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16日開辦,來往觀塘(裕民坊)←→長沙灣(甘泉街),祇在平日上、下午繁忙時間服務。 由於取道新蒲崗,在地鐵觀塘綫在1980年代通車後流失不少客源,加上1990年代初期香港工業大量北移,長沙灣、新蒲崗、九龍灣和觀塘等工業區使用量下降,令本線客量持續下跌,故此,本線於1991年6月24日被取消。 月華街重建 商業發展為主,規模廣達216萬方呎,第4區將建一幢辦公室及摩天酒店,預計提供約400個房間;第5區則將建樓面逾100萬方呎商場,規模較同區地標apm的63萬方呎樓面大。 由於須收回土地及道路工程,最快今年第4季才完成清場,估計招標時間有機會年內進行。
- 街道東端介乎是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小學及天星樓設有一條通往觀塘道、觀塘道/協和街休憩花園(即港鐵觀塘站C1出口)、觀塘大廈、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幼稚園及中華基督教會梁發紀念禮拜堂的樓梯,是居民出入必經之路。
- 項目於2018年底首推208伙,折實平均呎價1.73萬元,而最近新推一批單位,折實平均呎價已升至近2.4萬元,賬面計算不足3年賣貴38%,而實際加幅亦逾20%。
- 預算總投資額約達180億元,即使扣除該局提供最多約18億元,發展商也要負擔逾160億元投資額[8]。
- 例如採用梯田式設計,即一幢有若apm高度的地標建築物,附近再零散興建樓高數十層的酒店或者辦公大樓,避免屏風樓設計,仿似「牆」的效果;而中央一個綠化區,有着地標式大草地和流水瀑布。
- 苑裡鎮公所指出,首先於八月發包專業工程管理(PCM)的勞務,由專業者協助專案管理;十月底苑裡鎮公有零售市場拆除重建統包工程也順利決標,工程內容包括新建區域的設計與施工;苑裡公有零售市場歷史建築則通過勞務採購案。
- 1970年代香港地鐵通車前,大部份往返觀塘區的市民均使用巴士作為主要交通工具,當時位於觀塘市中心的觀塘(裕民坊)巴士總站肩負重任,承擔不少區內外的巴士路線的終點站。
苑裡鎮公所指出,首先於八月發包專業工程管理(PCM)的勞務,由專業者協助專案管理;十月底苑裡鎮公有零售市場拆除重建統包工程也順利決標,工程內容包括新建區域的設計與施工;苑裡公有零售市場歷史建築則通過勞務採購案。 〔記者蔡政珉/苗栗報導〕苗栗縣苑裡鎮公有零售市場於二○一八年九月份清晨發生大火,七百平方公尺攤位付之一炬。 經經濟部、苗栗縣府與台電補助,苑裡鎮公所提追加減預算獲鎮代會通過,拆除重建統包工程也順利標出,總經費三. 三億,火災過後五年,昨天舉行動工典禮,苑裡鎮公所希望邁開重建第一步,預計二○二五年重建完成。
月華街重建: 觀塘(月華街)巴士總站
新地代理執行董事雷霆指出,項目位置理想,加上觀塘區正在蛻變中,發展潛力大,因此集團有興趣。 美聯測量師行林子彬估計,項目每方呎地價約5,000元,即地價估值約11.6億元,項目雖包括健康院的發展,會增加發展成本,但只要配合適當設計,相信不會減低投資價值。 項目於2018年6月27日公佈命名為凱滙 (Grand Centra),共分為兩期發展,合共提供1999伙住宅單位。 第一期設1,025個分層住宅;而第二期則提供974伙分層單位。 或者會問,既然該區老化而且樓價升幅又追不上大市,何不將之重建與裕民坊來個大融合。 老實說,羅馬非一日建成,一個大型重建不是一朝一夕隨口講得容易,該兩條街道有不少屬單幢樓,業權嚴重分散之餘,無理由只收購一幢半幢,要麼不收,要收便要整條街收,打造一個智慧社區。
及至2009年,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正式上馬,因觀塘(月華街)巴士總站被納入首階段的重建範圍,本線便於同年7月19日起,遷回觀塘鐵路站為終點站,往觀塘方向依舊繞經裕民坊和物華街。 物業基座兩層預留予前觀塘賽馬會診所遷入,地面兩層的住宅入口設有圓拱門設計,並預留兩條行人天橋接駁位,日後連接新觀塘市中心第二期重建項目及物華街,兩條天橋則會連接月華街入口的24小時公眾通道。 月華街重建2025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於2009年獲得城市規劃委員會核准,但是為了配合香港社會最新發展的需要,市區重建局參照屋宇署於2011年頒佈的《可持續建築設計指引》,於2012年改善發展藍圖,擴闊建築物間距以騰出空間,加強通風效果。
