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乱和恐惧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应冷静下来,主动去了解这一肿瘤,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其病理,并且找最合适的医生,尽可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不断有新的药物和新的治疗手段治疗肿瘤,即便是癌症(即晚期肿瘤),患者也能通过各种现有的手段尽可能地延长生命。 其他的一些高危因素,如口腔内的残根、残冠、锐利的牙尖最好及时处理。 不良的饮食习惯,或者营养不良,某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如铁、锌、叶酸)等的缺乏可降低机体免疫力,从而增加口腔癌的发生风险,也应注意。 早在1992年,有研究发现,长期嚼槟榔会导致癌细胞集中于口腔和脸颊部位,并出现癌前病变,最终导致肿瘤的出现。 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即已经明确对人类具有致癌性的物质。
導致口腔癌的主因為檳榔;根據陽光基金會資料,高達88%口腔癌患者有嚼食檳榔的習慣,也讓「檳榔」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第一類致癌物。 煙草、紙煙、煙斗、檳榔、酒等都會長期對唇、舌和口腔粘膜造成刺激,根據研究顯示,單獨嚼檳榔的致病危險率高達28倍,比吸煙加喝酒的22倍還高出許多。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國人口腔癌好發於男性,其發生率五年內成長百分之三十,幾乎是增加率最高的癌症,好發年齡有下降趨勢,且是最短命的癌症,病患平均少活16.3年。
預防口腔癌: 時序入秋 營養師推薦這些食材強身又抗老
蛀牙以及長期異物刺激牙齒所形成的銳利邊緣、有毒物質製作的假牙、假牙製作不當或粗糙不平等,長期與口腔舌部、頰面磨擦,刺激口腔黏膜,造成局部慢性潰瘍,並發展為口腔癌。 有嚼檳榔習慣的人應注意是否感到口腔黏膜乾澀、灼熱、或有刺痛感,以及開口受限,張嘴時口腔黏膜拉緊,可能是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 10.顎骨局部腫大與牙齒搖動
- 除此之外,未將熱食吹涼便直接食用,除了會因過燙而損害食道上皮,若長期反覆刺激,就可能促使口腔發生癌變的風險,引發口腔癌及食道癌。
- 但所有檢查並非百分之百準確,當身體出現任何異狀時,請儘速就醫檢查。
- 口腔癌的發生大都歷經一段很長時間的醞釀刺激,起初只是細胞的慢性發炎,時間久了細胞會變性產生纖維化及粘膜表層形成白斑或紅斑,最後才演變成癌症。
在台灣研究報告中已知檳榔是主要的禍首,發現單獨嚼檳榔的口腔癌致病危險率已達28倍,甚至比吸菸+喝酒的22倍還高,更遑論大多數的人都是「三合一族」,檳榔、吸菸、喝酒一起來則高達123倍。 口腔癌初期的疼痛症狀並不明顯,許多患者無論進食或說話皆與健康者無異,直到腫瘤擴大發展為口腔癌晚期才來求診,卻已錯失早期診斷及治療的良機。 預防口腔癌 然而,仍有不少人會誤以為以上口腔症狀,是由年紀大或罹患牙周病所引起,而輕忽其嚴重性,事實上,這些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口腔癌的前兆。 今天《Hello醫師》將介紹口腔癌變的4大前兆,以及正確該如何做好口腔自我檢查,以利於癌症早期及時就醫,提高治癒機會。
預防口腔癌: 口腔癌的預防方法
第一期病例只做病變處切除,視病情需要加做上頸部淋巴結切除。 第四期採取大範圍切除病變處及全頸部淋巴結廓清術,切除範圍可能包括臉部皮膚,或部分上、下顎骨。 預防口腔癌2025 若發現有上述任何異常,或有持續性之張口困難、舌頭活動困難、聲音改變、耳朵疼痛(轉移痛)等情形,也應盡速就醫檢查,早期診斷、及早治療。 口腔癌的變化,很容易由自己檢查,或是由牙醫師做定期檢查而早期發現。
