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是三瓜子隧道,短短100多米只限牽車走路,盡頭就是IG打卡位鏡面水池,山洞口連鏡面倒影拍的美照更是美的說不出話來呀! 最後水金在三貂嶺的YouBike 2.0站還車,搭乘接駁車回猴硐火車站,結束這趟旅程。 臺灣鐵路管理局東部幹線宜蘭線於日治時期1917年興建,工程分別從路線的南(蘇澳)、北(八堵)兩端向中間施築。 猴硐往南經三貂嶺驛、武丹坑驛(今牡丹站)的鐵路須越過基隆河與三貂嶺山,工程由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工務課瑞芳建設事務所於1919年春夏動工,大倉組[註 3]承包工程,工事包括新建第三基隆河橋、開挖三瓜子隧道與舊三貂嶺隧道[2][8][註 2],均為單線鐵路淨空。 就現在官方預約網站說明的可以看到,「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試營運階段(2022年7月3日至9月3日),報到地點為休憩服務站(雙溪端)或 終點平台(瑞芳端),休憩服務站就在距離牡丹火車站約800公尺,建議完成預約旅人們,可多加利用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於猴硐車站搭乘接駁車(三貂嶺隧道下車)前往。 期待好久,終於等到位於新北瑞芳區與雙溪區交界的「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試營運。
台灣政府來台後,台鐵接著營運舊三貂嶺隧道約60多年,當時是台北到宜蘭間的重要鐵路幹道,但因之後歷史沿革、發展進步加上台鐵道路有更新計畫,舊三貂嶺隧道沒有到達標準,因此另外建了新三貂嶺隧道來取代,而舊三貂嶺隧道和三瓜子隧道就停用封閉了30年。 2011年7月,「瑞芳社會力工作室」對舊隧道進行調查,並向臺灣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提案申請指定為文化資產。 12月27日,新北市政府文化局邀集文資審議委員、新北市瑞芳區碩仁里辦公處及瑞芳社會力工作室等,至三瓜子隧道北口對岸會勘,由文化資產科曾繼田科長主持[33]。 次年(2012年)4月,新北市政府召開跨局處會議,研商重啟封閉已久的三瓜子與舊三貂嶺隧道,將其修築為猴硐至雙溪間的自行車隧道[38]。 是年9月14日,新北市政府文化局邀集文資審議委員至舊三貂嶺隧道南口會勘,地方人士由新北市雙溪區三貂里辦公處、猴洞地方永續發展協會等單位出席。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2025 從雙溪區牡丹車站0K+000至位於三貂嶺的終點處,總長1,850公尺(另包含相距20公尺的三瓜子隧道,長115公尺)。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瑞芳景點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自行車道 – 探索歷史建築 鐘乳石 蝙蝠生態
見證虎尾百年糖業的「虎尾鐵橋」,透過燈光照明重新賦予古蹟嶄新面貌,平日以暖白光凸顯橋體之美,假日整點以動態燈光,再現五分車穿越鐵橋場景,特定節氣日則以特殊光色,帶領大家體驗季節更迭。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2025 評審團認為,「虎尾鐵橋」以橋體結構的冷白光,勾勒鐵橋鋼骨的建築精神,橋面步道的暖色光,則和諧地照顧人行的步伐。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手法純熟不鋪張,以光的推移模擬火車駛來的歷史場景,以低調精準的主題色光景,賦予古橋隨四季更迭的生息與美;橋身幽微的照明佈局,讓人文與自然景觀完好融合,增添夜間美好的生態體驗。
- 手法純熟不鋪張,以光的推移模擬火車駛來的歷史場景,以低調精準的主題色光景,賦予古橋隨四季更迭的生息與美;橋身幽微的照明佈局,讓人文與自然景觀完好融合,增添夜間美好的生態體驗。
- 0K+000起整段為自行車路線,首先離開牡丹車站會通過牡丹聚落,往0K+800有重新改建的休憩站,和以體驗環境為目標的高架棧道在前方不遠。
- 遊訪九份、金瓜石、水湳洞這三處多達三十幾個必去景點,這七種交通方案編輯部大力推薦,快樂出遊、輕鬆回家。
- ▲從牡丹車站出來後,導航「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休憩站」騎3分鐘就抵達,會有人員前來查看事先預定好的QRcode。
