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2017年9月,港鐵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所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上,車站獲標示為土瓜灣站[11],唯港鐵回覆查詢指出有關資料僅是港鐵用作內部參考用途,未能作實[12]。 然而直至同年11月,政府宣布車站定名為土瓜灣站,讓車站名稱更符合其所在位置及地理環境。 由於車站設置於繁忙的馬頭圍道地底,兩旁樓宇非常密集,因此興建車站的施工空間十分有限,故車站須採用側疊形式興建兩個月台,但每層月台仍然各有約8米的寬度,候車空間亦較何文田站觀塘綫月台寬敞[4][5]。 土瓜環地鐵站 當中上層月台為1號月台(往屯門);而下層月台則為2號月台(往烏溪沙),而屯馬綫列車並藉著該設計進行軌道疊落交換[6]。
- 後來東九龍綫過海段被更名為第四條過海鐵路,並於2022年5月15日通車。
- 工程期間,世運公園曾被徵用作為工地,以建設連接九龍城的地下通道(即B出口)。
- 另外站台墙身焗漆板亦印有前地铁公司退休建筑师区杰棠所书写的站名书法大字。
- 但在2007年7月嘅運輸及房屋局合併方案建議中,重新建議採用原來方案,分別興建本站及宋皇臺站。
- 往啟德站的列車將於到達啟德站1號月台後清客,然後不載客繼續駛往紅磡站方向,中途途經土瓜灣站,最後在紅磡站新建月台折返往烏溪沙站方向,並於啟德站2號月台起載[10]。
- 到2017年9月港鐵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所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改稱為土瓜灣站。
- 因為顯徑邨一帶有足夠的人口及社區設施,而且額外興建顯徑站的成本不高。
首先,確定您的起點和目的地,然後追蹤相應的路綫,找到兩個站點之間的最佳路線。 土瓜環地鐵站 當區議員查詢監測點資料時,港鐵以大廈沉降資料屬私隱為由,稱監察點數據不適合公開。 而根據調查報告顯示,站內另一條通道的同類牆壁亦有兩個位置,合共約41平方米牆面曾削筋。 港鐵亦證實一名港鐵監督人員對承建商削筋仍知情不報,故亦對其已開始紀律程序[23]。 而港鐵沙中綫土木工程總經理黃智聰表示,已指示承建商鑿開涉事兩幅牆壁總約320平方米牆身,以確保符合圖則[24]。
土瓜環地鐵站: 車站用途
2009年5月21日,香港多份報章報導港鐵推出馬頭圍至啟德一段走綫之修訂方案,車站將改設於馬頭圍道落山道遊樂場及土瓜灣市政大廈暨政府合署對出位置。 根據九廣鐵路公司[9]對沙中綫的最終方案,車站會與原計劃中的宋皇臺站合併(當時分別稱為「馬頭圍站」及「土瓜灣站」),並命名為馬頭角站。 但在2007年7月的運輸及房屋局的合併方案建議中,重新建議採用原來方案,分別興建車站及宋皇臺站。
- 而古物古蹟辦事處表示,鑑於考古發現重大,已要求港鐵擴大考古範圍至周邊土地,港鐵亦決定將研究範圍擴至啟德工地內的宋皇臺站及地底車站,當時預計考古工作於2014年第3季完成[15]。
- 南港島綫為連接位處港島南側的居民前往港島北側的鐵路綫,故得名。
- 東鐵綫前身為九廣鐵路英段,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在兩鐵合併後交予港鐵公司營運。
- 沙田至中環綫不但能夠提升現有鐵路網絡的載客量,紓緩現有客量壓力——特別是東鐵綫大圍至九龍塘段及荃灣綫過海段的擠塞情況。