月華街重建: 項目資料
交通方面,觀塘市中心項目各發展區距離港鐵觀塘站分別約5至10餘分鐘步程。 其中酒店樓面面積約為34.44萬平方呎,提供約400間房間;辦公室樓面面積則約為71萬平方呎,而零售/商場樓面面積約為102萬平方呎,預計於2024年期間落成。 1975年12月23日開辦,來往觀塘(裕民坊)←→葵盛(東)。 月華街重建 月華街重建2025 1985年8月27日至1990年5月28日,因改用12米三軸巴士後再度遷回以觀塘(裕民坊)為終點站。
- 2017年3月,由於當局/市區重建局未完全收購第5發展區——裕民坊內的全部業權,為了讓項目可如期完工,當局建議將第4及5區分拆發展。
- 眼見日益增加的負荷,有關部門便計劃在月華街和協和街交界興建一個新巴士總站,分擔觀塘(裕民坊)巴士總站的壓力,這個新巴士總站便是觀塘(月華街)巴士總站。
- 商業發展為主,規模廣達216萬方呎,第4區將建一幢辦公室及摩天酒店,預計提供約400個房間;第5區則將建樓面逾100萬方呎商場,規模較同區地標apm的63萬方呎樓面大。
- 另一個較著名的屋苑林景閣,交投較活躍,今年有5宗二手成交,其中1座低層實用541方呎單位,成交價508萬元,呎價僅9390元,平過居屋。
當中包括建議擴闊面向觀塘道近駿業里的建築物立面的間距,其中一幢大廈更一分為二,以加強空氣流通;而為了避免觀塘道的交通噪音穿越兩幢大廈的空間而影響區內住宅,市區重建局將會於兩幢大樓之間興建隔音屏;屏障以行人天橋形式設計。 另外,為了應付《起動九龍東》所帶來的新增人口需要,重建範圍內的觀塘賽馬會診所亦新增70,000呎樓面面積[4]。 項目地盤面積達5.35公頃,影響約1,653個業權及約5,000人。
月華街重建: 月華街
有份入標的會德豐地產,主席梁志堅認為,項目是次流標原因仍未清楚,可能發展商提供的標書內容與市建局的要求有距離[9]。 苑裡鎮公所指出,已尋覓兩處合適的中繼場址,第一個地點作為乾貨所在地,選定為水利署苑裡工作站一樓;第二個地點則選定於台電苑裡服務所旁用地,主要安置濕貨生鮮攤商,預計明年二月二十九日啟用。 月華街重建 苑裡鎮公所強調,開工動土後盼恢復市場機能、營造街區新風貌,而苑裡新市場,預計在二○二五年重建修復完工。
有見及此,觀塘區的總站從1986年5月18日起,遷往空間較大的觀塘碼頭去,直至1991年6月29日,配合大老山隧道通車,經路線重組後併入89X。 1976年5月16日開辦,來往觀塘(裕民坊)←→觀塘(功樂道)。 1982年7月24日起,改為循環線形式運作,來往觀塘(月華街)←→觀塘(功樂道)(循環線)。 與專線小巴競爭下,客量持續下跌,服務只能維持到1994年4月24日,而「觀塘(功樂道)」五字亦從此在九巴消失。 翌日起,九龍巴士28A線於平日上午特定時間開出的班次繞經功樂道代替其服務。
月華街重建: 月華街重建招意向書
包括長實、鷹君、恆地、嘉里、南豐、新世界、信置、新地、太古地產及會德豐入標競投合作發展。 早前有入意向的內房龍頭萬科、麗新發展及K&K Property則被踢出局。 消息指,市建局要求發展商出價最少達80億元,分紅比例由發展商建議,建成後需要將商場及公共設施交予政府,涉35萬平方呎,政府會給予發展商18億元,近150萬平方呎住宅樓面則由發展商擁有。 預算總投資額約達180億元,即使扣除該局提供最多約18億元,發展商也要負擔逾160億元投資額[8]。 月華街重建 月華街重建2025 及至2009年,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正式上馬,因觀塘(月華街)巴士總站被納入首階段的重建範圍,本線便於同年8月9日起,觀塘區總站改為觀塘鐵路站,往瀝源方向需駛經翠屏道和協和街。 另一個終點站,則受慈雲山屋邨重建影響,由1997年11月9日起遷往慈雲山(中)。
月華街重建: 九龍巴士89X線