- 往三貂嶺步道而行,可以看到兩個隧道口遙遙相望,這裡也是看火車非常好的觀景點,俯瞰火車從橋墩而過,是不少攝影高手捕捉的精采瞬間。
三貂嶺是個環山的城鎮,鄰近有十分、平溪、猴洞,往北走有福隆、大里,四通八達的交通,卻隱隱於市,開車到不了,最方便的就是搭乘火車。 最特別的是,這裡的幽靜其實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玩法:溯溪,SUP、天然水域的得天獨厚,僅有三貂嶺獨有這樣的優勢,未來會慢慢開發這一系列遊程,讓旅人可以用不一樣的玩法認識三貂嶺。 這裡可以飽覽火車的姿態,平均十幾分鐘就有一班火車,火車來到三貂嶺,速度也會平緩下來,像是跟這個美麗小鎮打聲招呼,這有趣的現象很值得旅人逗留觀察。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2025 三貂嶺這一站很純樸,灰色調水泥框住的隧道,火車就這樣自由逕走穿越,忽而是普悠瑪呼嘯而過,忽而是區間車慢滑行駛,這一站的天然樣貌,讓我忍不住想要在月台多待幾分鐘,不管你是不是鐵道迷,你都會跟我一樣,想要舉起手機或是相機,補捉火車行駛的曼妙身影。 當火車匡噹匡噹的緩慢行駛在平溪線的鐵道上,窗外的風景儼然是一道道令人捨不得閉眼的夢幻景色,清新脫俗的,不加修飾的美麗,讓人光是趴著看窗外的風景,都會忍不住讚嘆好幾回,那山巒的柔美,基隆河的綿延,柔綠的色調在眼前平鋪張揚開來,溫柔的祥和的氣息,是都市裡不會有的天然。 一處車子沒辦法開往的「三貂嶺車站」,小站點不僅開啟了旅人走往三貂嶺多條集結瀑布群、壺穴的登山步道,也因這樣被山包圍的小鎮,寧靜舒服,吸引了「寬哥那裡」、山寓等咖啡館在此駐留,讓騎腳踏車、散步山林小鎮累了有個歇息之處,再好好將在地景貌瀏覽,聽聽大自然在夏天鳴唱舒服的樂曲。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台北散步計畫!搭公車健行陽明山3款親和路線景點
1985年新的三貂嶺隧道通車後遭停用廢棄,目前列為新北市歷史建築且已闢建自行車道,自2022年7月起營運[5]。 雙溪區牡丹火車站、瑞芳區侯硐火車站、瑞芳區金字橋旁設有微笑單車站(YouBike2.0),如打算騎自行車,可搭車或開車至這三個點。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2025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2025 這天我們開車至金字橋下停車,再步行至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3公里的路程蠻有運動感,如不想步行也可以騎YouBike。 金字橋下有二區停車場,一區有遮敝,一區為開放的空地,平日相當好停,假日可能就要靠點運氣。 位於新北瑞芳區與雙溪區交界的舊三貂嶺隧道,連通牡丹至三貂嶺,總長1,850公尺(另包含相距20公尺的三瓜子隧道,長115公尺),原為台鐵宜蘭線所使用之鐵路隧道,因1985年開通新三貂嶺隧道後而停用荒廢,列為新北市歷史建築。 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共有10多個景點給遊客五感體驗,水金這次由牡丹車站出發,先到牡丹社區再進入三貂嶺隧道,隧道內非常涼快,沿途會見到鍾乳石以及蝙蝠啦!
評審團認為,「框框裡的風景」透過弧形牆柵欄的線條語彙,巧妙地將自然光引進室內,光線在純白的空間裡,呈現帶綠意的自然光感,將「光」做了細緻的表達。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建築體的視覺表現具藝術性,如同一件座落於下沉廣場的雕塑品,隨著民眾上下階梯的移動,也產生獨特的互動關係。 這是廢棄多年的礦工澡堂改造的深山裡的香港圖書館「Wo Gwong禾炚」,免費參觀,我們造訪時剛好有展覽,所以熱鬧許多,一旁還有陶藝工作室,有陶藝作品可以欣賞選購。 遊訪九份、金瓜石、水湳洞這三處多達三十幾個必去景點,這七種交通方案編輯部大力推薦,快樂出遊、輕鬆回家。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旅遊叮嚀
