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考量記憶體時並不是 Flash 越大越好,而是要和 Dram 一起搭配使用。 主要分為 ROM(唯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及 Flash(快閃記憶體)。 而 Flash 又可以分成 NAND Flash 及 NOR 記憶體價格走勢2025 Flash 。
- 我與本文所提到的公司沒有商業關係,撰寫本文僅為分享,並無收取任何報酬。
- 記憶體合約價從4Q21進入跌勢,為產業前景蒙上陰霾,雖然上游記憶體原廠的庫存處於健康水位,但從9月起多家原廠紛紛積極催促記憶體模組廠拿貨,顯見賣方壓力大增,產業進入買方市場的跡象逐漸浮現。
- 三星日前表示許多企業開始採用混合伺服器,企業將本地伺服器與資料中心並行的雲端伺服器結合,可持續增加基本伺服器建置需求。
- 台灣記憶體廠南亞科、華邦電等目前沒有減產動作,包括威剛、群聯等模組廠則降低庫存因應,業者寄望國際大廠減產能讓下半年價格跌勢放緩,明年上半年價格若有效止跌,看好明年全年營運可望如倒吃甘蔗逐季回溫。
- 美光截至 6/1 的第三財季營收為 37.5 億美元,年減近六成,不過仍優於市場預期的 36.9 億美元,每股虧損為 1.43 美元,優於分析師預期的虧損 1.59 美元。
- 一般來說,許多標準型DRAM(如PC用DRAM)是在通路上以市場現貨的方式販售,因此只要標準型DRAM現貨報價一上升,也帶動相關產品合約價接著反應。
在應用領域上,近年最當紅的應用之一為TWS(真無線藍芽耳機),容量以Apple的AirPods對NOR使用量最高來到256Mb,其餘TWS產品容量需求也都有16Mb到64Mb間。 記憶體價格走勢2025 不過在產銷上,即使消費級行動與 PC DRAM 市場有所波動,晶圓投入仍會有所增長。 畢竟廠商可在 DRAM 庫存不確定時,將重心適當轉移到伺服器 DRAM 市場。 本人/本撰寫相關團體(以下簡稱我)目前無持有本文提到之股票的多方部位,預計不會在未來 72 小時內建倉。 我與本文所提到的公司沒有商業關係,撰寫本文僅為分享,並無收取任何報酬。 本文之資訊僅供分析參考,不保證內容之完整性與正確性,也不構成任何買賣有價證券之要約或宣傳。
記憶體價格走勢: 需求端好轉及現貨領漲,Graphics DRAM價格將持平
此文以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利基型 DRAM 製造大廠華邦電,以及利基型 IC 設計廠商晶豪科釋出對現貨價、合約價走勢的看法。 宇瞻 2020Q1 財測營收預計和 2019Q1 持平,毛利則能保持 2019Q3 的水準(約 23%),我們估算宇瞻 2020Q1 的 EPS 大約為 1.4~1.7 元。 但以上分析是基於疫情將在 2020H1 前被控制的情況,若疫情在 H2 持續惡化,則記憶體就可能跌價。 如此一來,在失去低價庫存優勢、且 ASP 也下滑的情況下,宇瞻 2020 年的 EPS 預估將僅有 2.5-3 元。 因此投資人再來需密切追蹤疫情的情況以及記憶體的報價趨勢,才能作出較為準確的判斷。
而到2021年伺服器市場就會率先引入DDR5,表示一個新時代要開始了,而記憶體的價格可能也跟著大漲。 第三季DRAM合約均價跌幅約達15%左右,其中標準型8GB DDR4模組合約均價季減14.15%達24.87美元,伺服器32GB DDR4模組合約均價季減14.07%達116美元。 利基型DRAM的4Gb DDR4及2Gb DDR3第三季合約均價較上季下滑15%~17%之間,第四季恐全面跌破2美元整數價位。 事實上,對記憶體價格一向敏感的模組廠,包括威剛、十銓以及宇瞻等,從去年第四季起,就已建置庫存水位至歷史新高,之所以充分備貨,一方面是擔心若不及早拉貨,恐將出現缺料狀況,另一方面則是預期二○二一年DRAM價格走升,模組廠寧願在價格低點時率先進貨,也好過高價時拉貨、拉高成本。 此外,DDR4 4Gb受到DDR3 4Gb的上揚影響,三星(Samsung)本月價格明顯拉升,促使整體均價成長約6%;DDR4 記憶體價格走勢 8Gb則隨著主流server與PC需求暢旺,平均漲幅目前約在4%,而DDR4整體高低價價差幅度,則明顯小於DDR3。 2023年4~6月,最大企業韓國三星電子的半導體部門連續2個季度出現營業虧損,韓國SK海力士連續3個季度出現營業虧損。
