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對談會尾聲,許多在直播聊天室的觀眾紛紛表示,透過烏烏醫師的專業講解,他們消除了原本心中對疫苗的種種擔憂。 其實,在過程中,烏烏醫師也不斷強調,無論是在疫苗接種前後,只要身體出現狀況或原先就有疾病在身的患者,都可以適時尋求醫師的建議與協助。 子宮頸癌疫苗月經2025 A:從國外研究數據來看,莫德納對孕婦的影響較低,因此建議孕婦施打莫德納。 子宮頸癌疫苗月經 AZ 目前還沒有相關的系統性研究,因此相較之下,莫德納對孕婦是較安全的選項。
在檢查過程中如有需要,醫生會抽取少許組織作病理化驗確診。 已婚女性需兼顧工作及家庭,成為媽媽後更可能陷人事業、家庭兩難全的境況,今不少女性選擇不生或恐懼生育。 根據研究統計,已有性生活2年以上者,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機會約為兩成以上;性生活五年以上者,感染的機會升為五成。 但根據衛生署的衛教單張,9~26歲婦女同時感染兩種以上高危險HPV型別的比例不到1%,就算已有性行為,仍可接種。
子宮頸癌疫苗月經: 子宮頸癌沒空篩 HPV家中自採好方便
一旦子宮頸癌前病變惡化成子宮頸癌,就有致死的可能。 目前國內核准3種HPV疫苗,包括:2價、4價及9價,每劑約3000~5000元,總共需接種3針才算完成接種。 子宮頸癌疫苗月經 感染HPV不僅提高子宮頸癌風險,同時增加罹患外陰癌、陰道癌的機會;且男性也會感染,感染後大多不會有明顯症狀或不適,因此不易發現,統計發現,男性生殖器感染HPV盛行率達45%,可能導致陰莖癌、肛門癌。 近年來子宮內膜癌上升幅度大,子宮頸癌反而下降,劉偉民也提到,婦科癌症以子宮內膜癌居多,一旦出現月經不正常,或是出血時間越長都不是好現象,建議要就醫,通常會刮取子宮內膜化驗。
- 近日網路上也有不少民眾熱議,打完疫苗是不是也有可能影響到月經,對此黃軒醫師表示確實有可能出現短暫影響。
- 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HPV疫苗),是預防因持續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而引致的子宮頸、外陰、陰道和肛門的病變與癌症。
- 若接種 HPV 疫苗後意外懷孕,應先停止疫苗的接種直到懷孕結束,不建議中止懷孕。
- 由於由子宮頸病變演變成子宮頸癌,早期一般都沒有症狀,中期症狀亦與月經失調相似,直至後期才有明顯症狀,令患者容易錯過子宮頸癌的最佳治療時機。
醫師表示,很多人以為HPV疫苗只能預防女性子宮頸癌,其實HPV引發的癌症,包括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肛門癌、頭頸癌等,以及俗稱「菜花」的生殖器疣,接種HPV疫苗都能有效預防,所以才會鼓勵男性也要接種。 醫師解釋,有90%感染者身體的免疫細胞會自動將病毒清除掉,感染會在1年內消失,剩下「甩不掉」病毒的人,就稱為「持續性感染」。 持續性感染者中,超過一年病毒不消失,女性未來罹患為子宮頸癌的機會才會較高。 但若接種後出現明顯的月經變動,且遲遲不見改善,還是要盡速就醫,烏醫師提醒,不必什麼都認為是疫苗的影響,出現長時間的異常也有可能是其他的身體警訊。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免疫學家梅爾(Victoria Male)博士也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疫苗改變月經,早在流感疫苗就有先例,且都是暫時的,不會改變人體長遠的生理機制。 此外,根據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的研究,新冠肺炎確診者的月經週期和經血量可能有暫時的改變。
子宮頸癌疫苗月經: 生活與休閒
HPV 疫苗針對沒有性行為或未受到 HPV 感染的人最有效,但有過性行為者仍可施打。 此外要注意的是,接種 HPV 疫苗只能預防 HPV 感染,進而預防子宮頸癌、生殖器疣及其它肛門癌、陰道癌等。 人類乳突病毒 是有性經驗的男女皆可能感染的病毒,傳染力極強。 大多數 HPV 感染不會產生任何症狀,並會被免疫系統自行排除,若持續的感染,可能導致癌前病變或癌症。 高風險的 HPV ( 16, 18, 31, 33, 45, 52, 58型 ) 可導致子宮頸癌、陰道癌及外陰癌,肛門或口咽癌。
過往二價、四價疫苗較為常見,兩者都覆蓋了最常見導致子宮頸癌的16及18型HPV;與四價疫苗屬同一生產公司的九價疫苗則在近幾年開始普及,覆蓋了更多有機會導致子宮頸癌的HPV類型,可預防近九成高風險致病的感染,因此漸漸成為主流。 不過,由於二價疫苗始終較便宜,故仍有部分地方選用。 烏醫師回應,服用上述藥品可以打疫苗,不必特別停藥。 日前傳出使用賀爾蒙、避孕藥物與施打AZ疫苗都會有血栓風險,不過兩者的發生機率都極低,且發病機制不同。 烏醫師解釋,服用賀爾蒙或避孕藥是雌激素造成凝血因子多,而增加血栓風險,大多發生在深部靜脈;AZ疫苗則是免疫反應造成血小板低下所致,大多發生在腦膜上的靜脈,兩種血栓發生的機轉不一樣。 子宮頸癌疫苗月經2025 開始性行為 3 子宮頸癌疫苗月經2025 年後可接受篩檢,其後每年 1 次,如連續 3 次結果都正常,可延長為每 2 子宮頸癌疫苗月經2025 ~ 3 年檢查。