透過節制、幽微的人工照明,引導遊客腳下路徑,同時保持環境的黑暗,不打擾蝙蝠的棲息。 評審團認為,「THE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DARK LINE時空暗線」光在本作品的隧道中,如同空氣,恰到好處;鏤空的鋼條透出日積月累的地景面貌,行走於其中能感覺到時間性,在規律中卻產生細緻的驚喜。 穿越地下道來到鐵路與河的另一側了,由三貂嶺車站走到這裡沿途都沒有商家,只有豔陽、火車、美景以及三三兩兩的遊客,因為我們是第一次來,一直想著說還要走多久才會有商家、甚麼時候才會走到步道登山入口之類的。 到了1979年北迴線鐵路通車前,宜蘭線即將成為銜接縱貫線及北迴線的重要幹線鐵路,路線需求將大幅增加,預估原有單線鐵路將會不敷使用[26],於是,臺灣鐵路管理局提出「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計劃(即雙軌工程)[27],並於1979年由臺灣省政府提報行政院核准[28],實施全線雙軌化(已完成雙線路段者除外)。 由於從瑞芳站至雙溪站共有9座舊隧道,故衍生「一錢鑽九孔」台語俗諺,其中4座舊隧道先於2013年3月闢建自行車道,尚餘舊三貂嶺隧道、三瓜子隧道等未打通。
要參觀三貂嶺隧道,2023年8月29日起不分平、假日皆需在出發前二至十四日期限內到官網的申請系統提出預約入場申請,費用全免,不開放現場候補。 本隧道內部上半拱部採用紅磚砌拱、下半部側壁結構採用石材(石磚)砌築,列車上行方向的右側側壁,間隔固定距離設有避車洞,而隧道兩側洞口也是石砌,石材來源為舊隧道附近生產的粗石。 至於水泥及其它建材,則分別由北區的八堵送達,以及從南區的澳底(從基隆海運)溯雙溪水系而上,再以輕便鐵路與人力轉運至隧道工地[8]。 三貂嶺還有許多秘境,有如侏儸紀公園的長龍峽谷、往大華方向的山谷,這些都是絕美秘境,但都需要專人帶領,近期三貂嶺也要開發浪漫的鐵道自行車,用不一樣的方式體驗旅遊,感受三貂嶺的美,三貂嶺未來很值得期待。 這間咖啡館也太特別了,像是廢墟般的空間,別有巧思的設計成露天咖啡館的模樣,有趣的是從窗戶望出去,還可以看到火車呼嘯而過的模樣,時間來到這裡也會慢下腳步吧,這裡像是凝結了時空,整個空間都靜謐的,讓人想要懶懶地窩在這裡。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景點小檔案
三貂嶺=牡丹間新的雙線鐵路第二代三貂嶺隧道,建於第一代隧道南側,1982年6月9日開工,大堯營造有限公司承包,先由底設導坑開挖,地質屬於新近紀粉砂岩與頁岩,岩性鬆脫,開挖艱難,曾遭遇積水不退與抽心坍方災害,工程受阻,甚至有工寮於某次災變中下陷淹沒,所幸無人傷亡。 大多數人都是從牡丹車站到三貂嶺車站,一來是因為牡丹車站那邊有牡丹老街,二來那側資訊宣傳介紹也比較齊全。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長達2公里的舊三貂嶺隧道真的蠻長的,步行需要花不少時間,即使冬天,走完還是滿身汗呢。 鋼筋的地板設置、隧道的打光與修整的布置,其實走起來還蠻舒服的就真的在走歷史建築的感覺,不會覺得太過陰冷或者有霉味。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推薦行程
沿著隧道來到終點,緊接著又有一條三瓜子隧道,在進入前,會先到「平台崩石、原生綠牆」中介點,工務局介紹,在舊草嶺隧道和三瓜子隧道封閉後,因2001年納莉颱風造成大量洪水和積石沖入隧道內,造成大量石頭堆積,讓隧道內外連續出現崩石地形,這片下凹谷地缺乏日照,植物多以喜好陰暗、潮濕的蕨類蕁麻科及天南星科為主。 ▲▼1K+800時,會在隧道內看到碳酸鈣結晶,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鐘乳石,主要是滴水沉積而成的白色結晶物。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二、完成預約後,請截圖報名成功頁面之QRcode,當日憑QRcode入場;或依填寫之報名信箱,收取系統寄出之QRcode,當日出示入場。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牡丹車站
