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該地產代理違反了《地產代理常規(一般責任及香港住宅物業)規例》第15條的規定。 該局另指出,2016年1至5月期間,監管局共接獲16宗有關地產代理網上廣告的投訴。 同期監管局已處理7宗個案(部分為往年個案),主要涉及虛假或具誤導性陳述或詳情的物業廣告;當中2宗指稱成立、4宗指稱不成立、1宗資料不足。 地產代理和業主均應認識反歧視條例,否則一旦在提供貨品、服務及設施時,或在處置或管理處所時違反反歧視條例,便可能要負上法律責任。
- 而局方亦會不時就網上廣告進行抽查,並密切監察網上物業平台,以確保業界守法循規。
- 而在答覆第(二)部分提及向地產代理持牌人發出的執業通告,除了對持牌地產代理有約束力外,亦可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參考,以衡量個別人士(包括獲豁免領牌的人士)的銷售安排是否適當。
- 就近日有個別地產代理在銷售元朗新盤項目時發生打鬥,梁氏表示,雖然早前已與發展商訂出向涉及打架的地產代理,作出「停賽」罰則,但相關情況依然不時發生,認為令人失望。
- 因此,為免產生不必要的疑問,地產代理在向客戶建議放盤價格範圍時,應採取務實的態度,提供最新的市場資料供客戶參考,從而訂出合乎現實的放盤價。
- 《 常規規例》 第9 條也規定, 持牌地產代理不得以有別於業主所指示的價格或租金或條款宣傳有關住宅物業。
- 二、違反第二十四條之一第二項規定,未依限申報登錄資訊或申報登錄價格、交易面積資訊不實,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按戶(棟)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改正;屆期未改正者,按次處罰。
但該廣告長時間于螢光幕左下角顯示「深圳東」的標題,並播出包含有關字眼的口號,會誤導觀眾以為該物業位於深圳東部。 地產廣告條例2025 通訊局亦考慮了電視臺應在審核時發現該廣告中物業地點的提述存在問題。 地產廣告條例2025 結果,通訊局決定向有關的電視臺發出勸諭,促請它嚴格遵守《電視廣告守則》。
地產廣告條例: 政府對美總領事館言論表示強烈不滿 要求停止干涉特區事務
好像我們公司於英國設當地團隊,準買家有需要時可以與當地同事作視像會議,更了解物業的實際資訊。 當然準買家因而會有很多問題會向代理詢問,故代理以何種心態去讓準買家決定是否購買才更關鍵。 至於在港銷售海外物業的營業員是否應該領牌,原則上也是同意的,但卻質疑在培訓和發牌上會有問題,始終不同國家有不同條例,沒有可能銷售不同國家的物業要領不同牌照。 消委會今日發表境外置業投訴的研究報告,統計2017年至今消委會接獲的相關投訴,發現投訴有上升趨勢,今年首8個月已有106宗投訴,當中94宗涉及未建成物業,較去年整體56宗近乎翻倍。 地產廣告條例 消委會表示,90%投訴個案涉及地產代理,63%涉及非持牌代理;投訴一般涉及錯誤地址和失實陳述、高估樓價致無法取得按揭貸款、項目延誤或爛尾等。 地產廣告條例2025 政府去年年底提出《2022 年發展(城市規劃、土地及工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以精簡發展程序,立法會相關委員會今日(8日)開會討論草案內容。
- 選委界議員林筱魯指政府在公共決定權,即對公共用途決定,權利可謂無限,彈性相當大,認為16AA的條例增加公眾及議員的質疑,提出司法覆核的機會更可能是之前的10倍,質疑條例對政府提速、提效的功能。
- 金融機構、交易當事人違反第二十四條之一第六項規定,規避、妨礙或拒絕查核者,由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改正;屆期未改正者,按次處罰。
- 根據該條例第4條,有關墮胎的廣告也被禁止,除非該廣告由香港衛生署署長發佈或取得其書面授權。
- 其次,為「不妥善地處理臨時買賣合約」,涉及52宗;而「租金回報提供失實或具誤導性的資料」則有32宗。
- 經紀人員應專任一經紀業,並不得為自己或他經紀業執行仲介或代銷業務。
- 持牌地產代理須設立妥善程序或制度以監督和管理其地產代理業務,以確保其僱員或其轄下的人遵守《地產代理條例》及其附屬法例及相關指引,否則有可能被地產代理監管局紀律處分。
地監局認為,上述行為令地產代理行業信譽或名聲受損,違反《操守守則》,裁定違規暫時吊銷牌照及罰款,並作出譴責。 林定國表示,已就有關建議諮詢地產代理,當中中原地產和美聯地產持相對正面的意見和開放的態度,表示會支持當局對廣告加入較嚴格的規則,特別是關於租金回報保證、資訊披露,以及留位費是否需要冷靜期等。 神秘顧客則發現,有關地產代理存在不良營商手法,包括在代理與賣方之間的關係和佣金方面欠充分或自願披露、無提醒顧客要注意免責聲明,亦無為購買境外物業的風險提供警告或建議,取得獨立意見,包括暗示可作虛假稅務聲明。 地產廣告條例2025 此外,地產代理亦必須事先取得業主的書面同意,並以客戶所指示的價格或條款宣傳該物業。
地產廣告條例: 田北辰質疑收回土地條例改用途不設期限 恐變「無了期」 發展局:冀給予彈性
調查期間,監管局職員發現有四間地產代理公司均就該境外未建成物業發出違反監管局相關指引的網上廣告。 去年有關地產代理投訴的數字略為減少,不過境外物業投訴卻大增五成,去年個案中佔98%來自大灣區內地非住宅項目。 地產代理監管局(下稱地監局)主席蕭澤宇表示,未來擬就境外物業買賣制定新指引規範,提供劃一標準供本地的地產從業員跟從。
無論在市場營運或規管操守方面,境外物業的銷售都可能與香港的情況有頗大分別,並牽涉到不同司法管轄區的法規和稅制,以及多個不同持份者(例如境外物業發展商、當地中介機構及代理)。 再者,境外物業的賣家可以輕易透過互聯網進行銷售和推廣活動,規管十分困難。 監管局一直透過不同渠道教育消費者,未來將會繼續加強公眾教育,提醒消費者在決定購買境外物業前應小心注意的事項,是更有效的做法。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梁悅琴) 面對有意從事網上買賣及租賃物業的新地產代理加入香港地產代理市場,本港是否有法例監管?
