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業初哥申請按揭時,對於銀行的壓力測試非常擔心,其實壓力測試並非大家想像中恐怖,只要符合特定要求,仍然可以批到按揭。 本公司並不會為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針對某特定用途的適用性作出任何保證或及陳述。 個別或特定情況下的實際按揭還款,請參閱相關之條款細則,並以有關金融機構的最終批核為準。 以還款期30年、最低0.8厘按息計算,一名月入5萬元的職員,在通過3厘壓測下,最高僅可借562萬元,月供20,122元,每月供款負擔比率約40%,也符合金管局對高成數按揭的「供款與入息比率」45%的要求。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 台灣近期許多經濟數據顯得慘淡,不僅外銷訂單、出口連月衰退,景氣燈號亮了3顆低迷藍燈,主計總處也將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下修至「保二」邊緣,…
- 金管局指出,會繼續密切監察市場發展,因應樓市周期的轉變,在有需要時調整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確保銀行體系穩定。
- 另外,普通計數機係計唔到按揭月供,可利用中原按揭計算機,簡單輸入貸款額、利率、年期等就可以準確地計出月供供款。
- 現時市場上主要有兩個最常採用的最優惠利率水平,分為「大P」 (5.25%)及「細P」 (5%)。
- 若不做高成數按揭及不申請按保,則不論申請人是否首置人士,均需要壓力測試。
不過沒有註入TU的保費融資、學生貸款 ,貸款人都應該申請表上如實申報。 另外,有準業主是透過Bitcoin出糧,但不能當入息或資產申請按揭,原因是加密貨幣或虛擬貨幣並不是法定貨幣。 至於年尾花紅,大部份銀行以過去2年花紅,再除24計算入息;部分則以稅單上的花紅除12計算。
壓力測試中銀: 專題合輯: 壓力測試
另外滙豐的內部指引亦列出其他要求,包括查明客戶申請時並無持有其他住宅物業,須有固定收入,以及維持金管局原要求的按揭壓力測試。 綜合市場及銀行內部職員消息,各大銀行的員工供樓按揭計劃中,首期最「爽手」的是滙豐銀行、恒生銀行及中銀香港,三間行均提供月薪120倍按揭,最高可造2,000萬元。 息率方面,中銀香港最吸引,為最優惠利率(P)減4.5厘,以目前P為5.125厘計,按息0.625厘;其次是滙豐、恒生等銀行,同樣是最優惠利率(P)減4.5厘,但就設0.8厘的下限。 按揭計算機的功能,是協助貸款人計算每月利息和還款,以及負擔能力及壓力測試。
根據新按保政策,香港按揭證券公司容許「首置客」在承造新按保時,若未能通過壓力測試,可透過額外上調按揭保費而豁免計算,僅需符合供款佔入息比率測試便可以。 由於「壓力測試」是金管局針對銀行實施的逆周期措施,任何經在金管局規管下的銀行,在審批按揭時也需進符合相關測試,無論購入的物業是住宅、工商舖、車位也必須進行。 不過,由於房委會為買家進行「按揭貸款擔保」,銀行在審批按揭上會採取較寬鬆的態度,只要能證明可供得起,銀行也會批出按揭,故買家可免卻進行「壓力測試」。 如果想購買用途為「出租」的物業,即使目前未有租客,業主仍可用「擬出租」向銀行申請按揭,將預期租金收入當作個人入息。
壓力測試中銀: 怎樣計算「壓力測試」?
而且即使免壓測的按揭獲批,需要繳交額外保費,高於原有保費一成。 過往上車買家DTI不多於五成,申請銀行按揭一般都獲批。 但到2010年,金管局要求銀行審批按揭時,除了確認申請人DTI不多於五成外,同時亦假設一旦按息上升兩厘後,申請人DTI不會多於六成,以確認申請人有充裕的還款能力。 其後因為樓價不斷攀升,壓測要求一度由加兩厘變成加三厘,直到2022年9月才重新放寬至加兩厘。 壓力測試中銀 至於我國,除了金管會要求本國銀行每年執行壓力測試外,央行也持續發展信用風險及市場風險總體壓力測試模型,以利掌握整體銀行體系在壓力情境下承受損失能力。
原因不是玄學預測不準確,不科學,而是兩篇分析中的玄學手法過於入門,忽略了很多更高深的玄學因素。 由於通脹和更高的按揭貸款利息打擊了潛在買家,英國樓價在截至2月份的一年下跌了1.1%。 英國全國建築協會(Nationwide)表示,2月份英國的平均樓價為257,406英鎊。
壓力測試中銀: 視乎由「銀行」或「財務公司」批出按揭
黃天牧答,並沒有直接的「若A則B」關係,壓力測試只是預設情境,是看國銀在這預設情境之下,清償能力會不會產生流動性的風險,跟獲利、盈餘分配到股利並沒有直接關係。 全球經濟金融情勢仍險峻,金管會擬辦理2023年本國銀行監理壓力測試,若有銀行沒過關,就需提增資等資本強化方案,大股東將面臨增資壓力,或可能被要求減少發放現金股息等。 舉例,假設申請人本身供款比率為 50%,銀行會就申請做「加 3 厘」的壓力測試,然後即使發現申請人「肥佬」,DTI 超出了加壓後上限(60%),亦不會因此拒批。 對於壓力測試前 / 壓力測試後的兩種不同情況,銀行均設有指定的 DTI 上限。 如申請超出了上限要求,銀行便會減低放貸成數,甚至拒絕申請。 所謂「壓力測試」猶如金管會給各銀行的統一模擬考試,測試全體銀行在輕微和嚴重情境下,對銀行獲利影響、及資本適足率是否仍可維持在法定標準上,藉此了解各銀行風險承擔能力狀況。