在2007年7月的運輸及房屋局的合併方案建議中,重新建議興建馬頭圍站。 土瓜環地鐵站 另外,當初建議興建馬頭圍站和土瓜灣站的位置,都比現時建議的偏東。 其中,於1910年隨九廣鐵路英段啟用的粉嶺站、沙田站、旺角東站為最早投入服務的車站[3];會展站則是最新啟用的車站,隨東鐵綫過海段通車於2022年5月15日啟用[4]。 土瓜環地鐵站 金鐘站則是當中最多鐵路綫途經的車站,共有東鐵綫、荃灣綫、港島綫及南港島綫四條路綫在金鐘站停靠。 此提供的「預計乘車時間」預計採取最短路徑由出發車站前往目的地車站(月台至月台)所需的時間,當中可能考慮了等候時間、乘車時間、轉乘列車以及其他信息和假設。
土瓜環地鐵站: 港鐵東涌綫及迪士尼綫
引发多达23幢周边楼宇及地下喉管沉降超出容许上限,当中有7个位置超标;另有3处喉管沉降超标,但港铁未有通知煤气公司[25]。 不过港铁及承建商未有按机制停工并继续工程,而且没有通报受影响居民[26]。 港铁更向屋宇署申请放宽至少10幢大厦的沉降容许上限,其中马头围道324号的唐楼放宽比率更高达4成[27]。 港鐵指車站開放日吸引超過3,000名市民到場參觀,當中包括約400名應港鐵邀請來自地區及非政府組織團體人士。 除了體驗車站新設施外,參觀人士透過站內的介紹,觀賞及認識更多關於宋皇臺地區的歷史及車站藝術-《大地陶詞》的故事。 開放日分為六個參觀時段,每個時段有兩百張入場券,每張券可供四位市民入場。
在建造期間,工程人員發現大量宋代遺蹟,包括於現時車站大堂中央位置發現宋元時代的古井及接連的引水槽。 土瓜環地鐵站2025 因此,大堂頂蓋設計已重新修改,另港鐵會加建彈性預留的混凝土井槽,有待宋皇臺公園設計落實,上方的宋元古井(J2井)及引水槽於原址重建後,大堂頂部的混凝土底板將可換作透明底板,乘客日後可在大堂內仰視古井底部[3]。 根據九廣鐵路公司對沙中綫的建議,馬頭圍站會和土瓜灣站合併,命名為馬頭角站。
土瓜環地鐵站: 港鐵高層迴避對偷工減料指控
修訂方案後,馬頭圍站與地理上的馬頭圍及馬頭圍邨相距甚遠,甚至土瓜灣站比馬頭圍站更接近馬頭圍和馬頭圍邨;同時土瓜灣站與地理上的土瓜灣及土瓜灣市政大廈暨政府合署相距甚遠,也不接近海邊,而馬頭圍站其中一個出入口更位於土瓜灣市政大廈暨政府合署旁。 有建議將前者命名為樂民站、後者命名為宋皇臺站或九龍城站,甚至直接互換名字。 1994年,政府發表《鐵路發展策略》,落實先興建尖沙咀支線、馬鞍山鐵路(現稱馬鞍山綫)及將軍澳綫,而其餘路段再作考慮,當中亦包括東部走廊及第四條過海鐵路。 在1980年代末,九廣鐵路曾有興建過海鐵路的計劃,由九龍站延長,以地底隧道方式經何文田站及黃埔站,過海到達香港島的炮台山站,並有可能伸延至跑馬地,會展及中環,為當時的「第三條過海鐵路」計劃[10],預計在1998年前落成。
至於觀塘綫延綫,由於屬於原有地鐵網絡的延伸,政府於是決定用擁有權方式給港鐵公司興建及營運,並需要填補約22億元的資金差額使之合乎回報率。 [26]政府會和港鐵公司方面討論如何填補這差額,如考慮在何文田站(即前山谷道邨用地)以鐵路加物業發展方式作出補助。 沙中綫興建的另一變數,是九廣鐵路公司與地鐵公司計劃合併,該線將於不久作出重大變化,融合兩鐵的現有系統再作規劃。
土瓜環地鐵站: 車站名稱的爭議
為了配合日後沙田至中環綫南北走廊的服務,港鐵將會更換現有東鐵綫的信號系統,以加密列車間隔。 供應合約由西門子公司奪得,合約總值約8.5億港元[30][33]。 東鐵綫將會配備Trainguard MT信號系統,升級期間不用暫停現時的運作[34]。
土瓜環地鐵站: 車站位置
