紐。 區內有充足社區配套,包括大型及屋苑商場、市政大廈、青衣街市、公共圖書館、泳池、運動場等。 門仔塘是青衣島與牙鷹洲之間的海峽,本來是避風塘;牙鷹洲則建有油庫。
自1961年港府刊憲宣佈發展荃灣衛星城市後,本來停泊荃灣和葵涌的漁民艇戶,都遷移至青衣灣及門仔塘,令青衣的艇戶急劇增加,環境擠逼惡劣,美國經援會和香港明愛,先後建成漁民村和聖保祿村,協助漁民上岸居住和改善生活質素。 青衣是香港第五大島嶼,人口超過二十萬人[2],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 青衣新樓 這三個島分別是青衣主島,以及位於今日青衣東北方的牙鷹洲(原華潤油庫,今為灝景灣及燕京書院)和青衣東南方的洲仔(華潤油庫現址)。 青衣新樓2025 青衣位於維多利亞港西北部,其北面及東/南面水域(藍巴勒海峽)皆受保護海港條例規管。
青衣新樓: 交通
青衣邨宜業樓(Yee Yip House Tsing Yi Estate)巴士站,位於新界葵青區青衣楓樹窩路青衣邨第一期對開、青葉街交界處以南,近大王下村及荃灣商會學校,乃一對設於南、北行綫的中途站。 商場地下近青衣站小巴總站位置設有幾間食肆和匯豐理財中心,包括大家樂、一粥麵、101 Taiwanese Café及麥當勞餐廳,亦設有一間Fusion by ParknShop超級市場、髮型屋 LE TOO 和綠日堂。 至於青衣西路及青康路一帶則有美景花園、翠怡花園、曉峰園、薈藍、藍澄灣、明翹匯等,亦有資助房屋如綠悠雅苑,雖然離港鐵站較遠,但環境尚算清幽,建築密度相對低。 另外,多條公共屋邨分佈於區內,包括長安邨、長青邨、長康邨、長宏邨、長亨邨等。 顏景鳳表示,項目定價將參考荃灣新盤及青衣區內樓價,他舉例,區內逾40年樓齡的二手屋苑成交呎價約16,000元,而20年樓齡的二手屋苑呎價則約19,000元。 明翹匯由2座大樓組成,共提供776伙,戶型涵蓋1至4房單位,另設有特色單位及少量複式戶,其中1至2房單位佔逾七成。
- 其中青衣公園佔地7.09公頃,採用歐陸式設計,備有動態及靜態康樂設施,由於公園鄰近青衣港鐵站,每日均吸引不少遊人參觀。
- 四面環海的青衣,景觀開揚又寧靜,東面和北面與荃灣葵湧區隔着藍巴勒海峽,沿途能飽覽對岸荃灣、甚至深井一帶的風景;西面是廣闊的馬灣海峽,南面則對着壯闊華美的維多利亞港以及西九龍、中環IFC等城市地標盡收眼底。
- 到了1980年代中期,政府在門仔塘及龍洲一帶移山填海,將青衣島與牙鷹洲併合起來,平整土地來興建青荃橋,以舒緩青衣大橋的擠塞問題,及興建大量公營房屋並進一步擴大荃灣新市鎮。
- 原業主2016年以448萬元買入單位,持貨7年,帳面獲利102萬元,升值約22%。
- 原業主2011年以340萬元買入單位,持貨12年,帳面獲利260萬元,升值約76%。
- 2015年6月10日,一名曾於5月23-27日於南韓首爾旅遊的年輕女性因發熱、流鼻涕、咳嗽而來到青衣站的卓健醫療中心屬下診所就診[8],被懷疑感染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
- 美聯物業馬灣 – 珀麗灣分行首席高級營業經理胡國源表示,放盤業主議價空間擴闊,該行最新促成馬灣珀麗灣522實呎海景戶議價後以600萬元沽出。
除此之外,也可以到區內的大型購物商場——青衣城,憑借港鐵站優勢,加上佔地甚廣,青衣城不僅是區內主要的購物熱點,也吸引了部分外區人特意前往。 青衣城是一個以海洋為主題的商場,匯集約170多間商店,售賣潮流服飾、童裝、科技電器產品等,還有多間美食餐廳為居民送上各國特色佳餚。 鐵路交通方面,青衣坐擁東涌綫和機場快綫雙綫優勢,直達市區及到機場。 從港鐵青衣站到市區域核心商圈九龍站及香港站,只需約13分鐘及16分鐘;若要出門旅遊,乘坐機場快綫從港鐵青衣站到機場站,僅需1站,車程亦只約14分鐘。
