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我們個人願意無條件接納一位犯罪者,也不得擅自代上帝發言,說因著我們憑個人喜惡對這人的接納,上帝也當無條件地接納他。 我們知道,不是上帝以人的喜惡為他的喜惡,乃是人以上帝的喜惡為他們的喜惡,我們該與他同步思想。 我不敢忘記耶穌基督的教訓:“無病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哥林多後書2025 ”(路5:31—32)蒙上帝拯救的我,是個不折不扣的罪人;而教會要收納與親近的,也是罪人而非義人。 我們這個對真理的執著態度,常常招來別人的批評,說我們心胸狹隘,具排他主義的傾向。
- 這個生理上的限制,或許是造成他與哥林多信徒之間的誤會,以及部分信徒瞧不起他的理由。
- 不過,聖經鼓勵我們做過於能力的奉獻,卻沒有要求我們必須這樣做,也沒有要求我們將之變成一個宗教的嚴格規定。
- 2016年於紐約神學教育中心神學研究碩士畢業。
- ( 一 ) 是一本『外邦人的福音書』: 本書的作者『路加』本人是外邦人,受書者『提阿非羅大人』也是外邦人,因此書中沒有一處是外邦人所不能明白和領悟的。
我們不確定兩件事是否屬同一事件,按照上下文的編排,視為同一事件的前後部分是較合理的。 哥林多後書2025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或兩個旅程的記述裡,保羅都提到“或在身內,或在身外”;他不確定他的被提是否連著身體,抑或只是靈魂被提。 哥林多後書 許多時,愚妄就是聰明,聰明就是愚妄;正如軟弱就是剛強,剛強就是軟弱一般。 但即或如此,我們卻不會將任何可以被撒但利用的人等同於撒但。
哥林多後書: 哥林多後書 1:4
他時刻帶領我們跟基督一起在凱旋隊伍中遊行,通過我們把關於上帝的知識傳到各處,就像散發香氣一樣。 4之前我寫信給你們的時候,心裡非常痛苦難過,掉了不少眼淚。 我不是要使你們傷心+,而是要讓你們知道我多麼愛你們。 哥林多後書2025 11你們為我們懇切祈求,也能幫助我們+。
- 雖然他主要回應提出這些說法的哥林多信徒,但不可避免地,他也提出一些對其他使徒的負面評價。
- ”(22—23上)從種族、血緣出身,乃至信仰身分,他沒有一樣是不如人的。
- 聽命勝於獻祭,順服聽命是進入事奉的起點。
- 可以肯定,這是發生在保羅身上並對他造成長期困擾的東西,但又未到致命階段。
所以保羅這邊提到了,他去造訪哥林多教會,不是要照主所給他的權柄來嚴厲的對待他們,因為神所賜的權柄,是要造就人,祂不是要毀滅人的。 在這裡面我們提到過,「軟弱」是指的人與神的關係的疏離,代表的就是我們的罪,代表的就是我們在信靠上面的不足。 所以保羅也自陳他自己也會有軟弱的時候,但他願意自誇自己的軟弱,因為這個軟弱可以靠著神、靠著基督的能力覆庇他一切。
哥林多後書: 哥林多後書 12
10:13我們不願意分外誇口,只要照神所量給我們的界限搆到你們那裡。 10:14我們並非過了自己的界限,好像搆不到你們那裡;因為我們早到你們那裡,傳了基督的福音。 10:18因為蒙悅納的,不是自己稱許的,乃是主所稱許的。
因此,教會不能只追求外在的能力,而忽略了對傳道者生命的要求。 哥林多後書2025 雖然在理論上這兩者不相衝突,但今天強調神跡的超級大牧師,他們的失足率之高,仍是教人咋舌的,不能不特別提醒。 他對整個經驗的領受更確定了此點:“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哥林多後書: 哥林多後書內容大綱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的開頭,先做一個對上帝的讚美禱文。 通常他在書信起頭做的讚美詞,都是稱讚上帝在收信人身上的作為;但這裡可不一樣,他稱讚的是上帝在他(他的團隊)身上所施行的奇妙作為。 不過,上帝對保羅的作為也間接幫助了他的服侍,從而幫助了受服侍的哥林多信徒。 哥林多後書2025 第六章和第七章保羅為自己和他的事奉辯護,再一次向哥林多人確定了他對他們的愛並勸告他們悔改,過屬靈的生活。 在第八章和第九章,保羅勸誡哥林多的信徒學習馬其頓弟兄們的榜樣,對有需要的聖徒慷慨捐助。
哥林多後書: 哥林多後書 2:6
保羅在弗5章也把教會和基督的關係比喻為妻子與丈夫,並強調妻子必須是聖潔無玷污的(弗5:26—27)。 啟示錄也以羔羊的新婦來比喻那些至終得勝的基督徒(啟21:2)。 因為蒙悅納的,不是自己稱許的,乃是主所稱許的。 ”(17—18)這個教訓保羅曾跟哥林多信徒說過(林前1:31),但其實也不是保羅發明的,而是轉引自耶9:23—24。 注1:須承認,“他如何屬基督,我們也是如何屬基督的。
哥林多後書: 哥林多後書 1