舊三貂嶺隧道為宜蘭線第二長鐵路隧道,具交通運輸、建築與文化歷史意義,隧道雖封閉廢棄,但近年迭有鐵道研究者、旅人與地方文史工作者前往探尋[2][31][32][33][34],甚至向政府提出申請指定為文化資產。 目前已開放第二階段申請,不同梯次(詳入場管理須知)將分別由雙溪區牡丹街(自行車道里程0K+000)、瑞芳區侯三公路(自行車道里程3K+192)進出,並採單一路線進出及開放全線自行車騎乘,另牽引道(里程2K+835~3K+192)請下車牽行。 而今,在新北市政府將舊隧道轉型再利用,規劃成可供民眾休閒的自行車道,沿途富饒的熱帶林、自然生態瀑布,以及一連串舊隧道和橋,大家只要騎上腳踏車,皆能緩慢欣賞遊歷。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到了1979年北迴線鐵路通車前,臺灣鐵路管理局已經體認到宜蘭線必將成為銜接縱貫線及北迴線的重要幹線鐵路,如果不適時將宜蘭線擴建為雙線鐵路,那麼,宜蘭線的運量將達到飽和,無法因應未來更高的運輸需求[9]。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2025 於是,臺鐵局提出「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計劃,由臺灣省政府函報中華民國行政院並於1979年12月獲同意實施[10]。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歷史建築的歲月刻印,開鑿山洞的艱辛記憶
負責試營運的雙溪區公所表示,試營運期間採網路預約總量管制,網路報到率約7成,現場開放民眾候補進入,訪問過的旅客大多持正向意見,對於景觀及生態保護給予肯定。 其中,隧道內「生態共生燈光」是為了讓蝙蝠棲息,藉由間接照明打在牆上,僅照亮人行走的範圍,拱頂維持不打光,不因人的使用犧牲環境系統原有的運行,也增添了隧道內的探險意境。 ▲從牡丹車站出來後,導航「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休憩站」騎3分鐘就抵達,會有人員前來查看事先預定好的QRcode。 目前蝙蝠棲息處在舊三貂嶺隧道,經過時請放低聲量,拍照時也不能開閃光燈,才不會打擾到蝙幅們休息,生態的維持要靠大家一同努力了。 推薦大家搭乘火車時,可先至「三貂嶺車站」下車,到這間名為「寬哥那裡」的隱藏版餐廳,享用餐點與咖啡,補充好能量後再至牡丹車站,踏上「時空暗線」自行車之旅。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新北推薦懶人包
0K+000起整段為自行車路線,首先離開牡丹車站會通過牡丹聚落,往0K+800有重新改建的休憩站,和以體驗環境為目標的高架棧道在前方不遠。 第一代隧道(包含三瓜子隧道)完工後,於1922年9月21日隨著三貂嶺驛至武丹坑驛(今牡丹站北上方向約0.64公里處)路段通車而啟用[7][註 3][8]、直到1985年6月21日第二代隧道通車後才停用廢棄,2019年5月登錄為新北市歷史建築,2022年7月3日轉型為自行車道。 從牡丹車站出來後,一旁就有Youbike2.0可租借單車,導航「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休憩站」僅3分鐘就抵達,會有人員前來查看事先預定好的QRcode,休憩站外展示自行車道的五感導覽圖。 雙溪區公所楊先生指出,隧道內地板是一根根鋼筋架高,中間縫隙約2.4公分,可見多變地貌,不過腳底下就是水池或泥濘的地面,要非常注意手機、鑰匙等小物,避免掉落,在行前可藉由導覽圖事先了解哪處該停留。 擁有百年歷史的「舊三貂嶺隧道」位於新北瑞芳及雙溪交界,連通牡丹至三貂嶺,封閉後經新北市政府工務局整建,以「THE DARK LINE 時空暗線」為名,變身全台首條「鋼筋自行車道」重新亮相。 位於牡丹至三貂嶺間的生態友善隧道「THE DARK LINE時空暗線」,透過低調且降低干擾的設計,以維護隧道原有的自然生態與文史肌理。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發現!2023 台灣工藝獎展 回應社會永續趨勢 – 自由藝文網
店裡除了原本就有販售的義大利麵和手沖咖啡,還多了窯烤 pizza 和虹吸式咖啡,不得不說,不愧是三貂嶺最強 pizza 店,真的有在厲害,我們今天吃到的是無花菓生火腿和馬告五花肉糯米椒兩種口味的雙拼,食材用料豐富實在,最讓人驚豔的是麵體口感表現,烤出來的餅皮香酥 Q 彈,會讓人想一口接一口的那種! 飯後甜點是提拉米蘇,如果肚子還有餘裕的話可以到旁邊的紅磚屋找「風流虹吸六十男」也就是寬哥本人煮咖啡給你喝。 基隆河上游支流瀑布群有四個主要的瀑布,分別為五分寮溪途中的枇杷洞瀑布、摩天瀑布、合谷瀑布,以及新寮溪上的新寮瀑布。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2025 拎上你的相機,穿上最舒適的鞋子,踏上最輕盈的步伐,感受這個有環山瀑布峽谷壯麗景色的迷人小鎮吧。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新北瑞芳【三貂嶺隧道】生態自行車道怎麼去和必拍亮點介紹!!
