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減活流感疫苗的人士應於相隔至少 4 個星期後接種另一種減活疫苗。 接種疫苗後身體約需兩星期產生抗體來預防流感病毒。 吉巴氏綜合症香港 為預防流感,已接種疫苗的人士須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習慣、注意飲食均衡、恆常運動、休息充足及不吸煙。 季節性流感是指在人類廣泛傳播和引起疾病的流感病毒,尤其在每年流感季節期間。 當一種與在人類之間已經流行的流感病毒顯著不同的新型流感病毒出現時,才會發生流感大流行。 由於人類對這種新病毒的抵抗力有限,甚至根本沒有抵抗力,所以新病毒能夠在人與人之間輕易傳播和引起疾病。
-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今年7月指,發現近百宗接種強生(Johnson & Johnson)疫苗後出現吉巴氏綜合症的罕見個案,添加接種警告標籤。
- 本院的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及跨專業團隊,可為受大腦、神經系統和脊髓疾病影響的病人,提供全面的診斷、治療及復康服務。
- 滅活流感疫苗、重組流感疫苗和減活流感疫苗都是有效的疫苗,但這三種疫苗的適用人士有一些不同。
-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資料,如疫苗的抗原與流行的病毒吻合,流感疫苗對 65 歲以下健康人士提供的保護效用可達 70% 至 90%。
- 視乎個別疫苗品牌,大部份滅活流感疫苗適用於6個月以上的人士,包括健康人士、懷孕婦女和有長期健康問題的人士。
- 另有62宗懷疑貝爾面癱的個案、40宗懷疑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個案、2宗懷疑出現「吉.巴氏綜合症」的個案、2宗懷疑橫貫性脊髓炎的個案。
- 這62宗報告中,有22宗曾接種科興疫苗,40宗曾接種復必泰疫苗。
- 五歲以下的兒童患上反覆喘鳴或任何年齡的哮喘患者,在接種減活流感疫苗後可能會增加喘鳴的風險。
對雞蛋有輕度過敏的人士如欲接種流感疫苗,可於基層醫療場所接種減活流感疫苗,而曾對雞蛋有嚴重過敏反應的人士,應由專業醫護人員在能識別及處理嚴重敏感反應的適當醫療場所內接種。 英國阿斯利康疫苗因血栓副作用,遭全球多國停止或有限度接種。 英國4名男子早前在接種後,出現罕見副作用反應,或者會導致他們癱瘓及劇痛。 吉巴氏綜合症香港2025 在急性期,可能有生命危險,15%的人有呼吸肌無力而需使用呼吸器。 有些甚至會傷害到自主神經,導致心跳與血壓明顯不正常。
吉巴氏綜合症香港: 新冠疫苗|女子針後近一個月出現吉巴氏綜合症四肢無力 情況穩定
流感可由多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引起,而本港最常見的是 H1N1 及 H3N2 兩種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 本港全年都有流感病例,但一般在一月至三月/四月及七月至八月較為常見。 病毒主要透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患者會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流鼻水、頭痛、肌肉疼痛及全身疲倦等症狀。
- 流感可由多種類型的流感病毒引起,而本港最常見的是 H1N1 及 H3N2 兩種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
- 對任何重組流感疫苗成分曾出現過敏反應的人士,都不宜接種重組流感疫苗。
- EMA也建議在產品上添加警告標籤,提醒接種者如出現四肢無力和癱瘓等症狀,胸部和臉部也出現類似情況就應求醫。
- 季節性流感是指在人類廣泛傳播和引起疾病的流感病毒,尤其在每年流感季節期間。
- 患有肺部疾病如哮喘的兒童,由於在感染流感時會有較高出現併發症的風險,所以應該接種滅活流感疫苗。
- 當一種與在人類之間已經流行的流感病毒顯著不同的新型流感病毒出現時,才會發生流感大流行。
- 接種減活流感疫苗的人士應於相隔至少 4 個星期後接種另一種減活疫苗。
滅活流感疫苗十分安全,除了接種處可能出現痛楚、紅腫外,一般並無其他副作用。 部分人士在接種後 6 至 12 小時内可能出現發燒、肌肉疼痛,以及疲倦等症狀,這些症狀通常會在兩天內減退。 如出現風疹塊、口舌腫脹或呼吸困難等較為罕見的嚴重過敏反應,患者必須立即求醫。 不過,接種流感疫苗與這些不良情況未必一定有因果關係。
吉巴氏綜合症香港: 寨卡病毒感染
張德輝解釋,GBS的徵狀通常在患者受感染後兩至四周出現。 最初是手指和腳趾麻痹,及後蔓延至上下肢,引致手腳無力,拿物件易跌和不能走路。 部分患者因控制頭頸的神經受損,引致面癱、視物重影、吞嚥困難、說話不清,甚至呼吸困難。 患者主要出現手腳麻痹和無力,嚴重可致呼吸和吞嚥困難,需接駁呼吸機和插胃喉。 吉巴氏綜合症香港 今年9月期間,署方接獲62宗打針後懷疑貝爾面癱的個案,涉及27男35女,年齡介乎12至80歲。 這62宗報告中,有22宗曾接種科興疫苗,40宗曾接種復必泰疫苗。
此外,本港流感流行病學顯示,無論有否高風險情況,50 至 64 歲人士因感染流感病毒而須要進入深切治療部或死亡的風險比較高。 吉巴氏綜合症香港2025 吉巴氏綜合症香港2025 因此,科學委員會亦建議50 至 64 歲人士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科學委員會)建議 65 歲或以上的長者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因為他們因流感而出現併發症、入院留醫和死亡的風險較高。