壓力測試中銀: 投資課程101
MoneySmart不會向申請人收費,用戶成功獲批轉按的話MoneySmart只會向銀行收取服務費。 MoneySmart按揭專員不但協助申請人配對最合適你的產品,更可節省申請的時間和減低申請轉按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申請轉按的手續相對新按簡單,業主最早可於按揭罰息期完結前3個月開始申請的程序。 MoneySmart建議申請人可以先待成功轉按申請獲批後,再到分行辦理手續。 遇上升市,業主可以透過轉按套現,將套現的資金存入新承按銀行提供的 Mortgage Link 戶口,就能抵銷利息的開支。
壓力測試中銀: 壓力測試計算實例
計算實際息率時,銀行會比較香港銀行同業拆息與利率上限的息率,並選取較低者,讓客人在市場息率波動時可獲得更大的保障。 P按中的P,是指銀行「最優惠利率」 ,最優惠利率並不是一個劃一的利率,不同銀行的P亦會不同。 現時市場上主要有兩個最常採用的最優惠利率水平,分為「大P」 (5.25%)及「細P」 (5%)。 使用細P的包括滙豐銀行、恒生銀行及中銀香港等,大P則為其他銀行採用。 最低每月入息要求是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指引所要求的壓力測試而釐訂。 壓力測試以現行利率加計算,而每月供款額必須低於其每月入息之水平。
壓力測試中銀: 申請人已有物業或擔保人有按揭在身下的DSR要求
他說,必須高度重視發揮市場力量及產業生態重要作用,建立企業為主體的攻關機制,依靠企業家實現集成電路產業健康發展,特別要善於發現及珍惜既懂技術又有很強組織能力的領軍人才,給予他們充份發揮空間。 劉鶴強調,必須始終堅持國際合作,廣交朋友,擴大開放,堅定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香港網友日前在網路發起「測試中國銀行承受力」活動,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不在期限內,回應反送中民眾提出的5大訴求,港民將號召大家「一起到中銀領錢」,藉此向親中政府施壓。 除了選取「按揭成數」及「按揭年期」外,申請人還要決定自己選取什麼息率來供樓。 大抵來說,英國按揭息率可分「定息按揭」、「浮息按揭」。
壓力測試中銀: 香港按揭利率詳解
翻查當年樓市新聞,2010年香港P按實際按息約為2.25厘,當時新興的H按則更「低水」,H+0.7%,一個月HIBOR可以低至0.5%,實際按息只有1.2%! 壓力測試中銀 如果沒有壓測,300萬元樓8成上車,25年按揭,月供也只須約9,200元,也難怪金管局會祭出壓力測試。 供款與入息比率(Debt to income ratio)(DTI)不得高於50%。 所謂供款與入息比率,是指借款人每月總債務有多少,並對照他們入息而定。 銀行一般會看半年佣金收入的平均數,並考慮收入的波動性風險作出折讓,一般以該平均數六至八折作為每月供款。
壓力測試中銀: 銀行服務及支付
因此,轉按前,業主必須要細閱按揭通知書(Facility 壓力測試中銀2025 Letter),確保在罰息期完結後,才完成轉按程序,避免要支付罰款,得不償失。 雖然政府於2019年施政報告中公佈,首置人士買樓承造高成數按揭,可以免壓力測試,但如果是轉按,不論按揭成數,都需要通過壓力測試。 2015年12月,美國重啟加息,零息時代終結,9次調高息率後,聯儲局標準利率一度回復到2.25至2.5厘的水平。 期間香港銀行多次沒有跟加,只有在去年9月,才將「最優惠利率」輕微增加0.125%。 言下之意,壓力測試原為針對樓價過熱的調控措施,試圖令交投放慢,亦特別防範美國重回加息周期,息率急升,香港供款人沒有足夠能力應付。 不過由於每個個案會以獨立情況處理,加上每間銀行的處理手法各有不同,難以一概而論,如有需要可直接向按揭專員了解清楚。
壓力測試中銀: 按揭慳程式
通常近親轉名雙方會用同一律師樓,臨約是自制,而不是經地產代理,因此銀行可知。 依賴佣金收入的行業,例如地產代理、保險經紀等,就屬於無固定收入的一類。 壓力測試中銀 部份營業員的佣金發放日期不一致,故銀行一般會用半年佣金收入作為平均數,再視乎收入波動性打六至八折扣去釐定。
壓力測試中銀: 壓力測試如何計算入息:OT、雙糧、津貼、約滿酬金、無薪假
新例容許首置人士毋須壓測,只要每月供款與入息比率不超過50%,按揭便能批出,但如果未能通過壓測,申請人將會被徵收原有保費的10%附加費。 壓力測試中銀 若本來已有一間物業,買第二間物業時敍做高成數按揭,將需要申請按揭保險,並如實申報已持有物業。 由此按保將得悉申請人非首置客,按揭申請便需要壓力測試。