地產廣告條例: 地產代理須遵守反洗錢指引
由於愈來愈多地產代理利用互聯網作為宣傳平台,有見及此,監管局一直有抽查網上物業廣告。 於去年監管局進行的網上物業廣告抽查次數達610次,今年1月至4月的抽查次數達200次。 地產廣告條例 持牌地產代理須設立妥善程序或制度以監督和管理其地產代理業務,以確保其僱員或其轄下的人遵守《地產代理條例》及其附屬法例及相關指引,否則有可能被地產代理監管局紀律處分。
地產廣告條例: 政府改建官涌市政大廈擬加設5人足球場 港足成員梁冠聰歡迎:第一步開始
走訪的商戶分別為19個代理和1個發展商,當中15間為非持牌代理,惟只有3間代理的營業員,分別於小冊子、宣傳單張及/或名片中列出無牌聲明,其餘12間均沒有提供相關資訊,消費者根本難以辨識所面對的地產代理是否持牌或屬非持牌營業員。 同時,銷售監管局會加強巡查地產代理公司,檢視促銷一手住宅物業的廣告是否符合《條例》要求,以進一步提升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並保障買家的權益。 另外,不同的產品或服務的廣告,亦受特定的條例或守則規管,例如《電訊條例》、《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地產代理條例》、《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規管)條例》、《教育條例》、《證券及期貨條例》、《銀行業條例》等。 這些條例禁止相關的廣告作失實陳述,或虛假、具誤導性或欺騙性的聲稱。 地產廣告條例 另外,《商品說明條例》亦禁止就任何貨品作出虛假的或具誤導性的商品說明。
地產廣告條例: 政府擬修訂《法律執業者條例》增申請專案認許條件 港區人大陳曉峰:合情合理
只要你認識並遵守各條例,就能避免花時間處理平等機會投訴或訴訟。 此外,各方切實履行這些法律責任,也可推動香港成為和諧共融的社會。 銷售監管局人員向地產代理派發資料套,說明地產代理發布一手住宅物業的廣告時,應如何符合《條例》的要求,資料套亦附有《條例》要求摘要的單張,以及《一手住宅物業買家須知》小冊子,小冊子涵蓋與一手住宅物業準買家權益有關的資料。 持牌地產代理就參與香港境外未建成物業的銷售或發布廣告或宣傳物品時,必須遵守地產代理監管局發出的相關指引,否則有可能被監管局紀律處分。 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更制訂了兩套鼓勵良好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營商守則和指引,提醒企業應確保其推廣資料及廣告內容真實、公平和合理,不應有誤導成分,並須符合有關法例和細則的規定,使消費者獲足夠資料,作出購買的決定。 另外,美容業界亦訂有《美容業營商實務守則》推介最佳營商手法,讓美容業的經營者執行,提高行業服務質素和加強消費者信心。
地產廣告條例: 發展商開賣新盤,是否必須有示範單位?
