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又舉辦優秀運動員選舉,並安排班際活動,如跳大繩、籃球及足球比賽等,期望藉此幫助同學鍛鍊體魄。 中一至中三級學生於午膳期間須留校用膳,同學可訂購營養均衡的午餐。 九龍塘學校(中學部)的中一入學資訊,要注意是學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 學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基道中学2025 年9月升讀中一)。
- 周梓樂(2015年中六畢業):2019年11月將軍澳警民衝突期間墜樓身亡的香港科技大學學生,為首位於反修例示威現場重傷致死的人。
- 本校每一學年分為兩個學期,每一學期均舉行一次學期考試。
- 校舍喺1960年建成,面積大約5600平方米,用紅磚起,有濃厚歐洲古典建築風格。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是全港排名約80–91,元朗區内排名頭3的Band1A~B中學,而且為官立的男女校。 該校平均考獲大學入學最低要求的學生大約89.8%,考獲副學士要求的則是98.5%,本地及非本地的學士課程錄取比率為79.6%。 高中DSE除了核心科目外開設的科目包括中國歷史、中國文學、生物、物理、化學、歷史、地理、資訊及通訊科技、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視覺藝術、體育、音樂欣賞、藝術欣賞。 而學校設施方面則包括多媒體教學中心、校園電視製作室、學生活動室、圖書館、互動英語角、籃球場、排球場、雨天操場、學生花園、社工室、輔導室等。 由於中華基督教會基道中學是資助中學, 中一收生須按照教育局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共分兩個階段收生,分別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 「自行分配學位」在每年的一月底舉行,家長可為子女揀選兩間不受住址地區和學網限制的中學,學校將按本身的辦學理念和特色,根據預先公布收生準則及比重,預留不多於30%的中一學位,自行取錄適合的學生。
基道中学: 中華基督教會基道中學 學校設施 (2019-
我覺得後生D老師,先有心機敎書,年資深的主任,個中文老師好似等退休(我個仔個班就係咁,個老師敎的學生 … 最終入讀中學嘅係子女,所以揀中學最緊要都係子女自己鍾意果間中學。 基道中学2025 喺揀中學嘅時候,除咗家長需要去睇下中學嘅作風之外,子女都需要了解中學嘅環境喺唔喺自己鍾意嘅。 家長可以帶子女參加區內唔同中學嘅開放日,俾子女自己揀心目中嘅心儀中學,之後家長再同子女商討報考邊幾間中學。 瑪利諾修院學校係一間女校,係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間補助學校之一,坊間稱為傳統名校。
愉景湾学院是贯穿于国际公认的IB计划 – 小学年(1至6年级),中年(7至11年级)和文凭课程(12至13年级)的直通学校。 书院院强力支持所有学科领域,包括演艺和创意艺术(舞蹈,戏剧,音乐,视觉艺术),设计技术和资讯科技等强大的学术课程。 是香港英基学校协会旗下的首家学校,于1967年创办,为一所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童提供中学课程的国际学校,校址位于香港岛半山区波老道20号。 创办时的中文名称为英童中学,于1973年迁往现址。
基道中学: 香港入读国际学校全攻略
九龍塘學校(中學部)創立於1962年,學校沒有宗教背景,校長是韓佩儀校長 (文學士、文學碩士、教育碩士),校監是鮑文宜律師。 九龍塘學校(中學部)學校校風淳樸,鼓勵學生勤奮上進,培養終身學習能力。 透過身體力行,發揮學生樸實謙厚、自律守規的精神。 基道中学 鼓勵同學反躬自省,學懂感恩,向「立己達人」的目標邁進。 學校努力培育學生具備正確價值觀和勇於承擔精神,成為有愛心、盡責任的國民和世界公民。
是一间在香港马鞍山的私立国际学校,位于恒明街5号,有小学和中学部,由英基学校协会创办。 启新书院是英基学校协会首间、亦是香港首间提供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sation)完整课程的学校,小学及中学课程的学校,能衔接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 为来自40多个国家的1,200名学生提供英语教育。
基道中学: 中華基督教會基道中學 CCC Kei To Secondary School
香港培道中學的中一入學資訊,要注意是學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 本列表列出香港所有辦學中的包括官立、資助、直接資助計劃和私立中學,以及英基學校協會旗下的中學和其他國際學校,以按照香港行政區劃劃分排列,同一學區的學校以創校年份排列。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了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簡稱CCC Kei Heep Secondary School或CCCKHSS),一所全日制津貼男女中文中學,於1963年創立。 校舍位處東頭村道161號,鄰近黃大仙下邨,該校為一基督教學校,直屬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基道中学: 學校設施