青衣新樓: 公共設施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自2008年至2010年開始翻新後,青衣城大部份原有的設計概念及特色已經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為各大名牌店舖。
- 以葵青區樓齡較新屋苑比較,料項目入伙後呎租可達60元水平,回報率約3厘。
- 每當青衣大橋發生事故,或颱風後大量貨櫃車同時駛到葵涌貨櫃碼頭交收,青衣的運輸便告癱瘓。
- 薈藍位處青衣寮肚路8號,合共提供320伙,單位實用面積由181至257平方呎,其中開放單位佔252伙、一房僅佔28伙,另設40伙特色戶。
- 青衣綜合大樓由吳享洪建築師有限公司設計,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1999年年獎的優異獎,以及香港工程師學會1999年度結構設計優異獎[1]。
- 區內設有三所中學、四所小學、一所特殊學校,分別有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保良局羅傑承(一九八三)中學、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保良局陳溢小學、青衣商會小學、東華三院周演森小學及保良局陳百強伉儷青衣學校。
1房實用面積由299至313平方呎,2房面積由410至438平方呎;所有3房單位均為套房,面積由566至807平方呎,4房面積808平方呎;頂層複式戶單位面積約1,800至2,700平方呎。 與盈翠半島僅咫尺之遙的灝景灣,屬區內另一指標住宅,前臨海濱長廊,給人靜中帶旺的感覺。 青衣新樓 加上住宅三面環抱2大公園,分別為海濱公園及青衣東北公園,沿着公園的海濱長廊散步,可欣賞藍巴勒海峽的怡人景緻。 新盤所屬校網為66校網,其中不乏具實力及口碑的小學,包括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保良局世德小學、青衣邨何澤芸小學等。 中學校網是葵青區,其中比較出名的學校有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保祿六世書院、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另外,亦有不少著名的幼兒園,包括英基青衣國際幼稚園、學之園幼稚園。
青衣新樓: 青衣明翹匯累沽723伙 夥利嘉閣推置業優惠 明雋最快8月開放現樓
當年商場內亦設置大型屏幕,顯示航機資料,令遊客時刻掌握資訊和時間,盡情購物之餘,亦使商場成為機場以外接送親友的理想地方。 本地樓市年初迴光返照,樓價由低位反彈接近一成,不過隨後升勢未能維持再度回落。 近月除咗二手市場不斷出現勁蝕個案外,由發展商主導嘅一手新盤亦陸續出現大劈價,好似長實集團(1113)再次成為樓市焦點,旗下油塘新盤親海駅II近日開價,首批折實均價唔洗1.5萬元,成為過去7年市區最平新樓盤。 事實上,區內新盤供應珍罕,是次項目少於「4球」入場費甚具競爭力,而且細單位兼享海景的單位少有,相信可吸引不同客源,預料其中4成為投資者。 以葵青區樓齡較新屋苑比較,料項目入伙後呎租可達60元水平,回報率約3厘。
中原地產西九龍區區域營業董事歐陽振邦表示,中原最新促成一宗深水埗丰匯交投,單位為2座中層A室,實用面積710平方呎,採三房套房間隔,另設儲物房,單位座向東北方,望內園景。 單位最初開價1048萬元,議價後以1010萬元沽出,折合實用呎價14225元。 業主於2014年5月以677.1萬元購入單位,持貨9年,是次沽出單位賬面獲利332.9萬元離場,單位升值49%。 中原地產康怡康安街分行首席分區營業經理楊文傑透露,康怡花園錄8月首宗成交,中原最新促成N座低層7室成交,實用面積461平方呎,採2房間隔,享內園景。
