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巴亦提供合約及私人巴士租賃服務,其中包括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提供的員工接載服務。 於2020年1月6日投入服務的城巴機場快線A23線,除了為慈雲山及富山一帶居民提供直達機場的巴士服務外,更填補了啟德發展區、土瓜灣、紅磡灣一帶沒有直達機場A線的空白。 惟該路線在九龍市區走線相當迂迴,令慈雲山及富山居民十分不滿,批評該路線全程需時約100分鐘才能到達機場,要求服務黃大仙區的機場路線不應再繞經九龍城區。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航空交通大受打擊,A23線開辦不足三個月便暫停服務至今。 由本路線往啟德郵輪碼頭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將軍澳方向,第二程可獲 $4.10(第一程於太子道東或以前上車)/$5.00(第一程於協調道或以後上車)的折扣優惠;由上述路線往將軍澳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本路線往啟德郵輪碼頭方向,第二程免費。
- 當時派車使用12米長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特低地台空調巴士(50xx)。
- 城巴購入120部同款新車,原希望委託葡萄牙公司Caetano負責處理整批新車的裝嵌事宜,但該公司只能處理其中90部,城巴唯有找來英國East Lancs負責其餘30部。
- 此項轉乘優惠只適用於持「機場/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員工個人八達通卡」的合資格機場/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員工。
- 11月30日推出城巴、新巴手機應用程式3.0版,換上全新設計介面,並提升路線搜尋功能。
- 經過公開招標程序,運輸署於2019年5月公佈,往返上水至香園圍口岸的巴士路線,由城巴(專營權一)投得,編號定為B7。
- 鑒於清水灣半島總站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故本線安排車長於調景嶺站公共運輸交匯處進行交更或用膳。
2007年7月1日於深港西部通道正式啟用當天,城巴亦開辦了兩條由屯門往來深圳灣口岸公共運輸交匯處的專利巴士路線,分別是來往屯門碼頭的B3線,以及來往屯門市中心的B3X線。 城巴20線是香港九龍市區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啟德(沐安街)及長沙灣(海達),途經啟晴邨、德朗邨、新蒲崗、九龍城、馬頭圍、何文田、油麻地、富榮花園、海富苑、奧運站及富昌邨,是城巴首條服務範圍完全只於九龍市區的專營巴士路線[1]。 由上述路線往西灣河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本路線往機場方向,或由本路線往九龍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啟德/九龍城方向,上述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由上述路線往大角咀/九龍塘/九龍城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本路線往機場方向,或由本路線往九龍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啟德方向,上述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A25線全程收費為$40.8,並設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1][2];惟此線並不受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中的$2票價優惠覆蓋[11]。 城巴202025 此外,乘客亦可使用指定電子支付工具[註 3]繳付車資,使用此支付方式的乘客可享有與其他城巴獨營路線或聯營線城巴班次之轉乘優惠,惟不適用於與非城巴路線之轉乘優惠,乘客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12]。
城巴20: 路線資料