中一全級學生均須參加「逆境自強團隊訓練營」,以加強紀律、團隊精神及自我照顧能力。 體育科推行校本「體適能」計劃,學生需完成相關測試。 學校每年均舉辦水運會和陸運會,讓學生一展所長。
基道中学: 香港中學列表
註冊用戶人達 50,000 人,當中超過四分之一學生為應屆文憑試考生,是全港最大型網上補習平台。 除此之外,家長亦可以留意心儀中學的畢業生 DSE 成績以及入大學率,咁你就可以更容易去估算仔女入到去讀完之後入到大學嘅機會。 2008年4月3日,在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艺术馆举行120校庆感恩崇拜暨校史音乐剧的演出,邀得十多所中小学莅临观赏。
基道中学: 香港培道中学校服式样
语言方面:香港大部分学校都是采用英文教学,因此对孩子的英语水平有较大的要求;同时在日常交流中,粤语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口流利的粤语也能更快的融入学校生活。 所以,提高英语成绩,培养孩子讲粤语,可以更好适应香港的学习生活。 基道中学2025 学校灵活设计,启新书院也配合香港环境,注重中文学习,加入不少本地文化活动,以中英普3语授课。
基道中学: 九龍城區
一樣米養百樣人,同一種教學方式可能也不是適合每一個人,在一所讀書風氣濃厚高壓的學校,可能會產生許多高材生,但若你的子女不是能承受高強度的讀書環境的話,可能會得到反效果。 所以在選擇不同學校時,不但要考慮學校,也同時要考慮子女能力。 許多家長都會在選擇學校時採用比較「博」的選擇,希望子女可以進高Banding高排名的學校,可是排名不代表一切,有時候排名相差幾位的學校可能實際上成績上分別不大,但是校風會很不一樣。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中華基督教會基智中學的資訊。
基道中学: 九龍塘學校(中學部)
#以普通話教學等;而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的科目包括英國語文、數學、綜合科學(中一至中二)、綜合科學(中三,包括生物、化學、物理)。 60年代初期,中华基督教会鉴于学校不足及教育质素未臻理想,遂有意于港岛大坑道一带建校,并拟命名为“基理英文中学”,实行透过学校为媒介作传道服务。 后为纪念公理堂的办学热诚,改名为“公理书院”,并于1967年9月正式开课,校舍位于香港铜锣湾大坑径17号。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西貢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觀塘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絕大部分學生來自 BAND 1 基道中学2025 的小六畢業生。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觀塘區,所以大部分學生來自觀塘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部分學生來自 BAND 2 的小六畢業生。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黃大仙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深水埗區、九龍城區、觀塘區。
基道中学: 中華基督教會基道中學(CCC Kei To Secondary School)
學校設施方面,包括:2009年落成全新校舍面積15512平方米,設有藝術教育中心、基督教教育中心、室內體育館、演講廳、樓高兩層的圖書館、全校高速無線網絡覆蓋等。 迎新活動方面,暑假舉行中一迎新週、英語銜接課程及輔導活動。 中一生每週進行英語戲劇及數理英語運用課程,以助適應教學語言的轉變。 Morgan特别受家长欢迎,她是一位活力充沛和经验丰富的英文导师 (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 她曾于美国和香港数间小学教授英文,涉及范畴包括英语基础训练和小记者写作课程等 。 她善于运用生动手法进行教学,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基道中学: 學生成就
除卻正規課堂外,每單月份早讀時段進行英語閱讀、午膳進行朋輩閱讀計劃、每月舉辦一次英語活動,內容豐富,包括英語話劇、比賽、遊戲、周會等活動,為學生締造豐富的英語學習環境。 我們也會充份利用暑假時間,安排英語語藝課程及英語營培育學生英語能力。 迎新活動方面,於7月舉行家長座談會,8月舉辦為期兩週的中一適應課程,讓學生在一個英語環境中認識中學學習模式及課程特色;其中更有領袖訓練,培育學生領袖能力。 中華基督教會基道中學創立於2003年,學校的宗教背景是基督教,校長是陳美儀校長 基道中学2025 (理學士,理學碩士,教育文憑),校監是袁海星博士。
基道中学: 全港中學排名2023(更新3月1日 12:30pm)
英文教師每天均以英語與學生溝通,逢星期二、五為全校英文日,星期四為普通話日,每年舉辦離岸考察學習團及與海外姊妹學校進行交流活動,致力營造語言環境。 透過跨課程語文學習LanguageAcrosstheCurriculum,促進初中英文科與其他英語授課科目之協作,加強跨科課程設計、共同備課、教學法研究等多方面協作,以銜接高中學習。 教育局亦曾邀請宣基的英國語文科及中國語文科參加專業發展學校計劃,以校本策略、經驗進行專業示範。 全校語文政策:學校中一至中三主要採用中文教學,輔以英語延展教學活動,令學生從不同語境中學習英語。 學習和教學策略:學校教師善於多元教學法,著重課前預習,課後反思,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每個教室已安裝電腦、65吋高清電視及實物投影機,各科設有網上學習系統。