三貂嶺隧道,臺灣的鐵路隧道,位於臺灣鐵路管理局宜蘭線三貂嶺車站至牡丹車站間,因貫穿加里山山脈的三貂嶺山地而得名,全長2,076公尺[2][註 1]。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2025 市府工務局說,試營運以來,造訪遊客將近1萬7千人,新北市政府在試營運期間收集來訪意見,從第一階段開放步行、第二階段單向人車混合、第三階段開放不限制來往方向,人車混合,都是依照民眾意見滾動式檢討,調整開放的方式。 三瓜子隧道全長僅115公尺,藏了絕美打卡點吸引旅人朝聖,從林地而來的水經過三瓜子隧道,在此流入基隆河,約有兩公分的積水匯聚成鏡面水池,倒映圓弧形隧道、遼闊的山景和天空,幸運的話,有機會捕捉到火車轟隆隆而過,來到舊三貂嶺隧道遊玩可別錯過此景。 塵封37年後,「舊三貂嶺隧道」改建為全長1.9公里的自行車道,在眾人的期盼下於本月3日起展開試營運,一直到9月3日止。 沿途滴水沉積而成的鐘乳石、成群在岩壁上棲息的蝙蝠,到三瓜子隧道盡頭的鏡面水池,都是旅途中必看亮點。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總長3.19公里,是全台第一條「鋼筋自行車道」,一路上都步行於鋼筋之上,鋼筋間隔縫隙略大,要小心隨身的物品,以免掉落了。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水災除了中斷本隧道與第三基隆河橋以外,也重創了宜蘭線八堵~福隆路段,故此期間台北至福隆間,暫以基隆客運接駁,直到9月29日宜蘭線才恢復全線暢通[13][14]。 2000年5月2日,包含三貂嶺隧道在內的八堵~羅東間率先完工,5月3日正式通車[11],該工程包括更換預力混凝土枕木。 三貂嶺隧道貫通後,於隔年(1985年)6月21日連同三貂嶺車站=牡丹車站區間雙軌化通車而啟用[8]。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景點介紹
很清幽的步道,三貂嶺瀑布群步道長約2.71公里,全程可以見到三座瀑布,分別為合谷瀑布、摩天瀑布及枇杷洞瀑布,一趟走下來岩壁壺穴飛瀑美景一次滿足,很值得一遊。 就在山寓附近的廢墟風咖啡廳寬哥那裡,氛圍也是超棒的,也在我們口袋名單內,可惜當天我們走完步道就沒時間來了。 步出車站後沿著鐵道旁小徑往碩仁國小方向走,只有一條路不會走錯,一邊是廢棄的斑駁老屋一邊是鐵道,不時有火車呼嘯而過,讓人充滿驚喜。 採礦是非常危險又辛苦的工作,當年為了交通、民生、經濟等各方面需求,許多礦工冒著生命危險入坑拼搏,只為求一家溫飽,因此流傳了一句話:「無拼死全家,要拼死一個。」聽起來真是現實的非常辛酸,但也因為這些無名英雄的付出與貢獻,讓台灣能度過能源危機、有經濟起飛的一段黑金歲月。 由於隧道北口端的海拔高度比南口端還高,所以隧道內的坡度,由三貂嶺車站方向進入隧道的前半段時是平坡區間,而後半段則是10‰下坡,出南口後再以更陡的16.7‰下坡,連接海拔較低的武丹坑驛(今牡丹車站)[1][8]。 簡單的兩棟平房,販售的是簡單的麵食、涼品、燒仙草與冰品,店鋪就位在店家老闆的家門口,位置不多,老闆便安排我們坐在河岸邊的小桌子,緊鄰著鐵道,可以一邊看火車一邊看河岸風景一邊吃冰,這樣的體驗著實有趣。
三貂嶺隧道報到處: 宜蘭|礁溪17個必玩景點:從人氣農場、觀光工廠到森林步道,室內到戶外景點一次收藏;還有精選湯屋推薦
每回搭火車,我都會像小朋友般雀躍不已,尤其是往瑞芳平溪的方向,不疾不徐的速度,軌道書寫著旅行的愜意悠哉,每一站的停留,都像是樂譜間的頓音記號,停一下的節奏,讓人期待下一段音符的躍出。 Udn走跳美食/Irene 三重出現一間老宅咖啡店,三十曼波的日式昭和復古風,一開幕就掀起話題,三重越來越多有水準且很有味道的咖啡店,鄰近的巷弄中還有一間西當・普里斯,也是個人很喜歡的咖啡店。 ▲「舊三貂嶺隧道」完工後,連結猴硐至三貂嶺、牡丹至貢寮兩大遊憩區,民眾可以深度感受依山傍水的自然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