經城巴與運輸署多番商討後,運輸署決定於2018年6月8日起,開放沐寧街以西一段沐安街予所有專營巴士駛入[31]。 自此,行走此路線之巴士不再需要領有許可證,原有用車限制不復再現,巴士公司於派車方面亦更有彈性。 九龍專綫小巴88線的總站同樣名為「啟德(啟晴邨)」,實際上設於承啟道「沐虹街」巴士站。 2007年10月7日,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07至2008年度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提出兒童專科醫療中心的建議;香港各區醫院當時每年需要處理約170宗癌症及腫瘤的病症、達300宗心臟科及小兒科手術、50宗腎科手術等。
隨著港島區巴士公司中巴服務水平日走下坡,城巴立刻把業務重點集中在港島,在中巴大罷駛時開辦屋邨巴士線,鞏固了港島區業務的根基和形成競爭。 同時城巴跟香港政府商討進軍專利巴士市場,最後港府於1991年批出一條已被中巴取消幾年,行走港島中半山的12A巴士路線予城巴,使城巴在短短10年間便由小型巴士公司搖身一變,成為香港一間專利巴士公司。 城巴20 在城巴投得這條中半山巴士路線後,便立即派出新型空調巴士行走該線。
城巴20: 路線數目
雖然黃竹坑道有其他往來銅鑼灣的巴士及專線小巴選擇,本路線能深入黃竹坑邨及附近的居屋屋苑,因此仍然保持一定優勢。 不過踏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黃竹坑區不斷有更多對外路線投入服務,本路線的地位開始動搖,客量亦開始下跌,目前已無復當年的舊觀,唯一優勢是本路線收費便宜。 由本路線於機場二號客運大樓或亞洲國際博覽館(只適用於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大型節目的指定日子及時段)上車後一小時,於機場地面運輸中心轉乘城巴機場快線A10, A11, A12, A21, A22往市區,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費。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於上車後一小時半內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 $1.70 的折扣優惠。
九巴的「全月通加強版」較適合住在新界、常乘坐西鐵或東鐵的上班族。 城巴20 倘若大家每天是坐九巴過海到港島上班,則適合使用「九巴月票」,惟龍運巴士路線不包括此月票範圍之內。 2017年8月,這批巴士被調往柴灣車廠(E),主要行走南區路線如48、70、90、96、97及671線,並成為A10線固定後備車[18][19]。
城巴20: 收費
新創建交通服務有限公司銳意秉承新創建集團的企業精神,並會繼續與集團內各成員公司緊密合作,發揮協同效應,以迎接未來的挑戰及機遇。 2015年,政府宣布延續城巴專營權一(即香港島及過海巴士網絡)的專營權十年。 於2014年更引入首批油電混合動力 ADL Enviro500 Hybrid 雙層巴士,投放到市區路線 作試驗。
然而,隨着港鐵西港島綫已於2014年12月底通車,本線針對寶翠園及香港大學一帶之客源下滑,影響本線客量。 現時行駛40線的巴士主要為富豪B9TL 11.3米(95XX)和Enviro 500 MMC 11.3米(91XX)。 空中花園以航空為設計主題,讓市民在遊覽時重拾昔日啟德機場的情懷。 花園種植了超過80種樹木和灌木,其中園景廊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區域,展現四季不同的色彩,突顯本地植物的多樣性。
城巴20: 啟德 (啟晴邨) 總站
對於Duple車身,他認為Alexander為Trident設計的車身相對較好,但考慮到時間有限、Alexander銷售太好致未能供應更多車身、及公司對新車需求急切,他沒有其他更佳選擇,還是得接受。 他回憶當時他前往英國伯明翰(Birmingham)視察這部Duple Metsec車身的Dennis Trident樣辦車,於伯明翰進行是因為Duple Metsec廠房設在該市內一處名為Cradley Heath的地方,有趣的是由於該廠房當時未能進行車身裝嵌的工序,故實際上是在其他地方進行,完成後才駛回伯明翰。 城巴20 2022年11月,運輸署在屯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會議中表示56和56A線早上載客量約50-60%[33];其後在2023年2月,56線上午繁忙時段載客率約為30%,56A線上午繁忙時段載客率則約為60%[34]。 本線是7條不取道昂船洲大橋的城巴機場快線路線其中之一(另外四條為城巴A26、A29、A29P、NA29線,因取道龍翔道及呈祥道來往,無法駛入昂船洲大橋,除此之外還有城巴NA21線)。 新巴796E线是香港一条已取消的巴士路线,由将军澳工业邨往苏屋邨,只于星期一至五早上及下午繁忙时间服务,途经九龙湾商贸区,为796C线的特别班次,是新巴首条以“E”字作结尾的路线,属繁忙时间特别路线。 坚持党中央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城巴20: 巴士時間表