当中上层站台为1号站台(往屯门);而下层站台则为2号站台(往乌溪沙),而屯马线列车并借着该设计进行轨道叠落交换[6]。 另外站台墙身焗漆板亦印有前地铁公司退休建筑师区杰棠所书写的站名书法大字。 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除了不少現有車站外,當時未啟用的宋皇臺站出入口亦在同年10月初被示威者破壞[22]。 隨著屯馬綫於2021年6月27日全綫通車,土瓜灣站亦於當日正式啟用,而當日土瓜灣站聯同宋皇臺站皆湧現人群,截至當晚8時,已有逾7.2萬人次皆在兩站進站[19]。 隨着屯馬綫於2021年6月27日全綫通車,土瓜灣站亦於當日正式啟用,而當日土瓜灣站聯同宋皇臺站皆湧現人群,截至當晚8時,已有逾7.2萬人次皆在兩站進站[19]。
土瓜環地鐵站: 計劃行程
隱身於馬頭角明倫街與忠信街交界一帶,走過一家又一家的車房,你會看到斑駁的牆上居然出現了一代影星阮玲玉的身影。 阮玲玉是30年代上海著名演員,演技出色,作品無數,可是在25歲時自尋短見,香消玉殞。 香港導演關錦鵬1992年執導電影《阮玲玉》,將阮玲玉的生平事蹟拍攝成電影。
土瓜環地鐵站: 出口數目
[53]傳媒人林芸生評論指,興建沙中線的所須開支比起成本約100億美元(780億港元)的太空電梯還要高昂,造成「出中環」比「上太空」花費更多的荒謬現象[54]。 同月27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進行沙田至中環線鐵路項目,預計項目工程於同年中動工,大圍至紅磡段預期在2018年完成,紅磡至金鐘段預期在2020年竣工,[55]其中前期及保護工程亦早已動工。 2012年4月18日,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通過沙中線主體工程的714億港元的撥款,連同早前通過的84億港元,整項工程費用為798億港元。 造價上漲主要是因為通貨膨脹所導致,工程價格上升了47%[56]。 至於餘下的主體工程建造費用──573億港元〈整項建造計劃預算為649億港元〉,[57][58]於2012年5月11日,獲得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
土瓜環地鐵站: 車站安排與民間訴求
港鐵建議在車站頂設混凝土井槽,作為原址重置宋元古井及晚清水槽。 在車站大堂的部分假天花範圍改為透明玻璃,讓公眾仰視觀賞,而大堂內亦會設置展櫃供展示文物[20]。 土瓜環地鐵站2025 不過有不少委員認為港鐵無心設計,認為不能表達昔日歷史,欠缺特色[21]。
土瓜環地鐵站: 港鐵路綫圖的重要性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均建議於馬頭圍道近土瓜灣街市設置名為「土瓜灣」的地鐵站,分別為沙田綫及東九龍綫的中途站。 土瓜環地鐵站 港鐵路綫圖通常是一張彩色圖表,以直觀的方式展示整個地鐵網絡的結構。 土瓜灣站及宋皇臺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以及全長約1.6公里的鐵路隧道[14]。 土瓜環地鐵站 土瓜環地鐵站2025 而車站最初預計2018年啟用,然而受沙中綫偷工減料醜聞影響而須延期。
土瓜環地鐵站: 車站歷史
工程期間,世運公園曾被徵用作為工地,以建設連接九龍城的地下通道(即B出口)。 土瓜環地鐵站 而連接世運公園的部分行人隧道並同樣被翻新及重建,以接駁B出口,同時亦加建升降機連接行人隧道。 現時宋皇臺站設有一組車站藝術品位於車站月台,均為由香港藝術家黃麗貞創作的《大地陶詞》;另外,B出口通道設有攝影拼貼展示藝術品的研究、準備及創作過程。
土瓜環地鐵站: 服務時間
