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館內禁止飲食,必須佩戴口罩; 香港創新科技展 香港創新科技展2025 香港創新科技展 所有訪客在進入場地前,必須使用手機/其他移動設備上的“安心出行”移動應用程序掃描“安心出行”場地的二維碼。 「模擬駕駛體驗區」中放置兩架供比賽用的房車,小朋友和家長可以走進車廂體驗,小朋友更可以坐在主駕位置幻想自己是車手。
-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更首次將深港河套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其中一個重大合作平台。
- 此外,部分河套用地明年起會進行招商引資,吸引海內外創科企業進入港深創科園。
- 從工業生產、經貿金融,到醫療衞生和天文地理,科創革新和人類福祉環環相扣,讓發展動力生生不息。
- 香港科技園公司以「城市轉型 連接生活」為主題設立展館,展示來自13間園區公司的智慧城市科技及應用解決方案,促進跨地域的創新科技合作。
- 香港國際創科展是「國際創科營商周」的旗艦活動,期內還有香港貿發局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及數位經濟峰會。
- 一、「2023香港創新科技國際發明展」,由中華創新發明學會及IAIA國際創新發明聯盟總會主辦,敬邀貴校師生踴躍參加。
全新賽事分10公里四人接力賽、5公里個人賽和2公里親子賽,所有組別皆為計時賽及設有獎項,歡迎個人、團隊、親子、學校及機構參加。 參賽者均需要背起大會提供的索袋背包及書本完成賽事,象徵分擔和感受青年面對的情緒和壓力,與他們同跑、同行、同分憂。 与香港本地出版社相比,内地出版社在价格上也有不少优势,整体销情不错。 本届书展与香港运动消闲博览、零食世界同期举行,三项活动汇聚来自36个国家及地区、近780家展商参展,场内外举办超过600项文化活动。
香港創新科技展: 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展新章
為照顧因為疫情而無法來到現場的人士,中大首次建立網上展覽及「滿Fun鬥智大競賽」線上線下互動遊戲平台,參觀人士可以透過親臨實體展覽及參加遊戲活動,進一步加深對展出項目的認識,期間愈4千人參與活動,反應熱烈。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擔任第二屆香港創科展的主禮嘉賓,他在頒獎典禮上致辭時指出,香港創新基金一直推動創科發展,積極為香港年輕一代提供學習和實踐創科意念的機會。 香港創科展讓青少年向大眾展示他們的創意成果,分享如何透過創新科技應對日常生活的挑戰,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鼓勵。 其中,香港特區政府的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將設「智慧•香港」展館介紹香港各項智慧城市措施,政府創新科技署的重點創科專案InnoHK亦將展出一系列人工智慧和機械人技術相關的企劃。
有學生因為眼見家中長者的記憶力衰退,因而設計了安裝在大門的人臉識別裝置,鏡頭可以拍攝前來探訪人士的面貌,提醒屋內有認知障礙人士探訪者的身份,這樣就不用怕「開錯門」; 也有學生研發「漂浮溫室」解決劇糧食危機,以及可重用的包裝盒「智盒惜」減輕網購帶來的包裝浪費問題。 上述作品令嘉賓們留下深刻印象,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認為同學們既有豐富創意,善用創新科技造福社群,展現對社會上有需要人士的同理心和關愛,令人鼓舞;香港創新基金主席黃永光希望創科展成為供香港青年盡情發揮創意的舞台,啟發並鼓勵他們發展創意事業,將來為香港的科技發展貢獻力量。 近年中小學界積極推動創新科技相關的學習體驗,包括實行STEM教育,加強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認識及應用,以配合科技時代的大趨勢。 為推動學校、老師與學生攜手成就無限創意,鼓勵學生應用科學、科技和設計意念,由香港創新基金舉辦的首屆香港創科展正式開鑼,主題為「大想頭 齊創新」,現正接受學校報名,全港有興趣的小四至中六學生可以透過就讀學校參加。
香港創新科技展: 關於Inno4life – 創意文化及科技創新展覽2023
在香港創科路上,中央一直支持香港對接國家創新體系,包括開放國家科技計劃不同項目,推動內地大型科研設備與香港共享,以至安排香港科研機構在內地的分支機構,可以試點單位的形式,獨立申請人類遺傳資源來港,為香港科研界開拓更多資源進行研發。 很高興來到國家科學技術部與王志剛部長會面,並共同見證香港特區政府和國家科技部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加快建設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安排》。 而就建設智慧香港,提升市民生活質素方面,我們會在兩年後實現政府服務全面電子化,在三年內全面採用「智方便」提供一站式數碼服務,以及開放更多政府數據和鼓勵公私營機構開放數據,並與內地探討內地數據向港流通的安排。 