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確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適用於香港,隨着《公約》於2006年4月生效,特區政府於同年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內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組,以執行《公約》要求的具體工作。 按《公約》第12條規定積極籌劃進行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以制訂一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並於2008年7月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就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向政府提供意見。 另外,現於展廳8舉行的「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特別展覽將於2023年8月14日結束,公眾可以把握最後機會購票前往欣賞卡地亞藝術珍品。 這些由文物衍生出的周邊文創產品成了廣受青年大學生歡迎的「流量明星」,不僅化身為雪糕、玩偶、盲盒等潮流新品,更是一次次在網絡上「出圈」,與文物原型一起成了家喻戶曉的文化形象。
- 「瞧!那件『銅奔馬』毛絨玩具好可愛,在網上搜尋了很久都未能如願。」在甘肅博物館展台,一款「銅奔馬」毛絨玩具吸引了一位年輕女大學生及同伴的關注,驚喜之情溢於言表。
- 近年來,垵口管理區在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通過挖掘僑鄉文化,以文化鄉愁賦能,不斷激活華僑農場發展潛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 博物館開幕時是屬全港規模最大博物館[3],採用中國傳統的四合院佈局。
- 香港文化博物館與徐氏藝術基金攜手合作,把徐展堂博士更多的藝術藏品公諸同好。
-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 你亦可前往地下詢問處或地下低層接待處與本館職員溝通。
- 務求透過多元化和生動活潑的展覽及節目,讓參觀者在欣賞文物之餘,還可以參與其中活動,寓學習於消閒。
美荷樓生活館於2022年重新對外開放,並迎來全新面貌的展館,是第一間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設立及管理的公屋博物館。 展覽以不同方式讓大眾仿如置身舊日社區,投入情景更深入認識和了解居民生活、昔日街坊情和美荷樓的蜕變。 致力於收藏、展示與詮釋二十及二十一世紀的視覺藝術、設計及建築、流動影像,以及香港視覺文化。 目前已開放予公眾的設施包括香港故宮博物館、戲曲中心、自由空間和藝術公園,正在興建的主要項目則有計劃於2024年開放的演藝綜合劇場。 區域市政局早於1991年2月通過發展其轄區內的博物館服務,並通過於沙田大涌橋臨時房屋區位置興建一所博物館。 隨後,館址前身的臨屋區於同年8月15日正式清拆,所有居民遷入廣源邨三期[2]。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前往交通
凡購買博物館通行證的參觀者,於博物館通行證有效期內可無限次參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博物館的常設及專題展覽(特定的專題展覽除外)。 於2011年創立的Cupping Room Coffee Roasters是一家屢獲殊榮的精品咖啡烘焙店。 咖啡店的休閒設計風格,為訪客提供了一個輕鬆且舒適的餐飲環境。 故宮文化博物館分店推出獨家飲品,如冰滴咖啡及冷泡茶,以及一系列的手工茶,同時提供非咖啡和牛奶替代品的選擇。
此次展覽共分為六大主題,深入介紹凡爾賽宮的興建過程、歷史背景、建築特色以及相關人物等。 觀眾不僅能夠了解凡爾賽宮的豐富歷史,還能欣賞到95項珍貴的凡爾賽宮收藏品,其中包括精美的藝術品、珍奇的古董以及歷史文物等。 大館自2018年起對外開放,是昔日的合執法、司法及懲教的建築群重地。 間中會有一系列探討香港文化歷史的主題展覽及體驗活動,認識大館深厚的歷史。 活化後的大館提供一個藝術活動平台,帶來各式各樣的當代藝術展覽,以及涵蓋不同形式與範疇的表演藝術節目。 香港歷史博物館總樓面面積17,500平方米,是一座綜合性的現代化博物館大樓,展出歷史、藝術和文化等不同範疇。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 香港故宮博物館正門
香港文化博物館位於沙田區,近日與法國凡爾賽宮攜手合作,共同呈現一場名為「虛擬凡爾賽宮之旅」的特展。 展覽自即日起至7月9日止,以超高清360度全景映像的方式,帶領觀眾遊覽凡爾賽宮內的多個知名宮室,包括壯麗的鏡廳、典雅的王家歌劇院、莊嚴的墨丘利廳、威武的戰爭廳以及充滿藝術氛圍的維納斯廳等。 香港尚有很多不同文化值得我們留意和保育,今個假期不妨帶小朋友到訪一下文化博物館吧! 此外,你應該也在安排帶小朋友來個假期親子遊,即看:親子好去處 2021您要知! 文化博物館入場和到訪常設展覽毋須收費,但如果你想到訪專題展覽,就要付費了! 以現在的專題展覽《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聖耀皇權 – 俄羅斯皇家珍品展》為例,成人票價為$10、團體票每位$7、優惠票只需$5一位。