上層月台為上行綫(往屯門)月台,設置三條扶手電梯與四條樓梯連接大堂;底層月台則為下行綫(往烏溪沙方向),設有兩條直接連貫大堂而不停上層月台的扶手電梯,並以一條扶手電梯和四條樓梯連接上層月台。 在港鐵網絡之中,側式疊式月台於港島綫以外相當罕見,另一個港島綫以外的疊式側式月台車站為青衣站,港鐵宣稱如此設計是由於車站所在地的地下空間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此站後,將由原屯馬綫一期(馬鞍山綫)所採用的右上左落,回復成原西鐵綫的左上右落。
每列列車共設有9卡車廂,主要在韓國設計及製造;首列列車預計於2015年9月付運香港進行測試,至2020年整批列車將會全面投入服務[30]。 土瓜環地鐵站 土瓜環地鐵站 長期以來,位於紅磡的黃埔居民,飽受交通不便之苦,居民曾多次向政府爭取興建鐵路連接。 本來在地鐵的標書中,黃埔花園居民的需要會透過延長觀塘綫,從油麻地站伸延至黃埔花園來達成。
預計沙田至中環綫於2021年,每日的乘客量可以高達110萬人次,平均每年節省的交通消耗時間為8,500萬小時。 土瓜環地鐵站 此項目在2020年會帶來44億港元的直接經濟效益,創造16,000個職位,有助推動香港的整體發展。 2018年8月8日,有传媒揭发2017年中港铁撰写的顾问内部报告,指出土瓜湾站附近出现大沉降。
土瓜環地鐵站: 港鐵荃灣綫
而且對政府而言,最重要的是公帑需要作出的資助,但九鐵的方案完全不需要政府資助,反而地鐵需要政府三幅車站或車廠的物業發展權益以作資助,故此九鐵最終勝出,奪得沙中綫的營運權。 由於顯徑區人口不足以興建一個重型鐵路站,原先計劃該站不會在沙田至中環綫興建時設立,而是會在沙田至中環綫上作出準備,以供日後建站。 有沙田區的居民組織表示,顯徑站可以舒緩大圍站由馬鞍山綫(現為屯馬綫一期)轉車乘客,建議分階段興建沙田至中環綫,並先行興建大圍至鑽石山一段,當中包括顯徑站[102] 土瓜環地鐵站2025 土瓜環地鐵站 。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在2008年10月30日於立法會上,原則上認為在設計及需求上有理據增設顯徑站,並會以此為方向進行規劃。
土瓜環地鐵站: 工程期間相片
其後,九鐵公司修改沙中綫過海段的定線,使之稍為西移,令方案完全無須填海。 但其後根據九廣鐵路公司和地鐵有限公司的最新建議,由於興建銅鑼灣北站時可能會嚴重影響銅鑼灣一帶的交通,以及考慮在兩鐵合併設置該站的成本效益,建議取消銅鑼灣北站。 2007年2月下旬有傳媒報導,政府以現時三條過海鐵路綫仍有四成未使用的載客量,稱在2023年之前仍未有需求興建第四條過海鐵路,於是希望先興建大圍站至紅磡站的一段鐵路,當乘客需求增加時才考慮興建過海路段。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發言人後來指出,政府仍在研究沙田至中環綫分段興建的可能性,故先興建大圍站至紅磡站一段不能排除。
土瓜環地鐵站: 月台
而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一份名為「兩鐵合併─建議的未來路向[13]」的文件亦建議沙中綫以東鐵過海來興建。 土瓜環地鐵站2025 2004年,九鐵更利用1990年代的方案,將沙田至中環線修改為不直接過海,在紅磡站改以連接九廣馬鐵、大圍經九龍東至紅磡段、尖沙咀支綫、九龍南綫及九廣西鐵直達屯門站。 東鐵改以紅磡站直接過海,由羅湖站連接第四條過海隧道直達香港島的金鐘站。 土瓜環地鐵站 1970年,顧問公司完成對興建地下鐵路系統的進一步研究,發表《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具體提出建造地下鐵路的建議。