我們求神,叫你們一件惡事都不做;這不是要顯明我們是蒙悅納的,是要你們行事端正,任憑人看我們是被棄絕的吧! 即使我們軟弱,你們剛強,我們也歡喜;並且我們所求的,就是你們作完全人。 所以,我不在你們那裡的時候,把這話寫給你們,好叫我見你們的時候,不用照主所給我的權柄嚴厲地待你們。 哥林多後書 保羅特別提到了,基督因軟弱被釘在十字架上,卻因神的大能活著。
哥林多後書: 哥林多前書和哥林多後書
保羅呼籲哥林多信徒跟他消除誤會,彼此和解。 在1:13—14,保羅提到哥林多信徒對他有部分的認識,而他期望他們對他能有充分的認識,這話意含他們對他仍有若干的誤會;這些誤會造成了互相的不信任。 如今,既然懲治背道者的事件已成過去,他們便可以放下成見,冰釋前嫌,回復和好如初的關係。 7:1 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既有這等應許,就當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神,得以成聖。
哥林多後書: 哥林多後書大綱
要是哥林多信徒沒因此信而產生後悔,他才為寫了此信而後悔;但情況剛好不是這樣,所以他們後悔,他不後悔。 7:8我先前寫信叫你們憂愁,我後來雖然懊悔,如今卻不懊悔;因我知道,那信叫你們憂愁不過是暫時的。 7:9如今我歡喜,不是因你們憂愁,是因你們從憂愁中生出懊悔來。 你們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凡事就不至於因我們受虧損了。 7:10因為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 保羅在這裡敢於向哥林多信徒揭示他的困難和軟弱,他沒有把自己打扮成屬靈巨人的形象。
哥林多後書: 教會活動
這裡保羅是以眾數來描述這些使徒,所以也不會是單一個人(“最大”只能是一個)。 《和合本修訂版》遵循多數譯本的做法,譯成“超級使徒”。 “我一點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指的不是位置上的排名,而是資格和能力。 保羅在這裡說他不覺得自己比不上那些超級使徒。 保羅存心挽回哥林多信徒,把他們從撒但陣營中拯救過來,這是主要任務,責罰他們則不是;所以,他以謙卑和溫柔的態度來對待他們是合宜的。
哥林多後書: ibible.hk 福音傳網極
他們為子女積累財產,卻不期待子女為他們積累財富。 保羅作了上述的“愚人之言”後,心中很不舒服,覺得這樣自誇,牴觸了他的不可自誇的信念和教導,於是便訴怨說:他之所以成了愚妄人,說了大堆愚妄話,是被哥林多信徒逼出來的。 因為他理應不用自誇,而是由他們開口誇讚他。 12:7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什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 12:8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 哥林多後書 12:9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哥林多後書: 哥林多後書Gēlínduō Hòushū 7:1
保羅在聽到這消息後再完成《哥林多後書》給哥林多教會。 在哥林多後書12:2-4記載了一次神聖的經驗,保羅形容自己是「在基督裏的人」,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他在那裡看到和聽到不可說的事。 這次異象,連同他先前教導有關復活的身體具有不同等級的榮耀的教義(見哥林多前書15:35-44),這些聖經的記載與教義和聖約第76篇所記載的異象可說是互相呼應。 哥林多後書中有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就是使徒保羅曾去哥林多教會作第二次的訪問,而該次訪問的感受相當不好(參考二:1、七:5—7)。 由於該次訪問不愉快,他雖然已經離開到了特羅亞,可是心裡並不平安,於是轉往馬其頓,直到提多來到馬其頓會合,並且帶來哥林多教會信徒反應良好的消息後,使徒保羅才放心下來。
哥林多後書: 聖經神學筆記
保羅又說,他唯一敢於誇口的便是在種種險惡環境中,他對神始終不渝的那顆清白的良心(一12-14)。 第二個目的是使教會恢復進行募集對耶路撒冷教會的捐獻。 於此,保羅也論及有關基督徒捐獻的教訓和當行的經濟原則:基督徒當效法基督樂於捐助的精神;並當按照經濟均平的原則來彼此施受。 前書的引言比較長,不論寫書人的自稱和受書人的稱呼都比較長,而且還加上很多的形容;但本書卻比較簡短。 在他們的苦難中,神會來安慰他們,使他們所存的盼望得以確實。 保羅作使徒、追隨基督、遭受苦難都是神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