在展覽首天,時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先生、創新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蔡淑嫻女士、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女士、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會主席查毅超博士、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及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女士在大會的安排下來到中大展位。 盧怡君教授團隊的學生梁嘉樂先生為嘉賓們講解「面向智慧城市及微電網應用的安全、可規模化及低成本的儲能系統」,以及講解首代原型機設計。 校內代表方面,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陳偉儀教授、協理副校長李康善教授、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處長徐仲鍈教授、工程學院院長黃定發教授亦親臨中大展位參觀。
五年級的Andy在Z-Challenger Academy的模擬駕駛系統試玩極速駕駛,大呼真實,他說:「我也有打機,但很多時候是用手機,沒有腳掣可以用,這模擬駕駛系統更好玩!」二年級的心悅妹妹也有試玩模擬駕駛,平日她較少接觸賽車,今次可說是非常特別的體驗。 巿民一入場首先會看到親子互動遊戲專區中的「香港航天科技產業發展」 多件衞星組件,旁邊更有大型屏幕,讓 小朋友實時觀看衞星拍攝的影像。 港铁会展站的开通让大湾区其他城市读者前来香港观展购书更加便捷。 深圳市民谭女士说,如今从罗湖或者落马洲过关后,乘坐东铁线可以直达会展站,以前1个多小时的行程现在仅需40多分钟,更加轻松了。 书展期间,联合出版集团旗下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联袂广东人民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共同举办“千种图书汇湾区——粤港合作、融合出版首批项目签约仪式”,实现千种优秀纸本图书及其有声书和电子书在全球中文市场上架销售。
香港創新科技展: 創新科技嘉年華 2012
内蒙古出版集团和联合出版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增进在图书出版、文创产品、数字音乐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近日,香港新藝潮畫廊舉辦「印跡魅力──鍾大富、洪詩雅的版畫藝術」展覽,展出18幅藝術家鍾大富和洪詩雅的版畫藝術,包括孔版畫、銅版畫等多種版畫形式,展期至8月4日。 從工業生產、經貿金融,到醫療衞生和天文地理,科創革新和人類福祉環環相扣,讓發展動力生生不息。 我會先簡單介紹關於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在今年施政報告的重點措施,歡迎委員隨後提問。 此協助運動訓練的教具說是「智能訓練助手」也不為過,由一套六個收發器組成,每個接收器均內置觸控和動作感應器,並能發出不同顏色的燈光作指示。 進行體能訓練時,教練可按需要把收發器放在訓練路線上的不同位置,並利用手機應用程式設定燈光啟動的速度和次序,引領運動員完成訓練,更可在手機上即時顯示訓練數據作事後分析。
同時,中國內地多個省市將於會場設多個展館,展示內地智慧城市發展和科技成就。 我們會在下月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就四大發展方向,包括(一)完善創科生態圈,實現香港再工業化;(二)壯大創科人才庫,增強發展動能;(三)建設智慧香港,提升市民生活質素;和(四)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制訂重點發展策略和提出建議。 科技園公司深明人才是推動香港創科發展不可或缺的,同時期望展區內所展示的創新科技能啟發年輕人成為新一代的創新者,為他們的未來創造更多可能。 香港創新科技展2025 科技園公司在過去20年一直致力驅動成就,在科技園公司展區展示的本地創新成果足以印證,科技園的創科生態圈一直助力初創企業,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惠澤社群的市場方案。 由創新科技署主辦的「創新科技嘉年華 2022」將於10月22至30日期間,在沙田科學園舉行。
香港創新科技展: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接受大灣區之聲訪問 倡香港內地科研合作 支持國家發展創雙贏
「香港創新、設計、製造」的創新科技隨時打破你對創科的想像,讓無界成為未來的創新科技發展前瞻。 一同來感受創科精英的創科熱度,透過由本地創新者研發的醫療器材、航空訓練裝置、智慧生活產品以及再工業化的本地生產商品,親身了解多個改變世界的創新科技,如何驅動創科成就,成就無界。 今天簽署的安排,就是進一步推動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重要一步。 安排涵蓋深化兩地科研合作、創新資源共享、成果轉化、人員交流、發揮香港國際化優勢、強化統籌協調等很多重點,標誌着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打開新篇章。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更首次將深港河套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其中一個重大合作平台。 由河套區港深創科園和深圳科創園區共同組成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將實現「一國兩制」下,位處「一河兩岸」的「一區兩園」,匯聚全球人才,成為港深科技合作的創新示範區。