吉巴氏綜合症香港: 丁. 疫苗接種
如公眾人士為保障個人健康而有意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可向家庭醫生查詢。 一般肌肉症狀會先從手腳開始進犯[2],之後進犯上臂及上半身[2]。 本病症狀會持續數小時至數週[2],在急性期間,15%的患者會進犯呼吸肌,可能危及生命,需要使用機械式呼吸輔助[3],有些則會影響自律神經系統,導致心率及血壓異常[2]。 強生新冠肺炎疫苗被指會增加患上吉巴氏綜合症的風險,於美國比一般人的患病風險估計高上3至5倍。 吉巴氏綜合症是罕見的神經系統問題,患者的免疫系統會錯誤地攻擊周邊神經系統,令其發炎和失去功能,並出現四肢疼痛、麻痺及肌肉無力等徵狀。 吉巴氏綜合症香港2025 學術期刊《神經病學年鑑》(Annals of Neurology)有研究紀錄,英國接種阿斯利康後出現吉巴氏綜合症的個案。
有時這種免疫失調會因為感染所引發,偶爾也會因為手術或疫苗接種所引發[2][3]。 此疾病一般會依症狀及體徵診斷,不過需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也會透過神經傳導研究(英语:nerve conduction study)測試以及檢查腦脊液來驗證[2]。 疾病可依照虛弱的部位、神經傳導測試的結果、以及是否有對抗醣脂質抗體(英语:antiganglioside antibodies)可以再分為幾個子類[4]。 格林-巴利症候群屬於急性的多發性神經病(英语:polyneuropathy)[3]。 吉巴氏綜合症的發生原因至今不明,發病機轉是周邊神經受到攻擊,神經髓鞘受到傷害,發病起因可能是感染、手術或者是疫苗注射。 吉巴氏綜合症的診斷主要靠症狀,首先排除其它因素,再加上神經傳導速率變慢與腦脊髓液的檢驗。
吉巴氏綜合症香港: 乙. 應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的人士
有研究顯示在感染流感後出現吉-巴氏綜合症的風險 (每 100 萬個感染者有 17.20 宗個案) 遠比接種流感疫苗後 (每 100 萬個接種疫苗的人士中有 1.03 宗個案) 為高。 滅活流感疫苗、重組流感疫苗和減活噴鼻式流感疫苗均獲「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建議在香港使用。 就滅活流感疫苗而言,由於四價疫苗提供多一種乙型流感病毒的額外保護,因此四價滅活流感疫苗相對於三價滅活流感疫苗應予優先採用。 視乎個別疫苗品牌,大部份滅活流感疫苗適用於6個月以上的人士,包括健康人士、懷孕婦女和有長期健康問題的人士。 減活噴鼻式流感疫苗是一種四價疫苗,適用於2至49歲的人士,除懷孕,免疫力低或有其他禁忌症的人士(詳情可參考問答20)。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吉巴氏綜合症香港: 神經線發炎 康復或數月
署方另接獲40宗懷疑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個案,經審視後其中兩宗個案被認為不屬於心肌炎或心包炎,另外15宗個案需要更多臨床資料才能總結其評估。 其餘的23宗個案涉及17名男子和6名女子,年齡介乎12至72歲,21人曾接種復必泰疫苗而其餘兩人則接種了科興疫苗。 署方累計接到105宗相關個案,在審視後,其中九宗個案被認為不屬於心肌炎或心包炎,四宗缺乏足夠資料以作評估,另外15宗個案需要更多臨床資料才能總結其評估。 此症發病相當急,病徵可於數小時內出現,並於數天至數周內惡化。 若沒有及時治療,或出會呼吸困難、感覺障礙、心跳和血壓不穩、面肌或口咽無力等併發症,宜及早治療。
吉巴氏綜合症香港: 寨卡病毒感染
對任何重組流感疫苗成分曾出現過敏反應的人士,都不宜接種重組流感疫苗。 出血病症患者或服用抗凝血劑的人士,應請教醫生。 吉巴氏綜合症香港 對任何疫苗成分或接種任何流感疫苗後曾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人士,都不宜接種滅活流感疫苗。
吉巴氏綜合症香港: 乙. 應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的人士
多曾出現病毒感染 「吉巴氏綜合症」是基於免疫系統出現過度反應,錯誤攻擊人體的周圍神經系統,以致發炎及功能性障礙,令患者出現四肢疼痛、麻痺及肌肉乏力等徵狀。 引起病症的成因未明,但臨床上大部分患者發病前,都曾經歷病毒感染,例如傷風、流感或腸胃感染,另外感染空腸彎曲桿菌的腸胃炎、肺炎支原體、EB病毒、巨細胞病毒後,都有患上吉巴氏綜合症的病例出現。 家禽業從業員有較高機會接觸禽流感病毒,而接種流感疫苗能有效預防人類季節性流感,因此減低同時感染人類流感及禽流感的機會。 孕婦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孕婦及嬰兒患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機會。 世界衞生組織認為孕婦接種滅活流感疫苗是安全的,現時並沒有證據顯示婦女接種滅活流感疫苗(即使在妊娠第一期)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