記憶體價格走勢: 需求淡季,預估 2022 年第一季 DRAM 價格跌幅約 8%~13%
惟前述來自需求的正向因素將有助於價格跌幅的縮減,仍無法扭轉價格下行的走勢,其中DDR4將下跌5%~10%;DDR5則會下跌3%~8%,然而其滲透率仍低,因此對於整體價格影響仍不顯著。 陳沛銘表示,相較現貨市場較偏向通路端或零售市場,DRAM製造原廠部分,產能沒有顯著成長,除了2022年時韓系大廠會開出新產能,但並非利基型DRAM,所以對華邦電影響不大。 韓廠將DDR3產能轉到CIS還在進行,韓系兩大廠在DDR3 4Gb仍是主要供應商,具重要影響市場供需的地位,但還是會陸續轉進CIS,將持續限縮DDR3產能。 華邦電明年高雄新廠開出前,市場無新增產能,且高雄廠要到明年第四季,才會有小量貢獻。
通過以上分析,以 Server、Gaming 及 5G 的需求強勁,再加上供應端的供給並沒有大幅增加,若疫情能在 2020H1 前被有效控制,則 2020 年記憶體可能會供不應求,今年維持漲價的趨勢是可以預期的。 但若疫情在 H2 持續惡化,則漲價趨勢就可能被遞延至 2021 年。 根據IC Insights統計,2019年受到記憶體價格大跌影響,市場規模年減32%達1104億美元。 2020年雖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但數位轉型加快並推升筆電及平板、伺服器、5G手機等銷售,加上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HPC)、物聯網(IoT)等新創應用普及落地,記憶體市場重拾成長動能,市場規模年增15%達1,267億美元。
記憶體價格走勢: 【法說會快報_美光】DRAM 產業準備回溫,美光營運逆境何時能突破?
Dram 記憶體價格走勢 大廠南亞科表示 2022Q4 仍然處於客戶庫存調整期,價格跌幅擴大,整體第四季恐怕面臨虧損的風險,再加上目前消費性電子需求尚未回籠、Q1-Q2 又是傳統淡季,上半年的虧損壓力仍大。 不過因為遠端在家上班的趨勢,反而帶動筆電、桌機等的需求,導致半導體的產能吃緊,也一直傳著要調漲。 面對記憶體價格急跌走勢,業者已計畫減產因應,其中,美光在日前法人說明會中指出,第四季會開始放慢生產速度來縮減位元供給量,並決定降低2023年會計年度資本支出達30%,晶圓設備採購支出會降低50%。 Mobile DRAM價格也開始下跌,因此部分供應商已著手將mobile DRAM產能轉向server與PC DRAM領域,合理推估PC DRAM供給量短期內也會同步升高。
- 此文以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利基型 DRAM 製造大廠華邦電,以及利基型 IC 設計廠商晶豪科釋出對現貨價、合約價走勢的看法。
- Mobile DRAM價格也開始下跌,因此部分供應商已著手將mobile DRAM產能轉向server與PC DRAM領域,合理推估PC DRAM供給量短期內也會同步升高。
-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 但目前供應商復工率 40–60% 左右,國際局勢也不穩定,近期現價有可能會下跌修正與合約價靠攏。
- 因此三家廠商只能透過默認的共識來調控市場的供給,但因為市場真實情況瞬息萬變,使他們也無法每次都精確判斷市場形勢而做正確的決定。
- 4Q21的DRAM合約價跌幅大於預期,從原先期待的價格持平轉為平均跌幅3~8%,部分庫存較高的產品可能下跌達1成,且DRAM顆粒現貨價在3Q21也大跌逾2成多,而NAND Flash平均跌幅約3~4%,相較於DRAM跌幅較為緩和。