青衣新樓: 明翹匯 項目簡介
每年的12月至2月期間,青衣公園的紅葉美景總會吸引一大批市民前來賞葉,園內的人工湖跟紅葉天衣無縫的搭配,被譽為「港版加拿大湖景」。 據了解,新盤位處高地,坐落青衣半山,擁有優質景觀,環境清幽,能遠眺馬灣海峽景色,單位開則會以向南、望海為主。 四面環海的青衣,景觀開揚又寧靜,東面和北面與荃灣葵湧區隔着藍巴勒海峽,沿途能飽覽對岸荃灣、甚至深井一帶的風景;西面是廣闊的馬灣海峽,南面則對着壯闊華美的維多利亞港以及西九龍、中環IFC等城市地標盡收眼底。
青衣新樓: 運輸
中心的現行管理和營運工作由衡力化學廢料處理有限公司承辦。 目前是全世界第六大吞吐量的貨櫃港口——葵青貨櫃碼頭九號碼頭,位於青衣島東南部,自2003年啟用至今。 香港政府於2008年決定在青衣西南海濱填海180公頃,興建佔地310公頃的葵青貨櫃碼頭十號碼頭,並且將該處的油庫重置在新填海的土地上。 該碼頭將會24小時運作,提供8個可以供予不少於400米的船隻停泊處。
青衣新樓: 房屋設施
青衣四面環海,景觀開揚別致,其東面為荃灣區,中間隔着藍巴勒海峽,北面遠眺荃灣西及深井一帶;西面則馬灣及大嶼山,南面則享廣闊海景,可望及西九龍、維多利亞港等壯麗都市景觀。 佳明集團委託利嘉閣地產獨家代理餘下明翹匯單位並推出置業優惠。 由即日起至8月31日,首4名明翹匯買家將獲贈日本立山黑部雙人溫泉之旅,每份價值3.2萬元,總值12.8萬元。 她再指,土瓜灣項目明雋,正等待批出入伙紙,最快可於8月開放現樓,目前已沽出18伙,包括17伙價單單位及1伙連天台特色單位。
青衣新樓: 勁減百五萬 全海四房 實用裝修 月內必走
單位實用面積203平方呎,外連22平方呎露台,設開放式廚房。 青衣新樓2025 單位不設玄關位,入門即見長方形客飯廳及廁所,大門右側設有儲物空間,設有吊櫃及鞋櫃,亦有吊鈎及充電空間,方便住戶放置鎖匙、手提電話等隨身物品。 從前青衣的運輸依賴單線雙程行車的青衣大橋,該橋原由當地重工業企業投資興建,以便方便工人往來及運送物料,另有青衣碼頭的渡海小輪,後來大橋移交政府,及後因應運輸需求量大橋被擴建。 青衣新樓 每當青衣大橋發生事故,或颱風後大量貨櫃車同時駛到葵涌貨櫃碼頭交收,青衣的運輸便告癱瘓。
青衣新樓: 青衣市政大廈
長遠而言,計劃中的屯門藍地、掃管笏、大欖涌、北大嶼山至青衣組成的11號幹線及青龍大橋方案,有望不遲於2036年開通,基建發展料可推動區內需求。 青衣新樓2025 據房署向葵青區議會提交文件,當局有意於長青邨毗鄰土地,興建4幢公屋,樓高約40層,共提供逾3,000個單位容納8,000多人入住。 房署表示,擬建公屋分別選址於長青邨公共交通交匯處及現時正空置的香港張氏宗親總會張熾昌紀念小學校舍。 除此之外,青衣亦先後分別興建了連接馬灣的青馬大橋、連接大欖隧道和屯門公路的汀九橋、連接青葵公路和青馬大橋的長青橋和長青隧道、連接西九龍公路和青馬大橋、汀九橋之昂船洲大橋和南灣隧道以及連接青荃橋、青衣站、青馬大橋和汀九橋的青衣北岸公路。 自此青衣便成為通往香港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的要道,是連繫大嶼山和香港各區的重要運輸樞紐。 先於1974年建成青衣大橋,而靠近青衣大橋的長青邨於1977年落成,為青衣首座公共屋邨。
青衣新樓: 青衣城