香港創新科技展: 國際資訊科技博覽 2010
香港特別行政區在「一國兩制」之下,享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 為了全力做好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的工作,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後,成立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由行政長官和三位司長當組長和副組長,把高層領導從「一」變成「一加三」,表現特區對融入國家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計算精準的機械人正擴闊醫療科技應用的無限可能,「科技館」內的南京館展示一款輕型協作機械人,採用一體化關節設計,加上高靈敏度的電流檢測,令其精準度可達+/-0.03mm – +/-0.05mm,隨著將來 5G 技術普及,可輔助醫生完成複雜手術程序。 今年活動以「全民解憂・青協背包跑」為主題,透過背包跑賽事及同場舉辦的「全民解憂嘉年華」,分享全人健康的理念。
香港創新科技展: 立即捐款 支持青協
”第一次参加香港书展的环球新闻出版发展有限公司香港书展负责人肖玲说。 香港國際創科展是「國際創科營商周」的旗艦活動,期內還有香港貿發局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及數位經濟峰會。 广东馆内的醒狮、粤剧戏服、单丛茶等岭南文化符号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今年64岁的香港市民朱女士看到这里倍感亲切,“我很小的时候就跟家人离开惠州来了香港。 发言人说,为维持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营运可持续性,继续向公众呈献更多优质展览及节目,由2023年9月27日起,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调整入场门票价格,成人标准门票(可参观展厅1至7)将由50港元调整至60港元,半价特惠门票为30港元。 在专题展览方面,发言人说,博物馆多个展厅将陆续推出全新展览,当中有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合办的故宫珍藏古代绘画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藏精粹展,以及由香港艺术家创作、对话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多媒体艺术装置展,从多个维度呈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香港創新科技展: 香港
來自不同地區的政府、學術及科研機構的講者市將出席剖析行業最新發展。 此外,同期亦有多項初創企業活動,包括專案提案比賽、初創投資專案對接會、分享及啟導環節,以及初創企業介紹會等,讓參加者一覽創新意念並與一眾初創人交流切磋。 今年現場一共展出四項原型機和提供七項現場遊戲,讓參觀人士能近距離接觸研究項目及了解其背後原理和應用。 以「智慧生活 聯繫世界」為主題,香港國際創科展將以創新的科技場景應用為主線,聚焦智慧城市、數碼業務、人工智慧等香港重點發展的科技板塊,呈獻各種來自政府、科技企業、初創企業及創科人才、有助構建智慧城市、業務與生活方式的創科方案。 促進跨區域、跨行業B2B、G2G、G2B、B2G 合作,並彙聚科技專家、政策制定者、商界領袖和具影響力人士,深入探討最新創科發展及應用技術的突破。 特區政府去年底公布了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提出四大發展方向和八大重點策略。
香港創新科技展: 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2021
科技園公司期望,透過來自超過20間園區公司的趣味互動體驗,提高學生及青年對科技的興趣及激發他們的創業精神。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表示,踏入营运第二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聚焦与中外顶尖文化机构合作策展高素质展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 发言人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在过去一年共举办了12个大型展览,除了以轮换方式展示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更与世界其他重要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合作,将极具历史、文化及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带到香港予大众欣赏,与故宫珍宝交相辉映,展现中外文化交流和互鉴。 