而計劃完成後,預計可以提供約40萬平方米的總樓面面積,其中包括約21萬平方米商業樓面、16萬平方米住宅樓面、32,000平方米的政府/團體/社區設施樓面和8,700平方米的公眾休憩用地。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涉及業權逾1,653個、居民約5,000人,分為5期發展,工程預計耗時約12年。 月華街重建2025 於重建完成後,該帶地段將會變身成為一個集住宅、酒店、商業、休閒用途設施及交通為一體的新地標:全香港綠化率最高的市中心,闢出170,000平方呎土地以保留現時的街舖及市集特色,設有梯間式瀑布和玻璃鵝蛋形社區中心,配合高逾280米的甲級商廈。 第一期於2014年完成、第二及三期於2021年完成,其餘兩期則在發展中,預計整個重建項目將不遲於2031年完成。 月華街地盤屬觀塘市中心重建的首期發展,其餘四期發展均位於主地盤。
月華街重建: 觀塘重建計劃5期發展構圖
此外,商場除覆蓋5G無線網絡及免費提供Wi-Fi 6高速上網服務外,亦引入多項智慧科技設施,包括人工智能空調系統、防疫消毒設施機械人、整合實時商場洗手間及育嬰室使用狀況的電子顯示屏等。 故第二輪招標將修訂項目相關工程的延誤風險條款,包括放寬原來計劃全部興建600至800平方呎大單位規定,容許發展商「拆細」單位,回應市場對上車單位需求,以減低中標發展商面對的不明朗因素。 「薈萃觀塘」設計總監的阮德尊表示,把住宅樓群鄰近觀塘住宅區,而非鐵路站及工廠區,遠離噪音及其他污染。 而設有平台花園,空地及空中花園,會有行人天橋與一些社區設施如多用途社區中心、圖書館等及政府合署連接。 和樂邨共有11座樓宇,由8座7層及3座舊長型大廈組成,是首個興建新式七層大廈的「屋建會」屋邨,最終只有和樂邨及福來邨建有同類型七層大廈。 月華街重建2025 新安樓及居安樓的地下大堂連接翠屏邨,而屋邨內側設有天橋連接。
月華街重建: 重建方案
張震遠表示,月華街巴士總站地盤不涉及業權或居民搬遷,故可率先發展;有關分期的細節詳列在呈交予城市規劃委員會的總綱發展藍圖。 在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小學外設有觀塘站(月華街)公共小巴總站,供公共小巴月華街至秀茂坪線及其特別班次使用。 而公共小巴青山道至觀塘線只有少數班次途經,大多只於協和街近月華街終點掉頭。 街道兩旁盡是1960年代建成的住宅,屬區內罕有的中密度發展,故成為該區著名的私人住宅區。
月華街重建: 路線資料
慈雲山新樓宇和蒲崗村道學校村相繼落成後,本線客量不斷增加,巴士公司遂開辦短途線,來往觀塘(月華街)←→慈雲山(南)。 及至2009年,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正式上馬,因觀塘(月華街)巴士總站被納入首階段的重建範圍,本線便於同年7月19日起,所有班次遷往觀塘(裕民坊)為終點站。 月華街重建2025 1991年6月29日開辦,來往觀塘(月華街)←→沙田火車站。 配合大老山隧道正式通車,成為首批途經路線,取代行經獅子山隧道的路線89A。
月華街重建: 九龍巴士6E線(已取消)
前者曾是一所開辦中一至中六課程的非牟利直資中學,於2018年轉為地利亞加拿大學校東九龍分校。 毗鄰學校的月華街遊樂場,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場內遍植林木,設有涼亭、座椅供市民休憩;共融遊樂設施讓任何2至12歲的兒童和傷殘人士使用[2]。 後者曾是觀塘市中心最大型的巴士樞紐,因鄰近市中心,2009年8月8日完成其27年歷史任務後,成為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首個發展。 同時,區內不少私人住宅正進行由市區重建局資助的樓宇復修計劃。
月華街重建: 月華街重建財團勢搶