這是因為以 Server(伺服器、雲端)、Gaming、5G 等需求端的需求原本就很強勁,再加上因為疫情的影響,促使市場預期宅經濟及遠端辦公的需求會增加,預期需求會增加的心理導致客戶和記憶體供應商的拉貨(買貨)力道更大。 展望 2023 年,雲端資料中心需求持續領先成長, 5G 記憶體價格走勢 手機出貨比重提升, DRAM 搭載也將同步增加,商用及電競機種筆電需求仍強勁,惟手機及筆電,受到全球通膨、地緣政治、缺料影響較重,需求成長趨緩。 消費型電子終端產品如網路通訊、智慧穿戴、智慧音箱、固態硬碟等需求預期成長; VR 頭盔、智慧眼鏡將受惠元宇宙概念及新款遊戲機推出而成長。
記憶體價格走勢: NAND Flash 需求減,鎧俠新廠傳延後啟用
受限於晶圓產能吃緊,主控晶片供需2022年仍無法趨於平衡,甚至比2021年更為嚴重,尤其是成熟製程缺貨依然非常嚴峻,例如28奈米、40/55奈米的缺口將達50%,雖然不排除市場有超額下單的風險,近期中國市場也傳出清查是否有囤貨與價格操作問題,但後續成效有待觀察。 4Q21的DRAM合約價跌幅大於預期,從原先期待的價格持平轉為平均跌幅3~8%,部分庫存較高的產品可能下跌達1成,且DRAM顆粒現貨價在3Q21也大跌逾2成多,而NAND Flash平均跌幅約3~4%,相較於DRAM跌幅較為緩和。 原廠DRAM庫存去化較有壓力,但NAND也找上記憶體模組廠要求積極拉貨。 目前市場中,DRAM 客戶端庫存狀況普遍處於高水位,許多大廠對於整體後市表示比預期還差,成本和產品價格皆往不利方向發展,毛利率下跌機會大。
記憶體價格走勢: Dram 市場現況
商用PC的需求似乎正在緩慢增長,該公司預測稱「PC庫存將在2023年底恢復正常,需求將在2024年開始增長」。 記憶體廠旺宏 25 日舉行 2023 年第二季法說,並公布第二季財報,在如同上一季法說所說的,第二季將持續提列庫存損失的情況下,本業虧損新台幣 1.66 億元。 但是在轉投資及業外收益加持的情況下,稅後純益來到 0.83 億元,較第一季轉虧為盈,每股 EPS 來到 0.04 元。 美光科技宣布推出業界首款第二代 8 層堆疊(8-High)24GB HBM3,並於今天開始送樣。 此產品頻寬達 1.2TB/s 以上,每腳位傳輸速率超過 9.2Gb/s,較目前市面上的 HBM3 解決方案高出 50%。 此外,美光第二代 HBM3 的每瓦效能較前幾代產品提升 2.5 倍,刷新 AI 數據中心的關鍵性能、容量及功耗指標。
記憶體價格走勢: 美光 32Gb 記憶體模組催生 1TB DDR5 模組,但要再等等
近日,深圳市铨兴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完成首轮战略融资,由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独家投资。 7月28日,宇瞻受邀交易所业绩发表会,总经理张家騉表示,目前存储器供过于求的因素需观察包含原厂减产速度、需求回温与终端库存… 最後,成熟的 DDR3 / DDR4 DRAM 銷售依然保持得不錯。 IC Insights指出,今年全球記憶體出貨量將達534億顆,其中DRAM占比達43%,NAND Flash占比達30%,NOR Flash占比達9%,其餘包括ROM或EEPROM/EPROM等占比達18%。
記憶體價格走勢: DRAM 模組
同時,由於基於利基型DRAM (DDR3 1Gb、2Gb)單位售價2020年11月起已漲價10%,令華邦電與力積電應會分配較少新產能給NOR。 顯卡記憶體與伺服器 DRAM 市場受到的影響類似,其上季度需求僅下滑了 5% 。 隨著韓國製造商在過去幾個月的產量增加、以及 GPU 記憶體價格走勢 銷售的頹勢,供需形勢與售價也迎來了逆轉。
記憶體價格走勢: 記憶體大廠減產護價 報價最快這時觸底
有鑑於此,隨著 PC OEMs 端的 DRAM 庫存週數有所下降,促使 TrendForce 進一步收斂明年首季的價格跌幅。 但是,由於明年首季需求面將走入淡季,因此 DRAM 均價仍維持下跌趨勢,預估跌幅為 8%~13%,而後續的價格跌幅是否收斂則有賴庫存壓力能否舒緩,以及採購端對於後續價格變化上的預期性心理而定。 舉例來說,2016 年以來因為智慧型手機、挖礦、資料中心的興起使記憶體需求大增,造成了記憶體大漲價的榮景,而三大廠也同時大舉擴廠以增加供給,但沒想到 2018 下半年開始挖礦需求突然消失,智慧型手機也因市場飽合需求急速降溫,使記憶體市場一夕間變供過於求,導致了價格的崩跌。 總體來看,2020~2025年的全球記憶體市場年複合成長率將達10.6%。