- 口腔內白斑好發於中老年男性,最常見於頰黏膜,牙齦黏膜和下唇等處;倘若白斑出現在舌頭兩側和下唇,則最容易滯留且發育不良或發展為惡性腫瘤。
- 在台灣,檳榔與口腔癌關係密切,約九成(88%)口腔癌患者都有嚼食檳榔的習慣。
- 疣狀上皮增生同樣也是因嚼食檳榔的慢性刺激所造成的口腔黏膜病變,表皮會因而向外增生,呈現如疣狀或花椰菜狀的外觀,依角化程度不同,增生組織會呈現白色或紅色。
- 吸烟有害健康不仅仅是一句空话,它是一组组真实发生的数据。
- 1.白斑
舌頭:將頭往後仰、嘴巴張大、檢查顏色有無異樣,或有無硬塊,再把舌頭由嘴巴左端移到右端,檢查其靈活程度,同時檢查舌頭兩側。 由於嘴唇的癌症大多與紫外線有關,因此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的戶外工作者需適度使用遮陽帽或具有防曬效果的潤唇膏來保護嘴唇。
預防口腔癌: 健康小工具
口腔癌為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之總稱,大部分屬麟狀細胞癌,可出現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包括唇、舌、口腔底、頰黏膜、齒齦、硬顎部、臼齒後區及顎部。 若於口腔中發現不正常的病變,切勿置之不理,應儘快與醫師討論並做組織切片的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不致耽誤病情。 就檳榔而言,檳榔本身含有檳榔素﹑檳榔鹼,有些檳榔中還會夾入荖花,它含有大量的黃樟素,此成分也有致癌性;另外石灰等添加物,會刺激口腔黏膜。 美國國家衛生院(NIH)的共識建議,如果家族中已有兩位一等親罹患卵巢癌,則婦女最好在完成生育任務,或35足歲時,預防性地切除雙側卵巢,以策安全。 先檢測一下BRCA-1,BRCA-2基因,可能也是一個好方法。 至於CA125,在尚未停經的婦女,CA125上升大都是因為在月經期抽血檢查,或者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骨盆腔炎、骨盆腔粘連,真正卵巢癌則十分少見。
預防口腔癌: Heho News 健康新聞
《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更是将“控烟行动”列入了15个重点专项行动之一。 抽烟、喝酒、熬夜、嚼槟榔虽然能给人带来一时的愉悦,但这种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却为口腔癌的发生埋下了“祸根”。 HPV的感染來自於性行為,保持安全性行為,或是透過施打疫苗來避免感染。 此外,藉由維持良好生活作息以及充足營養,可維持較佳的免疫力,可使身體自動清除病毒,避免反覆受到感染。
預防口腔癌: 口腔癌/預防口腔癌很簡單!癌變容易自我發現 高危險群潰瘍5現象快就醫
在所有的堅果類食物中,富含ω-3的核桃抗癌的作用被研究的最多,核桃中的亞麻酸、鞣花酸、類黃酮都是常見的抗癌成分。 除了綠色花椰菜,十字花科蔬菜還有抱子甘藍、油菜花、白蘿蔔等。 十字花科蔬菜完全不含澱粉,且幾乎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錳,一些深綠色的蔬菜還含有維生素K。 預防口腔癌2025 蛋白質、乳製品、蔬菜、水果、全榖根莖類、好油等六大類食物都要全面攝取,且最好是以原型食物為主,少吃加工食品、油炸或醃製食品。 由於口腔癌的傷口不痛,有不少患者在求診時才得悉癌症已達末期。
預防口腔癌: 保健食品多吃沒關係? 營養師:這3種過量致癌率恐增
我們的團隊由具有豐富醫學寫作經驗的記者、編輯組成,內容來自採訪諮詢資深癌症醫學和照護知識的專家與相關書籍,盡力提供正確可信的醫療健康知識。 但無意取代專業醫師診斷,無法為個別讀者對內容的應用負醫療或法律責任。 卵巢癌患者平日飲食應符合均衡、營養、清淡的原則,高熱量的糖類及過多的動物脂肪要忌口,也盡量不要吃油炸、香辣或煙燻、醃製的食物。
預防口腔癌: 最短命癌症!醫師:預防「口腔癌5字訣」
