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使用同一張成人八達通,於90分鐘內在粉嶺站進行轉乘,可獲扣減車費$1.0[47]。 九巴自2000年起積極推出更多八達通巴士轉乘優惠,善用現有路段剩餘載客量,減少開辦長途點到點路線,亦有助推動巴士路線重組,取消長年虧蝕與乘客需求甚低的路線,減輕巴士公司調整票價的壓力。 首先,九巴在3月26日推行296A和其他九龍東至新界區巴士路線的轉乘優惠計劃[19],並於;到12月28日,九巴將轉乘計劃推廣至大老山隧道巴士路線[20]。
優惠只適用於使用八達通或指定電子支付工具(如信用卡)的乘客,亦須於限時內使用。 機場巴士轉乘優惠2025 由於取道連接九龍灣和土瓜灣的啟德隧道,跟一般巴士路線和鐵路比較下,行車里程大大縮短,時間上有一定競爭力,加上藍田滙景花園和德田邨的居民,以及藍田邨重建陸續完成,過往使用1A線、14線和第一代14X線的觀塘道沿線乘客轉投本線,開辦初期已常常座無虛席。 隨著西九龍、尖沙咀、九龍灣和觀塘持續有摩天商業大廈落成啟用,預計客量會進一步上升,達到飽和狀態,並有進一步上升趨勢,成為九巴線王之一。 現時較常出現客滿的時段包括星期一至六早上、午飯後、傍晚及假日上午至中午由藍田開出,以及每日下午至深夜由九龍站開出的班次,即使非繁忙時間亦經常出現頂閘現象。 在繁忙時段內,會提供特別班次由藍田開往九龍站,中途不停紅磡曲街巴士站,縮短整體行車時間。
機場巴士轉乘優惠: 香港市區入機場交通優惠【1】龍運巴士
有時,在車費調整時會相應提高優惠額,例如2014年加價後調整為$4.2,惟在2021年加價時卻沒有相應地增加轉乘額(現時為$4.2),導致實際加幅更高。 機場巴士轉乘優惠 另外,九巴近年亦為一些旅遊路線或節日路線設立象徵式轉乘優惠,轉乘額約$1.0至2.0不等,例如5R、14S及63R線,吸引乘客接駁其他路線,而非轉乘鐵路。 受《九廣鐵路公司條例》第4條所限,九鐵接駁巴士不屬於九廣鐵路權力範圍[15],九廣鐵路無權收取巴士車資,又難以在東鐵間增設轉乘優惠,導致乘客濫用免費接駁巴士服務,以致與九巴區內線造成競爭。 八達通於1997年9月1日面世,屬輕觸式智能卡系統,設計上允許營辦商確認乘客前10次乘搭的路線及時間,從而減少了乘客在轉乘時逃票的可能性。
在2016年11月至翌年2月期間,九巴推出八達通即日回程八折優惠,初期城隧免費轉乘因毋需拍卡而導致無法同時享用相關回程優惠,數天後九巴更新系統,為城隧免費路線八達通系統加設0.0分段收費,自此城隧乘客亦需拍卡才能正確計算回程優惠,因八達通有該程免費轉乘紀錄,之後那程短途路線便能正確計算轉乘優惠。 即使該回程優惠期屆滿,城隧拍卡免費優惠仍沒有取消,因此至今因城隧免費轉乘而失去的第三程優惠問題已不復再。 而於2015年直達票全面被淘汰後,城門隧道路線轉乘優惠更成為唯一一組乘客毋須使用八達通亦能享有車費扣減甚至免收車資的轉乘優惠。 由本路線於機場二號客運大樓或亞洲國際博覽館(只適用於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大型節目的指定日子及時段)上車後一小時,於機場地面運輸中心轉乘城巴機場快線A10, A11, A12, A21, A22往市區,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費。
機場巴士轉乘優惠: 服務時間及班次
據2023年財政預算案,「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將會再次延長6個月至2023年10月31日。 港鐵、巴士及電車於2023年6月至7月陸續加價,港鐵加幅為2.3%、巴士加價3.9%至7%,而電車則由成人票HK$2.6加至HK$3,加幅達15.4%。 前往亞洲國際博覽館的乘客可在暢達路(一號客運大樓站)乘坐路線E11, E11A, E21, E21D, 機場巴士轉乘優惠 E22, E22A, E22P, E22X, E32 或 S1。 前往亞洲國際博覽館的乘客可在暢達路(一號客運大樓站)乘坐路線E11, E11A, E21, E21D, E22, E22A, E22P, E22X, E32 或 S1。 