記憶體價格走勢: 記憶體廠看後市:NAND 比 DRAM 更緊,Q3 入旺季
威剛董事長陳立白指出,鎧俠與威騰的工廠產線受污染事件後,讓記憶體空頭已提前結束。 以生產時序推估,NAND Flash供貨將會在3月至5月最為吃緊,在市場預期心理帶動下,2月下旬的NAND Flash現貨價已明顯走揚。 隨著現貨價站穩腳步,預估兩大記憶體合約價也將在本季落底,第二季開始回溫,穩步向上發展。 美國記憶體龍頭廠美光股價持續攀高,市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16日再發報告指出,DRAM價格正式進入上漲週期,本季合約價預估整體上揚13%至18%。 其中,以2月合約價來說,DDR3月均價漲幅最高,DDR4則受到DDR3的追價而持續上揚;目前在specialty DRAM中仍屬最大宗應用的DDR3 4Gb,2月均價漲近7%,且上週高低價差超過30%,顯示價格波動開始擴大。 經過前文分析可知,記憶體的循環週期將難持續重複,所以對供應商來說風險的控管才是最重要的。
記憶體價格走勢: DDR4 4Gb / 8Gb 報價走勢圖
去年美光(Micron)桃園廠跳電意外,DRAM價格提前於12月開始漲價,加上農曆年年補貨需求升溫,2021年第1季在市場供需趨於健康,不排除有機會上漲。 記憶體市況在諸多不利因素遠離,又加上鎧俠與威騰污染事件影響市場短期供需失衡,整體記憶體市況將於第二季起邁向正向循環,記憶體大廠也陸續釋出對後市看法,整體產業落底趨勢確立,尤其 NAND Flash 供需更緊,兩大記憶體報價反轉向上,第三季則進入傳統旺季,延續動能。 根據TrendForce調查顯示,目前三大原廠(三星、SK海力士、美光)產能吃緊,DRAM市場處在供不應求情況,整體市況已正式進入上漲週期,而三大原廠也看準機會大幅調升DRAM的月報價。 另外,台廠供應鏈如華邦電、南亞科、威剛、旺宏、甚至群聯,陸續開始彈性調配產能,求獲利最大化,帶動近期股價表現強勢。 南韓記憶體大廠 SK 海力士在最新公布的第二季財報中表示,因為人工智慧 (AI) 的市場需求,帶動了記憶體的復甦,使得第二季的虧損較上第一季減少。 後續價格走勢因消費型應用現貨價格將接近谷底,大幅走跌力道可望趨緩,並延續至4Q21傳統電商促銷旺季,而工控應用雖然也面臨長短料的供應問題,但工控記憶體跌幅平緩,4Q21關鍵變數仍要觀察NB及伺服器相關零組件的交貨進度。
記憶體價格走勢: 產業週報
在終端需求熱絡以及晶圓供應吃緊,NOR從2021年進入漲價景氣週期,1Q21的NOR漲價幅度上看20%,對代工廠而言,價差大幅縮小,估計2021年整體NOR產能將達1.6萬~1.7萬片。 記憶體價格走勢 不過對於等著購買新機的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他們將有機會以更合理的價格入手。 至於第四季合約價,將在9月季底與客戶洽談,但目前來看,客戶需求仍大於供給,且上游晶圓成本也未降,對後市持正面看法。
由於明年首季原本就屬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相對淡季,加上各國陸續解封,以電視為首的相關需求仍將維持低迷,恐將導致consumer DRAM需求較為疲軟。 此外,供應鏈的長短料問題仍在,採購對相對長料的DRAM備貨意願恐不高。 2021上半年DDR3大幅漲價使得原廠今年轉換的步調相當緩慢,但目前市場跌價壓力擴大,以兩大韓系廠商為首,明年將重新回歸把成熟的DDR3轉向CMOS Image Sensor或其他邏輯IC產品。 記憶體價格走勢 就價格面看,DDR4受以PC DRAM為首的需求疲弱,第四季價格已轉跌,預估現貨合約價差仍大,明年首季合約價格跌幅將持續下探,故連動性高的consumer DRAM的DDR4亦將受牽連,預計跌幅達5%~10%。 DDR3雖然供給逐漸減少,但價格同樣難逃跌勢,以4Gb走跌幅度較大,2Gb相對較緩,跌幅平均約3%~8%。 近期graphics DRAM的終端應用有較明顯的需求好轉,然而產品波動性相當高,加上虛擬貨幣價格的劇烈波動與NVIDIA及AMD隨時可調整的銷售策略(bundle或de-bundle),都會使graphics DRAM需求有快速起落的特性。
