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和教學策略:利用數據完善學與教的規劃;全校推行 喇沙校服2025 BYOD 加強自主學習;提供教師培訓配合學校發展的需要;提供小班教學。 2001年,四名喇沙書院嘅學生喺同一屆香港中學會考中攞到十優嘅佳績。 2003年,喇沙書院嘅學生喺會考共攞到501個優(「A」),創下自香港舉辦首屆會考以來嘅紀錄(每間中學一般可以喺每年嘅會考攞到大概二十個優,而名校就有大概二百個)[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2005年會考,三名喇沙書院學生攞到十優成績,另有六名學生攞到九優或八優佳績。 其中兩班理科班嘅學生共攞到超過330個優,平均每個學生有四優成績,成為學界紀錄[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 校园的面积超过16,000平方米,在香港中学中算较大面积。
- 當然,這兩間學校幾十年來都是勢均力敵的傳統男名校。
- 直属小学圣保罗书院小学,为中文教学,有机会跟中学一起出访交流。
- 為慶祝創校70週年,1932個學生、舊生、家長同老師於2002年2月3號喺喇沙書院田徑場上「大環抱」,打破最多人同一時間互攬腰間嘅紀錄,被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環抱一家親」。
- 曹紹民校長指出學校發展計劃的三個關注項目,分別為:提升學生對英國語文學習及運用的動機及…
家長可參加升中講座及課堂體驗活動,獲取更多資訊,增加對校園生活的了解。 透過各科組舉辦的活動如「共創成長路」計劃、領袖訓練計劃、講座、徵文比賽、標語及漫畫創作比賽、體育活動和老師分享等,增強同學對身心健康的認識, 正向思維及推動禁毒教育。 本著喇沙精神──信德、熱忱和團體的精神,我們為學生提供以天主為中心,並以人為本的優質教育,充分發展他們的潛能。 喇沙校服 本著天主教信仰及聖若翰喇沙的教育願景,以關愛教育,觸動學生的心靈,學生間亦互助互愛。 實施雙班主任制,加強對學生的個別照顧及與家長的聯繫。
喇沙校服: 資助中學
2006年6月27日,劉煒堅博士於學校網站上宣佈,因私人理由辭去校長一職,由2006年8月31日起生效。 懸空的校長一職由當時其中一位副校長王仁傑先生署任,校方同時開始公開招募校長。 2007年3月16日,王仁傑先生正式被委任為校長,至2010年8月31日退休。 當時香港食物短缺,港日政府鼓勵市民離開香港,一些修士因此於戰時避居越南。 學校創辦人兼首任校長愛瑪修士於1945年在越南去世。 喇沙校服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嚴重影響學校的運作。
陳瑞祺(喇沙)書院是香港少數不設社制的中學,故此在陸運會、水運會等只會有班際比賽。 喺香港修改咗相關嘅教育法例之後,中學校長必須喺60歲卸任[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然而,近年喇沙會嘅修士多數被派去發展中地區協助當地嘅教學工作,導致已發展地區,例如香港,缺少適合擔任校長嘅年輕修士[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喇沙校服: 校園傳統
1978年,校長賴斐爾修士(Brother Raphael)和其他修士商量後,認為舊校舍已經不能滿足教學需要。 由於全面翻新耗費龐大,因此修士們決定拆除舊有的校舍,重建一座設施現代化的新校舍。 為了籌措重建資金,校方把一部分土地賣給了地產發展商長江實業,建成包括碧華花園在內的一些私人住宅,因此新校園的佔地比以往減少。 同年2月19日,新校舍由港督麥理浩勳爵主持開幕。
為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兼前澳門行政長官何厚鏵的侄兒。 喇沙校服2025 喇沙校服2025 翻查資料,上述皇廷滙B洋房最早於2015年以價單形式開賣,當時價單定價高達3.5億元,不過及後一直未能賣出,過去多年已減價4次,最後價單定價為2.88億元。 為了紀念愛瑪修士和加斯恩修士對學校作出的傑出貢獻,學校分別以兩位修士的名字來命名於2006年開幕的兩座新翼。 近几年来,港华校队在各学科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在全港33所男校中名列第四,并获中银香港紫荆杯最佳进步奖。 在田径、游泳、剑击、篮球、羽毛球和越野赛的所有比赛中,港华都是在D1阵线守卫。
喇沙校服: 喇沙書院
夏季為純白襯衣、黑西褲、白襪或黑襪、黑色結帶皮鞋,並須結上領帶;冬季時學生可自由選擇穿上學校標準的棗紅色毛衫、校褸和子母褸。 喇沙校服 在1997年秋季前,學生須在領帶上扣上小型校徽(現為體育校隊徽號),但因設計問題常常鬆脫遺失,故在1997年秋季的新學年,改在襯衣左邊口袋上方扣上金屬較大的正規校徽。 但大型校徽只維持了數年就成為歷史,恢復使用小型校徽,扣在襯衣左邊口袋上方。
- 學習和教學策略:學校崇尚學生為本的教學方針,並善用資訊科技,提高教與學的成效。
-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陳瑞祺喇沙書院的資訊。
- 賀敬修士喺2016年8月31號奉喇沙會命令返澳洲,由副校長唐煥星接任校長。
- 校舍作四方城設計,分東南西北四座,中間有花園同籃球場。