荃灣(如心廣場)開經:大河道、青山公路—荃灣段、海興路、海安路、青山公路(汀九段、新汀九段、汀九段、深井段、青龍頭段)、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青山公路(大欖段、掃管笏段、青山灣段、新墟段、嶺南段)藍地交匯處、青山公路(藍地段、洪水橋段)、田廈路、屏廈路、青山公路(屏山段、元朗段)及朗日路。 元朗形點開經:朗日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屏山段)、屏廈路、田廈路、青山公路(洪水橋段、藍地段)、藍地交匯處、青山公路—嶺南段、井財街、青山公路(新墟段、青山灣段、掃管笏段、大欖段)、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青山公路(大欖段、青龍頭段、深井段、汀九段、新汀九段、汀九段)、海安路、麗志路、青山公路—荃灣段、西樓角路及大河道。
- 每月16日之後,到下列指定地點的「補貼領取站」(藍色機)拍卡,上一個月的補貼會自動儲入八達通卡中。
- 由本路線往維港灣方向於上車後45分鐘內轉乘上述路線往飛機維修區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逸東/東涌北方向轉乘本路線往機場博覽館方向,第二程可獲 $1.00 的折扣優惠。
- 藍田(廣田邨)開經:碧雲道、連德道、德田街、啟田道、鯉魚門道、觀塘道、隧道、觀塘道、天橋、啟福道、啟德隧道、東九龍走廊、漆咸道北、漆咸道南、梳士巴利道、九龍公園徑、廣東道、柯士甸道西、雅翔道、迴旋處、雅翔道及九龍站站內通道。
- 如要查詢有關路線的最新用車資訊,請參考ACRO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 2017年7月起,九巴提供獨營過海路線與進智公交在港島區的專綫小巴互轉乘優惠,優惠額為$1.0,初時為期6個月[52],後經多次延長至今。
- 初時用車為車頂設有小型行李位的富豪奧林比安12米(5XX)行走,地點牌顯示為1996年政府公開招標新機場及北大嶼山巴士路線時採用的目的地名稱,即「大角咀機鐵站」與「東涌機鐵站」,1999年8月15日起大角咀總站遷往維港灣。
本路線最初來回均途經亞皆老街、櫻桃街、深旺道及荔寶路,後來為使本路線行車更直接及不受旺角道交通擠塞影響,於1999年12月12日起,往機場方向改經海輝道(維港灣)及連翔道,往紅磡站方向改經西九龍走廊。 乘客只要在乘搭九巴時,使用相同的八達通或電子支付繳付車費,即可享有九巴轉乘計劃為乘客提供的第二程接駁巴士車資折扣,現時九巴及龍運巴士全港設有31個轉車站。 乘搭指定「城巴機場快綫」往返機場的朋友,於乘搭機場路線之前或之後,可享有優惠價或免費轉乘城巴及新巴指定路線。
機場巴士轉乘優惠: 收費資料
於機場博覽館有大型節目舉行的日子的指定時段,離開機場一號客運大樓(暢航路)後,經機場路、機場南交匯處、暢連路、航天城交匯處、航天城路、航展道、航天城東路、航天城交匯處、暢連路、機場南交匯處、暢連路後返回原有路線,並於航展道機場博覽館對出加設巴士站。 搭西鐵由屯門至紅磡單程車費為HK$21.6,如以HK$600購買「屯門 – 紅磡全月通」,每個月搭28程(即14日來回) 機場巴士轉乘優惠2025 便可回本,變相慳了之後的每一程車費。實際慳到幾多每條路線唔同,大家可在港鐵網站查詢車費後再作比較。 假設由東涌乘搭至銅鑼灣,東涌至中環免費,中環至銅鑼灣則享正價75折,即該程車費只需$4($5.3 x 0.75) 。但若目的地及出發地均不在指定範圍內,則全程須付正價車費。 新巴及城巴之轉乘優惠,最多可以連續享用三次(即四程);而港鐵巴士、輕鐵及西鐵之間亦可連續享用轉乘優惠,中間一程必須為西鐵,或港鐵巴士轉乘輕鐵再轉乘港鐵巴士。
本線東行的行車時間大致穩定,但是西行的行車時間卻容易受到紅磡海底隧道以及加士居道的車龍影響,在繁忙時間,西行的行車時間會多15-20分鐘,直到東鐵綫過海延綫投入服務、西區海底隧道的專營權結束以及中九龍幹線啟用後,情況才有望改善。 一直以來,政府與巴士服務營辦商在適當和可行的地點引入巴士轉乘計劃,讓乘客可享用優惠的轉乘票價前往更多目的地。 轉乘計劃以路線組合為基礎,即乘客乘搭第一程途經主要幹道或站點(如巴士轉乘站及隧道收費廣場)的巴士服務,可憑八達通卡以優惠票價轉乘第二程巴士服務。
機場巴士轉乘優惠: 九巴月票