至1995年2月,博物館的建築工程獲得正式批准,由建築署負責設計及監督,3月16日由時任區域市政局主席張人龍主持奠基。 工程於2000年完成,同年8月展開展覽工程,於2000年12月16日由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主持開幕禮,並於翌日正式開放予市民參觀。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停車場設有少量時租車位,可以從博物館道 8 號的博物館上落客區沿車道進入停車場。 您也可以使用 M+ 大樓旁(F 區)停車場及藝術公園(E 區)的停車場。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 香港文化博物館|6大必睇專題展覽詳情
香港文化博物館與徐氏藝術基金攜手合作,把徐展堂博士更多的藝術藏品公諸同好。 展品包括黃永玉的畫冊以及畫中所描繪的七件漢唐明器,另外亦選出別具特色的工藝珍品,以顯徐博士的收藏品味。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 展覽亮點為兩組完的十二花神杯、玉雕擺件、織繡掛飾、百寶嵌木器,及徐博士生前鍾愛的隨身佩玉亦會同時展出。
M+停車場設有時租泊位,你可以從博物館道38號的博物館上落客區沿車道來到這裏。 西九文化區設有時租停車場,你也可以向的士司機展示博物館的地址:香港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38號M+。 訪客可以攜帶小於規定尺寸(30厘米 x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2025 42厘米 x 10厘米)的手袋或背包進入展廳,參觀時須背在身體前方。 歡迎在展廳內使用輪椅和嬰兒手推車,並可向館方免費借用,先到先得。 如有需要,請向大樓內及G層服務櫃檯的M+職員尋求協助。 訪客可以使用自己的智能電話和耳機到audioguide.mplus.org.hk收聽內容,獲取最佳參觀體驗。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 文化博物館收費、門票優惠、泊車及開放時間及5大必玩設施多圖介紹立即看!
在博物館閉館後,你可繼續利用海濱長廊的入口、G層的東入口或B1層的入口進入流動影像中心。 你可告訴司機由雅翔道和柯士甸道的迴旋處進入博物館道,一直駛至第一個交通燈的交匯處,左轉至M+縱向大樓。 香港水上的士逢星期六由尖東出發,途經灣仔、中環及西九文化區(油麻地避風塘2號梯台)循環航行。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2025 2023年農曆新年初一至初十五(1月22日至2月5日)每天加設航班。 如乘坐港鐵屯馬綫,可以到柯士甸站D出口,乘坐每20分鐘一班的免費「西九文化區循環專線」巴士。 您亦可以在柯士甸站 B4 或 B5出口經ELEMENTS圓方前往西九文化區。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 國之瑰寶 ― 故宮藏晉唐宋元書畫
西九文化區是全球規模最大和抱負深遠的文化藝術項目之一,其願景是為香港創造一個多姿多彩的文化地帶。 西九文化區位於維多利亞港畔,延伸40公頃的填海土地,區內設有多個劇院、表演空間和博物館,為公眾提供和主辦世界級的展覽、表演節目和文化活動。 所有工程竣工後,西九文化區將提供23公頃的公共空間,包括長達兩公里的海濱長廊。 香港文化博物館(英語:Hong Kong Heritage Museum)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市中心,是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一所綜合性博物館,內容涵蓋歷史、藝術和文化等範疇。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 香港故宮必睇展覽 1. 紫禁萬象 ― 建築丶典藏與文化傳承
所有服務櫃檯均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並設有環線感應助聽系統。 「繼續寵愛・張國榮紀念展」紀念一代巨星張國榮逝世20週年。 張國榮三位生前摯友及客席策展人— 陳淑芬、張叔平及夏永康,透過Leslie的私人珍藏、精心設計的展場及一張張觸動人心的舊照片,與大家一起回顧哥哥的演藝成就,及其對香港流行文化的影響,為當年情再度添上新鮮。 文化局指出,此計畫共10個實習名額,不限地域、身份,凡45歲以下,對從事文化藝術、社區工作、地方知識、博物館及文化館經營等有興趣的民眾,均可提出申請。 今年的養成計畫延續去年的做法,招募對象為45歲以下的青年,今年更將進館實習與創意徵件結合,不只從實踐中了解地方文化館的運作,更期待從實踐中激發創意,為新竹縣地方文化館注入創新活力。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 香港博物館2023|5.香港藝術館