基道中学: 香港培道中学校内设施
有别于香港大部分国际学校学简体中文,启新书院以繁体字学习中文,承传中国文化。 英皇佐治五世学校是英基学校协会历史最悠久的一间学校,是香港英基学校协会属下的其中一间男女校,它的前身是1894年创办、位于弥敦道136号的九龙书院现前九龙英童学校大楼,后来更名为九龙英童学校,再易名为中央英童学校。 全年学费约115700港币,一所国际男女综合学校,向来自约40个不同国家的1200名学生提供广泛的通识教育。 学校保留浓厚的牧养关爱精神及热衷课外活动的固有传统,不少学生能够升读世界一流大学。 只限收錄開辦香港中一至中六課程,曾經遷校者按照現時的位置處理,曾經更名者以最近的校名為準。
能做到无缝衔接,皆因英基学校采用了国际文凭课程,实现真正的「一条龙」教育。 繼同系宣基小學於1998年在同區復辦以後,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於同年再申辦一所新津貼中學,並獲分配現時的校舍。 基道中学 翌年5月,此校開始運作,並於同年6月接收校舍,隨後如期於9月開課,而兩校隨即結為聯繫學校。
基道中学: 元朗中學 Banding 一覽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局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根據2022/23學年資料顯示,中華基督教會基道中學的班級結構是中一4班,中二4班,中三4班,中四4班,中五4班,中六4班,總計全校共開24班。 我們搜邏一些關於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的報導,讓你有更多資料去了解這學校。 辦學宗旨:學校秉承全人教育之理想,致力培育學生在「靈、德、智、群、體、美」六育上作均衡發展,追求卓越,才德兼備,服務社會。 注意:以下顯示的收生組別,是估計中學大概會收到什麼組別的小六學生。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九龍城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油尖旺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部分學生來自 BAND 2 的小六畢業生。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同時於各級各科增加英語生字的學習,實行跨科學習英語。 此外,透過中英文閱讀獎勵計劃推廣閱讀、舉辦英語周、中文及普通話周、鼓勵學生參加校際朗誦比賽、安排學生以普通話及英語宣佈等活動,致力落實「兩文三語」政策。 迎新活動方面,小六升中自行分配學位面試訓練班、中一銜接課程(每年七月中旬至下旬舉行,課程旨在讓中一新生認識學校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同時注入輔導、生涯規劃、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等其他學習經歷元素)、開學前鞏固班等。
位于九龙城延文礼士道,2006年因需拆卸重建而暂时迁往深水埗青山道101号。 基道中学2025 櫻桃街及渡船街西南、彌敦道以東至界限街(包括又一村,但不包括屬畢架山小學校區的帝峰.皇殿)、東至彩虹交匯處。 清水灣道以南,包括鑽石山、九龍灣、德福花園、馬灣、東涌及麗港城,但將軍澳除外。 學校設施方面,包括:學生活動中心、電腦室、實驗室、圖書館、校園電視、學生儲物櫃、升降機、傷健人士專用洗手間、製冷及製熱飲水機、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手球場、沙池及訓練接力的跑道。 全部課室均有空調設施、上網設備、無線網絡及投影機等。
基道中学: 九龍城區的中學
辦學宗旨:本著中華基督教會「透過教育,傳道服務」的精神,並以基督教訓及有教無類的原則培育學生靈、德、智、體、群、美六育的均衡發展。 基道中学2025 我們搜邏一些關於中華基督教會基協中學的報導,讓你有更多資料去了解這學校。 不過,學校好緊張學生的學業表現,由中一開始便不斷補課,學生經常要六時後才能離開,星期六亦要返學學英語,學校亦管得很嚴,父母揀這間學校要有心理準備,亦要認同這間學校的做法,要接受子女會很遲放學才可選擇這間中學。 聖保祿學校係一間直資天主教女校,成立於1854年,學校全年學費為$25000。 全校開36班,除咗傳統科目,學校另有開辦茗藝、以及法文、西班牙文等外語課程。 有別於其他學校,聖保祿學校學生於中三及中四修讀IGCSE課程,然後於中五及中六修讀DSE或英國A-Levels課程。
基道中学: 教學語言
「統一派位」則在四月辦理選校手續,其中10%5學位不受學校網限制,其餘約90%則按學校網分配,派位是按學生的派位組別、家長選校意願和學生被分派的隨機編號決定,結果會在七月初公佈。 基道中学 中華基督教會基道中學是位處於九龍城區的一所資助中學。 學校是一間基督教的男女校,創校於 2003年,校訓是「明道顯理」,現在的辦學團體是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現任校監為袁海星博士,校長為陳美儀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