截至2021年9月3日,新巴擁有服役中的載客巴士數目為715輛,全數為可供輪椅使用者乘搭的特低地台巴士。 此綫主要用車為富豪B8L 12米(8806-8845[33])[34][35]。 城巴20 這批巴士皆配備歐盟六型環保引擎、電子穩定控制系統、車速限制減速控制裝置和等離子空氣清新機,以及全數座椅皆配備安全帶[36]。 本路線現時成為城巴網站互動路線搜尋圖像的代表線,並把本線命名為「將沙快線」,成為該公司的旗艦皇牌路線之一。 前者的乘客主要前往新蒲崗、土瓜灣及紅磡,甚少搭畢全程,前往尖沙咀的乘客大多選搭車程較快的後者。 2016年,新巴創富道車廠(五至七樓辦公室)於「室內空氣質素管理計劃」中獲頒室內空氣質素檢定證書《良好級》。
城巴20: 香港仔隧道時期
支持民营企业加强风险防范管理,引导建立覆盖企业战略、规划、投融资、市场运营等各领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 引导民营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和行政非诉执行快速处理机制,健全知识产权法院跨区域管辖制度。
城巴20: 交通意外
由於原本未能趕及與大橋同步通車的順朗路(屯門至赤鱲角南面連接路),其中連接北大嶼山公路往返市區方向的支路,能夠趕及與大橋同步通車,因此運輸署安排本路線依2016年的原建議方案,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公共運輸交匯處上客後,改經赤鱲角路(東行)、順朗路返回北大嶼山公路,以節省行車時間及減輕機場島上道路交通負荷。 城巴202025 初時往機場行經告士打道、金鐘道及皇后大道中,往港島則行經德輔道中及軒尼詩道,但由於中環德輔道中及皇后大道中一帶經常交通擠塞,令行車時間加長,令到居民及遊客改乘昂貴但更快捷的港鐵機場快線前往機場,導致乘客流失。 值得一提,新巴於2002年11月7日投得西九龍填海區一組共五條巴士路線,其中一條編號為703,往返長沙灣新區(當時估計地點為港鐵南昌站)及啟德北(即現時啟晴邨所在),途經奧運站、旺角及亞皆老街,但因啟德發展區及西九龍填海區延遲發展,加上當時九鐵暫停發展鐵路上蓋物業,令該路線最終無法投入服務。
城巴20: 車隊
20線方便啟德乘客往返油麻地站接駁港鐵,也向該區提供比九巴更廉價短途流水服務,同時輔助其他行經亞皆老街的路線;加上大角咀來往窩打老道沿線的學生支持,繁忙時間及假日客量頗佳。 啟晴邨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公共屋邨,位於沐虹街12號,六幢住宅樓宇提供5,204個單位,屬於啟德1A區公屋發展計劃;與其南面德朗邨皆為啟德發展計劃下首批落成的建築物,建於啟德機場北停機坪原址。 屋邨所在的沐虹街(Muk Hung Street)全長280米,於2012年9月28日命名[1],翌年5月30日上午十時通車[2],在路旁停車灣設有巴士總站。
城巴20: 城巴推6條屯門新路線 來往區內/尖沙咀/觀塘|附巴士路線詳情
同時,往機場方向改由告士打道直入夏愨道直往中環,不停金鐘;往港島方向則改行干諾道中而不經德輔道中,以圖搶回機場快線乘客。 由於本路線途經港島區多間酒店,因此會有很多遊客乘搭往來機場及酒店區。 隨著不斷有更多航空公司改於二號客運大樓辦理登機手續,為方便旅客,由2007年12月5日起,往機場(地面運輸中心)方向,繞經二號客運大樓(翔天廊)。
城巴20: 巴士轉乘優惠