賀敬修士並在2016年8月31日奉喇沙會命令,到澳洲悉尼橡樹山中學(Oakhill College Sydney)擔任校長[7],新校長由副校長唐煥星接任。 学校有直属小学圣若瑟小学,是英小,2012年转为全日制,不推小班,不分精英班,不公布年级名次。 中学招生在统一派位阶段,圣若瑟属于中西区校网,有部分学位会分配给湾仔区。 2020年1月,学校推出了“Vision22”大型校舍重建项目,该项目将全面展开,历时22年,总投资约5亿元。 图书馆、餐厅、教职员工室、创科中心、STEM等将在保持原有合法古迹完整的基础上重新设计。
喇沙校服: 學校組織
2004年,年屆退休之齡嘅譚瑪士修士卸任後,校長一職由學校舊生劉煒堅博士出任。 學生同舊生對校方安排非神職人員擔任校長反應不一。 課室設施:課室、特別室及禮堂均有音響、電腦、實物投影機、86吋互勳觸控屏、電腦投影設備及空調。 體育設施:草地足球場、手球場、籃球場、健身室、箭藝設施、羽毛球場及乒乓球練習場。 喇沙校服2025 新界喇沙中學於1965年由香港喇沙修士會創辦,貫徹忠信仁愛的基督精神,發揚關愛,推行人本教育,培養學生主動求取學問的精神,發揮個人潛能,達致全人發展。 曹紹民校長到任已有五年,強調學校經歷五十多年歷史,於照顧學生方面甚有根基,着重拓寬學生視野,增加他們的見識,有助規劃未來發展。
喇沙校服: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艺术素养方面,港华中一必需要学一种乐器,学校设有中乐团、管乐团等,对港华中一的学生,如已通过英国皇家音乐学院6级术科考试,或具备同等资格,均可申请港华音乐奖学金。 有人评论说,皇仁非常自由,需要非常自律能自主安排时间学习的小朋友才适合入读。 皇仁书院还有四个制服团体,分别是香港海事青年团、香港红十字会青年团、香港交通安全队及港岛童军十二旅。 有别于男拔、喇沙,皇仁在学界体育竞技场上的成绩略有欠奉。 校园的面积超过16,000平方米,在香港中学中算较大面积。 除了一般学校会配备的实验室、图书馆、礼堂、操场、音乐室、美术室之外,较特别的是由皇仁旧生会管理的饭堂、天文房、二级历史建筑童军室和皇者仁风校史馆。
喇沙校服: 資助小學
香港人觀念上可能會覺得男拔比喇沙好,但是近幾年,隨着喇沙小學不斷努力,在全港小學排名上面已經超過男拔,成為第三,更加是頭三名入面唯一一間男校。 那就快點跟我們TutorCircle 喇沙校服2025 尋補一起了解一下啦。 喇沙書院中樂團 七度加冕高級組冠軍(2009、2013、2015、2016、2017、2018、2019),打破學界紀錄。
喇沙校服: 發展方向
以CSK校名訂立「學習社羣」「服務他人」「追尋知識」三個目標。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九龍城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油尖旺區、深水埗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幾乎全部學生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 全校語文政策:除了中國語文、中史、普通話及法文,全以英語授課。
喇沙校服: 中學分區名單
暂抛开IB成绩,如果以DSE成绩为参考学校学生水平,全港的男校属于BAND1B 以上的较为优秀知名学校主要有下面这几所学校,这里差不多是全香港28家中学中男校较为优秀的。 喇沙書院非常重視自己嘅傳統,呢啲傳統隨著學校嘅歷史、宗教等因素、歷任校長同舊生嘅言行積累。 學生同舊生嘅成就為學校帶來光榮,加上唔少舊生曾經返書院任教,都為發揚傳統創造咗良好嘅條件。 喇沙書院學生會(LSCSA)由學校嘅所有學生所組成,係香港少數享有高度自治權嘅校內學生組織。 學生會嘅選舉制度喺本港較罕見:以內閣為單位,由二年級或以上嘅學生以一人一票嘅方式選出。 呢個制度同普遍學生會由老師挑選,或者由學生選出個別內閣成員唔同,肯定咗學生會嘅自主同認受性,同時確保內閣成員施政理念嘅一致性。
喇沙校服: 學校設施
有德国,加拿大,法国,西班牙,日本,韩国,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多个国家。 学校设施方面,球场、运动馆、电脑室、实验室、音乐厅、艺术中心、学生活动中心、餐厅等现代化设施,学校也一应俱全。 学校图书馆拥有图书18,000余册,是本港藏书最多的中学图书馆之一。
喇沙校服: 學校成就
當時學校由聖若瑟書院的五位修士和漆咸道學舍的四位輔助教師共同管理。 1917年,聖若瑟書院的修士在漆咸道設立了一所小學。 時任校長Brother Aimar Sauron認為需要在九龍興建一座新的校舍。
喇沙校服: 教學語言
2003年转为直资,该校自行收生,可以说是香港龙头男校。 1993年,喇沙書院出產咗全港第一個文科十優生。 喇沙校服 南華早報以 “Arts Student Makes History” 為題報導。 1969年,夜校部獨立,搬咗去何文田,改用新校名陳瑞祺(喇沙)書院。
1930年11月5號,港督貝璐爵士(Sir William Peel)為新校舍奠基。 1931年12月3號,校園嘅設施已經可以容納八班,共303名學生。 當時學校由聖若瑟書院嘅五位修士同漆咸道學校嘅四位輔助教師共同管理。
由於新建校舍超越一般小學的標準,政府並不承擔這筆費用,必須由學校自行籌集。 在家長、舊生、喇沙會和其他友好團體的合作下,舉辦了大大小小的籌款活動。 其中勝出過聯校中文辯論比賽十次,奪得香港數學競賽冠軍八次,香港電腦奧林匹克競賽學校大獎五次,都是學界的紀錄。 喇沙書院的學生也踴躍參加演說、戲劇、音樂等文化演出和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