「城巴機場快線」來回車票的費用為$55或$65,$55的來回票適用於A20、A21、A22及A23號綫,而$65的來回票則適用於A10、A11、A12、A17、A26、A29及A29P號綫。 上車時,大家只要將來回票撕開一半,把「往機場」那張投入錢箱便可以乘車。 數月後,九巴決定恢復原有轉乘時限,其後新增轉乘優惠之時限會按不同情況而定,當中大部份時限不超過120分鐘。 經過標語設計比賽及公眾投票,運輸署正式於2000年10月底採納「轉一轉,方便又化算」口號及以中文字「巴」作藍本的標誌,作為巴士轉乘計劃的宣傳及識別方法[10]。 此做法的好處是可以把轉車站變成開放式,令現金付費的乘客亦能享有優惠;缺點是經常因派發轉車票需時,耽誤車程。
機場巴士轉乘優惠: 八達通轉乘優惠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憑信用卡每月累積零售簽賬滿HK$2,000,透過Apple Pay或Google Pay於本地交通簽賬(巴士、的士)、快餐店、本地餅店及咖啡專門店的交易可享額外12%現金回贈。 九龍站開經:九龍站站內通道、雅翔道、柯士甸道西、廣東道、梳士巴利道、漆咸道南、暢運道、康泰徑、康莊道、天橋、漆咸道北、東九龍走廊、啟德隧道、啟福道、天橋、偉業街、勵業街、觀塘道、隧道、觀塘道、鯉魚門道、藍田站巴士總站、鯉魚門道、啟田道、德田街、連德道及碧雲道。
機場巴士轉乘優惠: 使用車輛
運輸署在2012年11月30日的觀塘區議會屬下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會議中提出開辦15X線[8],有觀塘區議員稱有關建議獲該會通過,本線擬於2013年1月14日起投入服務[9],結果到了一星期後,即2013年1月21日才正式投入服務[10]。 此路線開辦之初,九巴派出利蘭奧林比安11米(AL)、丹尼士巨龍11米(AD)及富豪奧林比安11、12米(3AV)為此路線掛牌車。 踏入廿一世紀,此路線獲派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已撤離)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已退役),提供低地台服務,直至2015年才全線低地台化。 機場巴士轉乘優惠 最終A34線於2020年12月28日隨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於前一天全面通車而投入服務[2][3],惟A37線至2021年6月20日才將總站遷往朗屏站,使兩線出現相同起迄點之現象約半年。
機場巴士轉乘優惠: 九巴:區域性短途分段收費
九巴新專營權在2017年7月1日生效的同時,亦聯同香港電車有限公司提供轉乘優惠,獨營過海路線與電車互相轉乘,優惠額為一程電車車費,初時為期6個月,2017年底宣布延長半年,惟實際上至今仍生效。 因應屯馬綫一期通車,九巴、城巴共有18條巴士路線與港鐵提供「特別轉乘優惠」,成人八達通可獲扣減車費$1.0,而長者、小童等其他八達通則獲扣減車費$0.5,直至屯馬綫全線通車為止[42]。 2012年4月24日政府會同行政會議通過延續新巴、龍運巴士及城巴(專營權二)的專營權,三間巴士公司承諾推出11項跨巴士公司轉乘優惠[35]。 其中,新巴30X線與九巴獨營過海路線603、603S增設的成人票價$1.5轉乘優惠,成為兩間公司首次推出涉及過海與港島路線之跨公司轉乘計劃[36]。 在八達通面世後,政府在1999年5月3日批出九鐵接駁巴士特許經營權予九巴,九巴租用九廣鐵路巴士部的車隊運作。
機場巴士轉乘優惠: 使用狀況
除了在自身的巴士路線網絡提供轉乘優惠,專營巴士公司及專綫小巴營辦商亦與不同公共交通營辦商合作推行轉乘優惠計劃。 這些票務計劃為市民提供優惠之餘,亦加強不同公共交通模式之間優勢互補。 2002年5月31日,九巴與新巴聯手推行西區海底隧道路線轉乘優惠計劃,互轉10條路線往香港島可獲$5.0折扣,[31]優惠同樣不適用於往九龍/新界方向。 有見及此,每年巴士公司推行路線重組,建議削減服務或停辦路線時,亦普遍更主動地增設巴士轉乘計劃或加強現有轉乘優惠,以爭取議員及乘客支持。 運輸署審批時會考慮多項因素,主要包括公眾意見以及有關計劃可否改善巴士網絡覆蓋範圍和營運效率。 近年,政府積極在各區推動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令巴士轉乘計劃成為路線重組重要一環,彼此相輔相成。