本路線並與多條城巴機場/北大嶼山對外路線及新巴路線提供轉乘優惠,方便本路線沿線乘客透過轉乘往返將軍澳南、東涌、機場、西環、薄扶林及港島南區,也方便啟德居民前往尖沙咀及西九龍區。 直至2023年初,本港旅遊逐漸復常,城巴配合政府宣傳活動,加上啟德、土瓜灣、紅磡一帶居民及地區人士不斷爭取,本路線終於獲得落實開辦,於2023年4月1日起投入服務,成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於2023年初逐步緩和、香港正式踏入復常後,首條投入服務的城巴機場快線以至機場A線。 鑑於城巴(專營二部)在疫情緩和後未能及時恢復人手及車隊運作,故初時本路線袛於星期六及假日提供服務;而且因啟德(沐元街)(AIRSIDE基座)的公共運輸交匯處未及落成啟用,故暫以協調道(東九龍總區警察總部)作臨時總站。 79X綫的全程收費為$16.2,並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2][3],當中60歲-64歲香港居民、65歲或以上長者與合資格殘疾人士如以指定八達通繳付此綫的車資,均可享有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提供的$2票價優惠[28]。 乘客登車時需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車資,不設找贖;而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帶同最多兩名四歲以下而且不佔座位的兒童乘車[29]。
城巴20: 服務時間及班次
另外,星期一至五下午繁忙時間本路線會從796X線抽調車輛支援,星期一至五晚上本路線會有車輛轉行694號線以方便收車返回創富道車廠。 新巴宣佈自資引入超低硫燃油作廢氣排放測試,成為公共交通業的環保先鋒,並於同年獲批7條將軍澳九龍專線經營權。 2015年,新巴城巴更引入全港首批專利單層電動巴士,運作時完全零廢氣排放,並安排於市區路線行走,進一步改善路邊空氣污染。 2012年8月5日起,新巴城巴實施政府的65歲或以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兩元票價優惠計劃,讓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以港幣2元乘搭巴士。
城巴20: 服務時間
2012年7月1日,城巴、新巴與Buspak合作,在約1,200輛已安裝液晶體電視屏幕的巴士上,播放預錄節目,EyePress的即時新聞走馬燈,Webus App的優惠等,而該媒體命名為Buzplay。 8月5日,城巴根據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為年滿65歲長者使用長者或個人八達通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乘客提供優惠,每程收費只需港幣2元。 同年,政府宣布向城巴專營權二(即機場與北大嶼山路線)批出兩個為期十年的專營權,於2013年5月1日開始生效。 在1981年開辦香港首條非專利居民巴士(俗稱邨巴)的62R線(該路線於2013年9月30日永久停駛),來往沙田第一城與九龍塘站,它更是香港首條以全線採用空調巴士行走的路線[1],另外亦開辦了60R線來往大窩口,61R線來往藍田,88R線及89R線來往灣仔及中環。 1980年代中期,來往中港兩地的人流大增,城巴於1984年成立城巴(中國)有限公司[2]並推出來往中國大陸與香港的直通巴士服務,這服務直至2001年因不敵後繼者以及廣深鐵路而停辦。 1985年,城巴更從英國購入新型的利蘭奧林比安,作為行走中港直通巴士之用。
城巴20: 車隊狀況
79X線的全程收費為$16.2,並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2][3],當中60歲-64歲香港居民、65歲或以上長者與合資格殘疾人士如以指定八達通繳付此線的車資,均可享有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提供的$2票價優惠[28]。 此外,乘客亦可使用指定電子支付工具[註 2]繳付車資,使用此支付方式的乘客可享有與其他城巴獨營路線或聯營線城巴班次之轉乘優惠,惟不適用於與非城巴路線之轉乘優惠,乘客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30]。 城巴79X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巴士路線,由城巴有限公司營運,於2021年11月30日投入服務,來往粉嶺皇后山及長沙灣 (海達),途經軍地、馬尾下、大角咀、旺角及深水埗,取道香園圍公路、吐露港公路及青沙公路往返,全程收費為$16.2。 此路線及78X線為城巴首兩條服務北區的獨營專營巴士路線[4][註 1],城巴把此線標榜為「皇后山西九龍快線」[7],更宣傳此線往返粉嶺和大角咀的車程只需約45分鐘[8]。 50線全程收費為$17.0,並設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1][2]。