來到第四個推薦設施終於到兒童探知館,讓你的小孩可以盡情「放電」! 展館分為8個學習遊戲區,雖然身在沙田,但展館模仿米埔沼澤設計,讓小朋友在室内都可以了解大自然。 展館更設有遊戲讓小朋友學習本地考古學家工作,認識本土出土文物等。 家長更可在「香江童玩」展覽帶小孩認識香港香港舊玩具、認識舊香港文化。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2025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示九百多件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部分更是首次於香港公開展出或未對外公開展出。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 香港博物館2023|7.美荷樓生活館
展品包括黃永玉的畫冊和描繪的七件古代明器,以及其他特色的工藝珍品。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2025 展覽的亮黂包括兩組完整的十二花神杯,玉雕擺件、織繡掛飾、百寶嵌木器,以及徐博士生前喜愛的隨身佩玉。 除此之外,館方也會展出徐氏捐贈的古代金簪和玉花,讓觀眾欣賞徐博士的工藝藏品。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宣布來年推出多個全新展覽
循環專線巴士這條免費專線每天上午9時至晚上8時30分、每20分鐘循環來回港鐵柯士甸站D 出口及高速鐵路香港西九龍站J出口(近戲曲中心)、M+、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及西九文化區西面入口(西隧收費廣場巴士站)。 展館特別揀選三十件藏品,從信仰、飲食、娛樂和動物四方面加以說明文物背後的故事,為了增加觀眾對古人生活的瞭解,透過不同的角度,希望觀眾能發掘更多欣賞文物的樂趣。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表示,踏入营运第二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聚焦与中外顶尖文化机构合作策展高素质展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 李惠表示,這個交流團是「共創明Teen」計劃學習體驗團第一次坐高鐵回內地參觀訪問,而特區政府一直以來都很鼓勵年輕人衝出香港,擴闊視野,多了解國家的發展和各方面情況。 2023年8月1日起,訪客可經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網站、西九文化區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購票通」網上購票平台,以及博物館的票務夥伴香港中國旅行社、飛豬旅行、KKday、Klook及攜程旅行的網上平台購買9月份門票。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 香港文化博物館|2.繼續寵愛・張國榮紀念展
展覽展出了該國當時的皇室物品,如權杖、貢品、名貴的皇后飾物等,反映當時政治和君主皇權文化,參觀者可以不只透過書本,而是親眼去觀賞珍貴的歷史遺物。 香港太空館位於尖沙咀海旁,設計獨特的蛋形外殼成為香港地標之一。 天象廳裝設有直徑達23米的半球形銀幕,利用數碼天象投影系統播放的天象節目,並精選國外出色的全天域電影及立體球幕電影在天象廳播放。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 香港文化博物館|專題展覽3. 展堂一鱗
展覽亦透過動畫和影片,展示紫禁城的佈局與變遷,以及探討故宮的文化意義。 除了透過珍品介紹紫禁城文化外,香港故宮更特別邀請曾為故宮紀錄片擔任顧問的藝術家趙廣超先生創作多媒體地圖,用饒有趣味的方式展示紫禁城地理格局及六百多年來的變化。 新一年「香港故宮之友」四個全年會籍類別價格將維持不變,包括個人(港幣600元)、雙人(港幣1,000元)、青年及長者(港幣300元)及家庭(港幣1,200元,包括兩位成人及一位7至11歲小童或全日制學生)。 「香港故宮之友」可全年不限次數參觀博物館專題展覽(展廳1至7)、獲贈參觀特別展覽的進場碼、優先預約博物館特選活動及節目,以及享有博物館禮品店和本館餐廳九折優惠等精彩禮遇(優惠受有關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可查閱博物館網站)。 博物館透過常設展覽館及專題展覽館的多元化展覽及節目,讓參觀者在欣賞文物之餘,還可以參與其中活動,寓學習於消閒。 博物館亦出版季度博物館通訊、製作教學資源冊及工作紙,同時也舉辦相關講座、學校節目、親子/兒童活動、劇院節目和導賞服務等,鼓勵不同社群學校參與博物館活動。
2004年11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確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適用於香港,隨著《公約》於2006年4月生效,特區政府於同年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內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組,以執行《公約》要求的具體工作。 文化博物館(Hong Kong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 Heritage Museum)巴士站,位於新界沙田區沙田市中心獅子山隧道公路香港文化博物館對開,乃一對設於南、北行綫的中途站。 無障礙停車位無障礙停車位設於香港故宮停車場、M+大樓旁停車場,及藝術公園停車場。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 展廳三:凝土為器 ― 故宮珍藏陶瓷