青衣市中心(英語:Tsing Yi Town Centre)大致上位於舊青衣墟、舊青衣灣及部份舊門仔塘一帶的位置,青敬路、青衣鄉事會路及楓樹窩路為幹道。 約19世紀末,當時青衣為屬「荃灣四約」之一,青衣與海壩、葵涌及石圍角,四約首領組成「荃灣全安局」(荃灣鄉事委員會前身),維持荃灣、葵涌及青衣地區的治安。 據了解,新買家為上車客,受惠於政府放寬按揭成數,首期門檻大大下降,所以見單位合適即把握機會入市。 原業主則於1992年6月以227萬元買入單位,持貨31年,是次易手賬面賺508萬元,單位期內升值逾2.2倍。 據悉,單位早前以630萬元放售,獲用家垂青,鍾情珀麗灣環境清幽,故議價30萬元,以600萬元承接,折合呎價約11,494元。 原業主2011年以340萬元買入單位,持貨12年,帳面獲利260萬元,升值約76%。
青衣新樓: 項目圖片
經過多年來的發展,現時青衣已成為設施配套齊全的大型住宅區。 寮肚路8號新盤即將開售,提供320伙分層住宅,主打開放式及一房戶,大部分單位皆可享海景,關鍵日期為2022年12月31日。 香港人對海景單位情有獨鍾,相信項目必受上車客、分支客以及投資客等追捧。 發展區位於寮肚山東面的半山,寮肚路為幹道,是新市鎮較後期發展的區域。 政府為了進一步發展青衣新市鎮,1980年代後期開始在寮肚山進行發展,作為青衣西路跨越山谷的行車天橋—寮肚橋於1985年及1987年分階段落成,將寮肚山半山與三支香半山連接着。
1997年通車的3號幹線(青衣段)包長青橋、長青隧道、長青公路及青衣西北交匯處。 同年落成的青嶼幹線,是香港英治時期最後一項完工的大型基建工程,通車儀式由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主禮。 機場鐵路的東涌綫及機場快綫於1998年通車,徹底解決了兩條跨海行車大橋的擠塞問題。
青衣新樓: 彭博:香港航空主席侯偉辭任 公司管理層重組 (document.write(timeTransForm(‘2023/8/4 17:57:58’));)
青衣連接的青嶼幹線,直達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穿梭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多一個便捷選擇,同時亦令近年青衣的住宅項目被看高一線,皆因這區發展潛力無限,相信新盤開售後,必吸引不少投資客。 青衣新樓 青衣新樓2025 價單亦已上載,首批推出64伙單位,全部單位為開放式戶型,部份單位面向藍巴勒海峽,可享開揚海景景緻,預料將受上車客及投資者追捧,當中,共有6伙折實價低於400萬。 近年青衣不乏全新發展的樓盤登場,例如佳明集團明翹匯,為區內樓市注入新動力;同樣,區內位於寮肚路8號的新盤項目,已獲批預售樓花同意書,正密鑼緊鼓準備推出。
青衣新樓: 青衣島
李貫甡表示,成交單位為青衣藍澄灣1座中層G室,實用面積485平方呎,採2房間隔。 據悉,單位早前以600萬元放售,獲外區買家垂青,鍾情屋苑地點合適,單位景觀開揚,兼享有內園泳池景,故議價50萬元,以550萬元承接,折合實用呎價約11,340元。 原業主2016年以448萬元買入單位,持貨7年,帳面獲利102萬元,升值約22%。
青衣新樓: 設施
1977年港府首先在青衣島所屬的荃灣成立全港首個「地區諮詢委員會」,負責與市民以提問及討論的方式研究政府在地區方面的政策,為日後設立區議會奠定基礎。 1982年港府推行地方行政改革,當時青衣島仍屬荃灣區,荃灣理民府的執行工作由荃灣政務處及荃灣地政處接手,諮詢工作則由荃灣區議會接手。 美聯物業青衣港鐵站分行高級分區營業經理李貫甡表示,買賣雙方拉鋸情況持續,部分放盤業主選擇擴闊議價空間止賺離場,該行最新促成青衣藍澄灣485實呎戶議價後以550萬元沽出,原業主2016年購入單位,轉手帳面獲利逾「1球」。 二手物業市場新錄銀主盤低於市價的成交;中原地產分行經理林恩信表示,荃灣老牌屋苑海濱花園,新錄第1座……