若果首次置業人士未能符合壓力測試(即模擬加息3厘時,供款佔入息比率超過六成)時,按保公司會因應風險因素額外調整保費,惟該首置客供款仍不能超出其入息五成。 政府宣布放寬首置人士按揭成數,根據最新按揭保險計劃,申請最高9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將由現時400萬元提升到800萬元;申請最高8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則由600萬元提升到1,000萬元,後者可以包括自用樓換樓按揭。 不過,買家千祈不要大安旨意,以為按保「免壓測」就等於完全不用計 壓力測試中銀2025 DTI、不用做壓力測試。 金管局寫明,銀行仍然要計申請人的 DTI,而且要保持在 50% 之內,而且不鼓勵銀行完全略過做壓測的步驟,不過就豁免了申請人「通過」加壓後的 DTI 上限要求。 按該行計算,按揭供款人每月供款與收入的比例為55%,惟一旦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升至3.5厘,該比例即急增至62%。
壓力測試中銀: 按揭現金回贈1%懶人包
目前針對氣候變遷情境分析,銀行公會已成立一個小組,且有多家銀行開始在進行測試,銀行公會將針對測試結果提供建議做出公版實務建議手冊,預計今年底前會上路。 滙豐環球研究報告指,雖然本地發展商股表現一直優於大市,惟一旦香港經濟惡化、加息幅度進一步擴大的話,發展商將面臨盈利下行風險。 假設住宅樓價跌兩成、利率升半成,本地發展商資產淨值將跌6.6%,明年盈利將跌5至27%,故該行呼籲投資者以防守為重。 地產股首選新鴻基地產和恒基地產,俱予「買入」投資評級。 大摩解釋,美國聯儲局最新加息0.75厘後,今年和明年底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測中位數分別升至4.4厘和4.6厘,其中滙豐對最優惠利率(P)只謹慎跟加0.125厘,目前影響有限,但也可能是銀行為未來再加息鋪路的手段。
壓力測試中銀: 物業估價遭「彈弓手」調低 轉按觸礁 業主3招【星之谷專欄 – 香港01】
拚2050淨零轉型,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率各局處官員舉行線上記者會,正式啟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 其中,金管會將推動金融業辦理氣候變遷壓力測試,因應各業別特性不同,銀行保險業將於2023年12月辦理壓力測試,證券期貨投信業將於2025年12月前辦理壓力測試。 【記者李娜台北報導】金管會26日公布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預計將推動金融業辦理氣候變遷壓力測試,銀行及保險業將在2023年12月辦理壓力測試,證券期貨投信業將在2025年12月前辦理壓力測試。 今年以來疫情蔓延,國際經濟及金融情勢劇烈變化,增添總體經營環境不確定性,但36家國銀壓力測試仍然全數過關。 舉例來說,近期美國聯準會公布年度Dodd-Frank Act大型銀行壓力測試報告,針對今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對銀行業的可能衝擊進行測試,檢測在V型、U型及W型等不同經濟走勢的壓力情境下,大型銀行的可能損失。 美國白宮發布新的國家網絡安全戰略,將中國和俄羅斯列為對美國最大的網絡安全威脅,呼籲對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進行全面監管,以應對威脅。
利嘉閣按揭代理董事總經理黃詠欣亦表示,聽聞過部分銀行有上述的取態,認為措施推出僅一、兩日,偏向保守是可以理解。 瑞銀引述本地地產代理分析指,港府2019年和2022年因樓價跌5至8%後,都放寬了按揭成數(LTV)上限。 相信未來樓價看跌,當局亦會出手,但未必再在LTV着墨,反而較大機會放寬買家印花稅等。
壓力測試中銀: 壓力測試中銀: 攸關你我的資產!銀行也要「壓力測試」,到底是怎麼回事?
銀行局今年也首度規劃進行「氣候變遷壓力測試」,但不會把測試結果做為增資與否的標準,較像是「氣候變遷情境分析」。 摩根士丹利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香港住宅樓價由年初至今已累積下跌了8%,預計明年會再跌5%,即目前樓價仍未見底。 近期樓市出現了一些調整,截至2022年7月,住宅樓價比2021年9月高位下跌5.5%,今年頭8個月的成交量較2021年同期下跌38%。 惟現階段未能確認樓市已經進入下行周期,金管局在有需要時調整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確保銀行體系穩定。 參與銀行已經因應試驗計劃的結果,進一步加強氣候策略和風險管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