博物館會定期舉辦有關中國文化藝術的特別展覽,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珍品。 關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目標是成為世界領先的博物館,推動中國文化藝術的研究和欣賞,並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 博物館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故宮博物院的合作項目,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捐35億港元成立,並於2023至2031年期間支持其部分年度大型展覽及教育項目。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 香港博物館2023|4.香港歷史博物館
特別展覽門票成人門票港幣 120 元;特惠門票港幣 60 元。 今時今日遙距學習甚為普及,你可曾想過大半個世紀以前,趙少昂教授如何遙距傳授畫藝給海外學生? 為紀念張國榮,張國榮3位生前摯友及客席策展人陳淑芬、張叔平及夏永康藉張國榮逝世20週年籌劃「繼續寵愛・張國榮紀念展」,並於3月29日至10月9日假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 透過張國榮的私人珍藏、精心設計的展場及一張張舊照片,與大眾一起回顧張國榮的演藝成就,及對香港流行文化的影響。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 香港文化博物館|常設展覽2. 金庸館
成為M+會員或贊助人即可免費入場參觀標準門票指定展覽,以折扣價購買特別展覽門票並享有獨家禮遇,詳情請參閱以下「M+會員及贊助人」。 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是全球最重要、最大規模的私人藝術收藏之一,它的起源可追溯至四百多年前。 本展覽透過一百多件展品,講述自十七世紀以來王室收藏的關鍵事跡,重溫親王們在藝術收藏及建築營造上的精彩故事。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 香港文化博物館與李小龍基金會再度攜手,呈獻「平凡•不平凡-李小龍」展覽,展示約400件珍貴文物,並增設大型光影多媒體展示及互動項目,從電影、武術、個人修為等方面,回顧李鎮藩堅毅的歷程,如何造就李小龍的傳奇。 展覽特別設有互動多媒體畫廊,以創新的方式展示凡爾賽宮的珍藏。 此外,展覽更運用了虛擬實境(VR)技術,讓觀眾能夠身臨其境地「走進」凡爾賽宮,親身體驗王家禮拜堂、王后小莊園等建築的獨特魅力。
首個回顧香港收藏史的大型展覽,透過一百餘件展品,細述香港一個多世紀的中國藝術收藏活動,同時勾勒本地博物館發展的軌跡,並向一直為香港及海外觀眾弘揚中華文化精髓的收藏家、學者、博物館工作者及其他各界有心人士致意。 必睇展品包括「龍紋束髻冠」、「香港海港內碇泊的瑪蒂爾德號」、「鉶」等。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共設9個展廳舉辦專題展覽及特別展覽,其中7個展廳將分別展出故宮的建築及藝術收藏等的作品。 而另外2個展廳則用作大型特別展覽,例如故宮珍藏的古代書畫和以馬為主題的藝術文物等。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個以本館館藏為主的特別展覽,將展出200多件(套)由夢蝶軒主人盧茵茵與朱偉基所捐贈及收藏的古代中國金器,亦是近年香港最大型的古代金器展覽。 觀眾可以欣賞到來自歐亞草原、吐蕃和中原地區的黃金飾物,年代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8世紀,部分器物更是首次公開展出。 雖歷經世代滄桑,這些精美的器物仍金光閃耀,述說着黃金製品在中國過去三千多年歷史中的藝術和技術成就,並反映金器在古代政治活動、文化生活以及跨區域互動交流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繼M+博物館開放,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於 2022 年 7 月 2 日開幕,港人又多一個假日好去處!
香港文化博物館交通: 香港文化博物館
金庸館展覽通過逾300組展品介紹查良鏞博士(金庸)的早期事業、武俠小說創作歷程以及其小說對香港流行文化的影響。 觀眾更可以通過展館內的互動展品,重溫經典金庸電影、電視劇和主題曲的選段,從而認識金庸武俠小說所蘊涵的豐富知識內容。 展覽以「瞧潮香港60+」命題,聚焦二次大戰後至二千年代初香港流行音樂、電影、電視和電台廣播節目的發展,旁及漫畫和玩具。 展覽冀引領大家尋找香港過去的發展軌跡,同時啓發我們承傳香港的多元文化,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香港文化博物館與徐氏藝術基金合作,將徐展堂博士的藝術藏品與大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