香港兒童醫院(Hong Kong Children’s Hospital)是醫院管理局九龍中聯網轄下的一所公立醫院,座落於九龍城啟德承昌道1號,即計劃中的啟德醫院對面,屬於《啟德發展計劃》次階段項目之一,顧名思義此醫院專注於兒科專科醫療。 啟德郵輪碼頭樓高3層,全長約850米,相等於約兩座橫臥的環球貿易廣場的連接長度。 城巴20 大樓內有長達42米的無柱空間,於郵輪旅遊淡季時可以作為展覽用途,支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啟德郵輪碼頭設有兩個泊位,水深均達12米至13米,泊位合共佔海達850米乘35米,分別可以停泊長達455米及400米的郵輪。 城巴202025 其中首個泊位可以供予排水量達11萬噸、總噸位達22萬噸的世界級郵輪停泊,次個泊位則可以供予中型郵輪停泊。
城巴20: 使用狀況及未來發展
乘客使用八達通卡乘搭本路線,於一小時內於港鐵啟德站/宋皇臺站轉乘港鐵,或於港鐵啟德站/宋皇臺站出閘後一小時內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 $0.60 城巴202025 的轉乘優惠。 穿梭屯門區內,提供往來和田邨、菁田邨及屯門站的循環線服務,途經兆康苑、屯門醫院、建生邨、良景邨、田景邨及山景邨。 由和田邨開出的班次服務時間為每日上午6時正至晚上11時30分。 50M為全日循環線,連結屯門區內第54區及屯門站,全程收費$4.9,將於周日(17日)起率先投入服務;50、55和56號巴士路線,將於下周一(18日)起提供服務,在繁忙時間提供服務,來往屯門54區及尖沙咀、觀塘和上水。 本路線提供上水(上水圍、上水商貿區、翠麗花園、天平)、粉嶺(心誠中學、祥華、港鐵粉嶺站、塘坑)往返香園圍口岸的過境口岸巴士服務,於2023年2月6日起投入服務,以配合香園圍口岸及深圳蓮塘口岸(客運部份)落成啟用。 本路線與城巴另一條往返沙田大圍、大埔至香園圍口岸的B8線,稱為「蓮塘快線」。
城巴20: 途經
由本路線往維港灣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海麗邨/海盈邨方向,第二程免費(第一程在窩打老道或以前上車)/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費(第一程在海泓道上車)。 由本路線往維港灣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往九龍方向轉乘本路線往啟德方向,本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2013年10月21日凌晨,一輛暫停載客的丹尼士三叉戟12米巴士(車隊編號2113,車牌號碼HS8204),於赤鱲角機場島內範圍撞毀,巴士車頭因損毀嚴重而不獲復修,並於2014年2月25日正式除牌退役。 2012年12月25日,一輛行走606線的猛獅NL262(車隊編號1539,車牌號碼HU5465)於早上途經筲箕灣太樂街路口期間突然冒煙,車尾嚴重焚毀,肇事巴士已於2013年6月28日正式除牌退役。 2010年4月14日早,一輛E22P線巴士(車隊編號2111,車牌號碼HP2678)在龍翔道近港鐵鑽石山站巴士站靠站時被尾隨電單車相撞,並捲入巴士車底,事後電單車迅速著火並蔓延至肇事巴士,結果全車焚毀,全車只留下右邊車身部份及車架,電單車司機受傷。
建議獲區議會落實後[4],此線於2023年4月1日起投入服務,初期只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提供服務[5][6][7],並應油尖旺區議會的要求[8],來回程繞經柯士甸站一帶;此外,由於啟德(沐元街)巴士總站尚未啟用,此線九龍端總站暫改設於協調道近東九龍總區警察總部[9][10]。 城巴202025 經過公開招標程序,運輸署於2019年5月公佈,往返上水至香園圍口岸的巴士路線,由城巴(專營權一)投得,編號定為B7。 同年5月26日,香園圍公路正式通車,但當時香園圍口岸的工程尚未竣工,啟用日期一直拖延。 2020年1月,時任北區區議員蔣旻正,收到翠麗花園居民反映本路線的開辦,會對日常生活造成滋擾,加上翠麗花園巴士總站空間不足,故強烈反對本路線開辦,並在北區區議會會議中,提出臨時動議要求擱置本路線開辦,並獲得通過。 同年2月,蔣旻正建議運輸署及城巴考慮本路線改為直接駛到其他地區而不前往北區,運輸署指出本路線開辦目的,乃提供每日往返香園圍口岸及粉嶺站轉乘港鐵東鐵線的接駁服務,亦為需往來香園圍口岸的北區居民提供便捷服務,現任北區區議會主席羅庭德則在會議中,建議本路線於上水的總站遷往劍橋廣場一帶。