口腔癌(Oral 預防口腔癌2025 Cancer )的發生與口腔長期受到刺激而產生細胞變性有密切關係,然而,為何有人不吃檳榔也得口腔癌? 《Hello醫師》整理口腔癌5大原因,守護你我口腔健康。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口腔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預防口腔癌: 口腔癌的可能症狀
5.口腔潰瘍 許多人認為口腔潰瘍是因為火氣大所致,其實若非糖尿病患,一般人口腔潰瘍超過2週以上未癒合,應盡快至醫院做活體組織切片檢查,以防口腔癌找上你。 預防口腔癌 在台灣,吃檳榔者相較於不吃檳榔的口腔癌罹病率高出28倍。 檳榔本身所含的檳榔素(Arecoline)與檳榔鹼(Arecaidine),會在口腔中進行硝化作用,成為誘發腫瘤的致癌物。 這是一個至今仍十分困難的問題,因為不像子宮頸癌那樣,人類已經知道人類乳突病毒(HPV)是致病元兇,卵巢癌的病因至今仍然不明,因此實在防不勝防。
預防口腔癌: 口腔癌|好發於舌下、頰黏膜!6招預防口腔癌避免長期曝曬太陽
每個人多少都要有自我檢查的常識,例如發現有糜爛潰瘍的地方,有變高、變厚、變紅、變硬的現象,就要找醫師做進一步檢查。 通常口腔癌初期不痛不癢,但是癌變卻不停進行中,所以千萬不能拖延。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但可以根治痊癒,而且可以僅犧牲最少的組織和功能。 若口腔黏膜檢查出疑似癌前病變(白斑、紅斑、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扁平苔蘚、疣狀增生…等)或疑似口腔癌,請儘速至醫院口腔外科或耳鼻喉科確診,並遵醫囑每3-6個月定期追蹤1次。
預防口腔癌: 口腔癌是「最短命」癌症!
口腔癌從民國80年起首次進入國人十大癌症死因排行中,且在民國84年首度超越鼻咽癌成為國人最常見之頭頸部癌病。 根據國健署民國102年的統計,口腔癌排名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五位,它也是我國青壯年(25-44歲)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較其他癌症提早了10年以上。 因此,口腔癌不僅嚴重威脅癌友健康,更可能造成到許多家庭或產業有形或無形的損失。
舌頭的活動性會受到限制,知覺也可能發生變化,導致病患咀嚼、吞嚥或說話困難,甚至使舌頭半側失去知覺。 由於大量膠原蛋白會因此沉積在黏膜下層,使血管狹窄及表皮變薄,黏膜保護力因此隨之減少,而致癌物也容易通過表皮障壁,使組織產生惡性變化。 衛生福利部補助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可接受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雖然抽菸並非飲食習慣,但因香菸含高達93種致癌物質,包括焦油、亞硝酸和甲醛等,都被認定是引發口腔癌的第一級致癌物質,因此抽菸也是引發口腔癌的關鍵危險因子。 若ALDH2基因產生變異或缺損,除了讓人飲酒後出現臉紅、心悸等症狀外,也因無法有效代謝乙醛,而導致乙醛易在體內累積,大大提高罹癌的風險。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民國100年,口腔、口咽及下咽癌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 4 位、女性為第15位;死亡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 4 位、女性為第 18 位。
預防口腔癌: 健康 熱門新聞
兩頰內側:用手指扳開內側,檢查是否有紅、白或深色斑點。 以手指摸牙齒與臉頰間的部位,檢查是否有硬塊,是否平滑。 Hello 醫師期待成為您最值得信任的專業醫療訊息平台,我們提供您完整豐富且正確之醫療新訊,協助您時刻在健康保健的道路做出最佳決定,擁有富足美好的健康人生。 黃豆含有豐富的植物性雌激素,膳食纖維、鉀、鎂、銅、錳、鐵等。