三星不論記憶體還是快閃記憶體都是世界第一位的,份額遙遙領先,而且有手機、顯示器等其他業務支撐,因此實力雄厚,現在的熊市週期也不打算削減產能,甚至計畫逆週期投資。 記憶體及快閃記憶體市場過去一兩年中都飽受跌價之苦,現在更是要史上最慘記錄了——2022年Q4季度是2008年以來價格跌幅最大的,不論記憶體還是快閃記憶體都是。 按照業界習慣,利基型產品通常是簽長約,一紙合約以一季為單位,不僅價格反應較慢,價格也按季調漲,只不過,利基型產品只要一漲價就大幅跳升。 在摩根士丹利最新出具的報告中就指出,今年以來,利基型DRAM已經大漲七一%,成為市場矚目焦點。
隨著iPhone新機即將發表及其他手機供應鏈出貨逐步放量,2021年第3季下半~第4季手機NAND儲存需求可望回升。 儘管2Q21中國手機品牌面臨庫存去化不如預期,加上疫情影響市場銷售,但4Q21進入歐、美市場的銷售旺季,換機需求備受期待。 受電腦廠商 記憶體價格走勢 OEM 需求下滑影響,DRAM 供應鏈也將轉入庫存收窄週期。
記憶體價格走勢: 記憶體最壞情況過了?三星續減產,SK 海力士飆 9%
對近期現貨市場波動,晶豪科認為,現貨短期上上下下常見,但對公司而言,報價主要反應成本結構,公司是在每季底跟客戶談下季價錢,且會先幫客戶投片,投片到產出約需4~6週,所以談價格時成本結構大致清楚,以6月底談第三季合約價,即是反應第二季晶圓成本,整體來看,第三季價格趨勢仍向上明確。 利基型DRAM大廠華邦電總經理陳沛銘表示,這波主要是高容量DRAM現貨價格修正,這部分產品華邦電比例少,且也沒賣到現貨價那麼高,就算現貨價跌下來,與合約價還有差距,所以較不受現貨價影響。 合約價和現價背離:近期 DDR4 的合約價約為 24–25.5 美元,現價為 30.5 美元,現價快速拉抬主因為過去因疫情造成停工,下游預期大陸工廠陸續復工導致的預期需求拉抬。 但目前供應商復工率 40–60% 左右,國際局勢也不穩定,近期現價有可能會下跌修正與合約價靠攏。
至於在NAND Flash部分,因污染事件第二季後將轉為大幅供不應求,直接的缺貨發生在4~5月,Flash會很快價格上漲,第三季迎季節性旺季來臨,第四季才會緩跌。 內置多個DRAM的筆記本電腦內存模塊「SO-DIMM」的價格也已止跌。 6月面向大客戶的8GB DDR4為每個14美元左右,與上月持平。 從6月的大宗交易價格來看,作為指標的8GB DDR4為每個1.48美元左右。 以筆者的電腦為例,下圖右邊可看到每個程式的記憶體用量,而最下面則是整體的 DRAM 用量,因此可以想像再多開幾個分頁 DRAM 就會不夠用而導致電腦當機或跑不動,那麼 Flash 即使有 256 GB 甚至 512 GB 也都毫無用武之地。
記憶體屬景氣循環產業,市場供需每天都在變動,所以常常可以看到記憶體一下缺貨,一下又變得貨太多沒人買,價格也常大起大落,曾到訪光華商場買記憶體的讀者,也應該都有這樣的感覺。 法人預期DRAM全年供不應求下,價格將逐季調漲,南亞科(2408)受惠最大,全年獲利可望較去年倍增。 南亞科公告4月合併營收月增15.4%達73.9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1.6%,累計前4個月合併營收251.2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5.4%並優於預期。 市場上還有觀點指出,圍繞經濟安全保障的中美對立有可能對半導體市場産生影響。 日本也在7月將尖端半導體製造設備等23種産品納入出口管制的對象。
記憶體價格走勢: 英特爾、AMD 和 Nvidia 要如何迎擊 Apple Silicon 記憶體容量優勢?