2006年8月10日,市區重建局根據居民建議,委託建築師顧問公司所提交的三個發展設計概念,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 顧問公司提出規劃藍圖,分別以馬梁建築師事務所(香港)的「薈萃觀塘」、WDA Group的「躍動都會」及王歐陽 (香港)的「東九都會」為主題,建築密度介乎7.89至7.98之間。 月華街重建 三份設計皆以裕民坊公園為中心,休憩用地逾20,000平方呎,包括5座30至40層高的住宅大樓,提供約2,000住宅單位,商業樓面面積達250萬平方呎,並且建有地標式大廈。 交通方面,為解決觀塘市中心現時人車爭路問題,重建後會興建面積逾160,000平方呎的半地底式的交通總匯,是現時觀塘(裕民坊)巴士總站面積的3倍,而地面則建設為步行街及中央廣場,確保「人車分隔」。
月華街重建: 九龍巴士217P線(已取消)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英語:Kwun Tong Town Centre Redevelopment Project)是香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市區重建項目,位於東九龍觀塘區觀塘裕民坊一帶,佔地570,000平方呎。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於1998年由土地發展公司公佈,直至2007年3月,由其演變為的市區重建局就項目啟動法定規劃程序,項目至此正式展開。 生活配套方面,區內民生商店及食肆林立,街市(瑞和街街市)、便利店及超級市場亦一應俱全;另外項目附近有apm商場提供購物、飲食、消閒娛樂等多種選擇。
連同其他項目集團今年暫累沽約485伙、套現逾92.6億元。 另外集團亦部署來年首季推長沙灣東京街重建項目,涉及198伙,項目屬首個以組裝合成法(MiC)興建的私宅,現正待批預售樓花同意書。 封海倫表示瑜一於明年底落成現樓,部署有機會於農曆新年後將部份單位,涉及前排維港景觀,將收起留待現樓發售。 後市方面她預計息口快將見頂,明年有望減息,在持續強大的剛性需求支持下,相信樓市將逐漸恢復平穩,或有機會削減付款辦法優惠或備用按揭貸款成數。 社區康樂設施方面,區內有康寧道公園、月華街遊樂場、瑞和街體育館及曉光街體育館等社區康體設施可供公眾使用。
街道靠北面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的公營房屋和樂邨,由1962年至1966年分階段落成,共11座樓宇。 當中,靠近內街的樓宇為新式七層大廈,有別於當年普遍用作徙置的七層大廈。 2011年中起,因應屋邨人口老化,有關方面在這些七層大廈外加裝升降機,方便居民出入。 月華街重建2025 WDA 月華街重建2025 Group公司董事總經理周蕙禮表示,「躍動都會」整個設計着重引入天然光及使到空氣流通。 例如採用梯田式設計,即一幢有若apm高度的地標建築物,附近再零散興建樓高數十層的酒店或者辦公大樓,避免屏風樓設計,仿似「牆」的效果;而中央一個綠化區,有着地標式大草地和流水瀑布。
月華街重建: 發展計劃的時間表
發展商近年為求吸納市區靚地,爭相入標競投市建局的重建項目。 上月截標的灣仔喜帖街商住發展吸引7家發展商爭奪,由信置及合和合組的財團奪得。 韋堅信測量師行林晉超認為,觀塘市中心重建屬發展商必爭之地,為發揮「插旗」效應,料發展商會積極參與,以利日後爭取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的其他發展期數。
月華街重建: 九龍巴士26M線
1983年8月7日開辦,來往觀塘(月華街)←→圓洲角,取代路線89在沙角街、車公廟路和紅梅谷路的服務。 開辦首年,客量持續攀升,遂於翌年同月分拆出九龍巴士89B線,來往觀塘(雅麗道)和博康,以減輕本線壓力。 但在極受歡迎的情況下,增加班次和改派三軸巴士行走只是逼不得已,卻令觀塘(月華街)巴士總站未能應付。
但最苦惱的是,持有業權的可能已是第二代,而這批二代又可能已離港,要集齊一幢物業的八成業權難過登天,收齊一條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 隨着裕民坊的重建及落成,觀塘另一邊的豪宅區功樂道及月華街,突然披上了老化感。 月華街重建2025 其實功樂道及月華街,一度是觀塘著名半山豪宅區,當年樓價並非人人可負擔,功樂道住宅就是有當年富有人家的象徵,曾經風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