創科展以「EXHIBITION+」(展覽+)線下及線上融合模式舉行,讓買家的採購旅程由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現場,延伸到「商對易」(Click2Match)智能商貿配對平台及「貿發網採購」(hktdc.com Sourcing)平台。 在這個融合的展覽模式下,買家更可於4月12至22日期間,透過「商對易」與本地及海外展商進行網上洽商。 創科展另有數碼港、香港科學園、智慧城市聯盟及Big Data for Business(B4B)的代表展館;重量級參展商包括華為、海康威視、用友、金邦達及創動樂等;以及多家香港本地科研中心及大學。
香港創新科技展: 香港國際醫療器材及用品展 2017
傳統方法是每隔一段時間利用溫度針插入肉塊內監測,但不時要打開焗爐費時失事,也會影響烘焗效果。 智能溫度針 ECTHERM可連接藍牙,在手機程式內顯示肉類插針處之實時溫度,令判斷肉食生熟程度變得簡單,又可反向自設肉食不同的生熟度,達標時由手機即時發出提示,比起傳統方法更準確方便。 STRIG 香港創新科技展2025 採前衛的刀形設計,配合金屬位的微震和微電流,達致按摩、舒緩疲勞以及提升關節活動能力等效果。 彎位符合人體工學,在按摩時可緊貼皮膚,尤其是前臂、頸、下巴等位置,建議塗上按摩膏使用,可避免皮膚敏感和刺痛的感覺。 針對腰背而設的智能按摩床除了可在背部加溫促進血液循環,以及利用滾動式按摩球提供物理按摩療程之外,按摩床更可作最多29度的傾斜,將腳扣於上方,借助用家本身的重量去拉直背部,助血液循環,達致更佳的按摩效果。
香港創新科技展: 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 2015
由人工智能研究所 (AI Lab) 主辦,創科局資助的「萬人齊編慶回歸暨第一屆全港中小學創科成就獎」頒獎典禮今天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 活動重頭戲「萬人齊編慶回歸」活動由校長、老師、家長及學生以線上及線下形式同時參與,挑戰稱號為「YouTube平台上人工智能編程直播課程觀看人數最多」的活動,結果獲健力士官方驗證員確認創造了新的健力士世界紀錄,藉此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6周年。 香港科技園公司以「城市轉型 連接生活」為主題設立展館,展示來自13間園區公司的智慧城市科技及應用解決方案,促進跨地域的創新科技合作。 我們會抓緊國家十四五規劃下香港定位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機遇,更好地推動各項創科政策措施落地。 我簡介到此,我們的團隊會樂於回答各位議員提出的問題,多謝主席。 就壯大創科人才庫,增強發展動能方面,我們除了會與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合作,吸引國際創科領軍人才來港外,也將優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以及向研究人才庫計劃下的研發人員增加資助,並會增加住宿支援和擴展創科實習計劃。
入圍隊伍的作品將於2022年2月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出,讓學生實現創意。 2019年10月14日 -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39屆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秋電展),以及與慕尼黑國際博覽亞洲有限公司合辦的第23屆國際電子組件及生產技術展現正一連四天(10月13至16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秋電展及國際電子組件及生產技術展組成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商貿平台,吸引約 4,300 家來自 24個國家及地區的企業參展,更於科技館「初創專區」匯聚約 120 家來自 8 個國家及地區的科技初創企業展示創意技術。 首屆「香港國際創科論壇」邀請一眾創科界精英巨頭,于專題討論環節上探討創科行業全球科研成果轉化的最新趨勢,並於主題演講上分析人工智慧應用及未來科技趨勢等多個熱門話題。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在參加6月30日於深圳前海舉行的首屆前海顛覆性技術創新論壇期間,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大灣區之聲》記者採訪,分享其對香港高校科研在支持國家發展方面的看法。 第14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剛剛勝利舉行,習近平主席在閉幕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表示,我們要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着力提升國家科技自立自強能力。 