整體來看,華邦電認為,5G、AI、IoT、汽車、邊緣AI、遊戲機、資料中心等需求強勁下,記憶體產業向上循環,今、明年都是此趨勢沒有問題。 陳沛銘表示,公司在合約市場遠高於七成以上,不同客戶會有不同合約期,客戶有每季、每半年也有年報價,目前看來,價格再往上的條件還在,Q3毛利率還會再上升。 由以上可知,工控的部分其實就是宇瞻的避險部位,再加上宇瞻總是會在市場記憶體跌價的時候預先買一些貨存放,因此在記憶體報價上揚時就會有低價庫存可以賣,毛利率自然也會跟著上升。 由下圖可知透過強大的風控手段,宇瞻 2019 年 EPS 不但沒有衰退,反而 YoY 還在寒冬中逆勢成長了快 5% 。 因此筆者這次選擇以宇瞻法說會的展望來判斷 2020 年記憶體的趨勢 。 以三星為例,擴產太快怕市場需求最後其實沒那麼多,最後導致產能閒置、存貨跌價;但擴產太慢又怕需求真的大增,這麼一來市場份額就會被海力士和美光搶走,而因為擴廠又需要一段時間,因此下判斷後與真實的市場情況往往又會有差。
記憶體價格走勢: 旺宏上半年每股 EPS 虧損 0.15 元,下半年庫存調整持續旺季不旺
即將到來的十一長假以及雙十一等大型促銷,消費性產品價格應可望止跌或向上調整,以因應2H21的庫存去化及買氣提早準備。 但目前中國終端市場並未看到明顯買氣回升,雖然市場詢單較為踴躍,現貨市場卻仍處於調整階段,終端市場行情呈現渾沌不明。 中芯國際可能縮減提供給旺宏的產能,中芯國際以外的晶圓代工廠至2021年也可能無法提供兆易創新更多產能,加上武漢新芯2021年增產進度可能遞延因應優先發展3D NAND。
記憶體價格走勢: 三星完成 GDDR7 研發,客戶新產品年底驗證
今年以來記憶體市場轉為供不應求,其中DRAM因缺貨而出現價格急漲走勢,第一季DRAM平均銷售價格較上季提高8%,且包括三星、SK海力士、美光、南亞科等均看好第二季DRAM市況持續好轉,龍頭大廠三星還預期DRAM供不應求及漲價市況會延續到今年第四季。 因此,IC Insights預期,受惠於DRAM價漲量增的強勁驅動力帶動下,2021年全球記憶體市場將較去年成長23%達1,552億美元規模。 第四季受mobile DRAM原廠積極求售的影響下,智慧手機品牌廠在年末仍維持9~11週的高庫存。 展望2022年第一季,除市場即將迎來週期性淡季外,處理器套片的供應問題以及疫情干擾等因素,都將使該季生產表現呈現10%以上的衰退,意味著品牌端採購策略將更為謹慎,以避免繼續堆高庫存。 受到品牌生產目標調降影響,目前對於mobile DRAM的需求較2021上半年疲軟,導致供過於求的現況加劇,同時反映在原廠持續升高的庫存水位。 整體而言,伴隨高庫存以及供過於求的態勢,將使智慧型手機品牌對於明年首季生產及入料計畫更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