東鐵綫共計有16個已落成車站,包括連接前往中國大陸口岸的邊境車站羅湖站及落馬洲站,城際直通車亦同時使用其軌道營運。 另外東鐵綫也根據沙中綫的過海延綫方案,新增兩個位於香港島的車站,以及重置一個位於九龍南端車站,並成為第四條過海鐵路。 [111] 2014年9月,香港政府發表《鐵路發展策略2014》,當中包括把將軍澳綫延伸至添馬站,而銅鑼灣北站將會成為該線的其中一個中途站。
土瓜環地鐵站: 列車停放處及列車
港铁指沉降过去一年平稳无再出现变化,会要求同事翻查资料[28]。 屯馬綫通車慶祝典禮於2021年6月26日上午在宋皇臺站內大堂舉行,同日大堂預留兩個文物展櫃亦正式揭幕,由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港鐵非執行主席歐陽伯權負責主持。 而行政長官、港鐵主席歐陽伯權及行政總裁金澤培等由月台步入大堂時,司儀李志剛要求在場嘉賓立刻起立,有記者即時揚言「咩事呀,使唔使呀(幹麼?不用吧?)」、「升國旗咩依家(現在升國旗嗎?)」及「做多咗啦(幹多了!)」等語句[23]。 不過,時任港鐵沙中綫土木工程師胡偉麟強調,豎井放在其他地方,時間上未必可行。
土瓜環地鐵站: 車站結構
此外,當時還建議除了選擇設立何文田站外,還可以以機利士路站取代,以服務紅磡北部。 1990年,政府在機場鐵路中以港島及九龍西面的第三條過海隧道同時興建第三條過海鐵路為理由,取代原有東九龍綫及九鐵過海段解決荃灣綫的擠塞。 1993年的《香港鐵路發展研究》中,東九龍綫由原有過海性質改以中型鐵路連接機場鐵路九龍站,並接駁當時倡議中的尖沙咀支線、馬鞍山鐵路(現稱馬鞍山綫),形成東部走廊。 土瓜環地鐵站2025 1967年9月,英國的費爾文霍士顧問工程公司發表了《香港集體運輸研究》,提議香港興建地底集體運輸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中一條稱為沙田綫,由火炭經慈雲山及九龍城區,並以尖沙咀作為南面的終點站。 2018年6月12日,港铁被揭发于车站连接站台及大厅的自动扶梯与楼梯之间的分隔墙疑未依照图则进行,结构墙两层钢筋的其中一层被剪走,全幅墙身大约高20至30米,但港铁的监工未有上报。 而路政署于同月5日知悉事件后,于同日及同月7日要求港铁公司就有关事件提供相关资料。
土瓜環地鐵站: 车站艺术
車站大堂設有智能客務中心,並設置多個輕觸式熒幕可供乘客查詢行程及車站資訊。 迪士尼綫主要作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的對外交通之用,屬自動駕駛的旅客捷運系統。 2017年9月,於港鐵尖東站舉辦招聘會所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上,本站獲標示為土瓜灣站[4],唯港鐵回覆查詢指出有關資料僅是港鐵用作內部參考用途,未能作實[5]。
土瓜環地鐵站: 工程期間照片
直到同月18日,路政署接获港铁通知,以公众假期为由推迟至翌日提交,署方表示失望及不满[21]。 时任署理行政长官张建宗表示,港铁延迟提交报告的做法并不理想[22]。 另外,由车站启用当日(2021年6月27日)至翌年1月1日期间,于土瓜湾站使用八达通出入闸的乘客每程亦可享港币1元(成人)或0.5元(包括小童、长者、残疾人士及学生)的车费扣减[17]。 根据九广铁路公司[9]对沙中线的最终方案,车站会与原计划中的宋皇台站合并(当时分别称为“马头围站”及“土瓜湾站”),并命名为马头角站。 但在2007年7月的运输及房屋局的合并方案建议中,重新建议采用原来方案,分别兴建车站及宋皇台站。 2022年1月3日,随上述车费优惠结束,港铁在欣荣商场设置适用于此站及宋皇台站的港铁特惠站,为使用成人八达通的乘客提供港币2元车费优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