台大醫院婦產部婦癌科主任鄭文芳提到,喝雞精不如吃雞肉,喝魚湯不如吃魚肉,喝安素不如從天然食物攝取。 40岁以上吸烟和/或酗酒的男性为口腔癌的典型高风险特征。 預防口腔癌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每年接诊的口腔癌患者就超过1000例,其中约20%的患者就有嚼槟榔的喜好。 吸烟有害健康不仅仅是一句空话,它是一组组真实发生的数据。
預防口腔癌: 口腔癌
另外,健康飲食(如多食吃蔬果、橄欖油及魚類)亦可預防患上口腔癌。 首先,觀察自己的面頰是否對稱,嘴唇是否為粉紅色,亦需注意嘴唇及舌頭有否出現白斑。 口腔癌有相當的多樣性,像紅色的天鵝絨斑、白色斑、難癒合的潰瘍、不規則的硬結塊、溝裂狀的組織變化,亦或是伴有轉移之頸部淋巴腫塊,都有可能是口腔癌的臨床表徵。
4.口腔中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或功能性受限,如张口受限,咀嚼食物或吞咽食物困难,又或者出现口腔任何部位失去知觉或感觉麻木,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的病变。 預防口腔癌 3.口腔内出现不能擦除的白斑或红斑:口腔白斑和红斑为癌前病变,在口腔白斑的患者中,约有3%~5%可发生癌变。 在口腔白斑中,上皮异常增生是癌前病变性白斑的指征,一般来说,其程度越严重就越容易发生恶变。
依國民健康署子宮頸抹片檢查及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發現97.3%的子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期(0-1期)子宮頸癌個案,故有做篩檢族群發現早期個案的比率相較沒做篩檢族群增加46.8%。 早期子宮頸癌的5年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到第4期則驟降至僅2成,因此千萬要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其發生和嚼檳榔、抽菸、喝酒息息相關,可由口腔白斑或紅斑惡化成口腔癌,也可在口腔內的不同位置,出現多處癌瘤。 在各種癌病當中,口腔癌和皮膚癌是最容易、也最可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獲得痊癒的癌症。 研究發現,攝入高脂食物,包括動物性脂肪、反式脂肪等與卵巢癌風險升高有關。
材料有大番茄、洋蔥、豆腐、高麗菜、菇類,你也可以加入一些甜椒、玉米筍、黑木耳等,顏色愈豐富愈好,再放入魚塊或是雞胸肉,增加蛋白質攝取,清爽好喝無負擔。 回溯性文獻分析研究觀察到,攝取大量蔬菜水果,少吃肉有助於延長存活期。 趙函穎建議,在治療完成後,蔬菜與肉類比例可增加至 2 ~ 3:1,特別是十字花科蔬菜如洋蔥、花椰菜、高麗菜、青江菜、芥藍等可預防復發。
預防口腔癌: 台灣癌症基金會-FCF
而酒精,进入体内后需要肝脏“解毒”,进行代谢分解,“解毒”过程中产生的乙醛对肝脏功能具有损害作用,而且还可以抑制人体免疫力,从而增加口腔癌的发生风险。 有研究发现,口腔癌的发生率可随饮酒量的增加而上升,且烟酒嗜好者发生口腔癌的危险性更高,比单嗜好烟或酒者高2~3倍。 与之相对的是,口腔癌的存活率不高,早期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80%,而如果是中晚期则大打折扣,仅为20%~30%。
預防口腔癌: 預防口腔癌!(按圖看清👇👇👇)
其中,舌下口腔底部、顎部、兩頰內側為較脆弱且容易發生病變的危險區域,也是口腔癌好發於舌下及頰黏膜的原因。 現代醫學對於口腔癌的治療有三種方法:單獨或合併採取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及化學藥物治療。 手術切除是治療口腔癌最主要的方法,依癌症分期而有不同程度的切除。 原位癌病例一般只做病變處切除(以病灶周圍再加2公分左右的安全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