子宮頸癌疫苗月經: Gardasil, Merck. HPV 子宮頸癌疫苗
就世界衛生組織 98 年 4 月發表的立場聲明報告指出,不建議交互接種, 也就是說第一劑打的是哪一家廠商的疫苗,就不要再交互打另一家的疫苗。 建議您接種疫苗前,告訴醫師您過去的接種經驗,俾利醫師評估。 各縣市使用之疫苗會有差異是因為地方自治,部分縣市運用縣內經費補助特定對象接種疫苗,所以補助對象條件有所不同,而使用的疫苗亦會因採購結果而不同。 依目前可得到的研究資料顯示,四價嘉喜疫苗至少有 12 年,二價保蓓疫苗至少有 9.4 年,九價嘉喜疫苗至少有 6 年,但是否能維持更久、未來是否需要再追加,都尚在觀察中。 蔡明珠醫師表示,即便疫苗和經期的關聯性還有待研究,影響也應為短暫,若出現不止一次、影響時間過長,可能意味著身體也正有其他狀況,只是剛好在同一個時間點施打了疫苗,也就是說,是疫苗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可能性較大。 常見的因素包括了懷孕、飲食不當、作息不良、壓力過大、疾病因素等,疾病相關問題包括了卵巢、子宮等,例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也如前述所提到,若出現魚腥味等異味,可能為感染,原因繁多。
子宮頸癌疫苗月經: 子宮頸癌疫苗的副作用與疑慮
針對女性,二價適合9~25歲女性施打,九價則適用於9~45歲女性施打;至於男性,目前建議9~45歲男性接種九價疫苗。 子宮頸癌疫苗月經2025 子宮頸癌疫苗月經2025 烏醫師則提醒,因接種疫苗可能改變排卵週期,使用安全期避孕法的人有機會懷孕,提醒民眾如果打完疫苗,月經遲來,還是要就醫檢查或驗孕。 世界各地在施打各大廠牌的疫苗後,都有出現在施打疫苗後,月經延遲、延長、經血量特別多或少的狀況,也有些已停經,或長期服用長效型避孕藥、激素藥物而沒有月經的人,在施打疫苗後發生陰道出血。
子宮頸癌疫苗月經: AWS Web3.0 快速上手基礎課程 活動詳細資訊
當然,若兩種都已感染,預防16及18型病毒的疫苗也告無效。 對於預防子宮頸癌疫苗出現副作用的比率,相比其他廣泛使用的疫苗屬於高還是低這問題,Dr. 因為疫苗面世十年,相對較新,人們對新藥物仍未建立足夠的信任,注射後出現不適時,會相對較敏感,反觀一些已有悠久歷史的疫苗,接種者會較易接受副作用出現的合理性。 Lee認同,就已知的數據看來,有關疫苗的安全性仍是應該肯定的。 另一方面,兩個品牌的疫苗亦確定部分人接種後可能會出現注射位置腫痛、發燒和頭痛等短期副作用,但程度多屬輕微。 如果曾經打過2價或4價疫苗者,經濟許可建議再打9價疫苗,將預防型別一次補足,或是體內沒有HPV高危險型,可以等到打完疫苗約10年,再打9價疫苗即可。
子宮頸癌疫苗月經: 子宮頸癌預防怎麼做?HPV 疫苗如何挑選?何時要打疫苗?
對於打完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其中,月經規則混亂只能算是一種現象,周宗翰中醫師認為這種反應,也是理所當然的,就像中醫常常使用調節免疫的藥物,來改善月經的不規則,例如,疏肝理氣與活血化瘀的中藥,可以調解免疫,同時也是調整經期的手段之一。 同樣的,打完新冠肺炎疫苗,不管哪一種廠牌,對於身體的免疫系統也是一種巨大的衝擊,這種衝擊比中藥調理更強勁。 癌症蟬聯近40年台灣十大死因榜首,而長期被認為是女性專屬的HPV感染,其實也會導致男性相關癌症。 耳鼻喉科醫師表示,有一部份的頭頸癌病友,就是因為HPV反覆感染而引發,顯示HPV是男女都應該注意的健康問題。
子宮頸癌疫苗月經: 子宮頸癌疫苗接種須知
婦產科醫師蔡鋒博表示,女性排卵與子宮內膜的增長和剝落,需要借助免疫細胞完成,而過去施打流感疫苗、子宮頸癌疫苗(HPV疫苗)時,也有女性異常出血的報告,所幸都是暫時性的反應。 因此,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會啟動身體免疫反應,產生的免疫反應都屬於短暫現象,並不會有長期性的影響。 新冠疫苗並無研究指出會增加流產、不孕的副作用,呼籲女性可以放心接種。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預防子宮頸癌疫苗有美國默沙東藥廠(MSD)的加衛苗 Gardasil/Gardasil 9及英國葛蘭素史克藥廠(GSK)的卉妍康 Cervarix。 至於香港,暫時疫苗的注射未算普及,也未有副作用的統計數據,不過到目前為止,本地並沒有注射後出現嚴重副作用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