就近日有個別地產代理在銷售元朗新盤項目時發生打鬥,梁氏表示,雖然早前已與發展商訂出向涉及打架的地產代理,作出「停賽」罰則,但相關情況依然不時發生,認為令人失望。 他指出,代理打鬥問題為社會帶來不良影響,未來或會要求相關代理公司的領導人需要為打鬥事宜負責,從而提高業界紀律。 監管局在巡查期間發現92宗違規個案,按年升50%,當中有61宗與「發出違規廣告」有關,較去年同期增加34宗或1.26倍。 地產廣告條例 至於沒有管有物業資料、未有備存客戶記錄 (涉及反洗錢條例)的個案,則分別涉及22宗及18宗。梁氏指出,由於採用影片形式的網上廣告日益普及,局方會繼續加強監察物業廣告,尤其是經網上平台發布的廣告。 另外,執法部門和監管機構均接獲多與海外物業銷售有關的投訴,當中海關去年接獲58宗投訴,比前年大幅飆升近5倍,地產代理監管局去年接獲的相關投訴亦大增10倍,達66宗。
地產廣告條例: 境外置業風險(4)就其他營商手法管制不足
八、加盟經營者︰經紀業之一方以契約約定使用他方所發展之服務、營運方式、商標或服務標章等,並受其規範或監督。 若業主或他/她近親3居住於該處所,且與其他住戶(不屬業主或業主近親的家庭)共用該住所,以及有關處所屬「小型處所」4,業主可決定把處所租給哪類人士。 是指住宅物業的樓面面積,包括露台、工作平台及陽台,但不包括窗台、空調機房、閣樓、天台、平台、花園、泊車位等面積。 例如提供「經改動示範單位」,必須同時設有「無改動的示範單位」。 另一方面,比較同一樓層單位時,買家會留意垃圾房、電錶房、空調機窗外機或管道位置,又或者升降機數目是否足夠,明廁或黑廁等等,這些資料也可在平面圖上看到。 立法會早前押後處理海外律師參與國家安全案件的修例方案,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當時稱因時間不足。
地產廣告條例: 牌照監管
為免產生疑問,業主請謹記遵守《建築物條例》下業主的責任和《建築物(規劃)規例》中有關無障礙的強制規定。 業主對租客、準租客或地產代理作出性騷擾,或基於他們的種族或殘疾而作出騷擾均屬違法。 此外,地產代理對業主、租客、準租客或其代表作出性騷擾,或基於他們的種族或殘疾而作出騷擾也屬違法。 地產廣告條例2025 一手銷售條例要求,如果項目單位少於30伙,首份價單須全數公布售價;若多於30伙但少於100伙,每份價單須最少公布30伙的售價;若多於100伙,首份價單須公布不少於單位總數的20%,其後每份價單公布不少於10%。 價單提供每伙開賣單位的實用面積、售價及平均實用呎價 (每平方米/呎的售價),全部以一手銷售條例指定方式計算出來,方便比較。
地產廣告條例: 發展項目的所在位置圖(Location Plan of the Development)
消委會建議根據《地產代理條例》,向從事銷售境外的一手住宅物業的地產代理加入法定責任,包括將現時僅適用於香港住宅物業,即條例中的第36及44條有關資料披露和廣告內容監管的規定和指引,進一步擴展至境外一手住宅物業。 總括而言,準買家不宜只依據個別廣告作出購買物業的決定,應多比較不同廣告,同時細心留意其內容;除瀏覽網上物業廣告外,也可直接向一手樓盤的發展商、地產代理公司或到一手住宅物業資訊網查詢。 另外,準買家亦應多參考政府的公開數據、市場的成交紀錄,以及銀行估價等,以掌握更多市場資訊,令自己獲得更佳保障。 此外,該公司因未有設立妥善的程序或制度以監督和管理其地產代理工作的業務,以確保其僱員或其轄下的人遵守《地產代理條例》及其附屬法例、《操守守則》及監管局不時發出有關管理地產代理業務的執業通告,違反了《地產代理常規(一般責任及香港住宅物業)規例》(《常規規例》)第15條。 另外,該地產代理公司在與業主訂立的地產代理協議終止後,未有在切實可行的範圍內盡快將所有由該公司發出或安排發出的有關該物業的廣告移去,因而違反《常規規例》第9條。
地產廣告條例: 政府擬今年實施垃圾徵費 調查:三成受訪者表示每月只願意付3元
香港法例第132章《公眾生及市政條例》第61條則規定,任何人發佈或參予發佈有關食物或藥物標籤的宣傳品,而該宣傳品對食物或藥物作出虛假說明或相當可能對食物或藥物的性質、物質或品質方面作出誤導,即屬犯罪。 【消委會境外置業報告】近30年,消費者對境外物業的需求持續增長,消委會今日(10月28日)公布了名為「境外置業添保障」的研究報告,報告主力研究現行法例和監管架構是否存在漏洞,並分析業界有否出現不良營商手法。 地產廣告條例 本條例公布施行前已從事不動產經紀業之人員,得自本條例公布施行之日起繼續執業三年;三年期滿後尚未取得經紀人員資格者,不得繼續執行業務。
地產廣告條例: 海外物業地產代理需持牌?不像目前「係人都可以賣」|監管、考試、發牌前要諮詢
社區環境是揀樓一大考慮因素,誰都不希望周邊有堆填區、發電廠、污水處理廠、火葬場、殯儀館或骨灰龕等厭惡性設施,有些人對聲音敏感,就連學校、球場、救護站、馬路也要盡量避開,最好是看發展項目的所在位置圖。 一手銷售條例要求列出發展項目250米以內的的每條街道名稱及公用事業設施裝置。 下一次從地產代理手中接過新盤資料時,記得看看資料是否已獲得發展商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