青衣新樓: 設計資訊
地下的診所為此關門兼拉封鎖線,鄰近兩間醫療中心也封閉,消息在親子網站傳開後惹起恐慌,在附近落校車的學童及接放學的家長幾乎都戴口罩,青衣城人流稀疏,原本在青衣城舉辦的區議會活動亦取消,不少人到商場都戴口罩。 二樓原有玩具反斗城,但已於2008年3月31日結業,此位置開設了法國英格蜜兒美容護理中心及樓高兩層的馬莎百貨。 英格蜜兒原位置為CD Warehouse,於2012年商場翻新中結業。
青衣新樓: 新界西 1955 屋苑
另外,青衣城雖並非座落在遊客區,但由於青衣站作為機場快綫和東涌綫的轉車站,是來往香港國際機場和市區間的一個主要途徑,所以不少旅客會順道到青衣城遊覽和消費,使青衣城的人流更多。 青衣區內發展成熟的地標屋苑,包括坐落青衣站上蓋的盈翠半島,由2期合共12座住宅組成,提供逾3,500伙,主打兩房至三房單位,部分單位更飽覽藍巴勒海峽景觀,景色開揚,生活便利。 而另一個地標式屋苑灝景灣,亦是區內大型臨海私人屋苑,前臨青衣海濱公園及牙鷹洲花園,環境優美,提供3期共10座住宅,主要為兩房至四房戶型,鄰近港鐵青衣站及巴士總站。 翻查資料,發展商於2018年以8.673億元投得上述地皮,屬於2018年投得的青衣最貴地皮,每呎樓面地價約8,491元。 資料顯示,項目屬單幢式設計,佔地約14,376 平方呎,可建總住宅樓面面積約 8 萬方呎,大廈樓高16層 (在3層基座及1層地庫之上)。 項目亦設主題式會所,並會作商住混合發展及需提供公共交通總站。
青衣新樓: 青衣翠怡花園2房租盤
1972年港督麥理浩勲爵公佈十年建屋計劃,1973年新界拓展署成立,港府開始大舉發展新界,新市鎮有相對充足的土地,興建大量公營房屋,當中包括荃灣新市鎮範圍內的青衣島。 港府於1970年代中期,着力改善青衣島的對外運輸及島內的道路網絡,大規模的移山填海工程,分別於三支香、青衣灣、門仔塘和寮肚山展開,為島上多項公營房屋計劃提供大量土地。 資料顯示,該項目地皮屬青衣半山地段,環境清幽,亦可享優質景觀,大部分單位皆可享海景。 發展商早前透露,新盤命名中帶一個「藍」 字,意指天空以及單位可望及對出的藍巴勒海峽海景。
青衣新樓: 潛力無限 大型基建近在咫尺
逾10年未有新盤供應的青衣區,即將有私樓樓盤推出,佳明集團(1271)的青衣細山路項目最新命名為「明翹匯」,共涉776伙,佳明集團營業及市務總監顏景鳳預期,項目可於8月底獲批預售後推出。 此外,新盤附近更有寮肚路遊樂場、青衣自然教育徑、青衣西路公園、青華遊樂場和花園。 區內另有青衣四村遊樂場、大王下遊樂場、清譽街花園、青衣體育館、青衣公共圖書館、青衣公園、牙鷹洲花園等供公眾使用。 青衣另一著名景點是長達3.5公里的青衣自然徑,路線輕鬆易走,指示清晰,石級雖多,但登頂後可將青衣島山水相伴的大橋風光盡收眼簾,可俯瞰整個青衣、青馬大橋等景色,為拍攝愛好者的必到之處。 外望優美海景,加上如詩如畫之美景,估計是次新盤項目必定能吸引區內區外各路客源。
青衣新樓: 商場及街市
島上的輕工業區設於青衣鄉事會路以東,長輝路至長達路的近岸,建有多座工廠大廈,除了應付香港製造業於1970年代的急促發展,也是為島上急增的人口提供原區就業,配合當時港府的新市鎮發展策略。 1980年代後期,香港製造業日漸息微,加上9號貨櫃碼頭啟用,島上的工廠大廈大多改作貨倉用途。 另外青衣路、青鴻路及青衣航運路一帶,亦建有物流中心或倉庫,為9號貨櫃碼頭提供後勤物流服務。 美聯物業馬灣 – 珀麗灣分行首席高級營業經理胡國源表示,放盤業主議價空間擴闊,該行最新促成馬灣珀麗灣522實呎海景戶議價後以600萬元沽出。 成交單位為馬灣珀麗灣5座低層A室,實用面積522平方呎,採2房間隔,向東北,屬全海景優質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