《內地與香港關於加快建設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安排》今日簽署,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這是進一步推動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重要一步,標誌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打開新篇章。 至於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鞏固香港國際化優勢方面,我們將在「一區兩園」的基礎上,與深圳研究試行創科合作跨境政策。 此外,部分河套用地明年起會進行招商引資,吸引海內外創科企業進入港深創科園。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當局下月會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四大發展方向包括完善創科生態圈,實現香港再工業化;壯大創科人才庫;建設智慧香港;以及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創新科技展: 香港國際醫療器材及用品展 2014
岑浩璋認為,創科展不僅可以培養中、小學生對創科的興趣,還能建立自信心,提升學生對創科的興趣和STEAM的應用。 他鼓勵學生參加更多國際展覽,擴闊眼界,並在未來升學或從事創科相關領域時打好創科基礎,幫助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香港創新科技展 香港創新科技展2025 由創新科技署主辦的「創新科技嘉年華2021」在10月23至31日期間於香港科學園舉辦實體展覽,今年的主題為「創新成就未來」。
一連九日的活動以「創科力量 夢想啟航」為主題,設有一系列互動和教育活動,包括本地發明及研究成果展覽、創新科技網上工作坊、網上講座,以及互動遊戲等,歡迎公眾人士參與,從而推廣本地創科文化。 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成立於1966年,是致力為香港商界創造機遇的法定機構,在世界各地設有50個辦事處,其中13個在中國內地,推廣香港作為通往中國內地、亞洲,以至世界各地的營商平台。 香港貿發局與商界同行逾50載,通過舉辦國際展覽會和會議,以及商貿考察團,協助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拓展內地及環球市場。 此外,香港貿發局透過產品雜誌、研究報告,以及包括新聞中心在內的數碼平台,發佈最新的市場和產品資訊。
香港創新科技展: 創新科技嘉年華 2017
新华社香港7月25日电(记者黄茜恬)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发言人25日表示,踏入营运第二年,将更新博物馆常设专题展览,并带来全新特别展览,包括今年下旬推出的“凝视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和与英国国家美术馆合办的两大特展。 科技園公司特意在其展區設立「五感科技體驗館」將呈現創科所帶來不一樣的影響。 公眾可透過「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與「觸覺」,親身了解創科如何改善日常生活素質和造福社會。
香港創新科技展: 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 2013
香港創科展愈來愈受中小學生及老師重視及讚賞,原因是創科展提供一個獨一無二的創科舞台,讓學生發揮創意之餘,同時學習不同技能。 香港創新基金主辦的第二屆香港創科展日前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共120支本地及國際中小學創科新力軍展示創意成果,並吸引逾20,000市民入場參觀,一次過欣賞同學們的創意作品,啟發小朋友的思維。 展覽期間氣氛非常熱鬧,不少年輕人和小朋友在互動專區玩樂之餘亦增進科學知識,藉此提升公眾對創科的興趣,凝聚支持創科發展的社會氣氛。 香港創新基金主辦的香港創科展(創科展)希望提供一個獨特的創科舞台,既鼓勵香港學生從小培養同理心和洞察力,通過創新科技去解決問題,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學習不同的技能如共通能力和溝通技巧,為未來的創科旅程作好準備。
嘉年華設有Chill Zone和Play Zone兩大區域,歡迎各跑手和公眾參與。 除了上述的互動遊戲專區,現場亦有展現Verbotics 的最新研究,由自動化人工智能機器人進行外牆維修保養,適用於各類大廈,安全完成清潔任務,令參觀人士大開眼界。 「水凝分子實驗室」可供參加者親自製作水凝膠作品,不同形狀、小動物的模板,可以用來製作出不同的水凝膠;在「波光塑影」工作坊,小朋友以塑膠廢料製造的材料,創作不同作品。 一年級的姚同學第一次參觀創科展,非常興奮,既可以玩賽車,又可以製作水凝膠 作品,最重要可以看到不同學校的展品,見到大哥哥和大姐姐細心介紹創作,令他對STEAM產生興趣。 旁邊的「模擬駕駛區」,公眾不用到真正的賽道, 都可以感受極速駕駛的樂趣,專區更有介紹模擬駕駛系統的機械工程及設計概念,令小朋友玩之餘亦有學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