機場巴士轉乘優惠: 優惠與服務
由本路線往機場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於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轉乘以上路線往轉乘以上路線往東涌/赤鱲角方向,第二程可獲免費轉乘。 由本路線往市區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又一村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海麗邨方向於上車後一小時半內轉乘本路線往機場方向,上述路線免費。 綜上所述,使用九巴月票在30日內乘搭60程九巴或龍運巴士路線,在扣除公共交通費用補貼後每程平均約9.8元。
機場巴士轉乘優惠: 服務時間(詳細班次)
初時用車為車頂設有小型行李位的富豪奧林比安12米(5XX)行走,地點牌顯示為1996年政府公開招標新機場及北大嶼山巴士路線時採用的目的地名稱,即「大角咀機鐵站」與「東涌機鐵站」,1999年8月15日起大角咀總站遷往維港灣。 自從八達通巴士轉乘優惠登場後,城門隧道路線轉乘優惠亦變成普通分段收費,即在轉車站付費登車並不會對第三程轉乘優惠造成影響,若免費轉乘的乘客或會未能享用之後的轉乘優惠。 透過轉乘計劃,乘客先乘搭首程巴士路線,然後在指定巴士站轉乘第二程指定路線,憑同一張八達通卡或同一個電子支付工具的帳戶(如轉乘的兩程路線均接受此付款方式)繳付車資即可獲得車費優惠,惟其間該卡不應有其他交通工具之交易。 由本路線往市區方向於上車後90分鐘內轉乘以上路線往轉乘以上路線往市區方向,第二程可獲免費轉乘(轉乘A20)/只需補付本路線全程車費與第一程車費之間的差額(轉乘A10, A12, 機場巴士轉乘優惠 A26, A29P);由上述路線往機場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本路線往機場/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方向,第二程可獲免費轉乘。 由本路線於機場上車後一小時半內於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轉乘以上路線往市區/將軍澳方向,第二程可獲免費轉乘;於赤鱲角/東涌乘搭以上路線之乘客,於上車後一小時半內於於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轉乘本路線往市區方向,只需補付本路線全程車費與第一程車費之間的差額。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於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轉乘本路線往香港迪士尼樂園方向,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資;由本路線往青嶼幹線方向於上車後一小時於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轉乘以上路線往九龍方向,第二程可獲 $5.00 的折扣優惠;轉乘本線往機場方向,第二程可獲 $1.00 的折扣優惠。
此補貼計劃與政府或各公共交通機構的優惠沒有衝突,大家們同樣可以享用港鐵、九巴或長者搭車等優惠,不會有所抵觸。 當時青嶼幹線相當新鮮,大量市民為了一嘗乘車經過一條耗資七十億元興建的青嶼幹線,又可以到東涌轉乘嶼巴前往大嶼山其他地區遊玩,導致客量相當高,甚至需要開辦一條循環觀光路線X21疏導。 當時周末及假日部份時間並繞經東涌碼頭(現稱東涌新發展碼頭),接駁當時開辦的東涌至大澳渡輪。 隨著東涌至大澳渡輪停辦,1998年2月2日起來回程不再經東涌碼頭。 觀光熱潮逐漸退減後,本路線客量亦開始下降,除上午繁忙時間仍有地盤工人到東涌及下午繁忙時間返回市區外,其餘時間客量不高,不過每逢假日仍然有大量市民到大嶼山遊玩,故此在周末假日,本路線的客量足以媲美平日繁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